少康中兴的战役潍坊中兴售后之战详解及地图

[转载]老照片故事会之十二 发生在潍坊的三大古战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发生在潍坊的三大古战役
古代战争车马图。
夏朝疆域图。
楚汉战势(下图为韩信画像。红箭头为韩信率军进攻路线)。
镇压黄巾军形势图(下图为孔融画像,红圈处为其当年就任的北海国)。
潍坊七河交汇,临海望山,既连接交通半岛,又紧依祖国内陆,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加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的地理优势极为明显。早在远古,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并且率先进入了农耕文明,有着渊源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样的一方宝地,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展龙腾虎跃之姿,成风云集会之相。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上,潍坊地区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夏朝的少康中兴之战、秦汉时期的韩信潍水大战和三国时期的镇压黄巾之役这三大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改变中国历史走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月4日上午,在百大汽车园举行的老照片故事会上,主讲人胡一平为大家生动地讲述了这三大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夏朝少康中兴之战夺回政权
四千多年前的夏初,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战争,这场战争决定了原始公社制到王朝世袭制的转变,也就是由公天下到家天下。这场战争还要从大禹时代说起。
在禹之前,尧舜两位部落联盟盟主,是经部落首领推举产生的。禹晚年时,他的儿子启发动政变,杀害了东方部落首领伯益,自立为王,开父死子承先河。
后来,后羿和寒浞带领的东方部落联盟军队,占领了夏朝都城,将夏王仲康,也就是启的儿子赶走了。但后羿执政后不务正业,被部下推翻,拥寒浞做了王。寒浞将都城搬迁到自己的老家寒国,即今天的潍坊市寒亭区,在那里执掌夏王朝政权四十余年。
仲康的儿子少康长大以后,发誓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政权。他带领一批人马潜伏于寒国附近,并派人打入寒浞军队的内部,收买人马,探听消息。据说,少康还在潍河岸畔酿制美酒,经常将大量美酒作为礼品送到寒国都城里,里面的人不知是计,反而开心饮用。终于有一天,少康趁寒军喝得酩酊大醉时,于黎明时分发起了进攻。
经过几天的苦战,少康终于夺取了寒国的都城,又经过几个战役的乘胜追击,重新夺回了夏王朝的政权,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s于戈,有穷遂亡”,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轮廓。当时寒浞已经去世,文中所说的“浇”是他的大儿子,“�s”是小儿子。“杼”是少康的儿子,“戈”就是今寒亭区南孙镇的二戈官庄,“过”为现今昌邑与掖县交界之地。
秦汉韩信潍水大战大败龙且
秦末汉初,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朝代更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就是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而决定楚汉战争的关键一役,就是发生在潍坊地区的潍水大战。经过这场战役,项羽的优势变为劣势,汉军方面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在这次大战以前,项羽统帅的楚军实力强大,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到公元前204年,楚军攻势更加锐不可挡,刘邦眼看就支持不住了,所以韩信、张良等人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要开辟第二战场,以支持北方的中心战场作战。
公元前203年9月,韩信统率汉军攻进齐国,迅速占领了其都城临淄。齐国国王田广败逃到高密后,向强大的楚军求救。楚王项羽派遣大将龙且率领20万人马,浩浩荡荡前来救齐,他率大军进入潍坊地区,与齐王田广的军队会师。
面对强大的楚齐联军,韩信经过巧妙谋划,制定了潍水大战的战略方案。他首先派兵组成精干小分队,秘密进入潍水上游地区,也就是今日的诸城、安丘一带,选择优势地形,在三处河段沉放大量沙袋,使上游的水位提高,下游的水位降低。同时,他将主力军队部署于潍水西岸,即今日的昌邑、寒亭一带,等待战机出现。为达战役目的,还专门组织了一支队伍,由韩信亲自率领,佯装成主力军队,趁着水浅的时候渡河,作出攻击楚齐联军的样子。
一经交战,韩信便假装败退,引诱楚齐联军的主力出击。当敌军追赶汉军到西岸后,韩信命令上游部队放水。河水猛涨后,楚齐联军的主力军队被阻挡于潍水东岸,汉军预伏的机动部队乘机出击反攻。没用多久,龙且便被汉将曹参带领的部队斩杀。中午时分,汉军便将登上潍水西岸的楚军先头部队全部歼灭。这时,停留于潍水东岸的楚军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着主将被杀,西岸楚军惨败,感到大势已去,数万军队群龙无首。韩信见时机已到,遂下达总攻命令,数万汉军乘胜急渡潍水,追杀楚齐败军。打败敌军主力后,韩信率军穷追猛赶,一直追到数十里外的城阳,途中俘获了齐王田广。
现今诸城市相州镇的潍河河道里,还有一处叫韩信坝的地方。据考证,当年韩信就是在这里拦截河水,冲淹楚军的。还有昌邑、寒亭等地,都有叫做“丰台村”的地方,且都靠近潍河岸畔。其实,这些丰台村就是当年韩信指挥作战的烽火台遗址。
三国孔融请刘备镇压黄巾军
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民生活困苦。张角兄弟三人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见灵帝昏庸,百姓困苦,得道后,他们便借施送符水为名,召集百姓以黄巾抹额,张角自称天公将军,率众起义,称为“黄巾起义”。
此时,董卓为借刀杀人,派遣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到北海国(即现在的潍坊地区)担任相国,被人们尊称为孔北海。然而,他到任不久,便被当地黄巾军团团包围起来。万般无奈之下,孔融想到了驻扎在平原县一带的刘备,于是让太史慈突破重围前往求援。
刘备接信之后,立刻与关羽、张飞带领三千(也有书载五千)精兵驰援。到达潍坊后,便在现今的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一带集结,很快誓师出征。为了纪念这一大事,后人在当年誓师出征的地方建了座关侯庙。这次战役的主要战场在寒亭、昌邑之间,经过激烈的交锋以后,救出了孔融,大败黄巾军。
《三国志》这样记述:“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遂到平原……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镇压黄巾之役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刘备走后不久,曹操也带兵来了。曹操使用的战略与刘备大有不同。他剿抚并用,恩威兼施,在镇压的同时,成功收编了三十万黄巾军,号称青州兵,成为日后驰骋疆场、逐鹿中原的资本。《三国志》记述:曹操“追黄巾至济北……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潍坊地区发生的两次镇压黄巾之役,能明显看出曹操的政治眼光、军事思维和战略设计都胜于刘备。因此这两次战役也为曹魏胜出、三国归晋埋下了伏笔,为改变历史走向创造了条件。
主讲人:胡一平(潍坊市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孙&&锦&&李晓明整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发生在古代潍坊的三次重大战役
改变历史走向促成朝代兴衰
发生在古代潍坊的三次重大战役
  展开地图就会发现,潍坊七河交汇,临海望山,既连接交通半岛,又紧依祖国内陆,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加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的地理优势极为明显。早在远古,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并且率先进入了农耕文明,有着渊源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积淀。
  正是这样的一方宝地,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展横溢之才,图惊世之举,或出谋划策兼善天下,或愤世疾俗慷慨悲歌,有龙腾虎跃之姿,成风云集会之相。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研究历史就会发现,在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过不少大事,其中的三次大战尤其重要,起到了促成朝代兴衰,改变历史走向的作用。
  少康中兴之战  公元前21世纪之际,在广袤无垠的潍北大地上,曾经进行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残酷暴烈的,既惊心动魄又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场大战的起因,应该从夏朝大禹说起。在这之前,部落联盟盟主的产生,必须经过部落首领们集体开会推举。大禹晚年,部落首领们公推伯益接替。可是,大禹的儿子启发动政变,杀害了伯益,自立为国王,从此开了父死子承的先河。
  伯益是东方部落首领,遭到杀害后,东方部落联盟当然不服,从此连年争战不休。后来,后羿和寒浞带领的东方部落联盟军队,占领了夏朝都城,将夏王仲康赶走。但后羿执政后,不务正业,嗜酒涉猎,被部下推翻,拥戴寒浞做了国王。
  于是,他将都城搬迁到自己老家———寒国,即今天的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从此,寒浞一直居住在这里,发行号令,执掌夏王朝的政权四十余年。
  少康长大以后,发誓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政权。经过几十年艰辛经营,少康的羽翼渐渐丰满起来,先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又联络了一批对寒浞不满的部落,逐渐形成了对寒国都城的包围之势。
  后来,少康干脆带领一批人马潜伏于寒国附近,在潍水岸畔的一个地方驻扎下来,并派人打入寒浞军队的内部,收买人马,探听消息。据说,少康还在潍河岸畔酿制美酒,经常将大量美酒作为礼品送到寒国都城里。
  里面的人不知是计,反而沾沾自喜,导致腐化堕落,饮酒成风。这时寒浞已经去世,由他的两个儿子殪与浇带领军队。准备了多年的少康终于瞅准了机会,将大量美酒送入宫中,等里面军人们喝得酩酊大醉时,于黎明时分发起了进攻。
  经过了几天的苦战以后,少康终于夺取了寒国的都城,并乘胜追击,又经过几个战役,终于消灭了寒浞的实力,重新夺回了夏王朝的政权,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这次少康中兴之战,大体上由三个战役组成,一是艰苦卓绝的寒国都城攻坚战,为大战最关键部分。二是距寒国遗址十公里左右的二戈官庄一带运动战,在这里消灭了寒浞的残余部队和赶来增援的军队。三是发生在昌邑与掖县交界的阵地战,消灭了寒浞另一个儿子的主力部队,从而夺得了大战的全胜。
  经考证,第一次战役的遗址,就是现在寒亭区的古寒国遗址。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寒亭区南孙镇的二戈官庄。村碑后面记述“……夏少康在此灭寒浞次子殪,取动兵革之意,故称二戈官庄”。
  司马迁《史记》这样的记载“……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殪于戈,有穷遂亡”,以高度概括的文笔展示了战争的轮廓。
  文中所说的“杼”是少康的儿子,“殪”是寒浞的小儿子,意思就是“杼”在一个叫“戈”的地方,打败并杀死了“殪”。这个“戈”就是南孙镇的二戈官庄,也就是二次战役的遗址。据说,寒浞的小儿子“殪”力量极大,可以做到陆地行舟,成语故事陆地行舟就是由他而来。
  “浇”是寒浞的大儿子,“过”为现今昌邑与掖县交界之地。也就是说少康在这里打败并杀害了“浇”。“有穷”是指有穷氏族,文中是指寒浞代表的东方部落联盟。
  至于这场大战究竟动用了多少兵力?死伤了多少人员?残酷的程度如何?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而且那时还没有发明文字,因此缺少直观的记述,很难进行细致的考究了。
  然而,这场战争却非常重要,界划了原始制度与奴隶制度的分野,决定了领袖禅让的终结和王位世袭的开始。从此以后,以军事民主为标志的部落联盟奄奄一息,无可奈何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天下为私、父死子继、一姓独有的王朝开始居于统治地位。
  可以说,华夏的先民们经过了无数代人的进化与发展、徘徊与蹉跎之后,经过这场大战,终于叩开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大门。
  孔子对于这次大战的结果极为看重,将这以前称之为大同社会,其后称之为小康时代。因此,这次大战也可以看作是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分水之岭。
  韩信潍水之战  到了秦末汉初,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朝代更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就是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决定楚汉战争的关键一役,就是发生在潍坊地区的潍水大战。
  说到潍水大战,有必要先简略了解一下战前的背景。在这以前,项羽统帅的楚军实力强大,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尤其在主战场上,由于刘邦的指挥不得要领,因而汉军屡遭惨败。
  到公元前204年,楚军的攻势更加锐不可挡,一举攻下了荥阳,进而围困成皋,刘邦眼看就支持不住了,随时都有被项羽打败擒获的可能。所以,韩信、张良等人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要开辟第二战场,以外线战场支持北方的中心战场作战。
  于是,韩信带领一支不大的军队,迂回穿插到其它地区,不久,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显示出来。韩信首先进攻魏、代、赵、燕四国,期间屡屡得手,创造出了一连串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203年9月,韩信统率汉军从西向东进击齐国,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国国王田广败逃到高密后,向强大的楚军求救。
  楚王项羽接到求救信函后,通盘考虑了全国战局,认为阻断汉军的第二战场,才是当务之急,于是,派遣大将龙且,率领20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前来救齐。
  龙且是楚军中一位著名猛将,跟随项羽多年屡立战功。不久前,他成功击破了九江王英布、进占了寿春等地,给汉军造成重创,是位勇于挑战、身先士卒、颇负盛名的楚军将领。他统率大军援齐,动作迅速,声势浩大,很快就进入潍坊地区,并且与齐王田广的军队会师,在潍水岸畔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面对强大的楚齐联军,韩信经过巧妙谋划,制定了潍水大战的战略方案。他首先派兵组成精干小分队,秘密进入潍水上游地区,也就是今日的诸城、安丘一带,选择优势地形,沉放大量沙袋,使上游的水位提高,下游的水位降低,准备以强大的水势,阻隔和冲淹楚齐联军。
  同时,他将主力军队部署于潍水西岸,即今日的昌邑、寒亭一带,等待战机出现。为达战役目的,还专门组织了一支特种队伍,由韩信亲自率领,佯装成主力部队,乘着水浅的时候渡河,作出攻击楚齐联军的样子。
  一经交战,便假装败退,引诱楚齐联军的主力出击。当敌军追赶汉军到西岸后,韩信命令上游部队放水。河水猛涨后,既阻断了敌军的进攻,又达到全歼敌人已经渡河之先头部队的目的。
  对于楚齐联军来说,最糟糕的局面出现了,主力军队被阻挡于潍水东岸,眼睁睁无法继续渡河。此时,汉军中预伏的机动部队乘机出击,反攻楚军。没用多久,龙且便被汉将曹参带领的部队斩杀。楚齐联军的亚将周蓝,也被韩信的部将灌婴俘获。中午时分,汉军便将登上潍水西岸的楚军全部歼灭。
  这时,停留于潍水东岸的楚军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见西岸楚军惨败,自己主将被杀,感到大势已去,数万军队成无首之龙。韩信见时机已到,遂下达总攻命令,数万汉军乘胜急渡潍水,追杀楚齐败军。
  打败敌军主力后,韩信率军穷追猛赶,一直追到数十里外的城阳,途中俘获了齐王田广。韩信手下的大将灌婴,也率领骑兵长驱直入,追击并俘获了齐相田光。不久,曹参率领的军队向胶东一带进攻,击破了齐军余部,斩杀了著名齐将田既。
  现今诸城市相州镇的潍河河面上,有一道拦水大坝,叫做“韩信坝”。据考证,当年韩信就是在这里拦截河水,冲淹楚军的。还有昌邑、寒亭等地,都有叫做“丰台村”的地方,且都靠近潍河岸畔。其实,这些丰台村具是当年韩信指挥作战的烽火台遗址。
  这次潍水大战,韩信只率领着十余万部队,却一举歼灭了龙且率领的20万精锐楚军,加上被歼的齐王田广20万军队,总共歼灭敌人40万大军。因此,潍水大战的战果辉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经典战役之一。
  经过潍水大战,项羽的优势变为劣势,汉军方面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可以说,潍水大战改变了势力的格局,影响了历史走向。韩信的帷幄运筹,神机妙算,也堪称战争指挥艺术的经典之作。
  镇压黄巾之战  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这里是指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其实,辛弃疾所称得两位天下英雄,都曾经来过潍坊,并且都在这方热土上叱咤风云、建功立业,进而走进历史、走向成功的。可以说,当时的潍坊,堪称举国注目的英雄用武之地。
  当年,风起云涌的黄巾起义,错综复杂的遍地烽火,生灵涂炭的滚滚狼烟,英雄辈出的中原逐鹿,交织出了一幅东汉末年社会急剧动荡的风云画卷。
  这一时期的潍坊地区,既是黄巾起义的策源之邦,又是建安风骨,也就是建安文学的开创之地,更是天下英雄的驰骋聚会之所。如果进一步浓缩的话,这一切,都是从一个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展开的,他就是建安七子之首、铮铮铁骨的著名文人孔融。
  东汉末年,董卓为了借刀杀人,派遣孔融到北海国(即现在的潍坊)担任相国,被人们尊称为孔北海。然而,他到任不久,便被当地黄巾军团团包围起来。万般无奈之下,孔融想到了驻扎在平原县一带的刘备,于是让太史慈突破重围前往求援。
  刘备接信之后,立刻与关羽、张飞带领三千(也有书上记载为五千)精兵驰援。到达潍坊后,便在现今的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一带集结,很快誓师出征。为了纪念这一大事,后人在当年誓师出征的地方建了座关侯庙。这次战役的主要战场在寒亭、昌邑之间,经过激烈的交锋以后,救出了孔融,大败了黄巾军。
  《三国志》这样记述:“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遂到平原……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第十一回就是《刘皇叔北海救孔融》,里面极具文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经过。然而,无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栏目,都没有将这次镇压黄巾之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比较。
  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当时的镇压黄巾之役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刘备走后不久,曹操也带兵来了。
  尽管刘备和曹操来到潍坊的目的,都是镇压黄巾起义,但采取的方式、产生的结果却大不一样。在这以前,两人的实力大体相当,其后才拉开了距离。刘备的军队非常勇猛,简直到了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程度。可是,他们只知道杀人镇压,来的时候几千人马,胜利了,走的时候依然还是几千人马。
  相比之下,曹操就大不一样。他运用智慧,剿抚并用,恩威兼施,刚柔相济,在镇压的同时,成功收编了三十万黄巾军,号称青州兵,成为日后驰骋疆场、逐鹿中原的资本。也可以说,曹操才是在潍坊地区发展起来的最大赢家。《三国志》记述:曹操“追黄巾至济北……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因此,如果将刘备和曹操当年在潍坊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两人尽管都是当世英雄,但是他们的政治眼光、军事思维、战略设计、处世方式大不相同,谁高谁低,谁上谁下,就昭然若揭了。也就是说,当年三国演义的最后结局,谁胜谁败,早在潍坊地区发生的镇压黄巾之役中,就已经确定了。
  从这层意义上说,当年发生在潍坊大地上的镇压黄巾之役,又一次奠定了时代格局,改变了历史走向,为曹魏胜出、三国归晋埋下了伏笔,创造了条件。
  胡一平
  潍水之战态势图
  寒浞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发生在古代潍坊的三次重大战役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潍城区电子地图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地图浏览当前位置: > > > 潍城区提示:请点左边菜单树选地名,鼠标滚轮放缩地图、拖动平移地图。&潍城区&&&&&&&&&&&&&&&&&&&&&&&&&&&&潍坊十笏园旅游攻略 潍坊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始建于明代 ... 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旅游攻略 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是为纪念潍县战役胜地,怀念英勇将士,于20 ... 潍坊富华游乐园旅游攻略 潍坊富华游乐园是集“旅游、娱乐、美食、住宿、购物、健身”于一 ... 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青州仰天山为山东十佳山岳型景区之一、山东十佳森林公园之一、山 ... 青州旅游攻略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有“天下第一州”之赞誉,属历史文化名城。坐 ... 潍坊金宝乐园旅游攻略 潍坊金宝乐园,总面积6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娱乐、休闲、旅游、 ... 诸城恐龙博物馆旅游攻略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陈列、研究恐龙和其它古生物为一 ...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旅游攻略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是一处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 ...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旅游攻略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是一座建立在滨海重盐碱地上的旅游景区,博览 ... 青州云门山旅游攻略 云门山,地处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 ... 潍坊沂山旅游攻略 潍坊沂山风景区素有“东泰山”之美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古称 ...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旅游攻略 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是一处集科技开发、科普教育、技术培训、 ...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旅游攻略 山东潍坊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园 ... 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攻略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筝场,也是一家集风筝生 ... 潍城区电子地图加载中,请稍候...
  潍城简介: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在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2012年潍城区272平方公里,常住41.5万人。含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潍城区在中心城区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区域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北离潍坊港50公里,南离潍坊机场5公里,东离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00公里,西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0公里,离青岛海港、烟台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公里以内。风景有十笏园,潍坊人民公园,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潍城周边景点旅游攻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