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储存土豆储存未来价格好吗

浙江现天价土豆丝一盘2648元
  在江苏无锡,一位市民遭遇了8.8元/颗的“天价话梅”,让他感慨“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黑了点,瞬间觉得山东38元的大虾是不是来无锡了?”目前,无锡市物价局已对涉事酒店做出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
  10月11日,那位消费者在微博上说,“今天在无锡1881半岛喝下午茶,结账时看账单,遂问这88元的杏干是什么,应该并没有点。答曰:这是你要的话梅。一共上了10颗,每颗8.8元。”他感到不解,为何自己点了话梅,酒店却以杏干的名义让他结账,价格还如此离谱。通常,话梅在超市中,10元就能买到一小罐,可在这家酒店,价格却是超市价的数倍。
编辑:尹思远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农产品价格数据中心() - 绿果网
         
& & & & & & & & & & & &
低价诱骗请勿相信,否则后果自负
秦冠75以上:0.28元/斤
秦冠货源不多了.万荣纸夹膜红富士价格下滑.袋装80以上套网0.65左右.箱装85以上1.05.75到85价格0.75.都是纸夹膜富士好货.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秦冠75以上:0.28元/斤
秦冠苹果货源不多了.箱装纸夹膜红富士85不封顶1.05左右.都是好货.万荣冷库纸夹膜红富士今天客户云集.各大冷库都是大小车辆.比膜袋富士都便宜.袋装套网纸夹膜80以上0.65.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小白嘴白山药:3元/斤
稳定长度50~70公分粗度2~3公分
德瑞特721黄瓜35-40cm:2.05-2.2元/斤
由于近几天本地气温下降,昨晚黄瓜掉价厉害,今天白天都不敢开高价,没想到晚上突然走货很快,价格涨了一点。
金乡大蒜混级蒜:5.5-5.9元/斤
《金乡-大蒜行情价格》李亚军-3月11日金乡诚信经纪人团队:代购-代销-出租冷库-货物垫资-订阅短信-详情登录:大蒜信息网:也可加微信和李亚军探讨行情走势:(也是手机号)金乡大蒜行情描
皇冠梨80:1.1元/斤
需要老板联系
黄皮洋葱80以上:1.5-1.6元/斤
库存洋葱越来越少,下一步洋葱价格可能还会有上涨的趋势,洋葱质量很好,无脱皮,无腐烂,质硬,个头大,适合出口或深加工,希望各客商抓住机会
荷兰十五装箱冷库储存:1.50元/斤
冷库储存装箱土豆价格近期上涨,二两半以上挺好1.50元左右,
绿玉四两:1.7-1.9元/斤
本地刚刚上市的优质西葫芦,有需要的联系我电话刘老板
水果萝卜半斤以上:0.38元/斤
冷库储存水果萝卜价格0.38元.装箱0.45元,青萝卜0.27元,
荷兰十五:1.5-2.0元/斤
冷库库存土豆,近几天价格一直上涨,有需要的客户快来拉还要涨价
小白嘴白山药50公分以上:2.6元/斤
此规格小白嘴通货价格在2.6元左右
油麦菜:2.4-2.6元/斤
好货价格在2.4-2.6次货便宜货源充足适合发大车
红富士70以上:0.6元/斤
苹果价格太低了,70以上0.5-0.6元左右,75以上0.65-0.7元左右,有需要的客户联系我
皇冠梨5-8两精品:1.1-1.2元/斤
砀山县冷库库存原箱包装好皇冠梨急于出售中,由于今年各地储存量大,加上各地行情不是有什么起色,造成皇冠梨滞销的现象,价格有下滑趋势,我处库存皇冠梨纸箱.一次性周转箱包装成品,客户可看货说价,根据市场需求订货,竭诚欢迎感兴趣的老板来电或光临视察
平包3-5斤:1.23元/斤
大量供应品种东强、佳丽、上车价每斤1.23元,货源充足,随到随装、
菊锦春白菜5斤:1.6元/斤
量大从优,我们这边有大白菜,甘蓝,有机菜花,长茄,圆茄,辣椒,苦瓜,豆角等大量的新鲜蔬菜!欢迎新老客户前来抢购
铁杆大葱30公分:3.4元/斤
现在找到大葱新货源,上车3.4,再过一星期还有100多亩,有需要的联系!
砀山酥梨4两以上:0.8元/斤
价格继续下跌,欢迎客商前来采购
红芽芋头毛芋头(通货):0.8元/斤
自家沙土地种植芋头,色泽好,个大,市场走货快,现急于出售,盼望好心的客商前来帮忙收购,注明:一律通货,不挑个!电话
菊锦春白菜毛菜:1.1-1.2元/斤
白菜刚刚上市,量不是很大,价格有点高。。
红富士7580:0.38元/斤
这两天地窑果减少,找地窑果的客商也减少了,价格略微有涨几分钱,前几天大果占比例多的75以上0.33-0.38元的这两天价格是0.4-0.45元,好货80以上前几天0.4-0.5,这两天价格是0.5-0.58元。果子个头匀称的75以上的价格0
德瑞特721黄瓜22-30厘米:1.6-1.7元/斤
今天黄瓜量大,老板比昨天多啦,价格浮动不大。
红皮洋葱2.5两上:2元/斤
西昌昨天下午价格2.4元/斤,出现收货规格,目前为2.5两以上。预计在星期后价格下降
大叶香菜:2.7-3.5元/斤
昨天好的2.62.7今天一下涨到3块多但是量依然不小也可以走大车
8520大通货:0.7-0.8元/斤
8520,个头大,口头香甜,老少皆宜。需要的可以联系!芋头最近销量增大,价格几乎与前些时间一致,未来几天呈现稳定的行市,有需要的老板可以大胆上货。
中甘21甘蓝:1.8-2元/斤
每天有十几个挂车可以直接上车或重新加工打包装,价格在1.7-2块本地甘蓝半月后上市有要收购我本地甘蓝的前来预订
北京新三号4—6:1-1.15元/斤
肥城北京三号大白菜大量供应中,库存货接近尾声,价格上涨不稳,欢迎新老客户前来采购,
皇妃芹菜:1.6-1.8元/斤
芹菜价格最近持续持续走高,市场客户接受不了,市场价格涨的过快大颗小颗价格基本上一样
毛芋头:0.65-0.7元/斤
现在行情还算稳定,现在价格在0.65--0.7元一斤
共306条&&1第1/11页&
点击类别名,如“土豆”、“西瓜”,可以查询该类别的所有报价;
点击“报价人”名称,可以查看该会员的所有报价信息;
发布报价前,需发布供求信息;
报价怎样会被推荐?准确的每个品种一个价格,行情分析描述详细。精彩推荐:
查看: 3657|回复: 46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了!你想怎么吃?
主题帖子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23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82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23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82 积分
本帖最后由 すもも 于
08:29 编辑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了!你想怎么吃?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刘羊旸、王宇)农业部23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cfd74de37c4d4d2ae1567e.jpg (61.8 KB, 下载次数: 5)
08:29 上传
意见指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
根据意见,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
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意见明确了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任务: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主食产品原料布局;以消费需求为引领,开发多元化主食产品;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主食加工工艺和设备;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主食产品。
“目前,马铃薯产业开发已稳健起步。科技创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产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场,主体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业,市场开拓已有一批潜在群体。”曾衍德说。
360截图22097.jpg (33.95 KB, 下载次数: 15)
08:28 上传
我国决定将马铃薯作为主粮进行产业开发
农业部今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意见指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
马铃薯鲜薯和加工品的光明未来:
传统马铃薯大部分在产地附近作为一种当地作物被食用,事实上,马铃薯可以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长,这意味着它能够养活在世界各地生活的人们。但是,相对于谷物和豆类而言,马铃薯较重且贮存寿命较短,这使它只适合短途运输。
&&现在,上述情况仍旧如此。以法国为例,法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马铃薯和新鲜马铃薯出口国,从2014/15季到2015年8月底,法国出口马铃薯179万吨,其中142万吨(约80%)马铃薯出口至周边国家。美国的情况同样如此,40.5万吨(约2/3)马铃薯出口至加拿大和墨西哥。& && &&&随着马铃薯逐步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世界性产品,迫切需要对马铃薯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贮存方法的研究。通过将马铃薯脱水、压片或制成面粉等方式,使它能够便于运输和贮藏。冷冻薯条是马铃薯生产的一项历史性变革。冷冻薯条在60多年前由辛普劳公司研发而成,它的出现意味着马铃薯能够进行长时间贮存并能运到世界各地。同时,冷冻薯条使马铃薯迅速成为美国大街小巷的一种主要饮食。
加工马铃薯超越鲜马铃薯& && &&&在世界各个马铃薯消费地区,如北美,加工马铃薯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加工马铃薯消费量已经超过新鲜马铃薯消费量。如今,美国年均冷冻马铃薯消费量约为26千克/人,鲜马铃薯为19.5千克/人,薯片为7.7千克/人,脱水马铃薯产品为6.35千克/人。欧洲市场的情况同美国类似。20多年前,英国加工马铃薯消费量已经超过鲜马铃薯。加工马铃薯产品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马铃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加工马铃薯出口794.2万吨,较2006年增长34%,而鲜马铃薯出口910万吨,但增速不及加工马铃薯的一半。尽管鲜马铃薯的出口量仍大于加工马铃薯,但值得一提的是,鲜马铃薯的重量相对较大,1吨薯条由2吨马铃薯制成,而1吨薯片则由10吨马铃薯制成。如果用贸易额来进行衡量,那么加工马铃薯贸易增长将会体现的更为明显。2014年,全球鲜马铃薯出口额为21亿欧元,较2006年的16亿欧元增长31%,而同期加工马铃薯增长60%,出口额高达70亿欧元。
马铃薯全球贸易& && &&&世界四大薯条出口国为比利时、荷兰、加拿大和美国,其中比利时和美国近年来增长最快。事实上,比利时薯条出口量要高于其产量,它要依靠进口来再出口以满足消费需求。自1990年以来,比利时薯条产量增长650%,高达150万吨,而年出口量190万吨。薯条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人着迷于它的味道,而食用方式的多样化也促使加工马铃薯需求增加。过去十年,南美、亚洲的国家、澳大利亚及俄罗斯对薯条的需求量大幅上升。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加工马铃薯的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已经同欧洲或北美国家合作,在本国建立先进的马铃薯加工厂。
未来=鲜马铃薯+加工马铃薯& && &&&
640.webp (8).jpg (72.48 KB, 下载次数: 8)
08:25 上传
& && &&&但是那些认为加工马铃薯的崛起会很快取代新鲜马铃薯消费的想法是愚蠢的。中国和印度政府都表示将主要以提高鲜马铃薯产量的方式来提高马铃薯供给量。在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品牌马铃薯和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的马铃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马铃薯多样化对销售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去年,鲜薯使用方式的创新使它在英国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19%。在美国,随着越来越多的餐厅用鲜马铃薯制成的薯条来替代冷冻马铃薯条,鲜马铃薯正迅速赶超加工马铃薯。中国、印度和埃及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鲜马铃薯贸易不断增长,并成为区域轴心向周边国家提供马铃薯。年,中国鲜马铃薯出口增长245%,印度增长500%。由于俄罗斯对欧盟减少马铃薯进口,埃及对俄罗斯的马铃薯出口大幅增加。上述新兴国家鲜马铃薯贸易的增速,与2014年加拿大马铃薯出口较2003年提高三分之一,美国提高三分之二形成鲜明对比。而同期,欧盟对欧盟以外国家出口减少10%。& && &&&对鲜马铃薯、加工马铃薯和马铃薯产品的需求仍将不断增长,这对马铃薯种植者、包装和加工企业而言,都是一个良机,但那些成熟市场上的种植者、包装和加工企业应该准备好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
马铃薯馒头对中国居民主食营养结构改善分析:
马铃薯馒头是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善居民主食营养,带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分析中国居民目前主食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未来居民对主食消费的新需求,以及马铃薯馒头对居民主食营养改善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主食消费结构趋同,多数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而马铃薯营养全面丰富,马铃薯馒头替换普通馒头,能大大改善居民主食营养摄入状况,特别是VC和钾,蛋白质、膳食纤维、VB1、钙、锌、铁等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360截图12162.jpg (25.06 KB, 下载次数: 11)
08:25 上传
作者:孙君茂,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食物营养发展战略研究。[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苗水清,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理论政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
马铃薯主食消费已有试点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目前,马铃薯产业开发已稳健起步。科技创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产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场,主体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业,市场开拓已有一批潜在群体。
360截图38574.jpg (8.46 KB, 下载次数: 9)
08:26 上传
目前,全国已初步筛选出10多个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成功将馒头、面条、米粉等传统大众型主食产品中的马铃薯粉占比由10%提高至70%、45%、55%。在北京、河北等9个省(市)开展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开发适宜不同区域消费习惯、不同消费群体的马铃薯主打产品,并开展重点人群消费试点。试点省份也开发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食产品。但业内人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还面临一些困难,如全粉加工环节的技术创新、育种创新等,尤其是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加强。马铃薯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但价格也在保持上涨。”曾衍德说,在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上,整体的考虑,就是梯次推进。下一步,我国将利用南方冬闲田、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优化马铃薯主食原料生产布局,加强产品工艺研发,培育市场消费主体,打造全产业链。曾衍德介绍,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将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信贷保障和保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2015年,国家拿出1亿元在9个省市试点开展马铃薯产品的主食化加工。今年将继续实施。但财政资金的投入只是起引导作用。”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下一步要制定发展规划,开展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搞好主粮化消费引导,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主题帖子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23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82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23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82 积分
甘薯和马铃薯的传入与命名
360截图22097.jpg (33.95 KB, 下载次数: 10)
08:27 上传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对同一种东西往往有不同称呼。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热衷于记录这些不同的叫法。如《左传》里面就提到楚国把“虎”称作“於菟”。而《尔雅·释器》中则记载对“笔”的称呼各地也有不同,如有叫“不律”的。汉朝杨雄的专著《方言》里更是详细地给出了很多物事在当时不同方言区的说法。
这种习惯至今亦然,如同一种蔬菜,上海叫“青菜”,北京叫“油菜”。江浙人说的“包菜”西安人就称“莲花白”。荷花的茎大多数地方称作“藕”,西安则是“莲菜”。广东人熟悉的“芽菜”在岭北却是“豆芽”。海南人所谓的“石榴”在台湾成了“芭乐”。
不过,比起两种食用根茎类作物的名称的多样性,以上所有都是小巫见大巫,只得甘拜下风。
这两种作物的学名分别是“甘薯”、“马铃薯”。
360截图26492.jpg (49.04 KB, 下载次数: 10)
08:27 上传
《尔雅》中描述了一些物事在不同地方的叫法
名字有多少
虽然两种作物分别有名义上的通名“甘薯”和“马铃薯”,但其实这两个名字都没有那么通用。相反,中国各地对这两种作物命名上的想象力可谓异彩纷呈。
以“甘薯”为例,全国至少有薯、薯子、薯仔、薯薯、苕芋头、山药、山药儿、茴、番薯、番苕、番芋、番萝、番葛、山薯、山芋、山萝卜、地瓜、红薯、赤薯、朱薯、红苕、红芋、白薯、白苕、白芋、白山药、黄薯、黄苕、黄山药、甘薯、甜薯、糖薯、甘萝卜、花薯、花芋、饭薯、饭芋、沙芋、粉葛、红山芋、白山芋、回子山药等称呼,总共不下四十种。
“马铃薯”更是不遑多让,有“薯”、薯仔、薯囝、薯崽、薯菇、芋头、山药、山药豆、山药蛋、山药圪蛋、洋薯、洋苕、洋芋、洋芋子、洋芋头、洋芋卵、洋芋哩、洋芋崽、洋芋艿、洋嗯艿、洋芋果、番芋卵、番芋囝、番仔薯、番仔芋仔、番人薯、番人芋、番鬼薯菇、番鬼芋、红毛芋、荷兰薯、山芋头、山芋蛋、山豆子、山蔓菁、山蔓菁蛋、山蔓菁儿、地豆、地豆儿、地豆子、地蛋、地蛋子、地瓜、地瓜蛋儿、地瓜子、地蔓菁、地蔓、土豆、土豆儿、土豆子、土蔓菁、花生芋、麦子芋、马铃薯、马铃芋、马铃豆、冬薯、雪薯、冬芋仔、冬菇、洋番薯、洋番芋、洋山芋、洋山薯、洋红薯、洋黄芋、洋花芋、番仔番薯、红毛番薯、洋毛番薯等,名字数量超过七十种。
为什么甘薯和马铃薯的名字如此之丰富呢?
360截图30629.jpg (47.44 KB, 下载次数: 6)
08:27 上传
中国街头常见的街景,有人称之为烘山芋,有人称之为烤白薯
为什么会有不同名字
一种东西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长期方言隔离、音变不同导致名字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笔”被称作“不律”,实质上是上古汉语pr-复辅音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演化,叫“不律”的将这个复辅音拆成两个音节分别发音。
称呼老虎为“於菟”很可能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两个字上古汉语音qaadaa,而一般的“虎”上古汉语则是qhlaa’。和汉语的诸多亲属语言比较可发现,古代缅语对老虎的称呼为kla,成书于唐朝的《蛮书》则记录当时的古白语称呼“虎”为“罗”,对应la音。对应一个词根。
但是甘薯和马铃薯的情况则截然不同,这两种作物洋洋洒洒几十种叫法,并不是由于一个词的方言分化而成,而是选择了不同的语素和命名方式。
这两种作物之所以名字如此丰富,实在是因为出现得太晚,作物传播路径太多样,以至于名字无法统一了。
360截图35466.jpg (55.44 KB, 下载次数: 9)
08:27 上传
楚国令尹子文,名为“斗榖於菟”,即老虎哺乳的意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从域外引入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现今中国人熟悉的很多蔬菜水果究其根本都非中原土著。从最早的麦、后来的葡萄石榴、更晚的西瓜等,中国人不断用舶来品充实自己的餐桌。
但是比起甘薯与马铃薯,这些早期引进的物种引进路线较为单一,基本上是从西域进入中土。又有充足的时间让其通名通行全国,加之如葡萄、石榴更是进入时就带上了名字(分别来自巴克特利亚语bādāwa和帕提亚语Ar?ak),因此其名字较为统一。
可惜的是,甘薯和马铃薯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番薯变甘薯
甘薯属旋花科,原产中南美洲,很早就为印第安人所栽培。作为一种产量高、味道好的块茎类作物,其栽培历史可直追史前时期。
但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甘薯基本上只限美洲人食用。除了美洲人之外,唯一有幸共享番薯的则是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先民在哥伦布之前就已经通过某种方法登上了美洲大陆并顺利返航,带回了甘薯。至今新西兰英语中仍然把甘薯称作kumara(来自毛利语kumara),和其他英语国家称其为sweet potato或者yam不同。
360截图39563.jpg (34.47 KB, 下载次数: 12)
08:27 上传
Yam到底指什么在英语中如中国“山药”指什么一样混乱,甘薯、山药、甚至芋头都有可能
不过,当时在中国,也有一种被称作“甘薯”的东西。
西晋惠帝永兴二年,嵇含写了《南方草木状》,其中记载了一种叫做“甘薯”的作物。他认为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和叶片都和芋很像。果实像拳头,“皮紫而肉白”,味道和薯蓣一样。
此后这种名为“甘薯”的作物还多次出现于各种古籍之中,甚至有人认为此“甘薯”就是现代说的美洲甘薯。
从中国海外交流史看,这显然不太可能。上古时期中国人并没有和美洲人有接触,也无从引种这种产自美洲的植物。而美洲甘薯作为粮食,产量很高,味道也很好,很难想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已经取得了美洲甘薯的种源会长期将其束之高阁。中国古籍中所谓的“甘薯”更可能是山药之类的作物。
美洲甘薯首次成功引入中国在明万历年间。关于甘薯进入中国,其故事大多是在海外的华人在异邦见到甘薯、因对方贸易封锁求购不得,遂冒着被抓捕的生命危险以各种巧计带回中国。如传万历十年东莞人陈益从越南引番薯至东莞,同期电白人林怀兰引越南番薯入广东电白皆历经千辛万苦。
而最可靠、影响最大的一次引种则是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引吕宋甘薯到福州长乐县。吕宋人同样不准外国人带甘薯回国,于是陈振龙把甘薯藤编入船绳之中方逃过检查。回闽后其子陈纶献甘薯于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在试种后饬令全省各州府种植甘薯。
甘薯并非一次引入中国,在中国广为栽种甘薯后,尚有外国优良品种输入,如清朝就数次有文来薯(产自今文莱)输入的记载。而且输入路线也不光从东南沿海一地,地处西南的云南也是最早栽种甘薯的省份之一,而其薯种可能直接引自东南亚,西部地区的甘薯很有可能是从云南北传。
虽然甘薯万历年间就已引入闽粤并开始广泛种植,但由于其薯种不耐严寒,清朝以前在各北方省份栽种并不广泛,甚至连江苏在乾隆以前栽种甘薯也未成气候。但乾隆以后,由于中国人口膨胀,加之技术瓶颈获得解决,甘薯的栽种面积骤然扩大,遍及大江南北,而其名字也经历了爆炸式增长的过程。
360截图43785.jpg (23.09 KB, 下载次数: 11)
08:27 上传
窖藏甘薯块茎越冬的技术最早起源于山东
早期甘薯主要种植于闽粤地区,闽粤对甘薯的外来属性知道得很清楚,因此和“番人”、“番仔”一样,闽粤地区对甘薯的称呼多以“番”冠之。
但当甘薯北传后,它的外来色彩就渐渐减低。当其传入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后,平地人只注意到这种作物来自闽浙的山区,所以多称其为“山芋”之类。而在广大华北、西南地区,人们对其颜色更感兴趣,各种红、白、黄的搭配也就应运而生。
洋气的马铃薯
而马铃薯传入中国就更加晚了。
相对甘薯的香甜可口,同样起源于美洲的马铃薯味道寡淡。其主要优势是耐贫瘠土壤,在美洲分布于高海拔的安第斯山区。由于马铃薯味道不如甘薯,欧洲人对它起初并不感冒,只有爱尔兰这样粮食生产困难的欧洲边区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大规模种植马铃薯。
疑似马铃薯的作物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同样是在万历年间,当时寓居北京的绍兴人徐渭记载了北京出产一种叫“土豆”的作物。不过对于这种土豆到底是马铃薯还是中国本土的某种作物尚有争议。
马铃薯真正在中国大规模铺开种植发生于19世纪。自此开始,马铃薯大量出现于各种方志之中,开始为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做贡献了。
相比甘薯,马铃薯较为适应北方干冷的气候,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又因为时间更加晚,名字也更为丰富。
闽粤地区继“番薯”之后再次引入薯类作物。但是因为“番”已经被甘薯占用,因此不得不变换花样,变成“番人”、“番鬼”、“红毛”、“荷兰”薯之类。更有甚者如厦门把马铃薯称作番仔番薯,番上加番。
而在19世纪,西南西北也多次独立引入了马铃薯。由于西南西北多高寒山区,马铃薯的出现意义尤其重大,如在四川凉山地区的会理州、雷波厅,马铃薯均成为山区人最重要的粮食来源。
360截图48273.jpg (46.61 KB, 下载次数: 10)
08:27 上传
云南有特殊品种的紫心洋芋,显示西部马铃薯引种或有不同路线
对这些地方而言,马铃薯来自更西的西洋,最常见的称呼往往是“洋芋”或其变体。在山西,则因传说其出自西方的“回国”,故而回回山药的说法开始流行。当然,北京的“土豆”作为一个显不出半点洋气的土名仍然得到沿用。
由于马铃薯扩散得实在太晚,各种简单的名字早已被其他根茎类植物占用,因此马铃薯在很多地方被迫和其他作物共享名字,只是多了个修饰而已。上海常见的“洋山芋”出现于20世纪早期,即为此中代表——和马铃薯比起来,甘薯已经被视作土产了。
只是神奇的是,在诸多汉语名称中脱颖而出的“甘薯”和“马铃薯”在口语中的普及度都不算高,往往限于少数地区,殊为难解。同样源自美洲,俗名众多的“玉蜀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未来,这三个名字到底能否像“葡萄”、“石榴”这样一统华夏,实在让人很难乐观起来。
主题帖子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4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9 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4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9 积分
俺们农村叫地豆
主题帖子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4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8 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4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8 积分
米&&面& &土豆& &还有啥 啊
主题帖子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10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0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10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0 积分
土豆扛饿啊
主题帖子积分
圆转纯熟, 积分 18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1 积分
圆转纯熟, 积分 18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1 积分
我就爱吃薯条
主题帖子积分
勤修苦炼, 积分 7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3 积分
勤修苦炼, 积分 7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3 积分
地瓜呢&&我最爱的地瓜呢
主题帖子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109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109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0 积分
呼熟了&&蘸点大酱&&最香了& &在农村的时候 放灶坑里烤&&简直了&&
主题帖子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84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28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84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28 积分
土豆怎么做都爱吃
主题帖子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2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2 积分
初显锋芒, 积分 2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2 积分
土豆啊,芋头啊这种东西都爱吃
在2014年加入国搜论吧大家庭的会员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注册会员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的用户访问量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土豆价格走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