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上甘岭钢铁英雄连英雄高良伦葬在哪里

[转载]血战上甘岭的将军:杜义德
& 血战上甘岭的将军:杜义德
1952年是美国第34届总统竞选年。解决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问题成为总统竞选中争论的中心。秋天,却是夹着雨水邋里拉塔地来到朝鲜的。头年的夏天,朝鲜半岛的雨水就特别多,遭遇了40年不遇的水灾。
10月8日,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11日,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从开城来到3兵团指挥部,向王近山、杜义德等人介绍了在板门店的谈判情况,同时传达了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对中线3兵团的作战指示,要有打恶仗的思想准备。一段时间以来,中线敌军频繁活动,仅在3兵团15军的防线内就投掷了大量的烟幕弹,显然是在掩护某种军事意图。据观察统计,敌人在一周以内运动往返的车辆已达1300多辆次,而且在45师的正面防区有敌人的1000多辆卡车和吉普车在活动。其中百余辆还是满载全副武装的美军。这一情况引起了志愿军总部首长的特别重视。王近山和杜义德表示:“请解参谋长向总部首长转达我3兵团全体指战员的决心,敢打恶仗、能打恶仗!”
杜义德还把部队的战前准备、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后勤补给等问题向解方参谋长作了解释,“我们已经直接给45师师长崔建功同志讲过几次,要他们做好战前准备。15军军长秦基伟和政委谷景生往45师跑得也很勤。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敌人是有来无回的。”
王近山幽默地说:“这一桌盛筵,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好在义德同志、秦基伟同志的胃口好,能大吃大喝。我差一点,不过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杜义德和王近山送走了解方,就匆匆走进指挥部作战室。在五千分之一的地图前,一边察看,一边思索敌人可能进攻的方位。杜义德反复思考着,突然对战局的进一步发展有一种预感。这时,他的老部队,原第6纵队改编的12军,准备往北调动休整。杜义德立即对王近山说:“老王,拟定往北调动休整的12军,我看暂时不动了,好做预备队嘛。战术反击的第一阶段他们打得不错,部队有些伤亡,也属正常。就是再打一次,一点问题也没有,暂停休整吧。”王近山说:“我赞成!请王蕴瑞参谋长通知12军,就说休整暂停一些日子。”战事的发展证明,杜义德的这一考虑是很有预见性的。
日,隆隆的炮声在五圣山如山崩地裂般地响起来了。美军集中的300多门大炮,向志愿军15军在上甘岭的阵地,连续两天实施火力攻击,同时出动百余架飞机,进行轮番轰炸。炮弹象滂沱大雨般的倾泻在阵地上。顿时,上甘岭阵地上一片烟雾、碎石横飞。一人多深的交通壕被打得无影无踪。
15军在391高地反击战后,杜义德接到15军关于邱少云烈士的报告。
391高地是一座山势险要的高地,距上甘岭主峰仅3公里。全长1200多米,是方圆80公里内的制高点。孤立地突出在开阔地带,四面悬崖绝壁,易守难攻。美军作为一个重要的战术支撑点,投入1个加强连进行防守,并在前沿构筑了13座地堡,12道铁丝网,还在前沿开阔地埋设了大量地雷。从志愿军前沿阵地到391高地,中间有3000米宽的开阔地。部队发起冲锋后,会遭到敌人火力的猛烈拦击,伤亡会很惨重。这颗“钉子”正好插在15军和38军阵地的腹部。为了改善15军的防御态势,便于部队在反击中对敌人形成威胁,15军29师87团受命拔去391高地这颗“钉子”。
29师师长张显扬亲自到前沿观察。时值深秋,草色枯黄。敌人的各种火力点和地堡隐蔽在草丛里,在风起风落中,时隐时现。为了缩短冲击的距离,保持战斗的突然性,出其不意地歼灭敌人,29师决定在发起冲击的前夜,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潜伏在敌人的前沿。
发起攻击的前一天,570多名战士趁着夜色,悄悄潜伏到距敌只有60米的草丛里。这时,已经是12日凌晨了。
10月里的朝鲜,夜间已经很凉了。小虫爬在身上,痒痒的,辣辣的,但是,谁也不动弹,静静地趴在草丛里,等待着发起攻击的时刻。漫长的黑夜过去了。早晨的露水打湿了战士们的衣服。浓雾沉积在391高地的山岭峡谷,秋风拽着雾团,如同阵阵烟云,卷过391高地。渐渐地,天大亮了。秋风撕开浓雾,391高地清晰地暴露出来。从潜伏地点可以清楚地看清敌人的阵地。铁丝网内黑洞洞的枪口密集地对着前沿。
突然,飞来了几架敌机,盘旋一会,紧接着,敌人开始炮击,还夹着燃烧弹。有一颗就落在离第9连战士邱少云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起的火花溅落在邱少云的身上,点燃了插在身上的伪装物。眨眼间,火焰燃烧起来。在他身后2米处就有一条水沟,只要他滚到水沟里,就可以熄灭身上的火焰。但是,这样一来,就会被高地上正在嘹望的敌人发现。为了不暴露潜伏的部队,为了战友们的安全,邱少云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忍受着烈火的灸烤。潜伏在邱少云近旁不远的战友,眼看着他被烈火吞噬却无法去救助。
为了战友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邱少云死死地咬着牙,忍受着巨痛,一声不吭,双手的十个手指深深地插到泥里,大颗的汗珠从额上渗出,却一动也不动地趴在火焰里。生物学里关于条件反射、关于任何动物都无力反抗来自本能的疼痛所引起的反应与痛苦的定律,在邱少云的钢铁意志下失效了。邱少云的表现很可能会使生物学家对自己的推断重新认识。
战友们的眼睛模糊了,眼泪无声地流满了脸颊。为了保障行动的胜利和整体的安全,谁也不能上去救他,只能眼睁睁地眼看着邱少云被烈火吞噬,直到壮烈牺牲。
下午5时,晚霞或是炮击的火光罩住了391高地。
反击开始了。无数的炮弹,呼啸着掠过开阔地,流星般的飞向敌人阵地。391高地上天崩地裂、腾起冲天的火焰。潜伏部队一跃而起,如神兵天降,呼喊着邱少云的名字,迅猛地占领了高地。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就全部歼灭了守备在高地上的美军51团1个加强连。
战友们来到邱少云牺牲的地方。英雄的身体被烧成了一团,紧贴在大地上。面目已经无法辨认,全身如同黑炭。唯一没被烧尽的,就是那双深深插在泥土里的手。
之后,87团与44师132团配合,在391高地与反扑的敌人反复争夺,先后打退敌人7个营兵力的多次反攻,歼敌2700余人,巩固了阵地。
读完战报,杜义德流泪了;他为3兵团有这样的战士感到骄傲。他立即指示兵团政治部整理邱少云烈士的事迹,上报志愿军司令部,用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教育全体指战员。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15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和3兵团为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0月14日是美国单方面中止板门店谈判的第六天。
早晨4时30分,大地猛烈地抖动起来。宁静的上甘岭还没有从前一天的轰炸中苏醒过来,就再次被炮弹重重地捶醒。凌晨5时,天还不亮,上甘岭美军第7师和南朝鲜军队第2师各一部共7个营的兵力,向45师135团坚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北山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这两个阵地当中,有个小村子叫做上甘岭,因此,这一后来发展为震惊世界的战役,被称作“上甘岭战役”。美军则把这一行动称作“金化攻势”,代号为“摊牌作战”。
这副“牌”刚一摊开就是“高潮”。日,敌人在1天之内,就向五圣山前沿的两个高地上倾泻了30万发炮弹、500多颗重型炸弹。主峰下每秒钟落弹五、六发。阵地上天昏地暗,火焰冲天,空气窒息了,岩石炸成了粉末,山尖下沉了一截,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了。然后,敌人出动7个营的兵力,一古脑儿地涌向方圆仅3.7平方公里的志愿军阵地。
把这样巨大的火力和兵力投放到这样狭小的地区进行争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战争,这个人吃人的怪物,还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惨烈方式进行着。
14日夜间,志愿军15军趁敌人立足未稳,以4个步兵连、在炮火支援下,分4路向“联合国军”进行反击。敌人以大量炮火进行猛烈拦阻。在597
.9高地战斗中,45师135团7连战士易才学带领战斗小组以惊人的勇敢和熟练的技巧向前猛冲。易才学一人就用手雷和手榴弹炸毁敌人7挺重机枪和5挺轻机枪,连续扫射敌人3个集团火力点,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随后,又抢修工事,坚守坑道,用缴获的机枪来击退敌人的多次反击。战斗中,易才学共缴获机枪14挺,卡宾枪73支,火焰喷射器2具,歼敌100余人,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百战将星杜义德—42
第12章 上甘岭创奇迹-3
&激战中,志愿军战士死命抵抗敌人潮水般的冲锋。第7连排长孙占元带领全排与敌人争夺阵地。他两腿都被敌人炮弹炸断了,仍然顽强地爬着指挥战斗。当敌人从侧后反扑过来时,他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向敌人射击。又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人,直到子弹打完,孙占元忍着巨大的疼痛,爬到敌人的尸体堆里,从敌人的尸体上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敌人蜂涌而上,扑向孙占元,他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和围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3兵团向志愿军总部报告,为孙占元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孙占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上甘岭位于志愿军中部战线的战略要点五圣山(金化以北)南麓,主峰高1051米,地势险峻。南侧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是五圣山主阵地前的支撑点,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敌人的金化防线。在五圣山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敌人金化地区几十里纵深阵地。597.9高地与敌人占领的鸡雄山北南对峙,中间仅隔一条公路,可以俯瞰敌人的西南面阵地。537.7北山的位置更重要,是志愿军的防御要点,直接卡住敌人中线连接东线,金化到金城的唯一大公路,严重威胁敌人的运输线。因此,敌人把这两个高地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是,敌人的最终目标是在攻占这两个高地以后,进而夺取五圣山,妄图改变对其不利的战局。
14日上午,杜义德在3兵团总部接到15军军长秦基伟和政委谷景生的电话报告。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杜义德的深思。他想,敌人的行动必定包含着某种战略上的考虑。
杜义德与王近山商量后,立即向15军作了战术指示,“命令部队守住阵地,防止敌人从中路突破我军防线。”同时,杜义德又要求15军直接向志愿军总部发电作战况报告。15日凌晨,15军军长秦基伟和政委谷景生向3兵团和志愿军总部发出如下电文:
“在上甘岭地区,14日3时起,敌继12日连续两天的航空兵、炮兵的火力突击,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轰炸。凌晨5时,以美伪军各一部共7个营的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与此同时,美伪军各一部共4个营的兵力,分别向我44师、29师正面之391高地、上佳山西北山、芝村南山、491高地实施牵制性进攻。是日,敌人对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1个排至1个营的兵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连续的冲击,共发射炮弹30余万发,飞机投弹500余枚。我135团两个加强连在战斗开始时,仅有山、野、榴炮15门和八二迫击炮12门支援作战。战至13时左右,我野战工事几乎全部被摧毁。19时,我乘敌立足未稳,组织反击,又恢复了阵地。”
面对这种局面,杜义德左思右想,敌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兵力和大炮、飞机、坦克来强攻上甘岭这两个小山头、发动如此不同寻常的攻击呢?杜义德不停地在问自己。他判断,其中一定有很大的战略企图,上甘岭可能要打大仗、打恶仗,对此,一定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兵力和物资准备。杜义德把这一想法同王近山司令员、王蕴瑞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刘友光交换意见。结果,大家一致得出两点共同认识:敌人的企图一是先夺两高地,进而再夺五圣山地区,改变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为而后进攻平康以及金化以北地区创造条件;二是破坏我军战术反击的企图,与此同时,察明我方坑道的情况。
杜义德说:“敌人会下赌注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继续作好准备,迎接更恶的战斗。”杜义德等3兵团领导的这一认识,当即传达给各军和师团,并报告了志愿军总部首长。杜义德又特地和王近山一起打电话给45师师长崔建功,因为激烈的战斗主要在45师防区内进行。杜义德等人的判断,很快得到总部首长的肯定。杜义德再次强调,12军暂时不要休整,准备作预备队。随后,兵团也决定,12军准备投入战斗;31师随时准备接替45师135团阵地。
根据兵团的部署,第一线的作战部队,都做了较好的准备,制定了防御作战计划,调整了部署。而15军在正面阵地上,已经完成构筑了720条坑道,全长42000多米,堑壕6400米,交通壕154000米,钢筋混凝土工事35个。
杜义德再三嘱咐15军军长秦基伟和政委谷景生,一定要把坑道修到前沿高地上去,“在冀南,我们挖了那些地道,把日本鬼子都打怕了。一定要动员战士们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多挖坑道,打起仗来就可以少死人、少流血。”
杜义德要求各军开展“战术爱兵”,“少死人、打好仗”,尽量避免牺牲。结果,仅仅在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上就修起了48条10米以上的坑道,全长760米。在对敌全线战术反击的1个多月中,以突击的方式构筑的坑道和有掩盖的明暗火力发射点200多个。还在上甘岭修了大量防坦克壕、陷阱,埋了2000多个地雷,加强了两高地的防御作战能力。这些以坑道为支撑点的防御工事,有力地保护了自己,杀伤了敌人,在战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上甘岭的炮火,日夜不停,牵动了志愿军的上上下下。彭德怀亲自给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和政委杜义德打电话,强调战役的重大意义。
彭德怀说:“敌人企图从中线作突破口,以上甘岭为重点,作全线的反击。如果敌人的企图得逞,对我志愿军东、西、中三条战线的防御都将不利,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彭德怀并命令志愿军副司令邓华为首组成前线指挥所,具体组织实施前线的作战。
上甘岭,已经从一场战斗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
杜义德当即对王近山说:“应当把彭总的指示和鼓励,传达到全兵团每一个指战员。”
这时,15军通到兵团的电话响了。杜义德一听,是15军政委谷景生。“15军有信心、有决心打好这一仗。”谷景生报告说:“按照杜政委关于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全军已经开展‘一人舍命、十人难挡’的硬骨头活动;官兵们提出,过去讲与阵地共存亡,现在要讲不让阵地丢半分,人也要存。可以说,全军指战员已经注入了新的战斗活力。”
杜义德满意地说:“你们既要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也要注意灵活的战斗作风。越是战斗紧张,越要注意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被美军总司令克拉克称作“恶性赌博”的上甘岭战役愈演愈烈,吸引双方不断地增加筹码。
10月18日,战役进行到第六天。
敌军先以强大的火力覆盖了597.9高地,然后出动部队,一举占领了我军表面阵地。
19日,志愿军全部转入坑道,开始了和敌人的争夺战。白天,敌人占领我军阵地;晚上,我军又在坚守坑道作战的部队配合下,进行反击,夺回阵地。
孙子说:“不动如山,动若雷震”。
15军调整部署,按兵不动。直到夜晚,在浓重的夜色掩护下,以两个连秘密投入坑道。第二天早晨,在我军火箭炮排射的掩护下,由坑道发起冲锋,一举收复597.9高地的6、5、4号3个阵地。激烈的战斗正要向零号阵地发展。想不到,就在这关键时刻,零号阵地敌人的火力点突然猛烈开火了。顷刻间,已经夺回的4号阵地又成了一片火海。敌人的轻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组成密集的火网,罩住了4号阵地。
零号阵地是597.9高地的一个制高点,由于紧靠主峰,既能居高临下地控制4、5、6号阵地,又可以向左封锁1号阵地的大坑道口。同时,还是这条山脉的最后支撑点和主峰的最后屏障。丢失这个阵地,敌人就将失去反击的机会,10号阵地和主峰也就危在旦夕。因此,敌人在这里设置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企图固守这个阵地。
从晚上10时开始,6连先后组织爆破组对零号阵地上的4个火力点进行爆破,最后,还剩下敌人的中心火力点。而6连也只剩下16个人,有战斗能力的只有9人,并且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在他们面前,仍然矗立着一道密集的火墙。如果攻不下来,天一亮,敌人就会凭借这个制高点进行反击,这一天的反击就泡汤了。
关键时刻,营参谋长带领通讯员黄继光赶到阵地。零号高地上,敌人的火力继续封锁着我军的前进。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爆破小组。营参谋长环顾左右,已无人可派,只好答应了。黄继光小心地把别在胸前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取下来,交给参谋长说:“请首长转告慰问团和祖国人民,就等着听我们的胜利消息吧。”黄继光和两名通讯员吴三羊、肖登良手提爆破筒和手雷,跃出了坑道,匍匐着向零号高地前进。炸掉敌人在主火力点边上的两个火力点后,吴三羊牺牲了,黄继光和肖登良也身负重伤。肖登良昏倒在地上。
敌人地堡里的机枪,象毒蛇一样,疯狂地吐着红红的火苗。部队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头也抬不起来。黄继光忍着伤痛,从侧面接近了敌人的地堡。正当他要把手雷扔进敌人地堡时,敌人打中了他。战斗,召唤着英雄;黄继光再一次艰难地爬起来,把手雷塞进敌人的地堡。一声巨响,硝烟把地堡和人影都淹没了。正当第二梯队发起进攻的时候,炸塌的地堡里又有两挺机枪喷出了火舌,压制了部队的冲锋。百战将星杜义德—43
第12章 上甘岭创奇迹-4
黄继光再一次爬起来,艰难地接近敌人的机枪火力。他身上已经没有手雷和爆破筒。
火光中,黄继光猛地站起来,张开双臂,一跃而起,毅然地用胸膛抵住敌人地堡口上的喷火的机枪。刹那间,敌人的机枪哑了。22岁的黄继光,把青春定格在上甘岭。战友们看得真切,含着眼泪,跳出坑道,一举冲上了零号高地。
杜义德听到这一报告,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感动地说:“我们的党和祖国培育了多么了不起的战士。我们要号召全兵团向黄继光学习。”黄继光和邱少云一样,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杜义德一方面为自己部队里出现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战士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深深感到战斗的激烈。杜义德立即和王近山商量,提议12军作为预备队立即投入战斗。杜义德对王近山说:“老王,是时候了。我看,我们还要‘加码’,下决心把曾绍山的12军主力拉上去。”3兵团立即报告志愿军司令部,并很快得到批准。
兵团还决定,31师的3个团也全部投入战斗。15军的45师除了炮兵、通讯、后勤保障部队外,撤出战斗进行休整。12军副军长李德生在前沿德山岘组织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统一指挥参战部队;炮兵第7师师长颜伏组织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配属的炮兵。15军军长秦基伟统一指挥两个指挥所。志愿军司令部把3兵团新的作战部署和决心向毛主席作了报告。杜义德听说以后,立即指示兵团政治部通报各军:“毛主席和志司首长都在关心上甘岭战役,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这时,12军军长曾绍山赶到兵团指挥部。杜义德对曾绍山说:“你们要很好地向部队讲清这次战役的意义,做好思想工作,转好弯子,准备从休整地区返回前线投入战斗。”王近山对曾绍山说:“马上叫李德生到兵团来一趟。”
这时,准备转入休整的12军正在向谷山转移途中,副军长兼35师师长李德生闻讯立即带着作战参谋张军赶到兵团部。
王近山、杜义德也正焦急地等待着李德生。
不待客套,王近山、杜义德立即打开地图,向李德生交代任务。王近山指着地图说:“上甘岭地区形势十分严峻,敌人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力、火力,向五圣山前沿疯狂进攻。15军能投入的机动兵力已经全部用上了,但是,敌人的攻势仍未减弱,还在不断补充兵员。”
“我们的决心是坚决守住上甘岭,寸土不让。前沿阵地一丢,敌人会乘势攻占五圣山,从我中线突破,那就要使战局改观,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杜义德说:“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敌人的意图是战略性的。敌人在后期还会投入更大的兵力进攻,战斗会更加激烈残酷。这一点,一定要向部队讲清楚,要转好弯子,从休整地区返回前线,投入战斗。”
杜义德和王近山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眼睛熬红了,脸上也瘦多了。从他们瘦削的脸庞、高高的颧骨上,李德生也感觉到当年6纵的两位首长正在为上甘岭的战事着急。这时,译电员送来中央军委、情报部、志愿军司令部的指示和通报,还有前方15军、38军部队的战况报告,王近山、杜义德立即围到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边分析、研究,部署、指挥部队下一步作战行动。杜义德对译电员说:“有电报立即告诉我们。”急切地等待着前方更进一步的战报。
王近山、杜义德等不及了,干脆就到译电组,站在译电员张登洲的背后,看着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还没等抄出,就知道15军135团担任反击的部队冲上了597.9高地的4、5、6号阵地。杜义德连声说:“好,好,好!老王,我看要指示部队修整工事,坚守阵地,准备敌人反攻。”王近山说:“对,立即给15军发报!”然后,他们又对李德生下达作战指示。12军是杜义德熟悉的老部队,指挥起来也是驾轻就熟。杜义德以毋庸置疑的口气命令说:“尤太忠的34师、你的35师都要把主力100团、106团、103团全部拉上去,和敌人决战!”
王近山坚决地对李德生说:“12军现已调为兵团的战役预备队。全军同志从上到下,要准备全部投入战斗。战斗将会空前激烈,要准备象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斯大林格勒大战那样,一个战士,从战役开始打到结束时指挥一个连队作战。”
杜义德、王近山命令12军副军长李德生即刻赶到五圣山前线指挥所,统一指挥两军参战部队,直到战役结束为止。
李德生看了看两位首长说:“王司令、杜政委请放心,你们也赶快休息一会吧。”3个老战友,相对一看,都会意地笑了。
李德生领命,立即率部前往上甘岭,面见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和45师师长崔建功,了解战役状况,并部署按兵团指示建立“五圣山前线指挥所”的工作。
那时,敌人的陆空火力已经深入我军阵地纵深几十里,前沿阵地打成一片松土,一脚可以踩到齐膝深,表面工事已经全部被摧毁了。1个营作战,用两个营运输弹药还跟不上需要。运输部队在敌人炮火、硝烟和飞舞的弹片中日夜不停地往返奔跑。
20日,美军拼凑的“联合国军”又以两个营的兵力,在30多架飞机和大量炮火的掩护下,拼命反扑。45师与敌人激战了一整天,除了597.9高地西北山腿几个阵地外,其余表面阵地又相继被敌军攻占。这时,45师只剩下6个机动连队,其他逐步投入的15个连队都打残了,最少的只剩下几个人。45师前沿防守部队终因伤亡过重,表面阵地全部失守,部队不得不退守坑道,继续坚持战斗。
10月14日战役爆发后,到20日的这6天时间里,在上甘岭前面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已先后投入17个营兵力,志愿军也有21个连参战。45师依托坚固的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杀伤敌人7000余人。
从10月21日起,上甘岭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志愿军部队坚守坑道作战,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反击。杜义德和王近山商量,决定除了调12军到五圣山参战外,再以15军29师接替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防务,45师集中兵力用于两高地的争夺战。3兵团又把炮兵第7师1个营、炮兵第2师4个连和高射炮兵1个团加强给15军;并给45师补充了1200名新兵。15军为了坚守阵地,为实施反击创造条件,命令45师转入坑道,争取时间,作好反击准备。
敌人为了巩固已经占领的表面阵地,并向纵深发展,采用了一切可能的毒辣残酷的手段,对志愿军的坑道进行围攻。包括用炮火封锁和摧毁坑道口,用石头、麻袋或铁丝网阻塞坑道口,用炸药连续爆破坑道,向坑道内投掷汽油弹、毒气弹、硫磺弹,使用火焰喷射器。坑道被堵塞后,缺粮、缺水、缺弹,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处境极为困难。
为了确保坑道安全,志愿军必须阻止敌人接近与破坏坑道口。王近山、杜义德指示防御纵深部队,在炮火配合下,向两高地反击,并把必要的武器弹药和给养趁反击之机送进坑道,支援坚守坑道的部队作战;同时,命令炮兵部队日夜监视,随时准备用准确和猛烈的火力,大量杀伤占领表面阵地的敌人,有效地保护坑道的安全。坚守坑道的部队也以相互间的纵深火力及侧后方机枪火力,严密控制坑道口,并在坑道口阻击敌人。当敌人向坑道口投掷手榴弹、炸药包的时候,战士们就冲出坑道,打退接近坑道的敌人。
随着坚守坑道斗争的时间延长,伤病员不断增加,弹、粮、药品十分缺乏;坑道被炸塌后,空间越来越小,硝烟、硫磺、血腥、汗臭使空气污浊不堪,条件越来越艰苦。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个馒头,也没有水喝。134团第7连一个运输员带进坑道1个苹果,送给了连长。他说:“连长,你要指挥同志们作战,嗓子都哑了怎么行。”连长却送给了步行机员。步行机员又让给在坑道口艰苦作战的战士。1只苹果,带着每一个人的友爱,转来转去,谁也不肯吃。最后,只得每人咬一小口,使每个人都尝到了这个苹果。
杜义德听说了这个故事,立即要兵团宣传部广为宣传,并要后勤部门想办法解决供应问题。为此,杜义德冒着敌人的炮火轰炸,亲自到运输线去进行调查研究。从汽车运输、大车运输、人力运输,相互转送,一环紧扣一环的进行解决。同时,组织工兵修路,对主要路段和桥梁组织高炮进行火力保护。杜义德鼓励运输部队,尽可能解决后勤,支援上甘岭的作战部队,尤其是坚守坑道的部队。
为了加强后勤,杜义德和王近山决定,并与15军军长秦基伟商量,命令29师派一部分人到兵团参加后勤保障。杜义德痛惜地说:“我们的战士是勇敢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吃不上、喝不上,手上又没有子弹,这仗就难打了。所以,彭(德怀)总说,现代化战争的一半是后勤。”杜义德又及时组织兵团的炮兵部队加强上甘岭地区的火力,组织高炮部队在整个上甘岭地区组成了密集的多层火网,频频击落击伤敌机,创造了朝鲜前线前所未有的、我军车队可以白天行车的条件,有力地支援了前沿的作战。
上甘岭战役的第二阶段是坚守坑道,也是最困难、战斗最艰苦的时候。由于许多前沿坑道是在敌人火力下迫近作业突击修成的。坑道低矮,纵深很浅。战士们在表面工事上与敌人反复拼杀后,又累又饿,坚守在坑道里,虽然可以暂时抗击敌人的炮火,但是坑道里条件极差,人多了空气稀薄,呼吸都很困难。大小便也没有专门的地方,有时后方食物供应不上,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到最困难的时候,喝尿也喝不上,只好舔舔湿润的岩石。指战员们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坚守坑道作战的。坐镇在兵团指挥部的杜义德,虽然经历过长征、西征、抗日战争等无数的艰难困苦,却仍然被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
当时,恰逢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部分团员来到3兵团。杜义德向慰问团介绍了上甘岭战役和志愿军英勇作战的情形。部分团员又前往上甘岭慰问志愿军战士,带去祖国人民的慰问信和慰问品。坚守坑道的指战员给慰问团写信说:“我们处在距敌50公尺,上下相持的情况下,遭受了不少的困难。但是,我们想了办法,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保卫光荣阵地,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我们忍受和战胜了困难。”“我们除了战斗以外,就是说笑和娱乐,谈我们的胜利,谈祖国的伟大。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丝毫没有因被敌人封锁和闭塞坑道而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明确战斗的意义,坚信我们一定胜利。”
10月25日,15军召开作战会议,拟订后阶段实施决定性反击的作战部署。27日,杜义德和王近山又对实施决定性反击在作战指导上做出明确指示。杜义德要求15军和12军参战部队树立长期打下去的思想,还要准备与敌人进行多次的反复争夺,逐渐地消耗、杀伤敌人。杜义德说:“在兵力使用上要大小结合,充分发扬小兵群战术和随伴火炮的作用。为了牵制敌人,分散敌人炮兵火力,还可以组织小分队积极进行袭扰活动。”
10月30日,上甘岭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志愿军开始进行决定性的反击。当晚22时,王近山、杜义德命令3兵团参战部队在炮兵火力的配合下,发起强大攻势。到31日早晨,除1个班的阵地外,597.9高地上的所有阵地都被收复。在巩固597.9高地和夺回537.7高地北山阵地的关键时刻,杜义德事先提议部署的预备队发挥了作用。11月1日晚间,第12军第31师第91团奉命投入反击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退了敌人向597.9高地无数次的攻击。5日拂晓,敌人又以15个营的兵力,在飞机百余架次、坦克30余辆及大量火炮配合下,再次向597.9高地发动猛烈进攻,战斗空前激烈。防守主峰的部队,先后击退敌人42次冲击。就在战斗进行到关键的时刻,杜义德和王近山命令第31师全部投入两高地作战。
11月2日拂晓,晨雾朦胧。上甘岭上硝烟弥漫。从后半夜开始,敌人就对上甘岭进行猛烈的炮击。轰隆隆的炮击持续了4个多小时,发射炮弹15万余发。天刚透亮,敌人又出动了100余架次的飞机,空投重磅炸弹100多枚,然后以5个营的兵力,坦克30余辆及大量火炮配合下,多路多梯次地向597.9高地发动猛烈进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志愿军防守主峰的12军91团和15军86团各1个连顽强坚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攻击,毙伤敌人1500余人。自己仅伤亡190余人。91团8连4班,巧妙地利用弹坑、岩石缝隙和残存的工事,激战一天,仅以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400多名,击退敌人7次冲击,创造了在坚守防御战中小兵群近战歼敌的光辉范例。
当敌人突入主峰东北阵地时,又派出1个小组增援友邻86团8连作战。向占领阵地的敌人进行反击。最后,只剩下王万成、朱有光两名战士。当他们快要冲上阵地时,敌人蜂拥而上,手榴弹铺天盖地扔过来。他们又踢又扔,闪开了敌人的袭击,用冲锋枪扫射开路,终于冲上了阵地。这时,更多的敌人涌上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王万成、朱有光两人各拉响两根捆在一起的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数十个敌人同归于尽。惊天动地的爆炸,惊呆了侥幸活着的敌人。他们不惜舍身,争取时间,使支援部队及时赶到,恢复了友邻阵地。王万成、朱有光也被追记特等功。
在上甘岭那些滚烫的日子里,杜义德每一天都为自己部队出现的英雄战士感到震惊和自豪。
11月3日以后,敌人每天都出动1—4个营的兵力继续对597.9高地展开猛烈攻击。战争进行的惨烈程度是难以描述的。12军93团1营和91团粉碎了敌人多次攻击。5日上午8时,91团2营5连主力加入战斗,经过10小时激战,先后击退敌人42次冲击,歼敌2000余名。坚守3号阵地的新战士胡修道,在战友们全部伤亡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持战斗,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从上午打到黄昏,先后击退敌人41次冲击,歼敌280余名,终于在后续力量增援下,守住了阵地,创造了战斗奇迹。胡修道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杀敌英雄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5日以后,美军再也无力对597.9高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上甘岭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1月7日,毛主席亲拟的军委给志愿军司令部和3兵团的复电中指出:“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胜利而奋斗。”
11月9日,军委及总参对上甘岭地区作战部队发来嘉奖电报说,毛主席于11月8日将志愿军司令部对上甘岭作战部队的嘉奖令,批转给全国各大军区、各特种兵及军政院校。志愿军司令部立即电告3兵团王近山司令、杜义德政委,并要求3兵团及时“鼓励15军与12军参战部队及配合作战之特种兵部队,坚决作战,为争取全胜,恢复和巩固全部阵地,再予敌以更大杀伤而奋斗。”
597.9高地巩固以后,杜义德和王近山又决定把作战重点东移,恢复和巩固537.7高地的北山阵地。在总结前阶段作战经验时,关于五圣山前沿两阵地的作战方针,对部队作了原则指示:我反击成功后,除主峰基点必守之外,应该是不可不守、不可全守;有利则守、无利则收。被敌人占领之后,我军准备好了再反击,未准备好则不必勉强反击。有时机则反击,无时机则创造条件反击。总之,打与不打的时机,打的地点,总要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为此,就要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机动性。
11月11日下午,92团突击连在火力掩护下,兵分3路突入敌阵,仅35分钟就一举夺回537.7北山全部阵地,并接应出艰苦固守在坑道里的友邻部队。在此后的4天里,92团与敌人反复激战,反复争夺阵地,打退敌人近百次冲锋,歼敌2900余名。6连7班长程荣庆,4次负伤。在连队干部全部伤亡的危急情况下,挺身而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直到双目失明,腹部中弹壮烈牺牲。预备队第34师106团也投入战斗,连日激战,打退了敌人的猖狂反扑,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
在那些紧张战斗的日子里,杜义德坚守在兵团的指挥岗位上,常常是几天几夜不睡觉,紧张地掌握着来自前沿的情况,及时向部队发出作战指示。
11月15日,3兵团通令嘉奖12军“你们刚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归来,不顾艰苦,立即投入五圣山前沿争夺战,你们在15军已有的胜利基础上,在强大的炮火协同下,斗志昂扬,打退敌连续数日无数次反扑。”“你们坚守的597.9高地屹立未动,特别在11日晚的反击中,又一举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你们打得英勇顽强,工事修得既快又好,战术灵活。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小群孤胆的战斗作风,既能以小的代价坚守地面阵地,又能大量杀伤敌人,要将战斗坚持到全部恢复我原有阵地,直到敌不敢轻易向该阵地进犯为止。”
---------------
杜义德忆上甘岭战役
形势发展得很快,就在我们送别解方同志的第二天,即10月12日,隆隆的炮声就在五圣山像山崩地裂般地响起来了,敌人集中的三百多门大炮,向十五军在上甘岭的阵地,连续两天实施火力攻击,同时出动百余架飞机,进行轮番轰炸,宛如滂沱大雨般的倾泻在阵地上。阵地上是一片烟雾,碎石横飞,一人多深的交通壕被打得无踪无影。10月14日凌晨5时,美七师和李承晚军第二师各一部共七个营的兵力,向四十五师一三五团坚守的597·9高地和537·7两高地北山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这样揭开了战役的序幕。当日上午,我就接到十五军秦基伟和谷景生两同志向兵团的电话,作了战况报告。当时,我们除向十五军作了战术指示外,并要十五军直接向志愿军总部发电作战况报告。15日凌晨,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和政治委员谷景山向兵团志愿军发的电报全文如下:
“在上甘岭地区,14日3时起,敌继12日连续两天的航空兵、炮兵的火力突击,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轰炸。凌晨5时,以美伪军各一部共七个营的兵力,在一0五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六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与此同时,美伪军各一部共四个营的兵力,分别向我44师、29师正面之391高地、上佳山西北山、芝村南山、491高地实施牵制性进攻。是日,敌人对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一个排至一个营的兵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连续的冲击,共发射炮弹30余万发,飞机投弹500余枚。我一三五团两个加强连在战斗开始时,仅有山、野、榴炮15门和八二迫击炮12门支援作战。战至13时左右,我野战工事几乎全部被推毁。19时,我乘敌立足末稳,组织反击,又恢复了阵地。”
当时,我看到这种局面,不能不向自己提出一个间题,敌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兵力和大炮、飞机、坦克来强攻两个小山头呢?诚然这两个高地位于铁三角的中央,地势险峻,是中部战役的制高点,它西临平康的小平原,东扼由金化经金城通往东海岸的公路,南距美军所占之金化十四华里。无疑,对美军由金化通平康与金城的交通线有一定的威胁。对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近山、蕴瑞、有光(政治部主任刘有光)等同志,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一致得出两点共同认识:一是先夺两高地,进而再夺五圣山地区,改变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为尔后进攻平康以及金化以北地区创造条件;二是破坏我战术反击的企图,与此同时察明我方坑道的情况。因此,敌人会下赌注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继续做好准备,迎接更恶的战斗。我们兵团领导的这一认识,向各军和师团作了传达并报总部首长。为此,我和近山同志还专门打电话给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同志,因为激烈的战斗在他的防区内进行。我们的判断,又很快得到了志司首长的肯定。
在美军发动“金化攻势”之前,根据总部的指示和兵团的布署,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均做了较好的准备,制定了防御作战计划,调整了部署。十五军在正面阵地上,构筑坑道720条,全长四万二千余米,堑壕六千四百多米,交通壕十五万四千余米,钢筋混凝土工事35个。就597·9高地和537·7高地来说,就构有长10米以上的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在对敌全线战术反击的一个多月中,以突击的方式构筑的坑道和有掩盖的明暗火力发射点二百余个,在上甘岭还有大量防坦克壕、陷讲等,还埋了二千余地雷,对两高地特别有所加强。以坑道作为支撑点的防御工事,的确起了重大作用。上甘岭战斗刚打响,就得到志司首长的特别关注,在战役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彭老总亲自给兵团打来电话,强调了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敌人企图从中线作为突破口,以上甘岭为重点,作全线的反击。如果敌人的企图得逞,对我志愿军东、西、中三条战线的防御都将不利,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彭老总还告诉我们,他已命令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同志为首组成前线指挥所,具体组织实施前线的作战。接到彭老总的指示后,我和兵团的几位负责同志更是信心百倍,认识大大提高了。近山同志对我深情的说:“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彭老总亲自指示我们,没有打不好的仗。”当时,我提议要把彭老总的指示和鼓舞,传达到全兵团每一个指战员。就在这当口,十五军的政治委员谷景生同志向我报告说,在十五军内,已开展“一人舍命,十人难挡”的硬骨头活动。广大官兵还提出,过去讲与阵地共存亡,现在要讲不让阵地丢半分,人也要存。可以说,全军指战员已注入了新的战斗活力。战斗的第一天,即10月14日夜的反击战中,就表现出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灵活的战斗作风,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突击排长孙占元,爆破手易学才,就是这夜战斗中涌现出的英雄集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在战斗发展到第六天中,四十五师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志时,我一方面为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更深深感到战斗的激烈。兵团领导决定,曾绍山同志的十二军,作为预备队也要投入战斗,并将此决定报志司批准,很决,我们就获志司的批准。近山和我即命令十二军三十一师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接替四十五师一三五团的阵地,要准备打恶仗。近山同志还特别告诉三十四师师长尤太忠和三十五师师长李德生,要当好预备队,也可能要投入到战斗中去,部队休整的事已取消。
与此同时,由于总部组成了前线指挥部,决定以炮兵第七师为中心,又调来榴炮第二炮兵师,六十八军的炮兵团,以及数个高炮独立营,以及高炮六十二师604团等,组成了强大的炮兵群,统一指挥作战。
在后勤补给这一重要环节上也作了重大的调整。志后以二分部为中心作后勤保障,并吸收十二军和十五军参加,成立了统一的后勤指挥系统,由志后二分部部长王希克同志总负责,凡在该地域作战的步、炮、工、坦等均由这里作供给保障。说实话,后勤保障工作,各级指战员都是担心的,由于有了统一的后勤保障,我们兵团的几位领导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为了加强后勤,我和近山同志决定,并与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同志商量了一下,令二十九师派出一部份兵团参加后勤工作。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我们战士是勇敢的,没有什么可说的,然而,手中没有子弹,这仗也就难打了。彭老总曾指出现代化的战争一半是后勤,这的确属于名言。为此,我曾数次跑过后勤,见到汽车运输,大车运输,人力运输,有规律地相互转送,沿途有工兵修路,桥梁的高炮保护,一环扣一环,好像是联合兵种作战一样,有许许多多的指挥艺术。在前线见到志后二分部部长王希克同志时,曾向他表示感谢对我们前方的大力支援。后来,十五军军党委向志后专门发去感谢信,这件事做的非常恰当。上甘岭战役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坚守坑道阶段,可以说在各级指挥上是最艰难的时期。由于群策群力,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硬骨头精神,与此同时,强大的炮火支援,后勤保障得力,终于赢得了这一阶段的胜利,为后来的反击创造条件。应该说,第二阶段的战斗艰苦,也最困难。此时正值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之际,10月24日,党中央和军委向志愿军发来电报,给我军予高度评价。我们及时向每一个指战员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我军的关怀,大大鼓舞了我军的战斗意志。当时,坚守在597·9高地坑道内的一三三团的部队,在二号坑道内,有分属16个连队的指战员,而且大部分是伤员,他们组织起来由轻伤同志组成突击班,一直坚持战斗,依托坑道,开展冷枪冷炮,不断小型出击,涌现出出色的狙击手和神枪手,张桃芳同志就是其中之一的代表人物。一次,他发现两个鬼子从碉堡出来,吵吵不休,忘掉了我军厉害,张桃芳说:“不用吵了,我来为你俩调解一下罢。”他叭的一枪,一个鬼子应声倒下,另一个赶快溜走。我们战士的勇敢性、灵活性、自觉性,的确令人敬佩。
根据战斗发展的激烈情况,10月25日,十五军又召开紧急会议,作了新的布置。10月27日,兵团领导集体作出决定,对反击作战作了明确的指示和安排,并向志愿军总部呈上《关于对五圣山作战部署》的报告,很快就得到前指和志司的批准。
10月30日22时,志愿军的强大炮弹怒吼了,呼啸着扑向敌阵,31日晨,除一个班的阵地外,597·9高地所有阵地被我收复。
11月1日晚,十二军九十一团投入反击作战,并增调九个炮兵连作战,是日,计歼敌一千五百余名。根据新的情况和敌我态势,为巩固597·9高地和夺回537·7高地,兵团命令十二军三十一师全部投入两高地作战,十五军四十五师的步兵全部撤出阵地休整。兵团领导对战术上作了明确的指导,强调指挥员的机动性,战士的灵活性。在11月5日反击作战中,十二军九十一团二营五连新战士胡修道同志,在班长李锋带领下,和另一位战士腾土生防守一个阵地,当200多敌人冲来时,敌我如此悬殊,却将敌击退,并消灭敌人六七十人。胡修道一人独当一面,连续打退敌41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斗奇迹,是我军杰出的战斗英雄代表人物。敌我双方激战到11月25日,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以我军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是在仅有的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进行的,称得上是一奇。而敌人先后投入的部队有美七师、美航空团、南朝鲜的二师和九师,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共十一个团两个营,在战役进行中又补充新兵九千余名;另外还有18个炮兵营,拥有105毫米以上的大炮300余门,坦克170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六万余人,由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亲自指挥。
敌人投入这么大的兵力和火炮,向我两高地发起团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次,发射炮弹190万发,飞机投弹5000余枚,最多的一天居然向我阵地倾泻炮弹30万发,飞机投弹500余枚。结果如何呢?两个小山头土石被炸松一两米,山下的树木全被炸光,两个小山头上连根草茎也没有。1958年我志愿军归国,两个山头仍是一片焦黄的土,一根草也没有长。美军最大的收获是丢下了两万五千多具尸体,却一步也没有前进,美梦告吹。
联合国军的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在他的回忆录《从多墙河到鸭绿江》一书中,无可奈何地写道:“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
克拉克稍稍有点坦率,承认是恶性赌博。但是,又说是挽回面子,就有些不诚实了,其真实目的是要从这打开一个缺口,进而全线发起攻击,达到其总的侵略目的,不承认这一点,就只能沮丧,说些半吞半吐的话。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作为当年的兵团领导之一,始终怀着对英雄的感激之情,人民也时时怀念他们,让我们记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英雄集体和人物的名字吧,他们是:
四十五师的全体指战员!
三十一师的全体指战员!&
战斗英雄黄继光烈士、邱少云烈士、孙占元烈士、王万成烈士、朱有光烈士、薛志高烈士、粟振林烈士、刘俊卿烈士、农廷秋烈士、田立明烈士、葛洪臣烈士、唐治平烈士等等!&
三兵团所属12军、15军外,同时参战的各个兵种和各条战线也涌现出大批活着的英雄模范人物,为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名字,人民也将赞扬和称颂,一代一代传颂下去!&
我兵团活着的战斗英雄代表人物:胡修道同志、牛保才同志、郝兴文同志、高良伦同志、林炳远同志、王彦林同志、陈振安同志、许明文同志等。我坚信你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甘岭英雄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