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6为什麼10秒ipad屏幕左右抖动动一次

荣誉熊猫骑士团
主题帖子社区积分
机&&&&&&&型:魅族 PRO 6版&&&&&&&本:5.2.1.0A总签到数:500
轻松注册,让你轻松玩转Flyme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1.jpg (688.88 KB, 下载次数: 1)
16:40 上传
社区开展的“魅族年度旗舰PRO 6 体验活动”也有些时日了,想着在这里和大家正式的打个招呼,同时也感谢
等社区组织者组织这么好的活动。今天为大家带来 PRO 6 全面的体验感受,希望能对想要了解和购买 PRO 6 的你有所帮助,有几句话说在前:个人认为体验文主要内容都在文字里,那里有大家需要了解的。而图片不过是生动的表现,所以希望我的文字能切实的帮到大家,而不是图片的拍摄角度效果等云云......况且,没棚的我确实在拍摄水平上还有的空间提升。
2.jpg (774.06 KB, 下载次数: 2)
16:42 上传
PRO 6 是魅族高端旗舰 PRO 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从第一代的 PRO 5 到今年的 PRO 6 ,无论外观、配置和系统等各方面的设计搭配确实也是够奢侈和豪华,在我这些天的使用感受看来,魅族手机史上最薄的 PRO 6 算得上美观与性能完美兼顾、设计与配置无缝衔接的智能机旗舰产品,外加强大的 Flyme 系统作为脱俗的核心竞争力更为 PRO 6 大幅加分,接下来从个人客观角度以“先图后文-衔接呼应”的方式与大家分享真实的体验感受(提示一下:图片虽直观,但文字才是干货)。
恰如市场的需要
3.jpg (281.83 KB, 下载次数: 2)
16:45 上传
在大屏疯涨的今天,手机屏幕也是越做越大,接近小平板般大小、接听电话盖住了脸的画风也不是没有,于是有些人对于 PRO 6 采用 5.2寸 屏幕稍有不解,其实早有专业分析称近几年在手机屏幕尺寸的增长已经接近极限,而小屏领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5 寸上下的机型已经普遍被大家称呼为小屏了)称得上旗舰的只有 4.7 寸的 iPhone 6/6s 了。那么安卓阵营尤其是国产大牌中就没有一款能和 iPhone 6/6s 比肩且价格实在的产品吗。显然,国产品牌翘楚的魅族递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PRO 6 。
4.1.jpg (41.19 KB, 下载次数: 2)
16:46 上传
4.2.jpg (599.55 KB, 下载次数: 1)
16:46 上传
“5.2寸黄金比例”,这个词也许有人觉得刺耳,因为N家厂商都说自己的尺寸是最佳,别急,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我的观点:适合自己手掌大小或符合自己购买预期的就是最佳尺寸,这里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比如很多用 iPhone 6/6s 的人都觉得什么都挺好就是屏幕有点小(我就是这样觉得,尤其是看视频不过瘾,编辑文档时又太费劲),然而超过 5.5 寸屏幕的手机单手操控就明显费劲了(我的 4 婆单手滑落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于是屏幕在 4.7-5.5 寸之间的大小成为握感和选择的最佳区间。
5.jpg (137.68 KB, 下载次数: 2)
16:46 上传
魅族手机极窄边框的设计风格由来已久,且越来越精细。于是放肆的屏占比安插在小尺寸机身上成为魅族的拿手好戏,说到这也许你就明白为什么我的话锋里有转折了,很多人也已经明白为什么 PRO 6 是 5.2 寸了,因为整体尺寸 147.7*70.8*7.25mm 的机身上放了一块 5.2 寸的屏幕搭配极窄边框设计。注意,PRO 6 机身宽度只有 70.8mm ,而 5.2 寸屏幕的宽度接近 69.4mm,两边是只有0.715mm 的极窄边框,这是魅族向来引以为傲的超窄边设计风格。于是最后拿在手里的 PRO 6 就是平常 5 寸手机的手感,所以 5.2寸黄金比例屏幕成为小屏中的宠儿,这一点个人觉得胜过 iPhone 6/6s 的 4.7 寸屏幕(因为我觉得手感相同时屏幕自然是大些的观感更好),PRO 6 也正好为安卓阵营在这一屏幕尺寸提供了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机型选择,恰好弥补了市场的空缺。
金属工艺的头羊
6.jpg (273.24 KB, 下载次数: 2)
16:47 上传
如果说金属占比 98% 是 PRO 6 真正全金属机身设计的强悍规格,那么魅族采用的最新全金属工艺一定是手机制作工艺界的头羊,早在之前 JW 微博就曾宣布 PRO 6 会采用最新的金属制作工艺,如今确实兑现了承诺。整块 7.55mm 厚的航空铝镁合金由全 CNC 数控工艺精雕,经 PBT 纳米注塑、 3D 立体高速喷砂和多彩阳极氧化着色,以及其中上百道未被提及的制作工序,最后终于打造出了一块艺术气息浓重的全金属机身,如此繁杂的工序堪称工艺界头羊。
7.jpg (69.39 KB, 下载次数: 2)
20:52 上传
PRO 6 入手后高饱和度的细腻质感和让人兴奋的纯度色彩机身使我非常满意,于是我对 PRO 6 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了解发掘,才有了上面那段简短而全面的金属工艺描述,我是希望读者不光能够看到“最新工艺”的字眼,更能明白到底都有哪些最新工艺使 PRO 6 如此的出色。
独有风格的外观
8暂定小黑边不大好.jpg (1023.01 KB, 下载次数: 2)
16:48 上传
先说屏幕吧,毕竟是正面首当其冲的部分,我手里是一部银白色 PRO 6 ,熄屏下的屏幕由于 2.5D 弧形玻璃关系,手感异常温润平滑,亮屏下显示非常细腻美观,而且让其他厂商羡慕嫉妒恨的屏幕小黑边依然是那样的极窄(用过多款魅族手机,深知向来如此),所以魅族不像其他友商一样玩黑色主题遮羞黑条边框,这一点真的很赞。
9zanding.jpg (797.28 KB, 下载次数: 2)
16:48 上传
PRO 6 依然使用三星 1080P 的 Super AMOLED 屏幕,多少懂手机的都知道这是目前智能机的主流屏幕,这种屏幕更薄,对整体机身厚度留有贡献,同时颜色更鲜亮、触控更灵敏(触摸感应层是直接做到了AMOLED 显示层上的),NTSC色域达到100%(这一点很不错,原来这一色域是在 2K 分辨率屏幕上实现的)。最高瞬时亮度达到450nit,强光下非常清晰(这么说也许不够形象,举个例子:目前三星 27 寸主流显示器最高亮度在300nit,已经非常明亮清晰),如果有人担心这样的亮度眼睛受不了,别着急,PRO 6 的屏幕最低亮度能够低到3nit(表示太低了没朋友),高低差距大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保护眼睛,更关心我们用户烈日下或者灯光下的阅读与玩机,这一点作为用户的我切实的感受到了关怀,因为我就是夜晚抱手机一族。另外在说一下参数:1080P的屏幕在10000:1对比度下拥有 423 PPI 的像素密度。可以说1080P的全高清屏幕依然是市场主流(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想念 MX4 Pro 的 2K 分辨率,希望在日后的技术发展中能够快速应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技术)。
-0.jpg (607.54 KB, 下载次数: 2)
15:43 上传
魅族 PRO 6 在遵循一直以来圆润风格的同时这次强势加入了对称美学理念,四大圆润 R 角包裹着以中轴为基准线的听筒、指纹键、以及背后的摄像头、唤醒闪光灯、醒目 LOG 等各元器件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面板额头上“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分置听筒左右的设计将对称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强迫症在也不用自残了。目前市场上做到这样的手机非常少(包括崇拜 iPhone 的朋友们,掏出你的爱疯看看那可恨的前置摄像头竟然在听筒上面)。
11.jpg (51.74 KB, 下载次数: 2)
16:49 上传
11-15.jpg (102.41 KB, 下载次数: 3)
16:49 上传
亮点再现:创新式的天线设计足以超越目前市面上所有三段式手机,顺带手将 iPhone6/6s 也超越了一下。完美的天线外观设计背后是强大的纳米吸塑技术,以及创新式的天线隔断层技术,先进的电化学处理方式使隔断层与金属层更加紧密耐磨的同时不刮手,所谓“一刀切”的来历就是从这里萌发,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我可是下了功夫的。
12.jpg (776.62 KB, 下载次数: 1)
16:49 上传
常说细节决定成败,PRO 6 的细节处理成功之处在于用户几乎不曾在意,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存在。比如音量电源键部分的下凹隐藏式处理,横竖屏使用中都大幅度的减少了误触,尤其是在我看电影视频时这种感觉比较突出。再比如所有机身开孔处都进行了“高光倒角处理”,有多少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魅族在做,美观不刮手的体验无形中提升了好感。
13.jpg (737.18 KB, 下载次数: 2)
16:50 上传
最后再补充一个细节,耳机插口挪到底端了,好喜欢。再也不用倒着把手机放兜里了,同样喜欢大开孔全部集中在底端的布局,一直觉得上下齐开孔不够开明和统一,这一次顺了大家的心,棒棒哒!
强悍性能的平衡术
14.jpg (425.53 KB, 下载次数: 1)
16:50 上传
自从老白曝光 PRO 6 将采用联发科 Helio X25 处理器开始,一直到4月发布,各种目光齐聚PRO 6 ,一时间各种声音参差不齐,首先人们对10核心的处理器还是存有很大好奇心的,毕竟在计算机多核心年代手机多核心绝对是设计亮点和性能的象征。其次有的人并不看好这颗芯片,在我看来一部车的性能不完全取决于发动机,还有变速箱、气动设计、结构和轮胎等等,手机也一样,合理的搭配和完美的兼容才能发挥最大性能,于是我玩游戏、看电影、狂开APP 以测试性能,结论时总体性能均衡性较强,能够满足各类型用户。
15.jpg (95.08 KB, 下载次数: 1)
16:51 上传
Helio X25 是由双丛集增量而来具有三个丛集阵营,CPU主频最高的两个2.5GHz 核心,四个2.0GHz和四个1.4GHz的,配合4G大内存和ARM Mali(TM) - T880 图形核心,经过我几天的使用感觉还是非常迅速流畅的,另外一点就是续航突出,由于各丛集负责各自的领域,于是在续航上表现不错,容量2560mAh电池说实话乍眼看来有点小,不过归功于处理器优秀的任务协调性,促使整机性能提高,功耗却反倒没有提升,这使得小容量电池一样能畅快淋漓的使用一整天,个人猜想也许是由于机身厚度的考虑电池没有配一块3000mAh以上的,不过一样能满足我一整天的使用,智能机一天一充还有什么纠结的呢,况且魅族的快充一样是那么给力。
16.jpg (70.58 KB, 下载次数: 2)
16:51 上传
说到充电,就不得不提魅族的mCharge 3.0 第三代快充了,第三代快充充电插头提升到充电功率24W,输出8V/3A 的程度,相比上一代 PRO 5 的二代快充,充电速度更快,10分钟充入26%电量,经过实测36分钟电量自36%充到96%,速度惊人。这样的速度在我的使用中确实没有负担,出差旅行基本没压力。
16.1.jpg (64.53 KB, 下载次数: 1)
16:51 上传
另外一点就是人们关心的充电安全问题,了解了一下 PRO 6 因为有3颗 IC 芯片根据机身温度,电池电压进行智能切换高低电压,另外PRO 6 的Typb-C 接口数据线比较粗,做工比较考究,确实多方面提高了充电安全性。
17.jpg (719.21 KB, 下载次数: 2)
16:52 上传
经常用手机看电影的我原来有两个头疼的问题:存储太小、拷贝太慢。尤其是超高清电影文件又大拷贝又慢,这一次在 PRO 6 上起步存储配置就是 32G,这个容量基本满足大部分人群了。容量有了就要看传输快慢和读写速度了,而且两者有着直接关系,于是魅族将 eMMc 从5.0标准提升到5.1 ,配合USB 3.1 gen1 的传输速度,使得传输与读写步调一致,大幅度提升了速度,上图是我还特意测试了一下传输速度,有图有真相,表现确实不俗。
18.jpg (96.09 KB, 下载次数: 1)
16:52 上传
18.1.jpg (93.24 KB, 下载次数: 2)
16:52 上传
喜欢听音乐的你一定会爱上 PRO 6 ,因为这一次 PRO 6 在解码耳放芯片和外放芯片上都有重大突破,首先解码耳放采用CirrusLogic 音频编码解码器,这是一家在音频和工业市场中非常受尊崇的品牌,iPhone 手机一直专用解码耳放于一体的芯片,造就了清澈有力、精准强悍的HiFi音质。还有就是带劲的mSound 外放,我用扬声器在车里听了许久的歌曲,高音时响亮高亢不破音,低音时浑厚有力,确实有一种被美妙声音沉浸其中的感受,这次外放的突破取决于 NXP(恩智浦)公司的 Smart PA 智能外放芯片,这颗芯片拥有智能振幅回馈来协调切换高低功率,使外放在不同音频阶段发挥更大的性能,另外通过振幅过滤录音时的杂音,让录音不在嘈杂 PRO 6 确实做到了。
19.jpg (153.14 KB, 下载次数: 1)
16:53 上传
一段时间里全网通被吵得火热,很多人都知道一直以来有所谓的真假全网通,那些浑水摸鱼的况且不提,说说 PRO 6 真全网通的6模18频,简单概括一下:6模是指国内三大运营商全部共有的网络模式,为什么包括了所有网络模式还要有18频的区别呢,这就是为解决国外通话的问题而来,18个频段基本囊括了国外大多数地区的频段,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天下全网通了。
19.1.jpg (754.4 KB, 下载次数: 2)
16:53 上传
再加上双卡双待功能,虽然我目前还没出国的机会,不过国内双号码肯定是无障碍更换使用了。
QQ截图07.jpg (824.43 KB, 下载次数: 2)
16:53 上传
VoLTE,我怎么可以漏掉这一点而不给魅友们介绍一下呢。这个词以前在运营商推广中也有,不过要配合手机硬件支持,于是在iPhone之后瞬间变成几乎现在上市手机标配的功能,很多文章已经解释了这项功能,我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下就是:使用你的数据流量打电话(不在回落到2G网络通话,意味着4G通话过程中也可以同时上网)。有的人觉得和微信等网络电话类似,实质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VoLTE是LTE网络优先级最高且有专用通道传输的,所以有拨打接通时间更短,通话质量更好,稳定性更强,不产生流量费等优势和特点。这么好的功能 PRO 6 自然是轻松拿下的,不过我还是赘述一下:首先这个功能需要通过运营商开通,其次如果是高清视频通话那需要双方都开通,如只是语音通话单方开通即可,再有打VlLTE 前要打开4G网络开关,但通话时不消耗流量,依然按通话分钟数计费。
DSC_1211.jpg (84.77 KB, 下载次数: 1)
15:23 上传
故意在性能的最后来和大家聊聊拍照功能,体验期间最经常玩的随手拍,因为 PRO 6 对焦速度确实是相当快,打开相机几乎看不出对焦过程(在不点击取景框时根本没有对焦框,其实 PRO 6 已经完成了对焦)。2116像素的镜头里内置了与 PRO 5 相同的 IMX 230 传感器,这一直接影响手机拍摄质量的硬件目前是主流机型炙手可热的传感器,魅族自然是继续沿用这颗牛掰传感器,在PRO 6 上因为更深层次的定制所以镜头整体比PRO 5 摄像头薄了14%,相位对焦速度却更快,同时这颗镜头支持 4K 拍摄,很拽只是我真的少用。在PRO 6 背后的主摄像头下还有一个醒目的环形闪光灯,这一创新式环形闪光灯内包含10颗LED双色温闪光灯,在弱光环境拍摄时确实有一定补偿优势,这样的闪光灯只此魅族一家。下面是我用 PRO 6 随手使用自动模式拍摄的图片,未做任何修饰,仅供简单赏析:
P.jpg (211.92 KB, 下载次数: 2)
16:58 上传
P.jpg (270.83 KB, 下载次数: 2)
16:58 上传
P.jpg (349.47 KB, 下载次数: 2)
16:58 上传
P.jpg (182.83 KB, 下载次数: 2)
16:58 上传
核心竞争力—Flyme
23.2.jpg (497.09 KB, 下载次数: 1)
20:17 上传
首先必须先说一下 3D Press ,Flyme 系统一直是魅族特色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今年适配 PRO 6 的 Flyme 5.2 系统又拥有一项全新的指尖交互功能 3D Press,也就是传说中的压感触屏呼出快捷菜单的指尖交互功能,这一功能需要硬件屏幕和系统开发的配合方能实现,而 PRO 6 不但实现这一炫式交互,还拥有与 iPhone 相当的三级压感,实现三种压感力道呼出菜单直达的效果,这在安卓阵营是极少见的,对于我来说这种习惯还需要一些时间养成,不过我已经隐约感觉到 3D Press 像 mback 一样有毒,用上就会有瘾。
23.1.jpg (453.87 KB, 下载次数: 2)
20:17 上传
说起魅族的交互首先想到的自然是 mback 和指纹支付,用过带有 home 键魅族手机的朋友都知道mback是一种有毒的操控方式,轻触返回上一级,按下返回桌面的方式是非常成功且魅族独家的交互。甚至有其他友商也在效仿,但常言说画虎画皮难画骨,有些精髓靠效仿是做不来的,关于指纹支付魅族已经成熟的运用在腰圆键上,这一点不用介绍也知道安全方便使用,主要是把这两点结合在一个腰圆键上,魅族确实下了一定的功夫。
护眼模式.jpg (329.79 KB, 下载次数: 2)
21:25 上传
Flyme 5.2 的强大除了新颖的交互,流畅的性能,还有贴心的关怀,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上网的主要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夜间睡前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于是屏幕的护眼模式成为贴心的功能卖点,在 PRO 6 上同样有自己的护眼方式:护眼模式+屏幕模式。护眼模式下屏幕成暖色调,有效降低蓝光的照射,夜间再也不用担心眼睛扛不住了。但是,容我提个小建议:在护眼模式下加一个定时设置,比如设置夜间 22:00-7:00 自动转护眼模式。(按理说这个功能非常简单也显而易见,不知工程师怎么没注意到)。
25.jpg (80.67 KB, 下载次数: 1)
15:15 上传
基于安卓6.0底层的Flyme 5.2系统在强悍性能的PRO6上优化的非常流畅。统一的图标形状和操控方式高度融合了魅族手机的理念,与设计风格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一直以来简洁强大、稳定流畅的Flyme 系统一直毋庸置疑的走在安卓系统深度定制化的前端,也是魅族手机上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对于flyme系统我还是比较有感情也比较了解的,身为荣誉熊猫骑士一直参与着 Flyme 系统的内测工作,所以更清楚这套系统魅族式的魅力。这种魅力足以让一个人一旦用上随即爱上。
倒数第二.jpg (962.34 KB, 下载次数: 2)
20:19 上传
我个人希望在真实的体验中能有一份综合性比较全面的感受文为大家呈现全方位的PRO 6 ,于是编写了此篇拙文,更多未尽及笔误之处还请各位谅解,欢迎楼下回复讨论。
结尾.jpg (690.45 KB, 下载次数: 2)
20:19 上传
PRO 6,魅族的小屏智能旗舰机。
夜深了爱: 呜呜~(&_&)~~(&_&)~
苍山负雪_ ...: 写的很不错,给没入手的人以参考
& && &Flyme熊猫骑士,Flyme骑士精神,Flyme点亮生活
2015纪念勋章2015年度评选纪念
MX3拥有MX3
MX5拥有MX5
魅蓝 metal拥有魅蓝 metal
关注新浪微博已关注官方新浪微博
关注微信已关注官方微信
MX4 Pro拥有MX4 Pro
荣誉熊猫骑士荣誉熊猫骑士
熊猫骑士熊猫骑士为什么我用安兔兔评测魅族pro6才20000多分啊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用安兔兔评测魅族pro6才20000多分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打开性能模式再做测试
雷兔兔~雷军养的~里面小米全都是高分
我mx更低----请关注我萌萌哒小尾巴
我的才5万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魅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魅族Pro6和华为P9都规避了光学防抖镜头
我算看出来了,不用个福利图你们还得骂我懒!
今天跟大家说说光学防抖,背景介绍什么的就免俗了,自己百度去,我只说重点。
光学防抖的最核心的一点是算法,光学防抖需要计算抖动的范围,根据这个值对镜片模组进行位移,进而对抖动进行补偿,属于一种无损或微损的防抖技术。作为目前市面上可见的,较为科学的一种抖动补偿技术,作用于弱光条件下的拍摄。
既然核心的是算法,当然就牵扯到了研发,研发这个东西,耗时耗力,这是大家都是知道的。可能有人会说,这种东西都是上游供应链厂商给出现成的公版计算模型,自己拿回来用就好了。其实说的没错,这就跟当年我们玩台式机显卡的时候是一样的,买个显卡,装上,下个公版驱动就可以用了。可是当你要想发挥出这块显卡的最佳性能时,你还是得老实的下第三方的驱动。
光学防抖镜头也是这么个道理,虽然有了公版的计算模型,但要想发挥到出极致的效果,还是要根据自身硬件的特点进行微调,也就是二次开发,而说这个二次开发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是任何厂商ID部门无法忽略的事实。
说完了光学防抖,再说说手机镜头的光学防抖。将光学防抖用在手机镜头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应该是2007年LG公司发布的LG
Viewty,一款跟卡片相机相似的手机,内置光学防抖,那弱光拍照真的好的不要不要的,那厚度也真的是厚的不要不要的,几乎与那个年代的卡片机厚度相同。
举这么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就是想聊聊关于光学防抖的体积问题。苹果2014年在6plus上使用了光学防抖镜头模组后,这个技术逐步的开始被安卓旗舰阵容所采用。其实早在苹果之前也有很多安卓机采用了光学防抖镜头模组,但一直没有大规模普及,这里除了因为上文提到的光学防抖所需要人力物力外,体积也是一个因素。
光学防抖模组比普通的镜头模组元器件更多,XXXX(省略专业术语约200字),这也必然导致了体积更大,而在手机这种按0.01mm为计量单位的产品身上,每缩小0.01mm都是硬件工程师们用自己的寿元所换来的。想把比普通镜头模组大了许多的光学防抖模组放入到手机里,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是耐力。
总结下,光学防抖,技术难、体积大,这么一不招人待见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的去研发呢?原因就是弱光条件下的拍摄,具体的样片网上有的是,很直观,不赘述,找不到的搜关键词:6和6plus照片对比。
魅族的Pro6 和华为的P9都是旗舰,为什么不配备呢?
其实华为在P8上已经有了光学防抖,这次P9尝试双摄像头,应该是双摄像的防抖算法还不是很成熟,而且华为坚信双摄像头的成像应该不亚于光学防抖,所以并没有加入光学防抖模组。至于实际成像如何,从目前爆出的真机拍摄样张的成像效果上来看,我也仅能说,呵呵。
而魅族Pro 6不配光学防抖,咦?为什么不配呢?没有理由啊。又不是双摄像头,而且Pro
6硬件上的倒退应该让出了足够的利润空间,为什么不配光学防抖呢?难道是因为相信那10
LED的闪光灯?弱光条件下不开闪光灯咋整?难道真的是因为一年32场发布会,把精力全部用来仿造那个所谓的苹果7后盖了?完全搞不懂啊!
因此说,华为不配光学防抖是技术问题,而魅族不配光学防抖是态度问题!
魅族Pro 6这次发布会完全拯救了HTC!为啥?上午大家还沸沸扬扬的骂M10国内版减配呢,下午全改骂魅族Pro
6不厚道了,作为新一代的接棒侠,我替HTC为魅族点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魅族PRO 6详细评测 压力触控吊炸天!
5年前的我还想着MX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如今的魅族却已经成为了市场里的明星。
形成这种高速的扩张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魅族不再坚持单一产品线,转而做阶梯性价格的产品。
于是,在长达一个星期的PRO 6的体验中,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魅族在产品线全面铺开的情况下,PRO 6究竟瞄准了哪一类消费者?
我在这篇PRO 6的评测中,将采用问答的形式,在8个关键点中,慢慢给出答案。砍掉毫无营养的开箱环节,我们直接切入主题。
1、PRO 6的设计究竟是不是一个好设计?
魅族在旗舰机上的外观设计是有传承的,从MX到PRO 5,从双料注塑到金属,从小圆点到腰圆键,材质在变,交互方式在变,但有一点却一直未变。
那就是坚持背部弧线。
这实际上是一项看起来不那么明智的决策,在手机迭代如此迅速的时代,外观设计上的突破一直是吸引消费者掏腰包的一大杀器。
但黄章没有这么做。
即使用户已经审美疲劳并开始抨击魅族外观没有创新,但黄章依然坚定不移的保留了手机的背部弧线设计,而到了PRO 6,黄章坚持了5年的背部弧线设计似乎已经开始显露出它的价值。
PRO 6的外观设计上共有7点改变:
1、前高光倒角再一次缩小
2、采用新的天线设计方案
3、移除了高光倒角上的金属信号点
4、采用了更加厚重的喷砂工艺
5、新的阳极氧化颜色
6、闪光灯与摄像模组重新定制
7、更窄边框
仔细上手PRO 6后你会发现,整个PRO 6的设计,依然在围绕着手感打转,而背部弧线经过多次的修修补补,在PRO 6上已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我一直认可一个理念,手机设计应该朝着无割裂感方向发展。
什么是无割裂感?
早年三星在S3的全球发布会上曾提到过鹅卵石手感,无割裂就是如同鹅卵石一般,一体、顺滑、无阻隔,并在外形上保持整机的视觉统一。
在2016年的今天,无论你是玻璃、金属、陶瓷还是塑料,都应该朝着无割裂感的方向发展,把中框做的更窄、更不易察觉,把切割倒角做的更细甚至直接抹去,把R脚做的更圆润更加贴合手心,把2.5D玻璃做的弧度更大更加顺滑,这一切都能更好的保证用户在上手时感受不到阻碍,保证用户大拇指在屏幕上滑动时有畅快淋漓的感觉。
黄章坚持了5年的背部弧线设计,正是为了让手机具有更加无割裂的手感。
PRO 6在新的天线方案下,抛弃了PRO 5的三段式切割,选择了更加舒适的全金属设计,新的喷砂工艺比起PRO 5手感上要来的更加细腻。
PRO 6去掉了占据视觉表面的横向信号带,将硬直的拐角做的更为圆滑,同时新的着色工艺使得PRO 6的三色机型上信号带颜色和背面金属颜色更为接近。
这还没有完,由于采用了新的天线设计后,PRO 6上取消了PRO 5上侧边切割面上的金属信号点,并且再一次减小了侧边的金属切割面积,把高光倒角控制在了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而如此小的高光倒角也依然保持了光线照射下,一定质感的抛光视觉效果,这些都是采用新天线工艺后的连锁反应。
2014年供应商的加工技术和天线设计的局限性使得iPhone6只能以双白带的形式露面,而2016年的PRO 6则是在经过技术发展后,一体化金属机更进一步的形态。
更高的屏占比,更美观的天线设计,以及JW依然坚持的背部弧线手感,对于它的外观和手感,如果你有机会亲自上手,我相信你能体会到。
这部手感无阻隔的PRO 6已经触碰到了金属一体化完美形态的天花板。
2、Helio X25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Helio X25采用了很有意思的Tri-Cluster(三丛集处理器架构),而且采用了更加激进的十核心方案。
CPU:2&Cortex-A72 2.5GHz、4&Cortex-A53 2.0GHz、4&Cortex-A53 1.4GHz
GPU:ARM Mali-T880MP4 850MHz
基带: LTE FDD/TDD(Cat.6 300/50Mbps)/DC-HSPA/TD-SCDMA/EDGE/CDMA20001x/EVDO Rev.A(SRLTE)
为了探究X25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框定了5款有代表性的机型进行对比:
iPhone 6S Plus(AppleA9)、三星Galaxy S7(骁龙820)、小米Note(骁龙810)、PRO 5(Exynos7420)、PRO 6(Helio X25)
这次我依然会无视跑分而选择代表性场景进行测试,选取的依然是支持全平台的炉石传说,并增加了NBA2K15和皇室战争。
同时在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后,我增加了一个新的应用打开时间测试,采取的是时间累加的方式,统计不同手机打开10款应用所耗费总的时间。
开启应用:QQ、微信、uc浏览器、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百度地图、知乎、好奇心日报、新浪微博、皇室战争
启动规则:后台全清、按相同顺序启动、相同Wi-Fi环境
整个结果非常值得玩味,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一下。
从休闲游戏来看,在皇室战争中,所有的测试机型全部以满帧流畅跑完了全程。
从大型游戏来看,X25的性能属于第一梯队,但不顶尖,主要的差距在于GPU。
与820相比,X25搭载的Mali-T880在大型游戏里即使能保持和Adreno 530相差不多的帧数,但是稳定性要差很多,在一些图形较多的复杂页面场景掉帧要比820要严重。
而与7420以及810相比,x25在游戏性能上有优势,但是优势不明显,在2K15等游戏中的读取速度也并没有太多优势。
从纯应用来看,在统计的10款应用启动速度中,除开稳定第一的A9,X25与820差距只有1秒左右,而则要相对落后。如果在考虑到Tri-Cluster(三丛集处理器架构)后,可以得出一些理论上的推测结论。
首先,X25属于2016年第一梯队的CPU方案,与骁龙820在CPU表现上拉不开太多差距。
其次,X25的Mali-T880与Adreno 530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在多数Android全体掉帧的游戏中,X25比820掉帧要更加明显。
最后,X25在百分之80的用户实际软件使用场景中,相比820无差别,甚至有部分领先。
X25使用的Tri-Cluster(三丛集处理器架构)在运行低功耗的程序等场景时,会调度四颗Cortex-A53 2.0GHz核心,它们的实际运转速度很可能和低频率的A72基本保持一致,并且会有更低的功耗,而Flyme在系统流畅性上的优化也使得X25在部分软件开启速度上已经超过820。
实际测试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
Android系统的流畅性已经开始由硬件主导转为系统主导,这其中包括了Android的二次定制调校以及BSP系统内核的优化。
而测试的结果也反应出了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
苹果的A9芯片依然一览众山小,这不仅体现在它绝对的速度表现上,更在于多数大型游戏中,Android还在讨论谁卡的更委婉时,苹果以60帧的绝对流畅横扫了所有Android机。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一个词,适配。
Android与IOS的现状有点像PC与家用游戏机,在PC上超级多样的硬件搭配与分辨率组合使得游戏厂商不得不做大量的适配工作,而在调整游戏贴图,重绘三角的,专项匹配驱动的过程中肯定就会存在一定的游戏性能损失。
已经发售了3年的PS4拿着AMD的老款X86处理器依然吃着如今的热门大作,而几年前家中的酷睿i3和GT750的台式电脑如今却已经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在Android复杂的分辨率与GPU体系下,游戏厂商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适配工作,这当中造成的性能损失最终就会反映在实际游戏体验中。
从采用Unity3D引擎的炉石传说中就可以看到,除了iPhone外,包括820和X25在内的所有旗舰机依然只能保证大型游戏的基本流畅,而无法保证其稳定流畅性。
总结来看,X25比起7420在性能上有进步,其表现依然处在目前CPU的第一梯队,而在功耗控制和CPU性能上也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而在GPU上与骁龙820的差距则像五十步笑百步,在A9面前都是渣,你笑啥?
3、PRO 6的压力感应意味着什么?
PRO 6实现的3D Press技术和苹果的3D Touch基本保持了一致,在桌面的快捷操作以及应用内的快捷浏览两种最常用的场景下,两者体验的差别只在于马达的震动方式不同,而PRO 6也对自带的微信等第三方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适配,这确实有些超出了我的预料。
但是在我看来,压力感应技术对于目前的消费者而言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这不是在开玩笑,很多人都在强调压力触摸的学习成本问题,而在我看来压力触摸最大的拦路虎在于它依然没有找到痛点。
以目前压力触摸最普及的iPhone 6S为例,我日常使用的总共80款应用中,依然有40款应用未适配3D Touch,这其中不乏美团外卖、滴滴出行、虾米音乐等装机量非常大的应用,而已经适配的40款应用中,有23款应用仅支持了桌面压力快捷方式,依然无法在软件内进行压力操作。
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了,比起点按、滑动这些常用操作,3D Touch对于开发者和用户而言并不是刚需。很多互联网企业对于压力触摸这种目前非刚需的技术,在权衡开发成本和BUG风险之后,完全有可能放弃加入3D Touch,在苹果如此强大的闭环号召力下软件表现都是如此,那Android阵营的表现可想而知。
但螃蟹难啃就不啃吗?
不,新技术先行面临困难不代表厂商不应该跟进,压力感应的痛点找寻之路靠的就是这一批先吃螃蟹的人,而采用新技术不只是为了当前的用户,更是为了未来的用户。
于是魅族在PRO 6上引进的压力触控不仅带来了新的交互方式,同样也带来了新接口的开放,这正是为了找寻压力感应的痛点所必须要做的开放工作。
同时,如果现在不采取领先一步的举措,那么很可能在压力感应成为刚需并大面积普及之后,早先未吃到螃蟹的一批厂商将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在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软件的适配,硬件的稳定性,以及功能的更深度开发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而魅族此前在新技术的痛点探寻上不缺乏先例,窄边框、正面指纹识别、Mback、协处理器,都是如此。
即使压力感应会增加巨大的难度,会增加相当多的额外成本,但这块硬骨头现在的厂商必须坚定不移的啃下去,这是先吃螃蟹的人所要面临的风险,这也预示着手机研发技术的硬实力依然是极其关键性的因素。
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PRO 6上的压力感应技术是在为未来买单,谁也保不准你在此刻埋下的种子以后会不会变成一片森林。
4、PRO 6的基础功能是否有进步?
这次基本性能指标我一共测试了6个项目:通话质量、信号、音质、快充、屏幕、USB 3.1。
通话质量与信号:
PRO 6的通话质量依然保持了魅族传统的慢爬姿态,你说它差它也不差,你说它好,我也找不出它好在哪,无论是降噪效果还是声音洪亮度表现都尚可。
同样在信号上,即使砍了一条天线条,PRO 6的信号表现也没有太大的缩水,在信号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也处于可用状态,同时全网通的加入对于电信用户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依然是一块表现不错的屏幕,色彩和可视角度等方面相比PRO 5上的AMOLED有一定的提升,但在这我依然维持我之前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高端机的屏幕测试在2015年之后意义已经不大,除了一些亮度和发色冷暖倾向上的区别,大家的色域,对比度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准,我很难从这些旗舰机型当中比出一个好坏,你非要我在2K和1080P,TFT和AMOLED中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我是做不到的。&
PRO 6的0-100充电时间为1小时10分,即使只有2500毫安的电池,这个成绩也可以说是非常漂亮。
24W的充电器和USB3、1的附加使得PRO 6的这个Type-C接口来的有点分量,但随之带来的充电时机器发热问题也依然比较明显,因此我不建议你在快充时玩大型游戏,体验一定不会太友好。
PRO 6采用了一颗CirrusLogic的CS43L36解码耳放一体芯片,基本上PRO 6涉及到的音频部分都是由它在管控。
在使用WestonW40和威索尼克GR07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试听后,我对PRO 6的音质评价是找对了风格,却降低了素质。
首先,相比于PRO 5豪华的ES9018K2M与OPA运放的配置,一颗CS43L36的光杆司令明显缩水,这主要体现在了在推K701等大耳机时推力明显不足,并且在听The Magnificent Seven(豪勇七蛟龙)这种交响乐时解析力有损失。
而所谓的找对了风格,则是PRO 6走在了减少音染的正确道路上,CirrusLogic的芯片素以干净而闻名,在之前苹果的一系列机型里的表现就可以体会到,PRO 6比起PRO 5而言,声音的风格变的更加朴素,在部分男声较多的民谣曲目中,人声的数码味明显减弱,在多数流行曲目中,整体配乐氛围的表现也更加紧凑。
PRO 6在硬件缩水的情况下,却在调音上找对了路子,推个500以内的耳塞还是很有韵味的,但上多单元动铁和大耳则实在太勉强了。
PRO 6上搭载USB 3.1是超出我意料之外的,原因就在于曾今有一款机型在USB 3.0上吃过亏,它就是三星NOTE 3,三星NOTE 3是全球首款搭载USB3.0技术的手机,而其在传输速度上的性能表现也确实非常抢眼,但是,NOTE 3上的USB 3.0有一个硬伤,就是在进行USB 3.0传输时会有信号干扰的情况,同样在PRO 6上,当你开启USB3.0时,它同样会有信号干扰的提示。
注:PRO 6支持的其实是USB 3.1 Gen1,传输率等同于USB 3.0 5Gbps,但也有一些增强。
实测来看PRO 6的写入速度在35M/s左右,读取速度在60M/s左右,相比于USB2.0还是有相当大的提升,而信号干扰的问题对于偶尔需要大文件传输的手机而言,实际影响并不是太大,毕竟在绝对的速度优势面前,这点疼可以忍一忍。
5、PRO 6的拍照水平是否有提升?
先看样张。
(此为工程版固件样张)
与iPhone 6S相比,两者可以说是互有胜负。
以第一张警示牌为例,PRO 6出现了白平衡漂移的情况,虽然在细节还原上表现还不错,但是能明显看出地板瓷砖的颜色有一定程度的偏黄。
而在第二张绿叶的照片中,iPhone 6S又出现了绿叶颜色过于饱和的情况,使得颜色看起来非常假,PRO 6的还原则相对准确。
第三张天空里,两者表现基本持平,天空绿叶的边缘PRO 6的解析要相对较好,但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在夜间成像上,从第四张光线极差的夜景来看,iPhone 6S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噪点,PRO 6则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并进行色彩涂抹来控制了噪点,但是画面的涂抹感又比iPhone要更加严重。
PRO 6采用了新的环形闪光灯,在最后一张无光环境下可以看到,PRO 6的环形闪光灯亮度要比iPhone 6S更大,并且颜色要更加偏向于日光效果,而iPhone的双色温闪光灯要相对偏冷。
PRO 6搭载的这颗IMX 230在之前的PRO 5上也使用过,这次更新了新的ISP并重新定制后,拍照速度和成像质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白平衡不准确的情况依然存在。
白平衡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虽然iPhone 6S也会偶尔出现白平衡漂移的情况,但目前的国产手机依然表现的更为明显。
6、PRO 6的续航表现如何?
从塞班时代到如今的后Android时代,电池技术发展依然缓慢,续航依然是一部手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PRO 6采用了2560毫安的电池,对于5.2寸的AMOLED屏幕而言,这个电池容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手机的实际耗电情况非常复杂,按照惯例,我依然进行了三项基础测试,而对比的机型依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iPhone 6S Plus和iPhone 6S。
轻度3小时使用:3小时QQ、微信间歇使用,网易新闻间歇使用,网易云音乐后台播放
重度3小时使用:1小时炉石传说,1小时优酷视频,1小时网页浏览手动设置:联通4G,WIFI常开,关闭所有通知消息,屏幕亮度自动
从测试结果来看,PRO 6基本维持在了和iPhone 6S Plus一样的水平上。在这台工程机上,2500毫安的电池配上1080P的屏幕还不算太吃紧,而在3小时的重度使用中,PRO 6的续航也依然比小屏的iPhone6s要好上一大截,X25在运行大型程序时的功耗控制也还算不错,不会出现严重掉电现象。
模拟使用环境,假设你在早上8点钟充满电,像我一样每天30分钟左右轻度电话,偶尔刷刷微信和微博,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游戏和视频时间的话,那么PRO 6能够确保你使用一整天。
如果你是一个重度玩家,那么电量能够保证你撑到下班回家,这和iPhone 6S Plus的表现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PRO 6的电池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应付一天的使用足矣。
7、什么是PRO 6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多数手机厂商而言,做Android定制系统是一件上手容易精通难的事情。
在给Android包装上自己的皮肤加一些小功能后就可以挂上自己定制系统的牌子,然而要想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并能打出自己定制系统的名号,这后面的难度就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而目前国内能够打的出名号的Android定制系统依然只有两家,Flyme和MIUI。
Flyme和MIUI比起其他Android定制有着4大明显的优势。
1、与用户的距离更近
Flyme和MIUI拥有国内最为庞大的两个系统社区平台,组建的固件测试团队最多,用户的反馈机制最为健全,用户一旦在痛点功能上有需求,两大系统响应更新的速度是远超其他Android系统的,这确保了在系统的新功能需求上,这两大系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解决方案。
2、拥有更健全的资源团队
无论是音乐、视频、游戏、阅读、生活等等,它们在自己的APP上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内容要远胜于其他系统,有编辑团队进行合适的内容推送,同时有深度账户的二次挖掘,有账户的积分奖励体系,有自己强大的互联网周边硬件服务支持,这一系统资源的广度是远超其他国内Android系统的。
3、拥有更加鲜明的设计特色
无论是MIUI的圆角矩形,黄色主色调,还是Flyme的简约图标,蓝色主色调。这两者在设计上的识别度是远超其他品牌的。
设计语言的好坏并不体现在你在设计上有多少亮点,而在于设计是否有长时间的传承。
Flyme和MIUI,它们都是在国内有着最长时间打磨的标杆设计,以Flyme的图标为例,从M8到Flyme3、0时代,Flyme就一直保持着当初所构建的图标基准。
从设置的图标中也可以看到,从拟物到扁平,从繁杂到简约,即使图标在不停的变化当中,但设计的思路,和对图标的定调,一直存在着传承。
4、拥有更多的研发人员与更长的研发史
这两大系统都已经有超过3年以上的研发史,并且其组织框架内都有超过1000名员工,其核心成员都已经有5年以上的软件开发经验,这对于系统底层的二次开发是非常有利的保障。
但是,MIUI,这个Flyme唯一的竞争对手,在这两年却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商业化变现的不归路。
对于一家手机企业而言,手机系统的盈利一直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而MIUI这两年似乎走的有点太快了,这个曾今以人性化著称的Android定制系统,如今却被绑上了adui(advertisementui)的标签,在MIUI7的整个系统里,充斥着大量的内置广告,简单、粗暴、直接,有许多用户开始在互联网上声讨MIUI,并开始质疑MIUI的初心。
Android定制系统需要盈利吗?
当然需要,一个系统的盈利是确保这个系统能够长期良性循环的基础,但是,MIUI做的太硬了。
Flyme和MIUI中都有大量的互联网服务内容,这些都是系统盈利的基础,而强行在用户界面中插入广告的做法,则直接的影响到了用户正常的使用体验,广告比起服务,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对用户的影响可想而知。
未来Android定制系统都免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商业化举措,至于谁能做的更舒服,更不易察觉,这就要拼产品经理的真功夫了。
至于当下,除了Flyme你还有更好的选择么,Flyme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迭代到第5个版本,这款独树一帜的Android定制系统如今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套带有Flyme标签的设计与服务体系。
这一次新的Flyme系统增加了3D Press,同时加入了护眼模式,并且升级了基带版本,具体的功能细节我就不再多言了。
Flyme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款既有历史积淀同时又保持着相对纯粹的Android定制系统,这是PRO 6的杀手锏,也是魅族的杀手锏。
8、谁该买一台PRO 6?
我们来总结一下PRO 6的优缺点:
- 极佳的手感与外观
- 优秀的系统体验
- 不错的续航表现
- 前瞻性的新技术引进
- 均衡的性能
- 待优化的相机白平衡算法
- 手机快充存在发热
- 音质有一定程度缩水
适宜购买人群:
对外观品质有追求的用户、退烧玩家、手感爱好者、小屏需求者。
PRO 6已经表现出了国产手机上非常高的水准,同时设计和Flyme的表现也已经开始由追赶着变为行业领先者。
在最后,我想引用耳机圈常用的一个词,退烧。
就是金盆洗手了,从良了,不再乐此不疲,不再玩这些烧钱的东西了。
曾今对手机折腾的不亦乐乎的你,如今只想要找一台各方面均衡并能安心用的手机,它需要性能主流,设计有品质,价格恰到好处,并且有一个用着舒适安逸的系统。
PRO 6就是这么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
国产Android手机即将迎来一个追求设计品质的时代,PRO 6是一个开始,但绝不是结束。
【来源:快科技】
安卓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 Hiapk2013
这里有最无节操的小编和最鲜辣的资讯!
手机访问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幕左右抖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