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在东北热血三国黄巾战场兵力上为什么要分散兵力

杜聿明不但不感激孙立人,反而向蒋介石告状,致使孙立人被调离东北战场,从此与林彪再无战场对决。对否?_百度知道
杜聿明不但不感激孙立人,反而向蒋介石告状,致使孙立人被调离东北战场,从此与林彪再无战场对决。对否?
提问者采纳
但不太听话。孙立人有能力杜聿明和孙立人历来不合。蒋只好将孙立人调走
提问者评价
正确。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一半对一半 只能说孙立人运气差 也有当时中共特课 功不可差
孙立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杜聿明为何盛赞林彪却没把粟裕放在眼里?
导读: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也没有苏北那样稳固的根据地,所谓“主力”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也没有苏北那样稳固的根据地,所谓“主力”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虽然到东北后我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先后叛变者有:吉林一万二千人,合江五千人,龙江约三千余人,牡丹江三千人,松江一万人,辽北三千余人,嫩江三千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先后叛变共约四万余人”⑽。这些叛变的部队还带走了大量日军留下的武器。由于中央和东北局在东北战略上的失误,不是象对其它战略区那样,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方针,而是要求死守城市拒敌于国门之外,与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四平保卫战,东北联军的“泡沫”部队破灭,老主力也受到损失。但中央很快从此战的失利清醒过来,立即调整东北领导班子。在林彪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采取大踏步后退方式收缩自己的主力部队,分散敌人,坚决与敌人打运动战。在四平撤退时,101以两个漂亮的“回马枪”在新站和法拉歼灭敌人2个团,同时命令在南满的部队给杜聿明来了个“绊马索”,包围了留在后方的184师,迫使它战场起义,给杜聿明和白崇熙极大的震动,杜聿明和白崇熙意识到再追下去就会有更多的“回马枪”和“绊马索”在等着他,吓的再也不敢追了,并且主动要求延长在停火期限到来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打的杜聿明顾此失彼,歼敌4~5万,林彪成功地扭转被动战局。夏季攻势杜聿明被林彪打的只能招架。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并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两侧走廊地带,东野迅速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从根本上逆转了东北的战局。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杜聿明葬送了。〔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杜聿明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是失败,但他当时还不能在自己的战略战术方面找出原因,只是一味向老蒋介石要兵,否则就认为无法战胜林彪,真是岂有此理!蒋介石已经给了他7个军,此时又给他派了2个军,基本都是国民党军的最精锐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中央给林彪的11万部队,蒋介石对杜的表现很不满意,仅仅在半年前国民党军不是还打败了东北共军吗?林彪半年就真的能“撒豆成兵”吗?事实上此时林彪手里的野战部队才6个纵队,比华东我军少一半,军力也还远远没有超过东北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占了东北绝大多数的城市和地盘,如果林彪可以在东北就地扩军,杜聿明为什么就不能?就算我军得到一点日军的遗留武器也远远比不上你杜聿明得到的美械武器多啊。杜聿明无话可说,在东北打到一半就只能认输出局,逃离了东北战场,成了林彪的手下败将。这说明他认识到自己能力确实无法战胜林彪,没有什么不服气。这一点至少比陈诚有自知之明,陈诚不知深浅主动请缨,蒋介石才用牛逼烘烘的陈诚取代了已经丧失了信心的杜聿明。不过,后来的实践表面陈诚还不如杜聿明。陈诚一到东北就被林彪的冬季攻势打的晕头转向,被歼15。6万也后逃离了东北战场败了,但是他却很不服气,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知道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和战役部署,就可以理解了。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采取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主张攻击华野,收复泰安、济南。由于该计划完全符合蒋介石介石的战略意图,所以很快于10月2日获得批准。10月7日,杜聿明召开兵团司令会议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决定于10月15日开始行动。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刘峙本来就对这个计划顾虑重重,杜聿明一走,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的面目全非。猪头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鼠头蛇尾的挨打阵势,黄伯涛兵团因此被包围,令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的杜聿明,白崇禧等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失败部阵,完全绝望。本来华野根本没有攻击敌人主力兵团的计划,在中央提出首先消灭黄伯涛兵团的意见后,华野经过20多天的研究才下的决心,并在曲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整顿了内部的“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强调了组织性、纪律性”,为战略决战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辽沈战役破坏了华东敌人的计划,为三野和二野赢得了20天的战役准备时间和主动进攻的机会。在这期间,华野战役计划在往返电报的讨论中成熟。可以想象,如果在这个时间之前,华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杜聿明的打击会是什么结果。其次,在黄伯涛兵团被包围之后,如果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国民党军队仍然有取胜的可能:杜聿明的计划是先用徐州国民党主力南下消灭正在阻击黄维兵团的二野(40万打10万),然后再北上,救黄伯涛兵团。如果三野分兵救二野,那么黄伯涛兵团就可能突围而下,国民党的80万大军就会集中在一起与三野与二野的60万军队大战一场,国民党军至少可以避免被各个击破,战争的结局肯定改写,甚至国民党取得胜利也不是没有可能,淮海战役的将是另一种景象。如果三野不救二野,二野很可能被杜聿明和黄维南北夹击而消灭,就算三野消灭了黄伯涛兵团,国共双方也是各消灭对方10多万,只能打个平手,华东战场国民党的优势将相对扩大。有人说二野不会跑吗?当时二野正在阻击黄维兵团,已经被黄维兵团咬住,怎么跑?它的背后是杜聿明30万部队,天上有敌人的飞机侦察轰炸,在无遮无栏的平原地区它能往哪里跑?就算它跑的快,真的跑了,黄维兵团与杜聿明集团很快汇合了然后迅速去打三野,三野还能抗的住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黄伯涛兵团三个集团的攻击?最后,在淮海战役后期,粟裕在判断杜聿明集团逃跑路线时也是完全错误的,粟经过几天苦思后决定把部队部署在徐州以南堵截杜聿明集团,可是杜却直接向西逃窜,在斗智上粟裕输给了杜聿明。但是地下党员,国防部第三厅郭汝槐故意向蒋介石抱怨说杜聿明置黄维于不顾。蒋介石空投手令命令杜去救黄维,杜聿明见手令长叹此去必败,但他不敢违抗老蒋介石的命令,于是杜集团折向南向黄维兵团靠拢,这样才被三野包围。如果没有地下党郭汝槐和蒋介石的愚蠢,粟裕根本不可能堵住杜聿明。杜聿明对关外我军和关内我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显然杜聿明认为关内我军的战略战术是很差的,国军如果不是老蒋介石刘峙瞎指挥,犯那么多错误,完全可以打败华东我军。以陈粟的军事才能与刘峙,汤恩伯打了3年多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杜聿明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热门评论9楼造谣一时爽,全家火葬场!!!12楼14楼杜在《亲历记》中对于东北失败,除了痛斥老蒋误国、陈诚无能;批评将领贪生怕死,士兵军心涣散;就是哀叹共 军数量众多,国 军兵力严重不足。自己心有余,力不足。丝毫未见其有佩服东北我军的言语。杜在《淮海战役始末》中的确说了一番大实话:“战略战术部署的变幻莫测,几使蒋军寻求不到他们的弱点”,“在解放军变化莫测、运用极妙的战略战术,就形成了打被动战的局面”,“感到解放军的战术技术及战斗意志远远优于蒋军。”等句子充满字里行间。苏荣介绍粟裕后,杜聿明终于折服,说:“这次交手后我们败得很惨,不得不佩服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16楼 分析非常好,实事求真!6楼
点击加载更多杜聿明林彪决战东北:“王牌部队”为何覆灭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军 宋凯
&&& 日,在清除逃到山区的日军残余后,中国新一军新38师第113团从缅甸来到中国边境城市畹町,他们打开名叫温盖特的食品与当地士兵分享。
  新1军错过了一次避开覆灭的绝好机会
  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1军回到祖国,驻在广西南宁,准备反攻广州。这时,欧洲战场硝烟不再,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为宣扬英美反法西斯战争的战果,特邀一些反侵略国家的代表前往欧洲参观各战场。作为西点军校的校友,作为4年来一直与美国人并肩作战的名将,孙立人自在被邀之列,其间,他辗转飞行奔波于欧洲大陆,视察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对现代战争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和感悟!
  这次欧洲之行,是他孙立人的荣耀,也是他新1军的荣耀,全体中国军人的荣耀!当然,抱着别样眼色和心态看待孙立人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当孙立人返回国内时,日本人已经宣布投降,新1军被指定前往广州受降。9月7日,新1军进入广州,孙立人作为广州地区受降主官、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将军的助手,接受了日军第23军、第129师团、第130师团等部的投降。
  10月,美国人商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点名要求派孙立人的新1军去,但这时“关内小打,关外大打”,蒋介石正准备把新1军派往东北打内战,他不愿分兵去占领日本。
  新1军因此错过了一次避开覆灭的绝好机会。
  毛泽东把东北重任交给了黄埔4期的林彪,蒋介石把东北的希望放在了黄埔1期的杜聿明身上,东北之争似乎就成了两个黄埔学生、两个抗日名将之间的较量。
  日,按照《雅尔塔会议》的精神,百万苏联红军如排山倒海之势,在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率领下进入东北与日军作战,很快歼灭了日军关东军的主力67万人。
  8月15日,日本天皇无条件宣布投降!
  日本投降了!东北,这块被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长达14年的黑土地一时成了权力的真空,成了国共两党都想得到的焦点地区。
  就共产党而言,东北北靠苏联,东南与朝鲜相邻,西南与冀热辽解放区接连,隔海与山东解放区相望,兼之这里远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非常有利于共产党率先控制。共产党如能占领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将更便于与苏联往来。而东北一旦落入国民党之手,蒋介石将在接收丰富物产的同时,更能以南北两处的国民党军队对地处中原的共产党形成夹击之势,战略上占尽主动。
  因此,日本人投降前后,中共中央先后从冀热辽、延安、山东等解放区抽调了10多万部队、2万多党政军干部和各种技术人员前往东北,成立了以林彪为司令员兼政委的东北民主联军,白山黑水的城镇乡村相继建立起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
  与此相比,蒋介石的反应则明显慢了一拍。
  抗战后期,蒋介石的军队大多留在西南后方。日,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后,国民党外交部长王世杰在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按照这一条约的规定,苏联承认中国在东北三省的完全主权和领土行政的完整;苏军进入东北后,中方派军政代表驻苏军司令部,以资联系。
  蒋介石想得很天真,以为有了这一纸条约,他就可以直接从苏联人手中毫不费力地把东北接收过去。
  9月1日,蒋介石在长春设立军委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任命熊式辉为行营主任,下设政治与经济两个委员会,以熊式辉兼任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银行家张嘉敖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长春设立外交部东北特派员公署,以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
  熊式辉,字天翼,江西安义人。黄埔军校创立时,曾任军校教官,也从此与蒋介石结下渊源。1932年蒋委任熊为江西省主席兼南昌行营办公室主任时,熊大力推行保甲、保卫、堡垒的三保政策,以配合蒋的剿共政策,颇得蒋的赞赏。熊极善察颜观色,蒋居南昌百花洲时,对湖上环境不满,熊即用红石砌岸,沿湖植树,除浊引流,并设管理处专司其责。文人遂作联语曰:“半世姻缘兼两顾,一生事业在三湖。”两顾DD指熊的两位夫人,顾毓筠和顾竹筠姐妹;三湖DD指百花洲的东湖、南湖、北湖。后来,熊为拍蒋的马屁,还将蒋的大公子蒋经国任命为赣南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这一次到东北,他再次把蒋大公子拉在身边,用心不谓不深。
  10月初,当苏军开始部分撤离东北,蒋经国代表国民党外交部与苏军统帅华西列夫斯基接洽国民党军队从大连进入东北的事宜时,华西列夫斯基睁大眼睛,连连摆头:“大连为运输商品而非运输军队的港口,怎能让军队在那里登陆呢?”
  蒋经国大吃一惊,他气咻咻地走出苏军司令部大门,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他的父亲。
  蒋介石也吃惊不小:“这北极熊不是明显阻拦我军进入东北吗?”
  两天后,华西列夫斯基回国述职,蒋介石让熊式辉再与苏方联系。
  熊式辉带着张嘉敖、蒋经国找到了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可马氏对熊式辉等提出的海运登陆、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接收等几个关键问题均以“无权”、“须请示”为借口 推得一干二净,熊、张 、蒋三人碰了一鼻子的洋灰。
  苏联人的态度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蒋介石气得咬牙切齿:“娘希匹!看来我要打了!”
  原来,在确定东北的行政官员之后,蒋介石对那里的军事首脑人选却一时举棋不定。他先是将昆明防守司令部改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任命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后由于熊式辉对关麟征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极表不满而又迟疑不决;加之那时《双十协定》刚刚签订,他不好立马拉下脸面与共产党干起来,因而迟迟下不了手。而这时恰好龙云下台,被他“请”出了云南,龙云逢人便骂原昆明防守司令长官杜聿明而欢迎关麟征到云南去,这样他就将计就计,调关麟征为云南警备总司令,而让杜聿明去当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东北的军事首脑有了着落,蒋介石打内战的决心也就坚定了下来。
  这样,毛泽东把东北重任交给了黄埔4期的林彪,蒋介石把东北的希望放在了黄埔1期的杜聿明身上,东北之争似乎就成了两个黄埔学生、抗日名将之间的较量。
  确实,这两人之间有得一比。
  1937年9月,林彪在山西平型关打了一场“七?七”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个大胜仗;而1939年12月,杜聿明则在广西昆仑关打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恶战。
  平型关和昆仑关都是进攻战。林彪占据的是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打的是巧仗,是战略战术上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杜聿明仰攻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山形,打的是硬仗,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攻坚战。
  林彪指挥的是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115师,杜聿明带领的是中国惟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两人的对手同是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师团。林彪打的是21旅团的辎重队和后卫部队;杜聿明攻击的是21旅团的主力。
  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昆仑关歼敌4000余人,旅团长也被击毙。昆仑关之战使杜聿明威名大震,平型关大捷则使林彪成为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时打破“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名将。
  现在,这两个国共双方的主将又将在东北大地上摆开擂台,及锋而试了!
  和蒋介石一样,杜聿明也极崇信武力。面对东北已被共产党占领、国民党依靠苏联接收东北的幻想已无可能的现实,摆在杜聿明面前的选择似乎只有诉诸武力一途了。于是,履新之际,他即将两支中国远征军的精兵DD石觉的第13军和赵公武的第52军带到了东北,并于11月15日就急不可耐地猛攻山海关起来。
  当时防守山海关的中共部队仅只万余人,而且还有不少新兵,平均每两人才有一枝枪。在这样实力悬殊的对抗下,中共弃守山海关也就不足为怪了。
  10天之后,杜聿明又攻占了锦州。不久,沈阳也被他攒在了手心。
  战争既已打响,大战当在后头,偌大的东北仅凭第13军和52军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打下锦州后,杜聿明迭电蒋介石,要求速派大军北上,以肃清东北中共军队,再回师关内作战。
  作为嫡系门生,杜聿明在蒋介石面前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况且东北的战略地位又非同一般。这样,蒋介石便将其五大王牌主力中的两支精兵DD新1军、新6军,连同卢浚泉的93军、陈明仁的71军、曾泽生的60军尽遣到东北战场上来。
  新1军是1946年3月用美国军舰从广州运到秦皇岛的。
  调动新1军前,蒋介石对杜聿明说:“新1军是天下第一军,他们去了,东北就一定能稳下来!”
  杜聿明微笑着连连称是。
  孙立人笑着说:“共产党不堪一击,我们这是老虎打苍蝇!”
  作为在印缅战场上打出来的美式机械化部队,新1军一到东北后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战斗力。
  时苏联正在全面撤军,锦州、沈阳相继落入杜聿明之手后,蒋军遂以这些中心城市为基点,呈发射状向周围扩张。
  3月,刚刚走下美国军舰的新1军即乘着汽车和坦克一路撵着东北民主联军向北奔跑,中长线上传出的尽是新1军的捷报:3月24日,他们攻下铁岭,3月27日,他们进占开原,4月4日,他们拿下昌图,锋芒所及,简直无可阻挡。一向踌躇满志的孙立人笑着说,“共产党不堪一击,我们这是老虎打苍蝇!”
  客观地说,这话并非全是大话。印缅三年,手里握着现代化武器,脑袋里装着“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都被新1军打得节节败退,俯首称臣,现在仅靠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部队还想与他的美式武器一争高下?这不是老虎打苍蝇是什么?孙立人自信地认为。
  单就武器而论,东北民主联军是没法与新1军比的:新1军辖新38师,第50师,新30师,每师设步兵3团、炮兵2营,有重炮36门,工兵1营,通讯兵1营,辎重兵1营,有载重汽车400辆,特务兵1连,野战医院1所。每团设步兵3营、迫击炮、平射炮各1连,有重迫击炮48门,通讯连1个,卫生队1个,特务排1个,全团约3000人。全军有枪27000余枝,其中仅汤姆森轻机枪、卡宾枪就有8000余枝;而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个纵队却只有各类枪械13000多枝,炮70余门。
  然后,这决不是战场上致胜的惟一法宝,且世移世易,今日的共产党已非昨日的共产党,今日的东北民主联军已非昔日的土八路。孙立人碰上的是一个人民支持的对手,孙立人与他作对,就是与人民作对。更何况,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叫林彪的战将!
  林彪沉默寡言,长于思考。见孙立人骄狂自傲,他冷冷地说:“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责任编辑:张宇)
原标题:杜聿明林彪决战东北“王牌部队”新一军为何覆灭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胖到脖子都没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杜聿明能打败林彪却打不过粟裕,太奇怪,被俘后他却说了一句话!
杜聿明作为国民党名将可谓历经百战,他的战法在当时的中国也是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不知是否是人比较雷厉风行的原因,杜聿明的战法偏向于运动的闪电战,这种偏向西方的战术风格使得杜聿明在战争虽然独居风格,但缺点也暴露在了外面。果然在后来爆发的内战中,杜聿明这位号称最西方化的将领就败在了粟裕的手中。曾经的杜聿明意气风发,最为得意的时候作为中缅战场的总指挥官纵横捭阖,可谓一时风头无两。所以全面内战爆发之后,杜聿明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官,势头正盛的杜聿明很快就将林彪占领的东北大片领土夺了回来。大约半年时间,杜聿明就将东北的共产党军队压制过了松花江。但是随着中原区域的战斗到处展开,原本答应了杜聿明要调到东北的部队却只能停留在山海关内的各处战场。但恰恰是这被拖住的兵力给了林彪一线生机,得到喘息机会的林彪盘踞了起来,保存实力。万般无奈的杜聿明停下了攻势,眼看着大好机会流失。四六年到四七年四月期间,此时的东北联军已经发展蓬勃,兵力一度超过了杜聿明手下的国民党军队,但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杜聿明还是能够在战争之中保持着自己的己方优势不减。甚至于当杜聿明亲自指挥大军和林彪在四平镇作战的时候还取得了大捷。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杜聿明只能暂时离开了东北,由蒋介石的心腹陈诚担任军事指挥官,就是在换了指挥官之后,东北的战事这才每况愈下。因为辽沈战役的失利,蒋介石没有办法这才将杜聿明又调回了东北战场,此时的东北联军已经成了规模,百万大军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早已不是当初落荒而逃的样子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杜聿明还是做好了修补匠的工作,在他居中调度之下,士气衰弱的国民军队竟然还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的灵活机动为己部解围。甚至于,精明强悍的杜聿明还能够将部分军队调度到蚌埠会战的前线。
来源:大豫网
来源:二哥说史
来源:史嗑郎
来源:野史点点通
来源:江山如画品历史
来源:神经病思维
来源:朝经暮史杨小香
来源:斌斌闲谈
来源:历史麻辣烫
来源:大宇史记
来源:历史客栈
来源:勇哥读史
来源:向往新西兰
来源:文博汇
来源:无风即风
来源:手机人民网
来源:兔大圣公社
来源:阅读三国
来源:中华历史文化
来源:三十立铺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国民党五大主力有哪些?东北战场上消灭了多少?_百度知道
国民党五大主力有哪些?东北战场上消灭了多少?
国民党五大主力结果如何?主将领又是何人?
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抗命不遵,美国西点军校的出身,却辉煌不再、罗卓英。当年在印缅战场曾使日军闻风丧胆。1948年11月-次年1月,成名于军阀混战,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无任何战斗力,建功于抗日烽火,重塑18军的辉煌,在陈官庄再次覆灭,此时的74军已是空架子。 “铁马雄师”第5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为74师:“御林军”,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实力最大、黄维:国民党第5军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曾血战昆仑,秘密上船调往金门,施中诚训练而成,由劳冠英任军长。后国防部再次重建74军、“虎贲师”。解放战争,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伤。抗日战争。 18军在双堆集被歼后。 新六军在东北的表现远强于新一军,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最终灭亡在黑土地上,由原整74师副师长邱唯达中将任军长,将第5军。在徐蚌会战中加入邱清泉将军的第二兵团序列,一鸣惊人,除了在印缅战场的功勋以外,屡挫三野于华东战场:国民党整编74师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被消灭于淮海战役,也是蒋家王朝最后的挽歌。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偏安台湾立下汗马功劳,1947年5月。 御林军”整编74师,北平清华大学,仍有较强的战斗力;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 主官孙立人;建功抗日战场,在最后保卫大西南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何应卿-徐庭瑶-杜聿明系统、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在辽西战场被歼后一直未被重建。 新一军,整编74师2万余人全部被歼、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由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将军在江西重建整11师,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1948年10月,以劣势装备全歼全副美式装备的三野三个加强团的登陆部队。1948年10月,在福建厦门战役中被消灭,被消灭于山东孟良崮。但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后。但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后,败亡陈官庄;全新的美式装备,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初建时为74军,并随兵团部撤往广东潮汕地区,王耀武,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国军老大”变成“无名鼠辈”。新1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该军为国民党固守金门。74军(整74师)是抗战中唯一可以以一军之力打垮日军一个师团的国军主力军;“天下无敌”变成“天下无能”。 第十八军(整11师)。同时被歼的还有另一支抗日铁旅第5军,被消灭于淮海战役: 国民党第18军诞生于1930年8月、“抗日铁军”;自诩“国军老大”。74军的最后结局是国防部为拉拢云南实力派龙云、俘虏解放军28军9000余人、高魁元,便走向衰落,高魁元(后官至台湾国防部长。 “国军老大”新编第6军国民党新编第6军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胡琏。该军著名战将有陈诚,新六军首任主官廖耀湘及其基干部队是原第5军的主力,建军最早,毙,它是国民党“五大王牌”最后的灭亡者,但被蒋介石推向反共战场后,并于日在金门登陆。 整74师兵败孟良崮之后又由留守人员及原干部编成74军,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兵败于淮海战场,是俞济时。1948年11月-次年1月,东北战场上因孙立人意气用事,被誉为“铁马雄师”,在福建厦门战役爆发时,廖耀湘可以在威远堡以一个团的攻击力量打败林彪的一个主力纵队(相当于军)的防守,落难黑山 ,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号称“天下无敌”,表现乏善可陈“天下第一军”新编第1军国民党新编第1军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最后丧命东北战场。 在这五大主力的系统中只有第5军和新六军有亲源关系,74军的番号给龙云,可是龙云选择了率部起义,壮大于围剿红军,上将)任军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国民党的相关知识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聿明 东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