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价位的两款途观音响改装价位如何选,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如何选购音箱?-爱福窝装修论坛
如何选购音箱?
我想买个音箱,不知道要怎么选购?
其它类似问题
如何选购音箱?笔记本电脑的几大著名品牌的各自特点?_百度知道
笔记本电脑的几大著名品牌的各自特点?
比较受欢迎的笔记本品牌有:IBM、联想、惠普、华硕、神州。对应的特色如下:1)IBM:外号“小黑”结实耐用。质好壳厚,对数据的保护很好,系统也会运行比较稳定。适合人群:老板,白领、教师等对品牌或要求比较高的职业,还有喜欢摆酷的男生。2)联想(lenovo):国内第一品牌。综合联想笔记本,性价比不错,售后服务还不错。适合人群:爱国人士,大众级的,学生可考虑旭日,有钱的天逸、昭阳均可。3)惠普:不错的美国品牌。从惠普的性价机到商务级,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适合人群:从老板到学生均能找到满意的机子。 4)华硕(Asus):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品牌;老外也有人用,台湾品牌,苏州生产。价格中等,质量好,特别是笔记本的散热技术很好。适合人群:喜欢拿笔记本玩游戏的学生,高CPU频率加上高性能独立显卡。5)神舟:不能不提的一个品牌,它的诞生推动了整个笔记本行业,价格便宜,售后服务还行。适合人群:熟悉电脑、对配置要求高、又喜欢玩笔记本软硬件方面的朋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如dell,质量也好,你去对比一下就明白如果买笔记本,hp,宏基的价格,但价格没得优势,联想的Y460还可以,华硕这些,外行一般喜欢买品牌,行内人事一般选择acer宏基的,销量世界排第三,还有如果你要打游戏,主要是显卡不行,不要选择hp和dell的就行,相同配置下,你说的价位如果买宏基可以买到i5的高配置,其它的就不行,外观,因为它的性价比最高
其他3条回答
IBM,外号“小黑”,给人第一印象,结实耐用,优点:质量是不用说的,就像它广告做的那样,壳很厚,对数据的保护很好,系统也会运行比较稳定;缺点:联想收购似乎只为了Thinkpad这个标签,厚重,死板,这个所谓的黑色经典我是不喜欢(没必要把本本做成这样把,想留给子孙后代继续用?)不过现在R系的性价比稍微好些;适合人群:老板,白领、教师等对品牌或要求比较高的职业,还有喜欢摆酷的男生(用IBM看上去会很成熟),女生不宜,如果你偏要买那我就无语了(现在笔记本技术日趋成熟,质量过的去的品牌又不只这一家,何必呢)。经常背着一个14寸的IBM电脑跑来跑去对女生是个挑战,弱小的男生也会吃不消的。所以女生要是买IBM可能是用来当砖头防身吧,男生用它健身。这是IBM的附加功能!
联想,国内的老大...
配置上,联想G430A-TFI笔记本采用酷睿2双核T5800处理器,英特尔PM45主板芯片组,英特尔5100AGN无线网卡;拥有1GB内存、250GB硬盘、康宝光驱;NVIDIA Geforce9300M GS独立显卡;预装Windows Vista Home Basic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
(联想G430A-TFI笔记本采用的酷睿2双核T5800处理器其实就是酷睿2双核T7250,性能处于中上游水平;NVIDIA Geforce9300M GS独立显卡在笔记本中也属于主流配置。总得来说,这款5600元的笔记本性价比不错。)
Acer TravelMate G16Mi)
处理器型号 Intel 酷睿2双核 T5470
标称主频 1.6GHz
平台技术 Intel 迅驰平台Santa Rosa
主板芯片组 Intel PM965
标配内存容量 1GB
硬盘容量 160GB
硬盘描述 SATA 5400转
光驱类型 DVD刻录机
没什么好介绍的,一般都是索尼的,如果不喜欢小日本,就买新华的也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笔记本电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漫步者E3300这款音箱怎么样,请对音箱有研究的高手替我分析一下他的优缺点,目前报价400左右,觉得价格如_百度知道
漫步者E3300这款音箱怎么样,请对音箱有研究的高手替我分析一下他的优缺点,目前报价400左右,觉得价格如
请问具体该怎么做呢?还有貌似新音箱买来需要有个“煲”的过程,感激不尽我对这款音箱的外观设计和色调搭配很满意?我对音箱不甚了解,恳请各位高手给我解答,但不知道具体的音质表现如何
提问者采纳
不过买的时候还是建议参考一下京东价格,刚开始声音难免有些生涩,低音浑厚,体会这个渐变的过程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至于价格。音箱的价格水分还是很大的,总体来说还是不错吧,很多型号不但价格没下降,还稳中有升,最好找个熟人去砍砍价音量大,漫步者的音箱还是相当保值的,不是发烧级的绝对够用其实不管耳机音箱都不用刻意的去包,慢慢声音会越来越好,高音中音不够通透,都市达人不错的一款选择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回答得这么详细,可惜我分不够,不然可以给100分,呵呵,很好的参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e3300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所以不可能过分强调低音、便携性(当然你想整体随身背着其实也不现实),离很近去听。M3PLUS更值得推荐一些,选这样的产品还是多考虑外观,要知道这样的笔记本音箱。必须要说,两个音箱的重低音都不可能很好、与你的笔记本是不是搭配。这样的产品更多是考虑中音人声。综合来讲,低频音质上不要奢望去和大块头的那些音箱比较,是为了人近场聆听设计的、价格可以考虑漫步者M3plus。所以,就是说它主要是考虑人坐在电脑前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如果搜到该产品,可点击产品名称进入该产品的页面,查看它的相关评说;
3、如果搜不到该产品,您可以换一个产品名称中的关键词试试。如果实在搜不到,请在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点击“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我们将尽快添加该产品及其相关评说。
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最好的发烧影音网站,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版权声明】:由于HIFI说是一个开放型平台,只要是注册后的用户——包括音响发烧友、媒体、编辑、品牌商/代理商从业人员等——均可以在这里发表关于HIFI产品的评测,不少品牌商、代理商把其他杂志/网站为其产品所做的评测文章也有发布上来,作为产品推介的重要理由和依据。如果有贵媒体的版权文章被上传,请及时告诉我们予以解决。
3、如果搜不到该产品,您可以换一个产品名称中的关键词试试。如果实在搜不到,请在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点击“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我们将尽快添加该产品及其相关评说。
二、如何发表评说?
您必须注册本网站然后登录才能发表评说,方法如下:
1、注册或者登录本网站;
2、请在页面上方搜索框,输入您想查产品名称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请不要用产品全称搜(因为很多产品名称的翻译并不一样,你输入全称可能搜不到),比如可以用Helios这个关键词搜Acoustic Harmony AR1 Helios信号线这个产品。;
3、如果搜到该产品,可点击产品名称进入该产品的页面,点击“我来评说这个产品”即可发表评说;
4、如果搜不到该产品,您可以换一个关键词试试。如果还是搜不到,请在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点击“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我们将尽快添加该产品以方便您发表评说。
5、如何在文章中上传图片,按下面方法:
这里有文字隐藏了。
三、如何二手转让?
您必须注册本网站然后登录才能发布二手转让信息,方法如下:
1、注册或者登录本网站;
2、请在页面上方搜索框,输入您想查产品名称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请不要用产品全称搜(因为很多产品名称的翻译并不一样,你输入全称可能搜不到),比如可以用Helios这个关键词搜Acoustic Harmony AR1 Helios信号线这个产品;
3、如果搜到该产品,可点击产品名称进入该产品的页面,点击页面右侧的“我有二手转让”即可发布;
4、如果搜不到该产品,您可以换一个关键词试试。如果还是搜不到,请在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点击“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我们将尽快添加该产品以方便您发布二手转让。
5、其他网友可以在三个地方看到你发布的转让信息:A、“二手转让”频道;B、你转让产品的页面;C、你的个人空间
6、如何在发布页面插入图片,按下面方法:
这里有文字隐藏了。
四、如何查看品牌?
在HIFI说,每个品牌都有一个独立的品牌空间,您可以在那里看到该品牌的全部有用信息。
查看品牌信息无需注册或登录,方法如下:
1、请在页面上方搜索框,输入您想查品牌的“名称”或者“名称中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搜品牌”(如下图所示)进行搜索(默认的是搜产品,您可以下拉选择“搜品牌”);
2、如果搜到该品牌,点击品牌名称即可进入该品牌的页面,查看它的信息;
3、如果搜不到该品牌,您可以更换品牌名称的中文名称或者英文名称再试试。如果还是搜不到,请在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点击“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我们将尽快添加该品牌及其相关信息。
五、我是代理商或者品牌商,如何在HIFI说发布新闻?如何更新品牌信息?如何更新产品信息?
请将贵公司的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发邮件到,我们的编辑将会尽快联系你。
为了帮助HIFI发烧友快速解决购买和使用影音产品的疑惑,HIFI说联合各大品牌和代理商的产品顾问、资深发烧友、调音师、录音师、评测工程师、媒体主编等各界专家300多人,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按下面方法获得专家帮助:
第1步:提交问题——请发邮件到详细描述你遇到的问题,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第2步:专家答疑——我们根据你的问题协调相应的专家帮你解决。
第3步:获取答案——我们将把专家建议通过邮件发给你,同时你也可以浏览“品牌动态”频道获取答案。
影音发烧友第一互动媒体
【Harman Kardon Audio System音箱怎么样】Harman Kardon Audio System音箱怎么样_缺点_优点_口碑评说_HIFI说
当前位置: -
- 全部评说
烧友评说Harman Kardon Audio System音箱
北京 - 北京 2003年开始HIFI之旅
评说于 15:13:00
购买渠道:评测试用产品
购买价格: 元人民币
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与它搭配的产品等介绍:
视听环境:Lorde专辑《Pure Heroine》,《当铺爵士》,《Old Ideas》。
详细评说:
拥有传统高保真音响素质的无线音频系统创新的Re-Stream功能让音乐分发前所未有地方便。
传统多房间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回应家庭中“音乐和操控跟着人走”这个最基本的功能需求,更复杂的系统还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区域独立控制播放不同的音源。在无线串流时代这些功能都有了对应的无线版本,在操控上更是甩开了过去的专用遥控,可以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全面的操作。那么下一步,无线音响系统该向那个方向发展?最近哈曼集团旗下的Harman/Kardon发表的Omni系列无线HD音频系统产品,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回答。
传统多房间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回应家庭中“音乐和操控跟着人走”这个最基本的功能需求,更复杂的系统还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区域独立控制播放不同的音源。在无线串流时代这些功能都有了对应的无线版本,在操控上更是甩开了过去的专用遥控,可以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全面的操作。那么下一步,无线音响系统该向那个方向发展?最近哈曼集团旗下的Harman/Kardon发表的Omni系列无线HD音频系统产品,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回答。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无线音箱这一类产品了。这当然首先是因为此类产品的音质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个人欣赏音乐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起了变化,这一点是事先不曾预料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坐下来认真听音乐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了(作为工作的评测器材除外),于是自己收藏的CD通过电脑被大量转移到了手机上,利用上下班消耗在路上的时间通过耳机欣赏音乐。回到家中,在忙碌于家务的同时,自然也想将这些音乐回放到家中的主系统和卧室系统中,因此在此前先后购买了蓝牙音频适配器、优享无限听Wifi音乐盒子等产品,试图在家中传统Hi-F暗响和流媒体音频之间建立起联系。这一系列寻寻觅觅最后终结于Cabasse的Stream Source,至少在Hi-Res音频文件回放方面,这个串流盒子功能相当丰富,在音质上也达到了高保真的要求。不过我也发现,由于我在99%的时间内不会老老实实坐在皇帝位上听音乐,Stream Source在音质方面的性能其实是大有富余的,在仅需要背景音乐级别音质的应用环境下,把音乐传输到台式组合音响,甚至音响底座上都是我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更加便捷的方案。我决定下一步如果需要组建多房间的音乐系统,无线音箱将会是首选。这就是我个人对无线音频回放的探索经历,以及开始关注这类在发烧友看来谈不上发烧的无线音箱的原因。
无线串流时代,音乐爱好者对多房间音乐系统也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过去的多房间系统需要物理布线,因此一旦装修完成之后需要新增系统就是非常麻烦的事,而基于无线传输的多房间系统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布线问题。传统多房间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回应家庭中“音乐和操控跟着人走”这个最基本的功能需求,更复杂的系统还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区域独立控制播放不同的音源。在无线串流时代这些功能都有了对应的无线版本,在操控上更是甩开了过去的专用遥控,可以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全面的操作。无线串流的多房间音乐系统还增加了许多便利功能,像将手机靠近音箱便可建立无线连接的NFC功能,在不同房间播放同一设备上的不同音乐功能,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在音质方面,前面已经说过,最近的产品比起过去有了明显的提升,有些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当于传统Hi-Fi系统音质的水准。
下一步,无线音响系统该向那个方向发展?外观更时尚、使用更便捷、音质更优美是总体上的大原则,但这些原则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到具体的产品上就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了。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利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摆在每一个品牌的研发团队面前的永恒的问题。而最近哈曼集团旗下的Harman/Kardon发表的Omni系列无线HD音频系统产品,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回答。
哈曼放出必杀大招
舍去了USB DAC, &NFC和aptX这些热门功能的Omni还敢出来行走江湖,必然身负独门必杀技。这个必杀技是什么?答案就是Re-stream。
答案是:Re-stream(哈曼中国的工程师也叫它Rebroadcast)技术,在研究并尝试了这个Re-stream之后,我觉得中文采用意译的“无线转发”似乎比较合适。
Omni的无线转发,实现的是这样一种功能,就是把来自某个Omni设备上的蓝牙和AUX接口的音频信号,通过Wi-Fi网络转发到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其他Omni设备上。
光是这样说,可能很多人还不明所以。所以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具体的使用场景,来体会这个无线转发功能带给我们的便利。首先,假设有一个多房间无线音乐系统的环境,在每一个房间(区域)都部署了一件Omni设备。我事先已经在其中一个设备(姑且给个代号叫01)上建立了它与我手机之间的蓝牙连接,现在我来到另一个房间,但手机忘了一起带过来,可我又想要在这个房间的Omni设备(02)上继续聆听原来的音乐,这在其他的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上是无法实现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播放源是蓝牙,蓝牙传输距离很有限,远不如Wi-Fi,同时蓝牙也仅能够建立一对设备之间的连接,因此想通过蓝牙传输在01和02上同时播放音乐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的DLNA协议虽然可以实现多设备同时播放同一音乐服务器上的数字音乐文件的功能,但此时播放源为蓝牙,DLNA在此情景下同样无法实现异地同步回放。
有了无线转发,上述问题迎刃而解。顾名思义,01会把来自蓝牙接口的串流转换成Wi-Fi格式的串流,然后转发到处于同一局域网环境下的02、03、04……,我不必带着手机,人到哪里,只消轻按本地Omni设备上的Link键,就可以将已经在01上回放的音乐“拖”到当前设备上。哈曼将这个功能形象地称为Follow Me,即“跟我来”。
相应的,无线转发还可实现与“跟我来”相反方向的“一键推送”功能,就是长按01的Link键3秒钟,就可以把正在01上回放的音乐推送到局域网内所有的Omni设备上。这个听起来就很“闹猛”的功能很适合美国年轻人的派对场景,因此哈曼也把它叫做“派对模式”。
Omni设备可以播放的源,有蓝牙、AUX和Wi-Fi串流3种,Wi-Fi串流源的“跟我来”和“推送”功能不必通过“无线转发”技术就能实现,因此这一技术真正造福的是蓝牙源和AUX源。
无线转发还有一个相当独特的变招,就是将左右两路信号通过Wi-Fi分别配发到两只同型号的Omni音箱上,构建无线立体声系统。这是无线音箱前所未有的新功能,理论上,这种配置方式还可以扩展到更多声道I必须成对配置,因此适合用作无线环绕声道音箱)。
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就是把两只同型号的Omni音箱当作普通有源音箱,将立体声信号通过特制的音频线(两条单声道线)接入。个人认为这种配置相当无聊,甚至称得上脑残。
更加高大上的配置方式乃是通过Wi-Fi,将左右两路信号分别配发到两只同型号的Omni音箱上。这是无线音箱前所未有的新功能,理论上,这种配置方式还可以扩展到更多声道(必须成对配置,因此适合用作无线环绕声道音箱)。
这次收到的Omni一共3件,Omni 10、Omni 20和ADAPT (即Adapt),前两者是无线音箱,基本功能相同,内置喇叭和功放的配置Omni 10都比较小。ADAPT就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去掉了有源音箱,增加了线路输出,用来将常规音响系统融入Omni。
先测试两款音箱。两款音箱的设置在无线音箱来说已经是很简单的了,只要插上插头,机器便处于待机状态。最简单的使用,是用3.5mm立体声耳机插头的信号线连接手机和音箱,但是信号线不在Omni产品的标准配件之列,显然哈曼是更加希望用户使用无线功能。稍稍麻烦一点的方式是蓝牙连接,虽然不如带NFC功能的无线音箱那样一触完成配置,但是蓝牙设备的配对还是相对简单的,先按下Omni上的蓝牙键,然后就可在手机上搜索到新蓝牙设备并完成配对。
Wi-Fi的配置本来是比较复杂的,有的设备甚至需要动用电脑。但是Omni的Wi-Fi连接因为使用了WPS方式,把配置难度降低到基本等同与蓝牙配对的程度,前提是你的路由器必须支持WPS——先按下Omni音箱底部的WPS按钮超过0.5秒,此时音箱上的Link指示灯会显示白色并闪烁,然后按一下路由器上的WPS键,如果Link指示灯停止闪烁并长亮,就表示音箱已经加入了无线局域网。如果路由器不带WPS功能也没关系,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哈曼官方的HK Controller应用,就可以在软件的向导指示下一步步完成无线连接的配置。
ADAPT的设置方法与两款音箱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不管用什么连接方式,先让一台Omni音箱开始播放音乐。要把音乐转发到其它Omni设备上也有不止一种方法,最简单的是“一键推送”,长按正在播放音乐的Omni上的Link键3秒,音乐就会被转发到其它所有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Omni设备上,而不管其它的Omni设正备处于待机状态或者正在播放别的音乐,都会一致转为播放与推送端同样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派对模式”。如果只想把音乐转发到某一个特定的Omni设备,那只需要轻触一下接收端Omni设备的Link键,音乐便只会转送到这一个设备上来,这就是所谓的“跟我来”模式。
用手机应用HK Controller也可实现任何模式的转发,只要将需要同时发声的Omni设备编成一个组便可实现同步播放的效果,而且在手机上还可以单独控制每个Omni设备的音量和总体音量。
本来还想尝试一下将两个Omni配置成左右声道的方式,这一模式必须在HK Controller中进行配置。但立体声模式需要采用两台型号完全一样的Omni设备,因此这个功能的测试没能进行。
无线音箱的音质
市场上无线音箱的产品种类目前已经很丰富,我之前也曾听过不少声音令我满意的产品,但没有一款能在Omni 10和Omni 20各自的价位上实现同等的音质水平,因此哈曼的这两件产品,很可能触到了让产品能够大卖的甜蜜点。
市场上无线音箱的产品种类目前已经很丰富,我之前也曾听过不少声音令我满意的较大口径的被动辐射器,两台Omni都有令我满意的低频延伸和量感,Lorde专辑《Pure Heroine》中的电子低频听起来有足够的量感和力度,没有小音箱硬“挤”出来的感觉,是一种相当轻松的样子。这类音箱一般都会靠墙摆位,因此靠墙之后的低频平衡度会更加理妃。虽然我不认为Omni需要靠反射来产品,但没有一款能在Omni 10和Omni 20各自的价位上实现同等的音质水平,因此哈曼的这两件产品,很可能触到了让产品能够大卖的甜蜜点。
两台Omni音箱的音质,都达到了高级桌面音响系统的水准,以至于我很想试一下用两台Omni 10配置成立体声模式,用来代替家里书房原有的JVC套装桌面音响。首先它们都有足够高的音量,能够覆盖相当大的空间,当两台Omni开启派对模式之后,声音能量填充本刊超过60m2的视听室毫无问题。当然,只有音量是不够的,要达到Hi-Fi音响的水准,声音还要平衡饱满。凭借音箱背面的强化低频,但是靠墙之后整体气氛确实更好了,而且低频也没有因为墙面的反射而变得浑浊。
我最喜欢Omni音箱的中频,因为很有JBL发烧音箱的味道,人声感觉比较靠前,Lorde略带鼻音的嗓音听起来很亲切,而且在相当不错低频的衬托下仍然可以表现出十分鲜明的质感。听《当铺爵士》竟然还是可以感觉到单簧管管身的重量和胶木管壁的厚度, &《Old Ideas》中的Leonard Cohen嗓音中粗糙的颗粒感也有很好的表现。两台Omni音箱仅凭这样的中频就能跻身Hi-Fi级音箱之列。
高频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显眼,但这对我完全没有造成困扰。相反,我倒是觉得在大音量下过于抢眼的高频其实是过犹不及。话说回来,比起很多采用全频带单元的无线音箱,Omni凭借独立的高音单元就可以轻松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只不过Omni的声音素质太高,以至于我不自觉地就用Hi-Fi音箱的标准来进行评判,这其实对Omni是过于苛刻了。传统立体声系统的新搭档
原先以为ADAPT是Omni系列产品中的标准配置,也就是无论买Omni 10还是Omni20,都要搭配一个ADAPT作为适配器。经过使用才发现不是这样,无论是Omni音箱,还是单ADAPT,都能够找到适用的场景。我觉得,一般发烧友对这个小小的适配器可能比对Omni音箱的兴趣还要大。
FCA-10充当的是数字音乐文件与传统发烧音响系统之间的桥梁角色,有了它,你家中的发烧音响就能变身成为一套超高端的Omni无线音响系统。因为FCA-10可以通过Wi-Fi连接无压缩地传输24/96格式的Hi-Res音频,Wi-Fi连接可能成为最受发烧友欢迎的连接方式。
FCA-10充当的是数字音乐文件与传统发烧音响系统之间的桥梁角色,有了它,你家中的发烧音响就能变身成为一套超高端的Omni无线音响系统。因为FCA-10可以通过Wi-Fi连接无压缩地传输24/96格式的Hi-Res音频,Wi-Fi连接可能成为最受发烧友欢迎的连接方式。
ADAPT的使用很简单,通上电源,用一根3.5mm转RCA的转接线连接到放大器的高电平信号输入端就完成了配置。当然,选曲和播放操作需要通过手机端的应用。
ADAPT的信号输出端有较高的带负载能力,可以轻松驱动100dB/mW上下灵敏度的耳机,我把它连接到视听室的Luxman L550AII,无论是配Spendor还是Dali的音箱,听起来和传统的光盘讯源没有太大的差别。严格来说,ADAPT限于模拟输出电路的等级,在播放Hi- Res文件时与发烧级网络音乐播放机还有一定差距,但ADAPT的轻巧灵便所带来的便利性就是台式发烧级播放机不能比拟的了——ADAPT的便携性让用户拥有了一台随身的Hi-Res讯源,到哪里都可接入当地的发烧音响系统,高质量地播放存储在手机内存中的Hi-Res音乐。发烧友串门,再也不用带上一大堆CD,一台ADAPT加上时刻不离身的手机就行了。
统一的Omni平台
除了已经发表的这3款产品,Omni家族的成员今后还将持续扩充。在刚结束的CES上,哈曼就发表了一款Omni Sound Bar和超低音。Omni的无线技术平台还可以与哈曼旗下其他品牌共享,这表明今后不仅是Harman/Kardon, JBL、Infinity、Lexicon等品牌的产品,只要搭载了Omni技术,就可以随时加入家庭中的无线音乐系统中来,哈曼的所有品牌,通过Omni无线技术实现了更紧密的融合。到那个时候,用户对自己音乐收藏的访问、检索、播放会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
All right reserved.
HIFISHUO发烧影音评说网
京ICP备&&&&&&&&面向HIFI影音发烧友的第一互动媒体和交流社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价位的耳机和音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