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你的马小马马

  中国寿险业退保潮起 河南湖北银保挤兑风波发生  "太不划算了,我要去把买的保险全额退掉。"      "收益这么低?""如果保险与银行存款没有区别,为何要买它?"……      相继发生的河南、湖北的银保挤兑风波已引起监管层、业界的警觉。"现在已经息事宁人,确保消费者利益第一,该退的都全额退了。"11月9日,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高管说。      然而,在这波投资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保险业抵抗风险能力不足正在显现,更大的风险或许正在酝酿,如果退保蜂起,一些小保险公司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      "我要退保!"      "太没信誉了!这让我感到很不安全,我要求全额退保!"不久前,一位河南商丘的银行渠道投保人李女士说。因为她的工资卡突然少了一万元,几经查询,才知道保险公司在未通知她的情况下,径直提前从其工资卡中转出一万元保险费。      原来,李女士在去年投保了一款五年期交保险产品,每年存1万元。因为是在银行,起初她以为推销员是银行工作人员,待办完手续后,她才看到保险合同,才知道推销员的保险代理人身份。合同上写明"自保费约定支付日的次日零时起60日为宽限期",但保险公司竟然提前从她的工资卡中扣钱。      找保险公司理论,该公司答应退1万元,但2010年保费仅退现金价值,即7000多元。      李女士的遭遇引起不少投保人的共鸣。由于轻信销售人员所谓"收益比银行存款高"的许诺,加之因为是在银行,有些人误把保险产品当作高收益存款。幡然醒悟之后,便着急退保,但他们并不清楚,退保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不划算。"或许受此负面影响,上个月在河南商丘,一些投保人齐集银行柜台,不管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保单都要求退保。"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说。受此牵连,该保险公司亦被迫办理了一些退保手续。"维稳是第一位的,在保证投保人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如此。"这位高管说。      另外,湖北亦发生了一桩类似的银保挤兑风险。据悉,由于投资收益不理想、质疑保险业的诚信等原因,一些投保人聚集银行柜台,要求退保。      有据可证的是,2011年三季报显示,三家保险上市公司前三季度退保金额合计高达379亿元,较上年同期猛增50.79%。如国寿、太保、平安前三季度退保金分别为276.49亿元、70.6亿元和31.9亿元,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43.9%、117%和19.97%。      今年以来,退保额骤增已成全行业难题,更甚者,大部分退保额发生在第三季度,似乎暗示"退保潮"悄然而至。      但一位保险代理人说,个险渠道退保尚不明显,截至目前,她手中无一例退保。"最主要还是银行说的与客户理解的不一样。银保产品并不简单,但交易过程太简单了。"她说。"客户也有些活该吧!"保险代理人于小姐愤愤然,她说银保渠道"卖保险的糊涂,买保险的也糊涂"。她似乎是在寻找某种平衡,因为她销售一款保险通常需要花一周时间,或者更长的几个月。由于客户相信银行,1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交易了,但客户可能不明白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存款。"都是保险业发展方式粗放惹的祸,某些公司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获取保费,缺乏诚信,必然会有后患。"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说。      另一位在2007年投保瑞泰人寿"瑞泰安裕之选投资连结保险"的杨女士也在犹豫是否退保。她的账户投资类型是稳定型,共计缴费9500元,截至目前单位价格为24.1元;如果她现在退保的话,只能拿回不到5000元的账户价值余额。      "既然你买的是投连险,当然得承担投资风险。"一位瑞泰工作人员明确告诉杨女士。想来想去,杨女士还是决定退保,尽管损失近乎腰斩一半。      退保损失风险      而越来越多像杨女士一样购买投资型产品的投保人,近来都要求退保。当他们感觉市场过于低迷,投资收益太低之时,宁愿亏损也要退保。      据悉,也有不少退保案例发生在江浙一带,之前是因为资金多盲目购买银保产品,后来又变成资金紧张,甚至需要通过退保来偿付高利贷。还有一些是银保产品与贷款捆绑销售,既然贷款批下来,顺势也就把保险给退了。"总之,各种因素都有,不争的事实是今年退保呈增长趋势。"那位保险公司高管说。他认为本质原因还是行业的发展太过急功近利。在其看来,客户是"上帝","上帝"绝不能随便忽悠。所有从业者现在都应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调整经营理念,抛弃破坏性的发展模式。      10月底,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寿险业退保率为3.14%,同比升0.96%。他认为退保主要原因是"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未能达到心理期望值"。      据悉,对退保率国际上并无标准线,但保监会的监测值是5%。"投保、退保都是正常的市场选择,但关键是搞清楚原因。"上述保险公司高管称。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分析,寿险与资本市场联系密切,主因是资本市场不稳定,下跌之后,引起退保问题,加之,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效应。"今年很特殊,外面的诱惑太多,保险产品的自身表现又不好。"一位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高管说。据其分析,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加之民间借贷,以及货币政策,处于加息通道对寿险产品的销售是利空。      不过,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测算,今年全行业的退保费最多在数百亿左右,目前三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退保额已达379亿元人民币。但从精算角度来说,由于事先计提了足够多的准备金,考虑影子会计因素,今年的退保并不会造成公司利润损失。      真正让他担忧的是,明年夏季、乃至年底的银保产品(五年)满期兑付。与之对应,该款保险产品销售日期在2007年底,其时的五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5.85%,这意味,以银行五年定期存款收益率为标杆的投保人,一定会不满。      如果是1万元的银行存款,五年之后的收益率是29%左右,即连本带息能拿到12900元左右。但如果1万元的银保产品,五年到期之后的收益率约19%左右,最终只拿到11900元,与银行存款足足相差了10个点。      问题在于,当时银保产品推销员明确告诉投保人,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若最后结果相反的话,定然会引起投保人的集体愤怒与投诉。"粗略估计,如果垫付投保人损失,届时,整个行业大概要为此弥补200亿元。"上述保险公司精算师说。      三岔路      "不言而喻,寿险在这波经济周期中,所受的影响最大。"百年人寿董事长何勇生说,"退保、增长速度放缓、投资收益下降等,均与经济周期有关。但不可否认,在销售过程中,保险公司也存在不严谨,或销售误导的因素。"      "监管层在规范行业的同时,或许还需要营造一个发展的氛围。"何勇生说,他认为寿险不是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是保险业没有真正沉下来。      一位国有寿险公司人士说,经历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风险,现在,寿险业也到了问题集中暴露的时候。      比如公司层面,受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可持续经营越来越难。大公司难,小公司极其困难。出现偿付能力不足,亏损较大,消费层面,消费者也日趋理性,不会再单纯将投资理财型产品当作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减缓等。      似乎中国寿险业已行至三岔路口。上述保险公司高管直言,此时此刻,整个行业需要新的亮点,新的支撑动力来"剌激",否则很可能会就此萎缩下去。比如由监管层推动"买保险免税"政策、营造健康险商业模式的政策环境等。"看来,我们还是要停下来刮骨疗伤,修身养性,脚踏实地回到创造价值最大的个险传统渠道,尽管调整过程很痛苦。"上述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高管说。      步入项俊波时代的中国保险业正面临"保费收入负增长、寿险业绩大幅下滑、偿付能力充足率骤然下降"的困境,而且保险业又见"退保潮"。      总资产规模达5.7万亿的中国保险业怎么了?保险业效率水平低下,人才匮乏、赔付率低、产品设计雷同等等问题也正在暴露。      中国保险业奠基人之一的前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完成了他的使命,带领中国保险业走过了最快发展的十年。但是也把保险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新挑战留给了项俊波。      本报将从本期开始推出"保险行业系列批判"报道,试图从公司行为、制度设计、监管理念、行业状况等方面寻找问题,发现原因,为保险业发展尽一份力。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a/13849.html    
  楼主还是站在p民的立场看待保险 像联想和惠普一样 个人用户使用率相当偏低 主要还是卖给企业    保险公司大部分收益是企业险     国内卖保险和港台卖电话一个样 以骗为主    有华人的地方 骗术不止  
  作者:@andyue 回复日期: 00:29:16       ==============================  佩服你的见识和理论功底~~~~~~~赞一个
  长知识了
  。。。。。。
  这个 烧饼认为30万年薪很高了, 真是可怜人, 平安的老总年薪高是出了名的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a/13849.html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a/13849.html    
头大了,最近媳妇被卖保险的朋友缠上,隔三差五来蹭饭,媳妇是属于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那种,被人三句两句就扇乎晕了,向我要求买一种年交9000,15年的,我也没好意思直接拒接,只说先看看合同,拖着。    在这里我虚心的请教一下过路神仙,除了社保,有没有什么商业保险是可以管看病的,不一定非得住院,门诊啊,意外狗咬啊,割个痔疮什么的也可以报销一部分?    --被媳妇索保的可怜人留
  刚做了个存款测算:  A、以每年9000,定期一年,滚动存款15年,利率3.5%
  15年后   总资金=179739  存款本金=135000  利息=44739  收益率=33.14%    B、每年9000,定期二年,滚动存款15年,利率4.4%(或最大)  15年后   总资金=192335  存款本金=135000  利息=57335  收益率=42.47%    C、每年9000,定期5年,滚动存款15年,利率5.5%(或最高)
  15年后   总资金=201445  存款本金=135000  利息=66445  收益率=49.22%  -----------------------------  请问过路干保险的神仙有没有收益率比这个5年滚动定存好的保险?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a/13849.html    
  看到过一句话:中国的保险条例能让最有学问的人看了之后觉得自己是白痴  
  所谓的保险其实都是一大忽悠~~~  
  @呆若木斯基
15:25:00   头大了,最近媳妇被卖保险的朋友缠上,隔三差五来蹭饭,媳妇是属于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那种,被人三句两句就扇乎晕了,向我要求买一种年交9000,15年的,我也没好意思直接拒接,只说先看看合同,拖着。    在这里我虚心的请教一下过路神仙,除了社保,有没有什么商业保险是可以管看病的,不一定非得住院,门诊啊,意外狗咬啊,割个痔疮什么的也可以报销一部分?        --被媳妇索保的可怜人留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  ----------------------------  SB呆若木斯基            操呆若木斯基你全家,祝你全家死翘翘!                男的被乱棍打死,女的被轮奸致死。                断子绝孙,永无后代。
  商业保险就是骗子,老子被熟人骗买太平人寿,5000元过了两年只剩2200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保险行业的规则就是传销式大量发展营销人员,把他们的人脉炸干,再换下一批,反正中国有得是人  
  我就不买!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回复第21楼(作者:@woshiwdl 于
10:37:54.0)      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          ==========      
  Lz是sb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保险,不信,不买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本来就是啊 你没事的话 钱他赚了 出事才陪你
  保险就是骗!
  我从来没有买过,除了公司组织旅游买的旅游险外(那是公司买的)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整理版:
/dir/15176/      
  哥当年也做了两年傻子,后来哥觉悟了,这年头,啥都不可信!  
              这么简单的事需要学到MBA?    中国的教育真的完蛋了!    曾自伟一部港片就讲明白的道理啊,笨蛋!          
  对国外的保险业很好奇  
      MBA告诉你为什么绝对不能买中国的商业保险--看了收益终身    阅读脱水版:http://t.cn/ScUSEb    
  沉了…
  !,.,.  
  不买。
  回复第12楼,@天_涯_阿_郎  彩票一样   呵呵   --------------------------  最低成本的融资  
  lz就是sb
  商业保险,保的是危险,发生危险时的补偿  现在都对外说成是理财,那真的没办法了  你银行滚存收益再高,一旦发生问题,银行给你多少补偿?
  国内保险最大的问题是通胀太严重了,三十年前的保额到三十年后几乎等于零  这才是国内寿险业发展困难的根本问题
  首先,我要说说家庭财务的几个数字定义,4321原则
我们将家庭收入分为四分,40%用于投资
30%用于日常开销
20%机动备用金
10%用来购买保险  所以买保险的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是用来保障你未来的二十年内在发生风险的情况下不受影响。如果你能保障自己的家庭成员中在20年内都不会发生风险,我看也没有什么买保险的必要。保险是有很多条款,比如买了意外险,那疾病导致的一切事情都是不能理赔的。买了定期险,那么你在保障期内,人只要走了就有的理赔的。还有就是保险的理赔一定要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才可以赔付的。比如你已经触犯了法律,那么保险公司不予理赔也在正常范围之内。还有就是你买任何保险,在两年内自杀,是不予理睬的。所以购买保险一定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投保期内,任何一款产品退出,都会扣除保障的价值。所以购买保险得谨慎。
  回复第34楼(作者:@s3363520 于
12:28)  我真想问下您这个MBA是怎么拿到手的,请问您分析过中国国情么?请问都不买商业保险怎么缓解政府对养……  ==========  这条狗会叫,有狗粮吃。  
  @litie555 18楼
08:18:39  保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没有保险,西方经济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发展了。  关键是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任何东西都能变坏,lz能否看到本质?  -----------------------------  这才是关键,什么好东西到中国就是坏掉了!
  买保险的永远不敢提一个赔付率  不过我想如果他们搞得懂赔付率回报率,就不会去卖保险了
  马克  
  楼主,你很悲哀…  
  好少买保险  
  女性情感交流群,探讨女性情感,艳遇,外艳,不合谐生活,隐私,怪癖好,挖掘你內心深处的绝对隐私,在这里打开你的心菲,让朋友们一走交流一起帮助一起学习。Q1群号. Q2群号.如要帮助加我Q.欢迎你的加入有你更精彩。   
  楼主有道理啊,虽然不懂那么多弯弯绕,但是听过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这句话就觉得保险不靠谱啊  
  几年前也曾被保险业务员纠缠过 当我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后 发现我对该合同的理解和业务员向我的介绍是严重不符的 从那以后对保险非常反感
  马克  
  保险是钟馗,有人需要拿来打鬼。  至于保险真的是不是能够帮助别人,在他们眼里不重要。  可是别人要听了他们的,也许就倒霉了,这没办法的事。  谁让您上道的?
  嫂子卖保险,向我推销一份投10年保20年的商业保险,我不买,嫂子就说服父母哥对我施回压力,还说不买就怎样怎样。。有人性的人真干不了这一行。坚决抵制中国的商业保险,真是骗子子哄傻子的游戏
  保险本身好不好?答案大家心里有数,为什么国外那么普及的保险到了大陆成了这个鸟样?其他我不说,只是看看保险的具体险种和条款,大家就可以发现,大陆的保险公司不是给大家带来保障!它是来圈钱的!极其不合理的保险险种和条款,极其不负责任的业务人员和公司领导,这哪是保险,这是保保险公司,不是保投保者的险!  
  楼主说的八九成是有理的,中国内地的保险费率偏高,深圳人买保险去香港买的,而且现在的很多保险产品已经不能称其为保险了,如果家里有多余钱可以买点意外险,经常出差的可以买卡折(一年几百块,一年后失效),如果是做投资,百分之99别买保险,保险保本,保险大多数不能够保值(通胀),保险不存在增值的可能(除非被保人..),我是保险代理,大家不要怪保险代理人太多,因为工资主要是佣金,也希望各位同仁说话讲良心,不要误导,保险是好的,到了中国变质了,  
  退保会造成经济损失,买保险之前要看透条款,  
  我不是mba也不是大学生,我就是一个打工的,我看到你们的辩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厚道,楼主您说我说的对吗?  
  你们下面的小员工让我弄烦了,不让我干卖保险了,我是无辜的好吗?我就问他点事怎么还火了呢?做人不就得诚实守信吗?我又没干违法的事干嘛总吓唬我啊。在这个国家生活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冷漠的骑士 1639楼
16:00  买保险的永远不敢提一个赔付率  不过我想如果他们搞得懂赔付率回报率,就不会去卖保险了  -----------------------------  
  @冷漠的骑士 1639楼
16:00  买保险的永远不敢提一个赔付率  不过我想如果他们搞得懂赔付率回报率,就不会去卖保险了  -----------------------------  
  把我搞成这样是谁的错?????  -----------------------------  -----------------------------  
  @你们先骗我 1657楼
12:33  我知道你很牛x,别人可以坐着等钱,我为什么不可以,你要真牛x你也让我坐着等钱啊哈哈哈哈。你有这个胆量吗??????  -----------------------------  -----------------------------  -----------------------------  
  @冷漠的骑士 1639楼
16:00  买保险的永远不敢提一个赔付率  不过我想如果他们搞得懂赔付率回报率,就不会去卖保险了  好我信你了,我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我不了解这个你能弄吗,你帮我了我会帮你的,我想和你做朋友,你会一直在我身边吗?  -----------------------------  
  保险是个好东东,但是在中国变了味;  民主是个好东东,但是在中国变了味
  @标本似的心8
00:53:36  楼主的言论不偏激,和我感受到的一样,商业保险是企业,是来获取利润的,想从那里来获取利益,难!我还加一句,我们的股市也一样,纯粹是忽悠老百姓的银子的骗局。  -----------------------------  那特么的你把你这个险种的作用、收费情况、支付条件都说明白行么?
  刚入门吧?念书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只会从学术角度角度看问题。保险行业不同于一般行业。保险公司的员工是卖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老板可不是监管保险产品的销路,人家玩的是资本运作,是用你的现金去挣钱,完全两个概念。银行现金不够都有可能从保险公司调现金的,知道吗?国民大众买保险大多还是基于“保平安”,有几个是用来投资的?
  中国的商业保险基本就是欺骗祸害百姓的东西,更加可气的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包庇纵容,狼狈为奸!  
  奇怪!多年来党和政府竟对此视而不见?  
  卖保险的跟我推荐什么什么好,我从来都是说,把合同拿来给我看,你说的我听不懂,有些不肯给都哇,有些给了的,一大沓合同,我看完说,我还是自己给自己保险吧,随时赔付,不受约束,谢谢。  
  @周记马前卒
18:01:00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找保险理赔都要打官司,所以我不买保险。  —————————————————  就冲各保险公司老大的年薪就知道尼玛的猪狗不如,还买毛线啊  
  我想建一个人力与物力交换的系统,不通过货币。筹集20万,是否有人愿意支助?有兴趣讨论的可以联系我,先邮件联系再电话沟通。  有中间环节就是有中介,货比也是一种中介,而且它不是稳定的中介,所以现在探讨一个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大吗?如果你们能理解有人怀疑支付宝在发行货币,你们就能理解我了。
  @离家五百里
17:22:31.0  商业险没有买的必要。个人观点也是骗子的干活。   但社保5险是一定要买的。   —————————————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说一定要买这种骗钱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买能否给一个理由,为了养活社保局的那群大爷  
  @冷漠的骑士 保险真的是这样吗?
  很认真的说,保险真的就是这样,骗子
  @冷漠的骑士
23:17:00  很认真的说,保险真的就是这样,骗子  —————————————————  咱这论坛太好了  
  @冷漠的骑士
00:32:00  保险绝对不是什么善,有人说过中国卖保险的都是骗子,买保险的都是傻子,一点没错,我妈有次去银行存钱,被人骗她买了新华人寿的两年意外险,说是什么一年之类如果意外身亡陪10万,每年还有利息,我当即说她一定被骗,她还不信,一年后新华人寿的保险单寄上门,发现保险公司说的没错,确实是一年有3000多的利息,问题是第一个月就扣了7000的管理费,我妈气坏了  说白了这个险就是你一年交3500,如果一年里你死翘翘  —————————————————  藝止保鄶,哪樣不被剝削  
  前数年保险从业人员路过,楼主没入行能分析到这层已经不错了。说保险是骗子完全是抬举保险业了。保险早就骗不到人,改行做传销了。当然漂亮女业务员,卖一单不比女明星陪一晚的收益低。保险业务员大多数都是为了生存,不是走投无路的人和投机取巧的人谁愿意做这个人人唾弃的工作?理财师、证券师、投资经理其实做的事比保险业务员更绝、更狠、更没有下限。友情提醒,如果不是为了保险而买保险,中国的保险依然是可以买的。如果想参加基金、理财、股票一类的,真心不如送给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保险业务员。钱是肯定拿不回来的,理赔主要是看你爸是不是李刚。作为对曾经职业的尊敬,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保险确实能买到一个心理的安慰和安稳。这一点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不少人不可或缺的。  
  @jesse78 37楼
12:51  买保险、做传销、信张捂本的,差不多都是这么几个蠢人,教育不回来的,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  
  @jesse78 37楼
12:51  买保险、做传销、信张捂本的,差不多都是这么几个蠢人,教育不回来的,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  
  那是过去!如果保险是骗子能骗六十多年么!不要以篇盖全,如果商业保险是骗子,国内各大高校为什么要争分夺秒的开办保险专业!国家为什么不断出台新政策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如果商业保险是骗子,而且还能六十多年以后不但没有倒闭还不断壮大,国家还一如既往的鼓励!对于辨别真假,你认为你比国家还牛逼么!历史证明你的观点是多么的无知和幼稚!  -----------------------------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家诚给自己和每一个李家出生的人都买一个亿的保险!楼主你认为你比李家城还牛逼的样子,说的好像人家钱太多没地方用似的!你妈之所以被骗就是因为你们不懂保险,无知造成的,能被别人骗的人就是傻得悲哀的人!一个行业好与否只有时间能证明,短短十五年,就证明你的观点是多么可笑滑稽!骗与不骗保险公司还在这里,不疼不痒。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注定了他的人生品味和价值观。试问有哪个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的老总不是年薪百万甚至上亿!哪个商业集团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即使是国家的企业如果不盈利能生存能发展么!什么是慈善?慈善就是用国家各大企事业盈利的部分资金组合而成的机构!各个行业,各个国家没有盈利哪里的慈善!再说哪个行业在发展中会是十全十美的,一个行业没有矛盾没有挫折就没有进步,看待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孩子!  
  @u_71楼
23:45  @冷漠的骑士
166-22 23:17:00  保险产品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唯一有的就是一纸合同,里面有明确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险条款等等,保险是个大学问,保险法及保险合同里有明确的双方权利与义务!这些都涉及以后的保险理赔,如果因为您的无知和不了解造成您的权益受损,只能说您活该,有些东西(尤其是保险产品)不是您付出经济代价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的,保险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也就有明确的权利和业务,敢问您遵守了么,了解了么!说句不好听的,投保人想通过保险骗取保险金额赔偿和给付的大有人在,往往会有贼喊捉贼,偷鸡不成食把米的。可悲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愚昧无知就算了还要在这儿承认。难怪都说很多中国人命贱,不值钱,不负责任!看看这些偏激而又盲目从众的评论(都是些我也听说是这样,网上都这么评论等)。现在小学的课程里面都有学保险啦,有本事就不要送您的孩子去上学啊!不然您的孩子以后也是个骗子!你特么才是傻子,,,,  —————————————————  -----------------------------  
  保险在国内起步晚不是很成熟,不规范化的管理和经营确实存在,加上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内部竞争关系,谁会不说自己的好,而心存不良竞争手段人或机构组织极力诋毁对方!所以保险是好是坏得看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于保险您真正懂多少),得看您的风险意识,看您的价值取向!  
  保险不是谋杀的工具,也不是博彩的工具,而是自然正常合法情况下风险保障的工具!如果保险什么都保,试想一下,那它就相当于合法的谋杀手段!就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了,本人学的就是保险专业(普通高等院校隶属国家教育局,本科)  
  我看了这个帖子,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什么呢?因为我全家都做保险。人家说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  还有人说卖保险死全家。我好害怕怕。不过,我们从上一代1992年开始家人就做保险,一直到现在,我,未来还有我孩子我们还是依旧选择保险。  说我们被洗脑了又何妨?我数数家里几个做保险的,也不多,十几个。有一位移民新加坡了,考的欧美精算师,被国外一家保险公司挖走了,我们家做了二十多年保险,也没听过人家骂过什么。  我娘家,我们村还有邻村都知道我妈妈做保险,我们都以保障险为主,村里生小宝宝了,他奶奶看到我妈都喊她说有空来我家给小孩看看买什么保险合适。  还有理赔,我妈妈给包工头下面的工人每年都做卡单一年期意外险,有一次出险了,赔了一万多,没死,伤着了。包工头请我妈吃饭,我妈说不需要,这是我的工作。  还有我们那菜市场杀鸡的,他媳妇兄弟得病死了,他就想给他媳妇买保险直接拿了7000元现金给我妈,我妈说你以为菜市场买菜,存卡里,审核通过公司会自己划账。  还有理赔,都是我妈给办理,客户出险,第一时间就是给我妈打电话,从她2000年从业开始到现在就没换过手机号。(我三姨时间久,1992年开始的,她苏州大学毕业后是学的食品啥专业的,那时候吃香,后来不行了就在92年转行了,我妈老四,小学三年级文化,原来大写的一二三四都不会写)  每天早上我妈六点多快七点就开始坐车,乡下,车四十分钟一班,到公司要一个小时,八点半之前打指纹,早会后就10点了,然后跑医院给客户办理赔,哪要客户麻烦。  所以,我们村到邻村都没有别的业务员,因为做不下去,我妈人太好。  这段时间,她身体不好,心宽体胖,早上在二院打完水还要去六院给客户办理赔,现在开始让我接手她的客户,她大大咧咧的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你帮我继续服务那些客户。  还有人说保险公司是客户存一年5000元,业务员就有1000元提成,放屁呢,分险种,有的是第一年40%,有的是30%,也有10-20%,第二年就少的可怜了。要是每年那么多,那新人入司一年啥也别做了,全做单子,第二年开始就在家睡大觉。  楼主也真是的,虽然这是好几年前的帖子了,但我还是要说,我们全家做保险,我们全家好好的。我们朋友啊,人缘啊都很好。  指望保险挣钱,那就买份寿险,过了几年就去自杀吧(有的险种出了几年自杀也会赔付),然后让家人给烧了到另个世界去消费。  别再说啥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啥的了。也不怕人家笑话。我们家给理赔的客户多了,农村人,实在,那时候我妈给办理赔,他们不懂送锦旗,用红纸写的感谢信送到我们公司!  做保险讲究良心,诅咒别人的人也没良心可言了。  
  @u_2楼
20:20  卖保险的跟我推荐什么什么好,我从来都是说,把合同拿来给我看,你说的我听不懂,有些不肯给都哇,有些给了的,一大沓合同,我看完说,我还是自己给自己保险吧,随时赔付,不受约束,谢谢。  -----------------------------  对,就要看合同,我都是抱着合同去一条条给客户讲,客户要买了,保单下来,然后再给客户看一遍保单,重点给标出来,像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等。白纸黑字是最靠谱的,口灿莲花没有用。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小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