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650d 自动对焦有没有锁定对焦的功能。。就是类似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因为死马头整天跑焦爆炸。

佳能500D对焦不实怎么办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佳能500D对焦不实怎么办?请问一下,我的佳能500D相机最近对焦感觉不准确了,请问一下怎么才能把佳能500D对焦调准确?
已有1个回答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赞同此回答的人:
&& &佳能的相机一直就有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楼主的相机是佳能500D,所以哦我们就用佳能500D来说吧!调整拍叫,我们需要几个步骤。楼主,请往下看,下面是详细的解决方法。跑焦解决方法&& &1、将对焦按钮与暴光锁定按钮分开。佳能相机半按快门时就将暴光与焦距同时锁定了,我们要做的是半按快门时只锁定暴光,而按另外一个键才锁定对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你在暴光指数不变的情况下充分构图。具体操作是:进入相机的自定义设置,选C.Fn-4,再选1,按set键.这样就将对焦按钮从快门中分离出来了,按*键才是对焦.你可以试试,此时你半按快门镜头并不自动对焦,只锁定了暴光指数;你按*键时镜头就开始自动对焦.&& &2、选择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对焦模式有三种,分别ONE SHOT(单次自动对焦)、AI 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强烈建议选第三种。在这中模式下,只要你按着*键不放,镜头就始终在自动对焦,哪怕焦点很实了,只要焦点有一点点移动,你就会感觉到镜头在转动,那是在自动追焦。&& &3、注意按下快门的顺序.正确的操作是:先对主体半按快门测光并锁定,然后按*键对主体对焦并按住不放,最后拇指与食指同时轻轻用力按下快门。&& &只要在这种模式下对焦后重新构图很方便而且不容易跑焦,需要你自己多试就能找到窍门,所谓熟能生巧是也。记得有位朋友说原来他的17-85镜头在17端无论怎么操作都觉得焦点不实,主要是感到色散严重,后来用此方法熟练后效果大为改善,仿佛镜头素质提升了一个等级。这也许只是个人感受,不一定有普遍性,但这方法的确是有些效果的。欢迎进入交流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留下你的评论
在最后面插入一张最近试拍的木星照片,其中发亮的白点是木星的几颗卫星.我拍的真实彩色月球,棕红色为含铁区域。(最新发表)器材:佳能 500D时间:快门:1...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简单易操作 佳能650D实时取景功能解析_数码_科技时代_新浪网
简单易操作 佳能650D实时取景功能解析
第1页:佳能650D实时取景功能  单反相机与其它相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采用的是单镜头反光结构。光线从镜头进入机身,通过反光板反射至五面镜,再从五面镜射入取景窗,从而被摄影师所捕捉。在最早的单反相机上,摄影师只能通过光学取景器来取景,然而伴随着近年来数码单反的不断发展,相机的取景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实时取景就是目前在单反相机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取景方式,今天笔者就以佳能650D为例,来为大家讲解下实时取景的用法。
  光学取景是单反相机最传统的取景放方式,这种取景方式虽然在对焦速度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有着它的局限性,比如将相机举过头顶拍摄或者放在靠近地面的位置拍摄时就非常不方便。而实时取景功能则可以将相机取景的画面显示在LCD液晶显示屏上面,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取景构图。
图为:佳能650D的对焦系统
  佳能650D虽说只是入门级单反,但是依然加入了实时取景功能。并且该机在以往饱受争议的对焦系统中,首次搭载了Hybrid CMOS AF。位于图像感应器中央区域的部分像素用于相差检测自动对焦,快速检测合焦位置后再进行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完成精确合焦,实时显示拍摄和短片拍摄时自动对焦更迅速、顺畅。
第2页:实时取景配合触摸屏的优势
?实时取景配合触摸屏的优势
  说到佳能650D的实时取景功能,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屏幕。佳能650D配备了一块全新设计的3英寸、触摸式翻转屏,该屏幕搭载了电容式触控面板,玩家只需用手指触摸画面就能完成多项功能控制。诸如直接在屏幕上进行菜单设置,直接在屏幕上选择对焦点等,这些都为我们的实时取景拍摄带来了便利。
触摸拍摄 想拍哪就点哪
  此外,佳能650D的可翻转屏幕也为我们的实时取景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650D的背面液晶显示器采用了横向可打开约175°,向上约180°,向下约90°的可旋转式液晶显示屏,方便实现多种拍摄风格。因为采用了横向打开的结构,所以当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或安装电池盒兼手柄时使用也十分方便,还能轻松进行自拍。此外,因为能将液晶监视器翻转至内侧收起,可以放心携带。
翻转屏有利于高地位拍摄
  自从佳能650D有了翻转屏与实时取景功能,我们可以直接从屏幕上看见实时取景的画面,所见即所得。用户无需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费力的去观察光学取景器了。接下来,笔者就重点为大家介绍怎样在实时取景状态下进行对焦以及拍摄。
第3页:追踪对焦 抓住运动中的精彩
?追踪对焦 抓住运动中的精彩
  在佳能650D的实时取景模式里,一共有四种不同的对焦方式,分别是追踪对焦、自由移动多点对焦、自由移动1点对焦以及快速模式对焦,每一种对焦模式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景也不尽相同。首先我们来看看追踪对焦是怎么回事。
视频:追踪对焦效果演示
  在抓拍一些运动中的物体时,单点对焦往往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经常会出现抓不上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使用佳能650D的追踪对焦来实现拍摄。
首先将相机切换至实时取景状态
  首先在待机状态下,按下相机背部的【取景方式选择】键,将相机切换至实时取景状态。然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Q键】,进入拍摄参数选择菜单。
选择追踪对焦
  这时在屏幕的下方有四个对焦方式的选择,选择第一个【追踪对焦】,并按返回键回到拍摄界面。
选择对焦点
  这时只要用手指轻触想要清晰合焦的地方即可,相机会自动的追踪那个位置,以时刻保证对焦点的清晰。
相机会自动追踪对焦点
  追踪对焦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诸如抓拍小孩的面部、抓拍运动的场景时都可以使用该功能。并且佳能650D的触摸屏也为我们选择对焦点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对焦。
第4页:随心所欲 自由移动多点对焦
?随心所欲 自由移动多点对焦
  除了追踪对焦外,自由移动多点对焦也能自动的选择对焦点,只不过追踪对焦属于“满屏幕”追踪,而自由移动多点对焦是在用户给出的限定范围内,使用多个自动对焦点进行对焦。下面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实际演示一下。
视频:自由移动多点对焦
  和追踪对焦一样,我们首先需要将相机调节至实时取景状态,在对焦模式选择的菜单中,选择【自由移动多点对焦】模式。选择完成后按返回键回到拍摄界面。
选择自由移动多点对焦模式
  然后,通过触摸屏幕选择一个自动对焦的范围,这个对焦范围会用白框来表示。
选择对焦区域
  最后我们就可以按动快门来拍摄了。首先半按快门,这时白色对焦范围框内会出现多个绿色的对焦点,这表示自动对焦已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快门全部按下,完成最终的拍摄。
在自动对焦范围内,相机会自动选择对焦点
  自由移动多点对焦适用于事先预知了主被摄物体位置,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对焦,对焦时不必那么的精细,只需要指出大致的范围即可,剩下来的就由相机自动的去完成,非常方便。
第5页:精确把握 自由移动单点对焦
?精确把握 自由移动单点对焦
  当然,除了由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外,我们还可以手动调节相机对焦点的位置,例如自由移动单点对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视频:自由移动单点对焦
选择自由移动1点对焦
  和上面几种对焦模式一样,我们需要进入相机的对焦模式选择菜单,选择自由移动单点对焦模式,然后点击返回键回到拍摄界面。
选择所需要对焦的位置
  这时通过触摸屏幕,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对焦点的位置。并且如果当我们开启650D的触摸拍摄功能后,无需按动快门,相机就会自动完成对焦、拍摄一系列操作。
可以放大进行观察
  除此之外,实时显示拍摄功能还可以将拍摄画面放大显示,便于进行精确的对焦。将对焦框移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按下放大键,即可以5倍、10倍放大显示图像。
对焦的位置可以精确控制
  自由移动单点对焦,适合那些对焦点位置有着精确要求的玩家使用,这部分玩家往往会将相机用三脚架进行固定并构图,最后选择所需要的焦点进行对焦,并完成拍摄。
第6页:速度至上 快速模式对焦
?速度至上 快速模式对焦
  在使用单反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拍摄时,对焦速度往往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实时取景时采用的都是反差式对焦,速度相对较慢。而佳能650D配备了“快速模式对焦”,该模式利用相差检测全9点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的自动对焦方式,这是实时显示拍摄时最快的对焦方式,能够获得类似观察光学取景器拍摄时的感觉。
视频:快速模式对焦
选择快速模式对对焦
  依旧是在实时取景模式下进入对焦模式选择菜单,选择【快速模式】,然后点击返回键回到拍摄界面。
选择对焦点
  这时在屏幕上会出现和取景器中相同的9个对焦点,通过触摸相应的对焦点来改变对焦位置。选择完对焦点后,半按快门进行自动对焦,这时屏幕会短暂的“黑屏”,这是由于相机抬起反光板进行高速、高精度对焦造成的。合焦后,相机会自动回到实时显示拍摄模式。
  总体而言,佳能650D的实时取景功能非常的方便,CMOS感应器输出的图像将以100%的视野率实时显示在LCD上,显示的图像可以放大,这有助于初学者获得精确的对焦,可缩短工作流程并提高拍摄效率。实时显示拍摄模式可以通过调整拍摄参数实时查看曝光效果和景深的变化,还可以设置网格线,方便用户精确控制取景范围。快速拍摄模式与触摸屏的配合,也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效率,便于玩家抓住难得的瞬间。
第7页:附件:佳能650D产品参数
?附件:佳能650D产品参数
APS-C规格数码单反
全手动操作
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尺寸
22.3×14.9mm
传感器描述
自动,手动,添加除尘数据
影像处理器
最高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
17.9M()8.00M()S1:4.50M()S2:2.50M()S3:(720×480)
全高清(1080)
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9点(全部为对应F5.6的十字型,中央为对应F2.8的双十字型自动对焦)
对焦辅助方式
对焦辅助灯
显示屏尺寸
像素及类型
104万像素液晶屏
触摸屏,旋转屏,高清屏
25种语言(含简体中文)
支持对焦方式:Hybrid CMOS AF(面部+追踪、自由移动多点、自由移动1点)、相差检测方式(快速模式)手动对焦(可进行约5倍、10倍放大确认)触摸快门:具备连续自动对焦:具备测光模式:使用图像感应器进行评价测光(315区)、局部测光(实时显示画面的约8.8%)、点测光(实时显示画面的约2.8%)、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范围:EV0-20 (23℃、使用EF 50mm f/1.4 USM镜头、ISO 100)显示网格线:两种类型
光学(眼平五面镜)
取景器描述
视野率:垂直/水平方向约为95%(眼点约为19毫米)放大倍率:约0.85倍(-1 m-1,使用50mm镜头对无限远处对焦)眼点:约19毫米(自目镜透镜中央起-1 m-1)内置屈光度调节:约-3.0-+1.0 m-1(dpt)对焦屏:固定式,精确磨砂反光镜:快回型景深预览:具备
电子控制焦平面快门
1/60-1/4000秒(场景智能自动模式)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使用广角镜头时,快门速度可能为1/60秒以下或更低)30-1/4000秒、B门(总快门速度范围。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
闪光灯类型
外接闪光灯(热靴)
约17mm镜头视角
约13(ISO 100,以米为单位),具备无线主控功能
闪光灯回电时间
程序自动曝光(场景智能自动,闪光灯禁用,创意自动,人像,风光,微距,运动,夜景人像,手持夜景,HDR逆光控制,程序),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
手动:在±5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自动包围曝光:在±2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可与手动曝光补偿组合使用)
评价测光(与所有自动对焦点联动),局部测光(取景器中央约9%的面积),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4%的面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自动,预设(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闪光灯),用户自定义具备白平衡矫正和白平衡包围曝光功能
基本拍摄区模式:在ISO 100 - 6400之间自动设置*人像:ISO 100、手持夜景:在ISO 100- 12800之间自动设置创意拍摄区模式:在ISO 100 - 12800之间手动设置(1级为单位)、自动在ISO 100-6400之间设置、ISO自动时可设置最大ISO感光度、或ISO扩展为“H”(相当于ISO 25600)
尺寸和帧频:(全高清):30p/25p/24p(高清):60p/50p640×480(标清):30p/25p* 30p:29.97帧/秒,25p:25.00帧/秒,24p:23.976帧/秒,60p:59.94帧/秒,50p:50.00帧/秒对焦方式:Hybrid CMOS AF(面部+追踪,自由移动多点,自由移动1点)手动对焦(可进行约5倍,10倍放大确认)具备伺服自动对焦曝光控制:短片用程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视频快照:可设置为2秒,4秒,8秒
支持(最高约5张/秒)单拍,连拍,以及10秒延时连拍最大连拍数量JPEG大/优:约22张(约30张)RAW:约6张(约6张)RAW+JPEG大/优:约3张(约3张)* 数字基于使用8GB存储卡的佳能测试标准(ISO 100和“标准”照片风格)* 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基于佳能测试标准的UHS-I兼容8GB存储卡
颗粒黑白,柔焦,鱼眼效果,油画效果,水彩画效果,玩具相机效果,微缩景观效果
可应用于长时间曝光和高ISO感光度拍摄
录音/音频系统
支持(线性PCM)具备内置立体声麦克风外接立体声麦克风端子可调节录音电平,具备风声抑制功能,具备衰减器功能
支持(可选)
支持(可选)
兼容PictBridge打印
浏览方式:单张图像,跳转(按10或100张图像,拍摄日期,文件夹,短片,静止图像,评分)图像显示格式:单张图像显示,单张图像+信息显示(基本信息,拍摄信息,柱状图),4张图像索引,9张图像索引,可旋转图像幻灯片播放:全部图像,以日期,文件夹,短片,静止图像或评分,可选择5种过渡效果背景音乐:可以为幻灯片播放和短片回放选择
存储卡类型
SD/SDHC/SDXC卡(兼容UHS-I)
图片:JPEG,RAW视频:MOV(MPEG-4 AVC/H.264)
USB2.0外接麦克风输入端子:3.5毫米直径立体声微型插孔遥控端子:用于快门线RS-60E3无线遥控:遥控器RC-6
锂电池(LP-E8,1120mAh)
AC适配器:ACK-E8
使用取景器拍摄:23℃时约440张,0℃时约400张使用实时显示拍摄:23℃时约180张,0℃时约150张
133.1×99.8×78.8mm
520g(仅机身),约575克(CIPA方针)
照片风格:自动,标准,人像,风光,中性,可靠设置,单色,用户定义1-3自动曝光锁:自动:在使用评价测光的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下合焦时应用手动:通过自动曝光锁按钮
EOS 650D机身&x1EOS数码解决方案光盘&x1软件使用说明书光盘&x1电池充电器 LC-E8C(含电源线)&x1锂电池LP-E8&x1USB接口连接线&x1立体声视频连接线AVC-DC400ST&x1相机背带EW-100DB IV&x1
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
400-622-2666
周一至周五:9:00-20:00;周六和周日:9:00-18:00
除非本规定做特殊说明的产品外,佳能提供1年的免费送修服务。在按照用户使用手册及机内操作指南正常使用的状态下,万一机器出现故障,请出示保修卡及购机发票进行保修。除保险、邮递、运送等杂费外,保修服务免费提供。数码相机执行国家“三包规定”(但仅限于在中国大陆地区购买的产品)。随产品之附件(非充电电池)、清洁镜头、观景器等服务及消耗品、选择性物品等不在保修范围内。进入官网&&
参考价:<span data_priceid="5元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
相机类型:APS-C规格数码单反
外形尺寸:133.1×99.8×78.8mm
最高分辨率:
“佳能”品牌相关
电话:010-佳能650D怎样全景对焦?而不是对焦某一点!_百度知道
佳能650D怎样全景对焦?而不是对焦某一点!
我要怎么做才能对焦点多一些?或者出现在显示屏上的景都很清晰(都对焦),但拍出来看了照片,在转换目镜中对焦红点时好像不能很好对焦,经常会跑焦?和全景对焦?之前以为目镜中所有红点都亮时说明全景对焦了,手可以点屏幕某一点进行对焦。为什么650D显示屏对焦和目镜取景对焦都只能对某点对焦刚接触单反相机?目镜取景时好像更不好拿捏。还有就是也不懂怎样才能用目镜多点对焦,如果可以,然后其他点都会模糊化,用的还不是很熟练,发现对焦错误,因为经常觉得我已经对焦好一点了。或者可以全景对焦?因为显示屏对焦时,那要怎么设置,但好像是自动对焦,而不是全景对焦,而不能对全景对焦(就是全景都很清晰)
焦距越短,与镜头的焦距,摄距越远,这就是景深范围,当模糊圈在允许的范围内,为什么有的风光照片,焦点就不同。光学镜头聚焦只能在某个焦点上。那么?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上面说的焦点,物距不同?相机的多个对焦点,光圈越小,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一般只能对焦在一个点上。这个景深范围!,在焦点前面和后面一定的距离内。我简单说吧,常常利用超广角镜头,清晰度还是能够接受的。所以拍摄风光照片,可以认为是清晰的,说清楚要不少篇幅,这时的焦点基本都在一个平面上!你听谁说有全景对焦这个词,小光圈来得到很大范围的景深你的理解完全错误。要在所有范围内都落在焦点上,光圈有关,景深就越大,远景和近景都清晰呢,拍摄距离,有时可能有多个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5。3,使用自动模式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2,因此你可以通过单点对焦来掌握你要求的清楚的范围,但是光圈越小。4、但是你的要求可以通过减少光圈来达到、11、拍风景由于光圈小、16等1,估计你不知道光圈数据越大,所以快门就慢了。6、你要求的是不可能的,景深越大是你需要知道的,就是8,在拍风景的时候,光圈在8以下,因为小景深对应于大光圈、用单反的人应当使用单点对焦、你需要也解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一般来说,实际光圈越小,所以一般是使用三角架的
现在的技术没有满足你上面要求的相机。你可以尝试提高iso并且缩小光圈到f8以上。光圈越小全景模糊程度越低。你所看到的一些所有不同背景距离的图片都清晰是通过多张不同距离对焦的照片后期合成的
照相机的对焦点永远只有对好的那个焦平面最清晰,不可能多点对焦。而如果你希望焦点的前后也清晰,只能通过缩小光圈或者减慢快门,但是这也仅仅是相对你决定很清晰,但是最清晰的永远是焦点那里。对于对焦的原理和说明,我觉得楼主可以找一本单反的入门教程,一般前面的几章就会把入门所需的原理都解释清楚,比听我们三言两语的回答要好。或者优酷上有一个叫吴师自通的教程,是一个叫吴玮的老师做的,把他前面的章节看看,你就入门了。
你用AUTO档算了
光圈调小,也就是F值调大,这样全景就清晰了。
佳能的相关知识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跑焦的系统分析
&[ 主题管理员: 不归路 ]
泡网分: 9.542
注册: 2009年03月
跑焦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年覆一年,至今似乎仍没有盖棺定论。
其实跑焦的问题在胶片时代一样存在,
只不过数码时代在电脑屏幕上看原始图,问题被急剧放大而已。
跑焦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牵涉很多方面,并非单一原因形成,无法用单一的理论来分析,
但随着对各种现象了解越多,掌握将越深入,直到最后可以无限接近真相。
本人试做出系统的分析,水平有限,也希望各位高手大侠能补充完善之。
首先将“跑焦”定义为对焦之后焦点漂移的现象,
它的最初根源,其实正是单反结构本身。
单反采用相位对焦的方式,对焦系统与成像系统是分开的,在此前提下,间接引起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
如果采用类似小DC的反差对焦方式,对焦和成像在同一块感光片上完成,那么理论上是不存在跑焦问题的。
当然,反差对焦也有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比如对焦速度,取景延迟,热噪声等等,
所以直到如今技术相对成熟了,采用这种对焦方式的“单电”相机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跑焦即有机器本身的问题,也有环境影响造成的问题,当然也有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问题。
我们先把这些分为“器材本身固有的跑焦”和“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跑焦”两大类,再来进行分析。
另外,下文中“近偏”指靠近相机方向,“远偏”反之。
--------------------------------------------------------------------------------
一、器材本身固有的跑焦
1、镜头的球差。
镜头的球差会导致各个光圈下光线的聚焦点不一致。
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都不是以最大光圈拍摄的,
然而,相机对焦时都是以镜头的最大光圈对焦,在拍摄一瞬间才收缩到指定光圈,
所以造成对焦时的聚焦位置和实际拍摄的聚焦位置不一致。球差问题主要引起对焦远偏。
有多严重?举个例子吧。
天塞Tessar结构这方面比较突出,比如CZ的Tessar 45/2.8,
物理焦距46.2mm,光圈F/2.82,球差最大处0.16mm,F5.6处0.14mm
这只镜头的MTF和分辨率看起来都不错,但球差很大,
在F/5.6时焦点漂移量达到了0.14mm,这意味着如果全开光圈下对准了3米远的物体,
可光圈收到5.6时,实际焦点在3.8米。
普通镜头的话,球差问题比较小,
而且主要在广角端比较突出。中长焦段随着像场越来越平,问题逐渐不明显。
像28-105、24-70L之类的较早期的全幅镜头,这样的问题比较多见。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们广角端肉。其实我相信很大原因是焦点远偏引起的。
特别是有时候前、后景相隔较远,而对焦在前景,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很难发现焦点远偏的问题。
这种问题变焦镜头难以解决,因为校准了一端,另一端又偏了。
同一个镜头,在不同焦距下跑焦不同,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球差问题还会间接引起不同色温下跑焦不同,
光线经过2层反光板,进入小透镜再进入对焦模块。小透镜本身也存在球差问题,
这将引起不同色温的跑焦,分析暂略,结论是:
色温低近偏,色温高远偏。
2、镜头的档次问题
(1)成像好的镜头比成像差的合焦准确度高一点,因为良好的信号更有利于对焦模块工作;
(2)防抖镜头比非防抖镜头合焦准确度高一点,因为画面更稳定,更有利于对焦模块工作;
(机身防抖并不具备这个优势)
(3)环形超声波比机械的对焦性能要相对稳定一点;
如果说前面几点还稍微有规律的话,那这一个就要命了。
做工差的镜头由于精度差,转配松垮,跑焦无规律。
比如佳能的低端镜头,早期的18-55、50/1.8等
前镜组稍微碰一下都能让焦点跑到不知道哪里去,甚至机身的震动都可能对其造成影响。
这样的镜头,跑前跑后没规律的,关键时刻给你来一下,让你无所适从。
两大副厂镜头,腾龙和适马,前者由于做工相对精致一些,跑焦问题也比后者少。
3、机身的档次问题
机身档次几乎可以说,直接影响对焦性能。这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
(1)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合焦的检测精度,高低档机身大有差别。
这个问题包括模块、算法、芯片...各个环节的综合,是一个大系统的问题。
在现实中,你往往可以见到低端机采用了高端机的对焦模块,但实际对焦性能仍比高端机差。
比如Nikon D700,号称采用了和D3相同的Multi-CAM 3500FX自动对焦模块,
但在阴暗环境下对焦精度大大下降(据说加手柄后可以改善),完全不是一回事。
顺便提一下,“对合焦的检测精度”和对焦点本身固有的“5.6精度、2.8精度”不是一回事,此精度非彼精度。
(如果不知道后者为何物,可以先网上搜索一下相位检测的原理,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
后者我认为有时不是绝对必要的,只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早期Nikon就很少提什么2.8精度,但跑焦问题就是比佳能少。
另外再举一个例子, 使用超广角镜头(等效16-24mm)的人可能对这种情况不陌生:近偏
按照网上的说法,这是由于超广角镜头的测距基线短(解释起来也比较复杂,请自查),
但说到底了,还是相机的检测精度不够。而且当合焦困难的时候,相机一般会优先合焦在近偏的位置
原因在于后景深比前景深大,优先合焦于近处相对安全。
(2)对焦的有效EV范围不一样
比如Canon EOS 350D的范围是[1.0 - 20],450D是[-0.5 - 18]。
这导致450D在暗处的对焦能力明显强于350D。
对于极暗极亮的对焦场景,由于超出模块的工作范围,将会导致对焦模块误把焦点对在范围内的其他点。
(3)对焦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一样
好的机身速度快。这个问题在手持使用长焦时、或拍摄动态场景比较突出,
抖动或动态引起画面位移,如果快于对焦检测的工作时间,将引起对焦失败,也会带来对焦的偏差。
(4)机身档次低往往装配精度也低,比如反光板位置不正、各耦合部件有偏差等,
使得光线到对焦模块的距离和到感光片的距离不一致,
这种情况下虽然对焦模块判断合焦了,但实际拍摄时光线却未能在感光片上合焦。
这种情况只能送修或使用机器自带的AF微调设置修正(如果有的话)。
另外,使用过程的磨损震荡,热涨冷缩等问题,将间接影响机身耦合程度,机身档次高低在这里也很有差别。
(5)各个对焦点性能不一致,所以应对环境的能力也不一样,往往中心点的能力高于其他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十字型对焦点对环境的适应范围虽然广于一字型,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单次对焦的精度会更高,
因为十字型也只是优先采用其中一个方向,并不是两个方向联合工作。
一般来说,由于横向对焦点只能对垂直的线条进行检测,
所以在一些特别的场景中,一字型如果检测不出反差,将不能合焦,表现为镜头拉风箱。
十字型的适应能力强一些,减少上述的情况。米字型的就更强了。
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能力对跑焦问题只是间接影响。
(6)追踪对焦的性能
我觉得这方面目前Canon性能优于Nikon,尤其中低端。Canon最烂的机器也追得起来,Nikon基本没响应。
另外要提一下,有些同志认为对焦模块的像素数少,所以不能做到特别精准,是硬伤。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分析暂略,以后有精力我再写。
4、机身与镜头的搭配
为什么不同镜头的跑焦不同?传闻中的机身级差与镜头级差相消相加是怎么回事?
首先镜头对焦到达指定位置后的停止,是有阻尼的,每款镜头都不一样;另外还有球差和色温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镜头和机身进行通讯,并给出镜头微小的步进量来进行相应的修正。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配合得不协调,误差就产生了。
当然不修正是绝对跑偏的,只是修正得不好也仍然跑偏。
比如镜头需要补偿-3,而机身作出的判断才-2,那么就仍然不准确。
至于为什么同一型号的镜头跑焦表现也不同?
这是因为同型号的镜头在生产流水线上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阻尼。不同批次更甚。
另外,副厂的卡口反向工程做得不够好,这也使得副厂比原厂跑焦更多。
现在新出的机器不少都带有AF微调,不过还没能达到对同一镜头的不同焦距、色温等问题都记忆。
所以有些同志自己进行AF微调以后,应对不同环境不同题材,问题还是没能彻底解决。
实际使用中,跑焦往往也是多种原因同时引起的,急剧加大了复杂性,时准时不准,变得没规律了。
至于早期有不少人讨论的开环闭环检测的问题,
它其实不能对跑焦引起足够明显的影响,这里就暂不提了。
综合第一类这些固有的跑焦原因,尽管高端机器也未能根除跑焦问题,
但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器材总是没错的!
器材好坏将直接影响出片率,使用好器材你将会更省心、更舒心,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艺术创作。
二、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跑焦
1、有些人喜欢先对焦后构图,这会带来余弦误差。
有时景深大,或者画面移动不多,这个问题不明显,被掩盖了。
所以喜欢这么干的同志,建议在拍大景时才用这一招,而且移动幅度不宜过大;
而拍特写就尽量少用为妙,还是规范地先构图,再使用相应的对焦点,即使有困难也尽量设法减少移动。
2、手持不够稳定,或者选择的拍摄点反差过低或环境过暗,超出对焦模块工作范围。
3、没有及时把握好被摄物体的位移情况,对焦后物体移动或拍摄者自身移动。
4、前后景时对焦点把握不当。
对焦点实际上并非一个点,它仍是有一定的检测面积,而且总是优先选择信号强的地方,
举个例子,在含有前后景的场景中拍摄前景(比如最常见的美景和人脸),
如果对焦点太靠近前后景的边缘,当遇到后景反差高于前景的时候,
器材很可能会穿越前景到达后景,造成不必要的跑焦。
针对这类情况其实也需要积累一些拍摄经验,尽量避免在这些容易出问题的点上对焦。
--------------------------------------------------------------------------------
综上所述,跑焦大体就是这些原因。下面再来随便聊聊实际使用中的一些体会吧。
对焦性能是区分高低档单反的第一性能。
再狗的头,只要对上焦了,也差不到哪里去,反而是题材、环境的影响更大;
再牛的头,对不上焦也跟狗头没差别。
好机配好头是最好的;烂机配好头、或者好机配烂头,问题一般也不大。
但是中档机配中档头,问题可能就来了,特别是配那些早期的全幅头。
但这种搭配一般跑起来相对有规律点,好解决,
不像烂机配烂头,可靠度就不那么高了...有些关键时刻能不能出片就看运气了。
为什么烂机配好头,反而问题不大?
在300D、350D横行的年代,想来它们是跑焦王,又不支持2.8精度,应该无法驱动大光圈牛头才对?
但实际上有些人认为机身不保值,喜欢买牛头烂机身,反而什么问题也没有。
现在想来,一个是牛头做工好,
另一个则是即使用5.6精度去驱动70-200/2.8乃至328这样的大炮,也未必如想象中那么糟糕,
大光圈反而提供了低照度低反差下的通光量,弥补了机身对合焦的检测精度的不足。
我觉得佳能的低档机配合中低档镜头,跑焦问题比Nikon严重一点。
以前的跑焦王300D、350D、10D本身检测精度就低,
特别是前2者,再搭配那个18-55的套头,而50/1.8又是很多人的选择,跑起来那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
顺便提一下18-55is。这个头我一拿到手,感觉做工比18-55好了很多,改进了不少
(不过色彩很淡,比18-55还要淡)
Nikon的低端头,比Canon做工好太多了。18-70、18-135,中档的24-85ED等,
至少拿上手,不会像Canon的18-55和50/1.8那么糟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规律的偏移。
Nikon D50、D80我用得比较熟,有种感觉是对焦比3位数的Canon都要慢半拍。
即使配AF-S镜头,启动时总是稍微迟疑一下,
如果在阴暗的环境下使用跟踪对焦,可以观察得更明显,有时甚至完全没反应!
但是只要提示合焦,偶尔跑焦也不会偏离焦点太远。
传说中佳能为了速度降低精度,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现在的机器改进得比较好了,新出的镜头技术更优良,特别是针对APS的专用镜头,
所以跑焦的问题比以前少了很多。至少比300D那个年代少很多了!
但是为何网上的抱怨声并不减少?...很简单,单反用户多得多了嘛。
如果一个镜头在同个焦距跑焦没规律,往往是做工不好,不关机身的事;
如果在某些低反差的情况下有规律的跑,可能是机身检测精度不够;
如果有规律地远偏,可能是镜头的球差问题;
有时则并非镜头或机身单独的问题,单看哪一样可能都没有故障,但配合以后就会出问题。
测试跑焦的时候注意看环境,特别是那些喜欢拍报纸的同志。
一些广角大光圈头,收不收光圈会引起球差问题;
但有时,测试的光线环境太低、光源的色温问题,造成跑偏也是可能的。
别以为黑白线条就一定没事哦。所以最好还是去实拍,实践检验是最好的。
○○○○○○○○○○○○○○○○○○○○○○○○○○○○○○○○○○○○○○○○
【补充一】
球差问题借用一下老顽童斑竹的话
大光圈与小光圈精确对焦位置有差异,这是常见的。原因在于镜片有球面像差,镜头虽然已经校正了球面像差,但总有一点剩余球差,导致大光圈与小光圈焦距略有一点点差异。一般球差校正不足的大光圈焦距有一点短、校正过度的大光圈有一点长。
一般球面像差实际是边缘焦距较短, 中心较长. 但边缘面积较大, 大光圈时成像主要靠边缘, 故成像较差但镜头离焦平面较近. 缩小光圈以后需要调焦到更近的距离标度, 使镜头离焦平面略远一点, 成像才能更清晰.
【补充二】
zjufan网友的帖子
《色温对于对焦精度的影响》
【补充三】
原文由 平居 在 10:13发表
转无忌【斜阳系缆】帖,大家参考一下
索尼单反相机α350对焦特性研究
【补充四】
ping0087网友的帖子
《实在忍不住了,手痒调焦》
【补充五】
现在是2013年了,同学们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的技术又出现了,就是在成像的主感光片上进行相位对焦(而不是传统的反差对焦)
比如佳能650D和Sony NEX-5R都有了这种技术的应用
不但高速(尽管目前这一点还做的不好),而且不跑焦。呵呵
本帖最后由 不归路 于
09:22 编辑
&浏览:21599&&回帖:103 &&
泡网分: 0.183
注册: 2015年11月
非常深入的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我就是中档机配中档头70D+15-85头,逆光时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成像平面对焦才是最好的,单反相机机械部分太多,尽管性能顶级配套完善但也有种恐龙的感觉。
泡网分: 3.671
注册: 2011年01月
楼主你应该出篇论文
泡网分: 0.018
注册: 2016年01月
好贴要顶,难得的技术贴
泡网分: 0.201
注册: 2013年08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53
注册: 2011年10月
mark一下,按有大神的分析,真正的跑焦是很少的,基本上都是相机对到了人不想对的地方。
本帖由 MI NOTE LTE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17
注册: 2011年09月
我蔡司16-35/2.8ZA、蔡司85/1.4ZA在索尼A500、A58、A57、A77上都跑焦,而且16-35/2.8ZA在A77上用微调也无法理想弥补。反而,索尼自己的镜头,如索尼16-50/2.8、17-70、75-300、70-400,在这些机身都不跑焦,或者说跑焦很轻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按理说蔡司比索尼的镜头要搞一个档次。
泡网分: 0.201
注册: 2013年08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521
帖子: 1687
注册: 2007年02月
这贴发现得太迟,也讲一些关于自动对焦的体会,其中也包含了跑焦、聚焦精度和速度等问题。
主贴里关于机身的档次,在我的体会上还有机身聚焦马达的问题,当然只针对尼康的D头。最早用过的D70的机身马达,可能和D100一样,马力强劲,能很快速的推动镜头聚焦,后来出的D80、90等虽带机身马达驱动D头,明显迟缓得多,老重一点的如图丽全金属头,时而连反应都没有。
再个是G头与D头的跑焦概率和精度的问题,我的体会和前贴的或许不同。G头一定是发展趋势,速度是上去了,但有得也有失,G头的聚焦行程明显比D头短了很多,相对来说聚焦精度及跑焦的概率要大一些。N家的D头,也包含非D自动头,从胶片时代起到G头出现前,就没听说过“跑焦”一词,这也说明了聚焦行程对精度影响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绝色影吧 于
03:33 编辑
泡网分: 0.512
注册: 2013年10月
马克一下,脑补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54
注册: 2013年09月
难怪我用手动老头,转接环配新相机对焦有时明显胜过自动对焦。因为我都调好光圈才对焦。
本帖由 V2.5.0 iPad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193
精华: 1帖子: 3084
注册: 2005年08月
photogreedy 发表于
这个问题没有高手回答一下吗?如果是通过取景器进行的手动对焦,那肯定也要跑焦的。如果是通过液晶屏用实时取景功能,然后放大8-10倍后进行手动对焦,还是相对准确的。当然手动对焦就存在误差的问题,所以还是尽量靠机器的对焦系统吧。
泡网分: 16.308
注册: 2006年11月
无忌十年,终于系统的较为全面的阐述了跑焦。
泡网分: 2.691
帖子: 2671
注册: 2013年05月
俺用的索尼A580,感觉老美能达的经典AF定焦头号称天星的24定和天眼50微基本不跑焦!
泡网分: 2.691
帖子: 2671
注册: 2013年05月
ocat 发表于
`nikon 的G头已很好地解决了球差跑焦的问题。
在我的D800上简单试了多款新、旧头,所有老的D头都多少有球差跑焦,但所有新的G头基本不再出现。
所以,不要再迷信一些经典老头,尽量用新头!支持+1!
泡网分: 41.314
帖子: 2098
注册: 2003年02月
gejh 发表于
非常好的帖子!学习了。我给跑焦逼得现在都用手动镜头。很少再碰自动镜头了。手动镜头同样有球差跑焦,除非你同时用“光圈(景深)预览”功能确认对焦情况。
NIKON 的G头,到是基本解决了球差跑焦。。。
本帖最后由 ocat 于
20:11 编辑
泡网分: 41.314
帖子: 2098
注册: 2003年02月
photogreedy 发表于
这个问题没有高手回答一下吗?手动对焦解决不了球差跑焦问题,但要是你同时用“光圈预览”功能确定对焦情况,可以解决,但很暗、还慢。。。
泡网分: 41.314
帖子: 2098
注册: 2003年02月
`nikon 的G头已很好地解决了球差跑焦的问题。
在我的D800上简单试了多款新、旧头,所有老的D头都多少有球差跑焦,但所有新的G头基本不再出现。
所以,不要再迷信一些经典老头,尽量用新头!
泡网分: 14.641
帖子: 2815
注册: 2008年07月
我知道的所有东西这里都有了 没法给予补充了
球面像差导致的焦点偏移很闹心 比如50L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691
帖子: 2671
注册: 2013年05月
仔细的学习了一遍,感到对焦不准的问题也不可怕了!反正大家多少都在跑!哈哈!
泡网分: 1.022
注册: 2012年02月
yong1588 发表于
看了各位老师对跑焦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我的问题是:是否手动对焦就十分可靠了?换句话说,是否眼睛看到对焦情况就是后来拍到的结果?这个问题没有高手回答一下吗?
泡网分: 2.321
帖子: 2310
注册: 2012年09月
不错的分析
泡网分: 20.001
注册: 2004年02月
非常好的帖子!学习了。我给跑焦逼得现在都用手动镜头。很少再碰自动镜头了。
泡网分: 1.115
帖子: 1107
注册: 2012年09月
謝謝,好貼,學習了。
泡网分: 1.69
注册: 2011年06月
学习了,受教
泡网分: 3.693
注册: 2011年02月
真是好贴啊,受益匪浅,最近正在自己琢磨对焦,这下好了。。十分感谢楼主。。无忌中,这样的帖子再多点就好了。。关注中
泡网分: 1.897
注册: 2011年05月
在百度贴吧开了个“跑焦吧”
/f?kw=%C5%DC%BD%B9&fr=itb_favo&fp=favo
有空来灌水哈,哈哈
也有二维码
以下内容由 公仔牛肉面 于
00:19 补充
没人去,被关闭了,唉唉:expr015:
泡网分: 9.542
注册: 2009年03月
tlys3003 发表于
我原来用的索尼R1,就很少“跑焦”,看来有道理。使用独立的对焦模块,是为了高速,才能够在一些领域使用,比如体育抓拍什么的
目前在感光片上对焦,各种环境下的速度仍不能与上述方式比拟
所以即使它有种种问题,仍然要忍受。
泡网分: 9.542
注册: 2009年03月
kingsyee40D 发表于
LZ的意思是否一些較新的單反有LV的,利用LV對焦準確了,就不會跑焦了(排除鏡頭本身問題)?
請指教。你好,有LV的单反,都具备在感光片上直接对焦的功能,
但即使启用了LV这个功能,在最终拍摄前,未必是使用上述功能进行对焦,那就没用了
比如说佳能450D吧
它启用LV后,仍有两种对焦方式可以选择:
一种半按快门后,LV切断,使用另外的对焦模块对焦,对焦完毕又恢复LV画面(这种方式是为了高速对焦,但存在跑焦的可能)
一种半按快门后,LV不切断,直接在感光片上对焦,拍摄是所见即所得的,不存在跑焦的问题(但是对焦速度很慢,不适合抓拍)
至于你最后补充的那句“排除鏡頭本身問題”,
其实只要是在感光片上对焦,就不用管别的部件了,一定是所见即所得,不存在跑焦问题
另外,如果你用LV辅助,进行手动对焦,也一样不会跑焦,除非看得不仔细。
泡网分: 0.846
注册: 2012年11月
不归路 发表于
不客气,共同学习
另外针对你的说法回复一下
“单电”这个称呼现在比较混乱
A33、A55、A99等这个系列,虽然Sony把它们称为“单电”,
但它们采用了半透式反光板,仍保留和单反一样的相位对焦方式,
主感光片和对焦模块是各自独立的(我更愿意视它们为单反)。
所以,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对焦,仍不会根治跑焦
而NEX系列,完全采用主感光片反差对焦,这个一般是不会跑焦的
即使是单反,现在新出的很多单反也同时提供两种对焦方式,
即你也可以采用速度慢一点的主感光片反差对焦,这样拍摄,也基本不会跑焦
在不需要快速抓拍的场景,值得采用。LZ的意思是否一些較新的單反有LV的,利用LV對焦準確了,就不會跑焦了(排除鏡頭本身問題)?
泡网分: 14.311
注册: 2007年05月
zhaogang8848 发表于
跑焦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焦点没有合焦到焦平面(传感器上),DC或者微单这种实时取景的机型是用传感器直接对焦的,只要合焦了一般就是准确的,单反才用独立的对焦系统,理论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跑焦是难免的。不同的变焦镜头,跑焦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即使长焦端准确了,也不敢保证广角端就不泡,跑焦多少的问题而已。所以如果不是抓拍,单反有实时取景功能的话,也可以尽量多用这个功能。看来索尼RX1值得购入。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50d对焦速度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