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在江边钓鱼用什么鱼饵江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查看: 9675|回复: 8
来自 湖北精华
本帖最后由 叶亚东 于
19:30 编辑
蒲圻古邑县址经考证在赤壁市官塘驿镇御屏山村的衙门嘴 ,并非在嘉鱼县的潘家湾,当时嘉鱼也隶属于蒲圻县管辖,只是后来象两兄弟一样分了家,其实说起来,对外还是一家人。至于赤壁之战古遗址,当然,嘉鱼县境内也涵盖其中。但无可非议,赤壁的南屏山,为诸葛亮拜风台所在,且为周瑜指挥所所在。这位仁兄, 煞费苦心,费诺大的口舌, 行无谓的纷争和抵毁,也掩盖不了事实,何苦呢?何益呢?
来自 福建精华
冯金平是赤壁历史文学的高人,支持,看过他写过的书
来自 湖北精华
白云悠悠过 发表于
冯金平:文化赤壁建设的几点建议 
                             &&冯金平&&...
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支持!
来自 湖北精华
本帖最后由 白云悠悠过 于
20:42 编辑
冯金平:文化赤壁建设的几点建议 
                             &&冯金平
  有机会听到来自各地专家的宏论,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我有两个事作个说明,再提两点建议。
  一个说明是赤壁的那个石刻,很多人说是周瑜用剑刻的那两个字,说法很多,但是经过我们去年考证,刻那个字的作者叫莫如忠,南宋时期的人,在湖南叙浦县当知县,他是我们赤壁市人,走的时候,他的弟弟送他,从陆溪口到长江往湖南走,走到赤壁这个地方,他就跟他弟弟交待,他说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古战场的标记,我现在写了两个字一定要请人把它刻上去,他就跟他弟弟交待了这个事,后来他弟弟就把这两个字刻上去了,这是一个说明。
  再一个,我们这个赤壁县城,也就是原来的蒲圻县城,这个县城也是经过了几次迁移,最早我们史料记载是在长江边上的竞江口,以往我们把这个竞江口定在赤壁市官塘驿镇的衙门嘴村,但是这个地方我实地考查以后觉得不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离金口很近,很可能是沙羡故城,一个最早的县城后来搬到金口,而真正的竞口应该在嘉鱼的潘家湾,因为长江从陆口起一直到潘家湾,有一条内江,内江正好在潘家湾又重新进入长江,那里形成了一个口子,古代叫竞江口,而且蒲圻湖也在那个地方,所以我认为蒲圻建县于竞江口应该是在嘉鱼潘家湾。后来这个县城又搬到了白面洲,这个白面洲也叫蒲圻洲,就是现在嘉鱼县县城,再由嘉鱼县城又搬到了陆口,一直到唐代的武德四年才搬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地方,后来一段时间发洪水,又搬到了陆口,在唐代贞观七年,重新搬回来,再这个县城就没有迁徙了。这是两点说明。
   以上是我们赤壁市的史学泰斗冯金平大师在一次专家研讨会上的讲话。
   赤壁在嘉鱼境内的沿江三迁是有历史根据的,不是凭空捏造。嘉鱼就是我们赤壁先祖最初建县的地方,嘉鱼是我们赤壁的祖籍地,嘉鱼、赤壁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如果我们自大自傲,贬低嘉鱼,实质就是在贬低我们自己。赤壁之战的精髓就是“联”,团结联合才会双赢。
来自 湖北精华
   “错笔词”反过来念就是“词笔错”,意思骂我们是“赤壁撮”。这是咸宁口音,此人多半是咸宁人。
   这篇“百里赤壁 尽在嘉鱼”的文章我在网上看过,里面根本就没有“蒲圻人被称为山里古,陆水湖历史上不过是一个小水塘而已!”这句话。
   不知你跟我们赤壁有什么深仇大恨,处处与我们赤壁作对。
来自 湖北精华
&&夸张点说,赤壁市(原蒲圻市)是一个与万里长江搭不上边界的城市,全赤壁市的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喝着陆水湖被污染了的死水也够不着一口长江的水,虽然长江的水也有污染,但毕竟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雪山,毕竟是流动着的活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长江搭不上边界的城市,竟然打出了“赤壁古战场”的金字招牌。蒲圻人被称为山里古,陆水湖历史上不过是一个小水塘而已!
& && & “赤壁”这块金字招牌能值多少钱呢?可以说它是无价的,文化瑰宝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说它值一千亿、一万亿都不为过。在中国只要稍微认识几个字的,没有不知道“赤壁”的,“赤壁”的大名,如同“长城”、“故宫”一样家喻户晓;在国际上“赤壁”也是大名鼎鼎的,从那些世界级的大腕争相开发的“赤壁之战”的网游软件,我们就可以管见一斑了。
& && &&&嘉鱼,是一个临江的县城,从地图上看象一个倒“7”字,拐弯处就是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簰洲湾”,笔直的那一端是陆溪口,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陆口古镇”。万里长江流经嘉鱼之县境的里程有220里之多,这同那个与长江搭不上边界的赤壁市有着天壤之别。一个连长江的水都够不着的地方怎么称得上是“赤壁古战场”呢?
& && &&&最早记载赤壁古战场的地理史料是南北朝时代的盛弘之的《荆州记》:“蒲圻(即今潘家湾竞江口)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说的就是嘉鱼境内长江沿岸一百里,壁立于江边的蜀山、龟山、马鞍山、文庙山、凤凰山、鱼岳山、牛头山、狮子山、白云山、横山、赤壁石矶等群山。这些在一千八百年前,壁立于长江南岸的赤色群山,古称“百里赤壁”,除了赤壁石矶在50年代被没有战略眼光的县领导拱手送给了原蒲圻县外,其它的沿江赤壁全部在嘉鱼。
& && &&&嘉鱼有200多里长的长江河道;嘉鱼的陆口与乌林隔江相对;嘉鱼的沿江三口,陆口(陆溪口)、鲍口(白云山)、竞江口(潘家湾)是古代的沿江重镇,是九省通衢的藩屏。嘉鱼沿江的百里赤壁古战场,与赤壁市以赤壁石矶、南屏山、金鸾山这三座小山来打造的古战场赤壁相比,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 && && &从地理位置来看,赤壁石矶、南屏山、金鸾山若断若连且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与古长江河道的走向不符,与“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的记载也不相吻合,或者说是相去万里,其根本就没有“赤壁之战”的气势。
& && &&&从面积的大小来看,赤壁石矶、南屏山、金鸾山总面积在0、5平方公里左右,与赤壁大战那个能够驻扎千军万马的实际场景不符,其充其量只能修个哨所之类的,来窥视一下对岸曹军的动向。
& &&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赤壁石矶、南屏山、金鸾山是死地,其旁边是不着边际的古洞庭湖,向里纵伸是山地,兵马无法施展。曹军沿陆水河逆流而上,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跋涉几百里,奇袭柴桑(九江)的说法更是迂腐的纸上谈兵。
& && && &从历代的古籍经典来看,赤壁古战场在嘉鱼。古籍经典中记载的蒲圻,指的就是现在嘉鱼县的潘家湾、白云山等地方。宋代以前的古长江河道(同治嘉鱼县县志有记载)在嘉鱼白云山分流成二江,一江沿鱼岳山、凤凰山、文庙山、青山、马鞍山、龟山向东北流,一江沿横山、白云山、狮子山、牛头山、黄公山、蜀山、静宝咀向东北流。二江在潘家湾汇合,汇合之口就是竞江口。“竞江口”的意思就是二江竞流的汇合之口。秦汉以来,竞江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以后,也就是公元223年,东吴大帝孙权在竞江口设置蒲圻县,潘家湾就是古蒲圻最初的县治驻地,现在的潘家湾还留有蒲圻湖、蒲圻村。所以,古籍经典中所说的百里赤壁在蒲圻,就是等同说百里赤壁在嘉鱼。公元953年更名嘉鱼县,所以这之后的古籍经典,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古籍经典都明确地指称赤壁在嘉鱼县境。
& && &&&从赤壁之战的作战双方的战略意图来看,赤壁古战场在嘉鱼。竞江口(潘家湾镇)、鲍口(鱼岳镇的白云山)和陆口(陆溪口镇)是古代的沿江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仅《三国志》一书就有五十多处提到竞江口和陆口。赤壁之战,曹操作战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攻占陆口、鲍口、竞江口。如若曹军攻下了这三个据点,刘备的夏口与孙权的柴桑指日可破。孙刘联军的战略意图也很明显,就是防守兼反攻。
& && &&&从赤壁之战的战争规模来看,赤壁古战场在嘉鱼。盛弘之的《荆州记》是按州属各郡县分条记事的,其内容为述地理、载产物、述旧事,明古迹、录神话等五类。《荆州记》的成书时间为元嘉十五年(438年)前后,距离赤壁之战(208年),只有二百多年的时间。盛弘之为了“明古迹”,对赤壁做了详尽的考察,“蒲圻(即今潘家湾竞江口)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这一记载与嘉鱼的百里赤壁完全吻合,陆口至鲍口约50里,鲍口至竞江口约50里,并且沿江一百里都是壁立于江边的赤色群山。盛弘之不但对赤壁的地理位置做了精确的记载,对赤壁古战场的范围也作了详细地说明:“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上下乌林约六十里,沿岸赤壁一百里,加起来刚好160里,与赤壁之战的战争规模相吻合。曹操自称八十万兵马,按史学家们推算实际只有二十多万兵马。按1米有三个士兵来计,160里可排24万士兵。安营扎寨的面积虽然不等同于士兵之排队,但算上粮草、辎重、马匹、武器、营房、食堂、训练场、船舶制造场等等,战争所需要的场地基本上与“东西160里”的记载相差不大。所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沿江营寨有160里是可信的。这么规模弘大的战争岂是区区0、5平方公里赤壁石矶、南屏山、金鸾山所能涵盖。
& && & 从渡江作战的选址和方略来看,赤壁古战场在嘉鱼。
& && & 赤壁之战,实质上就是渡江之战,曹操之所以不选择从江陵的对岸或巴丘(岳阳)渡江,是因为那里远离了他的战争目标——刘备的夏口与孙权的柴桑;曹操不选择沿着长江的北岸,水陆并进,顺江而下,直接在夏口渡江作战,是因为曹军的粮草兵马之类的军事供给来自荆州、江陵,军事供给的运输路线过长对作战不利;选择在嘉鱼的百里赤壁渡江,一是接近他的战争目标,二是不会出现军事供给线过长的难题。曹操选择从嘉鱼渡江作战不是随意性的,而是经过沿江侦察、多方谋划、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选择从嘉鱼渡江作战是曹操最佳的选择、必然的选择。
与陆口隔江相对的乌林,是沿江160里营寨的中点,曹操的军事指挥所和渡江的船舶制造场在陆口对岸之乌林的可能性比较高。曹操的将士多为北方人,不会游泳和划船,对滚滚长江的水流有恐惧症,几十万人马靠船夫运送渡江显然是不可行的,于是曹操想到了浮桥渡江。曹操将战船首尾连锁在一起就是作横渡长江的浮桥来用的。浮桥渡江必须在江中心有固定点才行,所以曹军渡江的地点多半会选择在鲍口的鱼岳山,因为当年的鱼岳山是二江分流的中点,是天然的江心砥柱,浮桥的一端固定在长江北岸,中段泊靠在鱼岳山,另一端就到了长江南岸,几条浮桥并靠在一起,就成了一座宽敞平坦、能够跨越长江天堑的大桥了。孙刘联军看出了曹操的意图,所以刘备驻军竞江口的蜀山,诸葛亮驻军鲍口的武侯坡,周瑜驻军陆口的周郎寨,他们共同研究,制订了采用大火烧毁曹操的在建浮桥的作战方案。建安十三年(208年)冬十一月二十一日“当日东南风起甚紧”“天色向晚”,孙刘联军借着东南风的风势、乘着夜色从陆口、鲍口、竞江口同时向对岸的曹军发起了总攻,大火烧毁了曹操的在建浮桥和战船,并引燃了岸边的营寨和船舶制造场堆积的木料,一时之间,烈焰张天,曹军一片混乱,四处逃窜,相互踩踏,落水溺亡的士兵不计其数。赤壁的烈火,不但烧毁了曹操渡江的在建浮桥和战船,还烧毁了曹操取代汉室称霸天下的皇帝梦想。天下三分,从嘉鱼的百里赤壁开始。& &
& && && &从古迹、文物以及历史传承来看,赤壁古战场在嘉鱼。嘉鱼的沿江地带出土的三国时期的文物很多,有箭簇、兵器、铜镜、东吴青瓷、陶器、护胸镜、铜质弩机等。陆口有吕岱墓、丁奉墓、吕蒙墓;竞江口不远的鹅塘鲁家林有鲁肃夫人之墓,鹅塘有鲁肃的嫡系子孙;竞江口的蜀山、晒甲山,鲍口的武侯坡、取箭所,陆口的周郎寨、吕蒙城,无不打上赤壁之战的烙印。
& && &&&总而言之,嘉鱼的百里赤壁,才是当之无愧的古战场赤壁。虽然赤壁市抢注了赤壁之名,并且打造了一个虚假的古战场,但改变不了赤壁古战场在嘉鱼的史实。历史不容忽悠,群山可以作证:百里赤壁,尽在嘉鱼
来自 湖北精华
赤壁、嘉鱼同根同祖,在历史长河中,两县为一县长达730年,据史载,蒲圻于公元223年置县,辖今通城 崇阳 嘉鱼,公元742年通城 崇阳分设唐年县,公元953年分设嘉鱼县。
为治江而虑,赤壁(原称南复乡)确实有数百年属嘉鱼管辖,民国37年(1948年),湖北省政府决定以陆水河为界,将南复乡划归蒲圻(手续于1950年办理),蒲圻县将其改名为赤壁乡(属车埠区管辖)。
这些史料告诉我们:本为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注:我非蒲圻或嘉鱼人氏,乃武汉人也。
来自 湖北精华
历史上嘉鱼赤壁就是一家,文化血缘最亲。咸宁跟通山最亲,崇阳通城一家跟赤壁很亲。
来自 湖北精华
嘉鱼赤壁从古本是一家人,同根同源。咸宁只是个旁亲罢了。Error配额不足,无法处理此命令。江上渡,江边路 / 永泰赤壁
· 3,048 次浏览
您可以将该专辑分享到社交网络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边适合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