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子分型细胞能表达mhc1类分子吗

关注今日:29 | 主题:202243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讨论】MHC1类与MHC2类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9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MHC1类:将抗原肽递呈给细胞毒性T细胞MHC2类:专职性抗原递呈给辅助性T细胞(Th)既然都是具有递呈作用,为什么表达MHC2的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就称为APC(抗原提呈细胞)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那岂不是提呈一个抗原后就少一个MHCI类分子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楼上的恢复请问:DC,巨噬和B细胞,不仅表达MHCII,还表达MHC1,除了将抗原射去后递呈给Th细胞,可以递呈给CTL细胞吗?将抗原射去后递呈给Th细胞后对CTL细胞有什么影响吗?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楼上的提醒,昨天已经细细看了,确实大有帮助!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医学免疫学非经典MHC1类分子的功能有哪些
1.抗原呈递:内源性、外源性2.同种移植:激发抗原、靶抗原、MLR3.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Ir基因4.约束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限制性5.免疫调节:与CD8/4结合、限制性、抗原呈递6.免疫细胞的分化:T细胞双阴、双阳选择7.MHC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及其产物:
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4B、C4A、Bf、C2
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LMP2、LMP7 、TAP1、TAP2、DM、DO、tapasin
非经典I类(Ib)基因:HLA-E/F/G
炎症相关基因:TNF、LTB、IkBL、HSP70、B144这是我们老师上课给的PPT内容,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你说的应该是非经典MHCⅠ类基因所表达出来的分子。非经典MHCⅠ类基因的产物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调节nkcell的是mic
非典型的mhc-1 包括hla-e,g,f生物学功能还不明确
补体基因C2、C4、Bf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TNF淋巴毒素 LT21羟化酶基因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
扫描下载二维码试述MHC1类分子途径与MHC2类分子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及提呈的区别_百度知道
试述MHC1类分子途径与MHC2类分子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及提呈的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自己做了一张表,应该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有关NK细胞
为什么NK能够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在脾内约有3%~4%,也可出现在肺脏、肝脏和肠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
NK细胞较大,含有胞浆颗粒,故称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
NK细胞表面受体(NKR)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分子。NK细胞的杀伤效应是由其活化后释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导,如穿孔素、颗粒酶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  NK细胞像人体内的"分子巡逻队"一样,在血流中到处巡视。一旦发现失去自我标识(称作MHC)的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NK细胞的受体立即就发出信号,冲到目标的细胞膜上,向它释放有毒的颗粒,迅速将靶细胞溶化,在5分钟之内使癌细胞死亡。 凡是没有自我标识的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NK细胞都要进行攻击。NK细胞没有记忆,对于遇到的任何外来或异常细胞,它都像是第一次见到的一样,而且它会重复发生作用,例如当它消灭了一个癌细胞后,立即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重复战斗过程。据科学家称:一个NK细胞在"一生"中可消灭27个癌细胞。我是想问为什么不会杀伤正常细胞??请指教,不明白啊?简单说NK细胞表面有两种受体,一种是能够激发NK细胞沙沙嘎作用的KAR(杀伤细胞活化受体),一种是能够抑制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称为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NK 细胞通过KAR与自身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表面相应糖类配体结合产生杀伤作用,通过KIR与细胞表面的MHC1类分子结合,可产生杀伤抑制信号,该信号在胞内起主导作用,能阻断杀伤信号的传递。
对宿主自身细胞而言,由于细胞表面MHC1类分子表达正常二使KIR介导的杀伤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结果表现为NK细胞的不活化,自身细胞不被破坏。如果细胞发生病毒感染或癌变,由于表面MHC1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突变缺失,影响了KIR的识别,使KAR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结果表现为NK细胞活化产生杀伤作用,使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破坏或发生凋亡。明白了,谢谢楼上仁兄!关于nk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多种假说,现在公认的是“self missing”假说,可以参考这种理论,可以较好理解你的问题!准确的说, NK细胞的杀伤活化受体也能识别HLA分子,只是杀伤抑制受体结合能力强一些, 所以NK的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结合HLA后,表现为NK抑制.关于NK细胞的杀伤作用,一般认为它不杀伤自身正常细胞,机制是它自身既有杀伤活化受体又有杀伤抑制受体,对于自身正常细胞,它们表面均表达HLA-1类分子,HLA-1类分子与这两种受体均有结合能力,只不过它与杀伤抑制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更高,表现为不杀伤自身正常细胞,但在杀伤抑制受体发挥作用中需要杀伤活化受体提供磷酸根,参与胞内信号转导.对于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HLA-1不表达或极低表达,这是NK细胞表面的杀伤活化受体发挥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杀伤作用.但我在一些资料中也看到了一些言论,比如NK细胞可大量杀伤B.T淋巴细胞,尤其在T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会杀死被阳性选择阴性选择淘汰的T细胞,可是一般说来,NK细胞是不在胸腺这种免疫器官内出现的,如果NK细胞真有此功能的话,它的杀伤机制还有待完善和补充的.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