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关于选择surfacebook还是pro4 Pro 4/iPad Pro/surfacebook还是pro4 Book的困惑?

背景简介:&br&本人景观设计师一枚,现有工作环境:老爷车hp8560w移动工作站一台(k2100m+dc梦幻屏)/macbook pro 13 retina低配/公司台式pc。&br&&br&使用情况:&br&工作站承担所有工作内容,常用软件:cad/ps/sketchup/lumion/office;mac基本属于娱乐+装b,未承担过任何脏活累活(个人感觉不该买,可以说跟个ipad没啥区别,但是就是喜欢mac的外观,未装win,mac系统十分趁手,不排斥)&br&补充:平时生活属于大半苹果生态,使用iphone+apple watch&br&&br&需求:&br&手绘设备+工作站辅助本/新奇玩意儿(从来都是新奇流)&br&&br&困惑:&br&综述-本准备买wacom填补触摸使用的空缺,结果等来了ipad pro,开始困惑,结果又等来了surface pro 4以及surface book,困惑升级:&br&1.购买ipad pro+apple pencil,无法忽视surface的存在,同样也有1024的笔,且更适合本职工作,作为工作站的辅助,不说配置,至少系统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br&2.购买surface pro 4,怕失去macbook的使用感受/外观,毕竟已经上手。且对surface的平板感受不大,因为没用过sp,始终感觉sp还是应该架起来用,且不知耐用度和质量如何。&br&3.购买surface book,价格方面,咬咬牙上独显低配问题不大,但不知道第一代产品耐用性如何,配置作为副笔记本胜任无疑,更接近macbook外观感受,其余担心跟使用sp4情况一样,暂时感觉surface还是适合架起来用,偶尔触屏而已,且应该不会没事就把sb的屏幕拆下来。&br&&br&早期购买/置换想法:&br&1.工作站/macbook不动,购买ipad pro&br&2.工作站不动,macbook pro 13置换成surface pro 4&br&3.工作站不动,macbook pro 13置换成surface book&br&4.工作站/macbook全部出掉,只换来surface book,配合公司电脑使用&br&5.啥也不买啥也不卖&br&&br&很纠结的提问,确实也没啥好主意,求各位答主首先轻拍,然后希望各位答主能给一些意见或者建议,谢谢各位了。
背景简介:本人景观设计师一枚,现有工作环境:老爷车hp8560w移动工作站一台(k2100m+dc梦幻屏)/macbook pro 13 retina低配/公司台式pc。使用情况:工作站承担所有工作内容,常用软件:cad/ps/sketchup/lumion/office;mac基本属于娱乐+装b,未承担过任何脏活累活(个人感觉不该买,可以说跟个ipad没啥区别,但是就是喜欢mac的外观,未装win,mac系统十分趁手,不排斥)补充:平时生活属于大半苹果生态,使用iphone+apple watch需求:手绘设备+工作站辅助本/新奇玩意儿(从来都是新奇流)困惑:综述-本准备买wacom填补触摸使用的空缺,结果等来了ipad pro,开始困惑,结果又等来了surface pro 4以及surface book,困惑升级:1.购买ipad pro+apple pencil,无法忽视surface的存在,同样也有1024的笔,且更适合本职工作,作为工作站的辅助,不说配置,至少系统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2.购买surface pro 4,怕失去macbook的使用感受/外观,毕竟已经上手。且对surface的平板感受不大,因为没用过sp,始终感觉sp还是应该架起来用,且不知耐用度和质量如何。3.购买surface book,价格方面,咬咬牙上独显低配问题不大,但不知道第一代产品耐用性如何,配置作为副笔记本胜任无疑,更接近macbook外观感受,其余担心跟使用sp4情况一样,暂时感觉surface还是适合架起来用,偶尔触屏而已,且应该不会没事就把sb的屏幕拆下来。…
虽然现在专业是计算机……但是暑期在学校的安排下去校内的小建筑学校实习参观过,那边老师跟我说他们也还是mac为主,因为设计的话大部分软件还是在mac上比较靠谱,而且mac的高分屏显示优化和色彩管理等设计相关的内容仍然是业内顶尖,并且是微软尚未解决的问题……软粉应该还是码农为主……小心谨慎……?
蟹妖~&br&&br&先说个人的分析和会做的选择:&br&&br&话说有1,为什么没有一个直接+SP4的选项?反正价格上没实际差别,笔的差距还这么大。(其实即使上便宜的SF3也貌似符合你的使用场景啊)&br&2和3,主力机不变的前提,如果要保证性能,换SB独显。如果只要便携和移动性,SP4。&br&4感觉不可取,不过如果使用SB后,性能能满足需求,那么卖了工作站买个屏幕外置貌似也是极好的…&br&&br&&br&但是!&br&题主多次提到“始终感觉sp(surface)还是应该架起来用”这个观点。&br&SB独显版明显最适合你,不缺钱把MacBook留着,缺就出了。反正定位冲突+你又不是Mac重度用户。&br&甚至如果购买使用SB独显版后能满足你性能需求,工作站也可以出了,当然屏幕还是要再入个……&br&&br&&br&一切的大前提当然是你去试试机再说,别人怎么安利都不如自己试试好不好。&br&PS:答题中说SB不成熟的我还姿瓷,说SP4也是不成熟产品的是直接把4字吃掉了么( ̄▽ ̄)
蟹妖~先说个人的分析和会做的选择:话说有1,为什么没有一个直接+SP4的选项?反正价格上没实际差别,笔的差距还这么大。(其实即使上便宜的SF3也貌似符合你的使用场景啊)2和3,主力机不变的前提,如果要保证性能,换SB独显。如果只要便携和移动性,SP4。…
有钱 SB,没钱 SP。iPad Pro 和 iPad 区别不大啊,买来干嘛?
个人觉得 SP4 更好,价格上更亲民,考虑到题主已经有了 MBP with RD,SB 的定位更显重复。毕竟 MS 把 SB 命名成了 book,还是鼓励当笔记本使用多一点,事实也是这样。
有钱 SB,没钱 SP。iPad Pro 和 iPad 区别不大啊,买来干嘛?
个人觉得 SP4 更好,价格上更亲民,考虑到题主已经有了 MBP with RD,SB 的定位更显重复。毕竟 MS 把 SB 命名成了 book,还是鼓励当笔记本使用多一点,事实也是这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责编:李诺
1何以取胜?Surface成功的潜在因素&&&&上周的双·11狂欢闹得沸沸扬扬,不知道各位看官都收获了什么呢?今年后半年的新品风生水起,前有iPad&Pro发布时苹果的大放厥词“性能超80%便携PC”,后有Surface&Book的亮相令人惊叹。如果说每一个品牌,每一个系列和每一个产品都是有灵魂的话,那么现在的微软Surface是不是已经获得了成功?铸就这个结果的因素都有哪些,微软的何种基因赋予了它这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一番。&&&&笔者认为一款产品的成功并不能长久的延续它的辉煌,它的成功如果能延伸出一个系列或者是一个产业链的成功才是最令人称赞的。Surface诞生之初的两款产品(Surface&RT和Surface&Pro)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它会成为一个品牌的潜质,蹩脚的Windows&RT系统最后更是被微软自己所否定。但是现在,Surface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平板、一台,而是一个系列,未来还有什么谁也预料不到。从笑柄到成功&何为微软Surface制胜基因&&&&比较有趣的是,部门内部至今还在为Surface&Pro&4应该归为哪类而经常闹笑话。不得不说微软几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门类,让我们可以在两个类别之中取舍权衡。10月底Surface系列新品Surface&Pro&4、Surface&Book都纷纷发售,国行的Pro&4也可以订购了。iPad&Pro也终于开始供货,此时Pro&4和iPad&Pro的对比话题再次称为关注焦点,后续我们也会有对比评测。Surface&Book会是微软Surface体系新的拐点吗?&Surface有着微软的血统,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灵魂人物Panos&Panay的带领;·Surface出色的产品设计理念,优秀的外观设计;·成功的市场定位,不同于传统PC和笔记本;·Windows&8的推出,让触控电脑交互感提升,Windows&10的完美过度;·能够在手机端和PC端兼容的系统优势;·未来打造Surface体系。投票区域:Surface成功了吗,你认为哪些是Surface成功的基因?(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日12点30分,中关村在线《风云对话》直播访谈将邀请到微软全球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和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做客节目,与中关村在线总编承健和各位网友们一起对话。微软全球COO将做客ZOL《风云对话》  本次微软全球COO再访中国,也为ZOL用户带来难得福利。只要参与《向微软COO提问》活动,在访谈页面留下你的问题,一旦被主持人在直播访谈中采纳,就会获得微软无线便携鼠标一个。  另外,参与Surface&3抢购活动,ZOL将直接为大家送上Surface&3的200元现金券一张;还有机会抢1500元现金券及免单终极福利。活动规则详见:  既能解答你对微软关心的各种问题,还有机会赢取丰富奖品,感兴趣的你们请一定要准时守候12月4日的《风云对话》直播。微软全球COO做客《风云对话》访谈页面:2灵魂人物:Surface之父Panos Panay&灵魂人物:Surface之父Panos&Panay&&&&每一款产品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对它有着重大意义的人物,苹果的成功有着乔布斯对于Apple每一款产品的执着,而微软Surface系列则必须要提到Panos&Panay——这个至今都没有官方中文翻译名的人,被誉为“Surface之父”。近些年的Surface发布会都是Panos&Panay主讲微软全球副总裁Surface业务负责人Panos&Panay,被誉为Surface之父&■Surface诞生&地下室创造了第一台Surface&RT&&&&虽然微软不像苹果那样有很多成功的硬件产品,iPod、Mac和iPhone等创造了很多神话般的业绩。但是这绝对不能否认微软对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时间来到2012年6月推出了当初并不被看好的第一代Surface系列产品。第一台Surface&RT诞生于地下室&&&&Surface的诞生之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Panos&Panay曾提到微软打造Surface产品的时候,不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而是从微软内部作为产品项目角度来考虑的,微软的想法是要打造全新类型的产品。这个产品设计出来的,不要取代已有的产品,而是要创建新的产品,这是在设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成为笑话&初代Surface产品并不被看好&&&&尽管Surface诞生融合了微软很多部门的心血和想法,但是当初代Surface产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却并不被人们看好。当初Surface送测的时我们的定位是平板电脑,但是当我们从平板电脑的角度去审视这款产品的时候感觉它十分尴尬,三个原因令我们对它未来的处境感到堪忧。Windows&RT注定会失败&&&&首先,尽管Surface产品的用料做工都看成精湛但是市面上包括iPad在内比它轻薄的产品有很多,它的重量体型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平板电脑市场;其次,就系统而言Surface&RT搭载的Windows&RT使用起来体验不优,尽管可以在ARM架构下运行但是匮乏的应用让它很难维持下去;最后,价格定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前期面对如此多的软硬件困难,Surface未来的走向会如何?虽然你我们现在都知道它的成功,但是在三年前恐怕只是唱衰的胜过唱兴的,而还有很多重要的原因使得Panos&Panay带领的Surface逐渐变好。产品:
3奠定地位:Surface Pro 3大获好评&奠定地位:Surface&Pro&3大获好评&&&&从2012年初代Surface诞生开始微软基本上都保持一年两款Surface新品更新的进度,每一代都从软硬件上做了不小的提升。但是真正让Surface系列走出阴霾面向光明的当属2014年发布的第三代产品——Surface&Pro&3,它让更多人认识到了Surface系列的魅力,尽管它依旧很贵……&■二代产品&提升仍不够明显&&&&虽然初代产品为微软的全新硬件市场打开了一条路,前期凭借微软的影响力也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可惜后劲不足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仍然让它没有大红大紫。Surface&RT的继承者Surface&2虽然抛弃了RT的名称尾缀但是依旧采用Windows&RT系统。Surface第二代产品&■Surface&Pro&3真正奠定Surface地位&&&&对于Surface第一代和第三代产品是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第四代虽然也很优秀但是锋芒有些被Surface&Book抢走了不少。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Surface&Pro&3才是他们认为的第一代Surface产品,因为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来说,它将整个Surface系列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Surface&Pro&3&&&&或许是人们认识Surface需要一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需要两年;或许是人们厌倦了玩具iPad想要真正的生产力工具。无论如何,Surface&Pro&3从硬件上的改变让人们真正接受了Surface系列产品,看待它的角度也不再是普通的一款平板这么简单,它能做的显然更多。最大到150°的支架角度&&&&人有时候总是会潜意识的以貌取人,你说Surface&Pro&3比Pro&2性能上有多大提升?其实也并没有翻一番那么多。但很显然外观形态上的变化是巨大并且成功的,支架的改变、重量厚度的减少,甚至于手写笔和键盘手感的提升都让Surface&Pro&3看起来很舒服。当然,作为生产力工具这个恰到好处的宣传切入点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到了一年后的今天iPad&Pro也在追求这个字眼。&■Surface&3&最终放弃Windows&RT系统Surface&3最终放弃RT系统&&&&在经历了两代磨难之后,微软最终还是放弃了Windows&RT系统,Surface&3比Surface&Pro&3晚了一年但是却赶上了Windows&10即将到来,免费更新到Windows&10的Surface&3体验感得到了大幅提升。不过虽然没有机型再使用Windows&RT,但是微软仍会保持一段时间对这个系统的更新。产品:
4触控优化:Win 8到1Win 10的转变&触控优化:Win&8到1Win&10的转变&&&&为什么苹果现在想要让iPad转变其原有的娱乐形象,但是却很难达到它想要的结果?iPad&Pro性能再强大也不断被人说成是大号玩具,笔者没用过Mac&OS系统所以不了解它究竟比Windows有多好用,但是从很多音乐视频专业人士的反应来看至少在某些领域苹果的电脑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当Windows&8推出的时候,苹果系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iOS与Mac&OS的融合亟待解决&&&&在iPad&Pro发布甚至是前一年的时间,各种关于这款产品的概念猜想就有很多,其中笔者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就是新的iPad&Pro搭载苹果Mac&OS系统。当然,事实结果也证明并非如此,但是这个猜想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期待。微软将触控技术引入Windows系统之后,我们看到苹果移动端和桌面级的系统融合还止步不前。运行Mac&OS的iPad&Pro概念图&&&&毫无疑问在移动端的苹果的iOS系统足够优秀,不论是交互性还是流畅度来说都要比其它系统出色。但是随着小设备越来越大,大设备越来越小的趋势不断发展,如何能够良好的融合大小尺寸之间的沟通就成为了系统层面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这一点Windows走在了前面,苹果想要单纯的用iOS提升生产力恐怕难度不小。&■Windows&8到Windows&10的进步&&&&正如Panos&Panay所说的Surface一开始没有想要取代谁,而是想要制造出一种新的产品类别,目前我们不敢肯定Surface的定位究竟是什么,但是选择Surface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在Windows&8推出的时候,很多蹩脚的触控体验并不被看好,但是微软及时的将触控操作与传统的鼠标操控引入到桌面级系统,这是十分有预见性的。Windows&10加强了对平板模式的优化Windows不断优化触控体验&&&&虽然在Surface这样的设备上我们对于触控的要求不会像手机上那么苛刻,但是Windows&8初期的体验之差想必大家有目共睹。Windows&10上,微软加强了对触控体验的优化,同时像Cortana这样能够解放双手的功能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触控操作的不足。不得不承认,基于Windows系统的平板越来越好是事实,对于iPad的需求饱和也让苹果颇为头疼,三代以内没有更换iPad肯定大有人在。产品:
5系统融合:传统PC和移动设备兼顾&系统融合:传统PC和移动设备兼顾&&&&前面谈到了大屏设备不断轻薄化而小设备则逐渐变大,这两者中间早晚会出现一个契合点。而产品除了硬件尺寸和性能上的不断逼近,同样也需要系统来“成人之美”。为什么人们对搭载Mac&OS的iPad那么期待,因为人们想知道具备触控特性的Mac究竟会变得多强大。&■Windows不断解决大小设备的触控问题&&&&Windows&8将触控体验带到了传统PC之上,而Windows&10则进一步友好的增强了触控的体验,现在我们可以在六七英寸平板上使用Windows&10也可以在十几二十几英寸的显示器上指指点点,或许未来的大趋势就是你所有能看见的显示设备全都是可以触控操作的也不无可能,不是吗?现场演示Lumia&950变身Windows&PC通过Continuum功能秒变PC&&&&最新推出的Lumia&950系列手机还演示了直接变身PC,通过Display&Dock连接显示器,我们就可以看到平时我们见到的桌面级Windows&10系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正常浏览文档,亦可以收发短信。可见手持设备和PC的系统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iPad&Pro死机了还得连电脑谈什么取代PC?&■如果iOS和Mac&OS体验得以融合会有多好?&&&&我想很多眼馋Windows触控体验的Mac铁粉儿可能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未来苹果推出一个系统将Mac&OS良好的PC体验与iOS优秀的触控操作结合起来,会不会比现在的Windows&10更受欢迎?这样的假设并不是没有可能。iOS+Mac&OS界面概念图Mac的触控板具备很多手势操作&&&&其实苹果已经在触控板上尽可能多的实现很多手指变化带来的操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还是没有直接点击来得更加痛快。尽管现在有不少Mac用户认为支持触控的苹果电脑系统没有意义,但是真当它推出之后你会抗拒吗?产品:
6新的尝试:Surface Book会是拐点?&新的尝试:Surface&Book会是拐点?&&&&每过一段时期总会有一些改变历史的产品和想法推动着科技的发展,鼎盛时期的诺基亚傲视群雄也没有想到会衰败的如此之惨;苹果的创新能力逐渐降低,没有了乔布斯对产品的固执库克这个商人也逐渐在圈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微软在Surface的第四个年头拿出Surface&Book,将微软带向了一个新的拐点。&■为什么一开始没有Surface&Book?&&&&或许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微软用了这么久才推出第一款产品?我想很多我们可以为微软找出千万种理由,但是笔者认为有三点是八九不离十的。Surface&Book&&&&首先,微软不够自信,用Surface&Pro和Surface&RT也从侧面说明了微软在用两种相近的产品试水,想真正探究市场需求是什么。其次,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操作系统提供商它要考虑友商的利弊权衡问题。最后,Surface&Book已经到了不得不出的时候,Surface&Pro的成功PC业的低迷都成了孕育它的催化剂。&■微软借Surface&Book顺势而上Surface&Book&&&&就我看来,Surface&Book虽然成为了焦点但是它存在的客观问题还是需要在后续升级版本上做改进,相信微软足够聪明在Surface&Book还没有捂热乎的情况下不会再折腾出什么其他的幺蛾子。好事多磨,在这个拐点上初期的路走平顺了扫清其它障碍只是时间的问题。产品:
7Surface体系:Surface Phone仍艰难&Surface体系:Surface&Phone仍艰难&&&&或许还有很多人并不承认Surface这个品牌已经获得了成功,充其量也就是走在成功的路上。但是不知道多少人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认为微软新品发布会的重头戏只不过是对Surface&Pro升级产品Surface&Pro&4的介绍时,Surface&Book出现了恍然大悟觉得微软在下一盘很大的旗,Surface阵营拓展才刚刚开始。&■建立Surface体系?&&&&微软推出的消费级硬件产品恐怕一般用户印象深刻的并不多,这么多年抛开Windows系统恐怕剩下的包括Lumia、XBox游戏机在内的产品屈指可数。Surface算得上是十分出众的一个分类,在Lumia手机未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开拓了一篇新的市场。Surface体系还在扩张&&&&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大胆猜测,Surface将会成为微软独立的品牌,在Surface&Pro这条主线逐渐成功后微软推出了Surface&Book。而虽然Surface&Book足够惊艳,但却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明白人都看得明白微软是藏着掖着的,未来的想象空间很大。&■Surface&Phone&取代Lumia还是另起炉灶?&&&&在Lumia系列手机一直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微软仍在移动手机市场寻求出路。当看到Surface业务日渐膨大之时,Surface阵营的下个一员恐怕将比Surface&Book来的还要快。近期更多Surface&Phone的传言和概念图涌现在网络上。概念图、参数都已经YY好了Surface&Phone概念图&&&&虽然在Surface品牌发展逐渐壮大的路上我们很乐意看到Surface&Phone的出现,但是毫无疑问现在Windows&Phone的境况依旧不容乐观,匮乏的软件数量始终是阻碍它发展的障碍。在没有有效地办法吸引开发者之前,我认为Surface&Phone依旧在系统层面难以存活。&写在最后:&&&&微软Surface系列产品能有今天的关注度和成就,离不开微软骨子里赋予它的魅力和能量。我们暂且不在这个阶段讨论Surface产品的成功与否,只是从头屡清一下它的发展历程也不难看出些许成功的端倪。纵使现在仍有很多人不会去购买Surface&Pro&4,就像很多人不买MacBook一样,它也否定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Surface未来的路还很长远,当微软在传统硬件领域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期待PC行业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
8产品参数对比
微软Surface Pro 4和微软Surface Pro 3和微软Surface Pro 4和微软Surface Book有什么区别
产品定位 CPU系列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笔记本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59995¥75006¥46887¥48008¥119999¥549910¥11088背景简介:&br&本人景观设计师一枚,现有工作环境:老爷车hp8560w移动工作站一台(k2100m+dc梦幻屏)/macbook pro 13 retina低配/公司台式pc。&br&&br&使用情况:&br&工作站承担所有工作内容,常用软件:cad/ps/sketchup/lumion/office;mac基本属于娱乐+装b,未承担过任何脏活累活(个人感觉不该买,可以说跟个ipad没啥区别,但是就是喜欢mac的外观,未装win,mac系统十分趁手,不排斥)&br&补充:平时生活属于大半苹果生态,使用iphone+apple watch&br&&br&需求:&br&手绘设备+工作站辅助本/新奇玩意儿(从来都是新奇流)&br&&br&困惑:&br&综述-本准备买wacom填补触摸使用的空缺,结果等来了ipad pro,开始困惑,结果又等来了surface pro 4以及surface book,困惑升级:&br&1.购买ipad pro+apple pencil,无法忽视surface的存在,同样也有1024的笔,且更适合本职工作,作为工作站的辅助,不说配置,至少系统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br&2.购买surface pro 4,怕失去macbook的使用感受/外观,毕竟已经上手。且对surface的平板感受不大,因为没用过sp,始终感觉sp还是应该架起来用,且不知耐用度和质量如何。&br&3.购买surface book,价格方面,咬咬牙上独显低配问题不大,但不知道第一代产品耐用性如何,配置作为副笔记本胜任无疑,更接近macbook外观感受,其余担心跟使用sp4情况一样,暂时感觉surface还是适合架起来用,偶尔触屏而已,且应该不会没事就把sb的屏幕拆下来。&br&&br&早期购买/置换想法:&br&1.工作站/macbook不动,购买ipad pro&br&2.工作站不动,macbook pro 13置换成surface pro 4&br&3.工作站不动,macbook pro 13置换成surface book&br&4.工作站/macbook全部出掉,只换来surface book,配合公司电脑使用&br&5.啥也不买啥也不卖&br&&br&很纠结的提问,确实也没啥好主意,求各位答主首先轻拍,然后希望各位答主能给一些意见或者建议,谢谢各位了。
背景简介:本人景观设计师一枚,现有工作环境:老爷车hp8560w移动工作站一台(k2100m+dc梦幻屏)/macbook pro 13 retina低配/公司台式pc。使用情况:工作站承担所有工作内容,常用软件:cad/ps/sketchup/lumion/office;mac基本属于娱乐+装b,未承担过任何脏活累活(个人感觉不该买,可以说跟个ipad没啥区别,但是就是喜欢mac的外观,未装win,mac系统十分趁手,不排斥)补充:平时生活属于大半苹果生态,使用iphone+apple watch需求:手绘设备+工作站辅助本/新奇玩意儿(从来都是新奇流)困惑:综述-本准备买wacom填补触摸使用的空缺,结果等来了ipad pro,开始困惑,结果又等来了surface pro 4以及surface book,困惑升级:1.购买ipad pro+apple pencil,无法忽视surface的存在,同样也有1024的笔,且更适合本职工作,作为工作站的辅助,不说配置,至少系统层面上完全没有问题。2.购买surface pro 4,怕失去macbook的使用感受/外观,毕竟已经上手。且对surface的平板感受不大,因为没用过sp,始终感觉sp还是应该架起来用,且不知耐用度和质量如何。3.购买surface book,价格方面,咬咬牙上独显低配问题不大,但不知道第一代产品耐用性如何,配置作为副笔记本胜任无疑,更接近macbook外观感受,其余担心跟使用sp4情况一样,暂时感觉surface还是适合架起来用,偶尔触屏而已,且应该不会没事就把sb的屏幕拆下来。…
有钱 SB,没钱 SP。iPad Pro 和 iPad 区别不大啊,买来干嘛?
个人觉得 SP4 更好,价格上更亲民,考虑到题主已经有了 MBP with RD,SB 的定位更显重复。毕竟 MS 把 SB 命名成了 book,还是鼓励当笔记本使用多一点,事实也是这样。
蟹妖~&br&&br&先说个人的分析和会做的选择:&br&&br&话说有1,为什么没有一个直接+SP4的选项?反正价格上没实际差别,笔的差距还这么大。(其实即使上便宜的SF3也貌似符合你的使用场景啊)&br&2和3,主力机不变的前提,如果要保证性能,换SB独显。如果只要便携和移动性,SP4。&br&4感觉不可取,不过如果使用SB后,性能能满足需求,那么卖了工作站买个屏幕外置貌似也是极好的…&br&&br&&br&但是!&br&题主多次提到“始终感觉sp(surface)还是应该架起来用”这个观点。&br&SB独显版明显最适合你,不缺钱把MacBook留着,缺就出了。反正定位冲突+你又不是Mac重度用户。&br&甚至如果购买使用SB独显版后能满足你性能需求,工作站也可以出了,当然屏幕还是要再入个……&br&&br&&br&一切的大前提当然是你去试试机再说,别人怎么安利都不如自己试试好不好。&br&PS:答题中说SB不成熟的我还姿瓷,说SP4也是不成熟产品的是直接把4字吃掉了么( ̄▽ ̄)
蟹妖~先说个人的分析和会做的选择:话说有1,为什么没有一个直接+SP4的选项?反正价格上没实际差别,笔的差距还这么大。(其实即使上便宜的SF3也貌似符合你的使用场景啊)2和3,主力机不变的前提,如果要保证性能,换SB独显。如果只要便携和移动性,SP4。…
先借个surface pro4或者surface book玩玩看,再决定要不要买。
先借个surface pro4或者surface book玩玩看,再决定要不要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book pro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