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cs6 怎么做出镜头移动的效果,取景框太阳的后裔在哪里取景找?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老手动镜头的魅力在哪里?
现在的镜头在边缘色散,光圈,色差,畸变,锐度上都优于手动镜头的,但还有很多人喜欢淘老镜头玩,请问老镜头的魅力在哪里?
按投票排序
题主说的手动头,我先暂时理解为老镜头(胶片时代的镜头),虽然数码时代也有手动头,胶片时代也有自动头,但那些暂且先不论,否则越说越乱。其实单论抓拍能力,除去超焦距不说,手动头一点优势没有。怎么这么装逼,就没人肯承认老的手动头普遍价格低数量多的?题主说的现代头的畸变和锐度高于老头,实际上过于片面,锐度可以参考蔡司G系列镜头,畸变可以参考G16和SWC,16mm135画幅和38mm的120画幅。至于分辨率,可以参考TC-1机身上的那颗G ROKKOR 28,后推出了该头限量2000枚的L39口的版本。这些大部分是巅峰之作,也都是老头。当然了,如果年代再久远些,或许分辨率上会吃亏,但色彩上不会吃亏,尤其是黑白。因为色彩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情,有人喜欢浓艳,有人喜欢平淡,有人喜欢暖调,有人喜欢冷调,老镜头庞大的镜头群恰好为各种色彩都提供了很好的选择空间和基础。至于黑白,就不多说了,很多“年纪大”的镜头都是特地为了黑白摄影而产的。好吧,再说说手动头的其它好处。一方面,有些特殊的头的焦外很有特点,比如福伦达至尊、蔡司大小B、太阳神奥格里斯以及大家比较熟知的八羽怪等等。另一方面,一部分老头确实有不逊于新头的素质。老头新头的最大区别在于镀膜(最早的镜头是没有镀膜的,后来单层镀膜,再接着是多层镀膜,并且早期的镀膜偏软,容易脱落,后期的镀膜各种好,现代的镀膜更是为数码优化过),而相同结构间的镜头区别相对偏小,比如蔡司的Distagon、Biogon、Planar、Sonnar等比较出名的结构(天赛结构似乎已经逐渐淡出现代镜头的视野),其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镀膜、消光工艺以及镜片材质上,说白了,同样结构的镜头,如果不是土豪,没必要花那钱。同时,还有些比较出名的镜头结构几十年都没变过,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哈苏的SWC,蔡司设计的标刚结构,对,就是那个没有畸变的38mm中画幅的超广角,一直沿用至今,蔡司所有资料里都未提及那个镜头的结构有过任何的变化,要知道,这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镜头。举个具体数字例子,我曾经花2500RMB收了一个全新蔡司 Disangon 28mm F2.8 MMJ版的镜头,并且上家已经完美改了尼康口,我到手后发现除了在有些机型上会打版,又去磨了下屁股,现在使用完美。算上买镜头和磨屁股的钱,大概花了有2800,而现代在产的蔡司ZF28要多少钱呢?根据渠道的不同,价格在6800——8400之间,结论显而易见,价格翻了很多倍。虽然现代版的D28光圈已变成了F2,相比老的YC口的D28的2.8光圈大了些,但对于28mm这样的广角来说,大光圈的意义本身就不是特别大,很多人跟我一样更多的都是用小光圈超焦距拍摄,我根本不在乎光圈,哪怕最大光圈4.5我都没意见。至于哪个头好,私以为,以现在的程度,这两个镜头无论是在数码机还是胶片机上,都很难区分谁好谁坏。因为。。。我经常说这话PS下,谁知道你什么头拍的?而谁会拿着放大镜来看你照片?至于胶片,因为现代各家的的胶片扫描仪的软硬件都不同,并且都对底片的色彩在出场就做了矫正,也就是说,同一个底扫扫出来的不同镜头的同一底片,只要镜头的好坏差距不是特别大,其实扫出来照片的基本上也没啥区别。再有一方面,有些老头至今未出现代版。比如蔡司的G16,对,就是那个号称135上的16mm无畸变标刚结构超广角。蔡司至今仍未推出其相对应的现代数码版本,以至于很多土豪都是买了G16再花一大笔钱改成M口。虽然G16在G系机身上并不算是手动头,可以AF,但是意义也不大,这种焦段,相信大家都是超焦距拍的吧,更何况其天生只带F8和F16两个光圈调节档,想不超焦距也不行,加之转接改口后自然也失去了AF的功能。120画幅以及更大画幅的就不说了,意义不大。135画幅的手动头蔡司确实算得上是业界良心,YC单反口和G系旁轴口都以高素质低价格著称,这也是为什么仍然有人追求手动头的原因之一。太可笑了,竟然还有人扯上了布列松,还有人大谈起了摄影的各种思想和构思,甚至还有人提及操控性。要是布列松年轻时有AF,他还不一定会用MF呢,呵呵。至于谈摄影思想的人,还啥空间感,哎哟喂,说得可真玄乎。可这跟手动头有啥关系?摄影这件事,我一直认为是非常私人的一件事,很多有想法的人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理解,像这类扯一堆看似玄乎的评论我向来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在装逼(不好意思,性格使然)。说白了就是,手动头能构图,自动头就不能构图吗?难道自动头反而还影响你构图?荒谬!最后,玩儿纯M档的不能说哪里不好,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说的那样喜欢各种操控。最喜欢操控的都在玩儿大画幅呢哥哥。殊不知,M档用多了会开始怀念A档,MF多了也是会怀念AF。至少我是从来没见过哪个经常能拍出好照片的人会傻兮兮地嚷嚷着:“一定要给我更多的操控!更多的设置!越复杂越好!我要在拍照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在设置光圈快门以及调整景深上!同时还要兼顾构图抓拍!”得了吧,真想好好拍照,就多花店看看取景框吧,别扯那些没用的。当然了,如果你只是把玩相机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ps:真想体验操作的同学,真该去体会下大画幅的操作,每一张照片拍摄都必须严格按照每一步的操作来,十分严谨,否则就容易曝光底片。手动头水很深,别轻信别人说的老头或者手动头有多牛逼,实际上老头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而已,而不是说老头一定会被现代头所取代或者说老头其实比现代头牛逼,都是以讹传讹。深夜看到很多自以为是的装逼的回答一时情绪上来码了点字,有点乱,各位凑合看吧。
一小的时候,无数个响着蝉鸣的午后,树荫下鱼塘边,身旁十几米坐着正在钓鱼的爸爸和爷爷。自己面前摆着一个三米六的小短杆,偶尔闲不住拎起来瞅瞅食儿还在不在吗,更多的时候则是看着蓝蜻蜓们在空中追逐,水蚤在水面上一窜一窜;间或有鱼跃出水面,把水花溅向湛蓝的天空。爸爸时常会点颗烟,眼睛还是盯着鱼漂儿的;爷爷也抽,少些,更多的时候则是翘着二郎腿靠在椅子上,面前两把杆一长一短。他们提杆一般都会拎上一条,无论是鲤子还是鲫瓜子,然后我就会从椅子上起来,蹦蹦跳跳地去接过鱼竿,把鱼带到岸边。如果是稍大一些的,遛鱼的感觉实在是棒极了。半个月前,爷爷过完八十大寿后不久走了。父亲在料理他父亲后事时的一个晚上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又点了根烟,“等我走的时候,你就把我放到一张小船上,倒点儿酒点着了,往松花江里一推,喂了那些鱼吧。我这辈子钓了那么多吃了那么多,欠它们的。”父亲颇有才气与情怀,当年在哈尔滨局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才子。老三届中文系出身,写文章自然不在话下;而对于摄影和钓鱼的执着爱好,则更深深地改变了他,同时也影响了我。07年高考后离家远赴厦门前,有一叔叔赠予了一套单反系统,索尼的A700。他拿去之后摆弄了几番,默默地放下它,回身上楼,不一会儿喊,彼得你来。楼上书房里面的两道门我很少打开,即使是当年备考时躲到书房去住的时候也只知是当年父母的手稿和一些杂物,而此时父亲正从里面抱着一个硕大无比的木箱出来。至我面前,他用抹布扫了扫上面的浮灰,打开后发现,里面是……没错,一箱子的摄影器材。凤凰,海鸥,禄来的双反;Leitz M6和50mm的那个F3.5缩头,还有一堆可能是测光表、滤镜之类杂物。“你看看你能用上些什么,”然后他又拿出几本影集,“这是你老子当年的作品。”二长大之后,母亲总会在我打点行装准备离家的时候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我;时常嘱咐两句,诸如认真工作、多注意休息、不要乱搞之类——虽然我想把这篇写成稍微严肃一点的文字,但是写到这里我还是笑了。这些虽是老生常谈,但我在外的时候最经常想起的却是一句她只说过一次的话:“不要学你爸,不要总尝试去掌控一切和影响一切。年轻时候的’才华横溢’是一个大大的贬义词。”很幸运而又不幸的是,我没有父亲那般傲人而逆天的才气;但同时在对外界的特立独行上,也没有他那样程度的激烈对立。唯独一点,就是在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上有那么一点,完美的继承:视去体验和去经历,为人生第一大要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对于钓鱼和摄影也会热衷的原因吧。三钓鱼和捞鱼的结果呈现是一样的,就是餐桌上会有这道菜;手动摄影和自动摄影的结果呈现也是一样的,光线改变了银盐的成分或是被转换成了电信号。它们不同的,是体验和经历的过程。手动摄影和钓鱼类似,其本质上更偏向于体验/娱乐/休闲。钓鱼有手杆海杆之分,一般来说看漂儿比听铃儿段位更高一点,是为垂钓;而手动摄影,最简单的是手动上卷,然后是有曝光提示的手动曝光,再次是手动对焦,最高段位的手动摄影则是连快门都自己拉,闪光灯靠镁条——当然现在逼到这个份儿上的人应该是快绝迹了,拿着一个M3腰里别个测光表基本上已经算是逼格爆表了。摄影和捕鱼的本质其实都是功能性的:一个是记录瞬间,一个是满足口舌。所以现在运动场上一堆摄影记者拿着满屏幕十字对焦点机器利用超声波马达驱动3D追踪在ISO3200下20张每秒激光枪一样超高速连拍,每个瞬间几乎都不会漏过;远洋捕鱼船各种GPS定位声纳监测用电场啊什么的把鱼驱赶然后集中捕捞:这都是利用技术来将任务自动化,以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当摄影和垂钓作为一种乐趣时,很多人自然会将更大的愉悦建立在更多、更细致的控制上:快门瞬间、时长、光圈大小、感光度、焦点位置等等一切,甚至是暗房后期,都是摄影者自己决定,而非交给冷冰冰的机器来完成。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会让我感到温暖和有成就——这是我的照片,这一切都是我来决定的,成功的喜悦会被放大无数倍——不要问我失败了怎么办,手动嘛不能要求太高。四我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试图阐述一件事:手动镜头的魅力之一,在于对它的使用,摄影者可以在更高层次、更多维度上来完成摄影这件事儿。用单反时,可以感受到世界无非是透过镜片,被反光板和五棱镜反射到眼中的映像,而拧动手动镜头或是自动镜头手动模式下的对焦环时,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视网膜上的实像让本来平面的世界在空间上瞬间立体起来;用旁轴时,黄斑的左右移动配合上取景框内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则在时间上有了延续性。单反按下快门的瞬间反光板抬起,目镜内一片漆黑:当时所拍摄记录的瞬间,摄影者时永远没办法亲眼得见的,你可以说这太矫情,但我觉着这算是一种“被中断”的遗憾;用旁轴,摄影者可以永远同步在这个他想要记录的时空中。问题是“手动镜头的魅力在哪里”,我这人一向切题。除了对于镜头的使用之外,镜头本身也确确实实是个值得玩味的东西。我碰过的手动头不多,几年下来差不多几百枚;细细玩味过的大概就一百枚上下,且品牌较为集中:Leica R+M(L39),蔡司(东蔡的基本没好好玩过),安琴,施耐德的135系统头(它强在更大的画幅系统上),以及一枚Olympus的55 F1.2 鱼鳞。以前有过一个流行的说法叫“七武器”,也有过对于八枚玉、第一版1.2的Noctlux等等镜头的神话。自己一一用下来之后,或是觉得名不副实,或是遇镜不淑,或是自己境界有限还未能体会,只有一点是真真地体会到了,手动镜头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大,太广,太缤纷了。摄影百余年的历史,最显著的进化是感光元件,而最有趣的进化,在我看来是镜头。在数码相机尚未出现的年代,摄影器材的壁垒绝不如今天一般难以跨越,而摄影者的选择也更多更灵活,不像现在除了尼康就是佳能,索尼靠着剑走偏锋搅局,宾得、理光、富士和奥林巴斯之流只能捡残羹剩饭。在那时,机身-镜头体系尚未完成,摄影者对于镜头的选择更多更广,也更为看重其成像和做工,而不是各家CMOS和对焦系统的优异和取向。这对于一干镜头制造厂商而言的意义是,他们必须把自己家镜头做精做好做出特色,来争夺市场。而不是今天上了尼康就只能尼康镜头(不要拿日本产的Zeiss ZF抬杠),入了佳能就只能各种LLLLL。所以那时的镜头普遍有着自己的个性:徕卡就是全能无敌价格也无敌的代名词,最大光圈就锐锐锐且锐的不丢过渡,色彩更是一绝;蔡司在康泰时上身体力行地嘲讽了“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这句话,几枚标头更是堪称人类光学的典范;施耐德则各种均衡本真,国内玩家半吹半夸其“真水无香”,它的超级安古龙在广角镜头中的地位堪称至高无上,给Leica R作的另一枚35 F4移轴是我用过的拍建筑最牛逼的神器;安琴的成像带有法国人特有的浪漫——这句话被吹烂了,可是那种带着微微慧差的成像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应该说,绝大多数有历史的手动头,其成像质量已经与今天的自动头有了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今天2000W+像素的数码后背上,很多老头在分辨力、抗眩光、防紫边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少数能够与今天的数码自动头抗衡甚至仍然傲视之的,个个价格不菲,很多甚至是天价。但凡一个老手动头能够在硬指标上跟得上时代,其在成像风格、做工质量、品牌文化等方面的魅力,都会让人趋之若鹜。以我最熟悉,转接数码单反较为方便的Leica R举例,不少人为了能用上R19二代、R35 Summilux、R50 Summilux之类的镜头去磨了反光板——有些广角和大光圈镜头因为设计原因,其镜头后组,俗称“屁股”很长,伸入相机太大以至于反光板升起时会打到,把反光板磨出一个弧度可以避免。更有甚者,我的一个厦大的高富帅学弟,为了能在单反上用Noctilux,他把5D2的反光板摘了,用LV取景。有些玩家则Geek一些,走上了玩材料和玩结构的不归路:F1.2那版夜神到底贵得有没有价值,八枚玉那两片天然萤石到底有多诱人,在双高斯(Double Gauss)上发展出来的普拉纳(Planar)有多么经典,后续的改进都是什么,为什么单反用Distagon而旁轴用Biogon,APO是如何解决索纳(Sonnar)的色散,天塞(Tessar)为什么光圈做不大……当玩味一个手动镜头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体会人类在光学上的探索和努力;摄影光学在光学中可能算不上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分支,但它的发展,则代表了人类对于视觉记录上的经历与不断前进。它们有着精致的做工,有着悠久的历史;绝大部分已经镜身遍布露白,甚至镜头脱膜,但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它们可能经过几手,安插在很多机身上,拍摄过这世界好多地方的人和景物,或是常年待在柜子内防潮箱中不见天日——而如今,它躺在了你的手里,而你要做的,是用它写下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后洋洋洒洒说了很多,最后分享一点自己关于手动镜头的心得和技巧。1,老镜头的“成像氛围”、“成像味道”等听起来很虚的词汇,很多情况下是其成像缺点带来的。举例:第一版夜神,那哪叫有味道啊,哪叫柔焦啊,那不就是慧差吗!2,对于一个品牌的镜头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越新、越晚出的镜头越好。与第一点一起说下,其实国内目前这股对于老镜的崇拜基本上是JS和一些老镜拥有者别有用心的鼓吹。人类越做越差的东西不少,但镜头绝不是;像徕卡蔡司施耐德这些老牌子,人家在135甚至整个摄影领域都是玩票的,目的更多地是打个影响力,主业都在显微镜、摄像、光学材料等等其它非消费领域里,利润多、来钱快。所以,他们基本不会为了迎合摄影市场,把镜头越做越差;成本可能会随着工艺提升或是材料改进越来越低,但质量不会。3,长焦因为对焦的关系,比较难玩,一般超过100mm就很难了;见过有人扛着Leica R 180mm F3.4 APO,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长生剑去扫街的,一天下来没几张能看的片子,还都是拍屋檐的,拍人的一张能看的没有。所以,有钱的上广角,没太多钱的35和50的玩玩就好。4,把老镜看成一种投资,红利是你对它的占有和使用。这几年徕卡R、康泰时一类的,价格上涨幅度基本上是CPI的3-5倍,与北上广的房价同步;索尼A7系列一出,将来转接更方便了,徕卡M基本也免不了暴涨的命运。所以有闲钱买两个玩玩,腻了出掉,又体验、又保值,以后还能像我一样吹吹牛逼,多好。“以前的那些手动老镜头啊,做工贼JB精致blabla……”5,估焦的问题。估焦这东西就是多练,没啥窍门,拍多了就熟悉了;我悟性算好点儿的,当年用D700的时候用了一个月时间,最近距离到无限远,一般镜头对焦不超过半秒;有些对焦行程长的时间略长,多练练也就熟悉了。在暗光下,手动经常是要比自动快的,别人还在调焦点拉风箱,这儿啪啪啪三张完事儿。6,抓拍的问题。长焦就不要想了;个人习惯35mm,白天光线好扫街的时候,F11+快门优先+ISO200,一米外到无限远都是清晰的;加上心中有构图框,很多时候快门按之前就对于能拍出什么样照片就心中有数,取景器都不用看,比自动头还快。7,购买与交流相关。无忌和蜂鸟就不说了,推荐一个已经没什么活力的论坛,茶片坊(现在输入法已经没法自动打出这个词了),里面沉淀了好些有用有趣有意思的东西。至于购买,淘宝就够了;当你入门之后,就知道Ebay海淘了,香港、德国、东欧以及美国是几大集散地;等你再玩深入,就知道自己打飞机去欧洲横扫诸多小摄影店了,因为Ebay上的奇葩事儿、奇葩卖家太多了,等有时间另开帖些。至于在欧洲的小店,扫过一些,挑三个有印象的说一下:海德堡老城主路往河边走的一条小街上有一家,大多是没什么价值的低端货,需要挑,老板不是非常懂外面的行情;柏林火车站附近有一家,主营Leica,一二手新旧货都卖,价格一般;伦敦Bloomsbury Square旁有三家,店主都很懂行并且挺JS的,不过货全,一家主作低端,一家比较全面,一家徕卡为主;再有就是London Holborn旁的Lewis店了,老板是个非常慈祥的老爷爷,伙计是个黑人,我在那儿买了无数的镜头,且价格公道。经典之作是1650镑的德产36编号Leica Summilux-M 75mm,成色近乎全新,后来让我翻了一倍的价钱出给国内某土豪。我的经验是,进了店首先看摆放,最适合淘好镜头的就是架子顶端一排灰特厚的禄来双反的那种店,货多且良莠不齐;最没必要花时间的店是门口大大可乐标里面干净整洁西服笔挺的。另外,学会日本口音,压价有奇效。7,自动头一般向下兼容手动模式,而手动头没法自动对焦,使用场景还是受限,而且需要大量时间来适应和练习。所以,如果你尚未觉得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欲望来进入手动镜头的世界,如果你对于摄影的认知停留在“记录生活”,如果你的摄影技术仅限于“大光圈小景深虚背景什么前景深后景深我就不知道了”,那么贸然进入也并不是什么坏事,体验了一程,难以得到乐趣而已。8,手动镜头不是拿来用的,而是用来玩儿的。
不说故事也不谈回忆,从我自身最实际的情况出发:1、首先索尼无反相机复活了老镜头,让老镜头除了拿在手上把玩之外有了实际的使用价值2、便宜实惠选择多,索尼的微单的镜头你懂的,目前就那么几只,焦段、光圈、体积、价格等等总有一方面你不能接受的,而一旦你玩转接老头,发现选择的余地大了很多3、做工精细,特别是一些金属手动头,摸过之后再摸现在的塑料镜头觉得真的是廉价,科技发展了,可是以前的机械感没有了,男人么对冷冰冰的机械大都没什么抵抗力。4、使用手感,对焦环光圈环的手感好,毕竟是为了手动而设计的不会像现在的自动头那样觉得松垮垮的5、复古情节,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觉得拿在手上的不单单是一个镜头而是一段历史,而在玩的过程中了解这段历史也是一种趣味6、装逼情节,也可以说是小众情节,贵的玩不起,那咱就玩偏门的,提升一下优越感7、收藏情节,那些停产的镜头势必是越来越少,有些牛皮吹得比较响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买回来玩腻了卖出去也不亏什么,卖不出去就当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了至于楼主说的这些差距,其实也没那么大。我个人觉得有些老头就是镀膜差点,导致容易出眩光。
看了些之前的回答,许多朋友提到手动镜头的一些光学特性和硬件特性(诸如阻尼顺滑等),比较便宜等,个人认为这些特点确实是手动镜头与现在的自动镜头的区别,但是这仅仅是器物本身的个体特性,一些诸如与众不同的焦外,丝般顺滑的阻尼,有些甚至称不上是普遍特性,只能单个拿出来说。 所以我想抛开镜头的工业和光学学,讲一下我个人体会的手动镜头在拍摄体验上的不同。手动镜头与自动对焦镜头相比,最大的魅力可能是其在对焦个环节上的繁琐,所造成的拍摄思维模式的不同。阐述这个思维模式的差异借助图片可以更简单地说清楚。提到手动镜头的大师,很难回避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布列松,接下来我想借助一张家喻户晓的图片来阐述我的观点。(我不是布列松的脑残粉,但是他的照片真的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张照片被无数人评论为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水面上跃起的男人及倒影跟背景中海报上跳跃的女郎剪影相映成趣。布列松使用的器材是搭载35或50两种定焦镜头的旁轴照相机,相比我们现在常用到的可变焦自动对焦单反或单电取景相机来说,简直是一种繁琐到近乎反人类的照相机。使用过这种相机你就会知道,即便牛逼如布列松,也绝难以用这样的器材通过现代新闻摄影大量运用的“抓拍”来大量捕捉这些有趣的“决定性瞬间” 。 使用那么繁琐的设备却可以捕捉到大量的美好瞬间,那个时代的大师们所做的更多得是“发现—思考—守候”
而不是“我看到,我拍下”试想一下拍摄这张照片的情景吧: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布列松兴高采烈地端着相机想出去拍些什么,走过一个积水的广场时候看到一个男人优雅的跳跃,这个姿态与整个场景的结合简直棒极了。这个时候牛逼如布列松迅速地举起他那35mm定焦旁轴相机,口中默念旁轴对焦心决“10米内靠估,10米外靠超”完成了神乎其技的瞬间对焦, 并且在男子滞空仅有的一点五秒内抓住了最完美的那个timing,还做到了构图规矩优美。
上述的场景大抵只可能在某个以相机为剑的奇幻武侠世界中出现。真实的情形应该是这样: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布列松兴高采烈地.....经过一个积水的广场。他发现了可能出现戏剧性的场景——积水的广场和地上的木梯子,甚至有可能正是因为之前有一个家伙从木梯子上跳跃通过水洼而使他注意到了这点,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场景(注意到了远处墙上的海报图案),选择合适的背景和角度,仔细斟酌完构图和对焦,然后他就站在那,等待着下一个人踩着木梯子,完成跳跃。
咔嚓,经典诞生了。我想通过上述的描述应该可以让人形象地理解到我之前提到的
手动镜头造就摄影思维的不同 ,正是由于操作的繁琐在“发现”和“捕捉”之间多出来的那个步骤,使得抓住某个瞬间变得很有难度,这样一来,拍摄者的思维往往就会变得更倾向于 “发现并设计潜在的戏剧性和美” 。摄影器材发展到可以使用AI伺服对焦+超声波马达的现在,再加上所见即所得,所得马上就能看,没拍好大不了删掉的数码便捷,我们想要精确快捷地记录一个瞬间实在是容易到不行。但是个人认为,正是这种按快门的学习成本的降低,使得我们在按快门的时候越来越随性。 不论那些使用手动镜头拍胶片的人们是不是因为在意胶片的冲印成本而更仔细地去“设计”想要拍摄的场景,快当然也有快的好,但是慢下来,用心地去发现,去设计,去思考,去等待,也是一种别样的摄影乐趣不是吗?在这个什么都越来越快的时代里,可以让你慢下来。这就是我认知中手动镜头最大的魅力。最后我们再来看几张布老的“决定性瞬间”吧,是不是可以读懂他真正的厉害之处了。Many thanks:)
但凡爱好,图的是乐子,有趣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数码的迭代越来越频繁,但另一方面加速了一部分摄影爱好者「反数码」的心理。我是其中一个,虽然我的镜头已经放得发霉。当朋友们纷纷中毒过深,各种红圈、金圈全套入手时。我又买了支定焦镜头继续变焦基本靠走,是的,我有些装逼。人家瞬间对焦连拍扫完几十张时,我还在不停找角度,对焦,调参数(我使用的单反是老款 40D)往往一堆摆弄后放弃拍摄,继续寻找。拍照不能因为便捷了,而去凑数。就如不能人流便宜,使劲怀孕一样。当朋友们在使用各种软件,各种先进相机,以弥补曝光和色彩的缺陷时。我却坚持在拍摄时调整参数,尽可能降低对后期调整的依赖。手动镜头那种对焦、暗角,甚至画质缺陷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新的体验。当朋友们已经嫌内存卡容量小,取景器不够明亮时。我开始翻出只能装载 12 张的 120 双反,和同样受冷落用一次只能拍一张相机的哥们成了好基友。我问他咱俩算装逼吗?他淡淡笑道,我俩相识一笑,呵呵。
价格便宜应该是主要原因吧。不过,既然这个问题被打上了“摄影技巧"这个标签,也许我们应该把问题推回去——”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使用手动镜头?“使用一种技术,显然是因为这种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且难以被取代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直接把上一个问题从”为什么!#¥%……&“变成了“手动镜头和自动镜头在实现拍摄意图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请允许我暂时把话题拉远。在讨论镜头本身之前,我们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拍照片时,拍摄者之于相机机身最多拥有可以拥有哪些可控自由度?”就现在个人理解,有且不局限于以下几种:快门速度光圈大小胶片/感光元件感光度镜平面/像平面水平及竖直方向平移镜平面/像平面水平寄竖直方向偏转镜头焦距焦点位置白平衡这其中,和我们这个问题发生直接关联的,在我看来是第二、第六与第七点:“光圈大小、””镜头焦距“与”焦点位置“。而手动镜头和自动镜头在操作理念上最大的区别也正在这个地方。我们在使用自动镜头时,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通过调整”镜头焦距“来完成构图,然后用”自动对焦“将物平面与光轴相交所形成的焦点锁定于构图主体之上,随后自动测光自动分配光圈大小和快门时间,完成一幅“杰作的诞生”。这样一个过程对于完成绝大部分生活照而言并没有任何问题。换言之,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使用手动镜头了。可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论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渴求,还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求,总有那些不被满足的心灵希望往前再走一步。为什么要再走一步?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很讽刺的现实:“拍照”这一行为事实上远不能把肉眼所见的三维视场在依托相纸/屏幕而存在的二维平面上完美还原。换言之,从三维世界到二维影像的变化过程中我们损失了一定的信息。而“摄影”的意义,在我看来,正是我们在承认这一无奈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主观选择,保留那些“‘应该被保留’的影像”。就此,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手动控制“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焦点位置”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空间!”如果用更详尽地叙述,那就是:通过割裂空间,达到控制视线的目的。这一手段的理论基础在于“成像景深”这一客观事实。在胶片/感光件的尺寸唯一确定时,一个确定的镜头焦段长度唯一对应了一个确定的画面张角,也就同时唯一确定了一个透视比例。焦点位置唯一确认了物平面距离光心的物距。在物平面距光心距离一定时,唯一确定的光圈大小直接决定距离光心不同距离的一系列物体光点在像平面上所成实像的弥散圆半径。而弥散圆半径的大小与物体成像是否清晰直接相关。透视比例、物距、清晰成像弥散圆半径三者均唯一确认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得到的景深自然也就唯一确定了。这一条明显的逻辑线索直接让我们面对一个事实——平面上的影像被割裂成至多三个部分:不清晰的前景,影像清晰还原的景深中,以及模糊的焦外。当“构图靠变焦,对焦对大头,虚化大光圈”这一拍摄范式被明确采用时,我们可以欣喜地表示,“摄影已经进入了一个傻瓜化的时代”。可这一划时代的拍摄范式背后的实际意义是更多的可能性被放弃了。“表达空间感”,这一让历史上无数伟大灵魂穷其一生追求的梦想,被固化成一张张基本上只被用于展现“今朝红颜老,明日桃花开”的月抛图。让我们回想一下摄影史上的那些杰作吧!Koen Wessing:Nicaragua, L'armée patrouillant dans les rues. 1979拍摄者将焦点置于士兵和修女之间,在视野中截取出不同身份的人在战乱中的不同面容。与之相对地,路上的弹坑作为前景被模糊掉了,远处的街垒和房屋作为焦外也被虚化掉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此时此刻拍摄者的意图是表现整个场景,是描绘个体之间的联系,是反映各种氛围。作为观察者,摄影师不能把自己的视界局限于一个个体之上——这里不存在那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存在”再来一张。A. Kertész: La Ballade du violoniste, Abony, Hongrie. 1921.焦点被选定在乐师的手上,不大的光圈,这一切使得,从小男孩到小女孩,三个人的衣着表情都可以清晰可见。我们看中的不是乐手的指法,不是小女孩专注的表情。不是这些。我们看中的是那个一白天三个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我们看中的是人与人的联系。好吧,你还要问我为什么有人要用手动镜头?那我还能怎么说呢?“为了装逼呗”
怒答。看到下面有人说逼格、装逼什么的字眼,非常不赞同。拿相机装逼这种事的确挺常见的,不过装逼这种事是给别人看的,你要是真心搞摄影创作,就不存在什么装逼的嫌疑。回到正题。题主可能是刚接触摄影,或者接触的大多是商业摄影,不理解手动头的魅力也算正常。这么说吧,各种高端自动头是用来工作的,而手动头是用来玩的。拿我自己来说,要是拍个婚礼啊写真什么的肯定用自动对焦,但是要是在闲暇时间拍个花花草草山山水水什么的,我会自己把镜头调到MF。和逼格无关。这么给你打个比方吧。假设你要上战场,可以自己挑选武器,那么你肯定会拿着各种高科技现代化武器,最差也得拿个AK47吧,总不能这年头还拿三八大盖;但是换个场景,让你在野外打猎,那么我觉得拿一把老式猎枪会有趣的多。你总不能拿着一把燧发式步枪去上战场吧?你也不会无聊到蛋疼提领着一把加特林机枪去打猎吧!------------------------------------------分割线----------------------------------------------------------手机回答完,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发现我的回答和
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抄袭,只是摄影人之间的默契吧。&( ̄︶ ̄)&
就这个问题,无忌里面曾经有一个谈一机一境走天下的帖子,其中有一部分刚好可以回答楼主的问题,特转载于此。原文作者是无忌的北方,地址是: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一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感觉和羊肉泡馍非得用手掰是一回事
我觉得老法师总是犯贱,工程师辛辛苦苦发明了自动镜头,有些人追求手动快感了;工程师辛辛苦苦解决了焦外垃圾的问题,有些人跑去追求旋转焦外了;工程师辛辛苦苦发明了cmos传感器,有些人拍胶片去了。虽然蔡司otus是手动但不是老镜头不能算在内。茶片坊一堆傻逼,拍个破砖头吹色彩,拍个植物生殖器吹焦外,还有用xx镜头高光不会过曝这种神论我真是要笑死了。真觉得这些人都该充值智商。数码时期谈色彩都是玄学,我也见过吹11663焦外的人给他双盲让他看哪个好看他都选S35art。如果布列松和亚当斯生在现代,他们一定会用iq250+罗敦斯德创作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凡达在哪里取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