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全国打二战曾经想征服全世界界?

知识点梳理
欧洲地区的德国问题,体现为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墙的修建、德国的分裂。亚洲地区的朝鲜半岛(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分裂、)和越南()两个地区的对峙与冲突。美洲地区的美苏直接武力对抗的高潮事件──。思考:南北朝鲜的由来?越南战争起因?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二战以来的美国对世界局势的走向具有较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见下图图一 眺望柏林墙那边的亲人图二 朝鲜纪念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邮票图三 美国飞机和军舰跟踪苏联商船材料三: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进行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材料2: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3: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1 根据材料1,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 你同意材料2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 据材料3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结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近代以来,美国与西欧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它们之间关系的演变,不仅对各自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中分析16世纪“欧洲世界经济体”时,提出了“中心国家”、“边缘地区”等概念术语。“中心国家”是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优势的国家。“边缘地区”的特征是本土国家很虚弱,包括从根本不存在的国家(指处于殖民地状态)到自立程度很低的国家(即指处于新殖民地状态)。材料二
1946年冬,西欧出现了百年未遇的严寒,燃料和粮食严重匮乏。欧洲有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赤字,这对美国经济也构成了真正的威胁。欧洲如果不从美国得到美元就无力购买美货。同时,严重的经济状况又引起社会动乱。法、意、英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法意共产党威信空前提高。1948年4月至1952年6月,4年时间,美国共拨款援欧131.5亿美元。接受这一法案的西欧国家,他们的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监督,应撒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等。这样,……也有助于防止欧洲因经济崩溃而导致革命。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2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1)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与北美的关系。并运用沃勒斯坦的观点,分析英国地位形成的理由。(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如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关系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美、西欧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根据以上近现代以来美欧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征服世界”的二战军事奇才
关注灵异事件
“征服世界”的二战军事奇才
文章摘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我们抛开政治,从军事角度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军事将领20名排名。这个排名也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美英法中俄等高级军事专家评估,总结后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我们抛开政治,从军事角度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军事将领20名排名。这个排名也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美英法中俄等高级军事专家评估,总结后的权威共识。带您来看看这20位名声显赫的高级将领都有谁!(这里只简述了其中20位)
  20、战争赌神--海军元帅山本五十六
  曾担任第26及27任日本联合舰队的总司令。策划了偷袭珍珠港的著名战役,发动太平洋战争。战死时为海军大 将军衔,死后被追赠元帅称号。山本五十六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军事统帅。
战争赌神--日本海军元帅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 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战役,例如珍珠港事件以 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被击落。山本之死对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19、牛人一个美国陆军上将巴顿
  乔治&巴顿,是一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使之成为第二世界大战中一颗耀眼军事明星。
牛人一个美国陆军上将巴顿
  18、苏联元帅科涅夫
  军事统帅、军事家,二战中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的苏联陆军的野战三驾马车之一。他在军事上所具有的敏锐而正确的是罕 见的。他擅长步炮协同作战,能把强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进攻完美无缺地结合起来。他在1943年后打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攻击战。而且作为政 治委员出身的他,在激励士气、思想工作等方面有着朱可夫不可比拟的优势。
苏联元帅科涅夫
  17、唯一打败过朱可夫的人 德国元帅莫德尔
  二战德军将领中,曼斯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是德军进攻型将领的代表,同时也不乏防御战大师,其中瓦尔特&莫德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战争后期,哪里出现危机莫德尔就出现在哪里,深受希特勒的重用,多次力挽狂澜延缓了纳粹灭亡的时间,被称为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本文章由灵异故事站编辑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qrys/180158.html
<<上一组故事:
下一组故事:
灵异故事头条-最新最喜欢的灵异资讯
相关推荐-最热最惊艳的内容
聚焦内容-无限精彩
月点击排行榜-最热
推荐热点-热点无极限
网友热点-网游最喜欢[转载]美国为何永远征服不了中国:这四大内幕震醒奥巴马
美国铁定无法战胜中国,不论其采取多么卑鄙无耻的战略。有人或问:你凭什么得出如此坚定的结论?笔者答曰:凭以下四条客观理由:
改革开放经典语录之一
&&&&(一)中国付出沉重代价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美国依然墨守成规、拒绝变革。
&&&&流水不腐、户枢不腐。为什么?因为动。世界万事万物同此一理,运动是活力之源,停滞是死亡之候。比较中美两国,哪个在运动,哪个处于停滞状态呢?毫无疑问,中国在运动,美国已停滞。
为什么说中国在运动呢?因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深刻变革,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强国之路,为了这条路,中国摸索了140年,奋斗了30多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中国还要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直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不会停止。中国在变革、因此中国在运动。
美国呢?奥巴马以“改变、我们能”的口号上台,以“守成,我们要”走向尾声。
&&&&什么叫“守成”?无非就是守旧、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在美国人看来,现在的以美国霸权为支撑的国际秩序是最好的,美国的文化和制度是最好的。
所以,当今世界,只有其他国家需要“改革”以适应美国的霸权秩序、形成美国式的文化制度,美国则只需要“守成”。
那么,为了“守成”,美国人又干了些什么呢?都是些个不招人喜欢的事,也就是恶事、坏事,俗称没屁眼子的事。
美国人没钱了,就量化宽松美元,盘剥世界;美国人无力单独维护霸权了,就到处煽风点火,玩“区域制衡”这套火中取栗的权谋把戏;美国人担心盟友“不忠”了,就动用特务手段,搞“全球监听”,不仅监听对手,也监听盟友,把默克尔与本拉登放到同样的监听行列。
这叫啥?无疑是回光返照、垂死挣扎。靠这些“下三滥”的手法守成,能成吗?
反观中国,完全可以用“知耻而后勇”来形容。历经苦难而终于走上正确道路的中国,完全像一个可以纳百川的大海,其兼收并蓄的能力,于当今世界无国可出其右。
中国既有社会主义体制优势,也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内核,也有西方文明的合理成分;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这样的体制目前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因此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叫中国模式。
这个模式是改革中创造的,也是要在今后的改革中不断完善的,是运动着的,因此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在中国身上,找不到任何一点“下三滥”的东西,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堂堂正正的。这叫啥,这叫风华正茂!
&&&&(二)中国的世界观更容易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美国的世界观只被少数强权国家接受且处于集体衰落状态。
中国的世界观是大同世界观,也就是和谐世界观,讲求“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其核心价值观就体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中。
现在,中国之所以在亚非拉广受欢迎,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相继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势头强劲,关键就在于中国的世界观是平等、互利、包容、共处的世界观而不是优劣分等、以强压弱、弱肉强食的世界观。
美国人认为世界是需要霸权的,而且这个霸权当仁不让的就是美国的。
&&&&由此决定,美国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行使管理权,美国的屠杀不叫屠杀,叫铲除暴政,叫传播自由价值观,叫人
权高于主权。从中可以看到,美国的世界观不是平等的世界观,而是强者通吃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也并非没有附议者,但这些附议者无不拥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都是列强,集中表现为“七国集团”。
这些国家之所以附议美国的霸权,并盛赞其为“仁慈的霸权”,目的都在于“啃骨头”。美国人吃肉,列强“啃骨头”,其他国家只能喝汤,有的连汤都喝不上。
所以,霸权秩序下的世界,必定是个不平等的世界、两极分化的世界。少数可以“啃骨头”的国家是支持的,而只能喝汤、甚至连汤都喝不上的绝大多数国家,理所应当是反对的。
&&&&要害在于,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实力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本只能喝汤的国家,目前拥有了超过“啃骨头”国家的实力;原本“啃骨头”的国家,目前陷入集体衰落状态,有的国家,比如意大利、加拿大、甚至还包括英国、法国,实际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的边缘化国家。
支撑美国霸权秩序的基础已经动摇。向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靠拢的力量正在不断扩大。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美对比,谁得道、谁失道呢?
&&&&(三)中国的地缘环境与美国相比相对恶劣,而恶劣环境下生长的事物往往更富有生命力。
&&&&美国人经常以自己的地缘环境优越而自豪,两洋环抱,南北均无可以匹敌美国的强国,也就是说,在美洲,美国不存在安全威胁。
而说起中国,它们则每每讽刺中国的地缘环境无比恶劣。中国的地缘环境的确比较恶劣,大国环绕不说,还与侵略成性的岛国日本比邻而居。
加之受历史上的体系影响,中国与周边几个国家(原属国)的边界线划得不够认真,个别国家乘机向中国“声索岛屿主权”,令中国不胜其扰,就更加剧了中国的地缘拖累。
不过,笔者感觉,恶劣的地缘环境并不是中国的包袱,而是中国的财富。所谓寒门出贵子、拐角出凤凰。因为恶劣,才导致生存之难;因为生存之难,才促使中国人学会克难制胜的本领。
历史上,中国历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洗礼而学会纵横捭阖;饱受外族入侵之苦而涌现卫青、霍去病、岳飞等抵抗侵略者的青年才俊。进入20世纪,更是涌现了以毛主席为首的一大批雄才大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伟大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各种困扰和挑战,中国人民愣是依靠聪明智慧,打破了美帝封锁、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以及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保卫战等扞卫主权和尊严的伟大战争,被亚非拉人民抬进了联合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与中国相比,美国几乎没有与真正的强敌较量过。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都是在战争后期介入,属于战“已败者”的取巧之利。
&&&&二战之后,美国打的历次战争,都是检“软柿子”捏,即使这样,也不是“百战百胜”。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都输给了比它弱数倍的中朝和中越。这样一个在虚假的胜利光环下笼罩的国家,能够打硬仗吗?
现在,中美正在亚太角力,美国除了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法在周边搅局之外,还有更好更多的招数吗?反观中国,哪个招数不是大开大合大手笔?中国的外交智慧是在困境中磨砺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招数则是从海盗那里继承来的,孰优孰劣,不是明摆着的吗?
笔者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若不是中国不幸睡了那么300年,美国根本不可能侥幸成为霸权国家!现在,中国醒了,狮子醒了,美国的霸权还能长久吗?
&&&&(四)中国人旺盛的生育能力说明中华民族属于最适应地球环境的强大族群。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按照这个原理,哪个民族更适合在地球生存呢?毫无疑问是中国人。
原因是,中国人旺盛、强大的生育能力无出其右。尽管中国实行了30多年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依然是世界最旺盛的种族,每5个地球人中就有1位是中国人。
但就地理环境而言,中国并不是最宜居的区域;但是,中国人却在这块黄土地上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奇迹。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是天然的地球王者。
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7000年而愈加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美国有胜算吗?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更不会有。中国人必将重返世界之巅,这一点,势不可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罗斯福感慨:二战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一直冲向中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日本_新浪军事
罗斯福感慨:二战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一直冲向中东
资料图:抗战时期国军护旗卫队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早在1939年1月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8个月,毛泽东就做出这一重大战略判断。
  历史,是过去传到未来的回声。日,卢沟桥畔,习近平如此评价道:“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法西斯侵略战争策源地的国家。1927年7月,日本内阁提出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它露骨地表明了日本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骤。
  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打响了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第一炮,从而在远东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它比欧洲战争策源地早两年多。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在东北兴起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局部战争不断扩大,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完全按照“田中奏折”所确定的侵略计划实施之。难怪,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1948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表明日本法西斯首先将局部战争推向世界性规模,因为征服中国是日本实行“北进”“南进”、称霸亚太地区的世界战略的先决条件。在德日意结成法西斯侵略同盟之后,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既是其对外侵略扩张政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法西斯轴心国全球侵略计划的重要部分。
  以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开始全国性抗战,首先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举国一致,奋起抗击,实行全民族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先后进行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歼灭日军44万余人,粉碎了日本法西斯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中国人民持久抗战使日本“北进”“南进”计划成泡影,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
  德日意三个轴心国为实现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图谋,一心追求在政治、军事和技术情报方面进行“广泛的紧密合作”。然而整个二战期间,轴心国从未实现其预定的战略协同。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入侵苏联前夕,希特勒接见日本访德考察团团长山下奉文,“请日本从满洲打进西伯利亚”;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里宾特罗甫电示驻日大使奥托,“希望努力使日本参加对苏作战”;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里宾特罗甫再次向日本提出,“从东西两面夹击苏联,在西伯利亚铁路上握手”……但日本正集中兵力强化侵华战争,企图巩固其“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其陆军绝大多数兵力被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因此,苏联才大胆地从远东地区把兵力不断西调。从1941年冬至1944年秋,苏联总共从东部向西线抽调了54.2万兵力、5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3300多辆坦克……苏联元帅崔可夫因此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日本“北进”侵苏被迫放弃,“南进”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也因同样的原因一再推迟。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得手,暂时取得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优势。其时,中国抗战力量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战愈强,使日德在印度洋和中东会师的战略计划成为泡影。到1943年11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战略反攻时,日本陆军半数以上被牵制在中国战场;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陆军兵力则不足30%,日军虽深感以此微弱兵力实难同盟军对抗,但又无法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予以增援。
  中国战场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队也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丧失了太平洋沿岸一系列战略据点,缅甸成为必争的战略要地。中国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在国内抗战正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先后投入30余万兵力,历时3年多,歼灭日寇6万余人,为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危局。
  如果没有中国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庆幸地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突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三)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自己的伟大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它,改变了中国。
  毛泽东曾指出,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以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展现中国抗战的荷兰导演伊文思感慨道:“我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
  包括中国抗日战争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然而正如牛津大学教授、《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的作者拉纳?米特所言,数十年来,西方人眼中的“二战”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充分讲述的二战伟大故事之一”。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之久,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是英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两倍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独立坚持抗击日本侵略军,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中国人民在持久抗战中取得伟大战绩,共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0%以上;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余人,占当时日军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付出的巨大牺牲,必将永垂青史。作者:刘庭华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征服全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