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武术馆的第36代掌门人有结婚吗

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太极正在走向世界
2015年1月刘绥滨带领法国30多座城市太极教练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打太极
  “不只单纯教外国人打太极,其实也是通过太极动作给他们讲解道家的智慧和哲学。”四川青城武术研究会会长、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刘绥滨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达对中国传统太极走向海外的看法。
  本月初,应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中心邀请,刘绥滨赴法进行太极教练培训。目前,法国是海外学习青城太极人数最多的国家,学员来自当地三十多个城市,包括政府官员、大学校长、医生、媒体人士等。刘绥滨对记者表示,在他的法国学生中,一部分人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学习太极,而更多人则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来了解东方文化,他们认为太极里面有哲学,对认识生活和生命有帮助。
  15年前,一直致力于向国外推广中华武术的刘绥滨开始与法国结缘,并定期向法国人教授青城派太极并培养当地教练。谈及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功用,刘绥滨认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等道家思想在当今的工作生活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他希望通过武术将道家经典思想延伸出去,传递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理念。
  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刘绥滨也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针对现代人易患的颈椎病、肥胖、手脚怕冷等症状,刘绥滨简化传统青城太极,编制了青城太极站六式和动六式两套动作。此外,他还与手机运营商合作开发青城太极手机应用程序,让普通上班族也可以对照手机视频学习青城太极。
  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几十万人练习青城派太极,而刘绥滨的目标是让全球1亿人练习青城太极。他说:“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健康地活着、安详地老去。(张希焱)
【编辑:李明阳】
>相关新闻: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 | | | ||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青城派功法和简介
  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意谓张伯瑞曾师事青城丈人。此派论著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其功法综合南北阴阳与双修的长处,又上肇关尹子,形成以虚无为体、以简要为用、心平实为功的基本特点。由于此派功法习传多为&密符&,&授受均极不易&,故知者甚少。近人萧天石自称得览《青城秘录》、《青城玉房诀》等,了悉其旨归,在其《道家学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阐述。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
  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坏,则我命亦不不坏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身不交,神交体不交。因而青城派之双修法可称为&清修中主双修者&。据萧天石介绍,《青城秘录》中对阴阳逆用法、乾坤返还法、大灌顶法、小灌顶法、阖辟天机法、钩提秘术、铸剑九法、三温鼎法、九温鼎法、采摄秘要、火候详指、炼药九诀、龙虎丹法别传、出神还虚指等均有详实阐释。尤其对女子修炼法有详尽论述。
  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
  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青城派在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正北京成立,青城山道长易心莹山席大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当年又被推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1986年,在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议上,傅元天道长当选副会长,1992年3月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
  另外,青城派也是中国武术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历史,历代高手辈出,仅清代即出了111个武举人;
  1989年,作为四川重要武术流派载入《四川武术大全》;
  1991年,青城派宗师余国雄作为国家唯一认定青城派代表人物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
  1996年,由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元天大师题辞&青城武术&;
  2003年,青城派在四川68个武术流派中第一载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
  2007年,青城武术载入《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
  2008年载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最高级别的《中华武藏》(中国武协审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监制),在全球20余个国家已有数万青城派习练者,海内外400余家媒体曾上万次报道。
  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
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总体来说,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响很深,擅吐纳养生,重实战搏击,步型,身法,手法奇特,与国家竞技武术区别很大,被联合国确定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城派目前载体有青城武术馆,国际道家功夫联盟网,青城武术文化研究会。
  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
  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
  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坏,则我命亦不不坏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身不交,神交体不交。因而青城派之双修法可称为&清修中主双修者&。据萧天石介绍,《青城秘录》中对阴阳逆用法、乾坤返还法、大灌顶法、小灌顶法、阖辟天机法、钩提秘术、铸剑九法、三温鼎法、九温鼎法、采摄秘要、火候详指、炼药九诀、龙虎丹法别传、出神还虚指等均有详实阐释。尤其对女子修炼法有详尽论述。
  现任掌门人刘绥滨,道号信玄,被余国雄宗师授权为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曾获中国电视吉尼斯擂主,国际武术比赛冠军,现为四川省道教协会理事
相关章节视频
相关名家视频相关演练视频相关视频
本栏全站武师武馆排行榜
全站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太极拳网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出书&教女性学养生
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出书 教女性学养生
来源:中国江苏网
<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0/20/25/16/892.jpg" WIDTH="300" HEIGHT="424" NAME="no_img"
ALT="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出书&教女性学养生"
TITLE="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出书&教女性学养生" />
  你听说过青城派吗?这个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过的门派,如今再次进入到公众视野。作为青城派第36代掌门,刘绥滨的新书《跟掌门学养生:做一世健康暖美人》上市了,刘掌门希望借由此书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了解到打太极的益处。
  刘绥滨出身于四川都江堰青城山,这个文化古都,他的祖父即擅长青城派的武学,而他小时候对运动没有兴趣,又是个药罐子,且有次打针时,让人不慎打到骨盆处,让他站不起来,加上常常受同龄人欺压,让他决定同家中长辈一道习武,小时候他希望将欺凌他的人痛殴一顿,不过深入习武后,他发现武术精神应该重在惩凶扶弱,因此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因私人恩怨与人交手过一次。
  实在很难想象看似仙风道骨的刘绥滨,过去曾教过散打,不过刘绥滨对此却很释然,年轻人练武术不练散打搏击是花拳绣腿,无法做到防身自保,但中年后不练太极拳养生则寿命不长。所以他教了15年的散打搏击,到中年转向养生太极,至今十余年之久,全球追随者达数十万人,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中。
  这本《跟掌门学养生:做一世健康暖美人》浓缩青城武术历代精华,透过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刘绥滨近十余年的练习,将太极36式简化成6式、9式、9式,从7岁到77岁,人人都可练习。书中特别针对女性的脱发、失眠、肩颈腰腿疼痛、心慌、手脚冰凉、胃炎、月经不调、便秘、减肥示范养生功法。此外还补充了穴位按摩、建议养生食谱,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养生宝典,附录中还收录了青城派太极拳的完整招式,指导大家学得更完整、充实。
  书中提到,许多上班族尤其是女性由于工作忙碌,疏于运动,导致不少人常年与腰酸腿痛为伴,青年人猝死的事件也一再发生,鉴于此,刘掌门希望这本书对于那些即使完全没有武功基础的人来说,也是不难的,这样读者便可以在办公室、住宅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练习太极养生,当然,刘掌门建议,练习若能选在可以接触到大自然的地方就再好不过了。
  刘掌门希望本书能给女性同胞,尤其是即将成为母亲以及已经成为母亲的人带去健康,希望青城派武术的星火会如燎原之势被更多人了解和掌握,让一亿人加入到“全民太极青城热潮”的行业,这其实并不遥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到手机才府
青城武术:续写新武林传奇 访青城武术非遗传承人何道君、刘绥滨
何道君,道号至君,1963年生,成都人。四川省非物质遗产青城代表性传承人,国家武术六段、四川武协青城研究会会长、青城山全真龙门派第21代嫡传(系青城山祖师殿主持女冠105岁曹明仙道长之嫡传,与已故武僧海灯法师同辈师兄弟)、四川省拳俱乐部理事。早年游历大江南北,精研各流派内外功夫,艺成百家,圆融各派,精通散手技击、内外气功、药功,青城道教养生术等,其世界首创的独门功夫——汽车过头,曾引起海内外的极大轰动,被誉为青城山第一绝技。1992年创办青城道君精武馆至今。&刘绥滨,道名信玄,1965年生,都江堰人,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都江堰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青城武术研究会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武术青龙七段。出身青城武术世家,自幼随外公刘玉成、母亲刘世琼(均毕业于灌县国术馆高级班)习武,曾师从民间高手宋德昭、名老中医余国雄、唐诚青道长等,主攻传统武术、现代散打及文化,并一直致力于青城太极养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1995年创办青城山功夫馆(后更名青城武术馆至今),2001年,被中国武术协会唯一认定青城派代表人物余国雄宗师授权成为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人。“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在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武术文化的众多门派中,少林、武当、峨眉、青城早已是武林公认的四大门派。尤其随着近现代武侠小说与武侠影视作品的风靡,其在广大武侠迷心目中的江湖地位更是可见一斑。&如果说前面三大门派自始至终都是以绝对名门正派的形象出现的话,那么发源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的青城一派就显得没那么幸运了,尽管也频频亮相,但却经历了从正面到反派的波折。从一代武侠小说宗师还珠楼主笔下《青城十九侠》《蜀山剑侠传》的正面褒奖,到金庸作品《笑傲江湖》里反派掌门人余沧海的塑造,青城派一度被世人误解为重心机、擅唐门的邪门歪道,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为同行所不屑。而多年后当青城武术再度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时,已戏剧化的成为全球热映影片《功夫熊猫2》中有如仙术般神秘高强的功夫原型,并且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太极功夫热潮。与这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的传奇武侠世界相比,现实中的青城武术究竟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在传承两千多年后又将如何继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青城武术的两位代表人物何道君和刘绥滨,他们都是近年来活跃于武林的青城派功夫高手,一个堪称“武痴”,精通技击、硬气功,毕生都在追求青城武学的至高境界;一个出身世家,潜心精研青城太极,致力于青城道家武学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但殊途同归,当青城武术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他们便有了一个相同的身份——非遗传承人,在弘扬青城武术文化的道路上,共同续写着一个属于当代武林的新传奇。&道家武学贵在内外兼修青城武术的发源地为中国道教圣地青城山,正是道教先师们在此地创道传教留下的剑光拳影才逐渐形成了后来青城派武术的雏形,由于深受华夏道统的影响,其刚柔并济、拳随心动的武术风格与道家文化崇尚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思想境界如出一辙,外练内修的主张,在中华传统武学中影响深远。&而由何道君、刘绥滨所传承的青城武术,真真将这一道家武学精髓演绎到了极致,一刚一柔间恰如两人呈现给世人迥然不同的武侠印象。在位于都江堰崇义镇的道君武馆内,以硬功夫见长的何道君正带领众弟子演练青城武术绝技,单掌断鹅卵石、头顶劈铁板、铁枪戳喉咙、胸口碎大石……一番激烈的刀枪剑戟下来,看的人是精心动魄,练的人却毫发不伤,无不令人暗自叫绝,原来青城武术竟也能如此霸气外露。何道君说,青城武术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武术四大门派之一,没有过硬的真功夫是换不回这样的江湖地位的,言语间不逊于其他门派的底气十足。他说,这里展示的还只是青城派武术浩瀚海洋中的冰山一角,且多用于一些展演场合,而对于真正研习青城武术的人来说,更注重的还是内家功夫的修炼,正所谓技在手,道是心,欲强外先修内,不为习武而习武,潜心修炼内功心法,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大智慧,在悟道中寻求武术精神的真谛。“可以说武学是我毕生的追求,而青城武术中崇尚的‘道’既是一种自我修为的方式,更是一种武学的至高境界,每每悟到一点便会让我的武技精进不少,所以直到今天我都仍在一个不断‘悟’的过程中,相信今后也会像每日铁打不动的习练一样一直悟下去。”因此,何道君也常常以此训诫门下弟子,习武之人要先学做人,不可浮躁张扬、不得恃强凌弱,但也不能惧怕挑战。虽然身怀绝技、功夫了得,但何道君却从不轻易挑战别人,反倒是让青城武术的大门向外敞开,对前来切磋、挑战的同行一律来者不拒,无论输赢过招之后皆是朋友,所谓以武会友便是如此了,这或许也是青城武术的另一种淡然的入世情怀吧。&相比何道君的豪气干云,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刘绥滨却用另一种温和内敛的气质诠释着青城武术的精髓。初见刘绥滨,眼前这位略显清瘦、儒雅的中年男子倒有几分武侠小说中仙风道骨的飘逸。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斯文有余的人,却有着深厚的内家功底,他练就的劈空拳绝学,能每秒连续出击7拳以上、凌空击灭1米开外的12根蜡烛,而且能做到前面不灭,先灭中间,中间不灭先灭后面,成为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谈起青城武术,刘绥滨似乎更愿意推崇它强身健体、休闲养生的道家哲学,一套36式青城太极拳被他打得出神入化。“青城武术受道家影响最大,而道家素来重养生,道家养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城太极便是这一道家大智慧的集大成者。”对青城太极的情有独钟,与刘绥滨医科大学毕业,有着12年从医生涯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是不变的,其实武术可深可浅,习武也并非都得吃苦,太极就是一种易学易练的养生功法,如果能在一种快乐松弛的状态下获取健康,又何乐而不为呢?”如今追随刘绥滨练习青城太极的人是越来越多,他们中有企业主、白领精英、社会名流,以及中小学生、外籍友人等,青城太极的招式也从最初的36式简化到了现在的6式,一套动作打下来也就几分钟时间,特别适合现代忙碌的都市人。&青城武术既有传统武术真拳脚实战的一面,也有休闲养生实用的一面,刘绥滨说这正是青城武术有别于其他门派的引以为傲之处。&武以致用彰显侠骨仁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武侠小说里对大侠的一句经典定义,此时用来形容现实版江湖中救人于危难,济困于穷厄的侠义之举是再恰当不过的。&在何道君和刘绥滨两位当代武术大师看来,尚武之人空有一身武艺却不能学以致用,尤其是在紧要关头不能一显身手是件非常难堪的事。何道君指着左胸口上一道长长的刀疤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在国营单位工作时,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被小偷用尖刀刺伤的,刀口之长之深,几乎要了他的命,但就是在那样一种危险境地,习武之人的本能与血性,让他丝毫没有放弃搏斗,最终不仅擒住了盗贼,也保住了属于公家的财物。&于个人修为如此,于青城派弟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武德传统亦是如此。讲起青城派的这段历史,刘绥滨颇为骄傲,“青城派武术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在抗日战争中,一心为民族大义的青城派弟子前赴后继的奔赴抗日前线,他的师傅余国雄就曾率亲手训练出来的大刀队反复冲击日军阵地,手刃倭寇数十人,在这段悲壮的民族抗争史上留下了一道冲天的剑气。而几十年后的汶川大地震,青城派弟子同样义不容辞的走向抗震第一线,在参与救灾的同时,或为灾区人民带去精彩的武术义演,或带领大家习练青城武术,强身健体,化解愁绪,抚慰心灵,青城派侠士用他们的侠行义举书写下新时代的江湖大爱。何道君说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等到不开武馆的那一天,就把武馆改建成为一个养老院,为照顾更多的孤寡老人,以及贫困山区的孩子实实在在的做点事。他说自己也是尝尽世间心酸一路吃苦走过来的,但却从未有过抱怨憎恨之心,反倒是武术教会了他做人的真善可贵,如今自己有了一定能力,理应去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其实早在多年前,何道君就和妻子一起亲手带大了几个这样的孩子,如今与他们相处一半是师徒之义,一半更是父子之情。&不谋而合的想法在刘绥滨那里也得到了呼应。刘绥滨说目前在都江堰还有不少健在的民间老拳师,由于年迈或伤病原因大都已经失去了劳动力,面临生活拮据,甚至陷入窘困,“只要是我知道的,不管是不是我们青城派的,每年我都会去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能有一个比较安逸的晚年生活。”这些在世人看来不失为大善之举的行动,却是武术大师们自觉坚守的江湖道义。&放眼世界缔造武林传奇&“希望不久的将来全世界至少有1亿人在打青城太极。”面对记者略带吃惊的质疑表情,刘绥滨微笑着轻松回应,他说要实现这个梦想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难,因为迄今为止,青城太极桃李遍天下,学员已经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光法国就有超过2万人,而仅在都江堰就有10万人正在练习青城太极,“照这样的速度,实现1亿人打太极指日可待。”&相对于传统武术门派开武馆、纳弟子等延续香火的固有方式,刘绥滨对青城武术的推广传播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甚至是新潮的,堪称前无古人。从开微博、写博客,到成立国际武术养生保健中心、创办青城武术博物馆,再到著书立说、将道家武学丰富的元素与青城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市场产业链……所能想到的传播推广途径几乎都为他所用。据了解,刘绥滨的新浪、腾讯微博的粉丝和听众已超过40万,他也成为了中国武术界玩转微博的第一人。不仅如此,由刘绥滨亲自演绎展示的一款青城派太极拳应用软件已正式登上苹果手机应用商店,这意味着全球所有的苹果手机用户都能免费下载使用,并随时随地轻松高效体验学习太极的乐趣。&不仅如此,刘绥滨成立的国际青城派功夫总会及青城山国际武术养生保健中心,创造性的将青城派的武术、医学、养生、丹道、气功、易经、音乐等道家文化与青城山的旅游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在广泛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员的同时,也通过他们将青城武术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然而这些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刘绥滨要把青城武术推向世界,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野心。2012年12月,刘绥滨带领来自中国、美国等5个国家的38名企业家、艺术家,同时也都是太极爱好者,登上南极大陆中心地带天堂湾,摆下太极阵,共练青城太极,刷新了此前30人在北极集体打太极的世界纪录,再一次让青城武术惊艳亮相全世界。&成为青城派武术的非遗传承人后,刘绥滨和何道君都坦言他们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担,因为这不仅是关系到传承了两千多年青城武脉的保护和延续,更关乎传统青城武术文化在新时代机遇下的全面崛起与发扬光大。“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整理那些散布在民间老拳师手中的青城派拳谱,通过他们的口传身授并加以整理,尽可能赶在它们失传之前完整的保护下来。”透过青城派武术大师们坚定的眼神,我们有理由期待青城武术即将成就的新时代武林传奇。
返回&&驿站
扫描二维码
使用手机访问查看帖子更方便。
(C) 2016 Daidaichuanch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 &
每日: 9:00-2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城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