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谁有电子版的,发我一份。谢谢

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257次
保存:11次
下载:225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
《提醒》6月30日即将清空免费用户文件
尊敬的用户,很抱歉地通知您,微盘于6月30日停止向免费个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您的文件处于排队等待删除状态,无法进行操作,将于近期删除完毕。感谢您5年来对微盘的支持,此次调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补充说明:
1、新浪VIP邮箱用户、微博会员及在会员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存储服务,文件依然保留。
2、微盘近期将对不良信息进行集中清理,因此全面暂停分享及站内搜索服务至整改结束。
3、若您有疑问,可将问题及您的微博昵称私信至@微盘 ,或者发邮件至,我们将尽快为您处理。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高清)免费下载-标准规范-造价者官网
造价者官方网站-为全国造价同行提供永久免费的建筑造价资料下载
Ctrl+D收藏本站到收藏夹中,方便每次下载资料++++++
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高清)免费下载
上传于:&&&&&&&&&&&&已点击 + 次
造 价 者:anya11
常用工具:
资料大小:0.81MB
下载权限:免费下载
资料星级:
运行环境:win10/win8/win7/xp/vista/2003
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高清)免费下载,PDF格式清晰版本,方便携带和查看。
造价者网的资料仅可用于造价学习或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支持正版事业,下载后请自行24小时内删除,勿用于商业用途!为非营利性质网站,仅为给网友提供的一个资料交流平台!本站所有文档、软件、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无需注册即可无限制免费下载和阅读!
1、永久免费提供真正免费的造价资料下载!无需注册、不要积分,打开网页就能下载!
2、近期发现有个别网站抄袭本站样貌和站名,造价者官网在此郑重申明:造价者官网域名是
,无分站,建议大家直接搜藏本站到自己的浏览器搜藏夹中。其他一切仿冒或打着本站名称的网站均为木马病毒欺诈网站,请同行网友谨慎辨别。
本栏目下载排行
本栏目更新排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_防火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8贴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近年来工程建筑方面发生多起大火,国家对防火消防方面极其重视。《消防给水及系统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多达50多条(款)。
《消防给水及系统技术规范》是一本关于消火栓系统的专用标准(消火栓系统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原有规定);同时全面涉及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的工程建设标准;也是由设计单位任主编的消防标准、国家标准。
本规范一经出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给水及系统的条文将会删除和调整。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PDF文档下载
您还没有登陆,请先登录。登陆后即可下载此文档。
合作网站登录: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侵权投诉
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高清含条文说明)
0UDC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报批稿)Technicalcodefor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s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1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研究、制造、设计和维护管理的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研究、制造、教学、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4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参数、消防水源、供水设施、给水形式、消火栓系统、管网、消防排水、水力计算、控制与操作、施工、系统调试与验收、维护管理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5号,邮编10008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参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南华大学北京利华消防工程公司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上海瑞孚管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正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上龙阀门厂主要起草人黄晓家马恒曾杰孙巍王宝伟张力张亦静谷训龙关大巍赵力增赵世明朱勇郝爱玲方汝清赵力军冯旭东王研张洪洲刘德军黄琦杨欣姜宁谢水波吴雪林津强孙青格季能平陶松岳主要审查人张学魁赵克伟倪照鹏黄德祥徐凤戚晓专刘国祝李向东陈云玉刘新生高国瑜涂正纯周明潭韩玲黄坚毅刘方1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参数.73.1一般规定73.2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73.3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83.4构筑物消防给水设计流量..93.5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143.6消防用水量154消防水源.184.1一般规定...184.2市政给水184.3消防水池184.4天然水源..205供水设施..225.1消防水泵...225.2高位消防水箱...255.3稳压泵...275.4消防水泵接合器..285.5消防水泵房..296给水形式.326.1一般规定...3226.2分区供水..337消火栓系统.367.1系统选择...367.2市政消火栓...367.3室外消火栓377.4室内消火栓388管网.418.1一般规定...418.2管道设计..428.3阀门及其他...449消防排水..469.1一般规定...469.2普通场所469.3有毒有害危险场所4710水力计算...4810.1水力计算...4810.2消火栓5110.3减压计算5211控制与操作5412施工.5612.1一般规定..5612.2进场检验..5712.3施工6112.4试压和冲洗..7313系统调试与验收.77313.1系统调试..7713.2系统验收..8014维护管理.86附录A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88附录B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89附录C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90附录D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94附录E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验收记录95附录F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验收缺陷项目划分96附录G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97本规范用词说明.98引用标准名录99附条文说明1014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andsymbols22.1Terms..22.2Symbols..33Designparameter73.1Generalrequirement.73.2Fireflowratesoftown.73.3Fireflowratesofoutdoorhydrantforbuilding83.4Fireflowratesofoutdoorforstructures93.5Fireflowratesofindoorhydrant..143.6Fireprotectionwaterdemand164Firewater184.1Generalrequirement184.2Waterworkssystem.184.3Firereservoir184.4naturalwater..205Facilitiesofwatersupply225.1Firepump225.2Elevatedfiretank.255.3Makeuppump..275.4Firedepartmentconnection285.5Firepumproom..296Types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326.1Generalrequirement.3256.2verticalzoneofwatersupply.337Hydrantsystems367.1Typesofsystem367.2Municipalhydrant367.3Outdoorhydrant...377.4Indoorhydrant..388Pipelineworks....418.1Generalrequirement..418.2Pipelinedesign.428.3Valvesandothers.449Fireprotectiondrainage..469.1Generalrequirement469.2Ordinaryarea469.3Toxicandhazardousarea.4710Hydrauliccalculation.4810.1Hydrauliccalculation..4810.2Hydrant..5110.3Pressurereduction.5211Controlandoperation5412Installation..5612.1Generalrequirement5612.2AdmissionInspection5712.3Installation6112.4SystempressureTestingandflushwashing7313Systemcommissioningandacceptance77613.1Systemcommissioning7713.2Systemacceptance...........................................................................................................8014Maintenance........................................................................................................................86AppendixAClassificationsforSubprojectsandSubunits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s.........................................................................................................................88AppendixBConstructionSiteQualityManagementInspectionRecords................................89AppendixCQualityInspectionRecordsfor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InstallationProcesses....................................................................................................................90AppendixDInspectionRecordsforQualityControlDocumentation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Projects............................................................................................94AppendixERecordsofAcceptancefor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Projects..........................................................................................................................................95AppendixFClassificationsforDeficienciesin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Acceptanc..........................................................................................................................96AppendixGInspectionItemsforMaintenanceandSupervisionof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ndHydrantSystems.....................................................................................................................9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98Listofquotedstandards.9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0111总则1.0.1为了合理设计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保障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民用、市政等建设工程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1.0.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保护环境。1.0.4工程中采用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组件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准入制度的产品。1.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灭火设施waterbasedfireprotectionfacility以水为主要介质用于灭火、控火和冷却等的设施。2.1.2水灭火系统waterbasedfireprotectionsystem以水为主要介质用于灭火、控火和冷却等的系统。2.1.3消防水源Firewater向水灭火设施、车载或手抬等移动消防水泵、固定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等提供消防用水的给水设施或天然水源。2.1.4高压消防给水系统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systemofconstanthighpressure能始终保持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时无需消防水泵直接加压的系统。2.1.5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systemoftemporaryhighpressure平时不能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火灾时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以满足水灭火设施所需的压力和流量的系统。2.1.6低压消防给水系统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systemoflowpressure能满足消防车或手抬泵等取水所需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的压力和流量的系统。2.1.7消防水池firereservoir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蓄水设施。2.1.8高位消防水池gravityfirereservoir设置在高处直接向水灭火设施重力供水的蓄水设施。2.1.9高位消防水箱elevated/gravityfiretank设置在高处直接向水灭火设施重力供应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蓄水设施。2.1.10消火栓系统hydrantsystems/standpipeandhosesystems由消防水源、管网和消火栓等组成的系统。2.1.11湿式消火栓系统wethydrantsystem/wetstandpipesystem平时管网内充满水的消火栓系统。32.1.12干式消火栓系统dryhydrantsystem/drystandpipesystem平时配水管网内不充水,火灾时向管网充水的消火栓系统。2.1.13静水压力staticpressure水在静止时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某一点的压力。简称静压。2.1.14动水压力flow/runningpressure水在流动时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某一点的剩余压力。简称动压。2.2符号A消防水池给水管断面面积maxB最大船宽度C海澄威廉系数vC流速系数c水击波的传播速度0c水中声波的传播速度gd节流管计算内径kd──减压孔板孔口的计算内径id管道计算内径E管道材料的弹性模量F着火油船冷却面积maxf最大船的最大舱面积g重力加速度H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至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的几何高差gH节流管的水头损失kH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i单位长度管道沿程水头损失4K水的体积弹性模量1k管件和阀门当量长度换算系数2k安全系数3k消防水带弯曲折减系数L管道直线段长度dL消防水带长度jL节流管长度maxL最大船的最大舱纵向长度pL管件和阀门等当量长度sL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m建筑同时作用的室内水灭火系统数量n建筑同时作用的室外水灭火系统数量εn管道粗糙系数P消防给水泵或消防给水系统所需要的设计扬程和设计压力0P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所需的设计压力fP管道沿程水头损失nP管道某一点处的剩余压力pP管件和阀门等局部水头损失tP管道某一点处的总压力vP管道速度水头pΔ水锤最大压力q管段消防给水设计流量5fq火灾时消防水池的补水流量iq1室外第i种水灭火设施的设计流量iq2室内第i种水灭火设施的设计流量R管道水力半径0R消火栓保护半径eR管道雷诺数kS水枪充实水柱长度t水的温度it1室外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it2室内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υ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V建筑物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总量1V室外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2V室内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gV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kV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y系数λ水头损失沿程阻力系数ρ水的密度μ水的动力粘滞系数ν水的运动粘滞系数ε当量粗糙度1ζ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62ζ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δ管道壁厚。73基本参数3.1一般规定3.1.1工厂、仓库、堆场、储罐区或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用水量,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和一起火灾灭火室外消防给水用水量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厂、堆场和储罐区等,当占地面积小于等于100hm2,且附有居住区人数小于等于1.5万人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按1起确定当占地面积小于等于100hm2,且附有居住区人数大于1.5万人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按2起确定,居住区应计1起,工厂、堆场或储罐区应计1起2工厂、堆场和储罐区等,当占地面积大于100hm2,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按2起确定,工厂、堆场或储罐区应计1起,工厂、堆场或储罐区的附属建构筑应计1起3仓库和民用等建筑,当总建筑面积小于等于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按1起确定当总建筑面积大于时,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应按2起确定,多栋建筑时,应按需水量最大的两座各计1起,当为单栋建筑时,应按一半建筑体量计2起。3.1.2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应由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等需要同时作用的各种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需要同时作用的水灭火系统最大设计流量之和确定2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合用时,应按其中一栋或一座设计流量最大者确定3当消防给水与生活、生产给水合用时,合用给水的设计流量应为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与生活、生产最大时流量之和,其中生活最大小时流量计算时,淋浴用水量按15计,浇洒及洗刷等火灾时能停用的用水量可不计。3.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等的有关规定执行。3.1.4本规范未规定的建筑室内、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建筑功能性质、耐火等级及其体积等类似建筑确定。3.2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3.2.1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当地火灾统计资料、火灾扑救用水量统计资料、灭火用水量保证8率、建筑的组成和市政给水管网运行合理性等因素综合分析计算确定。3.2.2城镇和居住区等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和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和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表3.2.2城镇和居住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和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人数N(万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起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L/s)N≤1.003.2.3工业园区、商务区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宜根据其规划区域的规模和同一时间的火灾起数,以及规划中的各类建筑室内外同时作用的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之和经计算分析确定。3.3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3.3.1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体积、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3.3.2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3.2的规定。表3.3.2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建筑体积V(m3)耐火等级建筑物名称及类别V≤0甲、乙丙厂房丁、戊1520甲、乙45工业建筑仓库丁、戊1520住宅普通15单层及多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高层253040地下建筑(包括地铁)、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一、二级汽车库、修车库独立1520乙、丙工业建筑丁、戊三级单层及多层民用建筑丁、戊类工业建筑152025四级单层及多层民用建筑成组布置的建筑物应按消火栓设计流量较大的相邻两座建筑物的体积之和确定2火车站、码头和机场的中转库房,其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相应耐火等级的丙类物品库房确定93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木结构的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按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消火栓设计流量确定。3.3.3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表3.3.2中的公共建筑确定。3.4构筑物消防给水设计流量3.4.1以煤、天然气、石油及其产品等为原料的工艺生产装置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其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确定,且应为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冷却水系统等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之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油化工厂工艺生产装置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2石油天然气工程工艺生产装置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有关规定。3.4.2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储罐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最大罐组确定,并应按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流量、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与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之和确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流量应按系统扑救储罐区一起火灾的固定式、半固定式或移动式泡沫混合液量及泡沫液混合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的有关规定2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着火罐与邻近罐最大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固定式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表3.4.2-1或表3.4.2-2规定的设计参数经计算确定3当储罐采用固定式冷却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2-3的规定,当采用移动式冷却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表3.4.2-1或表3.4.2-2规定的设计参数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5L/s。表3.4.2-1地上立式储罐冷却水系统的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项目储罐型式保护范围喷水强度固定顶罐罐周全长0.80L/s?m着火罐浮顶罐、内浮顶罐罐周全长0.60L/s?m移动式冷却邻近罐罐周半长0.70L/s?m固定顶罐罐壁表面积2.5L/min?m2着火罐浮顶罐、内浮顶罐罐壁表面积固定式冷却邻近罐不应小于罐壁表面积的1/22.0L/min?m210注1当浮顶、内浮顶罐的浮盘采用易熔材料制作时,内浮顶罐的喷水强度应按固定顶罐计算2当浮顶、内浮顶罐的浮盘为浅盘式时,内浮顶罐的喷水强度应按固定顶罐计算3固定冷却水系统邻近罐应按实际冷却面积计算,但不应小于罐壁表面积的1/24距着火固定罐罐壁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应设置冷却水系统,当邻近罐超过3个时,冷却水系统可按3个罐的设计流量计算5除浮盘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储罐除外,当着火罐为浮顶、内浮顶罐时,距着火罐壁的净距离大于等于0.4D的邻近罐可不设冷却水系统,D为着火油罐与相邻油罐两者中较大油罐的直径距着火罐壁的净距离小于0.4D范围内的相邻油罐受火焰辐射热影响比较大的局部应设置冷却水系统,且所有相邻油罐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之和不应小于45L/s6移动式冷却宜为室外消火栓或消防炮。表3.4.22卧式储罐、无覆土地下及半地下立式储罐冷却水系统的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项目储罐保护范围喷水强度着火罐罐壁表面积0.10(L/s?m2)移动式冷却邻近罐罐壁表面积的一半0.10(L/s?m2)着火罐罐壁表面积6.0L/min?m2固定式冷却邻近罐罐壁表面积的一半6.0L/min?m2注1当计算出的着火罐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小于15L/s时,应采用15L/s2着火罐直径与长度之和的一半范围内的邻近卧式罐应进行冷却着火罐直径1.5倍范围内的邻近地下、半地下立式罐应冷却3当邻近储罐超过4个时,冷却水系统可按4个罐的设计流量计算4当邻近罐采用不燃材料作绝热层时,其冷却水系统喷水强度可按本表减少50,但设计流量不应小于7.5L/s5无覆土半地下、地下卧式罐冷却水系统的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应按本表地上卧式罐确定。表3.4.2-3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地上立式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单罐储存容积(m3)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W≤<W≤<W≤W>.3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地上立式储罐冷却水系统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3.4.2-1的规定卧式储罐、无覆土地下及半地下立式储罐冷却水系统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3.4.2-2的规定罐区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本规范表3.4.2-3的规定,但当无固定冷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4.2条第3款的规定确定。3.4.4覆土油罐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最大单罐周长和喷水强度计算确定,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30L/s.m当计算设计流量小于15L/s时,应采用15L/s。3.4.5液化烃罐区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最大罐组确定,并应按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与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之和确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表3.4.5-1规定的设计参数经计算确定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5-2的规定值2当企业设有独立消防站,且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m3时,可采用室外消火栓等移动式冷却水系统,其罐区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表3.4.5-1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不应低于100L/s11表3.4.5-1液化烃储罐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项目储罐型式保护范围喷水强度(L/min?m2)罐壁表面积2.5单防罐外壁为钢制罐顶表面积4.0着火罐双防罐、全防罐外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冷冻式邻近罐罐壁表面积的1/22.5着火罐罐体表面积9.0全压力式及半冷冻式邻近罐罐体表面积的1/29.0注1固定冷却水系统当采用水喷雾系统冷却时喷水强度应符合本规范要求,且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的有关规定2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当双防罐、全防罐外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罐顶和罐壁的冷却水量可不计管道进出口等局部危险处应设置水喷雾系统冷却,供水强度不应小于20.0L/minm23距着火罐罐壁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应计算冷却水系统,当邻近罐超过3个时,冷却水系统可按3个罐的设计流量计算4当储罐采用固定消防水炮作为固定冷却设施时,其设计流量不宜小于水喷雾系统计算流量的1.3倍。表3.4.52液化烃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单罐储存容积(m3)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W≤<W≤<W≤<W≤080注1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罐组内最大单罐计2当储罐区四周设固定消防水炮做为辅助冷却设施时,辅助冷却水设计流量不应小于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3.4.6沸点低于45℃甲类液体压力球罐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4.5条中全压力式储罐的要求经计算确定。3.4.7全压力式、半冷冻式和全冷冻式液氨储罐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4.5条中全压力式及半冷冻式储罐的要求经计算确定,但喷水强度应按不小于6.0L/min?m2计算,全冷冻式液氨储罐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外壁为钢制单防罐的要求计算。3.4.8空分站,可燃液体、液化烃的火车和汽车装卸栈台,变电站等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8的规定。当室外变压器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室外消火栓给水设计流量可按表3.4.8规定值的50计算,但不应小于15L/s。表3.4.8空分站,可燃液体、液化烃的火车和汽车装卸栈台,变电站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名称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3000<Q≤<Q≤<Q≤5000045空分站产氧气能力(Nm3/h)Q5000060专用可燃液体、液化烃的火车和汽车装卸栈台60变电站单台油浸变压器5<W≤<W≤5020含有量(t)W5030注当室外油浸变压器单台功率小于300MVA,且周围无其他建筑物和生产生活给水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3.4.9装卸油品码头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着火油船泡沫灭火设计流量、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隔离水幕系统设计流量和码头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之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流量应按系统扑救着火油船一起火灾的泡沫混合液量及泡沫液混合比经计算确定,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保护范围和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3.4.91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的有关规定表3.4.9-1油船泡沫灭火系统混合液量的供给强度、保护范围和连续供给时间项目船型保护范围供给强度(L/min?m2)连续供给时间(min)甲、乙类可燃液体油品码头40丙类可燃液体油品码头着火油船设计船型最大油仓面积8.0302油船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消防时着火油舱冷却水保护范围内的油舱甲板面冷却用水量计算确定,冷却水系统保护范围、喷水强度和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表3.4.9-2的规定表3.4.9-2油船冷却水系统的保护范围、喷水强度和火灾延续时间项目船型保护范围喷水强度(L/min?m2)火灾延续时间(h)甲、乙类可燃液体油品一级码头6.0注2甲、乙类可燃液体油品二、三级码头丙类可燃液体油品码头着火油船着火油舱冷却范围内的油舱甲板面2.54.0注1当油船发生火灾时,陆上消防设备所提供的冷却油舱甲板面的冷却设计流量不应小于全部冷却水用量的50。2当配备水上消防设施进行监护时,陆上消防设备冷却水供给时间可缩短至4h。3着火油船冷却范围应按下式计算maxmaxmax3fBLF-(3.4.9)式中F着火油船冷却面积,m2Bmax最大船宽,mLmax最大船的最大舱纵向长度,mfmax最大船的最大舱面积,m2。4隔离水幕系统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喷水强度宜为1.0L/s.m~2.OL/s.m2)保护范围宜为装卸设备的两端各延伸5m,水幕喷射高度宜高于被保护对象1.50m3)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1.0h,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135油品码头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93的规定。表3.4.93油品码头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名称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火灾延续时间(h)海港油品码头456.0河港油品码头304.0码头装卸区202.03.4.10液化石油气船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着火罐与距着火罐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罐组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与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之和确定着火罐和邻近罐的冷却面积均应取设计船型最大储罐甲板以上部分的表面积,并不应小于储罐总表面积的1/2,着火罐冷却水喷水强度应为10.OL/min.m2,邻近罐冷却水喷水强度应为5.0L/minm2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本规范表3.4.93的规定。3.4.1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应按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与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之和确定,固定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按表3.4.111规定的设计参数经计算确定,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112的规定当仅采用移动式冷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流量应按表3.4.111规定的设计参数计算,且不应小于15L/s。表3.4.11-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地上储罐冷却系统保护范围和喷水强度项目储罐保护范围喷水强度着火罐罐壁表面积0.15L/s?m2移动式冷却邻近罐罐壁表面积的1/20.15L/s?m2着火罐罐壁表面积9.0L/min?m2固定式冷却邻近罐罐壁表面积的1/29.0L/min?m2注着火罐的直径与长度之和0.75倍范围内的邻近地上罐应进行冷却。表3.4.11-2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名称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地上储罐加气站20埋地储罐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153.4.12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可燃气体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12的规定。表3.4.12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可燃气体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名称总储量或总容量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土圆囤30<W≤500500<W≤<W≤20000W>5粮食Wt席穴囤30<W≤500500<W≤<W≤棉、麻、毛、化纤百货W(t)10<W≤500500<W≤<W≤稻草、麦秸、芦苇等易燃材料W(t)50<W≤500500<W≤<W≤10000W>0木材等可燃材料V(m3)50<V≤<V≤<V≤10000V>5煤和焦炭W(t)露天或半露天堆放100<W≤5000W>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V(m3)500<V≤<V≤<V≤<V≤200000V>3035注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按其几何容积(m3)和设计工作压力(绝对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3.4.13城市交通隧道洞口外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4.13的规定。表3.4.13城市交通隧道洞口外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名称类别长度(m)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L/s)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一、二、三L>500一、二、三L>100030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三、四L≤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3.5.1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体积、高度、耐火极限、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综合确定。3.5.2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5.2的规定。表3.5.2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建筑物名称高度hm、层数、体积Vm3、座位数(n)、火灾危险性消火栓设计流量L/s同时使用消防水枪数(支)每根竖管最小流量L/s甲、乙、丁、戊10210h≤24丙20415乙、丁、戊2551524<h≤50丙30615乙、丁、戊30615厂房h>50丙40815甲、乙、丁、戊10210h≤24丙20415丁、戊30615工业建筑仓库h>24丙40815V≤科研楼、试验楼V>00<V≤000<V≤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和展览建筑(包括博物馆)等V>0<n≤0<n≤民用建筑单层及多层剧场、电影院、会堂、礼堂、体育馆等5000<n≤n>00<V≤000<V≤旅馆V>00<V≤000<V≤商店、图书馆、档案馆等V>00<V≤病房楼、门诊楼等V>办公楼、教学楼等其他建筑V>住宅21<h≤2752527<h≤5410210住宅普通h5420410h≤5020410二类公共建筑h>5030615h≤5030615高层一类公共建筑h5040815V≤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V>汽车库/修车库独立10210V≤0<V≤000<V≤地下建筑V>V≤<V≤展览厅、影院、剧场、礼堂、健身体育场所等V>V≤<V≤00<V≤商场、餐厅、旅馆、医院等V>V≤2500515丙、丁、戊类生产车间、自行车库V>V≤3000515人防工程丙、丁、戊类物品库房、图书资料档案库V注1丁、戊类高层厂房(仓库)室内消火栓的设计流量可按本表减少10L/s,同时使用消防水枪数量可按本表减少2支2当高层民用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超过20L/s,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5L/s3消防软管卷盘、轻便消防水龙及多层住宅楼梯间中的干式消防竖管,其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可不计入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3.5.3当建筑物室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或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一种或两种以上自动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可减少50,但不应小于10L/s。3.5.4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表3.5.2中的公共建筑确定。3.5.5城市交通隧道内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5.5的规定。表3.5.5城市交通隧道内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用途类别长度(m)设计流量(L/s)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一、二、三L>500一、二、三L>100020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三、四L≤.6地铁地下车站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20L/s,区间隧道不应小于10L/s。163.6消防用水量3.6.1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作用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用水量之和计算,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合用时,应取其最大者,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1VVV(3.6.11)∑niiitqV111i16.3(3.6.12)∑miiiitqV.6.13)式中V建筑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总量,m31V室外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m32V室内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m3。iq1室外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L/sit1室外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hn建筑需要同时作用的室外水灭火系统数量。iq2室内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L/sit2室内第i种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hm建筑需要同时作用的室内水灭火系统数量。3.6.2不同场所消火栓系统和固定冷却水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表3.6.2的规定。表3.6.2不同场所的火灾延续时间建筑场所与火灾危险性火灾延续时间(h)甲、乙、丙类仓库3.0仓库丁、戊类仓库2.0甲、乙、丙类厂房3.0工业建筑厂房丁、戊类厂房2.0高层建筑中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宾馆等3.0公共建筑其他公共建筑民用建筑住宅2.0建筑物人防工程建筑面积小于建筑面积大于等于3000m2地铁车站2.0煤、天然气、石油及其产品的工艺装置3.0直径大于20m的固定顶罐和直径大于20m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6.0其他储罐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储罐覆土油罐4.0液化烃储罐、沸点低于45℃甲类液体、液氨储罐6.0空分站,可燃液体、液化烃的火车和汽车装卸栈台3.0变电站2.0甲、乙类可燃液体乙、油品一级码头6.0甲、乙类可燃液体乙、油品二、三级码头丙类可燃液体油品码头4.0海港油品码头6.0河港油品码头4.0装卸油品码头码头装卸区2.0装卸液化石油气船码头6.0地上储气罐加气站3.0埋地储气罐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合建站1.0粮食土圆囤、席穴囤棉、麻、毛、化纤百货稻草、麦秸、芦苇等木材等6.0露天或半露天堆放煤和焦炭构筑物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可燃气体罐区可燃气体储罐3.03.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的有关规定执行。3.6.4建筑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分隔水幕和防护冷却水幕的火灾延续时间,应采用与保护的防火墙和分隔墙的耐火极限一致的等效替代原则。3.6.5城市交通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表3.6.5的规定。表3.6.5城市交通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用途类别长度(m)火灾延续时间(h)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一、二、三L>500一、二、三L>10003.0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三、四L≤消防水源4.1一般规定4.1.1在城乡规划区域范围内,市政消防给水应与市政给水管网同步规划、设计与实施。4.1.2消防水源水质应满足水灭火设施灭火、控火和冷却等消防功能的要求。4.1.3消防水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市政给水、消防水池、天然水源等可作为消防水源,宜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2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池宜作为备用消防水源。4.1.4消防给水管道内平时所充水的pH值应为6.09.0。4.1.5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消防水池、水塔和高位消防水池等应采取防冻措施。4.1.6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池必须作为消防水源时,应有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和水质的技术措施。4.2市政给水4.2.1当市政给水管网连续供水时,消防给水系统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4.2.2市政两路消防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当不符合时应视为一路消防供水1市政给水厂应至少有两条输水干管向市政给水管网输水2市政给水管网应为环状管网3应有不同市政给水干管上不少于两条引入管向消防给水系统供水。4.3消防水池4.3.1符合下列规定之一时,应设置消防水池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时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时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4.3.2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市政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19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2当市政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4.3.3消防水池的给水管应根据其有效容积和补水时间确定,补水时间不宜大于48h,但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96h。消防水池给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50。4.3.4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要求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3,当仅设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3。4.3.5火灾时消防水池连续补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池应采用两路消防给水2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连续补水流量应按消防水池最不利给水管供水量计算,并可按下式计算υAqf.5)式中fq火灾时消防水池的补水流量,m3/hA消防水池给水管断面面积,m2υ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3消防水池给水管管径和流量应根据市政给水管网或其他给水管网的压力、入户管管径、消防水池给水管管径,以及消防时其他用水量等经水力计算确定,当计算条件不具备时,给水管的平均流速不宜大于1.5m/s。4.3.6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宜设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并应设置满足最低有效水位的连通管但当大于1000m3时,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每座消防水池应设置独立的出水管,并应设置满足最低有效水位的连通管。4.3.7储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或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2取水口(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3取水口(井)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等构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40m4取水口(井)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60m,当采取防止辐射热保护措施时,可为40m。4.3.8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4.3.9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下列要求201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2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3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4.3.10消防水池的通气管和呼吸管等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水池应设置通气管2消防水池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等应采取防止虫鼠等进入消防水池的技术措施。4.3.11高位消防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应能满足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所需的压力和流量,且其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所需消防用水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位消防水池有效容积、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和第4.3.9条的有关规定2高位消防水池应符合本规范第4.3.10条的有关规定3除可一路消防供水的建筑物外,向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给水管应至少有两条独立的给水管道4当高层民用建筑采用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高位消防水池储存室内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确有困难,且火灾时补水可靠时,其总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室内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的505高层民用建筑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大于200m3时,宜设置蓄水有效容积相等且可独立使用的两格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应设置独立的两座,且每座应有一条独立的出水管向系统供水6高位消防水池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甲级防火门且与建筑构件应连接牢固。4.4天然水源4.4.1井水等地下水源可作为消防水源。4.4.2当井水作为消防水源向消防给水系统直接供水时,深井泵应能自动启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井不应少于两眼,且每眼井的深井泵均应采用一级供电负荷时,可为两路消防供水2其他情况时可视为一路消防供水。4.4.3江河湖海水库等天然水源,可作为城乡市政消防和建筑室外消防永久性天然消防水源,其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乡规模和工业项目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和经济合理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宜为219097。但村镇的室外消防给水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适当降低。4.4.4当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天然水源时,应采取防止冰凌、漂浮物、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消防水泵的技术措施,并应采取确保安全取水的措施。4.4.5当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地表水作为室外消防水源时,应采取确保消防车、固定和移动消防水泵在枯水位取水的技术措施当消防车取水时,最大吸水高度不应超过6.0m2当井水作为消防水源时,还应设置探测水井水位的水位测试装置。4.4.6天然水源消防车取水口的设置位置和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中有关地表水取水的规定,且取水头部宜设置格栅,其栅条间距不宜小于50mm,也可采用过滤管。4.4.7设有消防车取水口的天然水源,应设置消防车到达取水口的消防车道和消防车回车场或回车道。225供水设施5.1消防水泵5.1.1消防水泵宜根据可靠性、安装场所、消防水源、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和扬程等综合因素确定水泵的型式,水泵驱动器宜采用电动机或柴油机直接传动,消防水泵不应采用双电动机或基于柴油机等组成的双动力驱动水泵。5.1.2消防水泵机组应由水泵、驱动器和专用控制柜等组成一组消防水泵可由同一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泵和备用泵组成。5.1.3消防水泵生产厂商应提供完整的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并应标示流量、扬程、气蚀余量、功率和效率等参数。5.1.4单台消防水泵的最小额定流量不应小于10L/s,最大额定流量不宜大于320L/s。5.1.5当消防水泵采用离心泵时,泵的型式宜根据流量、扬程、气蚀余量、功率和效率、转速、噪声,以及安装场所的环境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5.1.6消防水泵的选择和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的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2消防水泵所配驱动器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3当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消防水泵时,应选择电动机干式安装的消防水泵4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压力的140,且不宜小于设计额定压力的1205当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的656泵轴的密封方式和材料应满足消防水泵在低流量时运转的要求7消防给水同一泵组的消防水泵型号宜一致,且工作泵不宜超过3台8多台消防水泵并联时,应校核流量叠加对消防水泵出口压力的影响。5.1.7消防水泵的主要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外壳宜为球墨铸铁2叶轮宜为青铜或不锈钢。5.1.8当采用柴油机消防水泵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31柴油机消防水泵应采用压缩式点火型柴油机2柴油机的额定功率应校核海拔高度和环境温度对柴油机功率的影响3柴油机消防水泵应具备连续工作的性能,试验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4h4柴油机消防水泵的蓄电池应保证消防水泵随时自动启泵的要求5柴油机消防水泵的供油箱应根据火灾延续时间确定,且油箱最小有效容积应按1.5L/kW配置,柴油机消防水泵油箱内储存的燃料不应小于50的储量。5.1.9轴流深井泵宜安装于水井、消防水池和其他消防水源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流深井泵安装于水井时,其淹没深度应满足其可靠运行的要求,在水泵出流量为150额定流量时,其最低淹没深度应是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水位线以上不少于3.2m,且海拔高度每增加300m,深井泵的最低淹没深度应至少增加0.3m2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其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应低于消防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线,且淹没深度应根据水力条件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额定流量大于125L/s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并应满足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3轴流深井泵的出水管与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应符合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条第3款的有关规定4轴流深井泵出水管的阀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条第5、6款的有关规定5当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低于离心水泵出水管中心线或水源水位不能保证离心水泵吸水时,可采用轴流深井泵,并应采用湿式深坑的安装方式安装于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6当轴流深井泵的电动机露天设置时,应有防雨功能7其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5.1.10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但下列情况除外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其他建筑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25L/s时2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10L/s时。5.1.11一组消防水泵应在消防水泵房内设置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台消防给水泵的流量不大于20L/s、压力不大于0.50MPa时,泵组应预留流量计和压力计接口,其他泵组宜设置泵组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2消防水泵流量检测装置的计量精度应为0.4级,最大量程的75不应低于最大一台消防给水泵额定流量的175243消防水泵压力检测装置的计量精度应为0.5级,最大量程的75不应低于最大一台消防给水泵额定压力的1654每台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试水管,并应安装DN65的消火栓。5.1.12消防水泵吸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2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3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吸水口处应设置旋流防止器。5.1.13离心式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阀门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2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3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4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5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当管径超过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6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明杆闸阀当采用蝶阀时,应带有自锁装置当管径大于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7消防水泵吸水管的直径小于DN250时,其流速宜为1.0m/s~1.2m/s直径大于DN250时,宜为1.2m/s~1.6m/s8消防水泵出水管的直径小于DN250时,其流速宜为1.5m/s~2.0m/s直径大于DN250时,宜为2.0m/s~2.5m/s9吸水井的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漩的要求,并应便于安装施工10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出水管道穿越外墙时,应采用防水套管当穿越墙体和楼板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2.3.19条第5款的要求11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25设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DN150。5.1.14当有两路消防供水且允许消防水泵直接吸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条市政给水应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和消防时必须保证的其他用水2消防时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3消防水泵扬程应按室外给水管网的最低水压计算,并应以室外给水的最高水压校核消防水泵的工作工况。5.1.15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设置管道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过水面积应大于管道过水面积的4倍,且孔径不宜小于3mm。5.1.16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止消防水泵低流量空转过热的技术措施。5.1.17消防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压力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出水管压力表的最大量程不应低于水泵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且不应低于1.60MPa2消防水泵吸水管宜设置真空表、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压力表的最大量程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低于0.70MPa,真空表的最大量程宜为0.10MPa3压力表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管道与消防水泵进出口管相接,并应设置关断阀门。5.2高位消防水箱5.2.1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应小于50m3,当建筑高度大于150m时不应小于100m32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8m3,当一类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36m33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4建筑高度大于21m的多层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m35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当小于等于25L/s时不应小于12m3,大于25L/s时不应小于18m36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且小于30000m2的商店建筑不应小于36m3,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0m2的商26店不应小于50m3,当与本条第1款规定不一致时应取其较大值。5.2.2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类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2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民用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确有困难时可适当降低3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4当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在满足生产生活最大小时用水量后,仍能满足初期火灾所需的消防流量和压力时,可由市政给水系统直接供水,并应在进水管处设置倒流防止器,系统的最高处应设置自动排气阀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6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本条第1~5款的静压要求时,应设稳压泵。5.2.3高位消防水箱可采用热浸锌镀锌钢板、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板等建造。5.2.4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高位消防水箱在屋顶露天设置时,水箱的人孔、以及进出水管的阀门等应采取锁具或阀门箱等保护措施2严寒、寒冷等冬季冰冻地区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内,其他地区宜设置在室内,当必须在屋顶露天设置时,应采取防冻隔热等安全措施3高位消防水箱与基础应牢固连接。5.2.5高位消防水箱间应通风良好,不应结冰,当必须设置在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5℃。5.2.6高位消防水箱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出水、排水和水位等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和第4.3.9条的有关规定2高位消防水箱的最低有效水位应根据出水管喇叭口和防止旋流器的淹没深度确定,当采用出水管喇叭口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条第4款的规定但当采用防止旋流器时应根据产品确定,不应小于150mm的保护高度273消防水箱的通气管、呼吸管等应符合本规范第4.3.10条的有关规定4消防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水箱顶,其顶面与其上面的建筑物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5进水管的管径应满足消防水箱8h充满水的要求,但管径不应小于DN32,进水管宜设置液位阀或浮球阀6进水管应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7当进水管为淹没出流时,应在进水管上设置防止倒流的措施或在管道上设置虹吸破坏孔和真空破坏器,虹吸破坏孔的孔径不宜小于管径的1/5,且不应小于25mm。但当采用生活给水系统补水时,进水管不应淹没出流8溢流管的直径不应小于进水管直径的2倍,且不应小于DN100,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径不应小于溢流管直径的1.5倍~2.5倍9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应小于DN10010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应位于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水位以下,并应设置防止消防用水进入高位消防水箱的止回阀11高位消防水箱的进、出水管应设置带有指示启闭装置的阀门。5.3稳压泵5.3.1稳压泵宜采用离心泵,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单吸单级或单吸多级离心泵2泵外壳和叶轮等主要部件的材质宜采用不锈钢。5.3.2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2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3消防给水系统所采用报警阀压力开关等自动启动流量应根据产品确定。5.3.3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282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自动启泵压力设置点处的压力在准工作状态时大于系统设置自动启泵压力值,且增加值宜为0.07MPa0.10MPa3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的在准工作状态时的压力大于该处的静水压,且增加值不应小于0.15MPa。5.3.4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15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150L。5.3.5稳压泵吸水管应设置明杆闸阀,稳压泵出水管应设置消声止回阀和明杆闸阀。5.3.6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5.4消防水泵接合器5.4.1下列场所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1高层民用建筑2设有消防给水的住宅、超过五层的其他多层民用建筑3地下建筑和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4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以及最高层楼板超过20m的厂房或库房5四层以上多层汽车库和地下汽车库6城市市政隧道。5.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均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5.4.3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给水流量宜按每个10L/s~15L/s计算。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的数量应按系统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当计算数量超过3个时,可根据供水可靠性适当减少下列消防给水系统宜适当减少1市政给水管网2路直接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2高位消防水池、水塔2路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5.4.4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向多栋建筑供水时,消防水泵接合器宜在每栋单体附件就近设置。5.4.5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供水压力范围,应根据当地消防车的供水流量和压力确定。5.4.6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当建筑高度超过消防车供水高度时,消防给水应在设备层等方便操作的地点设置手抬泵或移动泵接力供水的29吸水和加压接口。5.4.7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5.4.8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5.4.9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5.5消防水泵房5.5.1消防水泵房内起重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的重量小于0.5t时,宜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2消防水泵的重量为0.5t~3t时,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3消防水泵的重量大于3t时,应设置电动起重设备。5.5.2消防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间的净距,当电机容量小于22kW时,不宜小于0.60m当电动机容量不小于22kW,且不大于55kW时,不宜小于0.8m当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且小于255kW时,不宜小于1.2m当电动机容量大于255kW时,不宜小于1.5m2当消防水泵就地检修时,应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设消防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并应保证消防水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3消防水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5.5.3当采用柴油机消防水泵时,机组间的净距宜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值增加0.2m,但不应小于1.2m。5.5.4当消防水泵房内设有集中检修场地时,其面积应根据水泵或电动机外形尺寸确定,并应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地下式泵房宜利用空间设集中检修场地。对于装有深井水泵的湿式竖井泵房,还应设堆放泵管的场地。5.5.5消防水泵房内的架空水管道,不应阻碍通道和跨越电气设备,当必须跨越时,应采取保证通道畅通和保护电气设备的措施。5.5.6独立的消防水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或天花板等的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按通风采光等30条件要求外,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其值不应小于3.0m2当采用单轨起重机时,应保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物体顶部之间有0.50m以上的净距3当采用桁架式起重机时,除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规定外,还应另外增加起重机安装和检修空间的高度。5.5.7当采用轴流深井水泵时,水泵房净高应按消防水泵吊装和维修的要求确定,当高度过高时,应根据水泵传动轴长度产品规格选择较短规格的产品。5.5.8消防水泵房应至少有一个可以搬运最大设备的门。5.5.9消防水泵房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采暖温度不应低于10℃,但当无人值守时不应低于5℃2消防水泵房的通风宜按6次/h设计3消防水泵房应设置排水设施。5.5.10消防水泵不宜设在有防振或有安静要求房间的上一层、下一层和毗邻位置,当必须时,应采取下列降噪减振措施1消防水泵应采用低噪声水泵2消防水泵机组应设隔振装置3消防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隔振装置4消防水泵房内管道支架和管道穿墙和穿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的措施5在消防水泵房内墙应采取隔声吸音的技术措施。5.5.11消防水泵出水管应进行停泵水锤压力计算,并宜按下列公式计算,当计算所得的水锤压力值超过管道试验压力值时,应采取消除停泵水锤的技术措施。停泵水锤消除装置应装设在消防水泵出水总管上,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其他适当的位置cvpρΔ5.5.111δidEKcc10(5.5.112)式中pΔ水锤最大压力,Paρ水的密度,kg/m331c水击波的传播速度,m/sv管道中水流速度,m/s0c水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宜取0c1435m/s(压强0.1MPa2.50MPa,水温10℃)K水的体积弹性模量,宜取aPK9101.2E管道的材料弹性模量,钢管PaE10106.20,铸铁管PaE10108.9,钢丝网骨架塑料(PE)复合管PaE10105.6id管道的公称直径,mmδ管道壁厚,mm。5.5.12消防水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与其他产生火灾暴露危害的建筑的防火距离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5m,石油化工企业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其疏散门应靠近安全出口,并应设甲级防火门3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当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他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5.5.13当采用柴油机消防水泵时宜设置独立消防水泵房,并应设置满足柴油机运行的通风、排烟和阻火设施。5.5.14消防水泵房应采取不被水淹没的技术措施。5.5.15独立消防水泵房的抗震应满足当地地震要求,且宜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但不宜做提高一度抗震计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的有关规定。5.5.16消防水泵和控制柜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326给水形式6.1一般规定6.1.1消防给水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功能、体积、高度、耐火极限、火灾危险性、重要性、次生灾害、商务连续性、水源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其可靠性和供水方式,并应满足水灭火系统灭火、控火和冷却等消防功能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6.1.2城镇消防给水宜采用城镇市政给水管网供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镇市政给水管网及输水干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2工业园区和商务区宜采用两路消防供水3当采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每个天然水源消防取水口宜按一个市政消火栓计算或根据消防车停放数量确定4当市政给水为间歇供水或供水能力不足时,宜建设市政消防水池,且建筑消防水池宜有作为市政消防给水的技术措施5城市避难场所宜设置独立的城市消防水池,且每座容量不宜小于200m3。6.1.3建筑物室外宜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两路消防供水,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住宅外,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小于等于20L/s时可采用一路消防供水2室外消火栓应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6.1.4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室外消防给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艺装置区、储罐区等场所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但当无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和消防炮,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不大于30L/s,且在城镇消防站保护范围内时,可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2堆场等场所宜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但当可燃物堆垛高度高、扑救难度大、易起火,且远离城镇消防站时,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6.1.5市政消火栓或消防水池作为室外消火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供消防车吸水的室外消防水池的每个取水口宜按一个室外消火栓计算,且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2建筑外缘5m~150m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但当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时,建筑外缘5m~40m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333当市政给水管网为环状时,符合本条第1、2款的室外消火栓出流量宜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但当市政给水管网为枝状时,计入建筑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宜超过一个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6.1.6当室外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宜与室内消防给水合用。6.1.7室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宜采用稳压泵维持系统的充水和压力。6.1.8室内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且不应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用但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和仅设有消防软管卷盘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时,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用。6.1.9当室内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且层数超过2层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须设置高位消防水箱2其他建筑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但当工业建筑设置高位消防水箱确有困难,且采用安全可靠的消防给水时,可采用稳压泵稳压。6.1.10当建筑物的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仅采用稳压泵稳压,且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和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住宅时,消防水泵的供电或备用动力应安全可靠,并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消防水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当不能满足一级负荷要求供电时应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备用动力2工业建筑备用泵宜采用柴油机消防水泵。6.1.11建筑群共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矿企业消防供水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宜超过1200m,或占地面积不宜大于200hm22居住小区消防供水的最大保护建筑面积不宜超过公共建筑宜为同一物业管理单位。6.1.12当市政给水管网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且市政允许消防水泵直接吸水时,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宜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吸水,但城乡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宜大于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之和。6.1.13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消防给水当高位消防水池无法满足压力和流量的最上部几层时,应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6.2分区供水346.2.1符合下列条件时,消防给水系统应分区供水1消火栓栓口处最大工作压力大于1.20MPa时2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或喷头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20MPa时3系统最高压力大于2.40MPa时。6.2.2分区供水应根据系统压力、建筑特征,经技术经济和可靠性比较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建筑物无设备层或避难层时,可采用消防水泵并行或减压阀减压等方式分区供水2当建筑物有设备层或避难层时,可采用消防水泵串联、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等方式分区供水3构筑物可采用消防水泵并行、串联或减压阀减压等方式分区供水。6.2.3采用消防水泵串联分区供水时,宜采用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供水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时,转输水箱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应小于60m3,转输水箱可作为高位消防水箱2串联转输水箱的溢流管宜连接到消防水池3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采取确保供水可靠性的措施,且消防水泵从低区到高区应能依次顺序启动4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校核系统供水压力,并应在串联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6.2.4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给水所采用的减压阀性能应安全可靠,并应满足消防给水的要求2减压阀应根据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和压力选择,且设计流量应在减压阀流量压力特性曲线的有效段内,并校核在150设计流量时,减压阀的出口动压不应小于设计值的703每一供水分区应设不少于两个减压阀组4减压阀仅应设置在单向流动的供水管上,不应设置在有双向流动的输水干管上5减压阀宜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当超过1.20MPa时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6减压阀的阀前阀后压力比值不宜大于31,当一级减压阀减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减压阀串联减压,但串联减压不应大于两级,第二级减压阀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阀前后压力差不宜超过0.40MPa7减压阀后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能满足系统安全,且不应影响系统的供水安全35性。6.2.5采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减压水箱有效容积、出水、排水和水位,设置场所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第4.3.9条和第5.2.5条、5.2.6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2减压水箱布置和通气管呼吸管等应符合本规范第5.2.6条第3款至第11款的有关规定3减压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8m3,且宜分为两格4减压水箱应有两条进、出水管,且每条进、出水管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消防用水量的要求5减压水箱进水管的水位控制应可靠,宜采用水位控制阀6减压水箱进水管应设置防冲击和溢水的技术措施,并宜在进水管上设置紧急关闭阀门,溢流水宜回流到消防水池。367消火栓系统7.1系统选择7.1.1市政消火栓和建筑室外消火栓应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7.1.2室内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室内消火栓系统。7.1.3室内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宜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7.1.4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多层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湿式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干式消防竖管、SN65的室内消火栓接口和无止回阀和闸阀的消防水泵接合器。7.1.5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城市隧道及其他构筑物的消火栓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并宜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和干式室外消火栓。7.1.6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充水时间不应大于5min,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进水干管上宜设雨淋阀或电磁阀、电动启动阀等快速启闭装置,当采用电磁阀或电动阀时开启时间不应超过30s2当采用雨淋阀时应在消火栓箱设置直接开启雨淋阀的手动按钮3在系统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置快速排气阀。7.2市政消火栓7.2.1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宜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严寒地区宜设置消防水鹤。当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且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冻线以上时,应采取保温措施。7.2.2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径DN150的室外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7.2.3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应在道路的两侧交叉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7.2.4市政桥桥头和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设施处,应设置市政消火栓。7.2.5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且间距不应大于120m。7.2.6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并应符合下列规37定1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m2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m3市政消火栓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当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7.2.7市政给水管网的阀门设置应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7.2.8设有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消防时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7.2.9严寒地区在城市主要干道上设置消防水鹤的布置间距宜为1000m,连接消防水鹤的市政给水管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7.2.10消防时消防水鹤的出流量不宜低于30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7.2.11地下式市政消火栓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7.3室外消火栓7.3.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7.2节的有关规定。7.3.2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7.3.3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7.3.4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7.3.5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7.3.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烃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7.3.7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时,宜在该装38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7.3.8当工艺装置区、罐区、可燃气体和液体码头等构筑物的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炮。7.3.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2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本规范第7.4节的有关规定。7.3.10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减压型倒流防止器时,应在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7.4室内消火栓7.4.1室内消火栓的选型应根据使用者、火灾危险性、火灾类型和不同灭火功能等因素综合确定。7.4.2室内消火栓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消火栓SN65可与消防软管卷盘一同使用2SN65的消火栓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宜超过25m消防软管卷盘应配置内径不小于ф19的消防软管,其长度宜为30m3SN65的消火栓宜配当量喷嘴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但当消火栓设计流量为2.5L/s时宜配当量喷嘴直径11mm或13mm的消防水枪消防软管卷盘应配当量喷嘴直径6mm的消防水枪。7.4.3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7.4.4屋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的建筑,应在停机坪出入口处或非电器设备机房处设置消火栓,且距停机坪机位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m。7.4.5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计入消火栓使用数量。7.4.6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且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等安全区域可仅与一层视为同一平面。但当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7.4.7建筑室内消火栓的设置位置应满足火灾扑救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和前室、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以及便于火灾扑救的位39置2住宅的室内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3大空间场所的室内消火栓应首先设置在疏散门外附近等便于取用和火灾扑救的位置4汽车库内消火栓的设置不应影响汽车的通行和车位的设置,并应确保消火栓的开启5同一楼梯间及其附近不同层设置的消火栓,其平面位置宜相同6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7对在大空间场所消火栓安装位置确有困难时,经与当地消防监督机构核准,可设置在便于消防队员使用的合适地点。7.4.8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龙带的连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7.4.9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应设置带有压力表的试验消火栓,其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层和高层建筑应在其屋顶设置,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可设置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等便于操作和防冻的位置2单层建筑宜设置在水力最不利处,且应靠近出入口。7.4.10室内消火栓宜按行走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高层建筑、高架仓库、甲乙类工业厂房等场所,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m2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一股充实水柱布置的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m。7.4.11消防软管卷盘应在下列场所设置,但其水量可不计入消防用水总量1高层民用建筑2多层建筑中的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和办公楼3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幼儿园、老年公寓等场所4大于200m2商业网点5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院、会堂其闷顶内安装有面灯部位的马道等场所。7.4.12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但当大于0.70MPa时应设置减压装置2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的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的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40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7.4.13当住宅采用干式消防竖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干式消防竖管宜设置在楼梯间休息平台,且仅应配置消火栓栓口2干式消防竖管应设置消防车供水的接口3消防车接口应设置在首层便于消防车接近和安全的地点4竖管顶端应设置自动排气阀。7.4.14住宅户内宜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预留一个接DN20消防软管的接口或阀门。7.4.15跃层住宅和商业网点的室内消火栓应至少满足一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并宜设置在户门附近。7.4.16城市隧道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宜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2管道内的消防供水压力应保证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最低压力不应小于0.30MPa,但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0.70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3在隧道出入口处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4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5隧道内允许通行危险化学品的机动车,且隧道长度超过3000m时,应配置水雾或泡沫消防水枪。418管网8.1一般规定8.1.1设有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有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给水管网宜为环状管网,但当城镇人口小于2.5万人时,可为枝状管网2接市政消火栓的环状给水管网的管径不应小于DN150,枝状管网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当城镇人口小于2.5万人时,接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的管径可适当减少,环状管网时不应小于DN100,枝状管网时不宜小于DN1503工业园区和商务区等区域采用两路消防供水,当其中一条引入管发生故障时,其余引入管在保证满足70生产生活给水的最大小时设计流量条件下,应仍能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8.1.2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1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2向两种及以上水灭火系统供水时3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4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时。8.1.3向室外、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的输水干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输水干管应仍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8.1.4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2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3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4管道设计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8.1.5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但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住宅除外),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可布置成枝状2当由室外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直接供水时,合用系统除应满足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以及生产和生活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要求3室内消防管道管径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应根据竖管最低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428.1.6室内消火栓环状给水管道检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消火栓竖管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1根,当竖管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2每根立管上下两端与供水干管相接处应设置阀门8.1.7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等其他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分开设置当合用消防泵时,供水管路沿水流方向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8.1.8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自动水灭火系统管道设计流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的有关规定,但任何消防管道的给水流速不应大于7m/s。8.2管道设计8.2.1消防给水系统中采用的设备、器材、管材管件、阀门和配件等系统组件的产品工作压力等级,应大于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且应保证系统在可能最大运行压力时安全可靠。8.2.2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应根据市政给水管网和其他给水管网等的系统工作压力确定,且不应小于0.60MPa。8.2.3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应根据系统可能最大运行供水压力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位消防水池、水塔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应为高位消防水池、水塔最大静压2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应根据市政给水管网的工作压力确定3采用高位消防水箱稳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应为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与水泵吸水口最大静水压力之和4采用稳压泵稳压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应取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消防水泵吸水口最大静压二者之和与稳压泵维持系统压力时两者其中的较大值。8.2.4埋地管道宜采用球墨铸铁管、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和加强防腐的钢管等管材,室内、外架空管道应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等金属管材,并应按下列因素对管道的综合影响选择管材和设计管道1系统工作压力
本文(GB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高清含条文说明))为本站会员(愤怒的石头)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家工业信息化备案:苏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