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开了陌生人发来的不明包后怎么发现手机被监控拍下不明物体和值入木马了?

我的位置: &
生活丨微信突然变静音千万要当心!已有多人卡上钱被转走了!
生活丨微信突然变静音千万要当心!已有多人卡上钱被转走了!
全世界只有不到0.01%的人关注了旌德之窗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来源:人民网(ID:people_rmw)、羊城晚报
  人在医院治疗,银行卡随身携带,但是卡内钱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1.4万元。近日,武汉的许女士是一头雾水……
全世界只有不到0.01%的人关注了旌德之窗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来源:人民网(ID:people_rmw)、羊城晚报
  人在医院治疗,银行卡随身携带,但是卡内钱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1.4万元。近日,武汉的许女士是一头雾水……
  家住武汉汉南的许女士告诉记者,6月9日11时40分许,她发现手机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到下午3时40分许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支付宝内有14笔支出,共计上万元!
  记者从许女士的手机上看到,9日上午11时20分到下午3时32分,一共被转走14笔,从100元到9000多元不等。其中,支付宝消费2395.49元,北京帮付通科技有限公司支出500元,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支出9893.83元,支付宝账户支出1100元,14笔合计支付13889.32元。
  许女士说,她因患甲状腺疾病在医院治疗,8日刚做手术,9日一天都在病房内,根本没有出过医院。同时,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没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许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
  许女士已报警,将卡内的钱转到其它账户,并将手机进行了重新设置。
类似案例不止一起
  &&&男子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 银行卡被盗刷万元
男子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银行卡被盗刷万元  日晚,在沈阳做生意的智先生手机传来自称老友发来的信息,便顺手点击了短信上的网页,点开之后,并没有什么内容,与此同时,短信收到两个信息,一个是“激活成功”;一个是“软件安装完毕”。见手机也没有什么异常,智先生也没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智先生醒来后,翻看手机有10余个未接来电,查看手机才知,手机变成静音,随后看到有60余条短信提醒。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共计被盗刷1万余元。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手机中木马病毒,骗子如何将钱转走
  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密码,没有验证码无法进行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发送木马病毒。
1. 植入木马
  骗子广发打折优惠、假扮熟人等短信,链接网址植入木马病毒。
2. 运行病毒
  受害人点击安装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运行。
3. 监控手机
  骗子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
4. 盗取信息
  骗子盗取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截获验证码。
5. 刷走钱财
  骗子操纵开通手机理财服务,把钱从银行卡转走。
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点、不回
  骗子一般在手机短信木马病毒链接前加上一句话,诱导你点开网址链接,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等等,都是以“熟人”为切入点,还有就是以各种折扣优惠信息为诱惑,让接收方在不知不觉中随手点开病毒链接,植入了木马病毒。
  而这种恶意程序,会优先运行,能盗取手机上一切跟账号、密码有关的资料,因此,只要是接收到类似短信,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
  银行卡已被盗刷的受害者,最好马上解除全部网上支付绑定。最好对手机进行刷机,或直接更换手机。
警方提醒:
抛红包骗银行卡号 假“退款”套验证码
红包诈骗防不胜防,警方提醒,假红包藏有的木马程序能盗刷你的网银
-海南日报记者 良子
如果看到有人在微信发“红包”,你会不会随手点开呢?得小心了,你很可能落入抢红包诈骗“陷阱”。针对省内近期发生多起抢红包诈骗案,警方提醒,红包诈骗已升级,假红包里藏有木马程序,嫌疑人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个人信息,能盗刷你的网银。
抢红包须警惕
误入连环套被骗一万元
万宁的黄先生日前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的电话,说黄先生在他们那里网购了一个皮包,但因系统升级资金被冻结,需办理退款手续。黄先生确实数天前在淘宝买了一个名牌皮包。“客服”随后发给他一个网址链接,让他进入退款系统,填写退款银行卡信息。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客服”提醒退款可绑定一张“卡内无钱”的银行卡。
卡里没钱,也不怕骗。黄先生放心地将一张没有余额的建行卡卡号填入退款系统。随后,他的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客服”说,那是退款验证信息,于是黄先生将验证码给了“客服”。就在黄先生等待退款到账时,却意外收到一条工商银行发来的1万元被转出去的短信。
黄先生输入的建行卡里是没钱的,为何工行卡上的钱会被转走呢?黄先生在向警方报案时,称在事发之前,他应一名陌生人的邀请,进入一个微信抢红包群。当天,就抢到红包,点开红包,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等信息,他就输入一张随身携带的工行卡卡号。警方调查,就是在这个环节,黄先生泄露了工行卡的信息。微信红包只是诱饵,骗子意在窃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
窃取了工行卡信息,为何骗子还要费周折让黄先生在退款时输入一个卡内无钱的建行卡账号呢?警方调查,“卡内无钱”的卡只是幌子,它有两个作用:首先,让黄先生觉得账户没钱不怕受骗,放松警惕;第二,为后面骗取验证码作了铺垫,黄先生收到验证码时,还以为是建行发来的。而其实骗子从前期的“微信抢红包”到后面冒充“客服”,设了一个复杂的骗局——在抢红包环节骗得工行卡卡号后,开通第三方支付。开通第三方支付,还需要持卡人的验证码。于是,骗子在“卡内无钱”建行卡的幌子下,轻松从黄先生手上骗得验证码。按照第三方支付相关规定,绑定银行卡后,在接下来的操作中,无需银行卡密码,就可直接刷走账户上的钱。就这样,黄先生卡内的1万元落入骗子的口袋。
抢红包反被“抢”了8000元
几天前,家住海口秀英区的吴女士接到朋友圈中一位好友给她发来的一个红包链接,吴女士没有仔细查看就点击进去抢红包。打开红包后,吴女士发现居然中了600元化妆品的代金券。
当吴女士正要取出的时候,对方却需要她输入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等她按照要求输完信息后,对方还要求她扫描一个二维码,才能完成领奖。想到之前领取红包从来没有出过事,这次她也放心扫描。
没有想到就这一扫描,几分钟后吴女士手机就收到了短信。这条短信不是红包的礼券信息,而是吴女士的银行卡被转走8000元的提示信息。惊慌失措的吴女士立即向发放红包的朋友打电话进行核实,朋友才发现微信号被人盗取。上当受骗的吴女士立即拔打110报警。
警方对吴女士的手机进行了检测,发现她扫描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嫌疑人利用木马程序搜集到她的个人信息,又通过木马盗刷了她8000元。
警方提醒,假红包藏有病毒,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内日前发生多起“微信红包”诈骗案,相比之前的诈骗手段可以说是升级版的,万宁的黄先生被诈骗的手法更为隐秘,步步设套,由于伪装性极强,再加上存在利益陷阱,市民很容易就落入骗子圈套。
据介绍,红包诈骗一般都是不法分子通过钓鱼网站引诱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后,再通过植入木马或局域网干扰等,对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拦截,将验证码直接发送到不法分子的手机上,这样,用户绑定在第三方平台上的银行卡就会被盗取。
警方介绍,无论是微信个人红包还是平台派发红包,合理的渠道应该是用户获取微信红包后自动存入微信零钱,再由零钱进入银行卡,绝对不存在需要用户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要求,如有以上要求一定是假红包。
警方提醒,在抢红包时一定要仔细确认发布红包活动的主办方是否正规可信,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在其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如果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且导致存款被盗取,要立即报警并且向银行提出申请,冻结自己的账户。
值班编辑:迷迭香
旌德徽水文化传播
以“立足旌德,服务旌德”为宗旨,传播社会正能量,推送新闻资讯,关注民情民生,切实打造成为旌德家喻户晓,最具观赏性的新媒体。一起宣传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旌德的明天更美好!--奔跑吧!旌德!
欢迎大家联系小编
(加微信:boss__000007 )
---------------
欢迎关注旌德之窗,了解身边大小故事
亲,您可以把此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让给您的朋友们也一起学习微商知识。
你可能对下面的微信群也感兴趣
关注微商吸粉,送微商加粉技巧
微商联盟群
微信营销实战
微信公众号运营群
微商货源群
扫描二维码会微信,手机客户端更便捷灵活关注我们,快速了解微信营销与微商信息。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4
会微信学习平台当心微信假红包飞 五招保护银行卡安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心微信假红包飞 五招保护银行卡安全
||暂无简介
谷一商盟学院,网络整合营销第一品牌!|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心微信假红包飞&五招保护银行卡安全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当心微信假红包飞 五招保护银行卡安全
  中新网2月4日电 根据腾讯提供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点,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由于发红包和红包提现都必须绑定银行储蓄卡,因此在抢红包大火的同时,微信红包的安全问题成为网友最“甜蜜”的担忧。值得警惕的是,春节期间,微信中已经出现假冒的红包链接!360手机安全专家朱翼鹏提示,在欢乐抢红包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毒防骗防木马等安全措施。
  除夕当天,就有不少网友反映,收到了802元的“巨款”红包,但“拆开”后却发现钱并没有进到自己的口袋。安徽网友小陈为了抢红包,加入了不少微信群,除夕一整天他都拿着手机等着抢红包,当有人发出红包后,每次都毫不犹豫地迅速点开链接抢红包。有一次好友发出802元的红包后,令他十分惊喜,然而打开后才发现竟是一个恶作剧,这是一个以假乱真的假红包!
  小陈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疑虑:抢不到红包其实是小事,如果骗子发来的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下载链接,根本无法辨别,如果不留心输入了密码等信息,微信关联的银行卡存款会不会被“一网打尽”?
  为此,记者采访到360手机安全专家朱翼鹏,朱翼鹏对记者表示,用手机抢红包确实存在被假红包钓鱼的风险,除了钓鱼网站,手机木马、钓鱼WIFI、假冒微信好友等方式都有可能威胁到银行储蓄卡安全,要做到安全抢红包,需用五招严保手机支付环境安全:
  一、不随意点击好友发来的链接
  当微信有陌生人发来红包链接时,不要轻信提现需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提示。如果这是骗子精心制作的山寨版假红包,银行信息将很有可能被直接发送到骗子手里。
  二、好友要钱不要轻信
  如果有微信好友提出以不方便绑定银行卡或借钱之类的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信息,一定要与好友电话(或当面)核实,防止骗子盗号假冒好友诈骗。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不少用户指出微信上存在一个漏洞――只要简单地更换头像和名称,完全可以冒充另一个人,部分不法份子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这时为好友添加对应备注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有效甄别是否是好友本人。
  三、不随意下载安装手机应用
  下载手机应用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360手机安全专家朱翼鹏指出,目前已经有不少窃取隐私的木马,这些木马可窃取到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有了这些关键信息后,骗子可通过补办SIM卡的方式通过微信盗取银行存款。同时更要提防下载到山寨版经过二次打包的微信程序,这类程序可将银行帐号木马直接发送至黑客指定的手机号码或服务器。
  另外,更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非正规“抢红包”软件,这样的软件很有可能是“钓鱼”软件,以骗取银行信息为主要目的。
  四、不连接陌生Wi-Fi
  一些没有设置密码的Wi-Fi实际并不安全,这有可能是黑客设置的陷阱。当手机通过其上网时,包括银行帐号在内几乎所有隐私信息都可以被黑客轻易获取,因此即使网速慢红包抢不过别人,也不要铤而走险连接陌生Wi-Fi。
  五、安装360手机卫士等专业的安全软件
  手机病毒、木马危害远超PC平台,各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360手机安全专家朱翼鹏建议,一定要为手机安装360手机卫士这样的手机安全软件,通过安全市场下载手机应用,在手机木马装进手机之前,将其查杀,全面保护手机支付环境的安全,才能真正保护银行卡安全。
(责编:王千原雪、杨波)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加个微信来了木马程序 网络诈骗何时不再搅乱生活_苏州民生_新闻中心_苏州新闻网
加个微信来了木马程序 网络诈骗何时不再搅乱生活
本报记者 谷雨 范群 制 图 郑超
网上买个东西,钱汇出了卖家却玩起了失踪;陌生人加个微信,然而,支付宝里的资金却不翼而飞;网上拜师炒股,&师傅&拿到资金后玩消失&&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为人们提供无限商机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被许多不法之徒看中,伸出了黑手,各类网络诈骗也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苏州接报涉及的网络诈骗案件达到了数千起。网络诈骗何时不再搅乱我们的生活?作为市民,又该如何防范和应对?记者展开了调查。
购物类骗局
加个微信却来了木马程序
案例:日晚上10点左右,经营网店的张先生接到阿里旺旺的一个用户发来的信息,称要购买家具,随后对方称需要用手机接收购买清单,通过旺旺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张先生扫描加其为微信好友。张先生用自己的安卓手机扫描后跳出安装提示,他当时没有在意内容就点击了确认。然而,他并未加到对方微信,且对方旺旺也迅速下线。直到第二天,张先生才发现支付宝账户(与手机绑定)内的49812.01元被人转走。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原来张先生手机被嫌疑人植入了手机木马,该木马启动后,从手机系统后台拦截短信,并转发至指定手机号码(受害人手机自木马启动后接收不到短信)。嫌疑人据此修改支付宝账户密码并转走账户内资金。经过大量前期侦查,苏州警方在广东和贵州成功将嫌疑人梁某和高某抓获。经审查,从今年3、4月份起,高某以盈利为目的,先后多次制作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贩卖给梁某等人,实施了多起诈骗。
拆招:这是近期发生的最新网络诈骗案件。用扫描加微信方式,在受害人手机里植入木马程序,进而获取受害人的支付宝账户信息,此后进行修改支付宝账户密码并转走账户内资金。这类骗局属于高科技骗局。对于任何好友发来的不明链接或图片,都不能轻易点击,以免被不法分子在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
二手汽车骗局
案例:今年4月,市民李先生想购买一辆二手汽车,听说网上二手车很多,而且便宜,于是他也想利用网络的便利和海量信息淘一辆二手车。经过一番搜寻,他在网上看到挂牌8万余元的一辆进口汽车很是中意,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跟对方交易,按照对方所留的联系方式下了订单。然而,在接下来的交易过程中,他却一步一步被骗子以运输费、保证金、手续费和购车款为名,以及他迫切追回前面已经支付款项的心理,总计被对方骗走整整20万元,结果连车影都没有看到。
拆招:开办虚假购物网站,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低价出售各类商品,骗取被害人银行汇款。这是网络购物诈骗的老套手法。这一骗局最大的特点是,出售的商品诱惑力强,远远低于市场价,骗取的网民范围大。此类作案方式虽然陈旧,但易上当人群众多。
违禁品诱惑骗局
案例:前不久,苏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苏州一网民在其QQ空间和个人博客中张贴出售&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答案&的信息。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在市区一网吧内将嫌疑人王某抓获。经审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根本没有所谓的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答案,他发布该虚假信息的目的是以此为噱头,骗取网民钱财,在民警抓获前,他已成功骗得数千元。
拆招:开办网站、或在网络空间发布出售违禁品信息,如假文凭、考试答案,甚至是枪支、毒品等非法物品,骗取银行汇款。犯罪分子故作神秘,利用少数网民投机取巧等不良心理,大肆骗取钱财。哪怕被骗后,受害人往往是哑巴吃黄连,绝大多数不敢报案,不但可以长期行骗,被发现后因为缺少证据以及报案材料也很难得到法律严惩。
充值卡充值骗局
案例:上个月,家住市区的陈女士,在淘宝网上向一卖家购买电话卡充值,发现该卖家所出售的电话充值卡较市面上更为便宜,便向该卖家提供的一个网上电话充值平台进行了电话充值,一次性交易金额总计1万余元,用来赚取充值差额。交易成功后,陈女士尝到了甜头。过了不久,她再次通过网银向该卖家汇款7.5万元用于购买电话充值卡,待成功付款后,该卖家立即不知去向,所有网上网下联系全部中断,充值平台也关闭了,其淘宝账号也因被其他商家举报被淘宝网封掉。陈女士这才发现上当受骗。
拆招:犯罪分子首先利用品质优良的商品和服务骗取被害人的信任,然后消失于网络。犯罪分子先获得被害人的信任,放长线钓大鱼,诈骗周期较长,让很多网上交易者很难防备,是这类骗局的最大特点。
网络陷阱类诈骗
虚假服务和稀缺信息资源
为诱饵诱人上钩
案例:前不久,市民周师傅退休在家。闲着无事,听同事说,现在可以买点股票,于是他动心了。之前从来没有炒过股,没有经验怎么办?他想到了在网上找一名师傅教教自己。在看到所谓上海某某证券有限公司一长串的专家能手名单和&优秀成绩&后,周师傅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积蓄交给对方帮助打理,满心欢喜地等着高额利润回报,先后被对方以入会费、保证金、股金等名义骗取人民币50多万元。
拆招:骗子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网络服务信息,提供特殊的稀缺的信息资源,如划定中奖号码范围、提供黑马股票信息、高额回报工作信息,要求加入会员,支付保证金,甚至代为保管资金等。一旦有人上套,拿到资金后他们会迅速玩起失踪。
案例:住在市区的张先生,在上网时收到一封邮件,称其在游戏中中奖,奖项是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和38000元现金,邮件中还留下了中奖查询电话。收到邮件后,张先生通过中奖查询电话同所谓的&公司客服&联系,对方要求他预交1000元物流保证金,并且要求在3小时内汇款到帐,否则等于自动放弃。为了获得奖项,张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钱汇入对方指定的账号。此后,对方又以要交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名义要求他继续汇款,总计30000余元。
拆招:这是最常见也最高发的诈骗方式。这一骗局,主要利用人性贪婪的心理,编造各类中奖故事,逐步骗取被害人的资金、账号,并会利用人的侥幸心理连续地编造故事进行欺诈,直到被害人彻底失望放弃为止。
山寨网站来&钓鱼&
案例:市民余先生在家上网时,想要购买一张移动充值卡,于是他用支付宝拍下一卖家的充值卡商品,之后便用淘宝旺旺与卖家取得联系。对方并没有马上给余先生移动充值卡密码,而是要求他到一个网上交易平台支付0.1元提取一个订单号,余先生也没多想,便打开对方提供的网站,选择支付了0.1元。到了第二天,余先生查询自己的银行卡,发现里面突然少了35000元人民币。
拆招:此类案件防范比较困难,普通网民在支付的时候很容易被假的网站蒙蔽,轻易地输入自己的卡号和密码,信息全部被犯罪分子获取,被骗以后所有的银行资金全部被转移,损失巨大。
网络交友陷阱
案例:家住苏州吴江的卢某在&世纪佳缘&等大型聊天交友网站注册账号,谎称自己是退伍军官,自身条件优越,骗取多名女性的信任后,以投资和救急为名,诈骗作案多起,被害人不仅损失金额巨大,同时身心又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拆招: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或和被害人进行聊天,编造各类故事,设置感情陷阱,骗取对方信任,或者博取对方同情,骗取钱财。这一骗局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被害人因面子问题,很多时候都羞于报案,公安机关进行打击缺乏证据。
六招教你向网络欺诈说不
苏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负责警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日常接警和处理的网络诈骗案件进行统计分类,不难发现网络诈骗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都是异地诈骗作案。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多在异地,而且经常在全国各地流窜,流动性大,异地犯罪也给案件的侦办增加了难度。其次,作案手段隐蔽。犯罪嫌疑人常常采用假身份证注册银行卡、异地接收汇款,建立虚假网站网站,使用虚假的联系方式(包括QQ、电话等)。再次,作案手段趋向团伙化、职业化。在国内出现了多个有地域特征的诈骗之乡,当地人拉帮结伙进行网络诈骗,作案分工明确,团伙结构紧密,造成的危害巨大。最后,作案手段层出不穷。
虽然上网环境纷繁复杂,犯罪手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对广大网民来说,只要把握以下几个注意点,基本可以避免上网时被诈骗侵扰:
第一招:选择正规网站。进行网络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网站进行,不要轻信一些页面包装很好,实际却不知名的购物网站。
第二招:使用正规支付方式。网上交易货款一定使用正规的第三方支付或者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切记网络购物的虚拟性,钱一旦出手,再追回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每次支付的时候都要确认对方的商品是否真实可靠。
第三招:识别虚假网页。认真核对网上银行和相关支付网站的网址,虚假的页面和真实页面在外观是没有区别的,不要轻易地在非银行网页里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客户号及支付密码、动态密码等相关私人保密信息。
第四招:防范木马。不要随意点击不安全网站或是不熟悉的卖(买)家提供的不安全链接网址,接受不知情的文件或者照片,有可能被植入病毒和木马。
第五招:提升密码复杂程度。提高自身电脑防病毒的安全等级和常用密码的复杂程度,降低被盗取账号和密码的概率。
第六招:不盲信低价。最重要防备是避免侥幸心理,网络购物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网上商品可能会低于市场价,但不可能偏离价值规律,大幅度低于市场价理论上是不会出现的。对于网络上提供的所谓发财之道、中奖信息,更应该三思后行,天上不会掉馅饼,很有可能踩到的是陷阱。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2(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小薇]
今日推荐:
相关阅读:千万当心!微信突然变这样,后果很严重!已有多人中招……_科尔沁都市报-爱微帮
&& &&& 千万当心!微信突然变这样,后果很严重!已…
编者按:人在医院治疗,银行卡随身携带,但是卡内钱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1.4万元。近日,许女士是一头雾水。家住武汉汉南的许女士告诉记者,6月9日11时40分许,她发现手机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到下午3时40分许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支付宝内有14笔支出,共计上万元!记者从许女士的手机上看到,9日上午11时20分到下午3时32分,一共被转走14笔,从100元到9000多元不等。其中,支付宝消费2395.49元,北京帮付通科技有限公司支出500元,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支出9893.83元,支付宝账户支出1100元,14笔合计支付13889.32元。许女士说,她因患甲状腺在医院治疗,8日刚做手术,9日一天都在病房内,根本没有出过医院。同时,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没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许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许女士已报警,将卡内的钱转到其它账户,并将手机进行了重新设置。类似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点开短信链接手机变静音 银行卡被盗刷万元日晚,在沈阳做生意的智先生手机传来自称老友发来的信息,便顺手点击了短信上的网页,点开之后,并没有什么内容,与此同时,短信收到两个信息,一个是“激活成功”;一个是“软件安装完毕”。见手机也没有什么异常,智先生也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智先生醒来后,翻看手机有10余个未接来电,查看手机才知,手机变成静音,随后看到有60余条短信提醒。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共计被盗刷1万余元。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揭秘手机中木马病毒 骗子如何将钱转走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密码,没有验证码无法进行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发送木马病毒。1、植入木马骗子广发打折优惠、假扮熟人等短信,链接网址植入木马病毒。2、运行病毒受害人点击安装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运行。3、监控手机骗子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4、盗取信息骗子盗取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截获验证码。5、刷走钱财骗子操纵开通手机理财服务,把钱从银行卡转走。防范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点、不回骗子一般在手机短信木马病毒链接前加上一句话,诱导你点开网址链接,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等等,都是以“熟人”为切入点,还有就是以各种折扣优惠信息为诱惑,让接收方在不知不觉中随手点开病毒链接,植入了木马病毒。而这种恶意程序,会优先运行,能盗取手机上一切跟账号、密码有关的资料,因此,只要是接收到类似短信,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银行卡已被盗刷的受害者,最好马上解除全部网上支付绑定。最好对手机进行刷机,或直接更换手机。(来源:羊城晚报)相关新闻紧急通知 | 这70个号码近期来电最活跃!接到立刻报警!立刻报警!2016年二季度,电话诈骗依旧是诈骗方式主流,骗子们二季度拨出诈骗电话18.8亿次,环比上季度增长了88%;同时,代付机票形式的网络诈骗高发;并出现“以快递赠送免费物品方式设‘连环套’的新型诈骗手法”。下个季度,需要谨防虚拟运营商号码(170、171)的诈骗。仿冒公检法、仿冒熟人、高额购物返利等诈骗需要尤其警惕。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预警,见到这70个号码,请立即挂断并报警!冒充查案诈骗嫌疑号码警方说法近期,高发的“冒充查案”电信诈骗警情中,嫌疑号码238个,来电号码主要以+89、+87、+58开头。其中,呼叫量最大的是以“+87”开头的号码。据了解,0087为国际海事卫星电话。反诈骗中心已协调三大运营商对其中尚未分配的0、0号段进行匹配拦截,但仍有以0开头的诈骗电话拨打我市市民电话(手机端显示为+870、+897、+879开头)。冒充亲友领导诈骗嫌疑号码警方说法冒充亲友领导诈骗警情中,嫌疑号码29个,通过对诈骗嫌疑号码的分析发现,嫌疑人大多利用(48.27%)中国电信“一卡双号”业务实施诈骗,号段多为“133”、“180”、“153”为主。其余多以“170”、“171”号码实施诈骗(34.5%)。警方提醒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季节性变化比较大,手段翻新,场景多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骗子就是两个目的:要么发出诱惑链接,诱导点击,致使手机中病毒木马从而远程盗取资金;要么就是以各种借口,直接要求汇款;凡是陌生人涉及到汇款的,几乎都是骗子。要特别牢记。熟人提出汇款要求,一定要和本人进行确认。1、接到号码显示为“+87、+897、+58”等开头的电话,并自称是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事主医保卡透支、涉嫌洗钱案、电话欠费等,要求事主配合调查并汇款,一律可以认定为诈骗电话;2、接到号码显示“****电信”的陌生电话,自称是事主某某亲友领导,这时必须多留个心眼,不要去猜测对方的身份,直接让对方自报姓名,并及时与真实亲友领导进行核实;3、谨慎接听来自“170”、“171”的陌生电话;不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4、接到相关诈骗电话,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报警。(来源: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信、央视财经)来源北方新报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关注科尔沁都市报 通辽新闻早知道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程监控木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