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米董事长雷军简历回了一条信息叫程序人生是什么回事呀

#新商会观察#商界人物(32):小米雷军_新商会-爱微帮
&& &&& 【新商会观察】商界人物(32):小米雷军
点击上方 ↑↑↑↑ 蓝色小字 “新商会” 快速关注编者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还得看今朝——关注精英,成长自身。“新商会”今天为大家带来【新商会观察o商界人物系列】:小米雷军。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2012年12月,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 号,再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学生时代雷军在他老家最好的仙桃中学读书期间,喜欢下围棋,拿过学校的围棋冠军;爱读书,最喜欢读《小说月报》,对古诗词也颇有研究,尤其喜欢词人李煜。1987年,他考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雷军当时报读计算机系的原因很简单,他说:“是因为我一个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计算机系,我想学计算机和好朋友有共同语言。”刚接触电脑,雷军就发现了电脑的妙处。当他学了一点电脑知识后,就发现电脑将是他人生的最爱。  “电脑远没有人那么复杂。如果你的程序写得好,你就可以和电脑处好关系,就可以指挥电脑干你想干的事,这个时候你是十足的主宰。每每你坐在电脑面前,你就是在你的王国里巡行,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电脑里的世界很大,编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你可以想象到电脑里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的东西”,雷军说。雷军两年便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其中包括毕业设计。“这门课比较重要,我上四分之一的课,那门课不太重要,我上八分之一的课。计算机搞懂精髓以后,所有的东西都很简单。计算机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的是实践。”除了上大学第一年父母替他交了学费,此后他的学费和生活费都靠自己努力挣得。尽管家境不错,他还是从大学开始就立志要做一个“自给自足的人”。首次创业的惨痛经历在武大泡图书馆的那段时间里,雷军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深深被乔布斯的故事吸引。“八十年代是乔布斯的年代,他是全世界的IIT英雄,当年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今天。九十年代初,连盖茨都说,他只不过是乔布斯第二而已。在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每台电脑上,梦想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雷军说。大四这一年,雷军和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合伙办起了一家公司,名为“三色”。关于“三色”的由来,雷军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红黄蓝三色演变过来的。”三个人都没有钱投入进来,直到公司接到的第一张单子赚了四五千元,公司才有了第一笔收入,也算是启动资金了。三色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仿制汉卡。雷军说:“我经常被他们从武大的晚自习上叫出来开会。我们晚上做开发,白天跑市场,在饭店里租了一个房间,五六个人躺在一间房间里,实在躺不下,就起来干活。”创业多艰。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多久,程序被人盗用了。盗用者在他们的基础上做同样的事情,但量比他们大,一次做500块汉卡,一块卖200元。因此,三色公司并没有挣到什么钱,难以为继。  半年之后,三色公司面临解散。回首当年,雷军认为三色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有两条:“我们自以为有雄心伟略,对所有的权威都不屑一顾,街上老板的吹捧也助长了我们的虚荣心,弄得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了;再就是是资金缺乏。”结识求伯君日,雷军说“我永远记得这一天”。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刚从武汉大学毕业4个月的雷军见到了仰慕已久的WPS创始人求伯君。他将一张只印了自己的名字和寻呼机号码的名片递给了求伯君,而当时求伯君递给雷军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香港金山副总裁”的名头。当天求伯君身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光彩照人,“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当时就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雷军回忆说。第二次会面,是在北京大学南门的长征饭店,求伯君宴请了雷军,吃的是烤鸭。席间,求表达了希望雷军加盟金山的想法:“你不用急着答复我,回去想一想,明天中午到燕山酒店来找我。”那一晚,雷军没有睡好觉……后来,求伯君专程前往武汉邀请雷军等人加盟金山。求伯君问:“武汉最好的酒店是什么酒店?”李儒雄答:“长江大酒店。”求伯君说:“我们就住长江大酒店。”当晚,四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雷军和王全国睡地铺,李儒雄和求伯君睡床。不久后,雷军加盟金山。就像求伯君与金山创始人张旋龙的相识,雷军与求伯君的相识在雷军看来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我们一路携手,合作到今天”。“劳模”雷军从1992年出任北京金山开发部经理之时起,雷军的管理生涯就开始了:1993年出任珠海金山的常务副总,1994年出任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时雷军二十四五岁;1998年联想注资后出任金山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管理、研发、产品销售及市场战略规划,这一年雷军29岁;2000年底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裁,这一年雷军31岁;2007年出任金山软件副董事长,这一年雷军38岁。从1992年加盟金山,到2007年金山上市,雷军在金山15年如一日。无论企业怎样变化,无论管理风格怎样成熟,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雷军身上洋溢的青春与激情。很多人都会问雷军,为何能够这么多年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向前冲的激情,雷军说:“让经由我手开发的软件运行在每一台电脑上的想法是在大学时形成的。开始时只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后来逐渐明确为理想。一个人能够消费的财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后劲和激情的动力。缺乏方向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很郁闷,而理想不但让人充实,也会使人在奋斗过程中不受欲望的干扰,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这种解释看上去似乎很“冠冕堂皇”,但的确是雷军在潜意识里奋斗动力的源泉。雷军很喜欢马丁o路德o金的那句“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并视为座右铭。他有时候会有些书生气息,也会做一些理想主义的事,比如斥资数千万投资WPS,尽管这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业决定,但却为民族软件保留了尊严,并提供了反击的机会。在这个逐利的商业时代,在这个盗版丛生的软件领域,理想主义是必须的。对于雷军而言,在金山的日子可以看做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山高级副总裁王峰回忆说,当年雷军每每在下班之后约他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对于雷军来讲,这种劳模式的生活实在不稀奇。15年风雨兼程,雷军既理想又务实,他像一个自信而有号召力的三军统帅,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在传统软件的互联网转型与国际化拓展中攻城略地——雷军漂亮地完成了从程序员到企业高层管理者,再到企业合伙人的华丽转身。如果说求伯君代表着金山的WPS时代,那么雷军则把金山带入了商业时代。在掌管金山软件的近十年时间里,他在微软的重压下守住WPS阵地;在瑞星、江民等杀毒先锋的围堵中打开杀毒市场缺口;在盛大、九城等网游龙头嘲笑中抢进网游市场,并实施国际化战略。可以说,金山有今天的成绩,雷军居功至伟。在金山登顶时离开日,清晨6点,香港四季酒店。雷军翻身起床,开始写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本来秘书早已准备好了官方文本,但雷军觉得它表达不了自己此刻的感受,他这样写到,“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一起哭过笑过的兄弟们,让我们一起举起庆功的酒杯,一起为我们自己大声欢呼:我们上市了!”金山上市,雷军最大的感受是“无债一身轻”,从22岁到38岁,从金山第六位员工一路做到CEO,他总算兑现了对创业伙伴和员工所画的“饼”,这个饼画了足足八年。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雷军在金山登顶时,选择了离去。上市两个月后的12月20日,雷军毫无先兆地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金山总裁兼CEO职务,从这家工作了16年的公司离开。“我在金山软件工作了16年,公司上市后,感觉身心疲惫,想休息一下。”对于这次离职,绝大多数“旧金山”人感到震惊。有中层管理人员回忆说:“我非常意外。当年雷军一直跟我说,金山我离不开啊,他还老拿新浪的王志东打比方。这话他说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最后还是走了。”“我扮演的是一个创业时期的CEO,现在需要一个上市之后守业的CEO。”彼时,雷军这样解释自己的隐退想法。不甘心的理想主义者雷军看着一批批互联网牛人的崛起,有些落寞。他在金山担任总裁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还是“我们手下的站长。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广州”。他已经工作了六七年的时候,请过一个初到北京的湖北老乡吃饭。这是小老乡周鸿祎来北京吃的第二顿饭。这是数年前的事了。转眼间,马化腾的腾讯公司成为中国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丁磊的网易也成为了门户大佬。老乡周鸿祎和自己成了杀毒的同行,奇虎360做的有声有色,也早已当了董事长。早早进入IT江湖的先驱雷军本尊呢?离开金山后,雷军经历了深刻的反思。他在微博里说用手术刀解剖自己,残酷但真实。他对金山生涯的反思有五点: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和颠覆创新。雷军慢慢确认了一件事情:在一家改良导向的公司里,他是做不成革命者的,就像康有为永远成不了孙中山一样。意识到这一点,雷军若有所失。他决定先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有什么目标,过一阵逍遥的日子,想透了再干。“我当时就是坚信我还会再干点别的什么事情。”他看王守仁的心学,反思自己以前的商业人生。他说“自己就像一辆坦克车,什么障碍都能闯过去,但是闯过去以后觉得很费劲,不顺势而为,尽管最终可能也达到了目的,但付出的代价过高,我就在想,怎么才能做得像行云流水一样?”雷军不缺钱,但他缺一样东西:再一次成功的机会。他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想清楚的雷军,突然发现一切都开始顺畅起来。小米狂飙雷军表示,自己在创办小米时,制定的目标是百亿美金,虽然这个目标看似“低俗”和“物质”,但目标设定后,对他创业的帮助非常大。他认真地研究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等大佬的创业历史,马云的创业史对他帮助极大。雷军说,自己学习阿里巴巴的历史时,学到了三点:第一,任何一个大公司的成功,创业基础一定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二,要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第三,相比同行,要有一笔永远花不完的钱。当创业者有了足够的钱时,会更有勇气做更大的事。2009年第一部安卓手机发布时,雷军看到智能手机堪比30年前PC开始兴起的巨大机会。但创办小米对他来说,仍然充满挑战。这其中,尤其是找人,是非常难的。雷军说自己为找人曾打过90多个电话,与硬件工程师沟通超过50个小时。没有靠谱的人,创业是不容易成功的。而雷军决定创业后,创业伙伴都不拿工资,每天上12~15小时班,一周干6天活,极其节约,像真正的创业公司那样奋斗。找钱对小米来说同样是很难的过程。雷军透露,他曾给自己在创投圈最好的朋友、投资人刘芹打了一个通宵电话,融资500万美元后,自己又投入了500万美元。在小米第二轮融资时,小米创业初期的70多个员工曾经自凑600多万美元作为投资,其中大多是员工的全部积蓄。小米成功的经验很简单,即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创业者。创业者最好自己投一点钱,这样可以得到很强的参与感,并要不惜代价地找到最优秀的人。时光倒流回日,小米科技横空出世,“雷帮主”领着伙伴们一路狂奔、野蛮生长,杀出重围,成为手机界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小米系三军振奋,战果累累。 有数字为证,2010年四月成立,A轮融资,14人团队出500万美金,晨兴创投出资500万美金,公司估值2500万美金; 2010年底的B轮融资中,来自Morningside、启明、IDG和小米团队4100万美元投资,其中小米54人创始团队出资1100万美元,公司估值2.5亿美元; 2011年12月的C轮融资中,小米科技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 2012年6月底D轮融资,小米公司宣布,成功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2014年11月初,有消息称小米目前正在寻求融资,其估值可能会超过400亿美元。如果小米能够以400亿美元或更高数额的估值进行融资,其估值将超过195亿美元市值的索尼公司(Sony),并且几乎是联想(市值156亿美元)的三倍。果真如此,这家公司将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私人科技公司,同时跻身全球最具价值设备制造商行列。日在义乌进行的互联网大会上,雷军更是对赢得与董明珠的赌局表示信心满满,更是放出豪言要在五到十年时间,小米争取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世界第一。,虽然苹果的全球副总裁回复说:“It’s easy to say”。但生活正如马云所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联系与合作新商会·中国商会第一平台微信号:xinshanghui100关注商会 研究商会 服务商会凝聚全国万家商会的力量合作联系:联系邮箱:
点击展开全文
发送3487508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发送暗号3487508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全新视野关注商会,全新思维研究商会,全新模式服务商会&&凝聚万家商会的力量,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会创新联盟和交流互动平台.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当前位置:---正文
雷军:“小米”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到!(图)来源: 中工网分享到:
  日,小米手机2代发布会还没开始,场外已经集结了很多“米粉”,现场已经成为“橙色海洋”
  8月16日,雷军在北京798艺术区D-Park广场发布了小米二手机。
  这场景,很像去年8月16日“小米”首次发布会。上次小米发布会后,“米粉”热情高涨,但媒体,行业内对于小米充满质疑;一年之后,质疑声音仍在,但也有了不少认同者。
  雷军回忆,当时很多人认为“软件+互联网+手机”这条路走不通,因为除了“苹果”走过之外“没有人走过”,而“小米”不是“苹果”,大家等着看笑话。一年之后,很多人相信,“小米模式”是“一条可以走通的道路”。
  作为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雷军说自己曾经是“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现在他决心要换一种活法,“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
  再出发
  200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北航北门的柏彦大厦。金山软件的CEO雷军需要做一次告别,他也许想过,这是最后一次待在金山的办公室了。有人记录了当时情形,“掐灭手中的烟头,雷军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了起来,拎起双肩背包搭向背上。包比平时沉,他的动作比平时有些迟缓”。
  那时候的雷军,已成名多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
  2011年岁末,在卷石天地大厦12层的办公室内,他似漫不经心地说:“我是日加入,日辞职,总共差了十来天,正好整16年。”
  日,金山软件宣布雷军接替求伯君担任董事长,求伯君“因为健康原因”将于半年后退休。2007年12月,刚刚上市两个月的金山发布声明,雷军“因为健康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兼CEO。
  重回金山后不到一周,雷军作为创始人的小米科技就揭开了面纱。如何分配精力,雷军说:“实在没有办法拒绝张老板和求老板20年来的情谊。对于金山,只有义不容辞。”
  重回金山,对2011年的雷军来说,似乎只是一个预热。一个多月后,雷军归来,他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
  日,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带着“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对台下800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场地似乎太小,更多的人席地而坐,现场颇为引人注目的场景是“小米限量版工程机”的预售队伍,排了100多米。
  这场新闻发布会,颇像雷军和小米手机的一场脱口秀,有人觉得这和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表演有相当神似的地方,现场有人忍不住喊了起来——“雷布斯”。
  当天现场播出了一个短片,一帮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齐聚一堂。乐淘网CEO毕胜、多玩网总裁李学凌、金山网络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高呼:“我们要小米!”
  这是他们给雷军和“小米”的礼物。他们都曾接受雷军的投资,是老友,亦是曾经或者未来的合作伙伴,雷军更愿意称他们为“兄弟”。
  有媒体如此评论乔布斯对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对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乔布斯是一尊随时可以被拿来附身的神,他们都知道自己不会成为乔布斯,但当其他同行试图扮演或解释乔布斯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放过任何奚落和吐口水的机会。“雷布斯”的称呼让雷军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事件也让雷军看到了他和乔布斯的差距:“乔布斯是个内心很强大的人,他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这点上我和乔布斯相差很远,虽然我也是个内心强大的人。”
  从万籁俱寂到舞台中央的喧嚣,质疑也罢,诘问也好,对雷军来说,媒体的连篇累牍只说明了一个信息:我回来了。
   好学生的怀疑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他的中学时代,学习的氛围颇为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为了不落后于人,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订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
  在武大还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雷军来说,他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一本讲述乔布斯等人在硅谷发起技术革命的书。至今,提到这本书,雷军似乎依然热血沸腾。
  20岁,他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22岁,与人合著《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成为程序员争相阅读的“红宝书”,可谓少年成名。
  雷军1992年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在软件业,金山被称为执行作战能力和行政组织能力都非常强的一家公司,但这说明不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山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窠臼里。以金山为代表的中国软件公司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雷军接受的教育让他笃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雷军一直活在他这一代人的宿命里,他一直接受这样一套规范:从好学生到好员工,从好员工到好领导。他从未对这套规划和体系产生过任何怀疑。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
  怀疑开始在心里生了根,先是对他早年所接受的教育。雷军第一次去香港,发现凌晨3点街头很安全,并非传说中的黑道横行,他第一次崩溃。
  此后,他去美国待了几个月,发现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他又崩溃了。“你叫我说什么好呢?我们整整一代人,都挺可悲的。”
  这种怀疑到后来,就衍变成了对金山的商业道路和价值体系的质疑。“其实在金山后期我就觉得不对了,当你坚信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像坦克车一样,逢山开路,过河架桥,披荆斩棘。但是当你杀下来以后,遍体鳞伤,累得要死,你在想,别人成功咋就那么容易?”雷军在反思。
  尽管没能成为传奇,金山还是上了市,虽然市值是国内某些互联网大公司的零头。
  2007年12月,在记者见面会上,雷军用深深的一鞠躬纪念自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才得以平复员工复杂而激动的情绪。雷军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幕后4年
  “离开金山对我是一次重创,心理上的创伤超过了大家的想象。我这个人很努力,很勤奋,带着一帮和我一样的人,打了这么多年江山,整成这个样子,我肯定不服气。要是我没努力也认了,但是我非常努力。20多年,这么多的机会,一个都没捞着,我问自己为什么,问题肯定出在我身上了,那我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不服输。”雷军说。
  做事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钱。雷军在金山阶段,财务就实现了自由。早在2004年,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的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亚马逊,外界估计,雷军个人获利上亿元人民币。
  他投的第一个项目是孙陶然的拉卡拉。孙陶然和雷军相识是在1996年中关村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二人一见如故。2004年,孙陶然创业,联想投资找到雷军做尽职调查,雷军不但对孙称赞不绝,还立马给他打电话。雷军对孙的判断是:他做什么都能做成,紧跟的一句是,“无论他做什么我都投”。
  这话,2004年他对孙陶然说过,2005年对陈年说过,2006年对俞永福说过。雷军对认准了的人一贯如此。
  陈年与雷军1998年就认识,后来共同创立卓越网。2005年陈年开始做我有网,雷军投资。后因对行业环境判断失误,我有网陷入困境,陈年放纵自己,干脆先去写了本小说《归去来》。2007年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认为PPG模式适合再创业,雷军觉得陈年一定会再成功,于是投钱给他。
  2006年,联想投资否决了当时的副总裁俞永福投资优视科技(UCweb)的提议,俞非常沮丧。那时候,雷军与俞永福相识一年多。雷告诉俞:“如果你从联想辞职来做UCweb,我就投。”他对业界再三申明,如果你不是我的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不用来找我看项目,我不会投的。
  做天使投资的雷军,成绩斐然,凡客诚品现在的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UCweb与多玩网差不多2~3亿美元,其他投资公司加在一起肯定也超过了1亿美元。如果雷军在这些公司平均占股10%~30%,如果再加上雷军在金山的股份,他账面资产早已达到2~3亿美元。
  雷军投资的17家公司长势喜人。对于向来喜欢论资排辈的中国互联网,他又有了一席之地。
  中国互联网界流传一个说法:第一阵营是一张桌子——TABLE,其中T是腾讯,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周鸿祎分别凭借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安全的通用型入口,建立了赢家通吃的帝国藩界。
  创业路上
  雷军虽然成功投资多个移动互联网的单点企业,却一直缺乏一个平台型旗舰——移动互联领域成为他最想突破的地方。
  小米手机顺势而生,他打破了以往的藩篱,不再“防火、防贼、防记者”。去年7月份的某一周,他先后参加金山与小米科技两场媒体见面会,8月更是不遗余力推荐自己的小米科技,瞬间,他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曝光率极高的人物。
  媒体和熟人眼中的雷军有些不同。媒体眼中的雷军,这么多年,表情如一:劳模,缺乏一个成功的机会,所以再次创业成为必然。熟人眼中的雷军是一个非常义气之人,讲究辈份、长幼有序、为人着想,表现谦虚,温良恭俭让。
  不过,雷军和魅族创始人黄章之间的恩怨,把他拖进是非漩涡中。小米创办之前,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赞美魅族,认为世界上只有两家互联网手机公司:一是苹果,一是魅族。雷军曾找过黄章,彼此很合得来。
  小米科技创立后,黄章却在魅族论坛上称:雷军打着天使投资人的旗号,获取了诸多魅族的商业秘密——从生产研发、销售模式甚至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此外,黄章认为MIUI系统盗用了魅族系统的部分精华,二人从此交恶。
  雷军的说法是:“你做一件事情肯定要了解同行做到什么程度了,要做充分的市场调查。我也拜访了很多家……我也有过其他的思路,但最终决定自己做。做顶配手机,有实力的不见得愿意跟你合作,没实力做出中等水平又不是我要的,只能自己做。”业界的说法是,魅族和黄章打开了雷军做手机的潘多拉盒子,并且很可能最终促使雷军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做手机。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进入市场的格局:这是一场三国杀。一个是“苹果”,一骑绝尘。一个是Andriod系手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和HTC。还有一个是诺基亚和微软的结盟。这场战争因为“苹果”的专利权官司和谷歌对“摩托”的收购,已经白热化了。5年前,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雷军肯定不敢进来。现在,雷军被形容为东汉末年的刘备,很有机会。
  于是,“小米”应运而生。
  小米手机诞生后迅速成为话题,小米科技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切,在雷军看来都顺理成章。
  “从创业讲,第一步应该已经成功了,很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运气好,而不是我们有多大本事。在对的时候,干了对的事情。毫无疑问,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雷军如此解读。
  他不止一次说,“我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我40多岁了,该有的也都有了。”
  对雷军来说,“小米”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倒!”
  (薛芳 姜晓明)
编辑:中工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雷军为什么这么着急推小米NOTE顶配版? | 程序师||||||||||||||
当前位置:&&
小米董事长雷军:抱着必输的信念来创业
小米市值已经突破100亿美元,对雷军来说,100亿门槛只是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底线。如今,雷军处在了一个新的关口。从最初到现在,雷军的梦想从来不曾改变,就是要做一家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苹果市值千亿,苹果在音乐、、平板等多个领域持续颠覆持续创新,小米还有距离。
雷军已成为雷军,但还没有成为他梦想中最渴望成为的那个人,他还需要二次革命、二次创新。如果用一个伟大创业者的标准来评价,雷军最伟大的一刻就是他不顾一切、往悬崖下奋力一跳的那一刻。可现在小米成功已无悬念,这时候如果出现新的趋势,雷军还愿不愿意去抛弃去颠覆?所有人都在看。
永远离成功只差一步
2007年12月,金山软件后两个月,雷军卸任CEO。对于离开金山的原因,雷军从来没解释过,但比为何离开更有意思的问题是,雷军为什么不早点离开?或者说,如果不离开他会怎样?
大佬中,雷军成名最早,经验最丰富,程序员出身,96年做为金山软件总经理已是国内互联网十大杰出青年,非常耀眼。彼时,李彦宏还在读书,马化腾到处筹钱想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雷军一直声称他18岁时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是他梦想的源泉,那本书讲述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一群人创造了苹果电脑并改变世界的故事。
&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因为美国人认为他们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说我活着是为了科技报国,你信吗?&
雷军模范学生长大,也活在六十年代人所受的一整套教育规范中,对这套体系未曾怀疑。1992年,雷军第一次去香港,他发现凌晨的街头很安全,并非传说中黑道横行,&第一次崩溃了。&后来去美国,发现&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又崩溃一次。
雷军说,整整一代人,都挺可悲的,直到他遇见金山的创始人求伯君,才意识到远离政府也可以实现科技报国。在当年商业秩序刚刚建立的中国,就像漆黑的夜里几道发出的光,道路是有限的,但总有人依靠内心的力量,为自己勾勒出了一座珠峰,求伯君和雷军都是其中之一。
1994年之前的中国IT业,最出名的不是IBM、联想的总裁,而是程序员&&求伯君、王志东、王江民等。业界著名记者刘韧曾《知识英雄》,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比喻为英雄的时代,一个程序员凭着自己武林密笈一样的源程序,就可以创办公司,成就事业与声名。
如果说《硅谷之火》给雷军指明了榜样,美国之旅让他看到商业巨大的能量,而求伯君带给他的则是一个企业家的梦。这三件事共同构建了雷军最初的梦想&&成为知识英雄,缔造一家像美国苹果公司一样伟大的科技公司。
雷军当然有权利这样梦想,他很聪明,又有着多于常人数倍的勤奋。加盟金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破解了求伯君一手开发的WPS办公软件。现金山副总裁傅盛回忆,雷军第一次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小本,说要请教如何做产品,傅盛说什么,雷军全写下来。
创办北京金山后,雷军花三年时间开发软件《盘古》,最后受到微软冲击,惨败,短暂出走金山后又回来&&这次经历和他的偶像乔布斯颇有相似之处。刘韧告诉《财经》,雷军内心极其克制,离开又回去是多难的选择,大多人开弓没有回头箭,雷军比很多人都要理智。
此后的雷军就像一名力挽狂澜的英雄,带领着金山做游戏,并开发金山词霸,走出颓势。他还在母校武汉大学和学生们喊口号:&我要用未来十年和微软来一场豪赌&。
如今回想,雷军当年豪言与创办小米时的愿景何其相似,但他却因此错过了互联网发展最的阶段。1998年,雷军出任金山公司CEO。同年,还在方正公司写程序的周鸿祎放弃传统软件业,带着5名员工创办了3721公司,意思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杀入互联网。同一时期,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相继成立。
雷军并非没有看到互联网之势。刘韧说,96年他和雷军在中关村的一个小酒吧喝,雷军就劝他,现在玩BBS没什么意思,建议其把时间花在互联网上。
一位金山的老员工评价雷军是守正出奇的人,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生存,善于合作,善于发现和创造,但不善于抢夺和征服,内心瞻前顾后,太过谨慎。和当年的周鸿祎相比,雷军比他成功何止数倍,但就少了那一丁点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赌性。
雷军也尝试着去改变,他做电商做网游,学习新的玩法,每个行业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却永远不是老大。雷军反思15年来做的很多产品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总是失之交臂。这是时代使然,公司基因使然,回天乏力。
2007年10月,金山终于在香港上市,市值只是一家主流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零头。两个月后,雷军选择离开。
回到最初的问题,雷军为什么没有早点离开?观察者不难找到理由,无非责任感,英雄情怀与既得利益。雷军告诉《财经》,他曾以为金山可以承载他的梦想,于是一件事情争取了15年。&当你发现大哥不对,你不敢说,不愿意承认,很纠结。你也大可逆天,破斧成舟,但是却会失去人和。&
说到底,当年的雷军少了抛弃一切,重建一切的勇气。他内心一直有《硅谷之火》的梦,但缺的只是那一点火星。
上述员工告诉记者,那时候非常流行一本书,叫《从优秀到卓越》。过去的经历已经证明了雷军的优秀,但显有人知他的内心多么渴望卓越。早在2000年,雷军创办国内最早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时,就取名卓越网。
这次离开是莫大的打击,却也是命运给他最大的帮助。如果没离开金山,雷军会怎样?结果显而易见,雷军会像在金山一样,永远是一名优秀但不够卓越的商业领袖,永远是和成功只差一步的创业者。
离开之后,雷军的人生步入低潮。他开始全职去做投资。外界有人评论他做不了CEO,只能做董事长。那一刻,他可能也相信这样的评价。毕竟对于一个如此追求完美的人来说,金山的经历只能说是没有失败,却肯定算不上成功。
2007年冬天,雷军跑回金山大楼,后来想回家时,才记起已经没有了司机。他在风雪交加的中关村等了四十多分钟都打不到车,内心悲凉。
别人评价金山时期的雷军缺乏那一丁点的赌性,而投资,恰恰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赌博。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投资过3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如拉卡拉、凡客诚品、UCweb、多玩、乐淘等。成功者如YY多玩,2012在纳斯达克上市,雷军这一笔100万美元天使投资,获得了约113倍的账面回报。
雷军的投资逻辑是一看趋势,二看人。雷军眼光极好,对趋势的把握非常准确。2005年,他投资手机社区乐讯网时,京东正式成立不到1年,人们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魅力,对移动端全无概念;2006年雷军投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UCWeb,公司只有不到10个人。四年后它的估值达到3亿美元,成为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敌人之一。
一位与雷军熟识的投资人告诉《财经》,雷军的性格是非要到山穷水尽才肯舍弃,而一旦做出决定,比所有人都彻底。雷军投资&狠&,看中一个项目,推掉所有的事情,其它投资人两周开完的会,雷军两天开完。王航说,前一天刚和雷军见过面,第二天他还没起床,电话就响了。一接通,雷军说,钱打过去了。
随着雷军对行业的理解不断加深,他的完美主义开始呈现,他会鼓励团队开发一个新产品,来颠覆旧产品。2007年,多玩团队转向打造在线群聊语音产品,就与先期雷军投资的iSpeak同类产品冲突。媒体传言正是此事让雷军和本来关系不错、也投资了iSpeak的周鸿祎闹掰。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线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玩董事长雷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