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过关街机游戏 四个角色 一个光上身 黄头发 游戏叫什么锐

不光题主有这种困惑,也不光是中国新移民移民到国外有这种困惑,&b&任何一个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呆久之后,在不排斥当地文化的前提下都有这种“回不去的感觉”&/b&(排斥的话,自然就不会在当地呆下去)。&br&&br&而且,所谓的这种“回不去”,一般意义是说的是回到母国工作,长期生活,加入到母国社会运转的一个大系统中去,&b&回母国旅游不算&/b&。&br&&br&毕竟每个国家的运转模式都不是完全一样的,美国和加拿大都在北美,语言一样,但是文化,社会运转模式差异也很大,所以一个人在熟悉,习惯了一个国家的运转模式之后,再去另一个国家加入另一种运转模式,不适应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各方面都完全一摸一样的两个国家,都存在差异。&br&&br&理解以上的概念,这个题就好答了。&br&&br&我在休斯顿的时候,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长居韩国的本地老美a,a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韩国留学生女友,女友在美国毕业后由于不适应美国的环境决定回韩国,a为了爱情,跟着女友回了韩国,找工作,结婚,生子,在韩国已经生活了10年了,习惯了吃辣的韩餐,习惯了夜间12点之后出去嗨,习惯了首尔的热闹,习惯了密集的商业区和便利店,习惯了韩国相对美国便宜,放心的医疗,习惯了韩国服务业高质量的服务,&b&最喜欢的就是韩国便利的公共交通(他不喜欢开车,感觉不环保,但是在美国除了几个大城市,自己不开车就等于没有腿,出去买个菜都不方便,这点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我之前一直认为大多人还是喜欢自己开车,而不是搭乘公共交通,看来人和人在意的点还真不一样)&/b&,当时他就跟我感叹,每次回美国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还是在韩国有家的感觉,这次再回韩国,就考虑入韩国籍了,当时我大惊,因为思维的定势都是世界各国人往美国跑,怎么一个土生的美国白人想入籍发达国家垫底的韩国?得到的回答是&b&他太爱韩国了,他觉得自己在韩国生活比美国更舒服&/b&,当然,韩国的缺点就是收入还是比美国低点,但是好在物价比美国低,倒也可以接受。&br&所以你看,&b&人家考虑的都是柴米油盐的居家过日子的事情&/b&,&b&优点缺点人家自己心理很明白,只不过在享受优点的时候,能忍受缺点而已&/b&。&br&&b&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任何事必然有两面性,&/b&&b&&b&人不能太自私,&/b&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这是我的口头禅),相应的缺点你也要能承受才能达成这个deal,都是优点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b&。&br&&br&我在美国认识了很多人,虽然很多人都只是一面之缘,这里有:&br&&br&移民美国的挪威姑娘(为了去好莱坞圆自己的明星梦)。&br&&br&移民加拿大的美国男孩(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深恶痛绝)。&br&&br&移民美国的加拿大姑娘(冲着比加拿大多的多的商业机会)。&br&&br&长期在澳洲打体力工的低学历的美国,加拿大男孩(他说澳洲的低端工作比美国和加拿大工资高很多,干几个月就可以出去旅游了,而且他们的这个在澳洲打工的美国,加拿大人圈子,人数并不少)。&br&&br&准备入韩国籍的美国男孩a。&br&&br&长期在日本工作的美国男孩(未来有入日本籍的打算,喜欢日本的不麻烦别人的习惯,喜欢日本的干净,他说比美国还干净,喜欢日本的小而细致,喜欢日本良好的治安,感觉很安全,喜欢日本料理,喜欢日本的便利,喜欢日本种类丰富的动漫,最喜欢的就是温柔的日本女孩,觉得美国女孩还是太独立,强势了,缺少女人味)。&br&&br&长期在香港工作的美国姑娘(喜欢香港的便利,良好的治安,而且公司内也说英语,没有语言障碍)。&br&&br&长期在中国某北方小城工作的美国男孩(他说太爱中国了,喜欢中国人的热情,而且什么都便宜,最喜欢的就是出租车很便宜,可以一辈子打的不用自己买车了,不排除一辈子在中国生活)。&br&&br&他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点:&b&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在意的需求,而且很务实;&br&&br&这个需求,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比在母国更容易实现,即使母国更发达,但是发达归发达,确不能满足所有人,各阶层在意的需求:&br&&br&(1)一个美国人,加拿大人喜欢日本,韩国,香港的便利,热闹,24小时营业的店铺,这个需求注定在北美就实现不了;相反,一个日本,韩国,香港人喜欢美国的大house,喜欢人少安静不拥挤,喜欢到哪都开车,喜欢开阔的环境,喜欢玩枪,显然去美国更容易实现这个需求。&br&&br&(2)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只有体力的美国,加拿大人,在不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的前提下,想多赚钱怎么办?只能去给低端工作工资更高的澳洲去刷盘子;但是,相反的澳洲的高技术白领在澳洲的工资却没有美国高,每年澳洲的高技术人才申请e3签证去美国工作的人大把,因为啥?因为美国提供的高级职位的工资比澳洲更高而已,这当中的逻辑在哪?因为各个国家的运转模式不同,商业文化不同,导致分配制度自然就不一样,你如果很幸运属于这个国家在分配制度上优待的群体,你自然就觉得生活体验还可以,否则,或许去另一个适合你的社会系统,生活会更舒心一点。&br&&br&(3)这个世界越来越象一个村庄,可能咱们中国人这个感觉还不强(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个概念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但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很多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是盯着全球的招聘市场的,一个美国人去北欧求职,一个德国人,去英国,法国,瑞士求职,一个芬兰人去澳洲求职,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别的不说,很有可能你所从事的职业在你的母国并没有形成气候,那怎么办?自然是去这个职业有上游领先优势的国家去找工作是上上策;&br&而且,国家与国家的运转模式不同,北欧,日本是强行的拉低高收入职业的薪资,让整个社会各个阶层,职业之间人的薪资差距不大,如果你是一个在意公平,并且不想很拼事业的人,你自然愿意在这样的国家生活;&br&但是如果你是能力很强的高智商精英,并且有极强的拼搏精神,你自然不会甘于在这个平均社会里拿着平均工资,自然会去美国,中国这种完全竞争社会拿着比普通人高数十倍的精英工资,相应的也会得到平均社会提供不了的荣誉感。&br&&br&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会自动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嗯,就是这个逻辑。&br&&br&咱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b&&b&&b&经常说一些冠冕堂皇的高大上的东西没用,&/b&口号喊的再响,日子还得过,买个大件还得攒攒钱,是不是?&/b&&br&&br&所以你看看,我认识的这些人可都是发达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发达国家(甚至还有移民到不如自己本国的),并不是咱们发展中国家到了发达国家的人才有这种感觉,而是任何一个在外国呆久了,并不排斥当地文化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b&在意的需求也不一样&/b&。&br&&br&&b&一个人选择不了他出生的地方,但是他却可以选择他喜欢,呆的舒服的地方生活啊。&/b&&br&&br&&b&冷暖自知,不是么。&/b&
不光题主有这种困惑,也不光是中国新移民移民到国外有这种困惑,任何一个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呆久之后,在不排斥当地文化的前提下都有这种“回不去的感觉”(排斥的话,自然就不会在当地呆下去)。而且,所谓的这种“回不去”,一般意义是说的是回到母国工…
我个人背景是很曲折的,记个流水账把。&br&&br&电信本科 07年家里炒股亏了100多w 那可是07年的100多万啊。于是开始关注金融。本来大学准备出国申请电信cs的也改成了向金融工程准备。&br&&br&09-10 一边申请研究生一边无薪水熬夜做美股交易员,很多高才生可能不知道这个,其实就是人肉版的高频交易。也算是我最初接触到交易的启蒙吧。那个时候训练的纪律让我做主观交易的时候止损能够手起刀落毫不手软。这一行高人隐退,出现了很多屌丝翻身的大牛,后来又有不少杀入a股日内,那是后话。&br&&br&10-11 哥大念书,系主任就是写My life as a quant的Derman,所以理所应当的以当quant为目标。于是自学C++,暑期实习在一家做金融模型的卖方,用C++和quantlib 写了一个以飞机引擎为标的的ABS的违约计算模型以及定价模型。 现在看来这不就是国内很火的融资租赁吗。&br&&br&11-13 毕业,找工作。12年正逢欧债危机,各大银行纷纷裁员收缩招聘渠道。倒在花旗量化研究的终面上。后来有2个offer,一家纽约初创的HFT愿意招我过去,但是得从无薪实习开始。另外一家是60多个亿美金的FOF,做风控经理。犹豫很久因为经济压力选择了后者,在这家基金呆了接近2年。负责监控10几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有CTA的,有价值投资的,有市场中性的,有债券的,也有MBS的。 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知名基金,比如做MBS的Ellington,global macro的Hayman以及做CTA的Winton。 用VBA,SQL, Bloomberg完成了一套多标的风控的计算,分析,展示,归因的系统。并能对接Barra做风险分析。现在看来,当时做的东西对比国内的FOF还是非常超前的。这段经历也让我熟悉了市场上大多数对赌工具以及大部分基金的投资路数。&br&&br&13-15年 猎头联系我说,某投资银行的Program Trading Desk需要一个strategist。对我而言能够做策略又能够去投行的sales & trading部门感受一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跑过去做了快2年, 寻找股指套利,成分股套利的机会,算是事件驱动的子类吧。 虽然没有book但是title也变成了trader,坐在几百人的交易大厅里,对着4个屏幕也着实让我新鲜了一把。感触比较深的是,为了精确估计成分股流通盘变动以及想关交易机会,人肉看标普1500公司的SEC报表去校准流通股计算方式。 最后做出来的结果被同事和客户评价精度超越了很多竞争对手。 这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细节的魅力,很多时候策略大方向大家都知道,但是细节下的功夫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比起其他人直接从bloomberg,factset拉数据出来,我下的是笨功夫自己看财报一点点核准数据。但就这一点,就把别人比下去了。&br&&br&15年是个转折点,同时有多个猎头推荐的职位拿到offer,一家是某外资贸易商国内分店,希望招一个量化背景的人过来当trader。 另外一家是美国街上的另一家投行,许以绿卡排期+薪水提高30%挖我过去,继续做index相关。回国意味着薪水对折,放弃稳定的生活以及舒适的环境。 不过另外一方面,在美国待了多年,这边的金融行业给我的感觉是精二专。每人只负责一个细小的子类,如果在这边我可以预见我的发展道路,守着一个狭小的策略做下去,然而3~5年后才有机会有自己的book。 但是因为策略太精而狭窄,只能成为一个portfolio的补充,单个策略不足以支撑一个投资组合。特别是volker rule以后,投资银行自营业务收缩的很厉害,掣肘越来越多。 对我而言,梦想是成为一个顶尖的投资管理人,两相比较,看着国内量化同行发展如火如荼心动之下就回去了。&br&&br&16年 回国第一家公司的发生的事情,以及管理层内部之间的各种宫斗,我就不细做表述了。可以说的是,虽然公司挑选人才的背景有做宏观的,有做量化的,最后都被逼着去做平衡表画ppt了,即使这样交易上也没有自主权,各方面的干涉非常多。离我预期中的道路也越来越远。 同时期被招兵买马进来的6个交易员,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已经离开了3个。 我也辗转到一家基金从头开始撸策略了。 &br&&br&回首过去的路,在交易的路上,我走的还是挺坎坷的。好在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 如果说对后来人有什么经验教训,可能就是多和人交流吧,我是一个不太擅长和人交流的人,下班喜欢自己在家看看书打打游戏。以前一直的信条是只要自己有实力,就肯定会发光。之前的工作也都是直接投简历或者被猎头挖的。 但事实证明,要做到资源有效配置,还是得认识人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样更容易找到一个契合且对口的团队战斗,如果我早领悟这点,也许要少浪费几年的时间,少踩几个坑:)
我个人背景是很曲折的,记个流水账把。电信本科 07年家里炒股亏了100多w 那可是07年的100多万啊。于是开始关注金融。本来大学准备出国申请电信cs的也改成了向金融工程准备。09-10 一边申请研究生一边无薪水熬夜做美股交易员,很多高才生可能不知道这个,其…
谢邀~本期走近科学,从炼狱般的江苏苏北考到清华的Haojun,将为大家揭秘“只凭努力,是否可以考上清华北大?”&br&&br&0. 问题简化。&br&这个问题太复杂了,Haojun帮大家简化一下!假设我们是&b&一穷二白且智商正常&/b&的小老百姓,我们想通过&b&高考&/b&上清华北大,满分750分,680就过线。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被简化成了“只凭努力,是否可以高考&b&考到680分&/b&?” 这样表述是不是清晰多了?&br&&br&1.
特例分析。&br&这个简化后的问题还是太难了,Haojun帶大家分析一个特例!假设&b&提前给了你高考的5张试卷和答案&/b&,只凭努力,是否可以高考考到680分?&br&&img src=&/6b9aba9b1ea8c2c0f2a44e1b_b.jp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br&我猜你一定会说:“你是逗逼吗?把答案背了就行了啊,最多需要&b&两天&/b&吧。&&br&&br&2. 特例延伸。&br&这个例子太特殊了,我们需要延伸一下!假设提前给了你5张试卷和答案(&b&包括解题步骤&/b&),但是&b&最终的高考试卷是这5张试卷的变种&/b&,“变种”定义如下:&br&a) 题目顺序会变化。&br&b) 题目的具体数字会变化,但是解题步骤完全一样。&br&c) 题目的表述会变化,但题目的本质完全一样。&br&只凭努力,是否可以高考考到680分?&br&&img src=&/6b9aba9b1ea8c2c0f2a44e1b_b.jp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br&我猜你一定会说:“你是逗逼吗?这次虽然复杂了点,但我把这5张试卷的解题步骤研究一下就行了啊,最多需要&b&两周&/b&吧。& &br&&br&3. 特例再延伸。&br&我们注意到&b&两周&/b&这个关键字,决定再延伸一下这个特例!假设&b&提前给了你100张完全不同高考试卷和答案(注意完全不同,考点/题型/陷阱都不同)&/b&,最终的5张高考试卷是这100张试卷的&b&变种(注意变种)&/b&,给你&b&三年&/b&时间(&b&注意是三年&/b&),只凭努力,是否可以高考考到680分!&br&&img src=&/6b9aba9b1ea8c2c0f2a44e1b_b.jp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我猜你一定会说:“你是逗逼吗?这次虽然更复杂了,但依然so easy!我5张试卷需要&b&两周&/b&,100张试卷只需要40周,10个月就搞定啦!剩下的26个月巩固一下怎么也能考到680分吧!”&br&&br&4. 回到问题本身。&br&好了,&b&高考就是这样一场考试&/b&!提前给了你&b&100张(5科)完全不同的试卷和答案&/b&,最终的高考试卷是这100张试卷的&b&变种&/b&,让你用三年的时间去准备,只凭努力,是否可以高考考到680分??!!我想答案是显然的!&br&&br&5. 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我还是不相信!&br&你也许会问5门科目,怎么可能只有&b&100张完全不同&/b&的试卷呢?市面上的教辅书连起来能绕地球5圈!好吧,那我们现在采访一下&b&高考出卷人(注意是高考出卷人)&/b&。&br&记者:请问出卷人,5门科目您能出100张完全不同的试卷吗?考点,题型,陷阱都不能重复呦!&br&出卷人:&br&&img src=&/1ba407c727a93c07c1c1a36e34c7644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ba407c727a93c07c1c1a36e34c76440_r.jpg&&考点那么少,题型都规定死了,我能用的陷阱还没有36计多,能不能&b&打个折&/b&?&br&(我好想@)葛大爷怎么办??!!&br&&br&6. 我到哪儿去买这100张完全不同的试卷?&br&&img src=&/dd0b59ccab504b36fb8af_b.jp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dd0b59ccab504b36fb8af_r.jpg&&这个问题很好,你确实没有办法直接买到这100张试卷!但是你可以把近5年各省的高考试卷都买了,再凑凑各省一模二模的试卷,大概能有500张吧。这500张试卷就是“刷题宝典”,其中4/5的内容都是重复的,无所谓啦,权当巩固了!因为有大量的重复,所以三年时间也够了!具体的刷题方法,可以参照我之前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成绩下跌原因不知,求分析? - Haojun 的回答&/a&&br&&br&7.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br&之前一个朋友Z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Haojun,你知道吗,前两天我闲得蛋疼翻了一下高中课本,你猜我发现了什么?”&br&我:“这怎么猜?你发现之前写的情书了?”&br&Z:“不是的,我发现高中课本好简单!真的好简单!我当年死活都学不会的,现在一翻就都明白了!而且最神奇的是我这几年大学全在跷课,什么东西都没学,这是为什么呢?我变聪明了吗?”&br&我:“你没变聪明,&b&你只是不需要再高考了&/b&!”&br&&br&&br&=============华丽丽的分割线=============&br&好多纠结670分的,那我改成680!另外这个绝对分数没任何意义,奉上江苏2003年的清华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有兴趣的可以去做做那年的江苏试卷:&br&&img src=&/fc407b55c28e61f19f6cde3c710834eb_b.pn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fc407b55c28e61f19f6cde3c710834eb_r.png&&
谢邀~本期走近科学,从炼狱般的江苏苏北考到清华的Haojun,将为大家揭秘“只凭努力,是否可以考上清华北大?”0. 问题简化。这个问题太复杂了,Haojun帮大家简化一下!假设我们是一穷二白且智商正常的小老百姓,我们想通过高考上清华北大,满分750分,680就…
国人在饭局以外难道不喝吗?抛开恶俗的所谓饭桌文化,小酌几杯,怡情悦性,怕是天下大同吧。&br&饮酒方面,这世界上只有战斗民族和其他民族之分。唯战斗民族饮酒至死,每饮必以断片为目的。&br&随便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我朝人在火车上是一定要吃方便面的,车厢里总是飘着红烧牛肉味海贝鲜虾味香菇炖鸡味老坛酸菜味各种味道。而战斗民族的火车里只有一种味道——伏特加味。狭窄昏暗的过道里总有人扶着车窗踉踉跄跄地挪到车厢连接处吸烟,吸烟处传来的是男人们劲头上的русский мат和列车员大妈的咒骂声,车窗外是无垠的被白雪覆盖了的原野。一起吸烟的哥们顺了我一根黄鹤楼后,大呼他们平时都是在抽纸,拉我去他的车厢。进门看见里面还坐着一对情侣,他们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装备——两瓶伏特加和一打啤酒。接下来就是用蹩脚的俄语和蹩脚的英语胡侃,吵闹声惊动了隔壁的大叔,大叔捶门,毛哥开门直接递给他一罐啤酒。聊音乐聊政治聊汽车还不忘咋呼要和美帝干架,断片之际邀我去他们家乌里扬诺夫斯克找列宁,我只记得姑娘的头发好黄眼睛好蓝胸好大好想把她按在墙上。&br&这样的故事,是我的一次际遇,也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国人在饭局以外难道不喝吗?抛开恶俗的所谓饭桌文化,小酌几杯,怡情悦性,怕是天下大同吧。饮酒方面,这世界上只有战斗民族和其他民族之分。唯战斗民族饮酒至死,每饮必以断片为目的。随便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我朝人在火车上是一定要吃方便面的,车厢里…
&b&参见 Wiki: &/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E7%25B2%25BE%25E5%258F%258D%25E5%25BA%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酒精反应&i class=&icon-external&&&/i&&/a&&br&&b&&br&酒精反应&/b&,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征”,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E7%25B2%25BE%25E9%25A5%25AE%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酒精饮料&i class=&icon-external&&&/i&&/a&后,&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E7%25B2%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酒精&i class=&icon-external&&&/i&&/a&(乙醇)在&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肝&i class=&icon-external&&&/i&&/a&代谢成为&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9%%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乙醛&i class=&icon-external&&&/i&&/a&,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于亚洲人中。&br&&br&人们通常认为脸红是因为不能代谢酒精所致。实际上却相反,大约80%的亚洲人(在泰国和印度比例较低)含有一种&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9%%E8%%25E6%25B0%25A2%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乙醇脱氢酶&i class=&icon-external&&&/i&&/a&叫做&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ADH1B%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DH1B&i class=&icon-external&&&/i&&/a&,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含有另外一种基因,叫做&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ADH1C%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DH1C&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些基因会使将酒精转换成乙醛的脱氢酶产生变异,能够快速地使酒精生成乙醛(在含有ADH1B基因的情况下转化速度会提高40—100倍)。大约50%的亚洲人是因为另外一种线粒体变异基因ALDH2,这种基因会抑制&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9%%E8%%25E6%25B0%25A2%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乙醛脱氢酶&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活性,导致乙醛不能分解生成&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乙酸&i class=&icon-external&&&/i&&/a&。结果是,受这些基因影响的人在喝酒的时候代谢酒精的速度会更快,不像其他人那样感觉到兴奋,但乙醛带来的副作用会更严重。&br&&br&所以亚洲人酒喝得越多越难受,很少会有有欧美人那种酗酒(上瘾)的情况。&br&其实他们有些人确实有酗酒的问题,只不过咱们无法切身体会。
参见 Wiki: 酒精反应,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征”,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后,(乙醇)在代谢成为,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于亚洲人中。人们通常认为脸红是因…
1、某航次南极科考环南极洲的某段航程上,雪龙号,某海洋生物科研工作者,他在雪龙号走航&作业的一天是怎么样的?&br&2、南极长城站,某海洋哺乳动物方向科研工作者,他在站上一天的工作是怎么样的?&br&&br&=================================&br&&b&更新1
雪龙船上的一天(&u&加下划线的是我的添油加醋&/u&)&/b&&br&&b&主角 老张&br&&/b&&p&&b&专业为游泳动物,作业区域为南大洋,以下时间以船时为准。&/b&&/p&&br&&p&4:00 - 12:00 睡觉&/p&&p&雪龙船前一天晚上会在BBS上公布第二天的食谱,如果第二天的早餐(船时7点或者8点,有点忘了)有自己喜欢吃的,会交代室友帮忙带回来中午吃。(早餐一般有馒头,包子、粥、面包、豆腐脑、饼、咸菜、咸鸭蛋、牛奶……)&u&←完全是在关心吃的。&/u&&/p&&br&&p&12:00 - 18:00
&/p&&p&吃午饭的时候会遇到同事,大家会商量一下吃完饭干嘛干嘛,例如打打牌,打打实况。如果没约好,就自己看会书,整理数据、作图。烦了就找人聊聊天,看电影。午饭是米饭加4个菜,雪龙船一出去半年,到后期青菜只有洋葱,土豆这类相对容易保存的,肉都没有味道了。&/p&&br&&p&18:00 - 23:00&/p&&p&重复12:00-18:00做的事之外,雪龙船上有个小篮球场,会去投投篮&u&(非常小的篮球场,但是高)&/u&;还有个讲堂,大家晚上会去那里唱会歌(&u&是个多功能厅,这里说唱歌,其实就是把它当做KTV&/u&)。(晚饭和午饭差不多)&/p&&br&&p&23:00 - 次日4点&/p&&p&三四个人聚到一起侃大山。多数时候是各种扯,但如果有幸碰到某个领域极其牛逼的人……通常能收获很多。(晚上11点,船上会煮一大锅面,当夜宵)&/p&&br&&p&由于雪龙船整体的计划安排,现场考察作业只是雪龙船任务的一部分,有时候没有现场作业,有时候24个小时连续工作,我们就穿着工作服一直待在后甲板。我的任务是做两份浮游网,一份加酒精,一份加甲醛。然后是底拖网。(&u&走航虽然轻松,但是连续作业是很累的,十几二十个小时的工作不休息,很崩溃的。)&/u&&/p&&p&&img src=&/a01e02b1a2275018dbb9ed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a01e02b1a2275018dbb9ed_r.jpg&&这是底拖网。&/p&&p&&img src=&/a5fdcb8b81afcbc960167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a5fdcb8b81afcbc960167_r.jpg&&这是浮游生物拖网。&/p&&p&&img src=&/55fabde94510d85ecaeb6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55fabde94510d85ecaeb6_r.jpg&&这是一群萌萌的阿德利企鹅。(之前居然打成了哈德利企鹅我已经自抽十下双手。)&/p&&br&&p&对了对了,这位工作者的帅照必须放一张。&/p&&p&&img src=&/afc81ac5d5cfb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8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fc81ac5d5cfb_r.jpg&&目前单身,欢迎勾搭。&/p&&br&&p&&b&更新2 长城站上的一天&/b&&br&&/p&&p&&b&主角 老吴&/b&&br&&/p&&p&&b&专业为海洋哺乳动物。&/b&&/p&&br&&p&想必眼尖的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老张的照片居然还撸袖子,肯定不是在南极!!!&/p&&p&没错。上面那张是在雪龙号母港拍的。&/p&&p&那在南极的话,衣服该穿成啥样儿呢?&/p&&p&↓↓↓↓↓↓↓↓↓↓↓↓这样(注意背景,一大群南象海豹)&/p&&p&&img src=&/5a40f4f5438fbdc67e93032afe0f5fb3_b.jpg& data-rawwidth=&3991& data-rawheight=&30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91& data-original=&/5a40f4f5438fbdc67e93032afe0f5fb3_r.jpg&&老吴也很帅的,不是我吹。不过已经结婚了,放弃吧少女们!&/p&&br&&p&南极夏季的一天&/p&&p&早上8:00开饭&/p&&p&早饭有包子、馒头、饺子……这些都是在国内做好的冰冻食品运过去的。多久更新一次?一两年吧!所以有时候吃到不新鲜的包子会发现长毛的……(&u&不要问我为什么那么关注吃的,难道你们就不关心吗!!!&/u&)&/p&&p&相信最近南极勇士的招聘在网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吧,看到厨师招聘了不?为什么要求那么高?因为要变着法儿让大家吃上好吃美味不腻的食物啊!极地生活已经够无聊的了,哪像我们平时吃腻了食堂还可以下餐馆,没得选择啊。你个只会西红柿炒蛋或者泡泡面的就想报名当厨师,想到天天吃西红柿鸡蛋泡面,大家都要哭的……&/p&&br&啊对了!虽然只能吃大锅饭,去蹭蹭别人的大锅饭也是不错的。&br&↓↓↓↓↓↓↓↓↓↓↓↓韩国科考站的大锅饭&br&&img src=&/fc0fdbeffd2c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fc0fdbeffd2c_r.jpg&&&img src=&/64d7dcdad010cbafd470581d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64d7dcdad010cbafd470581d_r.jpg&&&p&如果今天要出外考察,那要提早一点吃饭。吃完饭后开始溜达。一般外出活动最少两个人,但是平时站上的科考人员&b&只有三五个&/b&,各自有各自的任务,做气象的不用走太远。所以有时候要一个人孤独地寻找目标。&/p&&br&&p&溜达的时候,天气因素很重要。天气好,随便走,但是变天也很快。要是突然起了风暴,要赶紧往回赶,如果赶不及,赶紧用对讲机跟站上联系。天气好的话,午餐都在外面简单解决了,在外呆个6~8个小时是经常的。&/p&&p&那么溜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p&&p&注意!前方发现萌萌哒帽带企鹅!&/p&&br&&p&↓↓↓↓↓↓↓↓↓↓↓↓脂肪太厚啦!!!&/p&&img src=&/1c8d9dce71d06_b.jpg& data-rawwidth=&4082& data-rawheight=&2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82& data-original=&/1c8d9dce71d06_r.jpg&&&p&距离长城站两公里外有个企鹅岛,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企鹅。那个粪便攒的啊……风向一不对,长城站都弥漫着一股企鹅屎味。&/p&&p&企鹅对人的警惕心不会太高,尽管国际上要求必须跟企鹅保持5米左右的距离……一般还是能靠得比较近。但是育幼期间的企鹅比较凶,会啄人。&/p&&br&&p&↓↓↓↓↓↓↓↓↓↓↓↓都老大不小了的金图企鹅宝宝还在找妈妈讨磷虾吃。&br&&/p&&img src=&/ce52fe77f0ce7e5bfd30c123b7de3269_b.jpg& data-rawwidth=&3832& data-rawheight=&2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32& data-original=&/ce52fe77f0ce7e5bfd30c123b7de3269_r.jpg&&&p&刚才说了,老吴是研究海洋哺乳动物的,所以企鹅并不是他的研究对象。但是难得来了南极,当然是会顺带拍很多照片研究研究它们的行为啦~~~&/p&&p&扛着巨重无比的摄影器材,吭哧吭哧往前走。&/p&&p&目标出现!&/p&&br&&p&↓↓↓↓↓↓↓↓↓↓↓↓凶巴巴的南象海豹!&br&&/p&&img src=&/ddf056ba737b26ccabe23aebf4b44146_b.jpg& data-rawwidth=&4454& data-rawheight=&29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4& data-original=&/ddf056ba737b26ccabe23aebf4b44146_r.jpg&&&p&老吴平时就找个高处,围着海豹群数海豹。这一片滩上躺了几种海豹呢?诶,让我来观察一下。每种有几只呢?诶,让我来数数。数完了,就拍拍照片,录录像。海豹脾气不好,警惕性高,所以不欢迎老吴。一靠近,它们动不动就发出威慑。&/p&&p&&img src=&/04d4ae1bafab9a52f31769_b.jpg& data-rawwidth=&2641& data-rawheight=&1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41& data-original=&/04d4ae1bafab9a52f31769_r.jpg&&南象海豹的确不大萌,所以更新几张其它海豹的照片。&/p&&p&↓↓↓↓↓↓↓↓↓↓↓↓鼻孔大大的食蟹海豹~&br&&/p&&img src=&/9bedd0d8b47_b.jpg& data-rawwidth=&4047& data-rawheight=&2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47& data-original=&/9bedd0d8b47_r.jpg&&&p&我打水印的技术是不是进步了一点!!!&/p&&p&↓↓↓↓↓↓↓↓↓↓↓↓好似戴着雪头盔的食蟹海豹&br&&img src=&/a86eb5de072d_b.jpg& data-rawwidth=&1119&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9& data-original=&/a86eb5de072d_r.jpg&&↓↓↓↓↓↓↓↓↓↓↓↓萌萌的威德尔海豹幼崽&br&&/p&&p&&img src=&/48dcd82d1ae8bf968e015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48dcd82d1ae8bf968e015_r.jpg&&↓↓↓↓↓↓↓↓↓↓↓↓夏季换毛中的威德尔海豹头部特写&br&&/p&&img src=&/fd72f4b0fae92acc0fb761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fd72f4b0fae92acc0fb761_r.jpg&&&br&&p&研究这些哺乳动物的行为是很有意思的。之前不是还有发现南极毛皮海狮会艹企鹅的嘛!&a href=&///?target=http%3A//jandan.net//seals-do-penguins.html/page-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海豹海狗的不正常性行为报告:偶尔它们也操企鹅&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些行为,需要长时间观察,才会发现蛛丝马迹。动物有一些行为是偶然出现或者渐渐后天习得的。&/p&&br&&p&数完海豹,拍完照片,今天的外出任务完成了。老吴吭哧吭哧往回赶,回来就差不多到晚饭点了。&/p&&p&洗个澡,吃完晚饭。老吴就整理整理今天的东西。&/p&&p&别以为站上人少没人催任务。夏季的时候,一个礼拜交一次周报告给上头,一个月再交一次总结。&/p&&p&老吴在站上的作息还是比较规律的,常常晚上11点左右就睡了。&br&&/p&&br&&p&顺带一提,大家都关心长城站上有没有WiFi。&b&有啊!!!但是一人只能分到16k/s!&/b&你也就聊聊微信上上QQ就行啦,Q还会掉线。反正发什么东西都管那儿耗着就对啦。&/p&&br&&p&那南极冬天,老吴他们在干嘛呢?&/p&&p&因为长城站不在极圈内,所以南极极夜的时候,长城站也会有几个小时白天,所以还是有工作。但是人的生理也会变得混乱。在站上呆不到一年,就有人想家,一点点的小病,会因为有限的医疗卫生条件,被自己无限制放大,给内心造成恐慌。大家都是不断地克服内心的障碍熬过来的。&/p&&p&在南极生活,无聊的时候还可以干嘛呢?推荐大家看果壳的这篇:&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408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南极点酗酒是什么体验?&i class=&icon-external&&&/i&&/a&&/p&&br&===========================================================&br&11月2日 严肃的更新&br&&br&昨晚上了知乎日报,反响热烈,主要都是求勾搭老张的哈哈哈。很感谢大家对我这篇短文轻松的文风给予好评,也有人看出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科考队员的辛酸。嗯。也有一些知友备受鼓舞,纷纷询问如何参与南极科考,我在这里就大致回复一下~&br&&br&大家可以看一下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图。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很偏。要从咱这挑选驻站的科考队员,要求是很严格的,没有女生。雪龙船上松一点,有女生,船上的科考队员都是来自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关于近期招募的南极勇士,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条件苛刻,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br&&br&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个场景。假如你是南极驻站科考队员,今天你要出野外,没有人有空结伴。一大早你就只好自己一人驼着沉重的设备,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往前走,四周荒无人烟,一片空旷。突然下起雪来了,风雪越来越大。你没法顶着风回去了,赶紧拿出无线电设备联系站上。偏偏这时候无线电出了故障,没有回应。好冷……体温要流失走了,身体要被雪覆盖了,周围没有建筑,没有生命,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人……这时你会不会感到恐惧!倘若冻死,被雪埋了,想被找到都不太可能。&br&&br&我是佩服老吴的,他竟然有勇气自己一个人在野外考察。而且由于之前没有经验,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长期在雪地上行走导致老吴回来之后,发现半月板磨损(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具体我也不太懂),膝盖动不动就难受,一吹风就疼,现在还在调理中。&br&&br&如果以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去南极科考的机会,大家愿意吗?(我还是愿意的!)南极科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孤独和思乡是必须忍受的。我建议大家若是有条件的话,最好是选择去南极旅游,而不是科考,那样自由,也舒适得多。去南极,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请付出你的努力来交换:知识、经验,或者金钱。希望它能够列进大家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的愿望清单里吧,共勉!&br&&br&&p&填坑完毕,谢谢观看!?&/p&
1、某航次南极科考环南极洲的某段航程上,雪龙号,某海洋生物科研工作者,他在雪龙号走航&作业的一天是怎么样的?2、南极长城站,某海洋哺乳动物方向科研工作者,他在站上一天的工作是怎么样的?=================================更新1 雪龙船上的一天(加…
首先题主你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觉得这种状况应该有不少人躺枪中箭,横尸遍野的。&br&&br&你说你希望『与众不同』,我理解你的意思应该是『比别人优越』。因为与众不同有时候意味着『我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所以懒得跟别人比,有种混不吝的劲头。但我看你的问题,说的都是『拼命努力』,『进步』,通篇都是想比别人强的想法。你的『与众不同』是放在社会评价体系内的,并没什么独特的价值观。&br&&br&你对『优越』似乎有种超乎常人的需要。我猜这可能是因为你有一个弱小的自我。一个人的自我越弱小,比别人『优越』这件事就会对他越重要,因为他会把他当作安全感的唯一来源。&br&&br&追求优越,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一个成熟的、有安全感的人,其实是愿意承认我们和他人之间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但是你却还要拼命压抑自己『追求优越』的冲动。有两个原因:&br&&br&第一个原因,你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追求并且保持这种优越。你觉得自己力所不逮,这和你弱小的自我意象是一致的。所以你很怕自己领先以后又掉下来,那时候的你会比现在更痛苦。&br&&br&第二个原因,是你不愿意别人知道你在追求比他们优越。你会担心他们笑话你做了一件力所不及的事情。『你也配!』,你担心别人这么想你,那时候你脆弱的自尊会更受伤害。同时,在你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你其实是暗暗把他人当作敌人的。这并不符合你『谦虚』、『与人为善』的道德观,你害怕他们知道这一点,也害怕他们把你当敌人。所以你要压抑自己追求优越的冲动。&br&&br&于是你开着这辆车上路了,一只脚猛踩着油门,为了『优越』带来的安全感。另一只脚猛踩着刹车,他人的评价和失败后对自尊的伤害。车子在拼命运转,你疲惫极了,可你却一边在想,这车子为什么不往前跑。&br&&br&因为踩着油门和刹车的那两只脚,哪只你都不敢松开。稍微有一只脚使劲大点了,你就会赶紧让另一只脚也踩得更用力一些。你的大部分力气,都用于维持这种精妙的平衡了。在这种精妙的平衡中,你忘了一件事。这件事是:&br&&br&你对自己所做的事究竟有没有兴趣?&br&&br&你所做的事只是你满足优越感的工具,你没法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快乐。这也会让你很难有持久的动机。&br&&br&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弱小的自尊』?很多,贫穷、匮乏、过于严苛的教育、社会地位低下,等等,任何不良的生存条件。但影响自尊最重要的,是爱,是真实而温暖的爱。儿童对这种爱的直觉是非常好的,他能很快辨识出,父母的哪些行为是真正的爱,哪些行为其实只是为了父母自己的面子或需要,你没法伪装。&br&&br&
而那些真实而温暖的爱,会深入到儿童大脑的记忆深处,成为滋养自我最重要的养分。他会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印象:我当然可以成功,这没什么大不了。当然我也可以不那么成功,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父母的爱,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能够忘记是否比别人『优越』这回事,去自由地探索世界,从所做的事情中,享受真正的乐趣。
首先题主你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觉得这种状况应该有不少人躺枪中箭,横尸遍野的。你说你希望『与众不同』,我理解你的意思应该是『比别人优越』。因为与众不同有时候意味着『我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所以懒得跟别人比,有种混不吝的劲头。但我看你的问…
做为一个从业近二十年,会计审计都干过,现在专门和审计打交道的财务人员,叔是最有发言权的了(竟然没人邀叔,天理不容呀!!)&br&问的太笼统了,会计也大小之分,岗位也有出纳到总监的距离,公司有大有小,层级不同,心态不一,这里面学问大了。&br&1、刚毕业的小会计,心里还是有点坎坷的,看着一个个提着电脑包,要着这样那样的资料(有的资料都没听说过,好专业呀!),嗯,还是注师,要是发现我去年有个凭证没签字怎么搞?晚上要不要让老大请吃个饭?&br&2、经历大小无数内审外审、混合审的老会计:这些人又来混吃混喝了,再要资料一定不给,让他们找去年底稿去!什么!这个表也要我填!那你们审计干什么!打印机是我们的,纸也是我们的,连文件夹也不带,你们事务所的成本就是人员工资吧,还是开事务所来钱呀!&br&在这里举个例子,有一年叔还是审计人,带了一个组去一个项目搞正常的年报审计,去了才发现,对方公司同时来了三个审计组(因为都是股东派的,各股各派自己的人),于是对方财务很蛋定的把我们三组人派到了一个会议室。下面才精彩了,往往某一个组发现了一个事,需要材料,就让财务复印,边上的另一个组听到了也不管有用没用就喊:我们也要一份!到后来,要是那个组要材料,有个组没注意,他们会计就会主动问:要不你们也来一份?一块印我省点事!&br&3、下级公司接待上级派来的审计组:嗯,今年来的人和去年不一样了,还是小心点,万一查到问题传上面去还是麻烦的,让办公室买点水果,晚上搞一场再说;什么?这五个人有三个是实习生!太过份了!问我12月账为什么不结转,还不是等你们这些货查完了再结么,这都不懂!不行,我要上报!如果他们告我状我也算先下手为强!&br&4、本级公司接待自己找的审计组:抓紧搞呀!不要耽误我出报告,差不多就成了,每年都是这一套,还问什么问。什么?晚上加班要人陪?我呸!哥又不是三陪,自己玩去!嗯,这事不能这么写,还是要议一议,不行晚上请个饭?&br&5、总监及以上的BOSS:什么!这账他们非要调?跟审计的说,明天让他们所长过来和我谈!&br&&br&哈,开个玩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叔本人还是很尊重审计人员的,风里来雨里去,经常加班,还出差,很是辛苦!总的来说审计人员对财务专业知识的了解要超过会计人员,所以财务人员还是要向审计人员多学习,当然,尊重是相互的,财务人员也不容易,承受压力其实更大,所以呢,理解万岁吧!
做为一个从业近二十年,会计审计都干过,现在专门和审计打交道的财务人员,叔是最有发言权的了(竟然没人邀叔,天理不容呀!!)问的太笼统了,会计也大小之分,岗位也有出纳到总监的距离,公司有大有小,层级不同,心态不一,这里面学问大了。1、刚毕业的…
虽然来晚了,但看到楼上有人答兰彻斯特方程,作为一个十年的(伪)即时战略游戏迷,还是觉得有必要来一篇“论兰切斯特方程在即时战略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br&-------------------------------------------我是分割线-------------------------------------------------------&br&在维基百科中,对兰彻斯特方程的介绍是这样的:&br&Lanchester's Linear Law&br&&p&For ancient combat, between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halanx_form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alanxes&i class=&icon-external&&&/i&&/a& of soldiers with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pe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ears&i class=&icon-external&&&/i&&/a&, say, one soldier could only ever fight exactly one other soldier at a time. If each soldier kills, and is killed by, exactly one other, then the number of soldiers remaining at the end of the battle is simp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rger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Arm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my&i class=&icon-external&&&/i&&/a& and the smaller, assuming identical weapons.&/p&Lanchester's Square Law&br&&p&Suppose that two armies, Red and Blue are engaging each other in combat. Red is shoot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bullets at Blue. Meanwhile, Blue is shoot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bullets at Red.&/p&&p&Let symbol &i&A&/i& represent the number of soldiers in the Red for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attle. Each one has &i&offensive firepower α&/i&, which is the number of enemy soldiers it can incapacitate (e.g., kill or injure) per unit time. Likewise, Blue has &i&B&/i& soldiers, each with offensive firepower &i&β&/i&.&/p&&p&Lanchester’s square law calculates the number of soldiers lost on each side using the following pair of equations.&br& Here, &i&dA/dt&/i&represents the rate at which the number of Red soldiers is changing at a particular instant. A negative value indicates the loss of soldiers. Similarly, &i&dB/dt&/i& represents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Blue soldiers.&/p&&i&dA/dt = -βB&/i&&i&dB/dt = -αA&/i&&br&简单的说,假如我有十个兵,你有八个兵,双方的战斗力都差不多,如果我们两个在一个狭窄的路口交战,每次都只有一个兵能参与战斗,这个时候满足兰彻斯特线性律——我所剩下的兵为我的兵力总数减去你的兵力总数,即(10-8=2)&br&但是假如说我们在一个开阔的场地交战,双方每个士兵都可以选择性的攻击到对方任意一个士兵,那么这个时候满足兰彻斯特平方律——我所剩下的兵力总数为我的战斗力的平方减去你的战斗力的平方再开方,即(&img src=&///equation?tex=%5Csqrt%7B10%5E%7B2%7D+-8%5E%7B2%7D+%7D+%3D6& alt=&\sqrt{10^{2} -8^{2} } =6& eeimg=&1&&)&br&下面容我用游戏来&br&&br&&img src=&/cf56976eaca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首先进入游戏&br&&img src=&/cebb86e920a107e7b188e39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cebb86e920a107e7b188e39_r.jpg&&&br&拿它举例是因为帝国时代的兵种比较简单,不像魔兽之类的有魔法和护甲相克的干扰因素。&br&&img src=&/69e5b55ecad532c3558d3e_b.jpg& data-rawwidth=&2572& data-rawheight=&1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72& data-original=&/69e5b55ecad532c3558d3e_r.jpg&&&br&从图中可以看到,红蓝两支军队军队比为8:10&br&&img src=&/1aaba41eda728b7565d4f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1aaba41eda728b7565d4f_r.jpg&&&img src=&/05e76f1a34a34125abdb4345185fdc8d_b.jpg& data-rawwidth=&2572& data-rawheight=&1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72& data-original=&/05e76f1a34a34125abdb4345185fdc8d_r.jpg&&蓝军和红军的每一个士兵战斗力都是一样的&br&&img src=&/c385b303e6f9bbbc6a20ee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c385b303e6f9bbbc6a20ee_r.jpg&&双方在激烈的交战着&br&&img src=&/bba09b154bc4014afa90d819f33214ff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bba09b154bc4014afa90d819f33214ff_r.jpg&&最终红方全部阵亡,而蓝方还剩六个(多次实验的结果),全程本人没有加以操控&br&当然,蓝方有两个残血,不过兰彻斯特方程也只是一个近似的结果,有误差是可以理解的。&br&假设红蓝两方士兵战斗力相等,都为H点生命及A点攻击(为了便于计算,假设没有防御),并且满足兰彻斯特平方定理的条件,设红方有m人,蓝方有n人,且m&n,设在第ts时双方剩余部队人数为m(t),n(t),则可得微分方程组:&br&&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dm%28t%29%7D%7Bdt%7D+%3D-%5Cfrac%7BAn%28t%29%7D%7BH%7D+%3Cbr%2F%3E& alt=&\frac{dm(t)}{dt} =-\frac{An(t)}{H} &br/&& eeimg=&1&&&br&&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dn%28t%29%7D%7Bdt%7D+%3D-%5Cfrac%7BAm%28t%29%7D%7BH%7D+& alt=&\frac{dn(t)}{dt} =-\frac{Am(t)}{H} & eeimg=&1&&&br&由微分方程组可得:&br&&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dm%28t%29%7D%7Bdt%7D+%2Am%28t%29%3D%5Cfrac%7Bdn%28t%29%7D%7Bdt%7D+%2An%28t%29& alt=&\frac{dm(t)}{dt} *m(t)=\frac{dn(t)}{dt} *n(t)& eeimg=&1&&&br&两边同时取0到t上的定积分可得:&br&&img src=&///equation?tex=%5Cint_%7B0%7D%5E%7Bt%7D+%5Cfrac%7Bdn%28t%29%7D%7Bdt%7D+%2An%28t%29dt%3D%5Cint_%7B0%7D%5E%7Bt%7D+%5Cfrac%7Bdm%28t%29%7D%7Bdt%7D+%2Am%28t%29dt& alt=&\int_{0}^{t} \frac{dn(t)}{dt} *n(t)dt=\int_{0}^{t} \frac{dm(t)}{dt} *m(t)dt& eeimg=&1&&&br&即有:&br&&img src=&///equation?tex=m%5E%7B2%7D+-m%28t%29%5E%7B2%7D%3Dn%5E%7B2%7D-n%28t%29%5E%7B2%7D& alt=&m^{2} -m(t)^{2}=n^{2}-n(t)^{2}& eeimg=&1&&&br&当n(t)=0,即蓝方全部阵亡时,红方残存的人数还有&img src=&///equation?tex=m%28t%29%3D%5Csqrt%7Bm%5E%7B2%7D-n%5E%7B2%7D%7D+& alt=&m(t)=\sqrt{m^{2}-n^{2}} & eeimg=&1&&,恰好是兰彻斯特平方定理的结果。&br&假如说红蓝双方士兵只能1v1或者NvN,人数优势便无法体现出来,如图&br&&img src=&/0d8c21ef286d444fbb7af0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0d8c21ef286d444fbb7af0_r.jpg&&&br&任你千军万马,在狭窄的路口上只能2v2,一换一之后,你所剩的兵力只有(m-n)个。&br&从兰彻斯特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时战略游戏在战斗中几个重要的原则:&br&1.兵力优势非常重要,在双方战力相仿的时候,兵力之比代表着战力平方之比,所以在战斗中保持局部的兵力优势是取胜的关键。&br&2.战斗时兵力接触面积也十分关键,倘若能在小范围内保持真正参战人数与对方相当甚至更多,那么,即使你兵力有劣势也可以一打。&br&3.对科技优势的理解。在满足兰彻斯特平方律的条件时,我们可以从方程中计算得知,科技优势体现的是线性关系而不是平方关系。假设你有10名士兵而对方有20名士兵,你的士兵生命值是对方的两倍(其余条件相同),那么你的总战斗力为(10*10*2),对方总战斗力为(20*20*1),对方仍然可以以不到一半的损失全歼你,但如果你的士兵攻击力同时也是对方的两倍,则你可以与其同归于尽甚至有少量残存。&br&---------------------------------------------------我也是分割线--------------------------------------------&br&下面由我根据兰彻斯特方程来解(xia)释(che)一下各种在即时战略游戏中常用的战术&br&爆兵流——例如在魔兽争霸中,有速科技和速出兵两种战术。暴兵流就是利用对方攀科技的时间,组织足够的军队来赚取便宜,由我们刚才的分析可知,军队的数量对于战斗力是平方影响关系,而科技只是线性关系,所以在局部战役中人数多的一方相对于科技流的一方有着更大的优势。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对方组织了足够的兵力或者利用兰彻斯特线性律的条件来与你作战时,暴兵流的优势就不复存在。&br&&br&hit and run——如图&br&&img src=&/800be82a528b68ce0e2fbd_b.jpg& data-rawwidth=&2608& data-rawheight=&1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8& data-original=&/800be82a528b68ce0e2fbd_r.jpg&&重点在于减少对方与自己的兵力接触面积,一般出现在远程打近程,远程的优势是可以集中火力,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兵力全部输出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方兵力的输出,始终保持着局部上的多数打少数。&br&&br&地形与阵型——保持好的阵型和占据优势地形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局部地区尽力保证是多数打少数,让对方的输出单位尽可能少而自己的输出单位尽可能多,另外,占据好的地形(如高地)在很多游戏中都有输出奖励。&br&兵种搭配——一般是前排肉盾后排输出,前排肉盾的目的除了保护后排脆弱的远程单位,还有一个目的便是不能让对方全部兵力都保持持续输出,仍然是为了让局部地区对方的输出人数减少发挥优势。&br&&br&切割战场——在对方兵力很多而自己兵力较少时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切割战场,保证小范围内你的兵力优势,例如对方有13人你只有10人,直接打必败无疑,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先将其分割为5人和8人,先集中优势兵力击打8人小分队,这个时候你就还会剩下6人,在攻击剩下5人便可以取胜。在游戏中很多时候要面临能不能打这个问题,用兰彻斯特方程便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可不可以打,如果打自己或者对方将死伤多少等等。&br&&br&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br&--------------------------------------------最后的分割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其实我玩即时战略游戏都很水,以上都是我瞎编的T_T&br&就像你学会了二次方程,你真的就用它来投篮吗?&br&&img src=&/438abdcfc9b61fec387f10cd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438abdcfc9b61fec387f10cd_r.jpg&&&br&大家看的开心就好&_&&br&-------------------------------------------------15.5.4更新-------------------------------------------------&br&这个回答沉寂了好几天,突然在前两天火了起来,收获了七百多个赞,答主也是感到受宠若惊。&br&在这个回答中运用的知识不会超过大一的高等数学的范围。可能在学习那些公式时我们会感到很难很无聊,但是一旦运用到生活中,它实际上是如此的有趣。知识本身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在生活中运用的,这才是知识的价值,不是吗?&br&下面统一回复一下评论区的问题&br&&br&积分步骤?&br&由&br&&img src=&///equation?tex=%5Cint_%7B0%7D%5E%7Bt%7D+%5Cfrac%7Bdn%28t%29%7D%7Bdt%7D+%2An%28t%29dt%3D%5Cint_%7B0%7D%5E%7Bt%7D+%5Cfrac%7Bdm%28t%29%7D%7Bdt%7D+%2Am%28t%29dt& alt=&\int_{0}^{t} \frac{dn(t)}{dt} *n(t)dt=\int_{0}^{t} \frac{dm(t)}{dt} *m(t)dt& eeimg=&1&&&br&可推出&br&&img src=&///equation?tex=%5Cint_%7B0%7D%5E%7Bt%7D+n%28t%29d%28n%28t%29%29%3D%5Cint_%7B0%7D%5E%7Bt%7D+m%28t%29d%28m%28t%29%29& alt=&\int_{0}^{t} n(t)d(n(t))=\int_{0}^{t} m(t)d(m(t))& eeimg=&1&&&br&因为&br&&img src=&///equation?tex=n%280%29%3Dn%2Cm%280%29%3Dm& alt=&n(0)=n,m(0)=m& eeimg=&1&&&br&故可推出&br&&img src=&///equation?tex=m%5E%7B2%7D+-m%28t%29%5E%7B2%7D%3Dn%5E%7B2%7D-n%28t%29%5E%7B2%7D& alt=&m^{2} -m(t)^{2}=n^{2}-n(t)^{2}& eeimg=&1&&&br&&br&A和H的运用?&br&实际上在兰彻斯特平方率本身,是没有A和H的,但是会引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的意思是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杀伤对方战斗单位的比例,即战斗力比值。在即时战略游戏中,可以用最重要的两个数据,即攻击力/生命力来代替。因此,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增加一倍的攻击力,和增加一倍的生命力,在方程计算中的影响是相同的,都是增加一倍的单兵作战能力。&br&&br&这个东西有什么用?&br&题主游戏虽然玩的不好,但是主要原因是手残(apm低的痛......)。许多职业玩家,即使不知道这个公式的具体形式,在游戏玩多了之后也会对这个公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或者,即使没有用,兰彻斯特方程可是事实存在并且已经被运用到军事当中的。就当多了解一点知识也好嘛。&br&以上
虽然来晚了,但看到楼上有人答兰彻斯特方程,作为一个十年的(伪)即时战略游戏迷,还是觉得有必要来一篇“论兰切斯特方程在即时战略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我是分割线---------------------------------…
这问题你还用问吗?&br&都是屁股决定脑袋:&br&你问一个&b&极左愤青&/b&是如何解释红军大肃反,延安整风,土改,镇反,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乃至&b&红色高棉&/b&的;&br&你问一个&b&果粉&/b&是如何解释&b&四一二大屠杀&/b&,花园口决堤,火烧长沙,&b&地主还乡团&/b&,保甲抓壮丁,&b&白色恐怖&/b&,水旱蝗汤,屠杀进步人士的的;&br&你问一个&b&新纳粹&/b&是如何解释元首的&b&“良苦用心”&/b&的;&br&你问一个&b&日本人&/b&是如何解释&b&“南京事件”&/b&的;&br&你问一个&b&远邪成员&/b&是如何解释弗朗哥,皮诺切特,苏哈托的&b&“反共业绩”&/b&的;&br&你问一个&b&美国白右&/b&是如何解释屠杀印第安人的&b&“昭昭天命”&/b&的;&br&你问一个&b&蒙遗&/b&是如何解释成吉思汗的&b&“不朽伟业”&/b&的;&br&你问一个&b&满遗&/b&是如何解释&b&扬州十日,嘉定三屠&/b&的;&br&你问一个&b&回族&/b&是如何解释&b&“陕甘回民起义”&/b&的;&br&你问一个&b&皇汉&/b&是如何解释&b&镇压西南少数民族&/b&的&b&“浩荡王师”&/b&的;&br&。。。。。。&br&我相信答案都大同小异:&br&我们是伟光正的,是逼不得已的,是良苦用心的,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br&对方是假恶丑的,是该死的,是罪大恶极的。。。&br&我们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br&哦耶!
这问题你还用问吗?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你问一个极左愤青是如何解释红军大肃反,延安整风,土改,镇反,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乃至红色高棉的;你问一个果粉是如何解释四一二大屠杀,花园口决堤,火烧长沙,地主还乡团,保甲抓壮丁,白色恐怖…
看过一段关于女生学生时代和毕业后状态的对比:&br&本来是文艺小清新的,成了创业青年;&br&本来是学霸的,成了家庭主妇;&br&本来非有钱人不嫁的,成了奋斗的职业女性;&br&本来是女汉子的,却最早结婚;&br&……&br&这种看起来矛盾的例子,其实内在却符合每个人自我的真实需求。&br&&br&文艺小清新成了创业青年,因为她是个理想主义者;&br&学霸成了家庭主妇,因为她是需要规则给予安全感的保守女孩;&br&想嫁给有钱人变成了职业女性,因为她是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手段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品质;&br&女汉子最早结婚,因为她勇敢又敏感,一旦爱情来了即不顾一切的投入其中。&br&&br&即使表面现象变了,其实每个人都没有变。&br&&b&人真实的需求&/b&与外在的阶段性追求是不同的,&b&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知道。&/b&
看过一段关于女生学生时代和毕业后状态的对比:本来是文艺小清新的,成了创业青年;本来是学霸的,成了家庭主妇;本来非有钱人不嫁的,成了奋斗的职业女性;本来是女汉子的,却最早结婚;……这种看起来矛盾的例子,其实内在却符合每个人自我的真实需求。文…
这跟上进和优秀没关系。读书的时候,你努力一下,只要方法对了,就可以提高成绩。但是工作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工作,还要看历史的行程。你想出了一个好的注意,但是上面已经研究决定不采纳了,你也是白搭。久而久之人们就不那么有责任感了,因为自己也做不了什么,所以出了什么问题也跟自己没关系。&br&&br&只有收到了正确(不一定是好)的教育,性格上又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刚好有运气可以让环境不阻止他发挥的,那一部分牛逼的人,最后才变得真正的牛逼起来。&br&&br&微软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老板们说的很明白:你有牛逼的想法,但是说服不了别人,也是你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委以重任。reputation要慢慢build,work for your boss,把事情都弄好了,光环做大了,后面就容易发挥了。&br&&br&想想还是有道理的。你连身经百战的老板都说说服不了,你怎么去说服那些个个都觉得自己很牛逼的猪队友们?人都不能团结,怎么战斗?&br&&br&当然了,build reputation可有各种方法,譬如MSRA有一个researcher写文章很牛逼总是中best paper,SQLServer有一个年轻人贡献了内核新代码的大约50%,一年一级,没几年就principal了,说什么大家都要听。这种就属于一上来就是真的他妈的牛逼,别人学不来,你嫉妒他们总是说别人看不起我所以才不给我事情做也没用。
这跟上进和优秀没关系。读书的时候,你努力一下,只要方法对了,就可以提高成绩。但是工作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工作,还要看历史的行程。你想出了一个好的注意,但是上面已经研究决定不采纳了,你也是白搭。久而久之人们就不那么有责任感了,因为自己也做不了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749 人关注
138 个回答
3433 人关注
310 个回答
950 人关注
239 个回答
2693 人关注
480 个回答
877 人关注
218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机 横版过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