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得过天津全运会会冠军,转职做教练是什么级别?也是从初级教练做起吗?还是可以直接评中级。

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是谁?简介?_百度知道
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是谁?简介?
京时间3月23日消息。为了选拔中国男女排新任主教练,最终,世界排球发展趋势,最终提出新周期男女排主教练人选,原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蔡斌当选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将随后配齐、目标任务等发表了看法、陪打教练,中国排协曾在今年初专门组织述职会。队委会由李全强同志负责,周建安将继续执教中国男子排球队,排球中心领导和中层以上干部以及职能部门同志多次开会酝酿研究,进行了较大范围民主测评。中国排协3月23日下午两点在北京天坛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目前暂由中心副主任李全强同志兼任女队领队,经总局批准。中国女排领队人选正在物色当中、排球中心决定聘任蔡斌为新周期女排主教练,周建安为男排主教练,听取各方意见、医务监督等,他对中国女排现状,决定聘请俞觉敏同志,正式对外宣布了新一届中国男女排主教练的人选。关于科研教练。为此中心也安排了蔡斌同志到中心来对执教中国女排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了阐述,经过长达数月的评议和审定,此前的热门人选陈忠和落选。在蔡斌同志得到总局批准之后,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大家对周建安继续执教男排意见比较统一、赖亚文同志共同担任蔡斌同志助手,与会者对他的陈述也做了全面深刻的评议,中心经过与蔡斌同志商量,原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蔡斌当选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女排主教练人选相对集中在陈忠和和蔡斌身上、深入讨论,率领中国男排历史性地夺得奥运会第五名的周建安将继续担任中国男排的主教练。而在男排方面,新周期中国女排组队指导思想。述职会之后综合各方面意见,新一届中国男女排主教练人选在今天公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2001年国家队选拔主教练时,并且开始带队征战新赛季的全国排球联赛,他带领国青队在2001年,人送外号&quot,上海人。任期内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是蔡斌蔡斌.80米。  蔡斌年轻时是一名优秀的二传、比赛中善于动脑,蔡斌开始兼任女排国青队主帅,他身高不过1,1989年入选汪嘉伟执教的国家男排,落选后安心在青年队培养新人、2007年两获季军,由于手上功夫好,男、2005年两获世青赛银牌,蔡斌刚刚退役就被上海体育局任命为上海女排的新任主教练。在蔡斌锐意革新的带领下。  1997年,蔡斌便是人选之一,上海女排实现了全国排球联赛的四连冠,2001年离开上海专职带国青队;。1999年;小诸葛&quot,43岁,2003年
姓名:陈忠和
  性别:男
  生日:日
  身高:178cm
  籍贯:福建
  职务:国家级教练
  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现在福建省体工大队工作,排球高级教练。
  1976年,福建男排运动员。
  1979年,调国家女排担任陪打教练。
  1986年,回福建女排任教练,此间福建女排获得全国女排甲级联赛第三名、第六届全运会冠军。
  1989年,调国家女排任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胡进。
  1993年,回福建女排担任主教练,带领福建女排从甲B晋升甲A。
  1995年,调国家女排担任教练,协助主教练郎平。
  1999年,继续担任国家女排教练,协助主教练胡进带领国家女排获得第十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八届世界杯女排赛...
中国女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南京体育学院教练员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南京体育学院教练员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积极推动全民健身 努力打造体育湘军
积极推动全民健身 努力打造体育湘军
 &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湖南体育人,始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齐头并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科学决策,突出了湖湘特色,打造了“体育湘军”品牌,创造了骄人业绩,为国家和湖南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湖南体育的新篇章。&  一、跌宕起伏,曲折前进的30年 & (一)群众体育普遍开展 & 20世纪50年代初,各级体育工作部门在机关、厂矿、企业大力推广广播体操、工间操,利用劳动节、国庆节组织群众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在群众中则推广冬季长跑、夏季游泳、“重九”登山、打太极拳等体育活动;每年的6月24日则组织全省群众性的游泳活动。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广播体操、乒乓球、军事野营以及游泳、射击、登山等项体育活动,已经常在一些厂矿、企业和机关的职工中开展。 & 20世纪70年代初期,湖南群众体育按照“以农村和工矿为重点,以民兵为骨干,抓点带面,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全面”的方针,先后总结推广了桑植县洪家关公社、湘江机器厂等12个单位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验,促进了全省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湖南的农村体育和职工体育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 (二)竞技体育奠定基础 & 1954年,湖南省体委代中南区体委组建并代训中南区女子排球队,这是湖南初次组训运动队。年,我省先后组建男子篮球队、女子体操队和女子排球队,共28名运动员。为迎接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年,我省先后组建了28个项目300多名运动员的运动队伍。组建专项运动队之初,运动员均是由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体育爱好者,少数人有一定的锻炼基础,但运动技术水平很低。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湖南省总分列全国第19位。首届全运会后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省相继撤销了13个项目,有的项目仅保留骨干或种子队员。1963年起,运动队伍的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第二届全运会的举行得到加强,队伍扩展到500多人,项目设置也比较齐全。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运动队普遍开展向解放军学习,向日本女排学习等活动,贯彻“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运动队每天平均训练时间由3小时增至5小时,运动量加大近1倍,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1963年,湖南运动员姚佑和、金以玲参加在雅加达举行的首届世界新兴力量运动会,各获得一项接力第一名和一个单项第二名,首次为湖南在国际比赛中夺得金牌。但20世纪60年代,湖南总体竞技水平仍然居于全国下游水平,第二届全运会上总分仍排全国第21位。到20世纪70年代初,遭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被迫停训数年的各运动队,以保留下来的部分教练和运动员为骨干,相继建队和恢复训练。湖南由于起步早、恢复快,女子体操、举重、射击、羽毛球等项目相继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出现了一批尖子运动员,先后有16人达运动健将标准,52人破、创、超、平省纪录,11人破、超全国纪录,2人破、超世界纪录。 & (三)学校体育艰难前行 & 20世纪50年代,学校体育工作在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开展早操、课间操的同时,推行《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锻炼标准,开展以达标为中心的体育活动。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省大多数学校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一次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每周两次课外活动)”的体育活动。1970年前后,强调贯彻学“工、农、军”,体育课成了军训课或劳动课。学生体质明显下降,运动技术水平大为降低。严重落后的学校体育状况引起了教育和体育部门的重视。1978年,湖南省教育局、省体委、省卫生局转发了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1979年10月,召开了“全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保证质量,上好体育课;抓好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根据各校自己的条件,选择一两个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重点,建立代表队,坚持业余训练,逐步形成传统的要求,扭转了学校体育的落后局面。 & (四)业余训练逐步完善 & 1954年省体育场对外开放,开展了体操、足球、排球等业余训练,1955年开始试办青少年业余体校。1958年3月,成立了长沙市第一青少年业余体校――省体育场体校。20世纪60年代初,湖南各级业余体校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省体育运动学校―省属重点业余体校―地(市)、县属普通业余体校―各中、小学业余训练网点的业余训练体系。训练形式主要是依托学校进行。 & 二、锐意改革,拼搏振兴的30年 & (一)全民健身深入人心 & 20世纪80年代,全省体育部门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围绕湖南体育振兴的总体战略,按照群众体育社会化的方向和群众体育群众办的原则,辩证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使群众体育得以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省体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思想上将战略重点向全民健身转移,先后提出了“全民健身,县为重点”与“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体委于年组织了3次对全国群众体育的评估活动,湖南两次排名第六,一次排名第七,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 1980年3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湖南省分会在长沙成立,1989年12月更名为湖南省体育总会。目前,省体育总会已拥有56个团体会员,基层各类体育协会达5000多个。各市州、县市区均成立了体育总会,全省还建立了电信、前卫、电力、地质、林业等11个行业体协。群众体育组织的迅速发展,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地方和基层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和普及。以争创体育先进县为中心,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体育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广泛开展,33个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湖南的武术、龙舟和舞龙舞狮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均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夺到过金牌。 & 自1995年以来,全省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月(周)”活动已历经14年,成为湖南群众体育活动的知名品牌。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湖南独具特色的千艘龙舟闹三湘、五十万人健身大展示、百万群众接力跑、十万人体质大检测、“全民健身展示大会”、“大众体育运动会”、“机关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及四年一届的残疾人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有力地推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大发展。体育进社区,体育进家庭;花钱买健康,健康奔小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等已成为社会的新时尚。据统计,目前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9.6%,人口体质普遍增强,人均寿命已达到73.6岁,比新中国成立前提高1倍多。2007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湖南开展了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迎奥五环潇湘行”系列活动,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2008年,我省圆满完成了湖南省实施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任务,传递全程群众参与热情高,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实现了“安全、有序、热烈、文明”的预定目标,得到了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 (二)竞技体育增光添彩 &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省的业余训练基本形成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的训练格局,建立了层层衔接的业余训练网。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省贯彻“增强后劲,县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实行省地县分级管理,实施定机构、定编制、定经费的“三定”措施,推动了业余训练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针对业余训练出现的滑坡现象,在贯彻实施“大力改革高级,重点提高中级,巩固完善初级”战略的基础上,我省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精品工程战略,加速人才基地建设,努力培养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的业余训练指导思想,提出了努力打造精品,大力推进业余训练规模化、正规化、集约化“三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将这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效。全省县级业余训练网点由1991年的280多个增加到500多个,受训人数由5600多人增加到两万余人。一些县市初步形成了强县、强校的业余训练格局,如安化县在羽毛球项目上培养输送了奥运冠军龚智超,世界冠军唐九红、龚睿娜、黄穗等;湘西自治州在举重项目上培养输送了包括奥运冠军、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在内的杨霞、龙清泉、龙玉玲、罗红卫等。湖南省在全省建立了举重、体操、羽毛球、皮划艇、摔跤、柔道等13个重点项目35所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并有10个单位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举重、羽毛球、体操、跳水已成为国家级人才训练基地或单项运动学校。通过“一校两制”、“体教结合”方针的实施,我省形成了以省级重点项目管理中心为龙头,后备人才基地及市州体校为骨干,县级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中小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网点的业余训练格局。 & 通过以上措施,全省的竞技体育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开设的23个项目中,有半数以上的运动项目成绩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8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6届全运会上,我省总分排名跃居全国第12位。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上,体操小将陆莉以满分10分的成绩夺得女子高低杠金牌,取得湖南奥运金牌“零”的突破。1993年在第7届全运会上,我省以15枚金牌的好成绩列全国第9名,湖南竞技体育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1996年在第26届奥运会上,湖南跳水名将熊倪不负众望,再次为湖南夺得金牌。1997年第8届全运会上,湖南金牌数达到17.5枚,全国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8位。湖南8名体育健儿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夺得7金1银3铜,5次破3项世界纪录,金牌、奖牌和总分数均列全国第一。2001年第9届全运会上,湖南获得19.5枚金牌,上升为全国第7位。& & 2003年,湖南成功举办了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推动了湖南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并以19枚金牌的成绩排名全国第5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夺得2银1铜,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奥运会贡献奖。在2005年全国十运会上,我省以13枚金牌名列赛会奖牌榜第10位。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我省获得3枚金牌,显示出了湖南竞技体育的勃勃生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体操、举重、羽毛球、跳水、游泳、射击、皮划艇、赛艇等逐步成为湖南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涌现出了陆莉、熊倪、李小鹏、刘璇、龚智超、杨霞、龙清泉7位奥运会冠军,以及李方、彭园春、王晓艳、唐九红等41位世界冠军。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我省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湖南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正式比赛中共夺得奥运冠军12个,世界冠军163个,亚洲冠军251个,全国冠军932个;先后涌现出48名世界冠军(其中7名奥运会冠军)、97名亚洲冠军和405名全国冠军;有国际级运动健将72名,运动健将623名;国家级教练员32名,高级教练员301名;国际级裁判员38名,国家级裁判员297名。我省先后13次荣获国家体委(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贡献奖。 & (三)体育产业创新发展 & 一是体育报刊出版成效显著。湖南省体育局(体委)先后主办了《湖南体育科学》、《湖南体育史料》、《体坛周报》等三个刊物,除前两个已停刊外,《体坛周报》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体育报。《体坛周报》于日创刊,其前身是《体育周报》,为4开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省体育局(体委)为促进《体坛周报》的发展,采取了三条大的改革措施:一是在用人制度上,省体育局只任命社长、总编,其他人员由社长按工作需要选能择优、自行聘用;二是在办报方向和报刊内容设置上,以符合党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和社会、市场需要为准则;三是在分配制度上,报社整体实行自收自支和三个“三分之一”划分原则,即上缴国家税费约三分之一,支持湖南体育事业发展近三分之一,投入自身发展计三分之一。工作人员个人收入按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分配。这些改革措施的施行,大大调动了《体坛周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不仅使报纸的期发行量保持在150万份上下,而且使报社规模不断扩展,已发展到三报七刊,向报业集团发展。目前,《体坛周报》已从单一的平面媒体向广播电视、网络等跨媒体经营发展;并与境外媒体积极进行战略合作,与世界有关国家最优秀的体育专业媒体联姻,做到资源共享;同时从单靠发行赢利,到实现广告和发行双赢过渡。 & 二是体育博彩迅速发展。1994年,为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按国家有关政策,湖南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行体育彩票。彩票发行前期,以销售即开型体育彩票为主,在彩票集中发行地兼有各种文体表演,以扩大彩票经营活动的影响,推进彩票销售。从1998年开始发行电脑体育彩票,并将电脑彩票销售网点伸展到各市州县及大的集镇,截至2008年,全省电脑销售网点已达4000余个,销售体育彩票40多亿元,为国家筹集公益金13.65亿元,为全省数千个居民小区捐建了“健身路径”,并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5000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三是体育竞赛表演全面进入市场化运作。湖南的体育竞赛表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由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主办,经费大多由国家批拨。20世纪80年代末,我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传媒推向市场,形成“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性、赞助性体育竞赛活动大幅增加,如1996年湖南长沙举行的首届亚洲体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全部由社会集资,除整个比赛开支外,还增添了价值100万元的体操和艺术体操器材设备各两套。进入21世纪初以来,我省对举办大型运动会提出新的办会方针。如2003年湖南省承办的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和2006年湖南省第10届运动会,均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会方针,通过冠名、赞助、广告等方式,第5届全国城运会筹集办会资金1.4亿多元,第10届省运动会筹集办会经费6000多万元,除保证运动会举行外,均略有结余。为加强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推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开展,我省通过市场运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竞赛表演项目。如先后有湘潭引进八一男足主场比赛,贺龙体育馆引进八一女篮主场比赛,益阳引进八一女排主场比赛等,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省各地也先后引进了一系列国际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岳阳举行了首届世界龙舟锦标赛,长沙举行了中美滑水对抗赛、中韩足球赛等国际赛事,株洲举行了国际乒乓球对抗赛,益阳举行了世界杯羽毛球赛,常德举行了亚洲皮划艇比赛。国际国内各项重大体育赛事的举行,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包括张家界飞行大奖赛、凤凰南长城中韩围棋赛、南岳衡山走钢索等,从不同的时空宣传了湖南,为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 四是积极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增强体育发展后劲。2000年11月,第8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此次博览会真正达到了会前提出的“一流的展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厂商参展数、外商参展数、港澳台参展数、展位总数超过以往各届博览会规模的目标,受到各方好评。2001年,湖南省体育产业开发中心成立。为做好全国第5届城市运动会市场开发工作,我省组建了湖南湘体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和场馆经营效益。同时,加快体育经纪人、体育中介机构的培育,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体育广告、体育装备和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对部分体育运动基地逐步转职改体、优化资产。省内一批知名企业如中烟公司、三一重工、长丰集团、湖南电信等纷纷冠名赞助全国第5届城市运动会、湖南体育代表团、湖南举重队、湖南电子竞技队、湖南羽毛球队和湖南体操队等,促进了湖南体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12月成立的湖南省体育发展基金会,共为湖南体育事业发展筹措资金和物资近4000万元。目前,湖南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以体育本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 (四)体育设施不断改善 &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全省各地将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建设规划,积极投入场馆的兴建工作,有的还采取政府和社会集资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资金,修建体育场馆。至1980年,全省新增体育馆10座,使全省体育馆的数量增至13座。1982年,全国第一次体育场地普查时,全省建成16座体育馆,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 1981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了省建委、省体委《关于搞好城镇体育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报告》(湘政发[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进行城镇体育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文件,20世纪80年代成为我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该时期修建体育场17座、体育馆25座、游泳池77座,兴建了长沙树木岭训练基地、常德水上训练基地及湘潭、冷水滩、常德、衡阳体育中心,扩建了郴州体育训练基地。 & 20世纪90年代,湖南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加速体育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全省出现了兴建体育场馆的高潮,一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呈现在城镇、厂矿企业与学校。如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投资和全省群众捐款共8000多万元,修建了规模达6000个座位的贺龙体育馆。长沙市投资兴建了贺龙体育场,使湖南场馆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 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省为承办2003年全国第5届城市运动会,省政府要求建设、改建、扩建一批一流的体育场馆,供全国第5届城市运动会使用。全省总共投入近25亿元人民币,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体育场馆,包括原有长沙树木岭体育训练基地、郴州体育训练基地、湖南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贺龙体育馆、湖南省人民体育场、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湖南游泳跳水中心、湖南网球中心、湖南射击中心、湖南举重中心、湘乡洋潭水上基地等。其中长沙市投入12亿元新建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为承办2002年的全省九运会和2003年全国第5届城市运动会部分项目,益阳市投资2亿元,新建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承办2006年的全省十运会,株洲投资6.18亿元,建设了株洲市体育中心。场馆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省运动员的训练条件,也为人民群众强身健体提供了舒适的健身环境。据2004年10月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全省有体育运动场地29338个,其中标准场地21294个、非标准场地8044个,有体育场38个,体育馆57座,运动场1860个,游泳池112个,场馆面积为4603.72万平方米,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87平方米。现在,全省有长沙、株洲、湘潭、永州、常德、湘西自治州、益阳建有体育中心;衡阳、娄底、怀化、岳阳、张家界、郴州、邵阳市也在规划建设体育中心,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现代体育设施环链。耒阳、祁东、新田、花垣、保靖、嘉禾、桃江等不少县市区建设了体育中心、体育场或体育馆,极大地改善了全民健身条件。特别是长、株、潭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已具备承办全国乃至亚洲水平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硬件条件,这必将对我省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五)体育科技迅速发展 & 湖南的体育科研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9年2月,我省在省体委所属体育工作大队科研科的基础上,成立了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至20世纪80年代末,其已发展成为有较强队伍和设备的全国4家重点体育科研所之一。湖南体育科研所结合湖南体育运动实际,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全力为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服务。全所科技人员常年下队担任科技副教练,对重点运动员进行机能跟踪测试,建立完整系统的测试档案,为运动队科学训练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体科所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2项,有2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各类论文397篇,其中41篇选入奥运会和亚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及其他国际性学术会议。该所的“运动机能评定与恢复重点实验室”于1996年1月通过验收,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同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在承担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运动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查验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全省5个市、州建立了体育科研机构,14个市、州成立了科学选材领导小组。体育科研在为运动队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测试、科学恢复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体育科研积极为群众体育服务,已为全省20万人进行了体质检测,并公布了湖南老年人、成年人和幼儿体质监测报告。体育软科学研究,特别是体育发展战略和体育情报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对推动湖南体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回顾湖南体育事业60年来的不平凡发展历程,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和体会。 & 第一,坚持党的体育工作基本方针不动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党的体育工作基本方针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我省坚持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突破口来带动全省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这些年的收效是显著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双进入全国前10名的先进行列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凝聚人心,展示国力,振奋精神,同时对群众体育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没有群众体育的普及、业余训练的提高,就没有竞技体育的大发展;没有竞技体育的成就,我省体育事业的地位就没有现在这么高,群众的健身意识就没有现在这么强,群众体育的开展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顺利。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坚持党的体育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体育强省的必然选择。 & 第二,坚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形成湖南体育特色。根据我省财力有限的实际和湖南人的体质条件,我们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大胆提出“精品工程”战略,强基拓优,实施“确保重点项目,发挥重点优势,实现重点突破”和“科技兴体”的方针,从培养后备人才和拔尖人才抓起,优先发展“女、小、轻、巧、水”特色项目,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刀刃上,努力培育精品项目和优秀人才。这一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湖南体育发展实际,也是湖南对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理论贡献。我省各级体育部门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形成了“精品工程”优势和重点项目群,为湖南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大胆改革,探索项目集约化管理模式。我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一是理论创新,总结“精品工程”战略,科学指导竞技体育发展。二是体制创新,改革训练体制,成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形成“一条龙”训练管理模式,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了资源,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三是机制创新,改革完善工作机制,服务全运会。如项目责任制、蹲点领导责任制、挂钩单位责任制和优秀体育人才引进制度,以及金牌教练年薪制、老运动员训练补贴制等,为全运会取得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 第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没有人才,竞技体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和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竞技体育才有源头活水。我省持续实施业余训练工作方针,建立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一校两制”、“体教结合”,完成了业余训练与省重点项目运动队相衔接的合理布局,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教练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传统项目优势,出现了强县、强校的可喜局面。 & 第五,坚持举国体制,形成全省体育发展一盘棋。以奥运争光为最高目标的举国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内容有三点:一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努力为国争光;二是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国内练兵,一致对外。近年来,我省各级体育部门紧紧围绕奥运争光计划,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指导方针,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实施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竞技人才。从1992年陆莉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开始,到现在共为国家赢得了12枚奥运会金牌,举国体制在中国进军世界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这也是忠实实践举国体制,大力提高竞技水平的结果。 & 第六,坚持科教兴体方针,加快湖南体育事业发展速度。群众体育科研以国民体质监测为重点,正确指导各类人群科学健身,增强体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竞技体育科研以跟踪优秀运动员训练机能检测为重点,认真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正确指导运动训练,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同时,建立集训练、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科教体系,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提升我省竞技体育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 第七,坚持社会化、产业化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探索和推广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群众体育活动方式;将体育产业推向市场,鼓励大家办体育产业,引导体育彩票健康发展,培育出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流的强势媒体―《体坛周报》。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举办第5届城市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活动,营造体育工作的兴奋点,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参与和支持体育事业,并且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湖南体育前途光明,但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大体育”意识,充分发挥体育在实现“富民强省”进程中的作用,坚持走有湖南特色的体育发展路子,以群众体育为立足点,竞技体育为闪光点,体育产业为增长点,在群众体育工作中“强基固本”,在竞技体育工作中“强基拓优”,在体育产业工作中“强基增效”,形成大体育、大效益、大影响,全面提升我省体育的综合实力,开创湖南体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体育局局长&李舜)
【本文PDF印刷版下载】&&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宣传中心设计/制作/维护&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评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