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武术方面的东西 所以开始练习截拳道了。但是女朋友家人不同意意。说我不好好读书。不务正业....该

  第1页 :基本信息
  书名:武士之心:李小龙的人生哲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约翰&里特 著,胡燕 译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对李小龙哲学思想的最深刻的理解和阐述,帮助读者将李小龙的哲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本书有众多不易见到的图片,是一本引人入胜、晓畅易读而又权威的作品,指引我们进入李小龙的很少被探索过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约翰&里特(John Little),研究李小龙的工作、生活、武术训练以及哲学思想的最权威的专家和作者,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研究李小龙的屈指可数的权威之一”。他是唯一得到李小龙遗产机构授权阅读和使用所有李小龙的私人信件、草图以及读书笔记的人。里特还是《李小龙》杂志的合作出版商之一,“振藩截拳道中心”的官方时讯《仅仅知道还不够》的策划编辑,有广泛影响力的非赢利组织“李小龙教育基金会”的主席。
  书摘正文:
  序 (一)
  亲爱的最幸运的读者们: 某些关于李小龙的东西吸引你们拿起了这本书。你们会想到他在荧幕
  上的形象:一个伟大的格斗士,迅速有力,是一个值得敬畏的对手;一个 体格健硕的男人,有洗衣板一样的腹肌、宽厚的三角肌和轮廓清晰的小 臂;他还是一名演员,他的性格让你兴奋,让你着迷,又让你振奋。你可 能还看过好多部他的电影― 这些电影现在仍然是武术类电影中难以超越 的经典之作。但是李小龙还是一位哲学家?这就是你们所不了解的一面 了,然而这已经激起了你们的兴趣。继续往下读吧,我的朋友,因为在这 本书的字里行间,约翰 & 里特会给你一次精神的探险,一个了解真实的李 小龙的机会。
  我跟小龙结婚九年,对他的了解很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透彻和深入。 在他的公众生活中,我看到他在不断地扫清沿途的绊脚石,以达到他的目 标。在他的精神生活中,我又见证他努力地克服让彼此都倍感痛苦的自我 怀疑和不安全感。小龙可能会是第一个告诉你他并非完人的人,但是更重 要的是,他会说他人生中的使命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的旅程是一个 不断进步的过程,每次都只跨一小步,而他的目的并不是达到完美的状 态,而是让每根神经都完全接触身体和大脑的感觉,去体验鲜活的生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小龙深入地研究自己的心灵,定义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小龙经常说,所有的知识其实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也就是说,一个人 越是给自己学习的机会,这些经历就越是会丰富和增强个人的性格,成为 个人身上的一部分。小龙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正式教育开始于在华盛 顿大学哲学系的第三年。他离开学校在奥克兰开设“振藩功夫馆”的时 候,也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教育。相反,他继续着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是 从小就激励他的强大吸引力:个人的思想过程是如何促使他用一种优越的 方式实现自己全部潜力的呢?
  李小龙决心要了解自己的这种内在过程。即使在他训练身体的力量和 效率的时候,他也在训练自己的思想,寻找他无知的原因。他把注意力完 全倾注于这个任务,以至于他的思想变得完全集中,同时,他又对周围的 一切事物都有明确的认知― 这让他成为本质上的功夫之人。通过探索他 的深度,他能够滋养个人哲学的种子,这颗种子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真 正的李小龙,这个李小龙在你们看来是一个强大的格斗机器,现在你们又 知道,他是一个哲学家,是一个智慧过人的人。
  第2页 :序 (一)
  世界上不乏武士大师和体格健壮的优秀演员,有些人还成了明星,让 自己的天赋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是,李小龙身上有些东西让他在全世界 的追随者心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偶像。在他去世之后 20 年里,我还在不断 地收到稳定数目的信件,寄来信件的人表达了他们对李小龙的尊重和喜 爱。一个 13 岁的小男孩写信来说,李小龙激励着他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 一个年届五十的职业人士告诉我,有了李小龙的影响,他的人生才开始朝 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一个年轻女子跟我说,她因为李小龙才开始习武,她 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变得非常自信。这些故事不胜枚举,但是它们都有 一个类似的主题,那就是:李小龙是一个榜样,一个英雄形象和一个真正 的、有血有肉的人。
  李小龙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不断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呢?我相信这种魔力就是他深刻的个人哲学,这种个人哲学下意识地通过荧幕和文字传递给观众。他的性格会让你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改变你的态度,改变你的认 知,完善你的意识。这本书可以让你重塑对李小龙的记忆,或者从一个新 的角度来看待他。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 & 里特就是如此。约翰从小就开始学习哲学和李 小龙。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脑力,进行了不知疲倦的研究。他还受过良好的教育,通过他的洞察力,把李小龙的哲学跟东西方古代的大师和现代 的智者作了比较。他说明了李小龙是如何把自己的哲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 毕生追求中的。约翰 & 里特开启了一扇大门,让你们可以学习对你们有利 的李小龙的生活方式,如此也能发展和培养你们自己的个人哲学。
  让我们化用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的一句台词:“截拳道就像是用 手指着月亮。你不能只关注你的手指,否则就会错失天堂般的美丽景象。” 你们要读懂这本书字里行间的深意,思考这些想法,感受它们,让它们成 为你自己的思想。
  祝你们能够精力旺盛,身体健康,内心宁静。
  琳达 & 李 & 卡德维尔 爱德荷州 博伊西
  附 记: 为 纪 念 我 的 儿 子 李 国 豪, 惠 特 曼 大 学 建 立 了 一 个 戏 剧 奖 学 金。阿肯萨斯大学还以小龙和国豪的名义建立了一个医学研究奖学金。约 翰 & 里特把这本书的大部分版税捐给了这两个奖学金。李家对他的慷慨之 举深表感谢。
  序 (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李小龙是一个著名的中国武术影星。对于武术界 来说,李小龙是一个功夫惊人的武士,也是新的格斗体系的创始人。但 是,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还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哲学家 和一个对中国的道教哲学和禅学有着深刻理解的学者。
  我很荣幸能成为李小龙的学生,1967 年我在洛杉矶的振藩功夫馆进行 培训。李小龙是一位出色的老师,是 20 世纪的创新天才,他把道教的古 老哲学和中国的咏春拳、现代的西方拳击技巧和空手道踢腿技艺结合在一 起,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徒手格斗体系,他把这个体系叫做截拳道(一 般翻译成英语就是“截击拳头的方式”),英文缩写为 JKD。他的教导让我 重新理解了徒手格斗的终极真理,不仅完全改变了我的训练,而且改变了 我的整个人生。
  李小龙对于截拳道哲学的思想和文字在大概 16 年的时间里被印刷在 很多出版物中。这些期刊中有一些早已消失,这使得人们很难进一步去了 解李小龙的生活和哲学,也使那些渴望深入学习他技击法细节的习武人士 感到沮丧。
  幸运的是,我在过去一年中逐渐熟络的好友约翰 & 里特,就成功地学 习到了李小龙的哲学。他写了这本有关李小龙哲学的权威著作,完成了这 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在值得称赞。约翰为了采集李小龙完整的书面和口
  述材料,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到访过至少三个大洲。他把李小龙的材料跟
  自己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的评论结合起来,写出了这部全面的作品,这本书 一共有 17 个章节,分为三大部分。
  读者可以把这本书从头读到尾,也可以选择有趣的标题下的任何一章 进行阅读,因为每个章节都是关于李小龙哲学的某个方面,可以独立存 在。但是把所有章节结合起来,它们就会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这本 书涵盖了李小龙哲学的很多方面,包括他对于关系(不同层次的关系)的 个人观点以及他克服逆境和压力的方法。约翰甚至用了一个章节来介绍李 小龙的五部电影,他尽心尽力地描述了每部电影的有趣背景和李小龙试图 向观众传达的隐含信息。
  这本书中还包含了约翰采访李小龙已故的儿子李国豪的片段,这个片 段显示,李国豪跟他的父亲一样,也喜爱探索、充满了好奇心。这个章节 可以让读者窥见李国豪的生活、个性和他成为一名演员的抱负。
  附 录 中 有 两 篇 信 息 量 十 分 丰 富 的 随 笔, 都 是 由 艾 伦 & 沃 茨 所 写( 艾 伦 & 沃茨是一位哲学家,李小龙对他的印象格外深刻)。还有一份李小龙生 平重大事件和主要作品的清单。这些对于希望更多地了解李小龙成就和贡 献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记录。对于一般的习武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 了一个有价值的指引,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小龙徒手技击法的哲学基 础。这本书还为练习截拳道的人彻底探究了李小龙武术的三个修炼阶段和 自我启蒙的四个步骤。
  第3页 :序 (二)
  我生长在中国,在中国接受教育,在过去 11 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帕 萨迪纳市立学院教授中文语言和文化,在萨姆拉中医学院担任医学术语的 翻译和讲师,因此,我想评价一下截拳道的英文翻译。一般我们都将它译 作“截击拳头的方式”,这个翻译可以接受,但是我想拓宽这个翻译的意 义。“道”(普通话读 dao,粤语读 doe)这个字的意思是“自然的方式”或 者“统治宇宙的创造性力量”。所以中国语言里的“截拳道”的意思应该是“遵循道之原则的截击拳”。
  日 语 中 用 do 来 表 示 道, 也 是“ 方 式 ”“ 方 法 ” 的 意 思。 所 以, 下 面 的 日 语 单 词 就 可 以 根 据 所 指 意 义 进 行 翻 译:judo: 柔 道;kendo: 剑 道; aikido:合气道;shodo: 书法。
  中国的圣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有言:
  道 生 一, 一 生 二, 二 生 三, 三 生 万 物。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冲气以为和。(道是宇宙万物被创造的源泉。所有事物被创造的 过程都是由“气”产生的,气也来自于道。这种能量可以分成两 种:阴能量和阳能量。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阴能量和阳能量。 阴能量和阳能量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小龙受到阴阳能量和谐共存的概念影响很深,以至于他选择了太极标 志做他学校的校徽,以体现截拳道技击法的核心原则。截拳道技击法包含 和使用了阴阳这两种稳固而柔韧的力量。
  李小龙在太极符号周围加上了两根箭头,以进一步强调:截拳道格斗 技术必须包含阴(灵活,柔软)和阳(稳固,强力)两种能量和谐的相互 作用。他强调,在他的截拳道技击法中,人不会用力量对抗力量,相反, 他们会用阴能量―或者说柔韧的能量―来化解对手的强大力量。
  李小龙在他的文字中曾经这样比喻:“坚实的树木在压力下会很容易 断裂,但是竹子随风摇动,反而容易存活下来。”
  他还写道:“做水一样的人吧,因为水异常柔软,有韧性,没有固定 的形状。但是却永远不会被击破。”
  李小龙去世之后,我跟我的几个学生也一直在不断地练习截拳道。我 仔细地遵循老师的教诲。除了练习有力的拳击和踢腿之外,我还练习太极 拳和推手技艺,以用适度的阴能量来平衡我有力的阳能量。在此之后,我
  研究了很多道教哲学和太极拳的经典中文手稿,以更好地理解阴阳能量的
  本质以及发展阴阳能量的方法。 我坚信,李小龙认为截拳道需要阴和阳这两种能量。培养阳能量需要
  加强李小龙所谓的武术“工具”,或者说是进攻工具,比如说踢腿,拳击 和手抓对手。此外,我们还必须提高协调性、精准度、速度和力量,以提 高武术的质量。
  但是,要培养阴能量,我们就应该提高身体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增强 四肢的柔软度和灵活度,培养身心放松的状态,达到精神稳定和情绪平静 的“超然”状态。这样,人就可以达到更高的训练水平,发展自动适应格 斗情况的技艺。这种技艺能让人释放出力度合适的能量,不费吹灰之力就 可以化解对手的阳能量。比如说,在格斗中,我们的目标是用柔韧的技艺(阴能量)来中和对手的力量,而不是用更多坚硬的反抗力(阳能量)去 对付对手的力量(阳能量)。
  一旦对手体力不够,感觉身体虚弱,开始撤退(阴能量),我们就应 该立刻攻击(阳能量),将他一举打败。这种训练非常有挑战,让人兴奋, 而我还远远没有掌握。李小龙在他的文字中说道:如果一个人的适应能力 达到了最高水平,就会像“影子跟随移动的物体”或者“软木塞随水流漂 浮”一样轻松和自然。
  李小龙还在他的文字中提醒我们:“修炼的最高水平就是简单,只有 半途而废的修炼才会导致花拳绣腿。这个过程就像是雕刻家用凿子凿掉多 余的东西,最后创造出雕刻杰作。”
  李小龙在《截拳道之道》中阐明了阴能量和阳能量的培养过程,这本 书现在很容易买到。我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能否达到这种精通的水平, 但是李小龙永远都是我的榜样和偶像。
  跟我一样练习截拳道的伙伴:希望你们能开开心心地读完这本书,这 样你们就可以真正地完全理解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遵照他的训练项目,
  理解三个修炼阶段和自我启蒙的四个步骤。约翰 & 里特在这本书里提供的
  信息会让你们修习截拳道的经历变得更加轻松和令人满意。我希望能跟你 们交流想法,分享经验(请通过约翰跟我联系)。
  在结束之时,我想引用中国一位著名的太极拳大师的名句。他注意到 学生在上他的太极课时,还在学习很多无关的武术,就用下面的话语来告 诫他们:
  很多学生犯了舍近(容易获得的、必要的武术)求远(跟太 极拳艺术不相关的、不必要的武术)的错误。你们的错误判断可 能会让你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你们应该谨慎地区分必 要的和不必要的武术。
  李恺 加利福尼亚州 帕萨迪纳
  第4页 :序 (三)
  序 (三)
  飞翔中的小鸟不会注意东方和西方的差别。
  ―艾伦 & 沃茨的书法题字
  一段时间之前,我接到一个日本来的电话,一位真诚的绅士问我可否 推荐几盒我父亲关于禅学的磁带。他接着解释说,他为了到佛教寺庙里学 习,从西雅图旅行到了东京,但是好几年过去,他还是没有得到禅学的教 导。他急切地想要学习,我向他推荐了几盘我最喜欢的磁带,他非常感 激。这个经历虽然颇具讽刺意味,但是并不出人意料。因为禅学在日本经 常受到误解,在日本的西方人无法迅速地得到指导。
  但是,最近我发现,李小龙以前曾经规律地录下我父亲艾伦 & 沃茨在 广播和电视上的谈话,给他的学生播放。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我阅读了他 的笔记和采访材料,发现我父亲的作品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跟 我父亲一样,对道的意识也是他艺术的中心。
  当然,一个优秀的东方人把“身体的”武术教授给他的西方学生,同 时又在一个终生对东方智慧好奇的西方人的作品里寻找“精神”鼓励的现 象很罕见。但是正如约翰 & 里特所说:“西方哲学的问题在于,它试图解释 生活,而不是揭示如何体验生活。”
  东 西 交 汇: 李 小 龙 是 通 过 电 影 这 个 媒 介 把 东 方 哲 学 教 授 给 西 方 观 众 的 先 驱 ― 教 授 的 对 象 甚 至 还 包 括 西 方的演员,比如说约翰 & 萨克森。
  李小龙和我父亲艾伦 & 沃茨都在教授学生努力地去“传达无法传达的
  东西”,去交流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的本质。在道教里,他们都 找到了独一无二的,致力于揭露人生无目的性的实践哲学。因为如果我们 给自己一个目标,我们就会一直关注这个目标,而不关注于当下,正如我 父亲喜欢说的一句话一样:“如果跳舞的目的是为了逐一跳到地板上的某 些特定的点,那么最快的舞者当然就是最好的舞者。但是跳舞的意义就在 于跳舞本身。”人生也是如此。
  “令人厌恶的客观”的西方世界和主观的东方世界之间的历史分歧在
  20 世纪开始缩小,所以在今天,东西方在过去体验世界的特定方式在全世 界看来都泾渭分明。而且虽然人们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美国青年身上穿的 印有“阴阳”二字的艳丽 T 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但是堵车时在我前面的 车里优雅地打着太极拳的手臂,则很明显地与内心的存在相关,这个人至 少在体验上能够理解那种激励着艾伦 & 沃茨和李小龙的哲学。因为正如李 小龙所说:
  人 生 处 在 生 命 的 河 流 中 ― 毫 无 疑 问。 人 生 就 是 活 在 当 下。 完整性,也即当下,不会有意识地试图分开无法分离之物。一旦 事物的完整性被打破,它就永远不再完整。
  李小龙通过这些话揭示,他发现了一个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秘密。简单 来说,这个秘密就是,虽然我们可以同时生活和思考人生,但是这样做会 让生命残缺,因为思考的自我不是整个的自我,或者说不是完全的自我。 正如英国的物理学家戴维 & 玻姆(David Bohm)所说:“小我的问题就在 于,它认为自己是大我。”
  在下面的篇章中,我们可以找到克里希那穆提、两位铃木1、约瑟夫 & 坎 贝尔和其他很多人表达过的重要思想,这也是古代的老子、庄子、佛祖和 商羯罗也曾表达过的思想。虽然这些想法很多都不是新的,但是它们的表 达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艺术并且正在带领我们走向我父亲曾经描述为“没 有宗教的宗教”的解放方式。
  最后,东西方文化在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它们相遇之后,东西方混合 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可能,这种文化包含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西方的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以及东方成熟的哲学和审美能力。这些元素可以相互接受,这就会产生一种完美融合的认知方式。现在我们只需要观望,两种文 化的运行方向能否形成太极的经典形象―一个完整的圆。
  马克 & 沃茨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瑟莫
  第5页 :前 言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自己身上,这个事实可能让那些正在经历情 绪危机或者人生危机的人感到惊奇。这个答案的存在形式就是自由流动能 量的巨大水库,把这种能量用到肌肉上,我们就会有巨大的力量;把它用 到大脑上,我们就会有超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中国人把这种自然流动的 能量叫做“气”,他们相信,气会在我们身体里以连续循环的方式流淌。
  有些人把这种巨大的内在能量比作物理的量子理论;这种能量也就是 次原子水平的能量模式,跟构成所有事物生长和发展基础的革命性力量相 同。这种能量无法用观察粒子和其他固体物质形式的方式观察到,但是它 也不是一段波浪或者一个过程,更像是这两者的结合。我们很快就会发 现,在任何事件中,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在已经可以观察的过程中模仿着这 种能量循环― 从原子到太阳系都是如此。我们学习运用这种巨大能量的 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达到心灵和身体完全和谐的状态,以伟大的灵魂觉醒 的方式达到和谐的最高点,中国古代的圣人把这种状态称为“顿悟”,日 本的禅学大师把它称为“satori”, 也是顿悟的意思。
  20 世纪的传奇人物,武术家李小龙也完全意识到了这些巨大力量的存 在,这也并不让人意外。他是这样评价这种力量的:
  我感觉我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它比信仰、
  野心、自信、决心、想象力都要强大。它是这些东西的总和…………
  不管它是不是上帝,我都能感觉到它,它是没有被开发的力量, 是充满活力的力量。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没有任何一种体 验可以比得上这种感觉。它就像是掺杂了信仰的强烈情绪,但是 比它还要强烈。
  如果我能大胆地用某种形象来表示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最好的可能 就是武术家或者武士的形象。毕竟,武士是可以代表巨大力量的一个形 象,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你赢得无数战争,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被 忽视,它就可能给你带来失败。西方的大多数人忽视了我们的武士力量,
  李 小 龙 能 够 产 生 巨 大 的 内 在 力 量, 这 种 力 量 在 汉 语 中 被 称 为“气”。
  忽视了它的存在,放弃了和它进行连接的努力。结果就是,我们的潜力完
  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 詹姆斯在他名为《人的能 量》的文章中所说:“我们只是半睡半醒,完全没有达到我们应该达到的 状态。我们的生命之火被浇熄,生活的气流被遏制。我们只用了很小一部 分的精神和体能资源。”
  但是,如果我们选择开发这种内在能量,就会达到最好的状态― 瞬 间唤醒我们的热情,把终极潜力的火焰扇得很旺― 我们的人生也会就此 改变。我们会变得更加有激情、更加坚定― 更自在地跟自己和周围的世 界相处― 无论我们有什么目标,我们都会毫不费力地达成。当然,李小 龙一定可以任意地发挥自己的武士力量,他相信,只要我们学会把他所说 的“身体里巨大的精神力量”放到未来上,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他曾 说过:“人如果能有意识地认识到身体里巨大的精神力量,并将它运用于 科学、工作和生活,他未来的进步将会无可限量。”
  NBA 超级明星卡里姆 & 阿卜杜勒 & 贾巴尔跟李小龙私下学了六年的武 术,他回忆李小龙如何教会他挖掘自己身上的武士精神时说:
  李小龙向我展示如何控制和使用我身体里的力量,任意地将 它召唤出来。中国人把这种力量称作气;日本人叫做“ki”;印度 人叫做“prana”― 它是生命的力量,而且无比强大…………它听上 去有些奇怪,除非亲身经历,否则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它是少数 能用意志控制的奇迹之一。
  如果我们说这种创造性的力量得到正确的引导,就有成功的潜力,那 就太轻描淡写了。李小龙把这种力量用于商业时(在演了仅仅两部电影 之 后 ), 他 跟 制 作 自 己 电 影 的 公 司 谈 判, 让 他 们 建 立 一 个 全 新 的 制 作 公 司―而他是新公司占股 50% 的股东。他把这种力量运用于感情生活,和
  妻子(他的妻子也把李小龙的哲学原则运用于他们的关系)一起克服了种
  族差异,文化风俗差异以及反对他们在一起的人的固执观念。李小龙在发 展构成截拳道基础的全新原则的时候,也用到了这种创造性的力量。
  武士修炼的第一必要条件就是对哲学观念的理解,对于西方的很多人 来说,这个观念可能代表着全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本书通过李小龙留 给我们的哲学见解,试图提出这样一种观念:我一直认为,把李小龙和其 他同时代的武术家区分开来的并不是他的武术本领(虽然他的武术本领也 很强大),而是他的思想。他的见解和哲学观念的应用范畴比人们之前知 道的要广得多,这也是把他和其他武术家区分开来的品质。
  我的贡献(如果可以称为贡献的话)并不是增加了李小龙哲学的内容(这完全是李小龙的成就),而在于如何去展现这些哲学。不管你们的职业 是什么,我只希望在这本书中能以一种对你们的生活有价值的方式来展示 李小龙的重要思想和教诲。
  第6页 :李小龙哲学的名言警句
  李小龙哲学的名言警句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发生联系的过程。 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比任何已建立的武术体系都重要。 修炼功夫的目的不是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维和生活方式。
  李国豪是在两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都有各 自的可取之处。我们教他从中国文化中学习一些原则,再从西方文化中学 习一些原则。李国豪会了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 相互依赖的。它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变得卓越不凡。
  琳达和我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我们是组成一个整体的两个半圆。你 必须建立自己的家庭― 这样两个半圆就能结合成一个整体,比单独的个 体更有效率。
  一开始听上去好像就是典型的仆人工作。我对多齐尔说:“如果你要 我留着辫子,跟着爵士音乐蹦来蹦去,就别来找我了。”过去,电影里典 型的角色分配就是留着辫子蹦来蹦去。就跟印度人一样,你在电视上永远都不会看到印度人的真身。
  重要的是教一个人去做他能做的事,只是做他自己…………我反对将某种 风格强加于某个人。这是一种艺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
  你无法组织真理。组织真理就好像把一磅(1 磅 =0.454 千克)水加到 包装纸里,让包装纸成型。
  人 们 因 为 风 格 而 被 分 开。 他 们 不 会 团 结 在 一 起, 因 为 风 格 会 变 成 法 律。风格的创始人是以假设为开端的。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福音书一般 的真理,人们拥有某种风格,就会成为这种风格的产物。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如何构架的,不管你的观念是如何建立的…………这些都无所谓。你只需拥有某种风格,就会成为某种产品。而这, 对我来说,是不对的。
  最伟大的帮助就是自我救助;自救是唯一的救助方式― 做最好的自 己,完全投入到某个任务当中。这种任务没有终点,永远是正在进行的 过程。
  总是有人跑来问我:“李小龙― 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如 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 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
  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都意味着对自我的认知。 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 , 倒入杯子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了瓶子的形状,倒进茶壶就成了茶壶的形状。水可以流 动,也可以冲击。亲爱的朋友,做水一样的人吧。
  我相信我在东南亚这里扮演着一个角色。这里的观众需要被教育,而 教育他们的人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们面对的是大众,我们的语言必 须是他们能够听懂的语言。我们必须一步步地教育他们,不可能一夜之间 就完成工作。我能不能成功还有待时间来证明。但是我不只是感觉愿意付 出,而是真的愿意付出。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 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 自我。
  光 是 知 道 是 不 够 的, 必 须 加 以 运 用; 光 是 希 望 是 不 够 的, 非 去 做不可。
  我不想口口声声“孔夫子曰”,但是普天之下都是一家人。只不过人 跟人之间碰巧有些不同罢了。
  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探索自己。别无其他。
  第7页 :对李小龙的评价
  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他想通过电影向中国以外的世 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格斗― 他还想加入一点点 的哲学。他学习了所有的传统哲学,但是之后又开始形成自己的 哲学,他开始意识到,你不能借用别人的哲学。你必须认识自己, 创造自己的哲学、自己的生活方式。李小龙相信,世界上最重要 的事物就是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先认识自己,再去跟别人交往。 他成功地跨越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
  琳达 & 李
  他身上的一些东西会让你相信自己。这是只有大师才有的独 特力量。李小龙让您相信不可能的事情,让你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在他的指导下,一切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怀疑都会被抛到一边。
  斯特林 & 西利芬特
  (李小龙的学生)
  小龙有很强的内力。你找到身上的核心 ― 肚脐眼下面 2 英 寸(1 英寸= 2.54 厘米)―就会意识到这里是所有力量的来源。
  就像是汽车的轮轴,稍稍转动就可以带动整个车轮。它又像是危
  急时刻可以使用的肾上腺素。小龙可以任意地召唤这种内力。
  木村武之
  (李小龙的学生)
  小龙教过很多的日本和美国学生。但是,作为中国人,学起 他的哲学来,我可能会比大多数学生学得更容易一点。他会谈论 太极、阴阳、刚柔、老子的哲学等等。他充满热情地学习所有类 型的哲学,对老子非常感兴趣,他相信“以无法为有法 , 以无限 为有限”这个说法。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感到惊叹,因为每节 课教授的好像都是运用到功夫之中的哲学。他告诉我们“拳打这 个”和“拳打那个”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说机械层面或者身体层 面的打击。他谈论的永远是作为功夫基础的哲学部分。比如说, 阴阳或者说“水原理”:他都会让你清晰地记住这种原则,然后让 你把它运用于武术之中。这跟单纯教授武术是不一样的。我们跟 李小龙学习哲学,因为他把哲学当成自己重要的主题和方向。他 是我的导师,他向我展示了哲学和武术之间的联系。哲学和武术 是分不开的。
  (李小龙的学生)
  他人生经验丰富。他可以挑选任何一个话题,发表智慧的见 解。这个话题不仅仅是武术;他主要研究的是哲学,我经常去问 他 很 多 问 题, 寻 求 他 的 意 见。 他 会 花 时 间 听 我 把 话 说 完, 帮 助 我 用 一 种 全 新 的 方 式 来 看 待 事 物。 他 真 的 给 我 了 一 些 很 好 的 意
  见―不仅仅是在武术方面,而且是在人生的各个方面。
  黄锦铭
  (李小龙的学生)
  他有强烈的感受,认为如果他能让人们尊重和喜爱中国的文 化,他们就会尊重喜爱其他国家的文化。他觉得,自己是在为世 界和平、和谐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丹尼 & 伊诺山度
  (李小龙的学生)
  他首先是一个老师。他教授哲学,努力传播知识和智慧。所 以他才以自己的方式创办了武术学校。其他武术学校谈论的大部 分内容都很伪善,他们只会谈论如何欺骗想学武术的学生。李小 龙为人正直,努力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这是他给世人做 出的榜样。不管你现在正在做什么,都要完全诚实、完全投入地 去做。他确实影响了我。
  卡里姆 & 阿卜杜勒 & 贾巴尔
  (李小龙的学生)
  永别了,我的兄弟。能与你同享时空,是我的荣幸。作为朋 友和老师,你给我了很多,让我的精神、灵魂和心理上的自我结 合在一起。谢谢你,希望你永享平静。
  詹姆斯 & 柯本
  (李小龙的学生)
  你知道吗?对有些人来说,他只是星期六早上播放的功夫片
  里的演员。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用自己所写的精彩哲学影 响和改变了他们的生命。他在全世界都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这 让我一直觉得很惊讶。我认为他为好莱坞的亚洲群体做了很多贡 献。我认为他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都是一个真正的先驱。
  李香凝
  他是我的父亲,他养育了我。武术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它完全来自于我父亲…………我的意思是,他在我开始走路的时 候就教我武术,有生之年一直都在训练我,直到他去世。甚至在 我继续训练的时候,教我的老师也是他的学生。虽然我在武术训 练的过程中受到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说,武术都跟 我的父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影响好像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我想,这就是他对我最强大的影响。
  李国豪
  第8页 :第一章 功夫的真正含义
  第一章
  功夫的真正含义
  功夫是一门哲学;是道教和佛教哲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逆境中的给予,是先屈后伸的智慧,是对所有事物的耐心,是 从生活中的错误和教训中获得益处的行为。这些就是功夫艺术的 多面含义;功夫会教给我们生活和保护自己的方式。
  李小龙
  罗恩在高尔夫球场的第十七个球道上,今天他过得跟往常一样开心。 整个下午,罗恩每次进洞的杆数都低于标准杆数,第十七个球洞肯定也 不会例外。他那天的高尔夫球伙伴是一位名叫李宗的中国绅士。罗恩以低 于标准杆数的成绩打完第十八洞之后,李宗拍了拍他的背,微笑着对他说: “罗恩,你是一个有功夫的人。”
  “功夫?”罗恩脸上带着疑惑的表情,他说:“我又不会凌空飞踢,踢 碎别人的牙。”李宗正要反驳,罗恩笑着打断了他,继续说:“我是一个高 尔夫球手,李― 高尔夫球手。你要学会这个词的正确发音。从今天的表 现来看,我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技术娴熟的高尔夫球手。”
  “我没有说你会腾空飞腿。”李宗解释说,“我只是说你是一个有功夫 的人―你最后一句话更是强调了你是一个这样的人。”
  “那我就听不懂了。”罗恩把推杆放入高尔夫球袋,“功夫不是李小龙的专长吗?” “没错,”李宗回答,“但是你今天在球场上的表现也可以叫做功夫。” 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东方和西方对武术看法的普遍差异。李宗对功
  夫一词的解释相当准确,这个解释从一个精通东方文化的人嘴里说出来, 并不完全出人意料。同样不出人意料的是罗恩对功夫的理解,他认为功 夫只是一种格斗形式。你看,我们西方人一直因为把功夫(李小龙是香港 人,他偏向 gung fu 这个发音)的真正意义流氓化而感到愧疚。对于西方 人来说,这个词跟空手道和跆拳道之类的亚洲格斗方法是同义词。但是, 这根本不符合功夫最原始的中式含义。
  根据准确的中国翻译,功夫的含义就是巨大的成就。有功夫的人就是 非常精通自己技艺的人,而这个技艺可以是任何技艺。比如说,文章写得 非常好的记者就可以说是有功夫之人,绘画技艺高超的画家也可以说是有 功 夫 之 人, 以 此 类 推, 所 有 拥 有 不 凡 技 艺 的 人 都 可 以 说 是 有 功 夫 之 人, 从医药到骑马,从武术到高尔夫球,各行各业、各种消遣中都不乏有功 夫之人。
  按照今天的标准,对工作的完全掌握不仅可以体现功夫,还可以体现 个人对自己的掌握。对自己的掌握― 至少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 是一 件积极的、值得个人去争取的事情。根据备受尊崇的中国传统,掌握功夫 的人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一个有天赋的炼丹家、一个精通医术的医 生、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或者一个知名的音乐家,他们通过这些身份展示 了对自己的掌控。另外,一个掌握功夫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也会有能力保 护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但是,把功夫看成是打架的能力就是对这个词大 大的不公平了。
  三个剑客的故事
  李小龙被很多人认为是功夫最原始、最纯粹的意义的代表人物。他在 讨论功夫时喜欢讲一个叫做“三个剑客”的故事,这个寓言跟著名的日本 剑圣宫本武藏有关,它微妙的象征意义给李小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 至于他在香港给电视观众讲了这个故事,他甚至把它写进了他跟演员詹姆 斯 & 柯本和斯特林 & 西利芬特共同创作的《无音箫》的剧本的引言之中。 根据李小龙的讲述,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三个剑客坐在拥挤的日本小酒馆的桌子旁边,高声议论坐在 他们隔壁的人,希望能刺激他跟他们决斗。大师(宫本武藏,日 本最伟大的武士)没有理会他们。但是当他们的言辞越来越粗鲁、 越来越针对自己时,他举起筷子,快速上扬,毫不费力地夹住四 只飞动的苍蝇。在他慢慢放下筷子的时候,三位剑客就匆忙离开 了房间。
  一 些 西 方 人 会 草 率 地 认 为, 三 个 剑 客 突 然 对 骚 扰 宫 本 武 藏 失 去 了 兴 趣,与大师用筷子夹住苍蝇的能力没有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三个 剑客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位大师用筷子抓苍蝇的动作就显 示了他的技艺,而这个技艺就是最高功夫的体现,是大师完全掌握自己的 体现,所以,他是一个需要避开 的 人 物。 他 们 的 结 论 也 强 调 了 古 老 的 中 国信仰,那就是,任何完全掌控某种艺术的人在一举一动中都可以展现 他气定神闲的品质。
  古老的功夫大师可以是技艺娴熟的按摩师、中医师和针灸师。西方医 药界最近才开始接受,甚至才开始承认东方人对身体、思想和精神疾病的 这些诊治方法。比如说,中国人 1000 年来都用麻黄这种草药来治疗哮喘病,而麻黄中含有麻黄碱。西方的医生治疗哮喘病时也会开麻黄碱,在这一事实被揭露时,西方医药界才意识到,他们对东方的一些诊治方法过早 地下了定论。同样,古老的针灸艺术由于有奇迹般的治疗和麻醉作用,现 在在西方的运动医疗诊所也是一个普遍的诊疗手段。它在几年前就进入了 功夫培训,成为伤病的治疗方式,但是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没 有被西方医药界接受。
  第9页 :第一章 功夫的真正含义
  西方思想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他们会把遇到的所有事情进行瞬间的定 性和分类。通常,这些类别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分支:安全的和不安全的。我 们熟悉到某种程度的东西就被放在前面这个分支,不同的、不知道的或者不 熟悉的东西就被放在后面这个分支。
  1970 年,李小龙在香港的电视节目上讲“三个日本剑客”的故事
  结果就是,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在忙着给一切事物加标签,站在生活之外,却没有真正地投入生活,也根本没有享受生活。简而言之,我们缺 少功夫这个重要的态度。根据李小龙所说:
  学习功夫不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培 养自己的思想。道教的道士和中国的和尚都把功夫当作一种哲学 或者思维方式,在这种哲学中,人们会顺应逆境,有能屈能伸的 智慧。耐心的品质和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做法也是功夫原则的一 部分。
  这样一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震惊,西方人眼中那个动作电影明星 和卓越的格斗士,竟然还是一个有功夫之人(取功夫最初的意义)。李小 龙是一位哲学家,他关心的是人类行为,他努力去理解周围这个广阔而复 杂的世界,我们回顾李小龙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成功的哲学家。事实 上,他的语言如此准确,电影和语言又如此吸引全球人的关注,我们甚至 可以说他是一位哲人。
  李 小 龙 的 语 言 包 含 着 与 年 龄 不 符 的 智 慧, 揭 示 了 他 对 世 界 的 深 刻 理 解。这并不是说,他对于人类境况的见解是凭空而来的。他花了很长时 间,刻苦地学习哲学、宗教和关于灵性的各种书籍。他还一遍遍地阅读老 子、庄子、孙子、孔子、子夜 1 、苏格拉底、柏拉图、巴鲁赫 & 斯宾诺莎、 勒内 & 笛卡尔和大卫 & 休谟,以及克里希那穆提、铃木大拙和艾伦 & 沃茨之 类更现代的哲人的作品。他在这些伟人的语言中寻找永恒的真实性,努力 学习灵魂的终极本质、灵魂所在的宇宙和人类这个整体。哲学才是李小龙的真正激情所在,武术只不过是他选择表达哲学的工具。
  幸运的是,李小龙愿意跟别人分享他的信念。事实上,他的信息和想 法通过公共访谈得到了最好的传达。很多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意识到了李小 龙的卓越品质,把采访的音频或者视频保存下来,以便日后学习,改善自 己的思维,审视自己。大多数人后来都没有学习。但是,留存下来的公共 谈话音频和视频,以及他写的一字一句,保存了让人们理解生活,享受生 活和最大限度地度过人生的哲学见解,今天想要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身上 学习的人们可以得到这些材料,真是三生有幸。
  武术的终极演化
  跟 功 夫 的 真 正 含 义 一 样, 李 小 龙 的 哲 学 也 不 仅 仅 限 于 单 纯 的 格 斗 技 巧。事实上,为了完全欣赏李小龙的哲学,我们就必须超越武术的界限。 毕竟,时值 21 世纪,人类的军事技术已经发展到拥有隐形轰炸机和乌兹 冲锋枪的程度。每个星期花好几个小时进行密集的、复杂的、高度专业的 徒手格斗训练固然值得赞赏,这样可以让人变得勤劳,培养对武术的熟练 程度,但是,我们在今天的街道上遇到某件事,需要用到武术的可能性非 常之小,在一个武器占绝对优势的世界尤其是如此。
  比如说,精通古老的冲绳击打工具(一开始被融入古老的技击法,目 的很明显,就是把日本骑士从马上摔下来)的训练量在今天看来,作为应 对街道袭击的准备工作,显得过时和不切实际。事实上,我们只要扫一眼 每天的报纸,就会发现,今天的攻击者并不像武士一样怀旧(他们使用的 都是现代的武器)。所以,在纽约街头被杀的武士比被中国的义和团起义 打倒的武士要多得多― 讽刺的是,这两件事情有着类似的原因:大多数 武士的哲学无法跟时代的格斗发展保持一致。
  事实上,携带武器的人可以从 30 到 90 英尺之外终结你的生命(1 英尺 =30.48 厘米),有时候甚至可以从更远的地方达到他的目的。既然这样,
  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格斗技术,来保卫自己免受现在携带自动武 器的攻击者的伤害,已经不是明智之选。在过去,这些技击法是用来打击 徒手搏击的对手的。现在,规则已经改变了,世界也已经不同了。大多数 的武士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这 并 不 是 说, 武 术 训 练 在 今 天 就 一 无 是 处。 如 果 你 的 目 标 是 寻 求 真 理,过更有价值的生活,只关注武术的格斗部分就没有必要了。学习武术 的持久价值在于,它可以是表达自己的工具,从灵性上来说,通过这种表 达,你可以了解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局限性和能力,更好地理解自己。
  我已经可以听到有些人的反对声音了:“但是武术在某些自我防卫的 情 境 下 肯 定 还 是 有 用 的。” 确 实 如 此, 但 是, 战 斧 也 可 以 达 到 相 同 的 目 的。现在,在我们主要城市的街道上,开车射杀已经如此普遍,掌握武术 或者战斧都不能保护我们免受半自动武器的枪林弹雨的袭击。我可以再说 一遍,武术是有用的,它是通往健康和灵魂发展的绝佳形式,但是要把武 术和其他技艺结合起来抵抗今日大街上使用的武器,说好听一点是不切实 际,说不好听了就是彻底的、致命的错误。李小龙自己也意识到了武术发 展的这个事实,他在著名的视频《独家专访》中也这样说道:“现在你不 会跑到街上拳打这个脚踢那个,因为如果你这样做,就会有人拿出一把 枪―砰!你的人生就结束了。我的意思是,不管你的武艺有多好。”
  第10页 :第一章 功夫的真正含义
  正如你们很快就会知道的一样,李小龙是一个现实的人,他反对浪费 时间为不太可能出现的遭遇做准备。他欣赏要精通各种艺术所必需的优美 和技术,但是他也意识到,这些优美和技术已经过时了。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李小龙就意识到大多数武士的训练习惯就像是有组织的舞蹈课,学 生可以学会看上去很漂亮、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但是如果要在街上用这 些动作来保护自己或者你爱的人,存活的概率就跟舞蹈班的学生差不多。 李 小 龙 甚 至 还 设 计 出 了 一 个 模 拟 的 墓 碑, 这 个 墓 碑 就 在 他 的 办 公 桌上,它向到访者揭示了李小龙对盲目服从过去的古典传统,不懂得跟随着当下的武术进步发展的人的态度。
  纪念一个曾经优雅自由的人 如今他脑子里塞满经典,被经典扭曲。
  李 小 龙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中 期 给 他 的 朋 友 和 学 生 乔 治 & 李( 没 有 亲 属 关 系 ) 写 的一张纸上,描述了一个微型墓碑的设计和信息,用他的话说,“这个墓碑完美 地表达了我的感受”(有关武术传统形式的感受)。
  在跟记者埃里克斯 & 本 & 布洛克进行的视频访问中,李小龙说得更加
  简洁:
  你知道吗?大多数武术指导老师都顽固至极。我的意思是, 他们的态度就是:“两百年之前武术就是这么教的,所以现在也应 该继续这么教。”为了保持这种态度―我的意思是,你之前就是 这个态度― 你会卡在时间容器里面,永远都不会成长,因为学 习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还是走老路, 就只是在重复几百年前传下来的东西。
  李小龙把这种过时的、重复的武术训练称为“有组织的绝望”,他在 余下的生命中都在努力为一个古老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逆境― 寻找一 个 20 世纪的应对方式。
  正因如此,李小龙的真正遗产就不仅仅局限于武术世界的简单范畴。 就像尼采的哲学不仅仅属于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一样,李小龙的哲学也不仅 仅属于武士。他是一个艺术家,一个人类学家,他还有一个超越其他角色 的身份― 思想家。他的口才― 而非他的拳头― 影响了政治家、公司 高管、电影明星,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的人群。更重要的是,李小龙的思想 和哲学让他可以更成功地处理种族主义、经济困难、爱、痛苦、喜悦、悲 伤、好奇、婚姻、父亲的角色和友谊―换句话说,就是人生。
  李小龙在武术领域的教导只局限于人类四肢能够获得的成就,但是他 在思想领域的教导意义无穷。
  现在,我们应该带着个体发展的精神前进,这种个体发展是通过对自 我的发现和最终掌握实现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听上去像是功夫的真正 含义,你就开始真正地理解功夫了。
  第11页 :第二章 装满,是为了倒空
  第二章
  装满,是为了倒空
  如果说李小龙的哲学对于不习武的大多数人来说有什么长远意义的 话,我们就必须看到构成他信仰系统根基的更高原则。一旦确立了这些原 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更可能会遇到的很多问题上。毕 竟,不是每个人都会被要求在今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跟人进行徒手格 斗,在这个周末的高尔夫球场上我们也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所有人 都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以便更好地学习如何去应对生活丢 给我们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理解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 生活。
  不 管 你 偏 爱 西 方 的 道 还 是 东 方 的 道, 支 撑 这 两 种 方 式 的 都 是 宇 宙 的 道,宇宙的道是将更大的总体连接起来的共同性质。理解这一点― 不管 我们现在有何种个人的偏见― 就是在最高和最低水平体验了自由,换句 话说,就是完全地体验了自由。中国人把这种抽象的“东西”叫做道,在 这个时候对它进行评价可能是非常恰当。
  如果宇宙可以被比作一片汪洋大海,我们― 作为人类― 就是海面 上汹涌澎湃又渐渐消失的海浪。每个海浪都跟其他海浪不同,但是又跟海洋本身互相联系。这种整个的海洋过程― 不管它的形式是什么(比如说
  流动、退潮、滴水、波动、涡流等等)― 就是道(请参见这本书最后的 附录中艾伦 & 沃茨在“生态禅”一文中对此说法的评价)。
  根据李小龙所说,只有不受干扰的灵魂才能理解道:
  功夫的原则不像科学,不能通过找到事实和事实的指导来学 习。它必须跟一朵花一样,在不受情绪和欲望左右的思想中自然 地生长。功夫的这个原则的核心就是“道”―宇宙的自然法则。 道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我曾经把它翻译成“truth”(真 理),功夫背后的真理,每个习武之人都应该遵循的真理。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等等,你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你说的 宇宙事实和道的观念在我听来很陌生 ― 用这种方式说话我觉得很不舒 服。事实上,我并不理解宇宙的道如何可以帮我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 亲爱的读者,你这就错了。要了解你自己的问题― 也就是说,能够认识 到真正的问题(这是你可以改变的事情)― 非常重要,但是很少有人在 他的一生中可以学会如何辨识真正的问题。体验问题是一回事,但是需不 需要体验问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幸的是,如果你要从西方哲学方法中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就 会发现,西方哲学创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比如说,哲学家路德 维希 & 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接近结尾 的段落解释道,我们通常认为是“主要”哲学问题的问题其实毫无意义,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不是答案,而是对于它们固有的无意义性的 认识。一旦意识到这个事实,一旦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就是它没有任 何意义,我们就可以马上从这些“问题”中解脱。事实上,我们能确定的 只是存在的可观察的事实。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七个命题中的第一个就提出:“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
  这些论点也有一定道理,维特根斯坦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各个论 点的观察结果,或者说是对观察的观察的观察。比如说,《逻辑哲学论》 的第一页这样开头:
  1. 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
  1.1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1.11 世界是由事实规定的,而且是由事实即是事实这一点 规定的。
  1.12 事 实 的 总 和 规 定 了 发 生 的 事 情, 也 规 定 了 未 发 生 的 事情。
  1.13 逻辑空间内的事实就是世界。
  1.2 世界可以被划分成各种事实。
  1.21 当其他事物都保持不变的时候,每个事物都可以是这 样,或者不是这样。
  2. 发生的事情―也即事实―是所有事态的存在。
  这种超级分析的最终结果只会让维特根斯坦试图阐明的东西变得更加 模糊。然而,虽然西方哲学偶尔会试图用智慧的方式解决我们担心的问题(正如我们会学习到的一样,维特根斯坦之类的方法 ― 强调分析、分析 和更多的分析 ― 的方向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文化还是充斥着各种让 人担心的问题。
  第12页 :第二章 装满,是为了倒空
  讽刺的是,人们担心的或者以为是重大问题的事情,其实只是通过站 不住脚的信仰系统的滤镜看待人生的结果。正因如此,正确地理解你置身 其中的宇宙之道就是必不可少的― 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了。如果你 先学会宇宙的道,学会哪些事物会受到你的控制(所以值得你去思考和关心),哪些不受你的控制,你人生的麻烦就会瞬间减少很多。
  如果把个人的问题比作树枝上的树叶,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在于: 学会理解给树叶提供营养和栖身之所的树枝的真正本质,或者,从更深层 次来说,我们应该学会理解有问题的树叶的树枝所依赖的树根。在李小龙 看来,这就是道―或者说宇宙事物的秩序―的同义词:“为你喜欢的哪 一片树叶,哪一根树枝或者哪一朵花儿争论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你理解了 树根,才能理解这棵树上开的所有的花。”
  为了解释这种说法,我想先离题一下,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为健美大 王乔 & 韦德工作过一段时间。韦德雇我写有关健康和健美主题的文章,由 于我的工作包括写健美比赛的报告,所以经常需要坐飞机。有很多次,我 发现自己要坐很长时间的飞机,去一个遥远的地方。而韦德的旅行社把我 安排在一个同事旁边,这让我在飞机上的日子变得更加难熬。我姑且把这 个人叫做杰夫吧,他一上飞机就开始说话,一直到下飞机都不消停。我不 仅要听他对于健美竞赛、训练和节食的不请自来的观点,还要听他的人生 故事―从他是一颗受精卵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故事。
  有一天我听见杰夫跟另外一位记者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跟他说话的记 者本身也是知识渊博,但是就在他耐心地等待机会就杰夫一直在说的主题 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杰夫一句断言就结束了整个谈话:“你跟我争论这 个没有意义,因为我思考的时间比你长。”说完这句话,他扭头就走了, 让本来应该是谈话伙伴的同事困惑不已。
  虽然杰夫的确是对这个主题了解透彻,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他要证明 某个观点的需要超越了他追求真理的愿望。换句话说,他把自己完全关闭 起来,不让自己体验关于这个主题的新的或者不同的观念。诚然,不是所 有人都喜欢热烈的讨论― 不管它多能提高人的思想― 但是我们必须指 出,讨论可以带来理解和灵魂的成长。
  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意见比作暴风雨,虽然我们并不喜欢让它打扰我们的生活,但是它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成长和健康来说必不可少。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宇宙)― 也就是道― 的角度来说,不同意见或者争 论只会让我们洒下理解的种子,培养思想花园里的新鲜想法和概念,带来 新的见解、概念关系和灵魂觉醒。
  但 是, 世 界 上 所 有 像 杰 夫 一 样 的 人, 都 拒 绝 看 到 更 大 的 视 野 ― 森 林―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几棵树木。他们就是微观视角的典型代表。他们对 于具体主题早就选定了看法,所以,不管其他人的观点多么准确,多么有道 理,他们都不会受影响。更过分的是,这些人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答 案,他们感兴趣的与其说是寻找更深的见解和理解,不如说是用某个观点赢 得别人的同意。
  但是赢本身从来都不是讨论的目的。相反,人应该专注于学习,专注 于拓宽自己对生活方式的理解。赢的欲望跟道背道而驰,因为它会创造一 个虚假的双重性― 会瞬间把赢和输分开― 结果就是,我们的焦点会从 努力解决我们的个人问题,拓宽我们现有的对事物的理解,转移到对输的 恐惧和不计一切代价去赢得争论上。
  由于理解和个人的发展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发展的过程,所以“我已 经了解了所有需要了解的东西”这句断言是与现实本质背道而驰的,让人 们注意到你的认知发展已经停滞。我们不应该积极地追求一部分的真理, 而应该努力拓宽理解,意识到知识跟人生一样,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个点― 或者某个想法上。真理― 如果你想要表达的 是真理― 是不需要捍卫者的。它就是真理。大费周章表达明显的真理是 愚蠢之举,何必劳心去做呢?正如《道德经》所说: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换 句 话 说, 那 些 坚 持 控 制 谈 话, 拒 绝 听 到 不 同 意 见 或 者 相 反 意 见 的 人 ― 跟 他 们 认 为 安 全 的 意 见 不 同 或 者 相 反 ― 就 为 教 条 主 义 打 下 了 基 础。教条主义是思想关闭的一种状态,它会让真正的学习变成不可能的事 情。李小龙用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指出了这种思想关闭状态的错误之处;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禅学大师,有一天一个大学教授来向他请教禅学问 题―这位教授跟我们的朋友杰夫非常相似:
  大师从谈话一开始就知道,这位教授真正感兴趣的不是禅学, 而是用自己的想法和知识给大师留下深刻的印象。禅学大师在讲 解的时候,这位博学的教授就开始评价:“嗯,对,我也是这么想 的。”他用各种各样的评价不断地打断禅学大师的讲话。
  最后,禅学大师不说话了,开始给教授倒茶。他把杯子倒满 后,还继续往里面倒,直到茶水满溢出来。
  “可以了!”教授又打断了他,“杯子已经太满了,你再倒也 倒不进去。”
  “确实是这样。”大师回答,“你就跟这个杯子一样,装满了自 己的想法和推断。如果你不把杯子倒空,又如何能从我这里得到 知识呢?”
  对空杯子,或者开放思想的需要,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哲学的起点。我 们暂时假定,西方人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要从一张白纸开始,不要 有任何预先的想法和偏见,这些想法和偏见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妨碍我们 追求对于世界之道的新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友家人不同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