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朋友圈王者小弟是谁

朋友圈的朋友之死--百度百家
朋友圈的朋友之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像是QQ空间的现状,真正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已经渐行渐远,看不到踪迹了。
朋友圈营销在近些年已经不是新闻了,代购、卖面膜、朋友圈广告,“放眼望去”茫茫一片尽是“糟粕”。可以说它已经成为营销的圣地,成为了微信好友的墓地。
微信的朋友圈是2012年上线的,在不到一年间微商就开始占领朋友圈了,但是无独有偶微信在同年开通了朋友圈的屏蔽功能,一场微商与反微商的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很多朋友相继“阵亡”,他们发布的朋友圈信息已经很难再进入朋友的“法眼”了。
朋友圈的出现,让我们有了分享的平台与相互了解的机会,但是朋友圈微商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杀死”朋友的冲动。
不知在何时,九宫格的图片展现的不在是秀自拍、秀美食、秀恩爱的生活而是“SB”牌的Nike休闲运动鞋;分享的链接也都是充斥着“只要998”气息的手机代购广告;大段的文字想要阐述都是“再不赶紧买,明天我就要回国了”的韩国原装化妆品“顺路帮购”讯息,不过可能是飞机延误的问题,几个月过后她还在韩国待着呢。
朋友圈天天出现这种能够在一天之内出现在中韩两地的朋友,如果没有把她屏蔽,那么可能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想在朋友圈偷学她“影分身”的神功秘诀,二就是“韩国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当然就算学不成神功,做不成朋友,我们也不想被朋友圈的朋友们拉低智商。看着朋友圈每天分享的“一个月挣100万不是梦”“看到不转死全家”“读完它你的灵魂将会升华”......觉得自己的智商被反复强奸了一百遍,如果再不小心点进去,看着醒目的猩红大字号标题,夸张的排版,毫无ps痕迹的图片,简直就像是吃了翔一样。
微信的社交属性虽然倾向于熟人交友互动,但是由于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再加“六度空间理论”的衍生影响,所以微信同样具有的陌生人交友的功能;很多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通过工作、生活、学习等一系列事件进入了你的微信圈,自然而然的就占领了你的朋友圈,无意中就排挤掉了你朋友圈原先的内容;并且使得自己发布内容也越来越有选择性,越来越挑剔,而不是曾经的随心所欲。而面对陌生的朋友圈,也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自杀”,就是不在朋友圈分享内容;二是选择“谋杀”,根据不同的分享内容,屏蔽不同的人群。
第一种情况会扼杀你分享的快乐;第二种情况则更加容易引发“你为什么屏蔽我”“你凭什么屏蔽我”的撕逼大战。
朋友圈为什么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成为了逐渐被唾弃的对象?
微信官方必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归跟结底是所谓的互联网自由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噱头推动。
纸媒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微博、博客是自媒体时代的开创者,但是如今微信公众号才是站在自媒体时代巅峰的王者。可是王者只有一个,面对580万的公众账号,却只有3%的企业公众号能够达到10万以上的用户,可以说是群雄争霸争不出王者,但是却是战场之上白骨皑皑,炮灰遍地。
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媒体发出的声音都可以被每个人都听到。
关联微信就能建立公众号,花上300元就能加V,极其简单的建立制度让每个人都畅游在自己悠然自得的自媒体小圈子里。没有长期高质量的内容,便只能转载,如今连转载都受到原创声明的限制,那么谣言、耸人听闻的故事内容、夺人眼球的虚假谎言便在朋友圈里弥漫。
振聋发聩的声音总是少有的,但是杂音却是时常可以听到的。就拿今天被朋友圈刷屏吐槽的“吴亦凡入伍事件”来讲,看标题以为是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但是实际上却只是蓝色光标策划的一场“标题党”的营销而已。蓝色光标利用微信平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可惜只是杂音而已,就是这样的杂音却被来回来去的转发,不断的被传播,被朋友圈的一遍又一遍扩大,最终成为了巨大的噪音。
当然这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是不缺少所谓的“自媒体人”,他们的传播受众可能就是朋友圈的熟人“粉丝”而已,可能都不能被称为粉丝,叫他们吹捧者更加适合。可能这个自媒体人有高质量的内容展现,但是被这些“连内容都没完整看过一遍的”吹捧者配上一段夸赞的文字一个接一个转发,作者和读者在每个文章链接下展开滔滔不绝的讨论;好像他们讨论的声音传遍了世界,其实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翻滚而已,他们朋友圈的看客们想必都已经看腻味了。
朋友圈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像是QQ空间的现状,真正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已经渐行渐远,看不到踪迹了,只有高高在上的圣人婊用“不转死全家”的诅咒之火炖煮着“能够升华灵魂”的心灵鸡汤,并时不时的把古今中外的名人们拿来当作料,嘴里还在高声叫卖着“一碗不老汤只要998”;喝了这碗汤的朋友们不是被毒死了,就是被转化了,又或者逃之夭夭了,只有少数还坚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为朋友圈保留着一片净土。
文章系@科技新知(微信ID:kejixinzhi)原创,首发于百略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
阅读:6319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万
阅读:24万
阅读:22万
阅读:16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谁是真正赢家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图宾根木匠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小蚁与360横评,谁才是马路王者--百度百家
小蚁与360横评,谁才是马路王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随着碰瓷行业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行车记录仪上进行投入,行车记录仪录制内容我们平常基本不会查看,但我们又不得不为保护自己购买它,视频内容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将来保护自己的证据。
随着全民收入的提高,我们的国民生活水准也进一步改善,而最为明显的则体现在自有车辆拥有量,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拥有1到2辆机动车。在去年长安汽车就实现年产销100万辆,预计未来家庭机动车拥有量还将持续增加,随着机动车市场火热,也带火了行车记录仪市场,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加入到行车记录仪研发当中,较为知名的有小蚁科技、360、盯盯拍等品牌,他们都是在最近这一到两年才开始进军行车记录仪的科技公司。
随着碰瓷行业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行车记录仪上进行投入,行车记录仪录制内容我们平常基本不会查看,但我们又不得不为保护自己购买它,其能记录路况、交通意外、其他等情况,视频内容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将来保护自己的证据。伴随着行车记录仪的发展,这段时间我也是玩了不少车载用品,而大多都是具有特色功能的车载用品。
小蚁科技继小蚁运动相机、摄像机之后推出了又一款重量级产品小蚁行车记录仪,小蚁行车记录仪的推出不仅是引来了众多米粉围观,也引来了更多车友和科技爱好者的围观。小蚁科技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深得小米真传,以最低价格最高配置回馈给用户,因此小蚁行车记录仪的发布,自然对行车记录仪行业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这款行车记录仪是否真值得这么多人关注?
从小蚁和太火鸟联合的“募百人首批样机体验团”拿到了这款行车记录仪的工程机,为了能够查明小蚁行车记录仪到底是什么鬼,从朋友那借来一款行车记录仪——360行车记录仪(399元套装版),看看这两款同为大公司出品的行车记录仪存在什么区别,而小蚁是否真的值得拥有。今天的分享主要以普通用户角度进行体验,所以啥也不说先上一段视频,更多精彩还得看后面。
一、包装风格不一,小蚁更胜一筹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所以最先观看到的就是产品外包装,因此咱们先从外包装来了解。当我拿到这2款产品时,其实内心都已经认定小蚁外包装做得更为出色,360行车记录仪的外包装太过简单不能吸引人。
小蚁行车记录仪采用纸盒包装整个外包装设计非常简洁,除了正面"yi"品牌logo和背面产品信息外,最有新意的当属那条红色的粗”腰线“,一句”感谢在yi起“特别吸引人,这条红色”腰线“也让整个产品外包装逼格提升不少。由于360行车记录仪是套装版所以拥有了2个独立包装,其包装看上去较为简单,没有花多少心思,与目前大多采用厚纸盒礼品包装的潮流有点背道而驰的感觉。360行车记录仪套装版就是在原标配版本上多搭配一个双USB车载充电器,自然价格也贵了40元,据小蚁工程师介绍在量产时会搭载双USB车载充电器,相比360就节约一个充电器的费用。
360行车记录仪外包装
两款产品在外包装存在明显的差距,小蚁给人感觉更用心一些,而360行车记录仪则显得过于粗犷,希望360在推出下一代行车记录仪时能考虑下用户在拿到产品第一时间的感觉,现在外包装与产品设计也密不可分。
二、配件相差无几,细节略有区别
通过对两款行车记录仪的配件进行对比,其所标配的配件基本相差无几,都提供了车载充电器、USB充电线、16GB内存卡、吸盘支架、使用说明书和主机一台。虽然在配件数量和设置是一模一样,但是从细节感受来讲两者还是略有差距,配件对比见后文。
小蚁行车记录仪配件一览
360行车记录仪配件一览
先来说说两款产品配备的内存卡,两款产品都配备的是class 10速 TF卡,而小蚁行车记录仪配备的是闪迪品牌,360行车记录仪则配备的是三星品牌。对于熟悉存储卡的人来说,闪迪的质量或许优于三星,通过实际体验,小蚁配备的闪迪内存卡读写速度略高于360配备的三星内存卡。小蚁行车记录仪在众筹阶段289及299元档次的则未配备内存卡,而339元档次的众筹价格则标配了16GB 闪迪内存卡。
两款产品车充在外观上设计都差不多,而在配置小蚁搭配的是输出5V=2.4A充电器,360标配5V=1A充电器,360套装版配备的双USB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是5V=2.4A和5V=1A。据悉,小蚁对于众筹产品在发货时就已经配备了5V=2.4A和5V=1A双USB车载充电器。
对于目前市场上任何一款行车记录仪都离不开吸盘支架,吸盘支架的好与坏就直接决定了行车记录仪的固定情况,以目测来看小蚁的吸盘支架比360略小,但是从做工感受来看360则比小蚁差一点,而在实际使用中对两款吸盘固定情况来看,小蚁的吸盘更容易吸上也不容易脱落,而360则在安装时曾脱落过几次。
USB充电线材感受小蚁略比360粗一些、质量也更好一点,不过对于行车记录仪来说线缆粗细与使用不会有太大关系,但是给我们第一感觉粗的一定会比细的好。
通过对配件的体验,两款行车记录仪配置的配件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差并不是太多,只是在做工细节小蚁略好于360,但是通过目前的配置来看,两款行车记录仪都忽略了我们前挡风玻璃的固定对玻璃贴膜的保护。后咨询小蚁工程师,小蚁在量产版会配备一张静电贴以保护前挡风玻璃的贴膜。
三、一大一小,做工及风格并不一样
对于这两款行车记录仪来说,我将其定义为现代时尚与传统保守行车记录仪的对比,小蚁行车记录仪的外观设计和材质使用给人感觉更为时尚、大气一些,而360行车记录仪虽说采用的是反光塑料材质,但是很容易刮花,所以看上去更为廉价一些。
两款行车记录仪均采用长方形设计,小蚁74mm×19.4mm×52.4mm的体形看上去比360(63mm×19.5mm×50.mm)行车记录仪更大一些,也更方正一些。小蚁行车记录仪机身采用 SABIC阻燃PC/ABS材质,前面板仿金属面板更耐磨耐刮,亚光材料给人看上去非常大气,机身则采用黑色材质,比香烟盒子略小的小蚁行车记录仪看上去同样十分小巧。
360行车记录仪整机采用具有反光和倒影的塑料材质,从远处看上去同为一件小巧的艺术品,机身正方的360 logo有点让人感觉有点不爽。在使用时,360行车记录仪所使用的塑料外壳,很容易刮花,容易影响到产品美观。
在接口和散热孔设置方面,小蚁行车记录仪基于运动相机的市场反馈和改良,在行车记录仪上设置了3处散热孔,以保证行车记录仪在日常使用时的散热所需。而360行车记录仪并为设置相关散热孔,只能通过机身散热,因此使用时间长360机身略微烫手。两款行车记录仪均设置了micro-usb接口和TF卡槽,同时小蚁行车记录仪人性化的还单独设置了一个复位孔,可以对行车记录仪进行恢复出厂。
吸盘支架连接处
两款产品将所以功能按钮都设置在了屏幕一侧,小蚁拥有四个功能按钮,而360拥有三个功能按钮。在屏幕方面小蚁行车记录仪采用的是2.7 寸16:9 960x240分辨率LCD大宽屏,360行车记录仪采用2.0寸TFT高清液晶显示屏。这两款行车记录仪均保留了传统行车记录仪自带显示屏的屏幕,其实就个人而言这个屏幕设计既有好处,但是用处也不太大,就小屏幕显示与采用手机WiFi链接两种显示方案,或许后者更容易看清楚一些。或许屏幕设置主要是考虑到那些还不能真正习惯手机显示的大龄用户,对年轻人通过手机查看或许更清楚一些。
在显示方面小蚁屏幕略微偏蓝
对于任何一款行车记录仪其采用的摄像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枚好的摄像头和足够好的优化,能让行车途中的画面展现得十分清楚。小蚁行车记录仪在摄像头方面采用了6G 全玻璃高解析镜片和F1.8 超大光圈值165度超大广角全玻镜头,专业定制影像视频处理芯片(YI A12双核+DSP专业芯片)可实现每秒60帧视频拍摄,配合3.0X3.0μm 超高感光图像传感器可带来超大场景和高清的视频体验。
360行车记录仪同样采用了一枚6片全高清球面光学玻璃镜头组和1块红外滤光片160°超大广角镜头,支持F1.8大光圈,采用美国安霸A7处理芯片。对于我们并不了解硬件及参数的人来说这些硬件配置太过专业,还不如直接检验两款产品的录制画面怎么样,因为我们不看广告只看疗效,因此接下来我就展示一组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一组照片。
小蚁行车记录仪拍摄
360行车记录仪拍摄
通过两张样张来看,小蚁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照片与360拍摄的亮度要差一些,但是其在色调、色温上表现更为真实一些。360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照片给人感觉锐度太过,远处画面甚至有点模糊。
四、系统体验各有不同,ADAS系统成亮点
在系统体验方面,由于小蚁整个机型和屏幕比360更大一些,所以其在功能按键布局和功能设置区域显示更多一些。两款行车记录仪开机时均采用了自己品牌的logo作为开机过渡。通过体验,小蚁行车记录仪功能设置和选择体验略好于360。
在每次开机启动时,小蚁行车记录仪总是比360优先进入到录制界面,或许是开机启动与系统和处理器有关。小蚁行车记录仪的功能按钮从左至右分别是紧急摄像、摄像、回放、电源开关及设置按钮,并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十分明显。
而在实际的功能设置过程中可以通过下方的电源/设置按钮进入的主菜单中,此时会在屏幕上显示下方按钮所代表的返回、左、右、选择功能,通过按钮可轻松进入到相关功能的设置界面进行设置,设置起来也较为容易上手。
而360行车记录仪的设置就相对要复杂一点,同样采用菜单/电源按钮进入设置界面,依然有显示相关按钮所代表的功能,由于屏幕显示区域限定,部分功能需要翻页才可以实现,设置起来相对要麻烦一些。360行车记录仪的按钮从上到下分别是开机/录音/菜单三合一按键、暂停/继续录像按键、紧急摄像按键,每个按钮的功能较多,操作起来会稍微麻烦一些。
通过几天的体验,给我感觉两款行车记录仪最大的区别则在于一个拥有ADAS功能,因为ADAS功能的出现小蚁可被定义我智能行车记录仪,而360除了手机可以链接设置以外更像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行车记录仪。那么ADAS到底是什么鬼?简单来说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就是在我们行车途中通过感应识别器识别到前方物体,通过后台运算然后提醒驾驶员前方可能存在危险,让驾驶员保持警惕以提升安全驾驶。
在几天的使用下来我对小蚁ADAS系统的感受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开启小蚁行车记录仪后,会在屏幕中央呈现出一个“+”的图标,通过摄像头将图像传输到处理器内,识别前方物体距离中心点的动向及距离,来判断我们的车辆是偏离车道还是距离前车车距较近。在路途行驶中ADAS系统突显出的作用就非常明显,虽然对车辆偏离提醒我们个人感受并不强烈,而在前方车距较近的提醒小蚁则是提醒非常到位,让我们能够在刹车有效距离内将车速降低下来或停车。
而两款行车记录仪都可以通过WiFi链接提供手机APP设置,均可以对行车记录仪的不同参数进行设置,也提供了相关产品商城和分享功能,让大家可以将路途趣事与他人分享。区别最大的小蚁采用的是YI键拍拍摄紧急视频和照片,而360行车记录仪则只能使用拍照按钮进行拍照。
通过对两款行车记录仪的手机APP体验感受来看,小蚁在WiFi链接功能上做得比360更好一些,也更稳定一些。多次尝试当同时开启两个行车记录仪时,打开WiFi会优先连接到小蚁WiFi上。而对已经连接到360行车记录仪WiFi后,打开手机APP则会自动退出WiFi需要再次进行WiFi密码输入才可以正常连接手机APP。
五、不看广告看疗效,两款行车记录仪画质大比拼
对于任何一款行车记录仪来讲,其录制或拍摄的画质都是用户最为关心的一件事,也是首要考虑的参考因素,因此在前面介绍的一些从实质上并不会让大家更能了解两款产品的优劣所在,而这第五部分则是让大家能够更为直接的感受到其所拍摄的画质和视频素质。
由于在前面已经提供了一组白天拍摄的样张,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带来两组光线较差的照片,分别是室内、夜晚两种光线都不佳的体验环境,以较全使用环境表现出两款行车记录仪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画质素质。
第一组室内,在灯光较弱的环境下,360由于画面优化过度,细节损失严重。
第二组夜间,有部分灯光,360同样由于画面优化过度,溢光和细节损失表现严重。
通过以上两组样张反映出来,360行车记录仪都因为工程师希望能够呈现出完美画质,将画面优化过度,导致细节损失严重,通过噪点就可以看出,在小蚁行车记录仪表现出来的小噪点到360行车记录仪上就会成为一坨一坨的杂色,让人感觉十分不真实。虽然小蚁拍摄画质相比360更为真实一些,但是灰度重了一些锐度还不够,但通过样张来看小蚁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可后期的可行性还很大,可能在后续固件版本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优化。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加更加彻底的了解两款行车记录仪的画质,特地制作了一辑小蚁与360行车记录仪在不同环境中的视频对比合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理性的看待这两款产品的特点。
建议大家在观看上面视频时选择超清全屏观看,这样会让你感受到两款行车记录仪的不同画质,视频表现出来画质与拍摄的样张一致,个人更喜欢小蚁行车记录仪的真实感。
最后,同作为科技公司研发的行车记录仪,小蚁行车记录仪在原运动相机经验基础上对镜头、芯片、系统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改良,并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录像画面。而360行车记录仪以着小巧也拥有自己的一片市场,但对于小蚁行车记录仪的出现通过目前的体验,或许会对其产生影响。若真让我选择小蚁与360行车记录仪,我肯定会选小蚁,你们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4万
阅读:22万
阅读:16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谁是真正赢家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图宾根木匠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骚的弟弟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