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真的很缺乏幼师吗在以前的什么时候缺乏武器?

探访中国核武器生产单位:技师和院士一样不可或缺-中新网
探访中国核武器生产单位:技师和院士一样不可或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这里云集了一大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高端科研人才。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科学家的身边,还有一群技能人才,他们在我国核武器的研制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一起工作的场景随处可见
  特制的刀片在设备上飞速地旋转,发出刺耳的声音,音量不大,却给旁人耳鸣般的不适感。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两名实验人员正专心调试一台名为“单点金刚石飞切”的工程样机。
  外行人看不出来,这台看上去极其普通的机器,其实是中物院自主研发的高精尖设备,它将应用于国家重点科研工程建设项目,能将粗糙的材料表面加工为表面粗糙度达纳米级的镜面。
  因为这台设备特殊的用途,作为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物院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自主研发。
  夏欢就是团队中的一名科研人员。彼时和他站在一起工作的,还有一名技能人员――高级技师韩长庆。
  “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做什么实验、调整什么参数都得向韩师傅请教。”夏欢说。
  这位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后在中物院取得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坦言,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总会向职业学校毕业的韩师傅寻求答案。夏欢的很多设想,要通过韩长庆的操作才能变为现实。
  而在隔壁实验室的一台磁流变抛光机床前,科研人员说,研制这台设备耗时10年,项目组有10多人,包括博士、硕士,还有3名技能人员。
  “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一起工作的场景随处可见。”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助理徐彦霖说,这是因为中物院的科研工作要求有很强的工程实现能力。
  所谓工程实现能力,就是要把设想和图纸变成实际的产品。中物院承担了我国核武器研究、设计、制造、交付部队,到退役后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任务,这就要求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如果产品制造不出来,所有的设想都是纸上谈兵。
  但在尖端的研究项目中,工程实现的环节异常专业,不是搞研究的硕士、博士做得出来的。
  在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为了保证一台价值7亿元的加速器的顺利运行,50多名科研人员和大约15名技能人员一道,共同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和设备的运行维护。
  技师王利鸣就是其中一位。在这个高级知识分子扎堆儿的研究室里,他的地位无可替代。
  “一个物理思想如何实现?需要相应的装置和平台不断地实验验证,而设计、安装和调试这些装置与平台,需要科研人员与技能人员的不断磨合,需要技能人员专业的操作。”王利鸣所在研究室主任石金水说。
  作为中物院人才队伍管理中枢――人事教育部历来都重视管理、科研、技能3支队伍的统筹均衡发展。部长刘瑞根说,由于核武器特殊的技术要求,对一切工艺都是“极限状态”的要求,马虎不得,所以要有一支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来支撑加工制造环节。
  技师和院士一样,都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事实上,早在1960年代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初期,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紧密配合的格局就已经在中物院形成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研究员徐志磊记得,1960年代他在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的时候,就是楼上搞研究,楼下抓生产。科研人员的设计图纸拿到楼下就可以请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做出样品或产品来。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刘瑞根说,全院7300名技能人员中,有大约1400名分散在各个研究室,他们紧紧“围着科学家转”,配合实验室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其余的技能人员,则分布在各个生产车间,通过中物院的分工大系统,加工、生产、定型、试验、列装产品。
  作为中物院的重大科研项目,流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Z箍缩实验平台(简称PTS装置)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PTS装置研制突破了激光触发开关、多路同步汇流、高能量密度传输等关键技术,装置峰值功率达到20TW、电流8.4MA,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参与项目的30多人科研团队中,有近10名技能人员。
  从实验室人员介绍中,既有PTS项目的发起人、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丁伯南,如今项目的负责人、加速器及脉冲功率技术专家、所长邓建军博士,也有高级技师戴英敏的图片和简历。技师和院士一样,都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多的技能人员通过中物院的大系统,间接参与到前沿项目中。他们分布在中物院下属的多个研究所。在这个协同大系统中,他们在另一个层次上扮演着科学家助手的角色。助理研究员计策说:“一所设计,二所诊断,六所机械加工,八所制靶,九所计算……每个环节都有技能人员的身影。”
  他们认为,各个研究所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分工,技能人员是合作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链条上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直接影响全院的科研进程。
  徐志磊院士认为,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科学家的助手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分散型的助手,与科学家面对面磨合,直接帮助科学家完成想法到现实的转变。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另一种情况,即在一个大型科研生产机构,部门间的配合要多于人和人之间直接的配合,这种精确的分工必然要求有一支专业化极高的团队来完成加工制造环节的工作。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充当科学家的助手,技能人员在实现科学家想法的道路上的作用无可替代。”徐志磊说。
  寻找技能人才的黄金比例
  缺乏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曾经是一些科研机构的烦恼。2011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工程师林尊琪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出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荒。
  他的团队在工作中要使用一种面积在0.5平方米以上、重量在六七十公斤的晶片,峰谷中间值要求在0.2~0.25微米之间,晶片怎样安装一直困扰从事高功率激光研究的“高才生”。
  后来,林院士把这项任务交给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里的一名职校毕业生邵平。不到一个月,这名职校生就找到一种新的支撑办法,解决了困扰众多“高才生”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
  这引起了很多院士的同感。林尊琪说,从表面上看,国家大科学工程往往是由研究型人才唱主角。实际上,大科学工程中高端技能型人才跟不上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物院的实践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思路。在中物院,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员的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用徐志磊院士的话说:在中物院的事业中,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制造生产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
  数据显示,中物院有8600多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之外,中物院还拥有大约7300名技能人员,在中国核武器研制生产的最前沿,他们将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装备和产品。
  在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王宝瑞常强调的一组数据是“4∶6”――所里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的人数比例。在他的眼里,“4∶6”是所里人才队伍的黄金比例。
  包括国家一些部委负责人在内的很多参观者,对中物院的技能人才队伍表达了羡慕之情。
  “如果我们设计得很好,却做不好,显然会影响科研效果。”王宝瑞说,所里能完成高精尖领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高水平的技能人员。
  王宝瑞以“国家队”的标准来建设自己的技能人才队伍,每年光用于培训的资金就达150多万元。
  更让王宝瑞引以为傲的是,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是高手云集的地方。2006年以来,该所先后从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引进获奖选手86人,占引进技能人才总数的80%。
  在2008年全国数控大赛上获奖的孟庆津,就是在赛场上被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人教处副处长李正荣“盯”上的。随后,他被请到中物院参观并于次年与这所尖端科研机构签约。
  2010年,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孟庆津在中物院第20届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位初级工因此实现“三级跳”,拿到了技师资格。而在一般情况下,普通技术工人至少要15年时间才能从初级工晋升为技师。
  在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党委书记代毅的眼里,从大赛中选人的思路是对的。他们相中的孟庆津,不负众望,在2012年第5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职工组第一名,拿了个全国冠军。
  徐志磊院士近日专程到车间了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孟庆津等青年技能职工座谈交流。他表示,未来20年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将有长足的发展,3D打印、人机交互、无线通信等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制造业,希望技能人员多学习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为更加智能、柔性、精准的先进制造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物院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全院性职业技能比赛。
  代毅说,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特意为技能人员铺设“快车道”。通过这种以赛促训的机制,初级工可以跨越中级工、高级工的级别,直接成为技师。
  而在很多单位几乎已经封顶的高级技师级别,在中物院又实现了新突破,“高级技师还可以晋升为特级技师”。
  “国家有各类科技进步奖,可技能类的大奖不多见。”作为人事教育部部长,刘瑞根说,“中物院要有所突破,奖科学家,还要奖优秀的技能人才。”
  在4月刚刚发布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革新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中,中物院决定,设立技术革新奖,激励那些作出贡献的技能人员。
  “因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3支队伍,谁也不能落后。”刘瑞根说。实习生 杨瑞 本报记者 王鑫昕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徐焰少将:中国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日 16:35正义网 
嘉宾简介徐焰,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军事史专家,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防大学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曾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防卫大学等讲学。10月1日,盛大的游行在天安门举行,正义网和腾讯网第一时间联合访谈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史专家徐焰,请他谈谈对阅兵游行的感想。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从万国牌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您今天参加了观礼?
徐焰:我没有去观礼,在中央电视台录节目。
记者:您看完以后对今天的阅兵有什么感觉?
徐焰:今天的是逢十年大庆的阅兵,概括起来是非常壮观,而且今年的阅兵与以往的阅兵相比有自身的特色,就是体现军队在现代化、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以往的阅兵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现了军队中陆海空、二炮的协调发展。我们国家的财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也使军队的武器装备进步在阅兵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与60年前“杂牌”、“万国牌”的时代相比、与50年代初步的摩托化阅兵相比,一直到同1984年、1999年的机械化阅兵相比,现在标志着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信息化。我们的武器装备由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次阅兵出场的装备则体现了达到和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的水准。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信息化,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焰:信息化主要是以机械化装备做平台。用通俗话来讲,坦克的车身是平台,但车载的设备比如说火控系统,特别是数据链是信息化的装备。现在的武器的威力更多地体现了信息化的水平。比如说我可以看见你而你看不见我,我们有同样的炮和同样马力的发动机,看起来平台的性能是一样的,但信息化水平不一样,打起来就是一边倒的状况。
信息化的东西在阅兵的过程中不太能展现出来,电脑怎么能看出来呢?但我们在外表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变化,比如说空军的预警机?为什么能称之为“空军领袖”呢?因为它是信息化的数据平台。它可以做雷达探测也可以接收信号,在空中可以指挥各个集群进行信息化作战。所以一看预警机从头顶上飞过,就可以看到空军的水平跟过去相比有代的提升。中苏交恶后武器研发停滞10年
记者:这是我们国内的纵向比,如果说横向比,用现在我国的武器装备水平跟其他的军事强国相比怎么样?
徐焰:中国阅兵的水平,在60年间经历了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和国庆一周年的时候使用了万国杂牌武器。50年代前期直接购买苏联的武器,在天安门广场通过的装备都是苏联制造的。
因为那时候是没有别的来源,万国牌武器没有零配件的来源是根本不能保障行动的。当时我军用的是日本和美国的坦克,但根本没有零配件,所以抗美援朝的时候就换成了苏联制造的武器。从50年代后期就开始用国产装备,但这是仿造苏联的,用苏联的图纸、用苏联的技术、用苏联的专家指导。这基本实现了常规装备的国产化,接近了世界当时的先进水平,但还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两弹一星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常规的装备长时间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记者:大约有多长时间呢?
徐焰:大概是十几年。但改革开放使整个国家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武器装备也进入了自主研发的阶段,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80年代引进了西方的技术,90年代引进了俄罗斯的技术,再加上中国人自主研发,这体现在1984年的阅兵上。但那次可以看出来,参加阅兵的武器是在仿造苏联装备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尽管当时的武器装备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相差一代,但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说明中国的军工业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了。1999年阅兵的成果就非常显著了,当时参加阅兵的主战装备95%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只有两种,特别是天上飞的第三代战斗机是购买了俄罗斯的。
而到了今天的国庆阅兵,就称之为“国字号”装备了,而且都是中国的自主研发的。60年大庆武器装备全部国产
记者:今年全部是自己的?
徐焰:对,全部是自主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而且与世界先进水平处于同一档次。当然同一档次也是有高有低了,过去我们驾毛驴车时代、人家是汽车时代,现在都是汽车时代了,有可能是“车型”的区别。但我们还是处于同一档次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是自主研发的。
记者:这20年发展得非常快,从1989年到1999年、一直到2009年。
徐焰:国防建设是以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和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如果说一个国家经济上非常贫困和落后,它的武器装备就不可能很先进,如果有一点先进的也是买外国的,尤其是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买来一个国防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就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确实达到了这样的目标。靠着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消化吸收,这样使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水平,军队现代化的整体水平都有了跨时代的提升,这些是建筑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的。没有一个穷国养得起一支现代化军队
记者:但是反过来也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
徐焰:现代的武器装备是两个密集型产品,一个是科技密集型、一个是金钱密集型的产品。
记者:如何理解?
徐焰:比如说现在一架战斗机,比如说今天空中飞过的歼-10、歼-11等第三代战斗机,以俄罗斯的苏-27为例,它的价格是非常高昂的。一架三代战斗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当于是人民币2亿多。抗美援朝的时候战斗机单价是人民币15万。为什么现在涨价这么高了?是因为电子仪器、高新材料大大增加了,所以现在穷国很难建立起一个有效、实用的空军。因此我国现在能有雄厚的海空实力,当然是与国家整个的经济水平的大大提高联系在一起的。海军更是如此了,海军一艘驱逐舰,特别是大型驱逐舰在国际上的售价相当于几十亿人民币、几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发展强大的海空实力没有经济实力是不可想象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这次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第八位。整个GDP比重只占全球的百分之二点几,现在已经占了全世界的7%左右。去年我国的经济总量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今年肯定要超过日本。我国的军事开支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这样雄厚的财力才能支撑起一支科技水平很高、技术水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军队。中国会有自己的航母
记者:我们今天上午播国庆阅兵的时候很多的网友留意航母怎么样?
徐焰:陆地阅兵是很难展示舰艇的,只能展示海军的导弹。今年阅兵有3个海军的装备方队,这是一种进步。今年4月份已经有过一次海上阅兵了。对航空母舰,现在我国的态度也很明确,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是应该拥有航空母舰的。为了体现我国自身的地位、保卫我国日益发展的国家利益,建造航母也是必需的。至于怎么建造、建造什么类型的,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
记者:一直有一个说法是“中国军事威胁论”我们展示了很多的东西出来,而且都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
徐焰: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这个讲起来是荒谬甚至是不值一驳的。美国的军费是世界上最大的,为什么没有人炒作?中国的军费只有美国的1/8、1/9的样子,而且中国的军费总量虽有所增长,但以人均而言远远比不上世界平均水平。作为这么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有这么多国家的权益需要保卫,我国的国防力量适当地发展,完全是必须而且无可厚非的。炒作“中国威胁论”的人、其实就是想使中国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这些人本身就是心怀恶意的。中日军事力量不具可比性
记者:我们海陆空几个兵种的武器装备,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日本相比,怎么样的?
徐焰:跟日本是不好相比的,因为日本是二次大战的战败国,有很多的武器是不能装备的,他们是不可能拥有核武器,跟我国的二炮没法比。另外日本是海洋国家,他们要发展的主要是海上装备,陆上的装备发展非常少,当然他们有空中的尖端武器。但日本在军事上至今没有独立自主的地位,它是美国的附庸。我几次去过日本,也到过日本的自卫队,他们要发展什么是要由美国决定的。美国让日本的海上自卫队主要搞反潜,当年是为了对付苏联,今天是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日本的军事力量到现在也不是独立自主的。总体来讲跟中国不具备可比性。有些网友不太懂这个,总是讲中日之间如何如何,中日之间的军事关系其实受中美军事关系制约的。
美国的军事力量自然是世界上无人可以比拟的。无论是现在的核力量还是常规力量都是世界超强的。中国历来是希望和平发展的,也并不想同美国作为战略上竞争的对手,而且中国发展武装力量是为了保卫自身的利益,也不想对外扩张,因此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也以适度为原则。按我们今天的原则是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保持科学发展观,不可能走穷兵黩武的道路,不可能像苏联那样,最后拖垮了国家。
记者:您刚才说道了一个概念,说日本的军事受中美军事关系的制约,这怎么理解?
徐焰:日本在军事上没有独立性,日本如果跟他国发生海上冲突,若是渔船之间的民事纠纷,日本的海上保安厅就可以处理了,如果发生军事冲突,根据日美的《安保协定》就可以由美国来出面了,因为日本根据军事条约是受美国保护的。国庆时展示强大祖国的一个窗口
记者: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通过这次阅兵,您觉得中国和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会有哪些方面的提升?
徐焰:每一次国庆阅兵都是中国武装力量展示的窗口,这次阅兵也同样如此,应该说每一次国庆阅兵都应该是大大鼓舞了中华儿女,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大灭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威风。
1992年我在美国时同当地的一些华人谈过,他们以前对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直观的了解。1984年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中国的国庆阅兵,华人区是非常震动的。尤其是看到了战略导弹通过天安门前,这种战略武器是最具有震撼力的,爱国人士欢欣鼓舞。原来在美国的很多华人社区,每逢双十节就是台湾的所谓“国庆节”,他们都要举行游行。相比之下,他们再看一下我们的阅兵式,那感觉到简直是自惭形秽啊。以后再也搞不起来了,这就是一种震慑力量。
1999年阅兵的时候,天安门广场阅兵的阵势也通过电视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那时候北约刚轰炸了南联盟,他们看了我们的阅兵式以后,就说如果有了你们这样的装备,我们怎么会挨北约的轰炸呢?所以说,阅兵是一个展示强大国力的窗口。版权申明:正义网供腾讯网专稿,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qiwang]
六十年中国传奇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6:49:15)
( 16:44:23)
( 16:41:57)
( 16:41:02)
( 16:39:46)
( 16:37:08)
( 16:36:24)
( 16:36:00)
( 16:36:00)
( 16:27:00)
更多关于“建国60年”的图片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从我走进军营的那一天起,就赤诚地用汗水、泪水和热血,开始书写这当兵的历史... []
大二暑假,我参与修建承唐高速公路的“西伍岭大桥”,成为一线工人参与交通建设... []
阅兵盛典、分列式阅兵全程回放,专家这点解读...
------------------------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能誓死捍卫中国唯有这国:它缺啥武器中国都给 不怕跟美国翻脸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谁能誓死捍卫中国唯有这国:它缺啥武器中国都给 不怕跟美国翻脸
播放量数据:
3,232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防不胜防的突然袭击!为啥美国舰队没法防御中国潜艇新型反舰武器?中国潜艇部队要数量有数量,已经达到约70艘的水平;要质量有质量了,大多数为本世纪以来服役的新型潜艇,唯一的缺点:核潜艇所占比重少了一点!除了潜艇本身之后,潜艇的武器装备也得到加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一流的潜用鱼雷,可惜鱼雷在使用上却有不足之后,那就是射程有限,这迫使潜艇不得不靠近目标,一旦被发现不易脱离。潜艇在水下的机动速度非常慢,很容易错过目标,一旦发现有潜艇活动,既便是商船也可以凭借速度跑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为潜艇研发了新型反舰武器:潜射反舰导弹,中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制潜射反舰导弹,花费了20年时间,才研制出第一代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型。鹰击82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产反舰导弹,其潜射型等于重新设计,由于要从潜艇的标准533毫米发射管发射,对导弹进行改进,将弹翼收缩起来,整个导弹也被装入一个水下运载具中,这个运载具可以象鱼雷一样被发射出去,它将把导弹送到水面之上,出水之后,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飞向预定目标。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最难的地方,目前全球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只有四个:美、俄、法、中,中国为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潜射型的鹰击82在外形击尺寸上,几乎与鱼雷差不多,直径533毫米,长7米左右,也因此往往被误以为是鱼雷。由于潜艇以隐蔽为原则,导弹基本等于发射后不管,潜艇不会为其提供中断制导问题,以前都是让导弹到位大至的区域,再自行寻找目标,选一个攻击。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已可以利用数据链,由其它单位提供制导信息了。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相关新闻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