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阿基米德螺旋曲线设计有啥好处

空调室外机防水等级是几级,零售顾问你知道吗?
顾客问:新买的空调安装好了,外机长期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会生锈吗?我想给空调室外机装一个雨棚有必要吗?零售顾问解答:装的话可以避免高空坠物等对外观的影响,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装的话也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由于日射角度的不断变化,靠一块平板是挡不尽阳光的。有的遮阳篷装得很低,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影响压缩机的散热,甚至会保护性停机,空调器反而不制冷。实际上风吹雨淋正是给灰尘越积越厚的空调洗澡,求之不得呢!如果空调室外机铭牌上防水等级有“IPX4”的标记,就是表示机器不怕各个方向雨水的冲淋。而且美的空调所有的室外机都是运用五重防锈技术:热镀锌钣、磷化、电泳、喷塑,达克罗防锈螺钉,全方位入手解决室外机防锈问题。特别是美的变频空调都是采用了第三代高金镀换热系统,在亲水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腐层和润滑层,具有更强的脱脂、防污、抗氧化能力,彻底保证了换热器的持久高效。今年美的空调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室外机,堪称史上最牛室外机。不仅具有钻石菱形切割外观,机身正面一体化无螺钉设计,阿基米德螺旋出风罩,仿生学原理设计的风轮。顶盖更采用“工”字型结构,不仅机身更稳固,而且雨水会沿着工字型导水槽流走,不会在上面沉积。防锈能力更胜一筹。注:本文由重庆培训讲师刘滨武提供
全国糖尿病病友的实战分享
业内权威医生的临床经验
定期免费发放糖友用品
熊博士大课堂
微信号:gh_12fbfe0ce448
的最新文章
这里有最全的空调产品知识。
分享文章得收益:1.2用户通过您的分享阅读文章,按照有效一次阅读0.1作为奖励
客服邮箱:
联系QQ:
京ICP备号-5
Copyright (C) 2014 - 2016 liuxingshe. All Rights Reserved造价与管理
&&&&&&&&&&&&暖通中央空调设计
暖通中央空调设计
[COLOR=red][/COLOR]《中央空调工程设计》讲稿
1工程概况(筒要介绍工程相关的情况)
本工程为××学院办公楼,砖混结构共三层,建筑面积1381m2。空调面积××m2。底层为教室和机房,二、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业主已给出建筑平面图和各个房间的功能,要求设计本办公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要求夏季空调供冷。
2&设计依据
2.1设计任务书
&&2.2设计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附相关部分具体内容)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附具体内容)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T)(附具体内容)
3&设计范围
(1)&系统形式的确定,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
(2)&冷负荷的计算和系统风量的确定
(3)&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空调箱、新风机、风机盘管、送风口、回风口的选型设计
(4)&空调风系统设计,风管布置,气流组织设计
(5)&制冷机房的设计
(6)&冷却塔、水泵、膨胀水箱的选型及空调水系统设计
(7)&空调施工图的设计
4&设计参数
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549)&(见空调工程P615)
空调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 相对湿度% 夏季平均风速 大气压力
夏季 干球温度34.2℃ 温度30.3℃ 75 1.6m/s 南宁99.6KPa
湿球温度27.5℃
4.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 人员密度
p/m2 新风量
m3/h•p 允许噪声
温度(℃) 相对湿(%)
办公室 26 60 0.15 30 55
教室 26 60 0.7 25 40
会议室 26 60 0.5 20 50
××× 26 60 0.1 20 50
5&&空调室内冷负荷计算
5.1相关参数的选取
围护结构参数见下表(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549)&(见空调工程P621)
结构类型 类型 传热系数W/㎡K
外墙 石灰砂浆(20mm)黏土实心砖墙(240mm)
总厚度260&mm&&Ⅲ型墙 2.05
外墙 石灰砂浆(20mm)加一砖半黏土实心砖墙(370mm)
总厚度390&mm&&II型墙 1.55
外窗 普通钢窗3mm普通玻璃(见空调工程P627) 5.8
外门 单层3mm玻璃木门,结构修正0.7 2.00
内墙 内外抹面(各20mm)加一砖黏土实心砖墙(240mm)
总厚度280&mm III型墙 1.97
屋顶 加气混凝土保温屋面(见空调工程P622) 1.2
&其它的冷负荷相关参数:
名称 人员 照明 设备散热
劳动强度 群集系数 类型 功率W/m2
办公室 极轻 0.93 暗装荧光灯,灯罩有孔 30 25
教室 极轻 0.89 明装荧光灯,灯罩有孔 50 10
公议室 极轻 0.93 暗装荧光灯,灯罩有孔 40 20
注:&(1)电脑房、设备间、设备按实际发热量估算。
(2)室内保持正压,不考虑空气渗透引起的冷负荷。
(3)教室、会议室工作时段取上午8:00到12:00,下午13:00到16:00,办公室工作时段取上午8:00到晚上21:00。
(4)除机房外全部房间和走道都设置了空调,不考虑内围护结构的传热。
5.2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s=&n&φqs&CLQ&(见空调工程P63)
式中:CLs-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W&)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φ-群集系数;
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见空调工程表3-15)
CLQ-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27)
人体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见空调工程P70表3-23)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qs 60.5(宾馆人员显热)
φ CLs=CLQ×qs×n×φ&&&&&&&&CL1=n×q1×φ
q1 73.3(宾馆人员潜热)
5.3&食物显热冷荷:按每位就餐客人9W计算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W 9W 9W 9W 9W 9W 9W 9W 9W 9W 9W
式中:CLs-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W&)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就餐的总人数
5.4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上表已计算,可以分开计算)
&&&&&&&Qτ=φnτq2&&&(w)&(见空调工程P63)
式中nτ-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2-1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潜热散热量,(&W&);(见空调工程表3-15)
φ-群集系数
计算时刻的人体散湿量Dτ(kg/h)可按下式计算:
Dτ=0.001φnτg
式中:φ-群集系数
nτ-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g-1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见空调工程表3-15)
5.5敞开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Qτ=0.28rDτ(见空调工程P64)
式中:Qτ-敞开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W)
r-冷凝热(Kj/Kg)(见空调工程表3-16)取2510Kj/Kg
Dτ-计算时刻敞开水面蒸发散湿量,(&Kg/h&);
敞开水面散湿量还可根据《空调工程》表3-16查出单位水面蒸发量按下式计算:
Dτ=Fτ*g
Dτ-计算时刻敞开水面蒸发散湿量,(&Kg/h&);
Fτ-计算时刻的蒸发表面积&&&(&㎡)
g-水面的单位蒸发量(&Kg/㎡h&);(见空调工程表3-16)
5.5.1室内敞开水槽表面蒸发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ML=β(Pq,b-Pq)F&Pao/Pa&(见空调工程P64)
式中:ML-室内敞开水槽表面蒸发散湿量(&Kg/s&)
Pq,b-相应于水槽表面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Pq-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Pao-标准大气压力(101325Pa)
Pa-当地大气压力(Pa)
F-室内敞开水槽表面积&&m2
β-蒸发系数Kg/N•S
β=(α+0.00363ν)×10-5
式中:α-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见空调工程表3-17)
ν-水面上周围空气的流速(m/s)
5.5.2敞开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6灯光冷负荷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CL&(W),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白炽灯冷负荷
CL=1000NC&LQ&&&&&&&&&&&&&&&&&&&&&
CL=&NC&LQ&&&&&&&&&&&&&&&&&&&&&&&
&&&式中:&&&CL-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W),&&&&&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取1.2),
&&n2-灯罩隔热系数(取0.6-0.8);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26)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见空调工程P70表3-22)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7设备冷负荷
5.7.1设备热源显热冷负荷:&(见空调工程P59~60)
式中:&CL-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冷负荷(W),
Qs-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24附录25)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1.0
a、电动设备热源显热冷负荷
Qs=&n3&N/η
η-电动机效率(见空调工程&表3-10)
n1-同时使用系数(取0.5~1.0)
n2-安装系数(取0.7~0.9)
n3-电动机负荷系数(取0.4~0.5)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W)
电动设备热源显热冷负荷:&(W)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电热设备的散热量:
Qs=&n3&n4&N
式中n4-通风保温系数(见空调工程&表3-11)
N-电热设备的安装功率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式
电热设备的散热量:&(W)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电子设备的散热量计算公式同电动设备,其中系数n3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于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0.5~0.9
D、办公设备散热量qs=Si1qai1+Si2qai2+Si3qai3+Si4qai4
式中:qai-单台设备散热量(W)&(见空调工程&表3-12)
Si-设备台数
5.8空调室内冷负荷汇总
项目 负荷最大时刻 最大冷负荷(W) 湿负荷(kg/h) 总冷负荷(W)
人体散热冷负荷
食物冷负荷
水面蒸发冷负荷
灯光冷负荷
设备冷负荷
6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按下式计算:&(见空调工程P75)(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217)
CLW&=qm,w(hwx&-&hNx)
式中CLW-新风全冷负荷(W)
 &&&&&hwx-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hNx-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qv,w-每人的新风量(Kg/S)
qm,w&=&qv,w&n×1.2/3600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1.2-常温条件下空气的密度Kg/&m3
新风冷负荷(将各房间新风冷负荷分别计算列表)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新风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Dx(kg/h)按下式计算:
Dx=md&mx(dw-dn)0.001&
 &&式中:md-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
mx-&新风量,m3/h; 
dw&-&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
dn&-&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
新风湿负荷(将各房间新风湿负荷分别计算列表)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空调室外冷负荷计算
8.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CL(W)按下式计算:&(见空调工程P56)
&&&&&&&CL=FK((t"wl-tNx)
t"wl=&(twl&+&td)&kakP
&式中:CL-外墙或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见空调工程附录5附录6)
F&-&外墙或屋面的传热面积,m2;
t"wl-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Nx-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twl-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见空调工程附录7和附录8)
&&&&&&td-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温度修正值,&℃;(见空调工程附录9)&(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550)
ka-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见空调工程表3-7)
kP-内表面吸收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见空调工程表3-8)取1.0
(1)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W)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东外墙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W)
(包括南、西、北外墙瞬变传热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注:△t=t"wl-tNx
8.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按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计算,&当邻室与空调区夏季温差大于3℃时按下式计算:(见空调工程P57)
CL=FK(tls+tNx)
tls=&twp+△tls&
式中: &CL-外墙或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见空调工程附录5附录6)
F&-外墙或屋面的传热面积,m2;
tNx-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见空调工程表3-9)
(1)东内墙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W)
(包括南、西、北内墙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3&外玻璃窗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见空调工程P58)
&&&&&&CL=CwKwFw(twl&+&td-tNx)
式中 &CL-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tNx-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Kw-外玻璃窗传热传热系数,W/(m2•℃);(见空调工程附录10、11、14)
&αn-外玻璃窗内表面换热系数K,W/(m2•℃)
αω-外玻璃窗外表面换热系数,W/(m2•℃)
Fw-窗口面积,m2;
twl-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见空调工程附录13)
Cw-玻璃窗传热传热系数修正值(见空调工程附录12)
td-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见空调工程附录15)
(1)东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包括南、西、北玻璃窗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4东内玻璃窗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W)
&CL=FK(tls+tNx)
tls=&twp+△tls&
式中: &CL-外墙或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见空调工程附录5附录6)
F&-外墙或屋面的传热面积,m2;
tNx-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见空调工程表3-9)
(包括南、西、北内玻璃窗温差传热的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5楼板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W)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6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见空调工程P58)
一部份是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另一部分是玻璃窗吸收太阳辐射热后传入室内的热量,3mm厚平板玻璃为标准玻璃,其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7W/㎡℃,&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8.6W/㎡℃
CL=CaCsCiFwDj,maxCLQ
式中 &CL-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Ca-有效面积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19)&注:&在北纬27°30"以南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
CLQ-玻璃窗冷负荷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20~23)
Cs-玻璃窗的遮阳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17)
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见空调工程附录18)
Dj,max-不同朝向的逐时日射得热因数及其最大值(见空调工程附录16)
Fw-窗口面积㎡
1.东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L(W)&
(包括南、西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7空调室外冷负荷汇总
项目 负荷最大时刻 最大冷负荷(W) 湿负荷(kg/h) 总冷负荷(W)
屋顶冷负荷
外墙冷负荷
外窗冷负荷 14点
一层房间逐时冷负荷汇总
房间号 空调面积(m2) 人数
负荷最大时刻 房间内
湿负荷(kg/h) 新风量
(m3/h) 新风
冷负荷(W)& 总冷负荷(W)
101教室 43.2 30 16点
102教室 43.2 30 16点
103电脑房 82.7 60 16点
104控制室 21.6 2 16点
50 537 2291
105教室 97.2 68 15点
106休息室 21.6 15 15点
107接待室 27.1 18 16点
一层合计 336.6
16点 49735
二楼房间逐时冷负荷汇总
房间号 空调面积(m2) 人数
负荷最大时刻 房间内
湿负荷(kg/h) 新风量
(m3/h) 新风
冷负荷(W) 总冷负荷(W)
201办公室 21.6 3 14点
90 967 2174
202办公室 21.6 3 14点
90 967 2174
203办公室 21.6 3 14点
90 967 2174
205会议室 61.1 30 15点
206藏书室 21.6 2 9点
60 645 1871
207设备库 21.6 2 13点
60 645 1875
208办公室 32.4 5 13点
209办公室 21.6 3 13点
90 967 2203
210办公室 21.6 3 13点
90 967 2203
211办公室 21.6 3 13点
90 967 2203
212办公室 21.6 3 13点
90 967 2600
二层走道 86.0 8 16点
二楼合计 373.9 68 14点
三楼房间逐时冷负荷汇总
房间号 空调面积(m2) 人数
负荷最大时刻 房间内
湿负荷(kg/h) 新风量
(m3/h) 新风
冷负荷(W) 总冷负荷(W)
301会议室 43.2 20 15点
302休息室 21.6 3 14点
90 967 2365
303控制室 21.6 2 14点
60 645 1934
304活动室 104.3 60 10点
305办公室 32.4 5 13点
306办公室 43.2 6 13点
307办公室 43.2 6 13点
三层走道 86.0 8 16点
三层合计 417.1 114 14点
全楼各层房间逐时冷负荷汇总
楼层 空调面积(m2) 人数
负荷最大时刻 房间内
湿负荷(kg/h) 新风量
(m3/h) 新风
冷负荷(W)& 总冷负荷(W)
&一层 336.6 223 16点
二层 373.9 68 14点
三层 417.1 114 14点
9室内外逐时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汇总
楼层 空调面积(m2) 人数
负荷最大时刻 房间内
湿负荷(kg/h) 新风量
(m3/h) 新风
冷负荷(W)& 总冷负荷(W)
&一层 336.6 223 16点
二层 373.9 68 14点
三层 417.1 114 14点
10&系统方案及风量的确定
一层房间空间大,人员密集,冷负荷密度大,室内热湿比小。选择一次回风的定风量单风道全空气系统。为节约能源和投资,只进行单参数的露点送风。二、三楼房间较小,选择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同室内点等焓的状态,然后同风机盘管的送风混合后送入室内[2]。
10.1全空气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送风状态和送量的确定
一层全热冷负荷为49.74kW,人体的散发的湿负荷为0.006Kg/s(21.64kg/h)。热湿比49.74kW&/0.006Kg/s=8290,在h-d图上确定室内状态点Nx,通过该点画出ε=8290的过程线,取送风温差Δt0x=8.6℃。则送风温度=26℃-8.6℃=17.4℃,查焓湿图得送风温度为17.4℃。
送、回风点的焓值分别为hs=46.18kJ/kg,hn=58.85kJ/kg。焓差12.67kJ/kg。
送风量qm=Q/hm-ho
式中 qm-送风量(kg/s) 
Q-总冷负荷&(kW)(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218)
hm-室内设计温度的焓值
ho-送风温度的焓值
总送风量qm=49.74kW(冷负荷)/(58.85kJ/kg&-46.18kJ/kg)&=12.67kJ/kg(焓差)=3.93Kg/s(14148kg/h)(11790m3/h)。
一层总新风量为5575m3/h,新风比47.29%,回风量为6215m3/h。混合点干球温度30.3℃,湿球温度24.2℃,焓值hm=73.5kJ/kg。由于新风比很大,一层在某些部位应设排风系统。
10.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考虑到卫生和能效,选择处理后的新风和风机盘管处理过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的方案[2]。采用新风不负担室内负荷的方式,即将送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90%相对湿度的室内等焓点&(见焓湿图)。即&
下面以201为例计算风机盘管的处理状态和风量,201房间在下午14点出现最大负荷,此时参数为:全热1207W,湿负荷304g/h。取新风量为90m3/h,分析空气处理过程。
&室内的热湿比为14293kJ/kg,取送风温差为8℃,室内状态点沿热湿比下降到26-8=18℃即为送风状态点S。hs=48.8kJ/kg,焓差10.05kJ/kg。
送风量qm=Q/hm-ho
式中: &qm-送风量(kg/s) 
Q-总冷负荷&(kW)(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218)
hm-室内设计温度的焓值
ho-送风温度的焓值
送风量=1.207Kw(冷负荷)/10.05kJ/kg焓差=0.12(kg/s)&&&432kg/h(360m3/h)。
风机盘管送风量=总送风量(360m3/h)-新风量(90m3/h)=270m3/h(276kg/h)。
风机盘管空气出口温度为16.8℃,可以处理。风机盘管的冷量即为房间的冷负荷1.207kw。
二层和三层各个房间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列于下表:
房间名称 最大负荷出现时刻 房间内冷负荷(W) 送风温差(℃) 室内点和送风点焓及焓差 风机盘管送风温度(℃) 风机盘管送风量(m3/h) 新风量 总送
室内点焓(kJ/kg) 送风点焓(kJ/kg) 焓差(kJ/kg)
(m3/h) 风量(m3/h)
201办公室 14点 .8 38.3 10.05 16.8 270& 90 360&
202办公室 14点 .8
10.05 16.8 270& 90 360&
203办公室 14点 .8
10.05 16.8 270& 90 360&
204办公室 14点 .8
10.05 16.8 270& 90 360&
205会议室 15点 .55
13.3 14.9 676& 600 1276&
206藏书室 9点 .9
7.95 18.7 541& 60 601&
207设备库 13点 .68
8.17 18.6 400& 60 460&
208办公室 13点 .22
10.63 16.3 303& 150 453&
209办公室 13点 .94
9.91 17 301& 90 391&
210办公室 13点 .94
9.91 17 301& 90 391&
211办公室 13点 .94
9.91 17 301& 90 391&
212办公室 13点 .39
9.46 17.3 449& 90 539&
二层走道 16点 .65
10.2 17.2 725& 160 885&
二层小计 14点 24058 - -
301会议室 15点 .16
12.69 15.6 568& 400 968&
302休息室 14点 .09
9.76 17.1 340& 90 430&
303控制室 14点 .71
8.14 18.6 415& 60 475&
304活动室 10点 .39
13.46 15.6
305办公室 13点 .75
10.1 16.8 436& 150 586&
306办公室 13点 .08
9.77 17.1 673& 180 853&
307办公室 13点 .3
9.55 17.2 821& 180 1001&
308男厕 13点 .23
11.62 16.7 319& 120 439&
三层走道 16点 .1
10.75 17.5 65&
三层小计 14点 32998 - -
注:对于304活动室,由于湿负荷太大,降低湿度要求来确定送风状态。
11、空调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11.1全空气系统
11.1.1侧面送风计算(见空调工程P395)
侧送方式的气流流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为贴附射流,&射流应有足够的射程从空调区一侧到达对面一侧,避免射流中途下落进入空调区
1、送风口的出口风速
送风口的出口风速一是要满足工作区噪声要求,一般限制出口风速在2~5m/s,二是保证空调区最大风速在允许范围内
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不应大于0.2m/s,&夏季室内风速不应大于0.3m/s,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不应大于0.3m/s,&夏季室内风速宜采用0.2m/s~0.5m/s,如果工作区最大允许风速为0.2m/s~0.3m/s,即可得到允许最大风速
允许的最大的出口风速Vo,max=(0.29~0.43)&
式中:&射流自由度&(射流受限的程度),
F-房间的断面积,当有多股射流时,&F为射流服务区域的断面积(m2)&(见空调工程P396)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2、贴附长度:所谓贴附射流是指侧送风口贴近顶棚布置时,由于气流的附壁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阿基米德数Ar,Ar数越小,射流的贴附度越长,Ar数越大,射流的贴附度越短,设计时需要选取适宜的送风温差△to,送风速度Vo,送风口当量直径do,使Ar数小于图8-72中对应相对射程&的数值,才能保证贴附长度满足要求。
式中:△to-送风温差℃
g-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m/s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Vo-送风速度m/s
TN-工作区的热力学温度K=273
侧送风的安装位置离顶棚很近,且以15°~20°仰角向上送风时,可加强贴附,借以增加射程。在布置风口时,风口应尽量靠近顶棚,为了不使射流直接到达工作区,侧送风的房间高度不得低于如下高度H′
H′=h+0.07x+s+0.3
式中:h-工作区高度,一般为1.8~2.0m
x-要求的射流贴附长度,在气流分布设计时,&要求射流贴附长度达到距离对面墙0.5m处,如(空调工程P396)图8-71所示
s-出风口下边缘距顶棚的距离图8-71所示
3、射流温差衰减
侧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要求使射流进入工作区时,其轴心温度与室内温度之差小于要求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图8-72给出射流自由度&在21.2~27.8范围内,图中&△tx&为射流在X处的温度与工作区温度之差(允许的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to为送风温差
侧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步骤
(1)已知条件包括:房间送风量qv(m3/s),射流方向的房间长度L(m),房间总宽度B(m),送风温度to(℃),工作区温度tN(℃)
(2)&根据射流方向的房间长度L确定要求的贴附射流长度X,对于单侧送风X如空调工程P396图8-71所示,双侧送风贴附射流长度可取单侧送风的1/2
(3)&按允许的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tx(射流在X处的温度与工作区温度之差),查空调工程P398图8-73得出射流相对射程&允许的最小值。对于舒适性空调,&射流末端△tx(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一般取1℃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4)由相对射程&最小值和X,可计算风口最大直径do,max选择风口规格尺寸,使实际风口当量直径do≤风口最大直径do&max,对于非圆型风口计算公式为:do=1.128&&&(Fo为风口面积)
(5)由房间送风量qv和风口面积Fo,假定风口数量n,计算风口的实际出风速度Vo
散流器出口风速Vo(m/s)=&&
式中:&-有效断面系数,取0.8可从产品样本上查找
(a)、计算射流自由度&(射流受限的程度),根据式8-1校核工作区最大风速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说明设置的风口数和风口尺寸适当,不满足则需重新设置风口数或风口尺寸
式8-1&=0.69
式中:射流自由度&(射流受限的程度)
F-房间的断面积,当有多股射流时,&F为射流服务区域的断面积(m2)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风口当量直径计算公式do=1.128&&&&&
Fo为风口面积(见空调工程P399)
(b)、计算阿基米德数Ar,&查空调工程P398图8-72得出射流实际相对贴附长度,并校核实际贴附长度是否满足大于或等于实际射程X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则也需要重新设置风口数和风口尺寸
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阿基米德数Ar
式中:△to-送风温差℃
g-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m/s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Vo-送风速度m/s
TN-工作区的热力学温度K=273
(c)用下式(见空调工程P397)式8-4校核房间高度
H′=h+0.07x+s+0.3
式中:h-工作区高度,一般为1.8~2.0m
x-要求的射流贴附长度,在气流分布设计时,&要求射流贴附长度达到距离对面墙0.5m处,如空调工程P396)图8-71所示
s-出风口下边缘距顶棚的距离图8-71所示
例8-1(见空调工程P399)己知某舒适性空调区的尺寸为L=6m,B=3.6m,H=3.2m,总送风量qv=0.15m3/s,送风温度to=20℃,工作区温度tN=26℃,采用侧送风方式,试进行气流分布设计
(1)设出风口沿房间长度L方向送风,且出风口离墙面0.5m,则要求贴附射流长度X=(6-0.5-0.5)m=5m
(2)取△tx(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射流在X处的温度与工作区温度之差=1℃
则△tx/△to(送风温度℃)=1/6=0.167
由空调工程P398图8-73查得相对射程最小值&&=16.6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3)由(1)、(2)计算结果得风口最大直径do,max=&m=0.3m
选用双层百叶风口300mm×200mm,其当量直径为do=1.128&&&&
风口当量直径计算公式do=1.128&&&&
&Fo为风口面积(见空调工程P399)
=1.128&=0.276m(风口最大直径)
(4)若只设一个送风口,查得双层百叶风口的有效面积系数&约为0.8,则风口的实际出风速度Vo(m/s)
Vo(m/s)=&&
式中:&-有效断面系数,取0.8可从产品样本上查
Fo-为风口面积
qv-总送风量
n-风口数量
实际出风速度Vo(m/s)=&=&=3.13m/s&
(5)计算射流自由度&(射流受限的程度),
F-房间的断面积,当有多股射流时,&F为射流服务区域的断面积(m2)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风口当量直径计算公式do=1.128&&&&&
Fo为风口面积(见空调工程P399)
(6)根据8-2Vo,max=(0.29~0.43)&取下限0.29计算允许的最大的出口风速
允许的最大的出口风速Vo,max=(0.29~0.43)&
式中:&射流自由度&(射流受限的程度),
F-风口面积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Vo,max=(0.29~0.43)&&=0.29×12.3m/s=3.57m/s
由于实际出风速度Vo=3.13&m/s≤最大的出口风速Vo,max=3.57(m/s)&可见满足要求
(7)&计算阿基米德数Ar
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阿基米德数Ar
式中:△to-送风温差℃
g-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m/s
Vo-送风速度m/s
do-送风口当量直径(m)
TN-工作区的热力学温度K=273
Ar=&=&=0.0055
查空调工程P397图8-72得出射流实际相对贴附长度&=28,实际贴附长度为X=(28×0.276)m=7.7m,大于要求贴附长度(射程)X=5m,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也需要重新设置风口数和风口尺寸
(8)&用下式(见空调工程P397)式8-4校核房间高度,取s=0.5m
房间要求最小高度为
H′=h+0.07x+s+0.3=[2.0+0.07×5+0.5+0.3]=3.15m
式中:h-工作区高度,一般为1.8~2.0m
房间实际高度为3.2m>3.15m,&满足要求。
x-要求的射流贴附长度,在气流分布设计时,&要求射流贴附长度达到距离对面墙0.5m处,如空调工程P396)图8-71所示
s-出风口下边缘距顶棚的距离图8-71
11.1.2散流器送风计算
方形散流器的规格用颈部尺寸W×H表示,&(见空调工程P378)外沿尺寸A×B=(W+106)×(H+106),顶棚上预留洞尺寸C×D=(W+50)×(H+50)
1、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内容
(1)送风口的喉部风速Vd取2~5m/s最大不超过6m/s
(2)&射流速度衰减方程及室内平均风速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
Vx-在X处的最大风速m/s
Vo-散流器出口风速m/s
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2按90%
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若要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则射程为散流器中心到风速为0.5m/s处的距离根据式8-6,则:
射程X=&&-Xo=&X=&&&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
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散流器出口风速m/s
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2按90%
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Vx-在X处的最大风速一般为0.5&m/s
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一般取2~5m/s最大不超过6m/s
室内平均风速Vm=&(m/s)
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注:&(见空调工程P401)例8-2
H-房间净空高(m)
rL-射程&&&&r-射流射程与边长L之比,因此rL即为射程
当送冷风时,&室内平均风速取值增加20%,&送热风时减少20%
&(3)轴心温差:对于散流器平送,其轴心温差衰减可近似地取
△tx-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
Vx-在X处的最大风速一般为0.5&m/s
△to-送风温差℃
Vd-散流器的喉部风速m/s
2、散流器送风气流设计步骤(见空调工程P401)
(1)、布置散流器一般按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方形散流器的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散流器中心线和墙体距离一般不小于1m&
(2)、由空调区的总送风量和散流器的个数,就可以计算出单个方形散流器的送风量,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如取2~5m/s)计算出所需散流器喉部面积,根据散流器喉部面积,选择散流器规格
(3)、校核(1)的射程,根据下式(8-7)校核射流的射程是否满足要求,中心处设置的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
(4)校核室内平均风速,根据式8-8计算室内平均风速,校核是否满足要求
室内平均风速Vm=&(m/s)
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注:&(见空调工程P401)例8-2
H-房间净空高(m)
rL-射程&&&&r-射流射程与边长L之比,因此rL即为射程
(5)校核轴心温差衰减根据式(8-9)计算轴心温差衰减,校核是否满足空调区温度波动范围要求
例8-2:已知某舒适性空调区的尺寸为L=24m,B=18m,H=3.5m,总送风量qv=3.0m3/s
,送风温度to=20℃,工作区温度tn=26℃,采用散流器平送,试进行气流分布设计
(1)布置&散流器将空调区进行划分,沿长度方向划分为4等分,&沿宽度方向划分为3等分,则空调区被划分成12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散流器的服务区,&散流器的数量n=12个
(2)选用圆型散流器,&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Vd为3m/s,则单个散流器所需的喉部面积为qv/Vd&n,计算如下
qv/Vd&n=3.0(总送风量)/3m×12=0.083m2
选用喉部尺寸为φ300mm的圆型散流器,则喉部实际风速为
Vd=&m/s=3.54m/s,&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喉部面积的90%,
则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
F=90%×3.14×&m2=0.064m2
散流器实际出口风速为Vo=&=&m/s=3.93m/s
(3)计算射程
射程X=&-Xo=&m=2.71m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
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散流器出口风速m/s
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2按90%
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Vx-在X处的最大风速
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一般取2~5m/s最大不超过6m/s
散流器中心到边缘距离为3m,根据要求,&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所需的最小射程为:3m×0.75=2.25m。2.71m>2.25m,因此射程满足要求
(4)计算室内平均风速
室内平均风速Vm=&(m/s)
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注:&(见空调工程P401)例8-2
H-房间净空高(m)
rL-射程&&&&r-射流射程与边长L之比,因此rL即为射程
当送冷风时,&室内平均风速取值增加20%,&送热风时减少20%
室内平均风速Vm=&m/s=0.224&m/s
夏季工况送冷风,则室内平均风速为0.224&m/s×1.2=0.27&m/s,&满足舒适性空调夏季室内风速不应大于0.3&m/s要求
(5)校核轴心温差衰减
&=&×6℃=0.85℃
满足满足舒适性空调温度波动范围±1℃的要求
FK-10方形散流器规格及性能参数:
喉部风速m/s 2 3 4 5 6
静压损失Pa 7.3 16.4 29.1 45.4 65.6
全压损失Pa 9.7 21.9 38.9 60.7 87.7
规格尺寸mm 风量m3/h 射程m 风量m3/h 射程m 风量m3/h 射程m 风量m3/h 射程m 风量m3/h 射程m
120×120 105 0.74 155 1.01 210 1.31 260 1.54 310 1.73
180×180 235 1.12 350 1.52 470 1.97 585 2.31 700 2.6
240×240 415 1.49 625 2.03 830 2.63
300×300 650 1.86 975 2.54
360×360 935 2.23
按负荷计算各房间风量,确定风口数量及尺寸。送风选择四面吹方形散流器。回风选择单层百叶回风口。送风散流器吼部风速取3~3.5m/s,回风百叶风口风速取4~5m/s。卫生间不回风。按房间大小及形状布置风口(见图纸)。按各房间负荷出现最大时刻选型,列于下表:
房间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9 走道 总计
负荷(W) 380
送风量(m3/h) 68 415
送风口数(个) 4 4 8 2 8 2 4 1 5 38
送风口型(cm) 18*18 18*18 18*18 14*14 20*20 18*18 14*14 16*16 16*16
吼部风速(m/s) 3.32 3.32 3.40 2.94 2.97 3.37 3.11 3.20 3.43
回风量(m3/h) 876 876 6 444 496 0 892 7544
回风口数(个) 2 2 4 1 4 1 1 0 2 17
回风口型(cm) 10*30 10*30 10*30 8*20 10*30 10*30 10*30 - 10*30
吼部风速(m/s) 4.06 4.06 4.14 4.06 4.48 4.11 4.59 - 4.13
注qm=Q/hm-ho
式中 qm-送风量(kg/s) 
Q-总冷负荷&(kW)(见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P218)
hm-室内设计温度的焓值
ho-送风温度的焓值
送风量=1.207Kw(冷负荷)/10.05kJ/kg焓差=0.12(kg/s)&&&432kg/h(360m3/h)。口型指吼部尺寸。
11.1.3送、回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
风管用镀锌钢板制作,用带铝箔玻璃布防潮层的玻璃棉板材(容量为48kg/m3)保温,保温层厚度δ=30mm。按房间的空间结构布置送回风管的走向(见图纸),并计算各管段的风量。吊顶中留给空调的高度约为1050mm。根据教室内允许噪声的要求,风管干管流速取5~6.5m/s,支管取3~4.5m/s来确定管径(见图纸)。
11.1.4最不利管路的压力损失
绘制全空气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轴测图,标出各段标号、长度、流量、管径。镀锌钢板粗糙度K取0.15mm。列表计算压力损失(见附2)[7],以来决定空气处理机组的余静压。
11.1.5风道系统水力计算:
对风道系统水力计算的目的,就是确定风管截面的尺寸和系统和总阻力。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计算工程上常用估算法,可按下式估算:(&见中央空调P14)
△H=Rm×L(1+K)
式中:&&&&△H-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Pa)
Rm-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L-风管总长度(m)
K-局部阻力与摩擦阻力的比值。(最好通过计算得出)&
局部阻力Z单位Pa
Z=ζ&2&/2&(Pa)(见《中央空调》P13)
式中:Z-局部阻力
ζ-局部阻力系数(见空调工程P462)
&-风管内该压力损失发生处的空气流速(m/s)
&-空气的密度Kg/m3
1、绘制风管系统轴测图,标注各管段长度和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划分管段,选定流速。
3、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计算管道断面尺寸a×b,并使其符合《中央空调》表1-6矩形通风管统一规格(见《中央空调》P15)再用规格化了的尺寸及风量,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4、根据实际流速&和断面当量直径D&(当量长度:在系统的水力计算中,将局部阻力折算成与之相当的同一管径的摩擦阻力所对应的管段长度)查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
5、计算各段的局部阻力
6、计算各段的总阻力
7、检查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情况
送、回风管断面积计算:F=L/3600×V
式中:F-风管断面积㎡
L-流经风管的风量m3/h
V=风管断面风速m/s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量L/s 40 40 40 40 40 50 50 50 50 50 60 60 60 60 60
流速m/s 2.5 3.5 4 5 6 2.8 3.5 4 5 6 3 3.5 4 5 6
阻力Pa/m 0.7 1.7 2.2 3.8 6.0 0.95 1.5 2.0 3.3 5.2 0.85 1.4 1.8 3.0 4.8
风管直径mm
流量L/s 70 70 70 70 70 80 80 80 80 80 90 90 90 90 90
流速m/s 3.0 3.5 4 5 6 3 3.5 4 5 6 3 3.5 4 5 6
阻力Pa/m 0.8 1.2 1.7 2.8 4.2 0.75 1.0 1.0 2.5 4.0 0.68 1.0 1.5 2.5 3.7
风管直径mm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量L/s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50 150 200 200 200 200 200
流速m/s 3 3.5 4 5 6 3.5 4 5 6 7 3.5 4 5 6 7
阻力Pa/m 0.62 0.9 1.4 2.2 3.5 0.7 1.0 1.8 2.8 4.0 0.6 0.85 1.5 2.2 3.2
风管直径mm 210 180 170 160 150 225 225 200 180 160 270 250 230 210 190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量L/s 300 300 300 300 300 400 400 400 400 400 500 500 500 500 500
流速m/s 4 5 6 7 8 4 4.5 5 6 7 5 5.5 6 7 8
阻力Pa/m 0.65 1.2 1.8 2.6 3.5 0.55 0.7 0.9 1.6 2.2 0.8 1.0 1.4 1.8 2.6
风管直径mm 315 280 260 240 225 340 330 320 300 280 360 340 320 300 280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量L/s 600 600 600 600 600 700 700 700 700 700 800 800 800 800 800
流速m/s 4 5 6 7 8 4 5 6 7 8 5 6 7 8 9
阻力Pa/m 0.42 0.72 1.3 1.8 2.4 0.38 0.66 1.1 1.6 2.1 0.6 0.97 1.5 2.0 &#6
风管直径mm 430 380 350 320 300 470 430 380 360 340 460 420 380 360 340
流量L/s 00 00 00 00 00
流速m/s 4.5 5 6 7 8 5 6 7 8 9 5 6 7 8 9
阻力Pa/m 0.4 0.55 085 1.4 1.8 0.45 0.7 0.9 1.5 1.8 0.35 0.55 0.8 1.2 1.6
风管直径mm 530 500 460 425 400 530 330 320 450 425 720 700 600 570 530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量L/s 00 00 00 00 00
流速m/s 5 6 7 8 9 7 8 9 10 12 8 9 10 12 14
阻力Pa/m 0.27 0.44 0.63 0.88 1.25 0.53 0.75 1.0 1.4 2.0 0.65 0.88 1.2 1.8 2.6
风管直径mm 870 800 760 700 650 850 800 740 720 650 900 840 800 720 670
流量L/s 00 000
流速m/s 6 7 8 9 10 8 9 10 12 14 7 8 9 10 12
阻力Pa/m 0.25 0.34 0.48 0.65 0.85 0.43 0.58 0.75 1.2 1.8 0.2 0.28 0.38 0.6 0.78
风管直径mm 870 50 50 0 00
单位风管长度的摩擦阻力Rm&(Pa/m)(见南京天加空调产品手册P54)
流速m/s 9 10 12 14 16 9 10 12 14 16 9 10 12 14 16
阻力Pa/m 0.3 0.38 0.6 0.9 1.4 0.25 0.3 0.5 0.75 1.05 0.22 0.28 0.45 0.65 0.9
风管直径mm 00 00 00 00 00
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见中央空调P14)&
部位 低速风管 高速风管
推荐风速 最大风速 推荐 最大
居住 公共 工业 居住 公共 工业 一般建筑
新风入&口 2.5 2.5 2.5 4.0 4.5 6 3 5
3.5 4.0 5.0 4.5 5.0 7.0 8.5 16.5
风机出&口 5~8 6.5~10 8~12 8.5 7.5~11 8.5~14 12.5 25
主风道 3.5~4.5 5~6.5 6~9 4~6 5.5~8 6.5~11 12.5 30
水平支风道 3.0 3.0~4.5 4~5 3.5~4.0 4.0~6.5 5~9 10 22.5
垂直支风道 2.5 3.0~3.5 4.0 3.25~4.0 4.0~6.0 5~8 10 22.5
送风口 1~2 1.5~3.5 3.0~4.0 2.0~3.0 3.0~5.0 3~5 4 -
11.2风管尺寸的选择计算
FP70WD空调机组
风管段数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流经风管的风量L&m3/h 62
风管断面面积F㎡ 0.589& 0.394& 0.10097&
选用风管尺寸mm 00×400 800×320 630×320 400×250
FPX80WDb新风机组
风管段数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流经风管的风量L&m3/h 72
风管断面面积F㎡ 0.533& 0.367& 0.10583&
选用风管尺寸mm 00×400 800×400 630×320 400×250
矩形通风管规格:&(见中央空调P15)&(见中央空调系统应用与维修P52)
外边长a×b 壁厚
外边长a×b 壁厚
120×120 0.5
630×500 1.0
250×120 0.75
630×250 1.0
630×400×
11.3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的选型
全空气系统的总送风量为13651m3/h。总冷量为:
1.1*(房间内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1.1&*&121.438=133.6kW
根据组合式空调机组样本选型,选择ZKW15-JT-Z6。额定风量15000m3/h,左式,六排管额定冷量94.4kW,按新、回风混合温度为30.3℃,进水温度7℃进行修正,冷量为145.4kW。风量和冷量分别有9%,和8%的富余量。
机组长××mm×宽××mm×高××mm。风口尺寸及定位尺寸见图纸。
11.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1.4.1&各房间风机盘管的选型
选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因各房间所需处理的热湿比不同,实际选型中不可能配齐所有满足湿度要求的风机盘管。所以参考某厂家产品样本,主要通过冷量对风机盘管进行选型。吊顶中留给空调的高度约为650mm。
风机盘管 名义风量
(m3/h) 额定冷量
(W) 个数 高度
(mm) 出风口
尺寸(mm) 所用房间
FP-2.5 250
130*430 201~204,206,207,209~211,213
二层走道*2,302,303
FP-3.5 350
130*480 205*2,208,212,301*2,305,
三层走道*2,308
130*580 306,307
246 130*880 304*2
注:以上机外余压都为20Pa。
风机盘管机型参数表
项目 FP-2.5 FP-3.5 FP-5.0 FP-6.3 FP-7.1 FP-8.0 FP-12.5 FP-14 FP-16 FP-20
名义风量m3/h 高   中   低 250& 180& 140 350& 260 &180 500& 400 &260 630
320 710&  600& 390 800&680&460 1000
670 & 665 00 & 1300
供冷量w 高   中   低  8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 6800
输入功率w 标准型 30 32 48 50 60 70 90 110 160
余压型 40 50 55 60 70 90 100 160 200
换热器 工作压力 1.2MPa
进出水接管 盘管接管DN20管螺纹 盘管接管DN20管螺纹
凝结水管 凝结水盘接管DN20管螺纹
水量Kg/h 350 480 680 780 910 60
水阻力 15Kpa 20 30 35 45 35 38 40
1、名义供冷量:是指进风口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进水温度7℃,进出水温差5&℃时的供冷量;
2、名义供热量:是指进风干球温度21℃。进水温度60℃时的供热量;
3、名义风量:是指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为14~27℃时标准状态的风量
4、盘管工作压力1.3Mpa。
新风工况:供冷进风干球温度34℃,进风湿球温度28℃,进水温度℃7。供暖进风干球温度21℃,进水温度60℃。
立式机组性能表(四排管)
序号 型号 空气动力性能 噪声
dB(A) 冷量(四排) 电机功率
KW 热量(四排) 水量
L/min 水阻力
mH2o 机组重量
m3/h 余压mmH2O
1 FP40L&Ι、Π
133 1.02 270
2 FP50L&Ι、Π
133 1.02 270
3 FP50LHΙΠ
133 1.02 270
4 FP60L&ΙΠ
150 1.28 289
5 FP80LΙΠ
210 1.92 418
6 FP80LHΙΠ
210 1.92 418
7 FP100L&ΙΠ
300 1.1×2
210 1.92 418
11.4.2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确定
选择方型四面吹散流器作为送风口、单层回风百叶作为回风口。统计如下:
风机盘管 名义风量
(m3/h) 送风口
个数 送风口规格 同类送风口总数 回风口规格 同类回风口总数 备注
FP-2.5 250 2 14*14 44 450*150 14
FP-3.5 350 2 16*16 20 500*150 10
FP-5 500 4 14*14 44 600*150 2
FP-10 *14 44 900*150 2
各个房间安装独立的风机盘管,负荷大的房间安装2个。新风管干管布置在走道中,新风支管在风机盘管的第一个出风口前与风管汇合。以新风干管风速取&4~6m/s,房间中管道取风速为2~3m/s,来确定管径。走道中风机盘管安置在新风干管下面,房间内的风机盘管与新风管同标高。具体定位尺寸见图纸。
11.4.3&新风机组的选型
二层新风量为1870m3/h,新风所需冷量20097W。根据某厂样本选择××吊顶式变风量系统作为新风处理机组。额定风量为××m3/h,额定冷量××W,风量和冷量分别有×%,×%的余量。机外余压180Pa。
三层新风量为××m3/h,新风所需冷量为××W。根据样本选择××型。额定风量××m3/h,额定冷量××W,风量比较接近,冷量富余×%。机外余压200Pa。
以上二层、三层新风机组安装在走道西边的尽头,机组选择水平出风型(即机组型号为××型),以便在干管下布置走道中的风机盘管。机组高度都为650mm,与吊顶式空余的高度正好相当,风口和定位尺寸见图纸。
12&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设计
12.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水系统选择闭式等温变流量的形式,利用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的压差旁通阀调节负荷。冷冻水从制冷机组出来后进入分水器后分×路,分别为一楼空调机组,二、三楼新风机组,二、三楼风机盘管。集水器回水后再由冷冻水泵泵入冷冻机组的蒸发器。膨胀水箱接集水器。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冷冻水管选择垂直异程,水平同程的供回水方式。
12.2 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见中央空调P9)
1、各空调末端装置的供回水支管的管径,宜与设备的进出水接管管径一致,可查产品样本获知。
2、供回水干管的内径di(单位mm)可根据各管段中水的体积流量qυ(L/s)和选定的流速υ(m/s),通过计算确定
式中:di-供回水干管的内径&(mm)&
qv-水的体积流量(L/s)
υ-流速(m/s)&
12.3水在管道内沿程阻力计算:(见水管道阻力计算软件)
空调水系统阻力一般由设备阻力、附件(局部)阻力和管道(沿程)阻力构成。
管道(沿程)阻力采用水管道阻力计算软件计算,输入水管直径(mm),水温(℃),粗糙度0.2mm,水管长度(mm),水流量(m3/h),即可得出该段水流速度m/s,&水管道沿程阻力值(Pa)的计算结果:
局部阻力计算:
&-水的密度,通常取1000Kg/m3
υ-管内水流速(m/s)
ζ-局部阻力系数(见空调工程P462)
12.5水环路阻力损失的计算
由于水系统垂直采用异程,水平同程,选择三层的一条主计算环路进行水力计算[2]。绘制计算环路的轴测图,标出各段标号、长度、流量、管径,列表计算沿程和局部损失(见附3)[7],以来决定所需水泵的扬程。
计算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约为226kPa,取蒸发器阻力50kPa,风机盘管阻力取30kPa,集水器,分水器及其它阻力取10kPa。总阻力约为316kPa。
ζ-局部阻力系数见下表(见空调工程P462)
序号 名称 局部阻力系数ζ
截止阀 普通型 4.3~6.1
叙柄型 2.5
直通型 0.6
升降型 7.5
旋启型 DN/mm 150 200 250 300
ζ 6.5 5.5 4.5 3.5
3 蝶阀 0.1~0.3
闸阀 DN 15 20~50 80 100 150 200~250 300
ζ 1.5 0.5 0.4 0.2 0.1 0.08 0.07
5 旋塞阀 0.05
6 变径管 扩大 0.10
7 普通弯头 90° 0.30
DN/mm 80 100 150 200 250 300
90° ζ 0.51 0.63 0.72 0.72 0.87 0.78
45° ζ 0.26 0.32 0.36 0.36 0.44 0.39
9 弯管90°(R为曲率半径d为管径
d/R 0.5 1.0 1.5 2.0 3.0 4.0
ζ 1.2 0.8 0.6 0.48 0.36 0.30
10 水箱接管 进水口 1.0
出水口 0.5
DN/mm 40 5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有底阀 ζ 12 10 8.5 7 6 5.2 4.4 3.7
无底阀 2~3
12 水泵入口 1.0
管内水的最大允许流速(见中央空调P9)
水管内水流速主要取决于经济和噪声两个因素,在满足输送设计流量的前提下,应尽量使得阻力损失和水流噪声小
公称直径DN(mm) 最大允许流速(m/s) 公称直径DN(mm) 最大允许流速(m/s)
<15 0.3 50 1.00
20 0.65 70 1.20
25 0.8 80 1.40
32 1.00 100 1.60
40 1.50 125 1.90
>40 1.50 ≥150 2.00
根据二、三层风机盘管布置,连接风机盘管的供、回、凝水管路(见图纸)。冷冻水供回水管<DN50时采用镀锌钢管;≥50时采用无缝钢管。空调凝结水管采用PVC塑料管。
按冷冻水供回水7/12℃计算流量,水泵压出口流速取2.4~3.6m/s,吸入口取1.2~2.1m/s,主干管流速取1.2~4.5m/s,一般管道取1.5~3m/s,闭式系统选表面当量绝对粗糙度K=0.2mm,确定主要管段流量、流速、管径。
比摩阻(Pa/m)根据K、流速、管径查设计手册水力计算表。、闭式水系统当量绝对粗糙度K=0.2mm,开式水系统当量绝对粗糙度K=0.5mm,当K=0.5mm时,不同流速及管径时的比摩阻R值见空调工程(表9-7)P461页。
12.6凝结水排放系统设计
1、为了保证自流系统的水头凝结水管敷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风机盘管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其他水平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坡度
2、当空气调节设备的凝水盘位于机组内的正压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宜设水封,位于负压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必须设置水封,&水封高度应大于处于正压或负压值50%左右,以防凝结水回流
冷凝水管径选择表:&见空调工程P464页(表9-10)
冷量(KW) ≤7Kw ≤7.1~17.6Kw 17.7~100 101~176 177~598
凝水管径DN/mm 20mm 25mm 32&mm 40mm 50mm
各主要管段冷冻供水管及凝水管管径确定列于下表:
主要管段管径表
管段名称 冷量 流量 管径 流速 比摩阻 凝水管 备注
(W) (kcal/h) (kg/s) DN(mm) (m/s) (Pa/m) DN(mm)
水泵吸入主干管
21.47 100 2.7 671
水泵压出主干管
21.47 100 2.7 671
1-3楼新风机 74.22 1.44 40 1.2 476 32
4-5楼新风机 81.73 1.98 40 1.6 881 32
一楼风机盘管干管 72.35 3.85 50 2.0 850
二楼风机盘管干管 51.65 3.31 50 1.7 633
三楼风机盘管干管 44.38 3.37 50 1.7 656
四楼风机盘管干管 08.94 3.52 50 1.8 713
五楼风机盘管干管 59.88 3.42 50 1.7 675
FP-6.3风机盘管
0.18 20 0.6 261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7.1风机盘管 .20 20 0.6 312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12.5风机盘管 .25 20 0.8 507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14风机盘管 .32 20 1.0 769 20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16风机盘管 .41 20 1.3 364 25 按额定冷量计算
FP-16风机盘管 .41 20 1.3 364 25 按额定冷量计算
注:1.风机盘管干管冷量按最大负荷*1.1计算。
&&&&&&&&2.风机盘管供水环路管径由大到小渐缩,回水环路由小到大渐扩,流速控制在2m/s以内计算。回水&&&&&&&&环路管管径一般比供水管管径稍大一些。各主要立管道的管径根据该段的流量和流速计算。
12.7水管保温层厚度的确定(见空调水管保温层厚度设计软件)
冷冻水管及冷凝水管都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材料(λ=0.034w/m·K),利用空调水管保温层厚度设计软件来计算:输入管道内径,[8管道内水温,大气压力,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即可得出水管保温层厚度]&(mm):
管类型 公称(mm) DN15 DN20 DN25 DN32 DN40 DN50 DN80 DN100
内径(mm) 15 20 25 32 40 50 80* 100
冷冻供(7℃计算) 33 35 37 40 40 43 48 50
冷冻回(12℃计算) 28 30 32 33 35 37 40 42
凝水管(20℃计算)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13水泵的选型
13.1冷冻水泵选型(见中央空调P10)
每台冷水机组应配置一台冷水泵,考虑维修需要,宜有备用水泵,若冷水机组蒸发器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可将它们设置在水泵的压出段上,这样有利于安全运行和维护保养。若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承压能力较小,则应将它们设置在水泵的吸入段上。
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水泵的扬程应为它承担的供回水管网最不利环路的总水压降的1.1~1.2倍。最不利环路的总水压降,包括冷水机组蒸发器水压降△P1、该环路中并联的各台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一台的水压降△P2、该环路中各管件的水压降和沿程压降之和。冷水机组蒸发器和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降,可根据设计工况从产品样本中查知;环路管件的局部损失及环路的沿程损失应经水力计算求出,在估算时可大致取每100m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H2O(50Kpa)。这样,若最不利环路的总长(即供回水管管长之和)为L,则冷冻水泵扬程H(m&H2O)可按下式估算。
水泵扬程Hmax=△P1+△P2+0.05L(1+K)&(m&H2O)
式中:Hmax-水泵扬程H(m&H2O)
△P1-冷水机组蒸发器水压降
△P2-环路中并联的各台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一台的水压降
L-最不利环路的总长(即供回水管管长之和)
K-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取0.2~0.3,&当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取0.4~0.6
取冷冻水供回水温差5℃计算,冷冻水流量约为11.94kg/s,取1.1安全系数。冷冻水泵流量选择13.13kg/s,即47.3T/h。
本工程Hp=226+90=316kPa,取1.1安全系数水泵扬程选择348kPa,即35.5&mH2O。
GDD型低速低噪声管道泵性能表
型号 流量Q 扬程H&(m) 转速n&(r/min) 轴功率Pa&(kW) 电机功率(kW) 效率η(﹪) 汽蚀余量&(NPSH)&r&(m) 出入口径(㎜)
m³/h l/s
GDD100-12 60
4.79 5.5 62
GDD100-12A 56
GDD100-12B 52
3.35 4 58.7
GDD100-19 60
6.36 7.5 55
GDD100-19A 50
4.53 5.5 62
GDD100-21 39
4.74 5.5 64
GDD100-32 60
12.88 15 70
GDD100-32A 60
10.5 11 69
GDD100-32B 48
7.46 7.5 68
注:该水泵是广一集团•广州市第一水泵厂生产的。
冷冻水泵选择一用一备的方式安装。
13.2分水器和集水器(见空调工程P450)&(见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P112)
在空调系统中,为了便于连接通向各个空调分区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设置了
分水器和集水器,有利于空调分区的流量分配便于调节同时也起到均压作用。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筒身直径,可按各个并联接管的总流量通过筒身时的断面流速为1.0~1.5m/s确定。或按经验公式估算:即D(筒身直径)=(1.5~3.0)dmax,&dmax为各支管中的最大管径。
13.3旁通管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在变流量水系统中,为了保证流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恒定,在多台冷冻水机组的供水总管上设一条旁通管。旁通管上安装有压差控制的旁通调节阀。旁通管的最大设计流量按一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管最大允许流速选择,不应未经计算就选择与旁通阀相同规格的管径。
在实际工程中,可按下式计算压差控制电动旁通阀的流通能力
式中:Cmax-阀门的流通能力m3/h
mω-满负荷时水的最大体积流量m3/h
△&-阀门前后压差Pa工程上通常可用末端设备管段的压力损失当作旁通阀的压差
p-水的密度Kg/m3
根据算出的Cmax值,在产品样本中选用大于并且接近于Cmax值的旁通阀
当空调水系统采用国产ZAPB、ZAPC型电动调节阀作为旁通阀,&末端设备管段的阻力为0.2MPa时,对应不同冷量冷水机组旁通阀的通径,可按下表选用
一台冷水机组的制冷量Kw 140 180 352 530 700 880 00
旁通阀的通径mm 40 50 65 80 100 100 100 125 125 125 150
旁通管公称直径mm 70 80 100 125 150 200 200 200 250 250 250
13.4放气和泄水
闭式系统热水管和冷水管均应有0.003的坡度,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002。在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
系统最低点和需要单独放水的设备(如表冷器)下部应设置带阀门的放水管作为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冲刷管路和管路检修时放水用
13.5冷却水泵的选型
冷却塔可分为标准型(△t=5℃),中温型(△t=10℃),高温型(△t=20℃)三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主要取决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一般产品的技术参数均为28℃湿球温度,&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与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关系很大,当冷却水供水温为32℃时,300m3/h的冷却塔供水温上升到37.5℃,&冷却塔的能力只有280m3/h,下降了17%
冷却水量可查阅冷水机组生产厂家产品技术资料,&(见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P116)
冷却水泵扬程H=△P1+Z+5+0.05L&(m&H2O)&(见中央空调P11)
式中:H—水泵扬程H(m&H2O)
△P1—冷水机组冷凝器水压降mH2O
Z—冷却塔开式段高度(从水池到喷嘴的高差)mH2O,约为1.2m;
L—冷却水环路的总长(即供回水管管长之和)
按冷却水温差5℃计算,冷却水量为15.56kg/s。取1.1安全系数,冷却泵流量选择17.1kg/s,即61.6T/h。
冷却塔喷嘴喷雾压力约为5m&H2O。
本工程冷却塔设在冷冻机房屋顶,冷却水系统沿程和局部阻力损失约为80kPa,冷凝器阻力约为60kPa,Hp=8+6+1.2+5=20.2&mH2O。取1.1安全系数,冷却水泵扬程选择22.2&mH2O。
冷却水泵选择ISG100-160B立式管道离心泵,性能参数如下:
流量 扬程 转速 汽蚀余量 效率 功率(kW) 重量 外形尺寸 口径DN(mm)
(m3/h) (m) (r/min) (m) (%) 轴功率 配带功率 (kg) 长×宽×高 进水 出水
68 6.06 7.5 100 600×395×715 80 80
4.5 74 7.07
4.7 73 7.38
冷却水泵也选择一用一备的方式安装。
14&冷却塔和膨胀水箱的选型
14.1冷却塔选型
按冷却水温差5℃计算,冷却水量为15.56kg/s(56T/h)。选择××牌圆型逆流玻璃钢冷却塔,型号为××,处理水量为××T/h,富余量×%。功率××kW,噪音××dB(A),高度××mm,直径××mm。自重××Kg,运转重量××Kg。
14.2膨胀水箱选型(见空调工程P442)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由系统中的水容量和最大的水温变化幅度决定的膨胀水量Vp可按下式计算
Vp=αVc△t&&(L)
式中Vp-膨胀水量
α-水的膨胀系数&&取0.0006L/m3℃
Vc-系统中的水容量L见下表
△t-水的平均温差&&冷水取15℃,热水取45℃
系统的水容量&&&&&单位:L/m2建筑面积
项目 全空气系统 空气-水空调系统
供冷时 0.40~0.55 0.70~1.30
供热时 1.25~2.00 1.20~1.90
计算系统内冷冻水总容量时,按全空气系统每平方米建筑0.4L取,空气-水系统按每平米建筑1L取。则总冷冻水容量
取最大水温变化为值大约为28.5-5.5=23℃。体积膨胀系数取&/℃。
则膨胀水箱容积:
膨胀水箱尺寸为:×××&&×&&&×××&&&×&&&×××
安装在三楼屋顶,水箱自重127kg。
15、&制冷机组的选型
选择冷水机组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台数一般2~4台为宜,中小规模宜选用2台,较大型可选用3台,特大型选用4台,机组间要考虑互为备用和切换使用的可能性
(2) 当单机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宜选用离心式,&当单机制冷量在582Kw~1163Kw时宜选用螺杆式,&当单机制冷量小于582Kw时,宜选用活塞式
(3) 根据空调用途、冷量特点及投资费用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配备备用机组
全楼室内冷负荷和新风负荷总计225891W。考虑机组本身和介质在泵、风机、管道中升温及泄漏的损失,取1.1系数,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取250kW。取冷冻水进出口温度为12℃、7℃时,冷冻水流量为11.94kg/s(43T/h)。取冷却塔排走热量为制冷机负荷的1.3倍[5],冷凝器的负荷约为325kW(280kcal/h)。取冷却塔进水35℃、出水30℃,温差5℃。则冷却水流量为
&(56T/h)。
冷却水量取决于冷水机组冷凝器的散热量和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可按下式计算:(见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P116)
W=Q/△t&c
式中:W—冷却水量m3/h
Q—冷水机组冷凝器散热量(冷凝器单位产冷量的散热量为制冷机负荷的1.3倍)[5
△t—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取5℃)
C—水的比热容4.187Kj/(Kg℃)
根据中央空调样本选型,选择水冷半封闭螺杆式冷水机组。型号为××。技术参数见下表:
从本工程设计中央空调实际情况,三层办公楼总的冷负荷约为325.75KW。选择模块化冷式(热)水机组一以TCA205C(R)。工况制冷量为334.05KW,配管DN80,冷水流量为57.6m3/h。
型号说明:
TCA------天加模块试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151--------规格&151、152、153……
&C----------设计序号&A、B、C……
R--------特征&R---冷暖型&&单冷型---无表示
&AA------工厂识别码:AA、AB……
表5.3南京天加机组性能参数表
型号TCA 151C(R) 152C(R) 201C(R) 202C(R) 203C(R) 204C(R) 205C(R)
名义制冷量 kW 50.0 100 66.8 133.6 200.4 267.2 334.0
792 287240
名义制热量 kW 54 108 72 144 216 288 360
680 309600
电源 380V/3N&~&/50Hz
蒸发器 类型 高效板式热交换器
水流量 m3/h 8.6 17.2 11.5 23.0 34.6 46.1 57.6
水阻力 mH2O 5.2 5.3 5.6 5.7 6.0 6.2 6.5
进出水管管径 DN 80 80 80 80 80 80 125
运行方式 全自动运行+远程监控管理
压缩机 类型 全封闭涡旋式
额定功率 kW 15.1 15.1*2 20.4 20.4*2 20.4*3 20.4*4 20.4*5
数量 台 2 4 2 4 6 8 10
风机 类型 轴流式大叶片低噪音风机
风量 m3/h *2 *2 00*4 24000*5
数量 台 2 4 2 4 6 8 10
额定功率 kW 1.5 1.5*2 1.5 1.5*2 1.5*3 1.5*4 1.5*5
制冷剂 类型 R22
充注量 ㎏ 14 14*2 19 19*2 19*3 19*4 19*5
外形尺寸 长 ㎜ 06 06 2206
宽 ㎜ 30 20 5150
高 ㎜ 63 63 2063
机组重量 ㎏ 670 0 00
机组运行重量 ㎏ 724 8 95
辅助电加热(选配) kW 12.5 25 18 27 36 45 54
注1、名义制冷运行工况:进水温度12℃,出水温度7℃,室外温度35℃;&&名义制热运行工况:进水温度40℃,室外温度7℃;
2、在实际使用中冷热量应考虑机组安装后系统管路、水泵、阀门、污垢等损失6%左右;
3、工厂标准产品,TCA208C(R)及以下为异程水流形式;TCA209C(R)及以上为同程水流形式;
4、工厂标准产品,在环境温度低于16℃时不允许制冷运行;
5、标准产品不含辅助电加热器,机组只提供控制电加热开停的接口,不包含电加热控制柜。
机组性能参数表
型号TCA 206C(R) 207C(R) 208C(R) 209C(R) 210C(R) 211C(R) 212C(R)
名义制冷量 kw 400.8 467.6 534.4 601.2 668.0 734.8 801.6
kcal/h 136 032 928 689376
名义制热量 kw 432 504 576 648 720 792 864
kcal/h 440 280 120 743040
电源 380V/3N~/50Hz
蒸发器 类型 高效板式热交换器
水流量 m3/h 69.1 80.6 92.1 103.7 115.2 126.7 138.2
水阻力 mH2O 7.0 7.3 7.5 7.7 8.1 8.3 8.7
进水管径 DN 125 125 125 150 150 150 150
运行方式 全自动运行+远程监控管理
缩&机 类型 全封闭涡旋式
额定功率 kw 20.4*6 20.4*7 20.4*8 20.4*9 20.4*10 20.4*11 20.4*12
数量 台 12 14 16 18 20 22 24
风&机 类型 轴流式大叶片低噪音风机
风量 m3/h 00*7 00*9 00*11 24000*12
数量 台 12 14 16 18 20 22 24
额定功率 kw 1.5*6 1.5*7 1.5*8 1.5*9 1.5*10 1.5*11 1.5*12
制冷剂 类型 R22
充注量 kg 19*6 19*7 19*8 19*9 19*10 19*11 19*12
外形尺寸 长 mm 06 06 2206
高 mm 63 63 2063
机组重量 kg 20 40 8880
机组运行重量 kg 92 89 9588
补助电加热 kw 63 72 81 90 99 108 117
表5-1&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参数表
机型 GTLW 180S 200S 260S 290S 320S 470S 550S 600S 690S
制冷量 Kcal/hr 00 400 200 000 59300
KW 180S 200S 260S 290S 320S 470S 550S 600S 690S
USRT 51.2 56.9 74.0 82.5 91.0 133.7 156.4 170.6 196.2
电源 380V&&&3Ph&&&&&50Hz
输入功率 KW 36 41 56 61 70 100 119 132 154
最大运转电流 A 84 96 131 142 188 235 278 309 362
压缩机 形式 半封闭型高效能螺杆式压缩机
数量(台) 1
启动方式 Y-▽启动
冷媒 种类 R22
控制方式 膨胀阀
冷凝器 形式 壳管式
水量m3/h 37.88 42.26 55.4 61.55 68.38 99.94 117.30 128.34 147.98
管径(mm) 60 60 60 60 80 80 100 100 120
蒸发器 形式 壳管式
水量m3/h 30.96 34.4 44.72 49.88 55.04 80.84 94.60 103.20 118.68
管径(mm) 60 60 80 80 80 100 100 100 120
尺寸 长 00 50 00
宽 900 900 00 60 1460
高 50 00 60
重量 Kg 00 14 50
噪声 db 74 75 78 78 78 82 82 82 85
备注 1.能力条件以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2-7℃,冷却水进出口温度:30-35℃为基准
2.冷冻水可容许进出口温度:5-20℃,温差2.5-10℃;&冷却水容许进出口温度22-37℃,温差3.5-10℃
3.主电源为三相380V,50Hz,控制电源为单相220V,50Hz
冷却塔参数表
型号 T=28℃冷却水量(m3/h) 主要尺寸(mm) 风量
(m3/h) 风机
功率(KW) 重量(kg) 进水
104Pa 噪声dB(A) 直径
△t=5℃ △t=8℃ 总高度 最大
自重 运转重
DBNL3-12 12 9 00 700 0.6 206 484 1.96 40.3 36.6 1.5
DBNL3-20 20 15 400 800 0.8 230 514 2 41.1 37.5 1.5
DBNL3-30 30 22 000
406 956 2.21 43.5 39.9 1.8
DBNL3-40 40 30 500
43.5 39.9 1.8
DBNL3-50 50 37 000
44.7 41.1 2.1
DBNL3-60 60 44 300
45.7 42.1 2.1
DBNL3-70 70 51 200
DBNL3-80 80 61 400
47.5 43.5 2.5
DBNL3-100 100 74 000
DBNL3-125 125 92 200 3
50.7 47.4 3
DBNL3-150 150 112 000 5
52 48.6 3.6
DBNL3-175 175 131 300
.15 53 49.6 3.6
DBNL3-200 200 153 .5 .01 54.6 51.3 4.2
DBNL3-250 250 186 .5 .26 55.6 52.3 4.2
DBNL3-300 300 225 .5 .5 56.8 53.5 5
DBNL3-350 350 267
.75 57.3 54 5
DBNL3-400 400 301
3.6 58.8 55.7 5.9
DBNL3-450 450 343
3.85 58.8 55.7 5.9
DBNL3-500 500 375
3.7 60 56.9 6.6
DBNL3-600 600 454 .5
4.2 61 57.4 6.6
DBNL3-700 700 528 .5
3.95 61.4 58.4 7.6
DBNL3-800 800 590
4.45 61.4 58.4 7.6
DBNL3-900 900 685
4.25 62.6 59.7 8.6
4.75 63.1 60.2 8.8
按以上工况计算,本工程选择此机型将有8.5%冷量余量。冷冻水流量和冷却水流量也满足要求。
1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16.1图幅、图框、图标
1、图幅线(外框线)图纸幅面尺寸(mm)
尺寸代号 幅面代号
Ao A1 A2 A3 A4
L×B(外框尺寸) 1×594 594×420 420×297 297×210
Cɑ(右边图幅线(外框线)与图框线(内框线)距离上下距离 10 5
ɑ(左边图幅线(外框线)与图框线(内框线)距离 25
2、图框线(内框线)规定用1.0~1.4粗实线
3、图纸标题栏外框用0.7的实线,在图纸的右下角,右下两边线与图框线重合,图标长240mm宽40mm图标内容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图名、图号、比例、设计人、制图人、审批人、负责人和日期、会签等
建筑工程图常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划线、折断线和波浪线等,线宽都成一定的比例,即粗线、中粗线、细线三种。粗线的宽度为b(可取2.0、1.4、1.0、0.7、0.5、0.35mm),&先选定基本线宽b,线宽之比为b:0.5b:0.35b。粗线的宽度b选定后,随之线宽组也就确定。工程制图应选用下列线宽组:
线宽比 线宽组(mm)
b 2.0 1.4 1.0 0.7 0.5 0.35
0.5b 1.0 0.7 0.5 0.35 0.25 0.18
0.35b 0.7 0.5 0.35 0.25 0.18
虚线的线段长短应保持一致,长约3~6mm,间距0.1mm。
点划线每段长大致相等,约等于15~20mm,间距约2~3mm,中间加一点
虚线或点划线和其他线相交时,交点应在线段上,而不允许交在空隙上
1、粗实线b:图框线、水管线、风管线、地面线、墙体线,供水干管、立管、风管轮廓、系统图中的管线、设备、部件编号的索引标志线
2、中实线0.5b:标注尺寸起止45°短划线、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的轮廓线、风管的法兰盘线、散热器及连接支管线、
3、细实线0.35&b:尺寸界线、尺寸线、标高符号线,剖面图中的土建轮廓线材料图例线
4、中虚线:0.5&b风管被遮档部分的轮廓线
5、粗虚线:b回水管、凝结水管
6、细点划线0.35b:墙体中心线、设备中心线、风管及部件中心线、定位轴线
7、折断线0.35b:不需要画全的的断开界线
8、波浪线0.35b:断开界线
9、特粗实线:1.4b
16.3、比例: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备布置图常用1:50,&&&1:100,&&&1:150,&1:200&&&&&1:300&&&&&1:400
详图常用1:1&&&&&1:2&&&&&1:5&&&&&1:10&&&&1:20&&&&&1:25&&&&1:50&
16.4剖切符号应以粗实线绘制,剖切线长度为6~10mm
16.5、尺寸注法一般规则
1、尺寸的组成: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1)尺寸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尺寸起止符号为45°的中粗短线,
(2)尺寸界线要垂直被标线段,&尺寸线要平行被标线段
(3)图外要标注两道以上尺寸时,要将小尺寸排在内,大尺寸排在外,并要使尺寸线间相互平行,间距为6~10mm
(4)除标高及总平面图以米为单位外,注写到小数点以后第三位。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因此图上尺寸数字后面不再注写单位。
3、密集尺寸标注法:当尺寸界线距离较密时,&尺寸数字可标注在尺寸界线外侧或尺寸线下方,中间的尺寸数字可相互错开注写,也可用引出线引出后再标注
4、直径数字前要加注直径符号φ,尺寸线通过圆心,尺寸线的起止点应查出箭头,&直径数字标在圆内。半径数字前要加注字母R,&尺寸线通过或对准圆心,&尺寸线与圆弧相交一端画箭头。
5、坡度注法:
标注坡度时,应沿坡度画上指向下坡的箭头,也可画成半箭头,在箭头一侧或一端注写坡度数字(百分数、比例或小数)
16.6轴测图
三面投影图:如房屋建筑的水平投影,正立面投影和侧立面投影,用三个图形共同表示一个形体的形状,优点是能够准确表达出形体的形状,作图简便。但三面投影图图形缺乏立体感,没有投影知识的人根本看不懂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
&&&&&在绘制轴测图时,立管平行01Z&1轴方向。平行房屋长度方向的水平管,沿01&X1轴方向绘制。平行房屋宽度方向的水平管,沿01&Y1轴方向绘制。
16.7定位轴线及编号
定位轴线就是把房屋中的承重墙、柱的轴线画出,并进行编号。定位轴线采用细点划线表示,轴线编号的圆圈用细实线(直径8~10mm)画出。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顺序编写,企向采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自下而上顺序编写,其中I、O、及Z三个字母不得用作轴线编号。以免与数字混淆,一般标注在图形的下方及左侧。对于次要构件它的定位轴线一般作为附加轴线,&编号用分数表示,分母表示前轴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
&16.8尺寸、标高、图名
1、尺寸标注标高尺寸及建筑总平面图中的尺寸以米为单位,其余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2、在建筑施工图上,把房屋底层室内主要地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即±0.000,标高符号三角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高约3mm,夹角45°,&总平面图中和底层图中的室外地面标高符号用黑三角形,低于室内主要地面标高的零点即±0.000为负,标高数字前面须加-号
3、图名:在图名的下面画一条特粗的实线,将比例注写在图名的右边。
16.9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
图样中某一局部如需另见祥图,应以索引符号索引,&索引的圆直径为10mm,在圆一边用引出线指出需画祥图的部位,圆内过圆心画一水平线,分子表示该祥图的编号,&分母表示该祥图所在图俗的编号,
详图符号用粗实线单圆圈表示,直径为14mm,如&第一个详图符号圆圈内的5表示该详图就绘制在被索引的图纸内,&第二个详图符号圆圈内的分母5表示该详图5被索引的图纸内在第2号图纸内。
16.10指北针
在底层的建筑平面图上,指北针圆的直径一般为24mm,指针尾部的宽度为3mm(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北针的1/8)指针头部应注N或北字
16.11建筑模数
为使建筑物及其各部分的尺寸统一协调,必须有一个标准尺度单位叫基本模数,用M表示,M=100mm(10公分)同时还有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其数值规定为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物中较大尺寸如跨度、开间、进深等就规定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其基数规定为1/2M(50mm)、1/5M(20mm)、1/10M(10mm)。尺寸较小的建筑制品构件、配件截面以及构造节点和缝隙尺寸,就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都必须符合模数数列
模数数列(mm)
基本模数 扩大模数 分模数
3M 6M 12M 15M 30M 60M 1/10M 1/5M 1/2M
100 300 600 00
200 600 600
设备材料表
15mm 40mm 60mm 10mm 10mm 30mm&&&8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2
1&&&黄翔空调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2&&&韩宝琦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3&&&朱勇中央空调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
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5&&&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等.&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杨善勤.&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7&&&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赵荣义等.&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蔡增基 龙天渝.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0&&付祥钊 王岳人等.&流体输配管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彦启森.&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2&&姜丽荣,崔桂香,柳锋.&建筑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3&&路诗奎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暖通综合]热门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基米德螺旋线方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