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宣布收购阿朗收购阿朗 中兴是涨还是跌

&当前位置:
& 正文诺基亚收购阿朗:两只火鸡能变雄鹰?-GG黄页核心提示:【GG黄页网】网络营销,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网”!入网、建网、织网。第二个阶段,是“络”!找准脉络,强强联合
【GG网】网络营销,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网”!入网、建网、织网。第二个阶段,是“络”!找准脉络,强强联合。第三个阶段,是“营”!营造品牌气氛,塑造情感氛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四个阶段,是“销”!
关于诺基亚与阿朗合并这个话题,已经被猜测了好多年。终于,在今天,诺基亚确认将开价166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双方董事会已通过并购案计划,预计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两家在本周二时均确认&就全面合并展开深入谈判&的消息,但表示仍有谈判破裂的可能性。根据周一的收盘价,诺基亚市值为306亿美元,阿朗市值为116亿美元。周二双方确认合并声明后,诺基亚股票下跌6%,阿朗上涨14%。不死鸟的涅槃诺基亚这个百年老字号曾经完成过多次涅槃。1865年成立时的主营业务是纸浆,后来转向发电,还进军了橡胶制品和电缆,甚至在80年代做过电视机,并一度成为欧洲的畅销品牌。但消费电子部门后来遭遇惨败,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并在90年代被迫出售。橡胶和电缆部门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手机让诺基亚再次登上顶峰,但现在已经成为过去。如今的诺基亚由三块业务构成:NSN、地图和专利授权。目前最大的一块是NSN,主要向电信运营商出售设备、软件和服务,其竞争对手是爱立信、华为和中兴以及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简称&阿朗&)。NSN大约占到新诺基亚营收的90%,且该公司已经走出与西门子合资时的亏损状态,成为了能够盈利的诺基亚全资子公司。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表示,网络业务比手机业务更加稳定,因为&你不仅仅是卖完就完&,还要与电信运营商建立稳定的关系。然而,他预计该行业将保持平稳,最多只能实现适度增长。所以,他对NSN进行了瘦身,把重点放在移动宽带一项业务上。在当今这个对数据极度渴求的时代,移动运营商都必须大举投资这一领域。阿朗是法国和美国两大电信设备巨头合并的产物,但自2006年合并完成后,该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从市场份额来看,爱立信和阿朗分别均占据美国无线基础设施市场40%的份额,看起来,诺基亚收购阿朗顺理成章。两只火鸡能变雄鹰?2011年,就在诺基亚宣布要把Windows 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之前,谷歌副总裁曾在Twitter上讽刺过诺基亚:&两只火鸡无法变成一只老鹰&(two turkeys do not make an eagle)。3年后,诺基亚正式将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寄希望于能追赶上苹果和谷歌的手机市场。不过,众所周知,这场交易确实促进了windows手机的出货量,但对IOS和Android阵营未构成任何威胁。尽管这一收购将帮助NSN增加美国和中国市场的份额,瞄准未来5G,直追华为和爱立信的领头地位。正如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所说,这是一次在对的时间里完成的对的交易。不过,两家公司的整合&十分困难&,而且这类交易也会&分散精力&。当然,目前还很难说,对于一家先后涉足过纸浆、电力、电缆、电视机、手机、电信设备、地图和专利授权的公司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GG黄页(www.gg114.net)是中国领先的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网站,汇集海量供求信息,为您提供全面的B2B行业资讯,供应,求购,库存信息,为的发展提供动力,是企业销售产品、拓展市场及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下一篇:上一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诺基亚收购阿朗 裁员已在讨论中
  【财新网】(记者 覃敏)跨国电信设备商又少了一家。4月15日,通信设备行业的老四与老三阿尔卡特—朗讯(下称)正式宣布了合并计划,诺基亚拟以公开换股要约的方式收购阿朗全部资产。根据这项100% 换股交易,阿朗完全稀释后的估值为156 亿欧元。交易预计最早于2016 年上半年完成。
  收购完成后,诺基亚股东将持有合并后新公司66.5%的股权。
  在这笔交易前,诺基亚和阿朗均已卖掉手机业务,以收入计目前在通信设备行业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四,排在华为、思科和爱立信之后。两家企业收入规模相仿,2014年阿朗营业收入为159亿美元,诺基亚为154亿美元。一位通信行业资深人士评价称,阿朗是在业绩回暖之际卖了个好价钱。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以收入计将超过爱立信,仍不敌华为和思科。但也有评论认为,新公司很难赶超华为和爱立信。
  诺基亚、阿朗已经开始酝酿人员调整计划。苏立介绍,阿朗正就人员调整问题与工会谈判,但目前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裁员人数。
  诺基亚主导新公司
  诺基亚在这场交易中占据了更大的主导权。公开换股结束后,阿朗股东、诺基亚股东分别持有合并公司33.5%、 66.5%的股权。
  这种股权结构直接决定了诺基亚、阿朗在未来公司里的话语权。根据双方公布的计划,合并后的公司董事会拟设9 或10 名董事,其中三名来自阿尔卡特-朗讯的成员,且其中一位任副董事长。而合并后的公司董事长、CEO分别由诺基亚董事长李斯拓(Risto Siilasmaa)、诺基亚CEO苏立出任。
  公司架构也体现了诺基亚的强势。合并后的公司将在诺基亚品牌之下运作,命名为诺基亚公司,总部设在芬兰,并在法国拥有相当规模的业务。诺基亚也将在德国、美国、中国等国家开展相应业务,同时诺基亚将保留阿朗旗下的贝尔实验室品牌,继续从事网络相关的研发工作。
  不过,阿朗CEO康博敏表示,很高兴把阿朗这家公司交到苏立手里,相信苏立有经验带领公司走向成功。
  合并之后,人事问题首当其冲。诺基亚、阿朗都是国际化企业,在全球拥有数万员工。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底,阿朗在全球雇佣了将近52600 员工,其中包括20000 名研发人员;诺基亚同样拥有20000名研发人员。
  诺基亚、阿朗已经开始酝酿人员调整计划。苏立介绍,阿朗正就人员调整问题与工会谈判。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裁员人数,因为双方的合并还没有走到那个阶段。未来会对双方职务重复的部分进行计算。
  为了赢得法国政府的支持,诺基亚将保留在法国的雇员,尤其是位于维亚索市(Villarceaux)和拉尼翁市(Lannion)的重点工厂,遵守阿尔卡特-朗讯的2015 年人员变动方案的承诺。除此之外, 诺基亚期待扩大研发部门的员工,新增几百个新岗位提供给有潜力开发包括5G 在内的未来技术的大学毕业生。为确保周到及时地支持客户,支持业务和售前售后服务也将继续。
  不过,苏立强调将优化资源配置。“在法国,总体的就业水平仍会保持,但雇员结构将会发生变化,譬如研发人员变多、行政人员变少。”苏立说。
  至于裁员是否会波及中国,财新记者致电阿朗在中国的子公司上海贝尔。上海贝尔表示,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提供。根据诺基亚发布的声明,此次收购涉及到阿朗持有上海贝尔股权的转让,但囿于上海贝尔的国资委背景,诺基亚并未过多提及对上海贝尔的调整,未来如何变化仍是未知数。
  阿朗、诺基亚内部多位员工认为,诺基亚收购阿朗,当然是以诺基亚为主体,对收购的企业进行业务和人员调整。微软收购诺基亚、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都采取了这样的裁员政策,阿朗差不多是同样的命运。
  一笔动力十足的交易
  诺基亚、阿朗今日联合在阿朗的主场法国巴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上任刚满两年的阿朗CEO康博敏(Michel Combes)在会上表示,阿朗董事会赞成这项交易,“对于花了两年时间重振业务的阿朗,不管长期、短期,这项交易都是有利的”。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立(Rajeev Suri)亦表示,“这是一项在正确的时间进行的一项符合市场逻辑的、正确的交易。”
  双方都有动力,且已经讨论了很久。康博敏说,“现在的阿朗还有一些弱点,譬如移动业务不足、财务状况不牢固 。诺基亚在移动业务层面很强大,双方能够很好地业务互补,成为欧洲和世界的通信巨头。”苏立则强调了双方在业务、资源、组织架构方面的协同能力,联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除了业务能力互补,双方在财务上的压力使其合并的愿望更迫切。阿朗经历了太长的痛苦期。自2006年阿尔卡特、朗讯两家通信设备商合并,重组的阿朗即陷入到业务萎缩、收入放缓的噩梦中。在更换了多位知名CEO之后,阿朗于2013年4月迎来了曾出任沃达丰欧洲区总裁的康博敏。康博敏加入阿朗之后,一直都清楚自己面临的挑战。他为阿朗制定了转型战略,首先是要避免阿朗破产,然后是为阿朗创造未来。
  康博敏回忆,2012年-2013年,阿朗既找不到业务发展方向,也找不到资金,几乎行走在破产的边缘。直到2013年6月公布重组方略大力改革,阿朗才逐步走向正轨,并在2013年第四季度取得了阿尔卡特、朗讯合并以来的首次盈利。阿朗从破产的生死线上回转过来之后,康博敏开始理顺其分散化的业务,推动阿朗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云计算三大业务上快速拓展。康博敏认为,2014年开启了阿朗前进的节奏,包括阿朗获得了一些新的经营电缆的运营商客户。
  “在业务回暖之际卖个好价钱,对于阿朗来说是明智的决定。”一位通信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若坚持让阿朗独立运营,在未来日趋激烈的通信设备厂商竞赛中,阿朗是否能够像现在一样有吸引力真的很难说。”
  经历了乾坤大挪移的诺基亚也乐意接受阿朗。诺基亚在2013年卖出传统的智能手机设备部门、买进主攻运营商移动网络的诺西,需要在通信设备网络市场上扩大收入规模。诺基亚预计,合并后公司的目标市场比当前诺基亚单独的目标网络市场扩大了大约50%,目标市场规模从大约840 亿欧元增至约1300 亿欧元。相比诺基亚当前的目标市场,预计合并后的公司将有更强劲的增长前景,2014 年至2019 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为3.5%左右。同时,合并后的集团预计将有强劲的资金支持。若诺基亚和阿尔卡特-朗讯的全部可转换债券均完成转换,合并后的集团在2014 年12 月31 日的净现金余额为74 亿欧元。
  欧洲需要自己的通信巨头
  康博敏称,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将更有实力与来自中国、美国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他强调,美国有自己的通信巨头,中国也有自己的通信巨头,欧洲也一定要有自己的通信巨头。
  这也成为阿朗、诺基亚游说政府部门的理由。康博敏介绍,自加入阿朗以来,他从未隐藏自己面临的困难,与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譬如法国政府对阿朗的转型计划表示支持。“现在,阿朗与诺基亚的合并计划,对于法国、对于欧洲来讲,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康博敏称,“对于法国,这项合并意味着什么?法国可以成为新诺基亚集团的创新基地、成为其网络业务的上游。”
  合并后的诺基亚集团还将继续致力于法国数字生态系统的建设,包括支持法国政府的数字转型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增强法国的数字技术水平。此项交易完成后,诺基亚拟建立一个1亿欧元的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法国那些致力于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创业公司。
  目前,法国政府已经对阿朗、诺基亚的合并公开表示支持。据法国《回声报》报道,法国经济部长伊曼纽尔-马克隆对这笔交易表示赞许,声称政府的目标是在法国范围内继续打造世界级冠军,同时他个人希望在未来几年中将诺基亚变成法国制造。
  “各个欧洲国家应该支持这项交易。合并之后,新的欧洲技术领导企业将诞生,拉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增长。”康博敏称,“欧盟需要大的经济企业、科技企业,这类企业不一定是法国企业,也可以是德国企业、芬兰企业。”
  诺基亚、阿朗双方计划在未来9-12个月内完成这笔交易。“我们会积极与各地主管部门沟通,相信各个国家都会欢迎我们的交易。”苏立称。
  从2014年财报来看,中国的通信设备商华为、中兴分别实现了465亿美元、131亿美元的营收,欧洲的通信设备商爱立信、阿朗、诺西分别实现了293亿美元、159亿美元、154亿美元的营收,而业务更为庞杂、按照独有财年计算的美国ICT巨头思科实现了471亿美元的营收。
  当被问及合并后的公司如何追赶华为、思科、爱立信以及何时追赶上时,康博敏、苏立显得信心十足。他们均表示,阿朗、诺基亚的合并是强强联合。在过去几年里,阿朗、诺基亚都经过了再次重组,都改变了营业结构和模式,都有自己新的创新,现在的阿朗、诺基亚已经不再是当年力量薄弱的情况,而是会越来越强。“我不会回答诺基亚什么时候赶上谁,我会说在我们想进入的领域,诺基亚都会成为NO.1或者NO.2。合并之后的企业,起点很高,我们应该是让别人赶上我们。”苏立称。
  尽管合并之后的诺基亚可以同时掌握很多领域的业务,实现一个统一的网络里包含的所有业务,不过仍有激烈的评论者认为,合并之后的诺基亚还是不敌华为和爱立信。■
责任编辑:王晓冰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NOKIA收阿朗:解读成对中兴和爱立信不利 - 手机中研网
NOKIA收阿朗:解读成对中兴和爱立信不利
  诺基亚收购阿朗,好事者非得把它看成一个个案,解读成对中兴、爱立信不利,对什么什么不利的事。就没那个眼界看出来,这是工业4.0背景下,欧洲在基础管道领域的积极动作。    过去几年,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电信业者被一波管道化潮流吓怕了。对于运营商、设备商及整个行业的价值有明显的瞧不上,认为互联网企业会把它们全部OTT掉。过顶传球是比较爽,比胯下传球还漂亮。    你看老欧洲总是会在一个变局时代提前发出某些声音。不要被美国IBM当年的“智慧地球”迷惑,其实早在它提出这个概念之前,欧洲早就有类似的概念、战略,而且欧洲巨头们如西门子、飞利浦、意法,也包括脱胎于西门子、飞利浦们的半导体及工业单元,都已经先于美国企业落实了转型。我一直觉得,欧洲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快于美国。    你去梳理一下西门子与飞利浦就明白它们真的身手很快,危机感更强。    欧洲之老只是文化与精神上的印象延续,这个区域的特色是,它确实有一种超越国家层面整体的意识,虽然统一只是形式上的,每个国家与企业在全球市场有自己的独立诉求。但是,一种整体的命运共同体还是会发生作用。何况这是在债务危机频发的时刻,对于欧元来说,也有实业反抗的意识。    工业4.0不仅是德国的诉求,也是欧洲的诉求。这个区域,你看看,它在基础管道、半导体核心架构、核心元器件、前沿材料、智能设备、工业机床、自动化、生物科技、医疗设备、环保工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牛逼的企业。    活在IT与工业口记者视野里的,除了西门子、飞利浦,意法、诺基亚、安捷伦们,还有ASML们。    与美国相比,人们总觉得这个地区没有互联网巨头,可是一个事实被人忽视了。单就一个ARM,虽然有美国苹果的遗风,但是它毕竟代表着欧洲截至目前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最大荣光。没有ARM,谷歌不会这么牛,它是欧洲通信业与互联网的底层力量。它的体量很小,但是在全球发挥的杠杆作用,常常被人忽视到无知。    你能看到,欧洲这种产业格局,是有原因的。正是因为制造业整个产业链发达,从中崛起类似谷歌之类的互联网巨头挺难。土壤不同。欧洲人同样追求自由,但是就像它们的“巨石崇拜”一样,它们更想立足大地,追求安稳如山的自由。    欧洲被视为还具有道德良心的区域,跟它们这种价值观有关联。    从这种氛围里生发的ARM生态,其实可以视为欧洲自我革新、超脱一步的前沿布局的象征。没有ARM,就没有诺基亚们的辉煌。诺基亚手机业的轰然倒下,与其说是被联发科+谷歌打败,其实更像是传统工业、福利国家的内部革命。    诺基亚手机倒下,并不意味着诺基亚倒下。如今它收购阿朗,是放弃过往一段通讯中断的荣光,求得一段基础管道领域的新生。它依然是欧洲通讯业的基础力量。而在一个工业4.0时代,这一整合,可以视为一次欧洲的战略诉求,而不是纯粹的企业诉求。    工业4.0的讲求智能、响应速度、可定制、个性化、跨区域,体现的是效率,它打破了许多不对称,带有流程革命的要义。而且,这里面,管理学与文化革命的成本更大。但从技术角度来说,负责起草德国4.0概念的西门子技术人士表示,没有数字化工业通信大范围的标准化,工业4.0是无法实现的。    这意味着,这个概念之下,会首先发生消除一些行业壁垒的动作。欧洲自身肯定会先于其他区域做出调整,否则它的阻力更大。将诺基亚整合阿朗,放在这个背景中,我觉得,它就是一次非常自觉的行动。    在我看来,z强调的工业信息化概念,以及物联网概念,就跟工业4.0、智慧地球及其各种变种概念一样,它们背后的核心,都是一个在基础层面、应用层面广泛、多维连接的趋势。尤其是带有管道特征的通信业,一定会是一个核心基础。    中国华为被视为撬动全球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我觉得就在于它在全球电信业中基础地位,以及展示出的创新力量。    因此,将诺基亚整合阿朗解读为对中兴、爱立信是一次利空,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这一动向,其实对于整个电信业、设备业来说,都是一次稳定信心的信号。它意味着,这个环节价值将进一步得到确认。之前,任正非对未来管道价值的评价是非常准确的,他用低姿态的危机表达了一种自信。    我倒是觉得,过往一段红得发紫的互联网巨头们,需要从洋洋自得的OTT潮流中回归现实,体会一下基础管道的价值,在“互联网+”中,重估自身价值。“互联网+”概念里,看上去,互联网无所不能,是一种拯救的姿态,但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东西,往往最后不过是万金油,它会成为常识,最后为自身弱化掉部分独立的价值。也许几十年后,人们就不提互联网这个概念了,一切的链接都是自然而然,词汇的显性提示作用就弱化乃至消失了。互联网企业还在,但是它已经融入现实,成为技术与理念的背景。重大事项点评:诺基亚欲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有利于中兴通讯全球份额提升
  中兴通讯(000063)  事项:  4 月14 日彭博社报道诺基亚欲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报道称,欧洲电信设备商诺基亚欲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并指,诺基亚公司在周二的一份声明中提到两家公司已经开始讨论全面合并事宜,但截止目前双方还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评论:  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合并,有利于中兴通讯在全球电信设备商格局中提升份额。阿尔卡特朗讯持续亏损,被诺基亚成功收购料是大概率事件。大型电信运营商都会保持自己的设备供应商在4 家以上,以获得采购价格优势,若最终诺基亚和阿尔卡特朗讯合并,电信运营商为了增加供应商竞争,或将全面引入中兴通讯,逐步形成两个欧洲厂商和两个中国厂商的供应商格局。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也将视新公司为一家设备商,降低整体其份额,有利于中兴通讯国内市场份额提升。  若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合并,双方业务高度重合,将会面临内部组织整合,人员裁减等问题,这将导致短期市场竞争力将会大幅下降,有利于中兴通讯的市场拓展。在2006 年诺基亚和西门子网络合并,阿尔卡特收购朗讯科技时都出现了两年左右的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双方公司文化冲突、大规模裁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短期内合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为中兴华为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时间窗口,我们认为,本次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也将会经历重组的阵痛期,将会给中兴通讯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在上次2006 年电信设备商合并浪潮开始后,中兴通讯股价最高涨了230%。2006 年6 月份诺基亚与西门子网络宣布合并,阿尔卡特宣布收购朗讯科技后,A 股中兴通讯的股价从24 元最高涨到79.84 元,股价上涨了230%。  近期催化剂:诺基亚正式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无线充电业务新订单宣布。  风险因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下滑等。  维持“买入”评级。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制造行业,在中国厂商的崛起下,欧美设备商不断重组、合并,退出市场,国内设备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我们认为,最终全球电信设备行业将会是中国厂商的天下,两个中国设备厂商+一家欧美设备商的格局。我们看好公司在全球电信市场份额中不断提升,同时公司转型战略不断深化,在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等领域快速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15-17 年EPS 为0.96/1.20/1.45 元的预测;维持“买入”评价,上调目标价至30 元(原为 28 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河南开封股友
再吹也不在乎不会涨
浙江宁波股友
你说30就30吗?说这么多有用吗?
要有耐心,此股应长线持有。学会波段操作,会有大收获。
广东佛山股友
中兴通讯是国内前端高新技术专利获得者,华为不上市体现不出他的价格。支持且持有是你目前好机会。别错过大牛股!
这轮电信供应商整合,大胆预测:中兴和华为合并。
自说自话的...
值得期待70再见!!!!耐心
江西南昌股友
再多的利好也白搭、与总理对话也就值4分钱!中兴庄家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对任何药物都有抗拒性!
江西南昌股友
再多的利好也白搭、与总理对话也就值4分钱!中兴庄家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对任何药物都有抗拒性!
出消息一般都是跌,要涨消息没出来就涨了
合并有利于中兴,说反了吧。合并后竞争力更强,价格更低,研发技术更高,相比之下中兴竞争力更差。
江苏无锡股友
大家去搜新闻,是利空
河南郑州股友
他要合并竞争,国家既然扶植,肯定有办法
河南郑州股友
国家天天推荐了名片让人家挤兑死?
三四名联手了,怎么会利好中兴,真是白痴来的
中兴面临的市场形势更严峻,竞争更激烈
大胆猜测,老二爱立信会入股中兴抗衡华为+诺基亚,对中兴是大利好!或者政府出资贷款给中兴蛇吞爱立信做中国梦药不能停!
河南郑州股友
国家支持的公司啥不能收购?
就是诺基亚把你中兴收购了,也救不活你!
说明外国通讯企业的衰落,已有咨询机构说世界只有四家能活下来的通讯企业
就是诺基亚把你中兴收购了,也救不活你!
我看明白了,你心中充满了恨,你好像不是国人,我倒想说“你怎么诋毁中兴都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黑龙江佳木斯股友
热烈祝贺中兴通讯业内世界排名上升一位,由第五升为第四 又熬死一家友商.感谢“中兴通讯”“000063”让我成功躲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
山东东营股友
美国股市,阿尔卡特朗讯股票15日盘前大跌15%。哈哈,中兴至少要涨15%,必须的!让看空的傻瓜见贵去吧。
美国股市,阿尔卡特朗讯股票15日盘前大跌15%。哈哈,中兴至少要涨15%,必须的!让看空的傻瓜见贵去吧。
谁说的了,股价说明一切,啊朗跌说明投资者不看好,对中兴、华为等就是利好
港股都涨了,涨是必须的
合并大潮来临,中兴,华为合并事在必行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热门美股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合作伙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计算机网络处理中心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电子标准化研究所
电子产品试验研究所
人民邮电报社
中国电子报社
通信产业报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
部电子教育中心
部电子国际合作服务中心
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
亿美软通-移动商务
深圳天源迪科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CIOE光通信展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中利科技集团
帝斯曼迪索
罗德与施瓦茨
富士通中国
日立信息系统
日立数据系统
NEC信息系统
CA(中国)有限公司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
九五领讯通信公司
MEI辽宁授权培训中心
通信有关单位
中国产业网
中国产业报协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中国邮电咨询设计院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无线电协会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基亚宣布收购阿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