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购机GM1/GF6、GX7、LX100各配置组合纠结是我的态度中,求指导!!!!!!

&主题:LX100、G7X同场景样片对比
泡网分: 0.2
注册: 2008年10月
最近想入手一个随身机,对价格差异和一点体积差异不敏感,主要关注直出jpg画质:
看了不少这两个机器的样片,正巧最近dprview放出的样片中,有一些同一个场景拍的,是个很好的参照。
说说自己的粗浅感受,对比样片放在下面:
1 LX100的样片乍一看质感很好,已经是M43的感觉了,但和G7X同场景的比较,却发现优势不明显,有些场景G7X的反而清晰度高,看来尽管G7X镜头差,但像素优势大。
&&不过LX100的片放大到细节,都很清楚,所以片子很耐看,从中心到边角一丝不苟,毕竟兀余CMOS设计、镜头精良,这方面不惜工本。
&&而G7X的片子放大后,不好意思:有些细节已经不象样了。
&&另外,对比中发现松下可能在机内优化较多,死黑比G7X稍多,画面更通透,代价是减少了层次。
2 LX100的白平衡差了点,很多场景偏红、偏黄,G7X的色彩还是平衡些。
&&总结:LX100像素虽少,但细节一丝不苟非常严谨,G7X色彩占优。
&&诸位想看原图的,自己到dprview下载吧。
&&欢迎砸砖,其实更是抛砖引玉。
&&列位看官,单纯考虑画质,你们怎么选?
本帖最后由 酸菜银鱼 于
18:22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67823&&回帖:143 &&
泡网分: 0.209
注册: 2014年01月
vekug 发表于
这些东西普及程度如何?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有条件做?以前摄影还是奢侈品的时候,后期是通过暗房来做的。
后来摄影普及化,又加上电子技术发展,暗房光学扩印被数码扩印取代,胶片的后期就通过彩扩机来做了。
再后来数码大潮来袭,胶片在冲印店里销声匿迹,街边冲印店都只接数码相机的单子了,胶片变成爱好者的玩物。此时的后期一般是用底扫来扫描成电子版,然后在爱好者自己的家用电脑来做。目前依然在这个阶段。
此外,如果说电影工业里所用的胶片,则更是非后期不可的了。知道啥是胶转磁么。知道电影里的夜景很多都是在亮堂堂的光照下拍摄,然后后期调整成黑夜的么。
总而言之,胶片后期是非常常规且普遍的现象。
哪怕你说也有很多人不后期就出片,那也是没条件。只要有条件都是后期一下更好。 本帖最后由 umbolelar 于
18:36 编辑
泡网分: 1.929
注册: 2012年07月
有些同学把G7X和GX7混为一谈了,,,
泡网分: 10.527
注册: 2008年07月
胖头鱼和乖乖兔 发表于
一般来讲,这么小的图看不出什么,当然,有两张图细节上还是一眼能看出LX100强。另外,样片都是小光圈低感,一般的小DC甚至手机也可以拍得很好,这种机子,还是大光圈夜拍才能看出差距。其实日光下,我觉得我现在的LX3已经很好了,根本不用升级,就是N年前买的FX01也不错,呵呵,有一定道理
泡网分: 13.775
注册: 2007年12月
从有公路和树那张照片对比看,松下的色彩可能有点过于偏红了,因为交通标志牌的黄色底色都变成橙色了。而佳能的就准确一些。但偏红使得红叶更红,更加讨喜 本帖最后由 matt3000 于
12:26 编辑
泡网分: 1.633
帖子: 1350
注册: 2015年01月
rainxxy 发表于
那么具有机械快门的gf7和gx7应该是一毛一样的画质GF7的闪灯同步也是1/50s,和gm一样,快门机构应该没区别,所以估计只有电子前恋,而没有机械快门。
泡网分: 0.225
注册: 2013年04月
期我乎桑中 发表于
gm1和5是电子快门raw缩水到10bit所以影响了DR,lx100在dxo上和gx7/em1在100%层面数据基本一致,十有八九就一个底,缩到一个像素才落后。那么具有机械快门的gf7和gx7应该是一毛一样的画质
泡网分: 4.732
帖子: 1824
注册: 2011年04月
rainxxy 发表于
去看看gx7的样片如果gx7是这水平,松下早该关门了,gm1 5的动态范围也比gx7差进过dxo测试,奥巴最近几款都是同一块底,松下可不是哦我手上就有gx7呀,但是这个只是用来gx7中的一部分面积,本来就要差点,细节我觉得更可能是机内算法的原因,因为我看了lx100在image-resource上镜头方面的评测,其实还算ok吧。
泡网分: 0.225
注册: 2013年04月
期我乎桑中 发表于
gm1和5是电子快门raw缩水到10bit所以影响了DR,lx100在dxo上和gx7/em1在100%层面数据基本一致,十有八九就一个底,缩到一个像素才落后。底感细节真的很差,就上面的样张即可看出,特别是大面积的树叶等杂乱场景,糊成一片完全没有细节.G7X就要好得多,不仅仅是像素问题,之前有人对比过D90和LX100..LX100一样完败.为什么lx100拍大场景如此不济.可能真的和松下的销售策略有关,如果lx100能达到gx7画质,松下的M43就不用卖了
入手试拍一段时间后,虚化相比1寸还是有很明显的优势,毕竟2.2和2.8的系数差距,m43和c副,C副和全画幅,也就差0.5的系数
微距也不错,大景和人像(人像白平衡问题,直出嘴唇必发紫)用raw出缩图到1500左右,也就看不出差距了
如此想来,也算一台比较好用的相机
优缺点都太明显 操控还是不错的,外形也好看,体积大了点,也比较重,基本当普通微单处理,还是得挂脖子放背包,手链不靠铺,特别是长焦时那个过长的镜头,真的很没有安全感
不过追求细节和分辨率的朋友还是绕道的好,免得买个苍蝇吃
泡网分: 1.633
帖子: 1350
注册: 2015年01月
rainxxy 发表于
去看看gx7的样片如果gx7是这水平,松下早该关门了,gm1 5的动态范围也比gx7差进过dxo测试,奥巴最近几款都是同一块底,松下可不是哦gm1和5是电子快门raw缩水到10bit所以影响了DR,lx100在dxo上和gx7/em1在100%层面数据基本一致,十有八九就一个底,缩到一个像素才落后。
泡网分: 0.225
注册: 2013年04月
zenwalk 发表于
本来就是GX7的底,GX7之后出的机器都是用一块底,只不过只用个局部,像素低了不少,面积根本没比1寸大多少,能有几毛钱大底优势。。。去看看gx7的样片如果gx7是这水平,松下早该关门了,gm1 5的动态范围也比gx7差进过dxo测试,奥巴最近几款都是同一块底,松下可不是哦
泡网分: 4.732
帖子: 1824
注册: 2011年04月
rainxxy 发表于
这张放大100%看,有想把lx100从窗户扔出去的冲动,松下绝对是用的劣质CMOS
说是gx7cmos的真的可以闭嘴了本来就是GX7的底,GX7之后出的机器都是用一块底,只不过只用个局部,像素低了不少,面积根本没比1寸大多少,能有几毛钱大底优势。。。
泡网分: 0.179
注册: 2014年10月
rainxxy 发表于
这张放大100%看,有想把lx100从窗户扔出去的冲动,松下绝对是用的劣质CMOS
说是gx7cmos的真的可以闭嘴了支持!
大陆这边有些浮躁。
这些发泄式的语言对老鸟没啥,但对新手购机会误导的。
泡网分: 1.207
注册: 2014年08月
LX100与G7X真的没必要比哈。
用不用镜头盖,就说明了是不同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25
注册: 2013年04月
酸菜银鱼 发表于
LX100,可以看到色彩差异非常明显。这个对比我觉得松下的更清爽。
这张放大100%看,有想把lx100从窗户扔出去的冲动,松下绝对是用的劣质CMOS
说是gx7cmos的真的可以闭嘴了
泡网分: 22.638
帖子: 5789
注册: 2007年09月
期我乎桑中 发表于
广角端的RX100M3直接秒LX100,G7X,各类评测几乎都证明如此,哪怕不缩图也随便秒LX100,当然了焦段越长,ISO越高这个优势就越小。。。动不得就秒,看看湾湾那边的帖子,关于器材,比无忌客观。
别随便就说秒,有不少人看着帖子作为选机的参考。
泡网分: 2.269
注册: 2011年08月
要是lx100出个去镜头的m43版本就好了,毕竟现在松下没有出一个可换镜头的便携4k可换镜头的机器(GH4不便携)
泡网分: 0.918
注册: 2014年10月
二不愣 发表于
对岸的LX100评测,样片色彩很舒服,M4/3传感器高感完胜1寸底的RX100M3,其他参数等效24-75mmf/1.7-2.8的大光圈徕卡认证镜头,对焦速度,4K视频拍摄、操控各方面都比G7X、RX100强的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大概湾湾们测的是JPEG吧,那似乎索尼的算法也太烂了,raw来说的话,不算缩图,光是100% LX100的优势都不算多大了,尤其是对比一下没裁切的43底的优势。
泡网分: 18.507
帖子: 4207
注册: 2010年09月
对岸的LX100评测,样片色彩很舒服,M4/3传感器高感完胜1寸底的RX100M3,其他参数等效24-75mmf/1.7-2.8的大光圈徕卡认证镜头,对焦速度,4K视频拍摄、操控各方面都比G7X、RX100强的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newsdetail.php?id=15975
泡网分: 1.098
帖子: 1064
注册: 2014年05月
直出的色彩,还是佳能的更舒服。
泡网分: 19.785
注册: 2006年07月
xiphodon168 发表于
这年头菜鸟都把无知当底气了?胶片不能后期那洗胶片的过程是什么,你知道胶片是可以用不同的药水调色矫正白平衡的么。。。。。没人看不起菜鸟,菜鸟多的是,是菜鸟还挺骄傲就是你的问题了。这些东西普及程度如何?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有条件做?
泡网分: 0.193
注册: 2014年10月
期我乎桑中 发表于
锐度分辨率就足够了,说实话这两个是基本点,如果做不到那就别谈什么色彩,过渡,微反差了,再说了,你真的确定后两者色彩好很多么?
色彩也是基本点 本帖最后由 pjc1980 于
15:01 编辑
泡网分: 1.633
帖子: 1350
注册: 2015年01月
pjc1980 发表于
你说的是锐度么,色彩和人像怎么秒?锐度分辨率就足够了,说实话这两个是基本点,如果做不到那就别谈什么色彩,过渡,微反差了,再说了,你真的确定后两者色彩好很多么?
泡网分: 0.193
注册: 2014年10月
期我乎桑中 发表于
广角端的RX100M3直接秒LX100,G7X,各类评测几乎都证明如此,哪怕不缩图也随便秒LX100,当然了焦段越长,ISO越高这个优势就越小。。。你说的是锐度么,色彩和人像怎么秒?
泡网分: 1.633
帖子: 1350
注册: 2015年01月
广角端的RX100M3直接秒LX100,G7X,各类评测几乎都证明如此,哪怕不缩图也随便秒LX100,当然了焦段越长,ISO越高这个优势就越小。。。
泡网分: 0.591
注册: 2012年05月
G7X广角端问题比较大,原始畸变非常大,明显大于RX100和LX100,甚至有黑圈,无法完全覆盖CMOS,后期纠正的时候大幅拉伸加锐化,结果就是成像不实,拍风景的时候可能不太让人满意...
如果ZOOM到中远段,例如一楼图,倒很不错。
泡网分: 0.422
注册: 2013年03月
sidewind 发表于
木眼,咋觉得色彩也是LX100好呢我是木耳
泡网分: 22.731
帖子: 1428
注册: 2004年09月
看楼主发片明显是LX100好多了!细节和质感明显比G7X好
泡网分: 0.194
注册: 2014年10月
观音的直出色彩讨喜一点。
LX100也是很优秀、很有诚意的相机。
泡网分: 26.807
帖子: 1576
注册: 2003年11月
虚度 发表于
a7s信噪比100%时43.2dB(ISO100)、adB,而像素高的优势只有3*log2()=3dB,a6000是无法超越a7s的。仔细看了一下dxo的数据rx100iii和gx7的数据,大概差2.6dB,rx100III:2000w,lx100:1200w,像素优势3*log2()=2.21dB,所以缩图后lx100还是略占些优势。
泡网分: 26.807
帖子: 1576
注册: 2003年11月
依连 发表于
资深太厉害了,公式都来了,投降投降
这样看来,索尼a7s比不过a6000了。
还是机子出来再说吧。a7s信噪比100%时43.2dB(ISO100)、adB,而像素高的优势只有3*log2()=3dB,a6000是无法超越a7s的。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动静皆宜 4/3随身机皇 Panasonic Lumix LX100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照往例预计两年进行一次大改款的Panasonic Lumix DMC-LX系列,这次可是跌破众人的眼镜,将自家最以引为傲的4/3吋感光元件,首次搭载在不可换镜头的数码相机身上,并赋予全新的代号“LX100”;LX100光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就比过去1/1.7吋CMOS大了四倍以上,另外让人惊艳的是它那“24-75mm f/1.7-2.8”的镜头规格更是前所未见,完全是为了LX100量身打造的镜头,重点是画质绝对不会让各位失望,相反的LX100的光学表现可说是非常优异,完全无愧于LX系列历代以来所累积的正面评价。4K录影当然也是LX100的卖点之一,它比FZ1000更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CMOS尺寸是4/3吋而非1吋,感光元件总面积有2倍左右的差距,在画质以及景深的运用上LX100占有较大的优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014可说是旗舰DC大爆发的一年,从1吋、4/3吋到1.5吋的产品都有,重点是它们全都支援光学变焦,而非2013年那几款主打定焦大光圈的APS-C DC。其实不论是单眼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拍照手机这些拍照器材上,多数人最在乎的就是体积大小,而与体积有最大关连的就属“感光元件”以及“镜头”,感光元件越大代表镜头尺寸越大连带影响机身尺寸,最大光圈相同的情况下变焦镜也绝对比定焦镜要大,这些是不变的物理定律。
这也是为什么愿意打造可变焦APS DC的相机厂少之又少,因为一来体积大没吸引力、二来成本难以压低、最后要如何与同样搭载APS-C感光元件的微单眼竞争?所以RX100M3、G7X、G1XM2以及LX100才会在这个普遍不被看好的DC市场中成为亮眼的新星,除了携带性之外LX100的目标族群也会着重在影响品质这部分,若你对LX100有兴趣的话,可别错过本篇的介绍,因为LX100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称职,完全不输给自家的可换镜M4/3相机,接着就让我们从外观介绍开始看起吧!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拍摄样本(点缩图后可检视原始大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外观暨功能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暌违两年的LX系列并没有延续过去的命名方式从LX7来到LX9,而是赋予全新的产品型号“LX100”,这就跟自家的FZ200直接跳到FZ1000一样的道理吧!毕竟两者的感光元件尺寸都与过去大不相同,有这样调整我想也是应该的。LX100这次同时推出黑色与银色两种款式,但我个人觉得还是黑色版本最能代表“LX系列”也最具有专业感,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借测黑色的版本,金属打造的外壳保有历代以来的高质感,黑色机身以消光黑做处理,在整体造型上我觉得更接近传统底片机,不像过去那么呆板比较有自我风格。
LX100的体积为114.8 x 66.2 x 55.0(mm),光看那厚度想把它塞裤子口袋的你应该就会知难而退了吧!?因为LX100的镜头与过去的LX系列一样都维持外凸设计;LX100的净重为351公克,看到这数字不知道各位看法如何呢?搭载1.5吋CMOS、24~120mm f/2.0-3.9镜头的G1XM2净重516公克,搭载1吋CMOS、24-70mm f/1.8-2.8镜头的RX100M3净重263公克,与上述两款产品相比较LX100的重量控制可说是相当的出色,加上记忆卡与电池之后的重量则来到393公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采外接式镜头盖,镜头盖正面刻有LUMIX的字样,两侧的镜头盖释放钮则贴心的加入止滑纹路,不过这外接式镜头盖对DC用户来说依旧不是那么的方便,毕竟DC用户最在乎的就是便利性,所以原厂也提供自动镜头盖(DMW-LFAC1)供消费者选购,就是过去我们俗称的“奔驰盖”,装上后不论是开机或关机都不需要取下镜头盖,它会随着镜头“伸出/收合”自动开关,若有入手LX100的话建议一定要装,因为拆装镜头盖实在太麻烦了,还得要担心弄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镜头盖的背面刻有43mm的文字,这代表LX100所使用的滤镜尺寸为43mm,还算挺常见的尺寸支援的滤镜品牌也够多,担心前玉刮伤或是有外挂偏光镜、减光镜需求的话,则可以视情况自己加购,眼尖的你可能有瞄到前面有个关键字“减光镜”...是的!LX100并没有内建ND减光镜,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图是手持LX100的拍摄状态,在正常的情况下必须双手来操作它,因为它具备光圈环的设计,除非你没有手动光圈的需求,否则一定有机会用左手来调整光圈值或是进行手动对焦;同时右手也不会让你闲著,因为除了按快门、进行变焦以外,机顶还设有独立快门转盘,喜欢这类充满机械操作感的相机玩家,LX100或许能符合你的期待。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过去LX系列所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一直是1/1.7吋(1/1.63吋),但这对两年为一次更新周期的LX系列来说,数码科技的进化速度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如果LX100还是维持当年的1/1.7吋CMOS,那除了会受到消费者无情的批判之外,LX这条产线说不定还会因此而关闭,当然这都是小编的凭空想像。身为4/3系统的先驱,松下首次将4/3感光元件导入数码相机里头,这里指的就是不可换镜相机,LX100所搭载的4/3吋CMOS,总划素1684万有效划素为1280万(4:3比例),而这块感光元件的尺寸从网络资料来看,跟过去一样都是17.3 x 13(mm),但实体焦长需乘上2.2倍才会是等效焦长,不过LX100感光元件尺寸大于1吋CMOS小于APS-C介于两者之间,不清楚的话可参考小编制作的等比例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不仅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够给力,就连镜头规格也同样有看头,这颗LEICA DC VARIO-SUMMILUX变焦镜头等效焦长来到24-75mm,涵盖了多数消费者最习惯的拍摄视野,且支援POWER O.I.S光学防手震,当然若能像G1X M2拥有120mm望远端的话肯定更有吸引力,但机身尺寸以及望远端的光学品质同时也得纳入考量。LX100的最大光圈为f/1.7(W)-2.8(T),并非大家期待的恒定光圈(废话!),因为若是恒定光圈的话LX100的块头应该会大上个一倍吧!LX100的“光圈值”会随着焦段的增减而改变,小编对这点特别进行了测试,LX100几乎每增加1mm的焦距,都会有缩光圈的动作,约52mm开始就进入了望远端的最大光圈f/2.8,个人是觉得有点早...但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试着去接受它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因为体积与重量的增加,握把造型也是历代以来最符合人体工学的一款,握把材质为橡胶且加入仿皮革的纹路,就算是单手握持稳定性也非常的高,反观双生机D-Lux(Typ 109)则是取消了前握把,跟过去的风格很像但这不免也会牺牲到握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颗镜头的光学结构由8群11枚镜片所组成,其中包括8面5枚的非球面镜片以及2枚ED低色散镜片;光圈部分则是由9枚光圈叶片组成,广角端最大光圈f/1.7-16、望远端最大光圈f/2.8-16,应该足以应付多数题材,尤其是f/16这个最小光圈,需要“深景深”的时候还是可以派上用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16、2s、ISO 800、46mm。
由九枚光圈叶片所组成的镜头,照理来说会有18道星芒,看到上图的表现我想这应该符合多数人喜欢的星芒样式吧!尾巴没有分叉也不会有风车状出现。
★ 开放光圈 f/1.7 的焦外散景表现(Bokeh)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4/3吋感光元件加上光圈f/1.7、等效24mm的焦长,焦外的散景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想各位都很好奇吧!毕竟Lumix旗下也从未推出过这样的定焦组合,更别说这是一颗变焦镜头,而且还是一款不可换镜的DC。拍摄时我故意对焦在树干上,目的就是要看焦外的散景表现,若你懒得开启原始大图的话也没关系,因为下图就是局部裁切照片中央上方的散景图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要营造出这样的圆形散景并非难事,只要主体距离背景够远,加上背景带有“点状光源”很容易就可以办到!顺道一提LX100试用期间也未曾出现过扰人的二线性散景,这点各位可以放心。
★ 开放光圈 f/1.7 的画质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1.7、1/1600s、ISO 200、24mm。
以上是Volvo V40 Cross Country的麻豆Victoria维亚的工作侧拍照,拍摄时我选用“人脸/眼睛侦测”来作业,有兴趣也可以点击原图查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小编选择裁切眼睛这部分的影像,可以看到LX100在开放光圈f/1.7下的表现,眼睫毛以及瞳孔放大片的清晰程度应该不需要小编赘述,稍后还会有广角端与望远端在各级光圈下的画质比较,接着请耐心看下去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在未开机前镜头本体就是向外凸出,上图可以用来参考镜头在广角端与望远端,镜头伸出前后的差异。
★ 广角端与望远端的变形测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4mm广角端:LX100虽然不像它牌相机内建变形校正或是色差校正的选项,但聪明的厂商大多还是会在JPG输出时给予适当的数码修正,就算是表面功夫消费者也会愿意买单;上图是LX100在24mm广角端的变形测试,可以看出LX100只有边角出现极轻微的桶状变形,对拍摄者来说还不至于造成影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75mm望远端:当焦长延伸到最望远端75mm就看不出任何的桶状或枕状变形了,这时可以放心拍摄,以下紧接着是各级光圈的画质比较,包括广角端与望远端,可别错过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首先来看看广角端的各级光圈表现,先前提供的人像特写范例已经可以知道LX100的开放光圈即可视为工作光圈,但缩光圈的表现就不知道怎么样了,从f/1.7到f/8之间不论是中央或边缘画质的解像力都非常出色,光圈来到f/11的时候画质有略微下降,而光圈缩到最小f/16的时候则可以看出来画面中的线条变得朦胧且松散,尤其是边缘的影像。
“广角端+望远端/各级光圈”: (登入后即可下载档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紧接着看到望远端的画质比较,结果还真是出乎我意料,从f/2.8~16不论是中央还是边缘画质的解像力居然都平分秋色,根本就看不出差异;这也就代表了若是用望远端拍摄的话,可以放心用最小光圈f/16来作业,而无须担心画质下降的问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附加压缩档: (登入后即可下载档案)其实这组色散的比较图是我好不容易才拍出来的,先前一直找金属的反射面或是逆光去拍,怎么样都拍不到色散情形,后来索性拍摄完全背光的树丛,没想到要这种非常极端测试环境才拍得出来,虽然在画面中可以找到紫边的出现且缩光圈也不见完全改善,但这样的紫边对整张照片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真正色散抑制能力不佳的镜头,拍摄这类的逆光树丛,会导致整张照片的颜色偏紫,而不是像上图这样而已,看来镜头组内含的2枚ED低色散镜片还是发挥了作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附加压缩档: (登入后即可下载档案)
官方资料中并没有提到LX100有无特殊镀膜的加持,但是从耀光的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似乎是LX100的一大罩门,因为从开放光圈f/1.7开始画面就很容易出现“光斑”,随着光圈缩越小光线在内部绕射的情形也更为严重,所以当镜头直视太阳时需更谨慎一些,但对于喜欢“光斑”这类光学缺陷美的相机玩家来说,可是不会因此打消购机的欲望。
★ 最近对焦距离“3公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就跟过去一样LX100在镜头左侧设有实体的“对焦推杆”,可在手动对焦、微距自动对焦与一般自动对焦模式下进行切换,但是“对焦推杆”与变焦/对焦控制环的距离太过接近,当你在切换对焦模式时很容易就会误触到那具控制环。LX100在广角端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公分,望远端的最近对焦距离则是30公分,若是在一般对焦模式下的最近对焦距离是50公分起跳,但为了减少控制控制环的次数,我宁愿将“对焦推杆”常设在微距自动对焦模式下,接着有广角端与望远端的近拍范例可以参考。
| 24mm广角端近拍 |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1.7、1/1600s、ISO 200、24mm。虽然说用最近距离对焦并不一定用搭配最大光圈使用,不过小编习惯这种组合加上LX100广角端的开放光圈画质优异,所以根本没在怕的啦!以下是100%的原图裁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所搭载的4/3吋感光元件与G1X M2的APS-C较为接近,而G1X从一代到二代都有个小小的遗憾,那就开启近拍模式后的影像画质会变得松散,就算缩光圈改善的效果也有限,这个症头最严重的还是属于Fujifilm的X100系列,但LX100完全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喜欢玩近拍拍些花花草草或食物的话,LX100绝对有实力胜任。
| 75mm望远端近拍 |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2.8、1/640s、ISO 200、75mm。正愁不知道要用望远端近拍什么题材的时候,天外飞来一只蜻蜓!看来牠想登上01相机版已经肖想很久了,事不宜迟我赶紧变焦到望远端75mm,同时将光圈设定在f/2.8来拍摄,但因为蜻蜓占据画面的比例过小,所以我选用“定位焦点”来拍摄的成功机率会比较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图是100%裁切原图后的结果,好像连蜻蜓的表情都给拍了下来,就算距离30公分画面占比也不高,但100%检视这表现还是非常够水准,不论是广角端或望远端的表现小编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 镜头新增控制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突起的镜头虽然牺牲了携带上的便利性,但善加利用这部分的空间同时也让LX100的操控性更出色,实体光圈环让LX100调整光圈时更确实,同时可采1/3 EV级调整(f/1.7~2.8之间有四阶可调整),当焦段在望远端75mm,光圈环指定在f/1.7时,当下可使用的光圈值还是在f/2.8,但焦段缩回24mm时萤幕上的光圈值就会回到f/1.7,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任何焦段下皆是使用最大光圈在拍摄;最后补充一下,若是将光圈环设在“A”的话就代表自动光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光圈环下层的属于“控制环”,在标准模式下可用来进行变焦或是手动对焦,虽然可以指定控制环的功能但选择并不多,挑来选去还是标准设定最好用,可以参考以上的选单内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控制环下方的“图片比例切换钮”可以让使用者在1:1、4:3、3:2与16:9之间的构图作切换,而小编最爱用的构图比例还是3:2,虽然划素会降到1200万但视觉上比较吸引我,以上是1:1正方形的构图示范,在1:1模式下还是可以拍RAW+JPG档,且RAW的影像比例同样是1:1。
★ 全新的机顶设计 / 附外接式闪光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从机顶望去有没有发现LX100似乎多了又或是少了些什么设计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是的!为了加入电子观景窗,LX100不得不取消内闪这结构,但好在还有热靴座可以用来扩充外接式闪灯,同时在热靴上方可以看到双声道收音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也因为没有内建闪灯,所以随机会附赠一颗小型的外接式闪灯DMW-FL70,但最大出力也只有GN10,而且只能直打没有跳灯或摆头的能力,还挺让人失望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闪灯的左下方设有底座释放钮,背后也只有电源开关没有出力可调整,闪灯出力只能透过相机内的选单调整,说实话这颗闪灯的功能还真是阳春,体积虽然小但带出去还是会觉得麻烦,因为实用性不怎么高。
★ 新增独立快门速度转盘与曝光补偿转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顶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加入机械式的快门转盘,犹如RF旁轴相机般的操作方式,在各种手动模式下可以更清楚掌握自己所需的曝光条件,各级快门之间亦有1/3 EV的调整空间,这时得由机背转盘来代劳。各位是否有留意到LX100设有“T快门”呢?在没有快门线的情况下就会了解T快门的优势了,虽然最长曝光时间只有120秒,但不需要像B快门在曝光时非得压着快门钮不放,T快门的第一下是开启快门帘,第二下才是关闭快门帘。独立的曝光补偿转盘也是LX100新增的重点,利用大拇指快速的就可以增减EV值,但是让我感到惋惜的就是在“M模式下搭配自动感光度”作业,这时曝光补偿的操作是无效的,期待日后韧体更新能够解决。
各位一定很好奇LX100取消拍摄模式转盘之后,那过去那些滤镜或场景模式要如何叫出来,那还不简单!LX100直接做了颗独立键给用户而“FLITER”就是其中一颗,只要按下该键就可以切换创意控制的内容,同时支援手动曝光,这是LX100与FZ1000的区别。强调专业操控感LX100,若是对光圈、快门这类的摄影专有名词一窍不通的话也别担心,因为LX100贴心的增设一颗“iA”按键在快门下方,按下后你只需要专心在构图上,曝光就交给相机完成吧!不过在iA模式下是无法同时使用“FILTER”的唷。
★ 支援电子快门与静音模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论是快门速度转盘或是曝光补偿转盘,在转盘的外圈都有明显的止滑纹路,借此增加操作时的手感,这两具转盘皆可以大拇指单指来进行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快门转盘上所标示的最高快门速度是1/4000秒,不过这里指的是机械快门,若是启动电子快门的话,快门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16000秒,这对没有内建ND减光镜的LX100来说也有些帮助,在光线过强时还有比平时多一级的快门可使用,我个人是习惯把快门类型设为“自动”,让它在机械快门与电子快门之间作切换。
LX100还有个特别的功能那就是“静音模式”,该模式启动后快门类型会强制设为“电子快门”,因为唯有电子快门才试完全没声音就跟用手机拍照一样;另外静音模式不论是操作选单、或是进行自动对焦、释放快门都不会有任何的声音出现,若是在图书馆或演奏会之类的场合就有机会派上用场。
★ 内建276万点电子观景窗 / 三颗Fn自订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机背搭载一片三吋92万点的液晶萤幕,不但无法翻转同时也不支援触控功能,一时之间实在很难让人适应,因为松下的可交换镜头相机一直以来都主打这两项功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少了多功能的机背萤幕,好在LX100直接内建电子观景窗于机身,设有红外线感应器与屈度调节器,电子观景窗的分辨率高达0.33吋/276万点,拥有100%的视野率以及0.7倍的放大倍率,这样的放大倍率再用肉眼取景时容易显得吃力,尤其是垂直取景的时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背方向键同时也整合转盘功能在内,同时可用来调整感光度、自动对焦点、白平衡以及快门驱动模式。最后可以留意机背右上方的止滑凹槽,而它也是提高LX100稳定度的关键之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机背一共拥有三颗Fn自订键,而每颗自订键可自订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以LX100为例我只选择将Fn1设为“照片样式”其余两颗Fn按键则维持原设定。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实机试玩。各位可以留意开关机速度,还有各选单转盘的操作反应,LX100在这几项的表现都很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机身右侧一览,不难发现正面的橡胶握把略微突起,若蒙皮能连右侧都包复的话,那么外观看起来应该会更有质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的防尘盖打开后可以看到AV OUT/DIGITAL与HDMI的传输埠,让小编意外的是居然没有内建3.5mm的麦克风插孔,再来就是不支援USB充电。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从机底的产地标签上可以得知LX100的产地来自中国,与过去相比已经少了日本制的优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并没内建内存,支援的储存媒体包括SD、SDHC、SDXC,包括UHS-I(U3)的高速传输记忆卡。在充饱电的情况下LX100最多可以拍摄350张静态照片,以DC的表现来说算是中规中矩。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拍摄样本(点缩图后可检视原始大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支援RAW+JPG拍摄 / 机身编修RAW档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搭载4/3吋的感光元件但是有效划素却只有1200万,这样的组合在市面上非常的罕见,因为自家近期的M4/3相机多数采用1600万,重点是它都还支援机身编修RAW档。
★ 准确的自动白平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自动白平衡可说是非常的准确,我记得这是GX7开始做出的改变,不论在自动白平衡的稳定性或是人像的肤色上皆是;进行测试的这段期间,但我从却未手动调整过LX100的内容,因为自动白平衡的颜色够准所以没这必要。
★ 各级感光度表现(LX100 vs. RX100M3)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标准感光度范围是ISO 200~25600,RX100M3的标准感光度范围是ISO 125~12800其中LX100的高感光度数值领先对手一级,当延伸ISO开启后会新增一个ISO 100的选项,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片幅较小的RX100M3当对手来比较呢?其实没有特别原因,单纯就是因为它们两者的镜头规格接近,加上RX100M3又是我的随身机,所以想比较看看4/3吋与1吋感光元件的高ISO差异有多少。LX100附有ISO上限设定的选项,我将它设为ISO 6400,因为这是我最能接受的画质,再来一般降噪的选项藏在“照片样式”之中,这里的慢速快门降噪我一律都是设为关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附加压缩档: (登入后即可下载档案)
▲测试环境:微光室内、光圈先决/手动曝光、手动对焦、高感光度降噪:标准、长时间曝光噪声消除:关闭、上脚架、倒数计时拍摄。
两台相机在拍摄时的焦段我都设定在等效70mm,脚架放置的位置也都相同,但裁切后的视角还是有落差,那是因为两者影响划素不同所造成的差异,LX100是1200万而RX100M3是2010万。再来就是考验眼力的时候了,从前面的范例以及过去的评测经验中可以得知,LX100与RX100M3这两款的影像调性都偏向锐利且解像力都不错,所以在检视上面各级感光度的时候,可以直接看橘色头发娃娃身上的网点,LX100的感光度到ISO 3200身上的网点都还是可以清楚辨识,RX100M3从ISO 800开始网点就已经消失了,毛球上所能保留的细节差异则是比较小,因为能保留的都有限。总结来说LX100直到ISO 1600都还可以视为工作值,我可以接受的堪用值来到ISO 6400。
★ 照片样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内建六种照片样式,分别还有对比杜、清晰度、降噪与饱和度这几项可以进行微调,不过因为松下近年的“创意控制”功能太过好用,举凡有高饱色彩和或是黑白影像的需求,我都是直接按下FLITER来选择“创意控制”,只有在拍摄人像时我一定会套用“照片样式”,以下有风景与人像在各种“照片样式”下的表现结果,有兴趣不妨参考参考。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拍摄风景的时候多数我会选择套用“鲜明”样式,因为饱和度与对比度都比较高;拍麻豆或家人的时候则是切换到“人像”样式,因为人像样试拍出色的肤色会比较白晰,看起来自然比较讨喜。
★ 突出显示阴影 / 智能动态 / 智能分辨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对影像编修软件略有涉猎的朋友应该都用过“曲线”这功能吧?借由曲线可以快速的调整高光、中间调以及暗部的阶调,在GX7推出以前我们要调整照片的对比度就只能透过“照片样式”这功能,不过从GX7开始加入“突出显示阴影”这功能,可快速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调亮阴影或是自订曲线后存为常用设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智能动态在过去的机种里也常常可以见到,就像是C家的“自动亮度优化”、N家的“D-Lighting”、S家的“DRO”功能,可依照程度的高低来突显亮/暗部的细节;再来智能分辨率简单的说就是增加影像的锐利度,有四种强度可以选择,我建议是设为STANDARD即可。以下是智能动态四级的差异比较。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智能动态:OFF / LOW / STANDARD / HIGH。
★ AF模式 / 自订多点对焦 / 峰值对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AF模式选项与GH4同样的完整,不论在何种AF模式下只要都可以与“测光模式”进行所谓的测光连动,简单的说就是对焦点移动到哪里,LX100就会针对该点或该区块进行自动测光的动作,就连点测光也同样支援,各位可以放心。以下有LX100使用75mm望远端加上“1点”自动对焦的对焦速度测试,记得点开Youtube看看唷!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75mm望远端 /自动对焦速度测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左图的49点自动对焦占画面比例高达九成,自订为9点、6点或是4点;右图是“1点”自动对焦模式可指定的对焦框尺寸,共有15种尺寸可以选择,最可惜的就是不支援触控萤幕,所以在移动对焦点时还必须倚赖机背的方向键,操作起来有点不顺手,我想这是为了与GX7还有GM1刻意做出的产品区隔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承袭GH4的对焦优势,那就是“自订多点对焦”功能,用户可以从49颗自动对焦点之中任意自选所需的对焦点位置及数量,就算是把它设为“X型”也没问题,其中默认的“水平模式”用来定点摇镜拍摄移动的车辆真是非常的好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切换到手动对焦时,除了可以放大检视之外,还可以开启峰值对焦来提高手动合焦的效率,录影时也同样支援非常的实用;使用峰值对焦前可先自订“侦测等级”,其实这也就是高光轮廓的强度,再来“显示色彩”就属于高光的色彩了,你可以选择看起来最醒目的颜色,仔细看或许你可以发现右图的TORO猫的眉毛有出现绿色高光的情形,那代表合焦的范围。
★ HDR 提升暗部细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HDR功能只限在JPG档案格式下作业,或是用RAW或RAW+JPG的格式下作业就常常得切来切去,这点不是很人性化;HDR的动态范围有三级可以选择,测试时我都是设定在±3,因为这样比较能看得出差异。HDR启用后按下快门会连拍三张照片然后自动进行合成,拍完即可马上检视成果,几乎感觉不到有任何的延迟,这方面的表现还不错!以下是HDR开启前后的差异,各位可以自行比较看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DR OFF:可以看出背光的树林细节几乎不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DR ON(±3):HDR开启后原先背光的暗部细节全都重现了,但相对画面的对比度也降低了,乍看之下会显得不够讨喜,若有改善暗部的需求我会建议同时也试试创意控制中的“高动态”或是单纯用智能动态来提升暗部细节。
★ 创意控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创意控件目多达22项,与过去曾介绍过的GX7、GH4均相同,这回我最常用的创意控件目就属“生动”以及“动态黑白”,因为它们分别属于高饱和的彩色调与高对比的单色调,都是属于讨喜的影像风格;另外像是旧时光、深刻艺术、玩具相机、阳光...这几项创意控制也是我中意的类型,以下有我的实拍范例可以做为参考,LX100在套用创意控制选项时不仅可以同时记录RAW+JPG档,还可以自订光圈、快门、感光度之类的曝光参数,弹性非常的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旧时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动态黑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高动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焦点色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深刻艺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漂白效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模型效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星芒滤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全景拍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因为没有独立的拍摄模式转盘,所以全景摄影这功能藏在快门“驱动模式”底下,必须要在JPG档案格式下才能使用,这就跟使用HDR的时候一样麻烦...若是能在RAW+JPG档案格式下直接拍摄那就方便多了;全景拍设有四种移动方向可以选择,几乎随便拍都可以成功,且没有限制一定要全景拍完才可以结束,使用者可依照自己所需的全景长度来取景,要结束前多按一次快门就可以强制结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潮镜公园A。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潮镜公园B。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小油坑。
★ 缩时拍摄 / 停格动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因为没有GH4那颗快门释放模式独立旋钮,所以在执行缩时拍摄时必须从选单内执行,最近测试V-LUX(也就是FZ1000的双生机)时我就是用左图的设定来作业,间隔三秒拍摄一张照片,一共拍摄800张,这样会耗费40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要抓准日或时间不然就白费功夫了,说实话拍缩时的时候真的很无聊...又时候又得喂蚊子,重点是视线又没办法离开相机,不然被借走就完了。P家的缩时拍摄功能有个很贴心的地方,那就是会估算拍摄结束的时间,不必自己换算间隔秒数与拍摄张数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不一定是整数,但我只要可以掌握结束时间接下来的行程也会比较好安排。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停格动画的功能与缩时拍摄非常相似,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停格动画不需要设定“影像计数”,什么时候想停就可以停,但它无法预约拍摄时间或是结束时间,一定要有人在旁边控制;缩时拍摄就算拍到一半想中止也一样可以立即制作影片,且所有缩时拍下的照片都会被保存下来,事后再透过影片剪辑软件编辑也没问题。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TimaLapse A。拍摄地点位于台北市大稻埕,几个月没来没想到这里又开始动工了,不知道是要做什么工程呢?这影片是我事后利用Vegas重新编辑的结果,因为拍摄的照片划素约1200万,但FULL HD其实只用得到200万的影像区域,也因为这个优势所以可以营造出缩时途中变焦的假象,其实只是在同一组影像上 移动位置而已。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TimaLapse B 。拍摄地点位于小油坑,拍到最后太阳下山一人都不剩,旁边又有天然的硫磺蒸气不断冒出,感觉有点毛毛的...拍完后就赶紧冲下山了,因为好冷啊...
★ 支援4K 30p录影 / 可进行全手动曝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是Lumix第三台可直接录制4K影片的相机,第一台是GH4、第二台是FZ1000(依照发售时间来计),但以“不可换镜”加上又是“4/3吋感光元件”的机种来看,LX100可是万中无一,市面上除了LX100应该没有第二台了!(不要跟我说D-Lux...因为它们是双生机...)。LX100可录制的4K影片为 30fps(MP4),录影同时可以进行手动曝光以及光学变焦并且可录制立体声,很可惜的一点就是不支援外接麦克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有个“4K照片”的选项,开启了之后它会以撷取4K画质为优先,但其实它只是将影片画质固定在4K 30p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倘若你是用4K 30p录制影片的话,事后透过LX100撷取出来的静态影像画质也是一样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斑马模式”适用在录影模式下,此功能开启后画面高光处会显示斑马纹,用来提示拍摄者高光的面积是否会过大,或是拍摄参数是否需要再做调整。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A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B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C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D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E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F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G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H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I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J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K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4K 30p / 实拍L
★ 内建Wi-Fi及NFC功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在无线规格方面除了有Wi-Fi功能之外,还新增了NFC近场通讯功能,当行动装置首次与LX100配对时可利用QR码扫描功能快速配对成功,尔后要传输档案或遥控拍摄的话,开启行动装置的NFC功能靠近行动装置就可以立即连线,LX100的NFC感应位置位于机身左侧,而全机身也只有这里的机壳材质改用塑胶,因为这样才不会影响到NFC感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家的遥控拍照功能非常齐全,可调整的拍摄项目几乎与相机本体不相上下,且支援全手动曝光拍照与录影,对焦时也可从行动装置上的萤幕进行触控,这至少让不支援触控萤幕的LX100拥有不同的拍照体验。LX100具备“T快门”的长曝功能,小编实际用遥控拍照来进行T快门曝光,发现同样可行唷!第一次按快门是开启曝光,第二次按快门就是结束曝光,日后在高山或酷热的环境下拍摄固定场景,或许就只需要待在车上吹冷气就可以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拍摄前也可以进行相机的基本设定,例如照片样式、创意控制、画质、测光模式...等等,就连停格动画也可以从这里执行唷。欲进行档案传输时可显示完整的缩图,包括RAW档也可以完整显示,同时照片的拍摄资讯也会被保留。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整体感受与使用心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今年高阶随身机的大放异彩,使得全片幅以外的可换镜相机跟着相形失色,这次能够提前试用到LX100还真是非常的过瘾!虽然韧体版本已经是Ver1.0,不过具原厂表示这并非最终韧体,所以在操作上还是有过到过一些小问题,但相信在影像品质方面已经OK了!因为我对它的画质真的非常满意。我们先从LX100的外观开始聊起好了,虽然称不上口袋机,但好拿好握的手感肯定会深受男性用户的青睐,尤其是觉得RX100M3或G7X机身过小的潜在买家,复古的造型越看越像多年前的Panasonic DMC-L1;再来LX100采用全新的操作模式,非常适合进阶摄影玩家使用,因为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皆有独立控制环及转盘,想要达到任何曝光条件很快就可以设定完成,因为是机械般的操作方式,不需要透过萤幕检视,所以也会更有效率,就像是操作RF旁轴相机一样,以种人机合一的感觉,而目前松下也只有LX100这台DC办得到!
接下来要跟大家聊聊画质与色彩这部分,因为我找不到原厂的MTF图,所以就干脆自己实测一次广角与望远端的各级光圈画质,没想到LX100在f/1.7开放光圈的画质就如此犀利,实在有吓到我...而且开启近拍模式画质也不会因此而下降,这是最让我讶异的地方,不过广角端当光圈缩到f/16时,画质会有明显的下降;望远端的各级光圈表现可就厉害了,几乎都是同样的锐利。色散方面其实不用担心,因为除了那张测试照以外,其它在拍摄反差大的场景中也不容易出现紫边情形,不过耀光可就避免不了,LX100只要直视光线很容易就会出现光斑,而且尴尬的是光斑并非光靠数码修正就可以解决的,下手前可以再评估看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100的色彩表现我自己是觉得恰如其分,因为我最在意的还是人像的色彩表现,照片样式套用“人像”拍出来的肤色还算不错,这样对我来说也就够了,因为我自己觉得LX100真正强大的是“FLITER(创意控制)”,要豔丽饱和的色彩、高对比的黑白照又或是充满复古情怀的文青照,通通都可以搞定,也因为在LX100在创意控制模式下支援全手动曝光,所以才深受小编的青睐!建议将来有入手LX100的话,可别忘了认真玩玩创意控制模式。
LX100跟GH4还有FZ1000在录影上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只要录影画质设定在4K,按下录影键就可以马上录制4K影片,不像GH4和FZ1000必须切换到录影模式才可以录制4K影片,若是在拍照模式下按录影键就只能录制FULL HD影片,这限制还挺怪的...好险LX100没有这个问题。不知不觉结语又快写完了,LX100实在是很容易让人流连忘返、想要一玩再玩的机子,可惜它不是口袋机的大小,否则我的小朋友又要出走啦!本篇有大量的实拍照以及4K影片可以参考,各位可别错过了,最后可以参考小编所整理的优缺点。
值得赞赏的部份:
◎ f/1.7开放光圈即是工作光圈,除了广角端f/16以外,广角/望远的各级光圈画质都非常出色。
◎ 机身具备金属质感而且握把造型突出,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 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皆有独立控制环与转盘,充满机械操作感。
◎ 高ISO表现出色,ISO 1600可视为工作ISO,ISO 6400可视为堪用值。
◎ 电子观景窗画质细腻。
◎ FILTER模式下也可以进行手动曝光
◎ 4K录影途中可进行全手动曝光与光学变焦。
◎ 支援4K录影与静态影像撷取。
◎ 可直接拍摄缩时摄影并输出为4K影片。
◎ 内建Wi-Fi与NFC传输功能。
可以改进的部份:
◎ 全景拍摄以及HDR需切换到JPG才可以执行。
◎ M模式下ISO设为自动时,无法进行曝光补偿。
◎ 对焦推杆与控制环的距离过近,操作时容易误触到控制环。
◎ 没有3.5mm麦克风孔。
◎ 没有内建闪灯
◎ 萤幕不支援触控与翻转。
◎ 不支援USB充电。
◎ 未内建ND减光镜。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0?拍摄样本(点缩图后可检视原始大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X5用了好几年,看到此台真的还满心动~
闪灯另购....不知道全部价格杀不杀?
是头香吗~~~
相簿 /photos/cashboy/
这台随身机的规格真的是很强大,
可惜缺少了可翻转的萤幕及内建闪灯,
如果是用Sony A6000的机身塔上LX100这样的镜头做成旗舰随身机那就太完美了,
还是期待 LX100 赶快在台上市、然后价格可以亲民一点。
没有内建内存!!!
没有RAM??? 我不相信
吉姆林 wrote:
照往例预计两年进行一...(恕删)
没有触控萤幕真是太可惜了
用过GF5/G6的萤幕触控对焦,简直方便好用到不行
吉姆林 wrote:
照往例预计两年进行一...(恕删)
喔!!!P家这台看来不会奶油味这样重了,是乎可以考虑的机型~
吉姆林 wrote:
照往例预计两年进行一...(恕删)
没有内建闪灯 真的蛮可惜的
不然这台真的不错
价格有竞争力 相信应该会卖得很好!
超赞的评测文!
心动的随身机阿! 爱上它的4K
吉姆林 wrote:
照往例预计两年进行一...(恕删)DC市场真的被手机吃掉一大部分.....
虽然今年的旗舰DC都很吸引人, 但是买了真的带出门的比例还是没有手机高....
嫌屎臭却又爱吃屎的人真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m1和gx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