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汉唐网元等时期为监督和限制地方官员权力所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1 )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1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
第1课:& 分封制、宗法制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分封制:
诸侯的义务:
解体的主要原因:
2、宗法制:
最大特点: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2、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和宗法制& 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3、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2、《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3、宗法制萌芽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周朝形成了完整制度。下列对其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内容是严嫡庶之辨、明长幼之分& ②按照血统远近以分享权力的制度
③力图避免权力、财产继承的纷争& ④以周王姬姓贵族排斥异姓贵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依附&&&&&&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5、“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6、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定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订立如此盟约(&&& )
A.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B.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
C.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 D.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
二、材料题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
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候之制……——《王国维遗书·殷商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
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
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4分)
(3)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2分)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4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2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2课:秦的统一、 始皇帝、三公、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皇帝”制度的首创者、内容、特点?
2、中央官僚机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主要职能?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2、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3、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 选择题
1、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3、秦朝实际负责管理、控制军事的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皇帝
4、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5、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6、《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赢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7、《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3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3课: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元朝的行省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 宋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2、“三省”的名称及其职能,如何评价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 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2、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使三省首长职责模糊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提高了办事效率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
A.推行郡国并行制&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解决土地兼并
2、《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
7、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二、材料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3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4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4课: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明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2、内阁的形成发展过程?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 )
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C.与皇帝“共治国事”&&& &&&&&&&&&&D.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2、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八旗制度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清只能“跪奏笔录”,这反映的问题是(&&& )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2、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
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
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
5、下列史料最能反映清朝军机处地位和性质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通过设置司隶校尉分化相权&&&& B.唐朝设御史台监督相权
C.明太祖废丞相建内阁制&&&&&&&&&&&& D.其主体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7、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决政事
B. 随着内阁地位提高,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 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
D. 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取代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5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5课: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雅典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
2、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  
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②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并由五百人议事会监督官员落实辩论的决议 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 ④民众法庭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一位法制史专家欲研究西方陪审制度的起源,他研究的最佳地应选择  
.雅典B.伦敦C.罗马D.巴黎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有四位同学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错误的
.这里的“人”是指“城邦”中的男子B.这里的“城邦”实际是指公民集团
.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D.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B.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D.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主观随意B.轮番而治C.三权分立D.依法治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前年)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④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反对民主制度B.主张人民主权& 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君主专制
二、材料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在希腊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三 希腊半岛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材料四 中国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疆域。……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分
希腊各邦的这些特点是如何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6)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6课:《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的作用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罗马法律发展的表现?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最大区别?
2、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规定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2、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
3、有关罗马法对近现代法律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B.《法国民法典》的有关内容以罗马法为蓝本
.不列颠法系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中国的《民法通则》与罗马法没有任何关系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不可冤枉一个好人。”这反映了罗马法的
A.无罪推定原则&&&& B.人人平等原则& C.不告不理原则&&&& D.一事不再理原则
2、“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颁布了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4、“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
A.批判了奴隶制的罪恶&&&&&&&&&& B.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C.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D.巩同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5、《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 材料反映了
A. 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 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
C. 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D. 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6、“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 B.保留习惯旧俗&& & C.强调法官至上&& & D.体现人人平等
7、《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的影响是
A.罗马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B.有效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秩序
C.被征服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D.野蛮的习惯法从此被废除
二、材料题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法律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比较明显的阶段性。试说出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演变的概况。分
罗马法对罗马国家的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分
罗马法渗透着哪些法律观念?罗马法对后世有何影响?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7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7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体现分权与制衡的?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2、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有权解散议会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A.《权利法案》B.《1875年宪法》&&& C.《1787年宪法》&&& D.《民法大全》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 &&&&&&& (&& )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3、英国人普遍认为沃尔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4、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5、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
&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6、“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7、英国的《权利法案》的实质意义在于(&& )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
C.保障工人权利和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告了君主专制正式废除
二、材料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o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1分)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3分)
高一历史假期导学单(4_8 )
【主干知识回顾】(用时:约10分钟)
要求:依据一体化讲义中【自主学习】问题,抓牢基本知识点背诵以下课时,重点为:第8课: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及其国家权力结构、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默写】(用时5分钟)严格默写,要有红笔订正的迹象。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有哪些、如何评价?
【错题回放】(用时:约2分钟)
要求: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下,结合解题方法,注意圈划关键词如时间、人物、限定范围等。
1、对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D.卢梭
2、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美国宪法在1787年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 ②没有表明人民拥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③自由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④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总统任命受制于总统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自主检测】(8分钟)
要求:1.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下,细心做题。& 2.每题必须有解题过程,有效信息的圈划
一、选择题
1、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这种政体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最大不同
A.政府对总统负责&&& &B.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C.政府和政府首脑都有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D.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2、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3、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下列关于美国总统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七年选举一次&  &&&&&&&&&&&&&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1789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 D.1862年以后共和党开始执政
4、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以下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由原则&&&&&&B.民主原则C.联邦制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
7、在美国,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直接原因是(&&& )
A.美国总统的权力&&&&&&&&&&&&&&&& &B.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C.美国立国之初邦联体制的弊端&&&&& D.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8、&“(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 )
A.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 &&&&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 &&&&D.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二、材料题
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o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
&(1)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分)
(2)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课后,甲同学认为英国的政体有效,乙同学认为美国的政体进步。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十一假期导学单答案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答案】C
【解析】考察对宗法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也就是制定宗法制目的就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政权统治。故选C。
2、【答案】B
【解析】 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个时代分别对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封建”是指分封建国也即分封制而非封建社会,故选择B项。
3、【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分封制。根据引文意思分析,秦国有卫商,被分封于商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规定功臣、先朝后代、王室子弟有接受分封的可能。商鞅由于在秦国的变法的功劳,被分封于商地。
【自主检测】
1、【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在封建社会,血缘分封已经和传统西周时期的分封意义不同,被封的对象没有获得领土和独立的地方统治权,不同于以往的诸侯,故选D符合题意。
2、【解析】根据所学史实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而中国将进入封建社会是春秋战国;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确立。
3、【答案】A
【解析】考查宗法制。④说明错误。
4、【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封弟周公”说明周公是分封的对象,而周王是分封者,周公是大宗,鲁国是小宗。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目的。关键信息:“不使……疑”“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所以目的在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
6、【答案】D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嫡庶继承关系应该反映的是宗法制,说明西周建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此题应该选择C。
二、材料题
(1)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或: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2)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3)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4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同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任答2点共4分,)
(4)特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任答2点共4分。)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解析】根据材料,天子的印称为玺,用玉来制作,禁止民间使用玉来制印,这些规定和君主比如在服饰样式、颜色、车驾规格等一样,都旨在反映君主为了突出“天子至尊,皇权至上”,严禁老百姓僭越。
2、【解析】关键信息是:“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也就是说不再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它是分封子弟为王;那就是C三公九卿制即封建的选官用官的官僚体制。
3、【解析】“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大意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粮食丰收,路上没有因饥荒逃难的百姓。据此本题选A项,BCD项说法与材料没有完全吻合。
【自主检测】
1、【解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正确答案为B。
2、【解析】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关键信息:“官吏不能世袭”“皇帝”“俸禄”“首先”可以判断是秦朝。
3、【解析】秦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三公: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但实际政治生活中太尉是虚设,军事权力由皇帝亲自掌握。
4、【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公经过朝议的方案供皇帝裁决,可以避免皇帝的决策失误。A选不能体现,CD项说法错误。
5、【解析】通过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地方行政制度来考查考生的综合比较分析能力。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分封制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而郡县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是按宗法制进行层层分封的,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ACD三项排除。
6、【解析】秦始皇的传至千秋万代的国家制度,就是开创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整个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
7、【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222),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郡县制是中央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驰道通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全国的统一,因此也有利于驰道的畅通。
二、材料题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分)&&
(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2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有所分散。并且,中书省掌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制有互相制衡,最终决策权归皇帝,故B正确。
2、【解析】从材料“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中可以了解到,这种制度应指隋唐确立起来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3、【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要理解题干古文的含义,再根据其信息来做综合判断。题干古文的大概意思是讲述三省的长官地位较高,不轻易给别人权力,所以皇帝为了牵制他们,就任命了其他官员进行牵制,只是用了其他官名而已。增加官员,互相掣肘,必然影响办事效率,所以选D。
【自主检测】
1、【解析】材料反映了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汉武帝时诸侯国问题越来越,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附益之法”等措施来解决诸侯国问题。“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管。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附益之法”不允许诸侯王召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2、【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到明清一直是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皇权至上性不容动摇故应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的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并不是导致地方分裂割据的主因故应排除D。此题应该选择B。
3、【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由文人学士集团组成,扼杀了创造力指的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方式。故此题应该选择C。
4、【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根据题干“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分析,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排除BD。C项说的不具体,当今教育发展有综合化的趋势。
5、【解析】材料中汉代的选官制度指察举制。唐代的选官制度指科举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科举制的实行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大增加,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6、【解析】三省六部制调整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C、D描述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因与题意不符,排除。正确选项为B。
7、【解析】根据所学,BCD三项都是封建君主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实行的措施,A项说法错误较为明显,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由丞相统领,不存在削弱丞相地位的情况。
二、材料题
(1)主要依据:血缘;(1分)
制度:嫡长子继承制。(1分)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2分)
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2分,答出一点即可)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
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
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3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4)中国科举制;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3分)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解析】考查清朝军处机。从题干中“画成依样棹葫芦”,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大臣是不参与决策的,而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跪受笔录”。
2、【解析】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明太祖废丞相,清沿袭明制,故清代不可能有丞相,选择D项。
3、【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明代的内阁制虽然习惯上也被称为“相”,但已无实质意义,仅有“相”名而无“相职”和“相权”,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自主检测】
1、【解析】考查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本题较为常见,大臣从“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本题选C项。
2、【解析】考查明朝的内阁制。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到明成祖时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助理机构,符合题干和材料的要求。
3、【解析】 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的程序:“……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处只是起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
4、【解析】本题考查了军机处的有关知识。A项错误,设立于雍正帝时期;B项错误,军机处设置初期为处理西北军务;C项军机大臣主要是皇帝选用的亲重大臣。本题选D项,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
5、【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最能反映清朝军机处地位和性质”和所学史实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而D项表述军机大臣没有实权符合要求。
6、【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唐朝时期的御史台是检查百官的职务,没有天线与皇权的矛盾。名称注时期设置内阁,C项史实错误。
7、【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票拟权只有内阁时期才有的,而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设立,故A不正确;内阁不是句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故B不正确;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是清朝,不是取代内阁,故D不正确。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可知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D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信息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结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公民所享有的民主政治,而妇女、儿童、外邦人不是公民,所以不享有当时的民主政治,除此之外,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实行的。
3、答案 C
解析 西方陪审制度起源于古罗马。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自主检测】
1、【答案】A
【解析】考查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此处的“人”指的是城邦的公民。
2、【答案】A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各选项的判断来选出正确答案,B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中是现代民主的源头,轮流执政等措施对现代民主有重要意义;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与本题材料无关联,根据材料本题选A项,反映了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3、【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C。这个司法程序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说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力,“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看,民主法庭的法官并未严格依照法律执法,这反映了雅典民主的主观随意。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强调的是人应该关心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是解释“什么是人性”,所以②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处于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期,故③正确。因此,本题应选B项。
6、【答案】C
【解析】本题较简单,材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由于雅典民主制度的直接民主形式,导致民主权力滥用和误用。
7、【答案】C
【解析】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中“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苏格拉底反对抽签选举等方式参政议政,也就是反对直接民主,选择C项。
二、材料题
答案 面积小,独立自治,农耕经济不发达,但商品经济和海外活动频繁。
面积小使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具有连续性;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互利、民主观念。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答案 C
解析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奴隶的权利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这反映了《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的本质,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该女子为奴隶,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所以法庭不予理睬。
3、答案 D
解析 罗马法的影响也涉及到亚洲,中国的《民法通则》吸取了罗马法的精华,因此D项明显错误
【自主检测】
1、【答案】A
【解析】 考查罗马人的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重视证据和无罪推定原则。
2、【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法的发展。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罗马法律。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罗马文化。“所有权并不移转”说明私有财产是受保护的。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说明罗马法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罗马对世界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公平公正的法律理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5、【答案】D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用法规和客观的判断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说明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6、【答案】A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第一句信息“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后面举的例子是对此中心句的具体说明。这句话是“没有……就不能……”结构,一读就感觉很有原则性,则表明罗马法很重视法律程序,法律至上。那么依此,C很明显错误。法律中存在奴隶明显然是等级制,不可能人人平等,故D不对。而B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所以不选。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B、C选项属于万民法的内容,排除。因为铜表法不能解释所有的法律问题,习惯法依然被部分保留。排除D。故选A。
二、材料题:
答案 罗马建城《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公民法》,罗马帝国《万民法》。
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处理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各族的共同发展,巩固了政权。有利于罗马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答案:C 解析:要紧扣题目所述的“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一句进行选择。A项是政治 制度。BD项是结果的影响。C项才是法律方面的影响
2、答案:C 解析:英国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美国元首具有行政权、军事指挥权、外交权。
【自主检测】
1、D 2、D 3、D& 4、C&& 5、D&& 6、B& 7、A
二、材料题
(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分) 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
(2)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3分)
【自主纠错与答案解析】(用时5分钟)
要求:&&& 1. 题目重审重做,须有有效信息的圈划 。
2. 涉及知识点及时记忆 。
3. 注重反思总结和探索。
4.& 要有订正痕迹,选项涉及的错误之处进行改正。 不会订证的打“*”
【错题回放】
1、C 2、C 3、B
【自主检测】
1、B 2、A 3、C 4、A 5、A 6、A 7、C 8、A
二、材料题
(1)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4分)
(2)英国: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和政体的稳定。美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唐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