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数码相机t701相机可以改变快门速度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在这里,就是在西安
【摄影】【徕卡】【徕卡M系列机械旁轴相机简介】
关于LEICA M系列的历史,如果从照相机的结构上来进行断代的话,可以分成2个时期:1是A型历史、2是M型历史。
从字面也许就能看出如此分叫的依据,自1925年LEICA推出了A型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ARNACK Model LEICA,止1957年的LEICA IIIG,但1954年的M3给此系列算是打上了终止符号。由于本文主要是探讨M系列的发展与变化,所以关于BARNACK Model我们就没有必要更加深入的探讨下去了。
1954年M3的出场开始了M型的发展史,2002年LEICA更是推出了集M型LEICA大成的M7。从M3到M7的M系列究竟是如何变迁的?又是如何被评价的?我们通过抓点带面来探讨一下M系列的发展过程。
大家都知道国际照相器材博览会是每个厂家发布新产品的重要机会,所以每到开会时大家都翘首以待。如果要说博览会上的重大事件,怎么也绕不开1954年M3发布时的博览会的。M3可以说是改变了照相机历史的一部机器,如此说可能会招来足够盖座大仓库的砖头,但如果大家仔细想想,也许会认为我说的多少是有点道理的。
LEITZ公司当年将M3的推广活动搞的非常壮观,而且发布当日在博览会举办地柏林的照相机店中和世界各地主要LEICA代理商处就能买到M3,这种现象在照材博览会的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现象。
引发&M3冲击波&的新型LEICA M3出场
M3是台单眼式内装距离计、取景器倍率大约0.91、在M系列中有着最长基线68.5的旁轴照相机。距离计像场清晰、不仅和以往的旁轴一样能够左右合焦而且还可以上下合焦,测距精度大力提升。而且和测距是连动式,视野框可以自动因镜头转换,采用了像差自动修正功能。取景器中平常表示的是50MM的取景框,由于和镜头交换连动,当换上90或是135镜头时会自动出现变化。
镜头卡口也由从前的旋入式L口,改进成了更易于更换的带4爪的插刀式。而且L口的所有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用在M3上。
快门转盘也由BARNACK Model的2轴回转式变成了1轴固定式。快门速度标记变成了等间隔式,不用每次调整快门时再提起转盘来调了。这种改变对现在来说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快门转盘的此凡改进为外置测光表和快门同步奠定了基础(LEICA M测光计)。过片也从旋钮式改为把柄式。对装片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良,不用再剪掉135胶卷的引出部分就可装入胶卷了。
由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就可看出,M3是完全不同于BARNACK Mode的新型LEICA机器。
据说之所以取名M3,是取自德语中MEHR(英语的MORE),意指操作起来比以往的机器更迅速、更简便、可靠性更高。虽然机身看起来比BARNACK Mode的个头更大,但这却没有被看成是缺点。原因就在于取景器、快门、卷片等功能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这些变化使M3得到了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的好评,但也使各个国家的照相机厂家受到了空前的冲击。特别是日本厂家,这也是后来人们称之为&M3冲击波&的起源。因为日本厂家当年举起的是&赶超LEICA&的大旗,来提高和发展旁轴照相机的。但是当已经达到顶峰水平的M3出现在日本厂家面前时,焦躁感马上在这些厂家中爆发了。日本光学开发出SP打算用来和M3对抗、千代田精工也终止幻想着手开发MINOLTA SKY、CANON也开始销售VT、VI L等照相机。不过,结局是由于谁也无法开发出能够超越M3的旁轴照相机而绝望,将目标转向了当时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单反照相机。可以说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单反照相机王国&,全是因M3冲击波促成的。
重视广角的M2和不被人识的M1
比M3晚4年,1958年M2登场。虽然基本沿袭了M3,但围绕取景器等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
视野框取消了135MM,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35MM。而且35、50、90MM视野框在变换镜头时自动随之变化。35MM视野框的增加是LEITZ公司在听取了用户意见的基础上增加的,大家都抱怨M3上用广角时需加外置取景器的种种不方便。由于35MM视野框的增加,没有办法,M2的取景倍率降低到0.75倍,导致的结果是有效基线长变短。因此将会影响到测距精度,但由于上限是90MM,所以影响不是很大。另外关于望远镜头的使用,自BARNACK Modl时代起就采用了单反照相机接环样的&眼镜&架来使用望远镜头,最长镜头可以用到400MM也没有问题。这在某个方面反映出了LEITZ公司的方针就是着力旁轴。
除了上述的改进之外,视野窗的采光窗也进行了简化(采用竖状带波纹的塑料制品)、卷片为一次式(M3的初期型是2次过片式,后期也改成了一次式)。另外,作为内部重大的改进之处增加了快门刹车机构,此机构的增加减轻了过片间隙不稳的现象。如此机械装置的的进步,M2就着上了M3简略版的色彩,但没有M3那样受人们的喜爱。
后来在1969年,推出采用M4的装片机构,安装可进行微距摄影50MMF2的M2-R限定生产2000台。
M2登场一年后,以59年的M2为基础,省略了测距计的M1登场。这属于聚焦不须依靠测距计靠目测来完成,或者说摄影距离是固定的是专为科技摄影等而开发的机种。取景视野框只有35MM和50MM,测距计的取景窗被堵上,外观上和M2大不相同。同时也省略了自拍机构。此M1是后来陆续出场的MD、MDa等照相机的先驱机,但由于这些机器的产量都很小(不足10000台)出名度当然就很低了。
另外,1963年推出了完全拿掉了取景器部分的MD。MD的D就是documentation,就是记录的意思,MD真是机如其名,是用来拍摄手稿等特殊用途的照相机。
1966年又推出了MD的改良型号MDa,装片机构采用的是1967年要发布的M4的装片机构。
更进一步的是1980年LEICA将M4-2的距离计、取景器略掉命名为MD-2。和MDa最大的区别是附件插座改成了带X接点的热靴。
由于M1、MD、MDa、MD-2都是用做特殊目的,所以生产的数量很少,收藏的意义大于实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作为LEITZ公司一方面当然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和单反照相机对抗,另外就是能极大发挥自己显微镜系统性能,所以才推出的这些照相机,但无论怎么看,都说不上是很成功。
● 改变了LEICA M族的M4
1967年M4开始发售。将M4可以看成是在M2的视野框上追加了135MM,取景器中表示有35、50、90、135 4种取景框而来的。和M2的不同之处不仅仅就上述这点,最大的不同是采用了花辫型固定装胶卷机构,后来的M族基本延续了此种结构。此种结构使得大家抱怨LEICA M族的装片难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将过去那种旋钮式的回片改成了转轴式,为了不干涉取景器部分,设计成了斜坡式,除了M5和CL没有继承外,其他都沿用了M4开创的此种外形。而且在过片柄的尾部加装了黑色塑料套柄。
由于上述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将M4说成是M2的改良品种还是有点道理的。以装胶卷为中心的各项改良措施,使得LEICA M族变得更加易于使用了。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LEICA M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因为我们从后来几款机器继承M4的诸多改良之处,是不是可以如此理解?
1978年将M4的自拍功能省略、在附件插座上加装X接点热靴,推出命名为M4-2的新型号。另,黑色机身并非涂成而是采用电镀工艺而成。
1981年推出在M4-2的基础上增加了28、75MM取景框的M4-P。由于28MM取景框的追加,取景器倍率降低到0.75。M4-2、M4-P都是由加拿大LEITZ制造。加拿大LEITZ公司设立于1952年,从BARNACK Model开始就已经生产了,是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司。
CL 评价二极分化严重、内装了TTL测光计的M5和CL
1971年M型LEICA历史上应该说出现大革新的机种发布了,那就是内装了TTL测光表的LEICA M5。一上片快门幕帘前方装有cdS测光元件的测光板就会立起,当快门释放,此测光板就会自动收入机身底部的仓中。测光方式为点测,大约相当于90MM镜头的画角。测光表示取景器中有指针和追针方式。而且,为了使快门速度选择时变得更迅速,快门速度盘采用了大型化设计。有闪光灯热靴、回卷柄放在了机身底部。但取景窗部分基本沿袭了M4的设计。
M5出场的时机正是恰到好处,因为当时正是单反照相机采用TTL测光方式风起云涌的时候。由于TTL部分的安装,M5机身变大、变重,日本的LEICA迷更是将M5形容为&快餐盒&。并且由于M5的外观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机种,对M5评价出现了严重的2极分化。说不好的在当年占上风,但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市场不看好M5,当停止生产后反倒是评价出奇的好,特别是最近出现了再评价的风潮。还有由于M5的产量比较少,在2手市场上价格表现很出色,这可能是出乎厂家和LEICA迷意料的。
是否因为考虑了用户反对M5的大型化的因素还是其他,只是推测,1973年推出了M5的小型版,和日本MINOLTA进行技术合作的LEICA CL(日本叫LEITZ MINOLTA CL)。
由于大幅度进行小型化的缘故,快门转盘改在了前脸顶部、回片旋钮在机身底部等,据说设计时可是费了工夫了。TTL测光表和M5近似,为点测方式。测光表示采用的是取景器中OK亮灯式。但小型化带来的各项指标的下降还是很明显的,距离基线长为31.5、取景器倍率为0.6、取景框只有40、50、90MM3种,而且一部分镜头还无法使用。尽管有这些种种不足,但由于其个头确实很小,当时也是很引人注目的。
后来MINOLTA自己继续努力将M口的CL制造成光圈优先AE,推出了CLE,但距离计部分还是在LEICA公司的技术帮助之下完成的。
M6TTL 回归过去的M6和M6TTL
M5、CL尽管是LEICA实现了装备内装式测光表的机种,但由于机身比以前的机种增大和变重,可以说是得失相抵。特别是外形变化,令世界各地LEICA迷大为不满,据说当时世界各地LEICA迷的抗议书搞得LEICA公司一筹莫展。因此到了M6又开始回归原点,以M3&M4之间的机身大小作为设计标准,将TTL测光装进去。最后选择了M4-P的作为母体,设计出了新的装有TTL测光计的M6。
1984年开始销售的M6,采用SPD测光元件直接测量快门幕帘中央贴有的白色圆,这是一种新方式的TTL测光计。测光表示不是指针式,用LED来表示。除此之外,其他的是以M4-P为基准,取景框和M4-P的一样。
德国制造的M6受到用户的极度期待,后来不同倍率的M6也陆续登场。
1998年,LEICA又紧锣密鼓的推出了装备有TTL自动控制闪光功能的M6TTL。取景器倍率从此也丰富多样了,有0.58、0.72、0.85三种。0.58没有135MM取景框,0.85没有28MM取景框。看来要选全能的话就只有0.72了。
是不是可以说,正是M6TTL给M7开辟了推出的通途?
● 2002--- ????引发再度评价LEICA的M7出场
在2002年美国的PMA博览会上,LEICA公司用M7掀开了LEICA M系列历史上的新的一页。有光圈优先AE功能、TTL闪光同步达到1/1000秒高速的M7展现在我们面前。有时侯觉得LEICA真是3年不鸣,一鸣则要惊人。其实M口的AE机,KONICA RF推出的很早,但轰动效应只有LEICA能做到。实际上自1984年M6的出场到1988年的M6TTL的开售,LEICA迷们一直在等待后续的新机出现.谁也没有预料到等来的是一反LEICA传统的首台电子快门机M7.M7除了引人注目的AE曝光功能外,其他的和M6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LEICA还是为摄影者设想到万一没有电池时不影响拍摄的办法,保留了二档机械快门:1/60,1/125秒.测光联动范围也比较广,最长曝光时间可以达到32秒.就我个人的感受,从实用的角度看,KINOCA RF也许更好一些,不过遗憾的是RF已经停产。
其基本和M6 TTL相同,只是在其中装备了新的功能而已.有很多人感叹的说LEICA终于走向光圈优先AE了,但也有的人说LEICA不能如此干的。其实如果我们回眸LEICA M族的发展史就会发现,LEICA采用的是不紧不慢的渐进主义。LEICA这么多年来,在如何能将旁轴照相机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上进行了不懈的摸索和实践,那么出现错误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但M7的推出,作为旁轴照相机的代表将会引发我们对旁轴照相机来个重新认识是毫无疑问的。
● 2003年4月MP上市--- 是复古还是念旧的全机械MP?
LEICA的行事方法向来是出人意料,自1954年M3以后,世界各地的LEICA迷的喜怒哀乐几乎被LEICA的每一款新品所左右.当然LEICA的新品开发也被LEICA迷们所反制.回看胶片照相机发展变化,基本上是曝光AE化,快门电子化,聚焦AF化的过程,M7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像个蹒跚的老人缓缓向我们走来的.那么在胶片机大势一去不复返的现在,LEICA推出MP究竟是何用意?是为了复古?还是为了怀念M6?从MP的命名来看,MP是为满足专业人的需要所准备?另外一个意思是&完美无缺的机械式&(Mechanical in Perfection).机身轻便,采用了铝合金冲压件,顶盖采用了耐压的铜合金等,坚持和继承了M系一直以来的用料和工艺风格.机身尺寸可以理解为是M6的传承者,高度比M7,M6低了2.5MM左右.过片,回片机构和M3的相同,机身正面的LOGO消失,简洁的 机身给人一种好像是从M2变形而来一样.MP2005年又出了一种自由组合版本,实际上就是客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组合,但其他并没
有多大的变化,如同M系的其他机种的各种纪念版本一样.MP在2004年6月还出过一款专门针对日本市场的M系上市50周年MP纪念机,只出了600台而已.
2005年11月的天价MP3全球也只是限量生产了1000台限量版.
总体而言,MP是为了满足那些喜欢机械式.全手动一族的产品.
至此,徕卡结束了机械旁轴相机的继续更新,M8以后,数码旁轴的M系列正式取代了机械旁轴,成为了徕卡的新宠。
站长在关注徕卡Mini M( Leica Mini M )
徕卡Mini M
参考价格:¥19000
商家报价:¥18600至¥31000
相机类型:卡片相机
有效像素(万):1620万
感光器件:CMOS
传感器尺寸:APS画幅(23.6×15.8mm)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液晶屏像素:92万
取景器类型:电子取景
等效35mm焦距 :28-70mm
对焦点数:11点
快门速度:30-1/2000秒
连拍功能:支持
电池类型:锂电池(BP-DC8)
电池性能:450张(根据CIPA标准)
产品简介:徕卡Mini M.搭载1650万有效像素传感器,采用了徕卡VARIO-ELMARIT固定镜头,等效35mm焦距28-70mm,最大光圈F3.5-F6.4。感光度范围为ISO 100-12500。内置闪光灯,支持全高清视频录制。电池续航能力约360张。
徕卡Mini M热门行情行情|07-09行情|06-11行情|01-08行情|12-18行情|12-05行情|12-04行情|11-29行情|11-29行情|11-29行情|10-09
徕卡Mini M 在线购买
商品/规格/促销
优缺点大杂烩
1位网友点评5(满分5.0)
-----颜熙对
精彩提问标题作者回复11111111
同品牌最热产品
周边相关产品
3.0英寸屏幕相机排行
卡片相机排行
万相机排行
1000元以下相机
热门链接:
接下来您可以
天极网手机客户端
数码相机新品推荐
数码相机品牌排行
Leica(译:徕卡/莱卡)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的品牌,由莱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茨... []
客服电话:400-670-0058
官方网站:
商家促销信息
||||||||||Copyright (C)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京公网安备84号徕卡相机大全
&在摄影圈中凡提到德国徕卡(Leica),往往便会被添加上“光学帝王”或“影像巨人”之类的注解,总之,徕卡之名是芸芸色友所如雷贯耳的。不过如今,亦有另一种见解存在着,这就是在部分资深弄影者眼里,徕卡仅是银盐胶片岁月间的翘楚,而在眼前数字化介质大行其道的影像D时代徕卡却已然失去了辉煌。
“闻徕卡者多,用徕卡者少;对其膜拜者多,深晓其历程者少。”是高贵血统生成的优越感使得徕卡有失亲民,是客观存在的高昂身价令徕卡普及受阻。与其说,业界是关注影像D时代徕卡的生存现状,倒不如更本质点讲,在媚俗成风及发展导向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大家都想见识一下徕卡的高贵特质和皇者风采究竟还存留延续有几分?
在以下文字中,我们将重温徕卡在135规格相机发展史中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银盐胶片岁月中那些叱咤风云的作为。但是辉煌不能只留给昨天,由此,徕卡在今朝那凤凰浴火重享辉煌的深刻足痕,更是我们泼洒墨花的重点。
&&&&一切从“徕卡之父”说起
在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将35mm电影胶片引入徕卡相机之前,当时主流的照相机还停留在时时都需要笨重脚架支撑着的“木箱子”阶段,是巴纳克先生将硕大的“木箱子”进化成了小巧的金属材质匣子结构的现代意义上的135型照相机。巴纳克从1913年开始动手制作,到1914年制成了两台原型Leica(Ur-Leicas)相机。至此,照相机才有机会从贵族和艺术家们手中的奢侈玩物,变成真正以捕捉光影瞬间为己任的创作工具。巴纳克将其中一台原型Leica相机交给了自己的老板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恩斯特·徕兹因此得以荣幸地携带着这台小巧的新型相机完成了惬意的赴美行摄之旅。
徕卡之父奥斯卡·巴纳克
有了奥斯卡·巴纳克的天才创意才有了今天的徕卡,这便是巴纳克先生被称为“徕卡之父”的缘由。原型Leica是“制作”而来的,因为从工业化生产的概念上看,他没有规模量产,且基本属于纯手中制品,尚没有得到相对完整的产品工艺的支持。因此,两台原型Leica的诞生不能用“生产”或“制造”来形容,只能用“制作”来表述。在性能细节上,原型Leica装配了天塞结构的42mm镜头,具有1/40秒的快门速度,使用的胶卷是经过手工裁剪的35mm电影胶片,底片幅面为24&36mm。原型Leica算得上是照相机小型化的先驱作品,但更深远的意义却是,他撼动了当时4&5英寸幅面“木箱子”相机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一个先进的主流胶片及相机结像幅面标准。
徕卡原型机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战后巴纳克设计的小型相机才正式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在1925年举行的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展示性地推出了30台在原型Leica基础上改进而成的A型Leica照相机。A型Leica又被称为Leica
I型机,他装载的是50mm
f/3.5规格Elmar镜头,但仍未具备测距装置。在1926年A型Leica开始被B型Leica取代,B型Leica是早期徕卡相机中唯一使用康泼镜间快门(Compur
shutter)的机型,他因此也被收藏家和徕卡迷们称作“Compur
Leica”。B型Leica要比原型Leica和A型Leica先进许多,其快门速度能够在1秒至1/300秒之间调节,这使得组合曝光的自由度得到了显著扩展。
B型Leica约生产了1500台,直到1930年C型Leica上市后B型Leica才正式停产。C型Leica的创意之处是能够更换镜头,他可以配用同步上市的25mm
f/2.5广角或135mm
f/4.5长焦镜头,这两支镜头均为精良的Elmar结构光学产品。徕卡相机的奠基机型是巴纳克亲手制成的原型Leica,而其发展历程的第一个产业化阶段是由A型Leica、B型Leica、和C型Leica续接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资深的徕卡迷只将A型Leica特称为Leica
I型机,但收藏界也常常把A型、B型、C型这三款Leica早期机型统称为Leica I型机。
以“Leica”之名书写华章
必须知晓的是,Leica是由Leitz与Camera二组英文名字组合而成,他最初拼写组成的是“Leca”,后来为了防止与法国克莱乌斯公司1924年所推出的“eka”相机品牌发生混淆,才改成了“Leica”。从1913年“徕卡之父”巴纳克先生着手制作原型Leica机算起,至今徕卡已经徜徉于相机世界近百年,应该说Leica始终见证并推动着相机产业的发展轨迹。业界所公认的是,是有了巴纳克才有了今天的135规格相机,是先诞生了原型Leica机之后,才有了其后声名显赫的德国Leica相机品牌。
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徕卡在其相机发展历程的第二个阶段扩大了量产规模,并逐步完成了产品的标准化、制式化、系统化。1932年推出的Leica
II不仅具有标准螺纹镜头接口,而且使内置式测距取景器成为了基本标配。1935年的Leica
IIIa将快门速度扩展到了1秒至1/1000秒范围。1938年的Leica
IIIb进一步改良了测距取景器,以满足更多规格光学镜头的需要。1940年的Leica
IIIc不仅保持着1秒至1/1000秒的快门速度,而且出现了T档快门。在1949年的Leica
Ic身上出现了插入式光学取景器,1950年的Leica IIIf实现了全速同步闪光,1954年初推出的Leica IIIf
升级版产品还带有12秒延时自拍功能。
徕卡旁轴135相机M3
在1954年的西德科隆博览会上著名的Leica
M3隆重出场,由此徕卡也进入到了书写更璀璨华章的新阶段。由M3开始,徕卡逐渐改变了以往用I、II、III等字符的欧式习惯机型命名方式,而是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为主的全球化型号标注。而在产品的性能构架方面,Leica
M3亦显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全新标准化设计。首先,Leica
M3摈弃了传统的螺纹镜头接口(俗称L口),而采用了快速精密的插入式M卡口镜头接装方式,随后这种革命性的镜头接装模式开始被众多照材厂商争相模仿。其次,具有精确测距联动功能的亮框式取景器出现在Leica
M3身上,不同的取景框可以对应不同焦距镜头的取景范围并可自动校正视差,由此旁轴取景开始成为最完美的快速取景方式。再者,卷片机构计数自动归零,将过片旋钮改成行程合理的过片扳手,将相机机背设计成大开门掀开方式使得更换胶卷更为方便,集这些革新创意于一身的Leica
M3成为了当时功能最完善,性能最优越的相机宠儿。
M3很快便形成了一股强悍的“M3冲击波”,以至于徕卡的主要争锋对手蔡司后来退出35mm旁轴式相机市场的竞争,甚至日系照材厂商意识到追赶徕卡无望而开始转向侧重于单反相机的研发,这些都与Leica
M3的巨大成功存在直接关联。Leica
M3开创的是一个全新设计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制造最适合摄影者使用的相机”,徕卡其后的主力机型M2(1958年)、M4(1964年)、M5(1971年)、M4-2(1977年)、M4-P(1980年)、M6(1984年)等,基本都是按照M3开创的这个理念设计并发展完善起来的。
群星闪耀的M与平凡低调的R
徕卡M系列产品中绝对是经典涌现,不过“最经典”这三个字注定只有Leica
M3才有资格享有,但是从销量方面看,1984年发布的M6和1998年推出的M6
TTL则具有更佳的市场业绩。M6配备了TTL测光系统,而且在取景器中亦有测光信息指示,他被誉为是“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式机型”。1998年徕卡在M6基础上分别生成了M6
TTL和M6 0.85这两个型号的改良版本,M6 TTL主要是加载上了TTL闪光控制系统,而M6
0.85则是视窗取景倍率为0.85X的M6。
&2000年3月,在跨入新世纪门槛之后徕卡发布了电子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M7。M7采用了电子控制机制的横走式快门,并具有光圈先决AE曝光模式、DX代码识别、主电源控制开关、后帘闪光同步、超高速闪光同步等一系列功能项目。徕卡虽然尽力而为将M7打造成了更适应潮流的机型,但现实却是,在新世纪的门楣之后澎湃的数字化影像大潮已汹涌而至,银盐胶片已经显得落伍了。需要提及的是,M7并不是M胶片介质系列机型的绝唱,徕卡在2003年还推出了Leica
MP,MP的全名是“Mechanical
Perfection”,即“完美的机械”。其实早在年徕卡就生产过300台白机身和138台黑机身的老版本MP,当时“MP”这两个字母指的是“M
system Professional
version”的缩写,其意为M系列中的高强度专业版型号。而2003版本的MP则是在“M系列常青树”徕卡M6正式停产两个月后发布的,徕卡迷们将他视为是M6的纪念版机型。
徕卡的M旁轴阵营实在是群星闪耀经典汇集,如今,使用银盐胶片的传统旁轴已进化成了今朝数字化介质的M8(网购最低价
27399元)、M9(网购最低价
52500元),但一提起徕卡M体系的产品,色友们仍然是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不过与M体系的风光永驻相比,徕卡在R体系单镜头反光式相机方面的作为,就显得平凡低调了许多。徕卡的单反开山作是Leica
Flex,他首先现身于1964年的世界照材博览会上,随后于1965年正式入市销售。说实话,徕卡介入单反相机江湖几乎是开局不利,他缺乏在单反机型方面的技术储备,Leica
Flex虽然工艺精良但却性能平庸。我们不妨多说一句,1965年著名的尼康(NIKON)大F已经雄霸单反市场长达6年之久了,而徕卡才刚刚开始推销自己的第一部单反相机。
随后,徕卡又相继发布了Leica Flex SL(1968年)、Leica Flex SL2(1974年)、Leica Flex
SL2-MOT(过片马达版的SL2)等单反机型,但均反应平平。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迫于德国本土人力及综合生产成本过高,再加之赶超日系单反相机技术已无可能,徕卡只得屈就选择与日本美能达(MINOLTA)公司展开全面合作,以维持自己的单反相机生产业务。国内摄影圈较熟悉的Leica
R4(1981年)、Leica R4s(1983年)、Leica R5(1987年)、Leica R6(1988年)、Leica
R-E(1990年)、Leica R6.2(1992年)、Leica
R7(1992年)等型号,均是徕卡与美能达在合作期内推出的。曾有评论界人士刻薄地说,这一时期的徕卡单反相机空有一个精美的壳子,其灵魂却是属于美能达的。在郁闷了20年之后,直到1996年的世界照材博览会上,徕卡才借着R8的问世重返至靠自身技术实力自主打造单反相机的新阶段。Leica
R8充分展现了徕卡在单反技术领域的积淀与成就,他拥有多分区测光、1/8000秒最高快门速度、TTL闪光控制、可更换对焦屏等一系列新锐性能。但是Leica
R8却注定难以获得成功,除了贵的离谱之外他还存在一个致命的技术软肋,这便是他竟然不具备AF自动对焦能力。至于2002年9月发布的Leica
R9,其本质无非就是以R8为蓝本改变了机身的部分材质从而在体重方面有所减轻,再就是曝光模式转盘等方面的小改小动罢了。
&&&适者生存的D时代
徕卡的声望和荣耀基本是由其M旁轴相机赢得的,他的银盐胶片介质单反产品却始终落伍于日系单反势力。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徕卡迷们曾呼吁:若是再没有AF自动对焦技术的突破,徕卡就没有必要继续生产单反了!不过在此刻,AF技术却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摆在了徕卡面前,这便是无可阻挡的数字化时代已经铺天盖地而来,胶片介质相机市场已进入快速萎缩阶段!&
数字化介质的影像D时代不仅锋难阻而且起点很高,我们不妨稍加回眸,胶片介质的Leica
R9是2002年9月现身的,而在日康泰时(CONTAX)已经发布了全画幅数码单反(DSLR)的始祖作品CONTAX
Digital。同在2002年9月,柯达和佳能也分别推出了全画幅DSLR(DigitalSingleLensReflex)机型,这便是曾取得巨大成功的柯达DCS
Pro 14n和佳能EOS 1Ds(网购最低价
43200元)。业界看到,当柯达、佳能、尼康等一线大佬纷纷在D时代潮流中奋勇争先的现实状况下,影像巨人徕卡却还驻足于胶片介质阶段。
徕卡最初选择的由胶片转向数字化介质的方案是数码后背,他于日宣布研发用于Leica R8(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R9相机的数码后背,而具体的研发工作基本是由美国柯达(Kodak)ISS(影像感光器件解决方案)部门与丹麦Imacon公司合作实施的,柯达负责CCD传感器等硬件设施,Imacon方面负责控制软件的开发。在日举行的德国科隆photokina摄影器材大展上,徕卡的数码后背系统DMR(Digital-Modul-R)正式亮相。DMR基本实现了徕卡的设计目标,他可以通过Leica
R8或R9现有的电子触点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将R8/R9由胶片单反变成DSLR。DMR采用的是1000万像素级别的CCD介质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为26.4&17.6mm,镜头的等效焦距转换系数为1.37X,感光度范围为ISO
100-800,通过IEEE 1394火线接口进行信息传输。
徕卡DMR系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实用价值并定型上市的数码后背,Leica
R8/R9也同时成为最早的能兼顾使用胶片和数字介质的135样式照相机。然而DMR系统真的太贵了,以至于绝大多数现有的Leica
R8或R9的拥有者都认为,投资DMR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添购DMR所需的预算已经足以购买一台日系顶级全画幅DSLR了。终于,在日徕卡公司宣布了DMR数码后背停产的消息。平心而论,DMR真的生不逢时,数码后背这种尝试性的过渡方案从初始理念上就是落伍的。影像D时代是个适者生存的时代,任何王者或巨人,也都必须遵循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
东西合璧才是明智之路
需要提到的是,在1998年徕卡也曾尝试性地推出过一部型号为S1的高标准数码相机,据说S1总共才制造了146台,其当时的出厂售价为1.68万欧元。请注意一下,这是1998年的1.68万欧元,这在当时绝对属于天价。徕卡S1搭载了非常规尺寸的超大幅面影像传感器,其像素数值高达2500万,业界对S1了解甚少,徕卡迷们多将他归于“特殊用途产品”或“科研专用机型”。
但在10年之后当人们早已淡忘了S1的时候,徕卡竟平地一声雷在日的器材大展上宣布了S1的后继机型Leica
S2的存在!S2有所拖延在2009年10月才完成了现货入市,他采用了新的传感器幅面规格和新的镜头卡口,其光学镜头资源自成体系。在具体细节上,S2的数字影像传感器尺寸为45&30mm,这要比135样式单反机型的全画幅传感器大56%,S2的解晰能力达到了惊人的3700万像素,独特的双快门技术使其闪光同步速度可达1/500秒。
很明显,徕卡要通过S2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崭新数码相机体系,伴随S2同步推出的新卡口光学镜头就有9支之多。评论界在震惊之余发出了新的感慨:巴纳克曾创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从而升华了摄影艺术,而今天的徕卡S系统又开始改写D时代的摄影史了。
平地一声雷的S2的确令人震撼,不过S2本身受身价所累,仍无法脱离奢侈产品的定义,现阶段他的机身报价超过了16万元人民币,能够接纳S2的也仅是商业广告等用途的少数客户。我们暂时还只能将S1和S2作为特类机型简述一二,因为他们无法代表徕卡在影像D时代的真实状况,徕卡的DC发展之路是奠定在“东西合璧”基础上的,其现阶段辉煌正果的代言者应是M9和X1等更具推广潜力的高阶DC机型。
在银盐胶片单反时期,徕卡也曾与日系美能达公司进行过长期合作,但在当时合作期内推出的R体系机型多是依赖着日方的内质技术,徕卡基本上就是保持了壳体风格和耀眼的“Leica”标示。因此,那些R体系的单反混血儿只能算是“合作”的产物,而绝对称不上是“合璧”的硕果。其后在影像D时代,在发展DC产品的过程中徕卡明智地与松下(Panasonic)紧密携手,推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机型,这些产品才称得上是“东西合璧”结出的硕果。
&从未自甘冷落
&&其实,徕卡从未自甘冷落,在正式携手松下之前他较早选择的伙伴是富士(FUJIFILM)公司。从年期间,徕卡与富士先后合作推出过Digilux、Digilux
Zoom、及Digilux
4.3等数款小型数码相机,不过这些机型虽然为富士添加了借以炫耀的资本,但对徕卡而言却并未取得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收益。需要说明的是,徕卡与富士的合作成果是通过“一枝双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也就是源自同一工装平台的产品被分别标注上不同的品牌标示,在不同市场区域销售。例如,欧洲市场上的Leica
Digilux 4.3,压根就是亚太市场版本的富士4700Z。徕卡与富士的短暂蜜月期结束后,从2001年下半年起便与松下建立起了正式合作关系。400万像素级别的Leica
D-Lux是徕卡与松下的第一个合作成果,D-Lux利用了松下DMC-F1现成的技术架构,但在外观样式上却变化甚大。D-Lux的壳体简洁、圆润,满载复古情结,由于他同早期由巴纳克先生亲手制作的原型Leica(Ur-Leicas)相机颇有几分形似,因此D-Lux也被徕卡迷们称为“数码版的徕卡原型机”。
接下来,利用2001年9月上市的松下DMC-LC5的技术内核,徕卡在2002年2月推出了Digilux
1,这是一款外观方方正正的机型,充满金属质感并依稀可见经典M旁轴产品的风骨,业界据此断言,徕卡迟早会打造出数码版的M旁轴相机。日入市的Digilux
2显现出了更浓重的“仿M”情结,由此也进一步激发了徕卡传统相机客户的兴趣。Digilux
2具有500万有效像素的解晰能力,并配用了28-90mm
f/2.0-2.4规格的高品质Leica镜头,可外接SF24D型闪光灯。
在此有个值得一提的小插曲,在2003年底德国美乐时(MINOX)公司发售了一款乖巧精致的“Digital Classic Camera
leica M3”,其实这是具有数码摄影功能的1954年版Leica
M3的微缩仿制产品。这部数码版的微型M3仅重95克,体积为65&44&48mm,搭载有130万像素的CMOS传感元件和35mm(等效135相机标准幅面)优质镜头。虽然其收藏价值远远超出了实用意义,但是徕卡无疑是借此再一次彰显了要使经典的传统M旁轴最终实现数码化的决心。必须说明一下,MINOX
GmbH相机部门在1996年4月已经归于徕卡门下,并专门从事专业迷你型相机的研发制造。
美乐时推出的数码版微型M3
资深的徕卡面对D时代的大潮不会自甘冷落,而在倾力投入这股潮流之后,徕卡更不会冷落本门赖以起家的根本基石M体系旁轴相机。不过,在真正意义上的纯正数码版M产品M8横空出世之前,“Leica”这面金子招牌下的消费级DC产品,基本都属于是与松下之间这场“东西合璧”的成果。
&&&关于“借鸡下蛋”之说
2是徕卡在与松下合作过程中推出的一部值得圈点的机型,他是2005年10月正式发布的,其亮点之处是采用了16:9的宽幅影像比例,并融入了源自松下的MEGA
O.I.S.防抖机制。虽然不少人指责Leica D-LUX 2在本质上就是松下Lumix DMC
LX1的翻版,但事实上,同一个成果被合作双方共同加以利用的例子在照材行业比比皆是。同样,2006年4月发布的徕卡C-LUX
1与松下的Lumix DMC-FX01也是同出一辙,只是在上市日程方面C-LUX
1要比DMC-FX01晚了两个月而已。日驾临的DIGILUX
3绝对是徕卡与松下合作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DIGILUX
3虽在本质层面完全就是松下DMC-L1的孪生兄弟,但颇受瞩目的是他能够更换镜头,而且采用的是4/3系统标准的镜头卡口。由此,部分舆论开始认为,徕卡已正式加盟了以奥林巴斯和松下为骨干的4/3系统阵营。徕卡DIGILUX
3搭载了750万有效像素级别的Live
MOS介质影像传感器,他拥有固定式眼平棱镜取景器和半透明的快速瞬回式反光板,因此他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单反相机,亦是徕卡推出的第一部可更换镜头的DSLR产品。
徕卡DIGILUX 3
&&& 与DIGILUX
3同日发布的还有D-LUX 3,我们不能因型号标注近似而发生混淆,DIGILUX 3是采用4/3系统标准的DSLR,而D-LUX
3则是小巧的便携类DC。D-LUX 3延续了D-LUX
2的16:9宽幅影像比例,采用的是1/1.65英寸CCD介质传感器,其有效像素数值达到了1010万。日真的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除了DIGILUX
3和D-LUX 3之外,徕卡还向业界奉献了一部“变焦王”V-LUX 1。意料之中的是,V-LUX
1几乎是松下大变焦旗舰产品FZ50的一次再版,除了配置有35-420mm(等效135相机标准画幅)规格的超大倍率变焦镜头外,V-LUX
1的LCD屏幕还能够进行便捷自如的多角度翻转。其后,在2007年3月被称为“口袋DC”代表作的C-LUX2也上市了,所谓“口袋DC”基本可等同于日系的“卡片DC”,均是以轻薄便携而见长。徕卡C-LUX2与松下的FX30源自同一设计蓝本,二者均为720万有效像素并搭载了28-100mm规格的广角变焦镜头。徕卡D-LUX4是D-LUX
3的升级版机型,他正式现身于日,其升级之处主要是配置了新的3.0英寸LCD屏幕,以及可选配特别设计的外置光学取景器。高标准的镜头配置也是D-LUX4的一大卖点,他搭载的是24-60mm
f/2.0-2.8规格的Leica DC
VARIO-SUMMICRON优质镜头,该镜头的解晰能力和畸变控制效果均属一流。D-LUX4被公认为是最具贵族气质的一部徕卡便携DC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之际,徕卡还奉上了限量版的D-LUX4精装纪念套机。同D-LUX4相携到来的还有C-LUX3,C-LUX3被认为是松下DMC-FX38的姊妹机,他被融进了面部识别、AF追踪跟焦、智能化LCD等诸多新锐功能。
徕卡D-LUX4
有业界人士将徕卡与松下的合作视为是徕卡进行的一场“自救行动”或“借鸡下蛋”式的投机,而公证地讲,这应算是一次圆满的双赢举措。将消费级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综合成本较低的日本,同时又能更好地吸纳日系厂商的电子技术及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Leica的光学精髓和高标准工装设计成果也有了用武之地。“借鸡下蛋”也好,“拿来主义”也罢,毕竟“Leica”这面金字招牌开始出现在更多普通DC产品的壳体上,徕卡产品的身价也向着亲民化、合理化的境界迈出了关键一步。拒绝“借尸还魂”的谬论
行文至此,终于要面对徕卡在D时代真正充满成就感的产品了,这就是M8/M8.2、M9、和X1。日面纱轻起的Leica
M8是经典M旁轴相机在影像D时代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获新生,他保持着M胶片体系机型贯有的外观风格,简约、严谨、皮实、复古。M8沿用着M标准镜头卡口和叠像式测距器,取景器基线全长69.25mm,有效基线长度是47.1mm。至此,那些崇尚“决定性瞬间”的信徒们在长久期待之后终于梦想成真了,在M7和MP为胶片时代的M旁轴体系画上句号之后,M8又对名声显赫的M旁轴系列相机做出了全新定义和与时俱进的诠释。
其后,在日徕卡在M8基础上又发布了M8.2,他针对M8的一些不足做出了改进。M8.2采用了新的金属焦平快门,减轻了快门震动和声音,但将最高快门速度由M8的1/8000秒降至成了1/4000秒。再就是,M8.2使用了高硬度蓝宝石玻璃外屏,大大提高了LCD液晶屏幕的视图舒适性和抗划痕能力。新的智能随拍模式也开始出现在M8.2身上,由此,那些未经训练的初级用户也可以驾驭M8.2去拿下精彩一瞬了。M8和M8.2采用的同是27mm&18mm尺寸CCD介质影像传感元件,解晰数值均为1030万有效像素,镜头焦距等效转换系数是1.33X。
徕卡使M旁轴体系相机再次成为被芸芸色友顶礼膜拜的弄影神器,那些胶片时期M相机的追随者,终于有了不改变以往操控习惯而又顺理成章迈入影像D时代的选择。不过徕卡似乎并未因M8/M8.2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满足,日横空出世的Leica
M9再次令业界为之震惊!M9绝对是一款使所有DSLR都顿感汗颜的惊世大作,他配载的是柯达KAF-18500型全画幅规格顶级CCD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达到了惊人的1800万,并可以兼容徕卡1954年之后发布的所有版本M标准卡口21-90mm焦程规格内的光学“长枪短炮”。M9一举将悠久的M体系相机推入到了全画幅时代和超高像素境界,徕卡在经历了凤凰浴火般的磨砺进取之后,再次显示了其影像巨人的本色。
莱卡M9&在日随着M9一起驾临的还有Leica
X1,X1不具有镜头更换能力,而是采用了镜头与机身一体化的桥式设计,他搭载的是一支约35mm(等效135相机标准幅面)的Elmarit高品质定焦镜头,通光孔径为f/2.8。颇受关注的是,X1采用了APS-C规格的CMOS介质传感器,传感器件具体尺寸为23.6&15.8mm。他拥有1200万像素的解晰能力,并配备有内藏可弹起式闪光灯,还能通过热靴配用SF58等型号的外置闪光灯或独立光学取景器。对于那些不愿为添购镜头而反复追加投资,或是对35mm人文经典广角痴心无二的徕卡迷而言,X1自然充满了诱惑力。
一些具有日系厂商背景的舆论曾无理地声言,认为M8/M8.2及M9不过是依然啃着传统M体系的老本,甚至将他们嘲讽为“借尸还魂”的产品。但事实是,M8、M8.2、M9、以及X1这些高阶机型均是徕卡独立设计研发的成果,他们血统纯正工艺精良,所蕴含的是袭承经典,自力更生,正果终成等多层要义,他们当属是影像D时代为数不多的高阶“德国徕卡”DC机型。我们无需在本文中回顾日系照材业从仿制德系相机起家的历史渊源,但是,坚决驳斥针对徕卡的这股“借尸还魂”的谬论却是必然的。
几经风雨,蛰伏数度,巨人本色今朝重现。既然已经修成了M9和X1这般正果,那么影像D时代的徕卡便注定会重享辉煌。凤凰浴火也许是一场无奈的升华,但在饱经与时俱进过程中的坎坷之后,徕卡获得了重生。过去,徕卡是相机革命的启动者,今朝,他更是最新技术变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回眸徕卡DC发展之路,我们不禁感叹,在已逝的与时俱进的日子里伟大的徕卡从未放弃过努力,从未失去过尊严!
原文链接http://www.jiankou.net/shop/listztxp.asp?id=1820&page=1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数码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