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离职心得刘晓煜离职了吗

LETF2011:联想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演讲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iyi&
  大家下午好,我叫刘晓煜,很高兴借由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国际化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同时在云计算的时代,我们怎么把云计算逐步落地的。谈到国际化,大家都在想国际化面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和不同业务。对IT来说我们面临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业务部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在中国要买一套精装修的房子,洗碗机定位为奢侈品。而美国精装修的房子,洗碗机是必需品。也就是说美国IT系统的依赖是端到端的依赖,如果有一天IT系统不运作了,企业就没办法下单,无法运作,这就是不同人群、不同业务对IT系统的不同需求。联想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  我今天想跟分享三部分的需求:一是国际化业务在集团级应用下,联想的端到端系统架构是什么样子。二是如何支持业务高速运作的;2005年联想购买了IBM PC部门,我们如何把这部分业务结合到联想的IT平台上。三是与大家分享一下当今的云计算时代,我们在谈论云战略的同时,如何把云计算在联想逐步落地。谈到IT系统搭建,首先要清楚IT系统的定位。这张图描述了联想当今的全球运作模式,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自己的产品部门,研发中心遍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全球有六个国家,遍布再墨西哥、中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新加坡是我们特别特殊的一个业务模式,新加坡是交易中心,我们通过新加坡交易中心把产品卖给全球各个国家的销售,这是联想的运作模式。如果大家看到这个运作模式,也就是说从研发到销售、供应链、生产,端到端需要一个全球的体系架构来支持。  这张图描述的是如何把业务价值链应对到IT解决方案,应对到我们应用的产品。今天的IT系统应用的是套装软件产品,一部分自开发,大部分是套装软件。从业务价值链来看,第一步是研发产品部门,我们研发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用于PTC来解决这部分解决方案的实施。对于市场和销售用客户管理软件管理,不仅仅是下单,还有市场行为的管理、产生的线索,从线索到商机,从商机到询价、定价,签署合同、下单,联想的业务模式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群体,也针对大客户,针对企业级客户,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所以联想前端的运作模式相对复杂,我们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纷繁纷杂,不仅仅是只针对一个群体,而是多个群体都要在这个系统上实现。  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解决方案,我们用SAP的CRM。当单下完以后到供应链,供应链是全球供应链,这套系统非常复杂,是多个系统综合提供了这套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采购的时候通过SRM解决方案使我们做计划,排产,一直到工厂生产部分,我们用不同的在一起搭配的,全球的物流用SAP的全球物流管理,同时还有进出口,这部分的业务映射下来需要多套解决方案支持。  联想产品卖出去以后,给所有客户提供售后服务,这个服务是端到端的服务,我们用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保修、全球呼叫中心,提供走修服务,同时备品、备件管理等端到端的流程都在这里搭建。我们用SAP的CRM提供解决方案。联想移动云计算战略  覆盖全球的财务,全球的企业都是用企业级ERP解决方案,联想使SAP ECC的解决方案。联想是上市公司,我们要财务报表合并,我们用BPC的解决方案。所以看到联想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相映射不同的产品来支持解决方案,搭建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平台。  我们不讲具体的细节了,这张图大家看到联想IT系统非常复杂,这不是联想IT的子集,这是联想支持整个业务运作解决方案的全集。大家看到,在左下角我刚才讲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研发互相协同,包括产品的功能化,一直到产品最后生成,要向市场发布,整个的过程。产品发布到市场以后,系统传输到后端的ECC、后端的CRM,会发我们的产品目录。ECC把产品的主数据,放在ECC里面生成,这就是产品的核心数据。从前端可以从某一个产品开始销售行为,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渠道下单,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渠道进行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会生成线索,通过线索生成商机,通过商机有一个定价系统,大家看到右边,全球定价,我们采购进来的备件成本算出成本价和定价,联想是精细化管理。  右手边有一个系统,联想的系统覆盖全球160个国家,这些国家有税务的不同,有法律的不同,税务不同和法律不同不可能用一个方案。我们用全球的税务解决方案,可以把不同国家的税务解决方案配置进去,同时在税务要求和税务法律进行变更的时候,会第一时间通知联想,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税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像我刚才介绍的,ECC是我们的核心系统,也就是说支持企业的运作。再往下大家可以看到计划系统,我们的排产通过这个系统进行控制。我想跟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是我们企业级的所有运作都是依靠这套系统来支持,但是这些系统的数据怎么样能够支持决策?这就是在左手边,大家看到BI/BW/BWA平台,基于BWA我们搭建了企业级数据仓库。也就是说所有的交易数据,在所有过程中生成的端到端交易数据都会聚集在企业级数据仓库里面。经过企业级的数据仓库生成多维度的报表,这个报表既可以支持我们的操作,也可以支持管理者的业务判断,也可以支持高管做KPI的评估。所以在报表分析里面是多维度产生不同的报表。  &再往左边是BPC,是基于所有的财务数据做的全球财务报表合并。也就是说外部业绩发布的时候通过BPC,这就是联想端到端平台,所有都在这个上面。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有不同的颜色。绿色是今天讲的,颜色的战略平台,支持今天联想业务的;还有橙色的,橙色是待会要介绍,我们谈到联想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起始点使用IBM,有一部分业务跑在IBM应用体系上,橙色代表一部分业务跑在上面,明年橙色从体系架构里面消失。还有左边和右边的粉色,这是代表我们的合作伙伴,其中有一是SaaS的应用,跑在合作伙伴平台上的。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联想国际化。我们从2005年购买IBM PC业务,购买PC业务以后面临的挑战比较大,确实是IT这个部门。为什么?在2005年起始点的时候大家看左边,IT体系、IT解决方案只支持中国区的业务。也就是说中国区的解决方案里面有市场、销售,这部分的业务是能够支持的。同时,我们也支持了供应链规划和整个产品制造,我们也支持了物流,同时还有财务的支持。但是仅限于中国。我们购买的是IBM Think平台,这是基于在IBM平庞大的应用架构上。这是当初IBM的,大家一看有在2000米高空照下来的简化板,右边是IBM的架构,有3000多个应用相互复杂交互在一起,支持了PC业务的运作。右边是联想战略平台,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怎么把自己的业务进行整合?整合的第一步要搬家。如果不搬家,我们业务的数据是不可能打通的,达不到端到端的数据高度透明及高效。  这里想跟大家介绍,我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大家看这张图,我们是按照分布式、分期分批上线的方式做一步步做了全球化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标红色的,支持全球业务,是Think品牌当时跑在IBM应用系统架构上的这部分业务,我们要搬到联想自己的战略平台,这是红色部分。与此同时,联想还有一个产品系列,是idea系列,我们要支持它在全球拓展。这部分是我们在11次分步上线的过程中做的很重要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从IT内部搭建一个完整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保证先进性、高效性和高灵活性,我们在每一次做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增强的,每次采用新的技术。从这三件事大家可以看到,业界不知道大家做ERP项目实施需要多长时间,大家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有的是三年。联想每6月有一次上线,不是几千人天的实施,是18万人天量级的实施,也就是说每天有名工程师为这些实施忙碌着。  我们国际化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6年开始的,第一件事是准备平台。在中国搭建了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以IBM的P系列作为主要的核心硬件架构。同时,我们进行了硬件、软件各方面的升级,同时我们也进行了ECC的升级,CRM的升级,保证我们平台在当时是最优的。接下来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锻炼我们的团队。2008年做了相对来说规模不大的实施,但这个实施为我们内部培养600、700人的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到现在是我们快速实施的过程,所以每6-8个月有一次上线,是18万人天的大规模。过去几年内不断地搬家,把大规模复杂的业务搬到我们现在的平台上。这个搬迁不仅仅是是一个拷贝,如果是拷贝我们今天是肯定做不成的。当初IBM有3000多个应用是人来人往,这些应用做什么大家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当时的出发点是做业务变革,按联想的业务模式支持业务,向海外大幅度的抗张。  今年年底,我们有一个项目是奥林帕斯项目,这个项目上线以后是我们联想IT系统的业务,绝大部分业务跑到自己的战略平台,在IBM体系跑的是欧洲几个国家,如果这样的话联想的业务都有高度的数据透明性,高度的数据相互可用性,互相为管理层展示一套相互互动的报表。这是奥林帕斯项目上线以后的状况。  接下来跟大家说一下,我们过去国际化这条路走得很艰辛,因为文化。最大的是我们有两套体系,两套体系并存的时候,做项目具有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证业务真长运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搬家。另外一个,联想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里,如何保证业务迅速扩张,IT还能够迅速支持。我们的方案是端到端的复杂方案,如何能够不断地加强平台的能力,同时还要保证速度。这个速度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需求向海外扩展的时候,我们还有MIDH新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移动互联新业务出来以后肯定有一套IT业务支持,也就是说迅速的业务增长要求IT系统有迅速的速度支持业务的增长。另外一套速度是数据,大家谈到报表的时候认为这个数据是8小时的数据,但业务需要实时的数据,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利用低的成本支持实时的数据,也支持业务快速运作和发展,这是IT面临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云计算时代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这是刚才旭东讲到的PPT,我在这里不给大家做进一步的介绍,我借用旭东的PPT从硬件架构的维度、移动终端的维度,联想内部如何一步步把云落地的。这是现有的硬件架构,现有的硬件架构以IBM P系列作为核心的基础,搭建起来这个架构。在这个之上,因为联想本身有自己的,我们采用自己服务器上进行了探讨。我们所应用的企业级应用有一个特点,用CS结构,在数据库服务器和集中服务器方面,我们还是停留在IBM P系列的大机器上。前段应用服务器,可拓展的应用服务器,我们尝试着用联想自己的服务器做的替换。它的优点是什么呢?联想自己的服务器具有高计算速度,CPU很快,提高了我们的性能;第二,成本相对比较低;第三,能够支持我们的业务。这就是今天的架构,我们从左边向右边迁移。迁移完成以后我们的计划搭建一个私有云,用联想自己的服务器搭建一个庞大的服务器体系,以支持内部的IT运作。  在企业级应用架构方面,我们有三层在考虑。第一层是红圈,是一个例子。大家想要买联想的机器可以在网上下单,用信用卡支付。用信用卡支付存在安全和认证问题。作为联想内部的企业应用,我们是不可能做的,所以这部分我们外包,外包给美国一家公司,他旗下有几百家公司都在做服务,是用云的概念提供服务,也是用SaaS的概念我们运用了某些非核心业务交易应用上做了外包。  谈到这里我想给大家总结一下,联想今天的IT系统有一个端到端的高度集成的体系,这套体系支持了联想业务的发展,我们也不断地探索在云计算领域里面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可以把联想内部的IT变成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用高速度、实时数据支持联想的数据飞速度向前发展。云计算不是只在云里,在联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真的是现实。联想产品在云计算支持了联想IT系统和联想的运作,我相信联想这个产品也给大家带来更高的益处,使在座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在云计算概念很快把概念变成现实,谢谢大家!
笔记本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114网址导航> 联想集团副总裁刘晓煜简介
联想集团副总裁刘晓煜简介 作者:中关村在线
  刘晓煜女士是联想集团& 副总裁, 全球应用开发部 ,CIO/BT Organization ,总经理。
联想集团副总裁刘晓煜
  联想是一家本部在中国,集开发、生产和销售台式计算机、、个人、、、存储设备、、IT管理软件及相关服务的跨国计算机技术公司。
  在加入联想之前,刘女士有超过10年的SAP实施经验,是SAP业界著名的专家。她涉及SAP实施,开发,咨询,全球服务支持等多个领域。
  刘女士于2007年9月加入联想,正值联想收购IBM PCD业务国际化进程中。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她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内部IT项目实施团队,独创了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模式。正是这支优秀的内部团队高质量,低成本的成功完成了快速的项目实施。在她卓越的领导和管理下,她的团队已经成功将端到端的IT系统在100多个多家和地区成功上线,更加有力支持了快速增长的业务同时助力业务变革。在刘女士的领导下,联想全球应用开发团队正在向国际化一流IT团队迈进。
&相关阅读: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薪酬涨至2136万美元
&&·微软高层调整 两大执行副总裁或离职
&&·联想集团第三财季财报:净利同比增32%
&&·联想组织调整 拆分四个独立的业务集团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TOP10周热门文章排行榜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15581-¥26970
上市时间: 2016年04月
产品数: 4
商家报价:¥187000
上市时间: 2015年07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12900-¥21500
上市时间: 2015年01月
产品数: 2
上市时间: 2009年06月
产品数: 6
上市时间: 2014年01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349999
上市时间: 2015年12月
产品数: 5
上市时间: 2016年03月
产品数: 3
商家报价:¥25000-¥28000
上市时间: 2014年06月
产品数: 2
商家报价:¥13990-¥15990
上市时间: 2014年01月
产品数: 2
企业人物访谈&|&&|&&|&&|&&|&&|&
刘晓煜分享联想集团IT系统的国际化进程
日 15:55来源:凤凰网商业
11月1日,联想携手全球信息技术主管大会(WCF),在深圳举办&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暨WCF-移动互联创新论坛&。在本次论坛中,联想和全球顶尖IT厂商、知名用户和业内专家一起,围绕&赢在移动云计算时代&的主题,展示为客户提供的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云方案云应用以及云计算终端在内的端到端的产品方案。联想通过主题演讲、高端对话等形式,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移动云计算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部经理刘晓煜和我们分享了联想集团IT系统的国际化进程,并分享当中的一些艰辛探索。
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搭建IT系统
在谈到IT系统搭建,刘晓煜说:&首先要清楚IT系统的定位。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自己的产品部门,研发中心遍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全球有六个国家,遍布再墨西哥、中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从研发到销售、供应链、生产,联想需要一个端到端全球的体系架构来支持。&
如何将业务价值链应对到IT解决方案
在谈到联想集团实际如何把业务价值应对到IT解决方案时,刘晓煜介绍说:&研发产品部门我们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市场和销售部门我们用客户管理软件;全球供应链,我们用SRM解决方案,这是个多系统综合套解决方案。全球的物流用SAP的全球物流管理解决方案。
联想IT系统国际化是从2005年购买IBM PC业务开始
联想IT系统国际化是从2005年购买IBM PC业务开始。之前我们的IT体系、IT解决方案只支持中国区的业务。所以我们购买了IBM Think平台,我们需要进行业务整合和数据的打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蔡功恒]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3/04 07:49
03/03 04:40
03/02 14:54
03/04 08:05
03/04 08:06
03/04 09:49
03/04 09:49
03/04 09:50
03/04 09:49
03/04 10:19
03/04 08:36
03/04 07:22
03/04 07:31
03/04 09:44
03/04 07:19
07/01 10:58
07/01 11:08
07/01 07:57
07/01 08:14
07/01 08:58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您好, []|
LETF2011:联想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演讲
  大家下午好,我叫刘晓煜,很高兴借由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国际化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同时在云计算的时代,我们怎么把云计算逐步落地的。谈到国际化,大家都在想国际化面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和不同业务。对IT来说我们面临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业务部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在中国要买一套精装修的房子,洗碗机定位为奢侈品。而美国精装修的房子,洗碗机是必需品。也就是说美国IT系统的依赖是端到端的依赖,如果有一天IT系统不运作了,企业就没办法下单,无法运作,这就是不同人群、不同业务对IT系统的不同需求。
联想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  我今天想跟分享三部分的需求:一是国际化业务在集团级应用下,联想的端到端系统架构是什么样子。二是如何支持业务高速运作的;2005年联想购买了IBM PC部门,我们如何把这部分业务结合到联想的IT平台上。三是与大家分享一下当今的云计算时代,我们在谈论云战略的同时,如何把云计算在联想逐步落地。谈到IT系统搭建,首先要清楚IT系统的定位。这张图描述了联想当今的全球运作模式,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自己的产品部门,研发中心遍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全球有六个国家,遍布再墨西哥、中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新加坡是我们特别特殊的一个业务模式,新加坡是交易中心,我们通过新加坡交易中心把产品卖给全球各个国家的销售,这是联想的运作模式。如果大家看到这个运作模式,也就是说从研发到销售、供应链、生产,端到端需要一个全球的体系架构来支持。
  这张图描述的是如何把业务价值链应对到IT解决方案,应对到我们应用的产品。今天的IT系统应用的是套装软件产品,一部分自开发,大部分是套装软件。从业务价值链来看,第一步是研发产品部门,我们研发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解决方案,用于PTC来解决这部分解决方案的实施。对于市场和销售用客户管理软件管理,不仅仅是下单,还有市场行为的管理、产生的线索,从线索到商机,从商机到询价、定价,签署合同、下单,联想的业务模式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群体,也针对大客户,针对企业级客户,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所以联想前端的运作模式相对复杂,我们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纷繁纷杂,不仅仅是只针对一个群体,而是多个群体都要在这个系统上实现。
  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解决方案,我们用SAP的CRM。当单下完以后到供应链,供应链是全球供应链,这套系统非常复杂,是多个系统综合提供了这套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采购的时候通过SRM解决方案使我们做计划,排产,一直到工厂生产部分,我们用不同的在一起搭配的,全球的物流用SAP的全球物流管理,同时还有进出口,这部分的业务映射下来需要多套解决方案支持。
  联想产品卖出去以后,给所有客户提供售后服务,这个服务是端到端的服务,我们用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保修、全球呼叫中心,提供走修服务,同时备品、备件管理等端到端的流程都在这里搭建。我们用SAP的CRM提供解决方案。
联想移动云计算战略  覆盖全球的财务,全球的企业都是用企业级ERP解决方案,联想使SAP ECC的解决方案。联想是上市公司,我们要财务报表合并,我们用BPC的解决方案。所以看到联想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相映射不同的产品来支持解决方案,搭建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平台。
  我们不讲具体的细节了,这张图大家看到联想IT系统非常复杂,这不是联想IT的子集,这是联想支持整个业务运作解决方案的全集。大家看到,在左下角我刚才讲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研发互相协同,包括产品的功能化,一直到产品最后生成,要向市场发布,整个的过程。产品发布到市场以后,系统传输到后端的ECC、后端的CRM,会发我们的产品目录。ECC把产品的主数据,放在ECC里面生成,这就是产品的核心数据。从前端可以从某一个产品开始销售行为,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渠道下单,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渠道进行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会生成线索,通过线索生成商机,通过商机有一个定价系统,大家看到右边,全球定价,我们采购进来的备件成本算出成本价和定价,联想是精细化管理。
  右手边有一个系统,联想的系统覆盖全球160个国家,这些国家有税务的不同,有法律的不同,税务不同和法律不同不可能用一个方案。我们用全球的税务解决方案,可以把不同国家的税务解决方案配置进去,同时在税务要求和税务法律进行变更的时候,会第一时间通知联想,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税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像我刚才介绍的,ECC是我们的核心系统,也就是说支持企业的运作。再往下大家可以看到计划系统,我们的排产通过这个系统进行控制。我想跟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是我们企业级的所有运作都是依靠这套系统来支持,但是这些系统的数据怎么样能够支持决策?这就是在左手边,大家看到BI/BW/BWA平台,基于BWA我们搭建了企业级数据仓库。也就是说所有的交易数据,在所有过程中生成的端到端交易数据都会聚集在企业级数据仓库里面。经过企业级的数据仓库生成多维度的报表,这个报表既可以支持我们的操作,也可以支持管理者的业务判断,也可以支持高管做KPI的评估。所以在报表分析里面是多维度产生不同的报表。
  再往左边是BPC,是基于所有的财务数据做的全球财务报表合并。也就是说外部业绩发布的时候通过BPC,这就是联想端到端平台,所有都在这个上面。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有不同的颜色。绿色是今天讲的,颜色的战略平台,支持今天联想业务的;还有橙色的,橙色是待会要介绍,我们谈到联想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起始点使用IBM,有一部分业务跑在IBM应用体系上,橙色代表一部分业务跑在上面,明年橙色从体系架构里面消失。还有左边和右边的粉色,这是代表我们的合作伙伴,其中有一是SaaS的应用,跑在合作伙伴平台上的。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联想国际化。我们从2005年购买IBM PC业务,购买PC业务以后面临的挑战比较大,确实是IT这个部门。为什么?在2005年起始点的时候大家看左边,IT体系、IT解决方案只支持中国区的业务。也就是说中国区的解决方案里面有市场、销售,这部分的业务是能够支持的。同时,我们也支持了供应链规划和整个产品制造,我们也支持了物流,同时还有财务的支持。但是仅限于中国。我们购买的是IBM Think平台,这是基于在IBM平庞大的应用架构上。这是当初IBM的,大家一看有在2000米高空照下来的简化板,右边是IBM的架构,有3000多个应用相互复杂交互在一起,支持了PC业务的运作。右边是联想战略平台,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怎么把自己的业务进行整合?整合的第一步要搬家。如果不搬家,我们业务的数据是不可能打通的,达不到端到端的数据高度透明及高效。
  这里想跟大家介绍,我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大家看这张图,我们是按照分布式、分期分批上线的方式做一步步做了全球化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标红色的,支持全球业务,是Think品牌当时跑在IBM应用系统架构上的这部分业务,我们要搬到联想自己的战略平台,这是红色部分。与此同时,联想还有一个产品系列,是idea系列,我们要支持它在全球拓展。这部分是我们在11次分步上线的过程中做的很重要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从IT内部搭建一个完整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保证先进性、高效性和高灵活性,我们在每一次做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增强的,每次采用新的技术。从这三件事大家可以看到,业界不知道大家做ERP项目实施需要多长时间,大家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有的是三年。联想每6月有一次上线,不是几千人天的实施,是18万人天量级的实施,也就是说每天有名工程师为这些实施忙碌着。
  我们国际化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6年开始的,第一件事是准备平台。在中国搭建了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以IBM的P系列作为主要的核心硬件架构。同时,我们进行了硬件、软件各方面的升级,同时我们也进行了ECC的升级,CRM的升级,保证我们平台在当时是最优的。接下来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锻炼我们的团队。2008年做了相对来说规模不大的实施,但这个实施为我们内部培养600、700人的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到现在是我们快速实施的过程,所以每6-8个月有一次上线,是18万人天的大规模。过去几年内不断地搬家,把大规模复杂的业务搬到我们现在的平台上。这个搬迁不仅仅是是一个拷贝,如果是拷贝我们今天是肯定做不成的。当初IBM有3000多个应用是人来人往,这些应用做什么大家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当时的出发点是做业务变革,按联想的业务模式支持业务,向海外大幅度的抗张。
  今年年底,我们有一个项目是奥林帕斯项目,这个项目上线以后是我们联想IT系统的业务,绝大部分业务跑到自己的战略平台,在IBM体系跑的是欧洲几个国家,如果这样的话联想的业务都有高度的数据透明性,高度的数据相互可用性,互相为管理层展示一套相互互动的报表。这是奥林帕斯项目上线以后的状况。
  接下来跟大家说一下,我们过去国际化这条路走得很艰辛,因为文化。最大的是我们有两套体系,两套体系并存的时候,做项目具有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证业务真长运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搬家。另外一个,联想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里,如何保证业务迅速扩张,IT还能够迅速支持。我们的方案是端到端的复杂方案,如何能够不断地加强平台的能力,同时还要保证速度。这个速度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需求向海外扩展的时候,我们还有MIDH新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移动互联新业务出来以后肯定有一套IT业务支持,也就是说迅速的业务增长要求IT系统有迅速的速度支持业务的增长。另外一套速度是数据,大家谈到报表的时候认为这个数据是8小时的数据,但业务需要实时的数据,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利用低的成本支持实时的数据,也支持业务快速运作和发展,这是IT面临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云计算时代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这是刚才旭东讲到的PPT,我在这里不给大家做进一步的介绍,我借用旭东的PPT从硬件架构的维度、移动终端的维度,联想内部如何一步步把云落地的。这是现有的硬件架构,现有的硬件架构以IBM P系列作为核心的基础,搭建起来这个架构。在这个之上,因为联想本身有自己的服务器,我们采用自己服务器上进行了探讨。我们所应用的企业级应用有一个特点,用CS结构,在数据库服务器和集中服务器方面,我们还是停留在IBM P系列的大机器上。前段应用服务器,可拓展的应用服务器,我们尝试着用联想自己的服务器做的替换。它的优点是什么呢?联想自己的服务器具有高计算速度,CPU很快,提高了我们的性能;第二,成本相对比较低;第三,能够支持我们的业务。这就是今天的架构,我们从左边向右边迁移。迁移完成以后我们的计划搭建一个私有云,用联想自己的服务器搭建一个庞大的服务器体系,以支持内部的IT运作。
  在企业级应用架构方面,我们有三层在考虑。第一层是红圈,是一个例子。大家想要买联想的机器可以在网上下单,用信用卡支付。用信用卡支付存在安全和认证问题。作为联想内部的企业应用,我们是不可能做的,所以这部分我们外包,外包给美国一家公司,他旗下有几百家公司都在做服务,是用云的概念提供服务,也是用SaaS的概念我们运用了某些非核心业务交易应用上做了外包。
  谈到这里我想给大家总结一下,联想今天的IT系统有一个端到端的高度集成的体系,这套体系支持了联想业务的发展,我们也不断地探索在云计算领域里面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可以把联想内部的IT变成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用高速度、实时数据支持联想的数据飞速度向前发展。云计算不是只在云里,在联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真的是现实。联想产品在云计算支持了联想IT系统和联想的运作,我相信联想这个产品也给大家带来更高的益处,使在座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在云计算概念很快把概念变成现实,谢谢大家!
推荐微博: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曾国章离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