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工业免费发型设计软件件免费下载

 |  |  | 
您所在的位置: >
>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工业机械手书籍
软件类别:/
软件语言:
相关链接:
软件大小:5.23 MB
运行环境:Vista/winXP/win7/win8
软件评级:
更新时间:
手机扫一扫下载
HTML与CSS入门经典第七版
精选40部玄幻小说
电视剧《青云志》改编自萧鼎小说《诛仙》
盗墓笔记系列全集
经典而又全面的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建筑设计手册
最新攻略资讯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是关于工业机械手的设计书籍。
软件特点:
目录.........................................................1
文摘.........................................................3
Abstract.....................................................3
第一章 绪论
1.1机械手概述.............................................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4
1.2.1机械手的组成.
1.2.2机械手的分类
1.3国内外发展状况.. ...........................................................................................7
1.4课题的提出及主要任务………………………………………………8
1.4.1课题的提出
1.4.2课题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座标型式与自由度……………………………………….10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11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12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12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12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12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12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12
第三章 手部结构设计
3.1夹持式手部结构…………………………………………………….14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
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3.1.3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第四章 手腕结构设计
4.1手腕的自由度……………………………………………………….18
4.2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19
4.2.1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4.2.2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
4.2.3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校核
第五章 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气缸的设计与校核
5.1手臂伸缩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4
5.1.1尺寸设计
5.1.2尺寸校核
5 .1 .3导向装置
5 .1 .4平衡装置
5.2手臂升降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6
5.2.1尺寸设计
5.2.2尺寸校核
5.3手臂回转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7
5.3.1尺寸设计
5.3.2尺寸校核
第六章 气动系统设计
6.1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29
6.2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的参数化绘制…………………………30
第七章 机械手的PLC控制设计
7.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31
7.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
7.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7.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31
7.3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32
第八章 结论…………………………………………………………………...36
致谢…………………………………………………………………………….37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图片(1/1)
,软件? 软件下载后?飞翔小编十二分诚意等待着您的投诉与建议
APK文件怎么打开,下载APK文件如何安装到手机?推荐使用
软件无法下载
下载后无法使用
与描述不一致谢邀。&br&&br&梯级上的踏板(水平面)、踢板(前立面)、以及电梯两端的梳齿板都带有纵向齿槽,这些齿槽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防滑——防滑一般是采用材质处理,而不是形状。它的作用是防止卷入异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故障。&br&&br&&b&非专业,如本答案说法有误,敬请纠正。&/b&另,图解画得不太好看,大家轻点吐槽。&br&&br&&img src=&/bba86bd4e3f151dfe9f16f112f905436_b.pn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br&当扶梯运行接近尽头的时候,梯级会开始放平,最终进入梳齿板下。假设梳齿板不做成带梳齿的,只是一块平整的盖板,梯级踏板上也没有齿槽的话,在接口的地方就一定会留出一个缝隙,如下图:&br&&img src=&/9bb257a34f45c940d647f7_b.pn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2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蓝色箭头是梯级运行的方向,红色箭头所指的就是缝隙。显然,这个缝隙不能太大,否则乘客的脚容易卷进去出危险,掉落在电梯上的杂物也随时有可能把电梯卡住;如果缝隙小了,自己就容易卡住。运动中的扶梯突然停止运行,站在上面的人也容易摔倒。&br&&br&&br&&img src=&/c07a882f8baa49a518be17bd13065ef5_b.pn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1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当增加了梳齿之后,梳齿板可以啮合到踏板齿槽中,这样一来,踏板上的物体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就会被自动弹开,减轻了被卷进去的危险。&br&&br&&br&&img src=&/faffeacb48acc_b.png& data-rawwidth=&332& data-rawheight=&2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2&&&br&在这张图中,橙色的水平面是踏板的齿棱,蓝色部分是梳齿板,和踏板啮合。想象一下你踩在橙色的面上,顺蓝色箭头向前运动,鞋到了交界处自然会被抬起来。掉在电梯踏板上的东西也是如此。&br&&br&另外,踢板上的齿槽功能类似。在上行的扶梯上,有些乘客会把鞋尖紧紧顶在前面一阶的踢板上,快到楼上的时候,梯级开始放平,此时前面的梯级会相对向下错。如果踢板是平整的,摩擦力会把鞋尖往下带,很容易卷进去造成事故,如图。&br&&img src=&/f2c7d8ebaca9e9e753b6e_b.pn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br&有了齿槽之后,鞋尖与踢板间的接触面积变小,相对就安全一些。&br&&br&&b&要强调的是,这个齿状设计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乘客的鞋特别软的话,依然有被卷进去的风险&/b&——最有名的就是Croc洞洞鞋,造就了无数电梯事故,有兴趣可以搜搜看,各种触目惊心。&br&&br&&br&&br&&br&如果按照题主说的,把齿槽的方向旋转一下,从顺着踏板运动方向改成横着的,会发生什么事呢?&br&&br&&img src=&/56ef1cf53ae7cbbbbe7a0f_b.pn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1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似乎看到了很惨的事情。&br&&br&&b&玩过强制卷轴游戏、被卡在版边挤死过的人应该都能理解吧&/b&……&br&&br&&br&&br&&br&最后,贴一下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在『电梯和自动扶梯安全规范』(文件A17.1)中关于自动扶梯齿槽密度和深度的规定——踏板齿槽宽度最大6.5毫米、深度最小9.5毫米、相邻两齿槽中心距离最大9.5毫米。踢板、梳齿板必须能够和踏板啮合。&br&&br&&img src=&/aad2ad25279ec39fec4481_b.pn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4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br&&img src=&/514ba50f0bdfac59481d08_b.pn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514ba50f0bdfac59481d08_r.png&&&br&&br&&br&——————————&br&&br&&b&非专业,如本答案说法有误,敬请纠正。&/b&
谢邀。 梯级上的踏板(水平面)、踢板(前立面)、以及电梯两端的梳齿板都带有纵向齿槽,这些齿槽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防滑——防滑一般是采用材质处理,而不是形状。它的作用是防止卷入异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故障。 非专业,如本答案说法有误,敬请纠正。…
用来给底盘的传动轴和排气设备预留空间的。&br&&br&可以这么理解,舒适经济取向的家用车会尽可能的抬高底盘,设计更佳平整的后排地板。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上两代思域的后排,地板几乎是完全平整的。即便如此,后排乘坐三个人的话舒适性依然堪忧,虽然腿部空间不错,但是中间的乘坐者要面临僵硬的座椅,长途乘坐的话还是挺折磨人的。&br&&img src=&/72d6777dfee8f5debc3b5de1f7f2423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72d6777dfee8f5debc3b5de1f7f24234_r.jpg&&之所以折磨人主要还是因为车身宽度和长度受限于其级别。所以2016款下一代思域索性就抛弃了后排平稳地板,降低底盘,同时抬高了中央扶手,改善了后排座椅倾斜度,后排左右座椅的下凹和包覆性也加强——与其为了一个乘坐者而委屈四个乘坐车,不如进一步加强驾驶乐趣和舒适性。&br&&img src=&/4fe170d7dfb0c99e5ccb50_b.png& data-rawwidth=&1578&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8& data-original=&/4fe170d7dfb0c99e5ccb50_r.png&&&br&还有就是像CLA这样的前驱平台,本来有机会把中央做的相对平整,考虑到顶配以及性能版为四驱系统,索性就高高耸起了。这样的车子其实就一个信号:不鼓励后排乘坐三个人,中间的座位只是临时应急用的。&br&&img src=&/b234c9eaa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b234c9eaa9_r.jpg&&&br&还有就是这样的,后排根本就没有设计中央座位,整个车子就一个信号:爱坐坐不坐滚。&br&&img src=&/b726ad8b6d0fd39f7edb8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b726ad8b6d0fd39f7edb8_r.jpg&&&br&我个人觉得吧,绝大多数轿车的后排坐两个人是正好合适的,坐三个人都是反人类的。所以我推荐大家买没有后排的车子。
用来给底盘的传动轴和排气设备预留空间的。 可以这么理解,舒适经济取向的家用车会尽可能的抬高底盘,设计更佳平整的后排地板。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上两代思域的后排,地板几乎是完全平整的。即便如此,后排乘坐三个人的话舒适性依然堪忧,虽然腿部空间不错,…
谢邀。&br&&br&本来想说everything,想了一下还是有可以分类的部分。&br&&br&我们先看工业设计定义。&br&&br&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为: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性能。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br&&br&2006年ICSID再次修改的定义:“设计师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br&&br&说明除了现实的物品以外,工业设计更多地走向服务设计,走向体验,走向虚拟。&br&&br&但问题问的是,设计什么样的物品。那么还是要回到正题。&br&&br&&b&其实工业设计师,设计的是流程与使用方式,物品只是恰好存在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b&&br&&br&怎么理解呢?就是下雨天,设计师设计的是一个躲雨的方式手段,雨伞恰好是一个解决方案,也许纸盒子也是,但是雨伞可以提供好的服务与体验,所以设计师设计了雨伞。&br&&br&这种思想其实在无意识设计的设计方法中体现很多。&br&&br&譬如设计一把椅子,椅子也许是用来坐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放久了就会长出衣服。&br&&br&这种设计是一种设计过程,并且工业设计其实还包含了运输和包装的全部思考。宜家就是因为在马克杯运输上做了设计,折叠的时候每个省几毫米,整个集装箱能多好几千个。&br&&br&另一方面,除了这种整体化的设计以外,对于很多只提供设计方案的公司,他们关注于设计的什么呢?&br&&br&附加值。&br&&br&一把浑然天成的简单剃皮刀也许并不是工业设计师的产物,而是出自工匠之手。这把刀为了其功能的使用并没有用到多少设计,功能天然就是设计。&br&&br&又比如很火的3d打印机,厂商购买的时候会考虑到精度和材料成本,工业设计可能是最后考虑到的。因为现阶段未解决这种功能性需求,外观还没有到需要设计的地步。&br&&br&所以设计其实是在给企业创造附加值的需求下产生的。&br&&br&经过设计的东西多少会产生溢价。如果没有产生溢价,那也至少在激励竞争中让设计品产生了区别其他产品的特性。&br&&br&环绕四周,其实everything is designed
谢邀。 本来想说everything,想了一下还是有可以分类的部分。 我们先看工业设计定义。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为: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
先放结论:&br&&br&高频信号接口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是屏蔽性和抗干扰能力,外观、形状等都是次要的。&br&&br&下图是3.5mm耳机的接口图(没找到对应的标准):&br&&br&&img data-rawheight=&357& data-rawwidth=&453& src=&/19ec5ec43ae5c27af201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19ec5ec43ae5c27af2017b_r.jpg&&下图是USB3.0 Type-C接口的(也是圆的):&br&&br&&img data-rawheight=&934& data-rawwidth=&818& src=&/ac278fe0d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ac278fe0d9a_r.jpg&&&br&&img data-rawheight=&420& data-rawwidth=&684& src=&/334ff8d36fe44caca2cae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334ff8d36fe44caca2cae6_r.jpg&&&br&可以看到的区别有:&br&&br&1、USB接口有屏蔽层,耳机没有。&br&&br&2、耳机的接触面更大,隔离的部分更小。&br&&br&3、耳机的接头是圆形的,会对穿过其中的线缆产生很强的干扰(最前头的线必然要穿过后面的圈)。&br&&br&USB2.0时代,频率就高达480MHz,3.0时代带宽高达5Gbps,而一般的音频信号大多数以44KHz为主,两种接口对屏蔽性和抗干扰的要求是不同的。&br&&br&耳机线那种大触点、圆圈形状的接头会在高频的情况下严重干扰附近的线缆,所以USB接口才会设计成现在这样子。&br&&br&另外,苹果的设备有用耳机转USB的(同样都是4条线),但据说传输速率很低,可能是USB1.1的速度,无法适用于高频:&br&&br&&img data-rawheight=&413& data-rawwidth=&680& src=&/5b44eac95e7b243a8e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5b44eac95e7b243a8ebf_r.jpg&&&br&(图片来自网络)&br&&br&关于耳机线的干扰,耳机接头处会有下面的这种情况:&br&&br&&img data-rawheight=&230& data-rawwidth=&333& src=&/19c7b3971e4afeb6646b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br&如果外面的红线是接地的,那么没问题,会起到屏蔽的作用,但是对于耳机来说,接头处不是接地是走信号的,那么在此处会形成一个线圈一样的效果,在高频信号传输时,会对里面的信号产生较强的干扰,这也是为什么圆形接头不适合做高频信号的原因。&br&&br&------------------------补充------------------------&br&&br&指出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1ed2a0aad62bdce39c900& data-hash=&1ed2a0aad62bdce39c900& data-tip=&p$b$1ed2a0aad62bdce39c900& data-hovercard=&p$b$1ed2a0aad62bdce39c900&&@马达&/a& 几点错误:&br&&br&第1条:即使用耳机口也可以保证先断数据线后断电源,所以不存在容不容易的问题。而且民用场合即使先断开电源线也是没问题的(比如VGA,HDMI),USB如此设计是为了在工控场合符合IEEE相关的技术标准(要知道工控领域使用USB的也很多,其中最变态的测试是短路测试)。&br&&br&第
2、3、4条看不出跟问题有什么关联,任何物理接口的插拔次数都是有规范定义的,所以不管磨损情况如何,规范总有最低的插拔次数要求,对于TypeC是
10000次,同时插拔的力度(5-20N)、频率、方向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USB Type-C Specification Release
1.0 - 3.8.1 Mechanical Requirements,基本上是照着EIA364来定义的),另外USB社区里关于这种接口用什么材质都有讨论。&br&&br&第5条,USB设计之初
并不是为了频繁插拔而设计的,而是从工控的角度尽量减少错误(当年抗干扰等设计还不够达标),具体参见USB2.0的规范,如果能看USB1.1的也可
以,电子产品使用USB只是为了方便即插即用(RJ-45,RS-232太大),跟USB设计关系其实不大,也不存在所谓后见之明的说法。&br&&br&第
6条,USB1.1的速率是12Mbps,USB1.0可不是这个速度,USB1.0是1.5Mbps,串行接口的传输速率只与屏蔽性和信号纠错能力有关
(NRZI,8/10b)同轴电缆带宽高是因为天生带屏蔽层而已,只要屏蔽做的好,上20GHz也没问题,同轴电缆只用中心一条线传输信号,外面的圆形部
分是屏蔽层,所以你的逻辑有问题。&br&&br&第7条,USB工程组(&a href=&///?target=http%3A//www.usb.org/hom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sb.org/hom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有详细的接口如何设计的讨论,去社区里看一下就知道的,USB接口的设计有诸多厂商的参与和讨论,所以不存在“某些理由都是猜测,只能问设计者”的情况。&br&&br&建议你熟读USB各类规范再来作答,否则就是误导别人了。
先放结论: 高频信号接口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是屏蔽性和抗干扰能力,外观、形状等都是次要的。 下图是3.5mm耳机的接口图(没找到对应的标准): 下图是USB3.0 Type-C接口的(也是圆的): 可以看到的区别有: 1、USB接口有屏蔽层,耳机没有。 2、耳机的接触面…
在本行业工作10年的小设计师来简单说下吧,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br&&br&&b&①.这个专业需要自备一些什么材料呢?&/b&&br&1、电脑一台;&br&2、手绘工具:铅笔、水笔、马克笔等等。&br&&br&&b&②.这个专业手绘应该要达到什么水平最好?&/b&&br&最基本要求是能清晰准确表达你的想法;水平当然是越高越好,个人认为手绘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基础能力。&br&&br&&b&③.这个专业深造可好?我是专科生,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专升本和学英语,想留学深造考研什么的,你们觉得呢?&/b&&br&建议深造,能到国外开拓视野更佳;很多优秀的产品公司校园招聘对学生院校背景有要求。&br&另外,近几年有不少寒、暑期的工业设计培训班(如手绘强化、建模强化等等),建议去学习,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教师自身能力堪忧,与社会需求脱轨,很多人设计实务经验几乎为零)&br&或者,平时多关注些工业设计实习生招聘的信息,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各种工业设计的比赛也可抽时间去参加。&br&&br&&b&④.这个专业必须要学哪些软件?比如Pro/e,渲染,CAD,请问还需要什么呢?&/b&&br&3D软件:建议Rhino+Keyshot,Proe比较工程化,对于学生来说上手偏难,可以工作以后,在实战中掌握一门像Proe、UG这种类型的参数化软件。&br&2D软件:建议Photoshop+Illustrator,Photoshop可以说是所有设计专业必须掌握的一个基础软件,Illustrator可以用来学习2D产品效果图的绘制。&br&&br&&b&⑤有没有可推荐的书籍呢?&/b&&br&《设计中的设计》、《设计心理学》、《搞设计,工业设计管理的24堂课》&br&……&br&还有相关的手绘及软件教材,自行亚马逊或者豆瓣搜索关键词吧(善于搜集、分析信息,也是做设计能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 :))&br&&br&&b&⑥.怎样才变得很牛逼?最好是两年呢。&/b&&br&以上5点都能做到并持之以恒,你至少可以成为你们班的NBer,祝好运!
在本行业工作10年的小设计师来简单说下吧,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 ①.这个专业需要自备一些什么材料呢? 1、电脑一台; 2、手绘工具:铅笔、水笔、马克笔等等。 ②.这个专业手绘应该要达到什么水平最好? 最基本要求是能清晰准确表达你的想法;水平当然是越高…
你搞错了这类武器的用途。&br&&br&像电击枪一类的武器主要是给狱警或者特殊抓捕用的,这类环境下对方一般是没有武器或者只有冷兵器。在对方有枪的情况下,用电击枪等于找死。&br&&br&美国警察用枪的前提就是对方可能有枪,实际抓捕中完全可能出现警察已经拿出电击枪,而对方迅速掏枪射击,警察根本无法反击。所以电击枪在中国日本这类环境下或许有用,但是在自由配枪的国家就是玩具。换用电击枪确实可以减少误伤,但直接的结果就是警察大量伤亡。
你搞错了这类武器的用途。 像电击枪一类的武器主要是给狱警或者特殊抓捕用的,这类环境下对方一般是没有武器或者只有冷兵器。在对方有枪的情况下,用电击枪等于找死。 美国警察用枪的前提就是对方可能有枪,实际抓捕中完全可能出现警察已经拿出电击枪,而对…
不容易脏我不认同。。用过macbook都知道,两台MacBook一相遇绝对是灾难,举个例子,我和我朋友一起愉快的编程的时候手移动电脑,他的air 11就会在我的pro 15上面划下一道深深的划痕……铝镁合金一摔一个坑………一划一道痕迹……&br&&br&再说说为什么是银色…因为金属制品看起来高大上啊!以前也有小白也有塑料的macbook,但是和铝镁合金放一块那就是龙芯本的感觉。能把铝镁合金外壳做得这么漂亮的苹果独一家。&br&你塑料再五颜六色都没有金属好看,但是金属你总不能用铁皮吧。用光滑的金属面?那是指纹收集器而且几个指头映子上去你看机子还能看不……&br&特别是你塑料的本子能切水果么?我就可以拿pro当切菜板用air切苹果啊!你iPad这么叼也就是个菜板子罢了,你联想ideapad这么叼也就是个考蛋器罢了(laptop玩游戏,自从体会),你alienware这么叼不就是个砖头罢了!这些我macbook一系列可以做到啊:我老pro可以当砖块砸人,新air可以当刀子防身,冬天冷了默默打开windows你连暖气都省了!&br&这么超值,全考一块银白色的金属壳!所以为什么苹果要用金属壳呢。&br&一机在手,又可以切菜又可以防身,还可以码农还可以暖手,你值得拥有。
不容易脏我不认同。。用过macbook都知道,两台MacBook一相遇绝对是灾难,举个例子,我和我朋友一起愉快的编程的时候手移动电脑,他的air 11就会在我的pro 15上面划下一道深深的划痕……铝镁合金一摔一个坑………一划一道痕迹…… 再说说为什么是银色…因为…
&p&蟹妖。&br&&/p&&p&人们对于性能配置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手机是个数码产品,性能越高潜意识会觉得更好用。谁都想用更好的产品,这个无可厚非。就像PC时代一样。&/p&&p&&b&为何人们关注跑分:&/b&&/p&&p&PC时代后遗症:智能手机出现前,PC在数码生活中的地位无可动摇。PC将我们带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先入为主使得我们对“数码”的理解总是逃脱不开PC的影子。于是,传统意义上“PC参数”,也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衡量所有数码产品的基本标准。&/p&&p&但事实上,纵使智能手机和PC有共同之处,但深度分析,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具体在下文阐述)&/p&&p&&b&为何不应过分关注跑分:&/b&&/p&&p&PC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工作和深度娱乐的工具,其运行的程序相对运算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所以对电脑性能的需求相对会比较高。对于一些图形处理、音视频制作的从业人员或者大型游戏玩家而言,对电脑性能的要求更是希望能多快就多快。&/p&&p&但是手机上除了大型3D游戏会运算量比较大,其余的app有哪些是对手机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所以过于的拿CPU说事,其实跟“八星八钻,只要998”的感觉颇为神似了。&/p&&p&确实如题主所说,现在人们普遍认为CPU、摄像头、屏幕分辨率越高手机就越好,但不争的事实是现在手机工艺和材质方面几乎是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虽然绝大部分手机厂商口口声声说注重工艺,投入了大成本,但实际拆开来却是满眼的绿色电路板、塑料壳、甚至同样分辨率的屏幕却选用的是品质较次的。不愿投入成本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怕麻烦。&/p&&p&&b&除性能之外,一个好的手机更应该关注什么:&/b&&/p&&p&三个方面:材质、工业设计和做工&/p&&p&PC多数是在桌面上使用(虽然笔记本也叫做laptop),与我们直接接触的只有键鼠和屏幕。手机则几乎24小时贴身跟随,而且使用是以和它发生全身亲密接触为前提。&/p&&p&对比PC,智能手机需要你只使用手指,仅在5寸左右的空间上,完成你需要在PC端完成的任务,实现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功能。&/p&&p&而正因为手持设备的自身局限,通过设计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便显得尤为重要。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安排复杂的功能部件,平衡美观、功能、稳定、握持感等等多种因素,没有足够设计功底,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无法完成的。&/p&&br&&p&&b&如何让手机更美观坚固?&/b&&/p&&p&1、材质&/p&&p&塑料壳、金属壳,甚至是阳极氧化铝的材质在同样撞击方式下结果是不一样的。金属机身工艺也要比塑胶的复杂的多,价格基本上是塑胶的5、6倍以上,甚至更高。&/p&&p&2、工艺&/p&&p&同样是金属材质,一体压铸成型的机身当然是比拼接的要坚固的多。但工艺也难很多。&/p&&br&黑色PCB电路板布线等环节相对不易,也给维修也带来了难度。虽说在稳定和性能方面并无明显提升,成本可能也只高出了5个百分点,但选择黑色PCB电路板保证手机内外一致性,至少体现了手机厂商对极致和细节的追求,也体现出了对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信心。 &br&&br&&p&再比如手机边框,当然是越窄视觉效果越好,看视频超级爽。可是极窄边框对于手机机身材质的硬度和工艺要求实在太高,精力和成本投入任意一项如果不充分,都无法实现。而且每窄0.1MM,付出的代价也成倍增加。所以也有业内人会直接看边框来判断手机质量和成本投入。
:)&/p&&br&&p&在8MM超薄手机里面, 采用1300w镜头很难做到镜头与机身保持平整。但这样就不美观了。如果想要保持平整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精力来解决其复杂的工艺难度。几乎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做这件事。 在这方面,除了原点手机之外也很难再找出其他手机会这么做的。也许并不是别的手机厂商做不到,而是不愿意花精力去这样发烧的追求极致。&br&&/p&&br&&p&所以说,仅仅只通过跑分来评价一部手机,就如同只通过高考分数判定一个孩子的前途,事实上天份和未来可以体现在无数方面,高考分数也肯定不是最重要的。&/p&&p&或许你会说,应试制度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倘若一定要考试,增加几个科目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比如,在行业网站(如太平洋、中关村)按现有的传统参数比对,你会发现小米3一骑绝尘。但如果将设计因素(下表中加粗项)考量进去的话,小米3的优势就没这么明显了,甚至你可能认为另外两部手机综合更优。(附图中红色标注为其优势项)&/p&&br&&img src=&/20a11af7fbe26faf9377269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20a11af7fbe26faf9377269_r.jpg&&&p&正如表中所陈列的,手机的设计除了配置外,有更多不为常人所知的工业细节。&/p&&p&比如为了更好的握持感,魅族J.Wong反复打磨的手板,原点机身的大C角。又比如为了坚固机身,魅族选择了整块加工的不锈钢框架,原点选择了无焊接一体压铸成型的新金属机身。再比如为了更好的信号,魅族选择的金属双天线和原点选择的LDS双天线(感兴趣的朋友请问度娘)。&/p&&p&这些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这些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极致,真正带给你更好体验的工业设计,也是手机的硬件精华所在。&/p&&p&--------------------------------------------我是分割线----------------------------------------------------&/p&&p&2013是国产手机行业井喷的一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手机、新的品牌、新的旗舰,但用户需要的是用心打造的产品,一部真正有料有质量的好手机。所以我佩服黄章的偏执,国产厂商中认可魅族和OPPO用精良材质和工艺打造产品的态度。&/p&&p&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算是我从业移动互联网、手机行业、同时作为一个手机爱好者的一些观点。不为别的,希望更多的人如po主所说,更多地了解设计、认同设计、追求设计。国产手机正在崛起,潮水退去后自然知道谁在裸泳。&/p&&p&最后,&/p&&p&中国用户值得更好的设计,和更好的产品!&/p&&p&利益相关:&/p&&p&原点手机联合创始人&/p&
蟹妖。 人们对于性能配置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手机是个数码产品,性能越高潜意识会觉得更好用。谁都想用更好的产品,这个无可厚非。就像PC时代一样。为何人们关注跑分:PC时代后遗症:智能手机出现前,PC在数码生活中的地位无可动摇。PC将我们带入多媒…
先给出结论,发动机靠前安装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优点:&br&&1& &b&有利于发动机吸入前方“新鲜”空气&/b&&br&&2& &b&靠前安装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来放置更大直径的发动机&/b&&br&&3& &b&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b&&br&&4& &b&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机翼颤振的作用&/b&&br&&br&&br&下面逐一解释下:&br&&1& &b&有利于发动机吸入前方“新鲜”空气&/b&,防止吸气受到机翼前缘干扰,从而有助于达到发动机的理想效率;&br&&2& &b&靠前安装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来放置更大直径的发动机&/b&,例如下面787这张图,如果发动机在机翼正下方,又要保证离地一定距离,则发动机与机翼之间间隙过小。&br&&img src=&/10a546bff623d737dd33b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10a546bff623d737dd33b_r.jpg&&&3& &b&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b&,部分大型客机(波音747, A380)&大型军用运输机(C17, Y20)会采用这一技术来获得更多升力。引用维基词条“Blown flap”里的话:&blockquote&The Airbus A380, because of its massive size, is one of the few major commercial airliners to use externally blown flaps, which continue behind its engines.&/blockquote&&img src=&/40feb86de38ddcd169b63df879c6fd12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40feb86de38ddcd169b63df879c6fd12_r.jpg&&
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的基本原理:发动机尾喷流通过襟翼前缘缝隙,从机翼下方流向机翼上表面,增加上表面气流速度,从而提供额外升力。此外,这股气流还能起到吹散上表面空气滞留,消除附面层的作用。而发动机靠前安装则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襟翼动力增升。&br&&4& &b&发动机靠前安装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防止机翼颤振的作用&/b&,防止机翼出现扭转发散现象
先给出结论,发动机靠前安装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优点: &1& 有利于发动机吸入前方“新鲜”空气 &2& 靠前安装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来放置更大直径的发动机 &3& 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 &4& 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机翼颤振的作用 下面逐一解释下: &1& 有利于发动机吸入前…
&p&985 高校的优势在于综合能力强,但同时有些方面并不是985工业设计的强项,比如说有些设计类院校比如北工大,江南大学等在设计领域也是做的不错的。&/p&&img src=&/c875a34c7c6d89be200d4be0cd34fac6_b.pn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5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br&&p&做工业设计并不是只是单单的画图作图,做设计等,就国内而言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其实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在国内的院校的学科建设上差异性也不是特别大。对于大学里的画图算是个普遍现象吧,因为对于工业设计师而言,好的手绘是工业设计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国内院校的课程设置当中会设计像design studio这样的课程。通过这种课程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工业设计整体的设计理念。&/p&&br&&p&与此同时,在985院校学习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能够综合的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交叉学科的建设,这对于工业设计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工业设计不只是单纯的设计某一领域。而手绘只是整体设计的最前沿的部分。好的工业设计产品需要了解产品的市场属性,产品的特点,用户的需求分析等等,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设计所需要的对应的工业设计产品。但是对于产品而言,产品所涉及的门类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装备类产品,可以使自动化产品,可以是网络产品等,但对于这样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设计者能够根据产品自身的性能出发,综合不同的资源去设计这样的产品。&/p&&img src=&/aacb9e8f373a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aacb9e8f373a_r.png&&&br&&p&对于985院校的学生所具备的优势,并不是其它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能比拟的,但是对于985院校的学生又面临另一体验,那就是由于自身产品所涉及的门类比较多,所以在设计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比较多,通宵做作业的情形比较普遍,但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能够认真学习的话也不乏是一种有趣的体验。&/p&&img src=&/255a26b26e2ba60e80f2f33fa4909307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255a26b26e2ba60e80f2f33fa4909307_r.png&&&p&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在985院校所学习的课程体系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虽然课程量比较大,但它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设计出更加实用性和有综合能力的产品。&/p&&br&&p&以上望有用,欢迎交流&/p&&br&&p&—————————————————————&br&&/p&&br&&p&欢迎关注我的专栏&a href=&/portfolio& class=&internal&&Portfolio+ - 知乎专栏&/a&&/p&&br&&p&每周二、周五晚6点,准时唠唠那些艺术留学与大家最相关的事儿&/p&&br&&p&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约稿&/p&
985 高校的优势在于综合能力强,但同时有些方面并不是985工业设计的强项,比如说有些设计类院校比如北工大,江南大学等在设计领域也是做的不错的。 做工业设计并不是只是单单的画图作图,做设计等,就国内而言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其实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所…
百度的一切产品。
百度的一切产品。
故事槽点太多,我尽量把故事讲得简洁些吧。&br&&br&2013年,我的毕设是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城区总体规划。&br&是师门的基于真实的援藏项目的毕业设计。&br&这个项目是有基础的——2010年左右,项目已经由当时的一些研究生做完交了,结果莫名其妙摆了很久才评审。本来成果就做得很粗糙,时隔两年,现状已经变化很大,评审当然更加不给过了。于是那边追加了一点点钱,让我们修改一版新的出来。&br&&br&项目组包括项目结合着毕设的我,和一个师兄,一个当时本科已经毕了业的同门,三个寡佬。&br&&br&毕设的事,四月底是中期答辩,然而项目这边是约了五月份才去西藏。&br&于是中期答辩时我其实还什么东西都没有做。只有上一版的成果。&br&中期答辩时我还作死,PPT做得特别简单粗放。&br&好在答辩老师们看在我导师在场的份上,没有把我怎么样。&br&按我导师跟别人说、别人说给我听的:“要不是我在场,XXX得把他骂得阿妈都不认得”(囧&br&&br&终于五月初,我们三个人一块去西藏了。&br&&br&波密县是个很不好去的地方。我们要先飞成都待一晚,隔天再从成都飞林芝,在林芝机场附近的八一镇再待一晚,第三天才开车去波密县。&br&波密县的一个领导是广东派的援藏干部,跟我们一块飞过去。&br&然后我们就在成都蹭着领导的朋友的接待,在一个很豪华的地方吃了顿很豪华的火锅...&br&有管够的雪花原浆和软中华...&br&别这样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啊(cry&br&&br&隔天早上一大早飞了林芝。&br&记得是五点多钟就起的床。&br&我们前一晚是很早就先走的,然而领导说他喝到三点才回酒店...&br&看上去却像没事人一样。&br&做官的人好可怕...&br&&br&在去西藏之前,我们听说以前的师兄去西藏出差的时候高原反应都住院了。&br&下飞机时其实我是很焦虑高原反应的...&br&然而根本没有...&br&一方面是那边海拔不高,只有1700米左右,有植物,不缺氧。&br&另一方面是,日后才听说,其实师兄们是去拉萨,去的第一天就喝醉了酒,才作死进了医院...&br&&br&然后有人来接我们到了八一镇。&br&我爸邪了门地居然能在那边找到人请我们吃饭...&br&严格来说,是他找了他的大学同学,他的同学找了他在林芝的老部下,这个老部下找了当地的小老板来替他请我们吃饭...&br&而且请我们吃饭的居然还是个潮汕人啊!&br&吃的还是潮汕菜啊!&br&在西藏啊!&br&我当时的内心。。。&br&&br&第三天,一个退役的西藏兵哥哥开车带我们三个从八一去波密。&br&那条狗日的318国道啊!&br&人称国内十大夺命公路之首啊!&br&不到两车道、汽车与骑行混行、泥路、急弯、陡坡、一边是有落石的悬崖、一边是没防护的悬崖啊!&br&这么多项能同时满足啊!&br&路上还遇过类似于前面有车出状况停了下来、于是后面一条车龙要齐心协力在那里挪来挪去一个多钟才有得通过的状况啊!&br&中途还必须去经过一条叫做通麦大桥的破烂钢桥!&br&限一辆车、限20吨!解放军在那里组织通过!&br&两边轮流慢吞吞地过一辆车...过那座桥都不知折腾了多久...&br&嗯对了,半路爬上了雪山,夏天照样都是雪,大家很高兴地下车拍了照。&br&&img src=&/6fe9b46d4abfbaa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fe9b46d4abfbaa_r.png&&&img src=&/b3ee78442cabd2c4a4a1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b3ee78442cabd2c4a4a1_r.png&&&br&波密县城,怎么说呢,是个很小很简单的地方。&br&县城建在山谷,雅鲁藏布江经过,很狭长的一个建设区。&br&无非是依托着318国道的马路经济。这条路上有很多商店、饭店和旅馆。&br&国道两边的建筑立面好像还是我们学院别的老师帮忙做的整治改造。看起来起码叫做是有模有样吧。国道以外就没啥像样东西了。&br&据说波密县开桃花时是个很漂亮的地方。然而我们去的季节不对。&br&&img src=&/793a309eeadf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793a309eeadf_r.png&&&br&在波密县安顿下来后,我们还加入了第四个人。&br&是这样的,我隔壁班有个哥们,大五勇猛地申请了休学一年,在全国骑行。&br&我们去波密出差的时候,他正好在西藏。&br&我导师听说他刚好在西藏,居然很有兴致地说让我联络他,让他跟我们一起好吃好住几天,帮忙跑跑调研什么的...然后他就加快步伐赶来找我们了。&br&后来他跟我们玩了差不多一周,又骑上单车开始了星辰大海的征途。&br&&br&现状调研呢,其实两天好像就跑完了。地方很小嘛。&br&在旅馆里把东西落进CAD,把拿到的一些文字资料整理一下什么的,这些事其实也没用多少时间。&br&然而我们这趟出门是多久?&br&超过十五天啊卧槽!&br&&br&因为需要开一个会,约各个有关部门一起交流一次。&br&然后那工作效率!一直就没约成啊!&br&我们就一直在那每天吊儿郎当的等消息。&br&两个同门住一间,联网打多塔,看银魂。&br&我在自己房间里玩手游。手机里也只有一个Pop star。&br&玩腻了对着旅馆窗外的雪山,泡个茶包,抽个烟。&br&&img src=&/acfdfb473cd939de42c054b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acfdfb473cd939de42c054b_r.png&&闲得画起了写生来。&br&&img src=&/e3df39daed9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e3df39daed9_r.png&&有时出门走走,画张速写什么的。&br&&img src=&/9c5b2448d14bfd9bdc8e75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9c5b2448d14bfd9bdc8e75_r.png&&&img src=&/9ffe996b871da410bcaf5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9ffe996b871da410bcaf5_r.png&&(水面的尺度画得严重不对)&br&然而也没啥好走的啊,能走的地方都不知有没有华工那么大啊。正事一直不见有推进。唱K都他妈唱了四次啊!&br&在西藏啊!&br&可能在一个西藏的县城里领导们也实在没有别的夜间节目了...&br&而且也就那么一家KTV...大房间也就那么一间...每次领导召集大家,都肯定是去那一间...&br&唱歌就没得指望了,点了歌等两个钟都等不到它的,一直有人插歌。&br&只能一直喝啤酒了。&br&然而不得不说,在那边不知是不是气候关系,总觉得喝酒更顺了,只要喝得不急,就不容易醉...&br&在那个KTV我们学会了一首有着欢乐的藏语前奏的《我们好好爱》hhhh&br&毕竟KTV里没什么西藏相关的歌可以点,所以像这样的一些歌他们每次去都要唱...&br&唱K也就算了。&br&还试过有一天约了领导的秘书大哥陪他去网吧打多塔(破涕为笑&br&这也就算了...&br&还试过一次!&br&参加了一个他们称为波密县非诚勿扰的联谊活动!&br&跟政府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在一个岛上玩小游戏,然后吃烤乳猪喝酒!&br&&img src=&/2bfe8bacde31b05a0dec9a3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2bfe8bacde31b05a0dec9a3_r.png&&&br&这帮扑街!&br&喝啤酒,从杯子喝到瓶子,喝到大碗,再喝到汤盆啊!&br&说好的是单身男女联谊呢!怎么变成一帮中年人在互相激酒的节奏啊!&br&汤盆是2000毫升一次过啊!&br&我喝了三分之一就吐了,然后领导看我玩不大放过了我...&br&师兄貌似不止喝了,还喝了两次...&br&然后他隔天有个课程论文要交,回去后只好睡一下下然后起来哭着写了hhhhh&br&我记得那天喝光了那家农庄手头有的啤酒,然后还叫了辆货车,又送多了很多箱过来...&br&&br&事情拖着,他们两个可能无所谓,我就很焦虑啊。&br&因为毕设六月份要交,然而我们在西藏不止没啥进展,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啊。&br&心里很没底啊。&br&我打电话给导师。&br&他说没关系的,横竖都能有东西交的,反正分数你也肯定不介意嘛。&br&好咯。。。&br&&br&后来终于是开成会了。然后就安排了走的机票了。&br&临走前旅游局的人帮忙带着出去玩了一下米堆冰川。&br&然而去到那里下着雨...看也看不清,还没带伞...拍了两张照就赶紧逃了...&br&似乎跑趟西藏半个月就去了这么一个景点呢。&br&&img src=&/467b305e2d848fb91fafb0e9dda7a1c1_b.pn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467b305e2d848fb91fafb0e9dda7a1c1_r.png&&&br&走之前,我们跟领导的秘书大哥说,老师托我们买点松茸回去。&br&大哥就带着我们去了,然后...&br&说领导交代,公费送我们一人一斤松茸...&br&叼炸天了这下...&br&我顺带买了一颗狼牙和一串石头。&br&东西至今倒是还在啦,不过已经没有在戴了。&br&&img src=&/adb0fb16b4a0cad9e2652cf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adb0fb16b4a0cad9e2652cf_r.png&&&br&去西藏那半个月里除了买这两样东西,跟偶尔买饮料泡面什么的,几乎都没有用到钱。&br&如果我们自己去吃饭,是有得跟那边政府报销的。&br&不过吧,我们在波密的前面那几天就每天去下馆子吃大餐了于是...&br&那边可能发现这样下去不妥,后来就招呼我们去政府吃饭堂了囧&br&&br&然后就是原路开318国道回八一镇、住一晚去机场什么的了。&br&在八一镇又被安排吃了两次那家潮汕菜(喂&br&回到广州时,简直热死我们了...&br&在西藏那半个月气温是5°C左右啊,一直都穿冬天衣服啊。&br&&br&&img src=&/cf21a0c9c467a064b605f3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cf21a0c9c467a064b605f3_r.png&&这是在西藏的最后一张照片。&br&&br&回来后,毕设也就剩半个月可做了。&br&然而。&br&由于有一些部分,主要是市政相关的部分,那边还没把资料弄到手发过来。&br&于是我直接就把这些章节删了,无耻地把毕设名称改成了“概念性总体规划”。&br&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小得多了。&br&然后。&br&规划图纸是另外两个同门帮忙出的。&br&他们知道我不会软件,而图纸反正项目也要用。&br&而我的分工就是改改文本。&br&事实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工作量。把少数新的东西更新进上一版的文本罢了。&br&并且。&br&毕设除了文本,还要有展板嘛。&br&而我不会软件嘛。&br&于是我找了个师妹,把图和文字丢给她,托她帮我排了四张板。。。&br&而毕设文本的封面封底呢。&br&我找了另一个师妹,给她上一版成果的封面,托她参考着做了个好看些的。。。&br&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毕设我几乎啥都没有做啊(破涕为笑&br&&br&并且答辩还给了我90分。&br&&br&End&br&&img src=&/b43d812ee56ae6a72d6994a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43d812ee56ae6a72d6994a7_r.png&&(强行晒本科毕设期间的小鲜肉照)&br&&br&PS1:大家可能记得我在另一个答案里讲过的我误用黄铜纸打了毕设文本烧了师门一千多块钱的事。&br&&br&PS2:之后我去了别的项目,这个项目后来做完了,他们去了拉萨汇报,我没去。没去拉萨多少还是觉得有点遗憾。&br&&br&PS3:几个月后看腾讯新闻说通麦大桥塌了,4人失踪。
故事槽点太多,我尽量把故事讲得简洁些吧。 2013年,我的毕设是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城区总体规划。 是师门的基于真实的援藏项目的毕业设计。 这个项目是有基础的——2010年左右,项目已经由当时的一些研究生做完交了,结果莫名其妙摆了很久才评审。本来成果…
&img src=&/f5fe9b44b80d3c75f8a6aa2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f5fe9b44b80d3c75f8a6aa2_r.jpg&&jony在Apple全权负责设计的第一款产品,newton。彼时乔布斯老爷子还没回归&br&&img src=&/3a8cd606f47bc9247479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a8cd606f47bc9247479c_r.jpg&&jony和乔老头子第一次创意合作的产品,将“科技产品应该是温暖的、可触摸的”的概念代入时代&br&&img src=&/bf50feb8f69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jony自己最喜欢的产品,TAM,二十周年纪念版麦金塔,当年jony希望这货成为一整个独立的系列,但因为卖得死贵,所以最终草草停产。&br&&br&come again,题主说什么来着?&br&&br&实际上纵观整个Apple的产品史,Apple的硬件产品都呈现了从塑料向金属的过度,原因不外乎两点,金属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Apple希望用金属这种成本更高的材料来体现高档感。&br&&br&你可以翻一下元素周期表,看看各种金属材料的特性。Apple使用阳极氧化铝实际上是工业生产的必然,在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钢、铝、钛)中,铝的密度理想,成品的重量可以比较好的控制(想想看,如果iPhone 4的钢框材料延续到iPhone 5的金属机身上,机器会沉成什么样),这和移动设备的轻薄化进化方向是一致的;而性能更优良的钛,材料获取成本和加工难度会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于Apple这种一款机器要以千万级别的产量售卖来说是不利于利润率的。&br&&br&而且铝性质活泼,可以通过调整掺入的金属比例来塑造出新的特性,比如更轻薄的镁铝合金和强度更高的钛铝合金&br&&img src=&/b9bf9bf6c75cdebf8b93b92_b.png&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8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b9bf9bf6c75cdebf8b93b92_r.png&&因为我化学知识也都还给老师,因此说的都是错的,你可以邀请一些化学领域的答主来回答这个问题。&br&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Jony自己最想做的东西是贵金属,这也是最终Apple Watch推出的一大原因……用Jony早年设计产品来定性他的设计风格,和把一个人行为的所有动因都归于性一样是不靠谱的……(弗洛伊德老师我对不起你)。Jony得到第一份工作的契机是在学校里设计的一只大哥大,难道要说Jony设计出iPhone是mean to be吗……&br&&br&对了,厨卫产品多使用阳极氧化铝的原因是一样的,铝性质活泼,和空气接触后表面会马上生成致密氧化膜,能够提供给铝材极佳的防水防锈特性,这和厨卫环境防水防潮的需求是吻合的。当然,有钱人可以用陶瓷和大理石,甚至镀金嘛……
jony在Apple全权负责设计的第一款产品,newton。彼时乔布斯老爷子还没回归 jony和乔老头子第一次创意合作的产品,将“科技产品应该是温暖的、可触摸的”的概念代入时代 jony自己最喜欢的产品,TAM,二十周年纪念版麦金塔,当年jony希望这货成为一整个独立的…
&img src=&/d426ab34ccf3eb0a12ba3fcf03058c72_b.pn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img src=&/249bc1fd25bebc3b1a6d22_b.pn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3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img src=&/cad72db2e3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cad72db2e3_r.png&&
什么样的屁股能把这种坐塌&br&&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src=&/9b56f7bddd86c9d9c7e6f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b56f7bddd86c9d9c7e6f3e_r.jpg&&
什么样的屁股能把这种坐塌
题主也是想要读汽车设计专业吗?&br&说一下我了解的信息吧。&br&估计题主提到pforzheim与strate college也是因为经济不很宽裕吧,一样…不然果断选择RCA、ACCD之流了。&br&&br&前不久我曾咨询过一位汽车设计师关于择校的问题,Luciano Bove,毕业于ACCD,现任Renault R&D design manager,他开设有一个博客“Car Design Education Tips”,如果你今天点开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话,会看到首页文章便是他对于憧憬踏入汽车设计行业学生的建议。&br&&br&先插播一段关于pforzheim的信息,这是我原本的dream school. 我是从一位pforzheim在读的中国籍研究生那儿了解到的,听说pf研究生不招工科类的工业设计学生。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又发了邮件去跟pf系秘联系求证,他首先承认了是有这么个说法,之后我向他阐明工科类与艺术类工业设计在课程结构上是十分相似的,并且自己也一直在为申请而努力学习着,很快便收到他回信,说是这种情况他也不能一口判定,而应当在我将所需材料寄过去在前期申请阶段那边会有一个International Programe Office专门负责审核,由他们来做决断。(从他那了解到,目前有三个中国籍学生在pf读汽车设计,刚好是三个term各一个了)&br&&br&继续说咨询那位汽车设计师的结果,我先是跟他说了pf可能由于限制而不能申请,然后列了个学校名单给他,让他做推荐,我列的名单包括这些:法国Strate College, 英国Coventry, 意大利IAAD, IED, SPD. 他给我的答复是,依他的观点来按重要性排序:瑞典Umea, 法国Strate College, 意大利IAAD, IED, SPD, 英国Coventry.&br&&br&然后我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份名单的看法,Luciano Bove是在IAAD与IED担任教职的,所以可能有一定的偏向,SPD并没有就比前两者差,而且SPD直接与Volkswagen Design Group合作,可能反而有更多的优势,只是据说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最优秀的几个学生才能争取到Volkswagen实习的机会。IAAD与IED都是两年学制,都是与Fiat Chrysler Association有合作的,IAAD还与Ducati有合作,在两轮交通工具设计方面更有优势。IED的毕设项目是所有学生参与,模拟Design Studio,所有毕业生共同为一个主机厂提供的设计任务而出设计方案,决出方案优胜者,继续深入设计,最终制作1:1模型在日内瓦车展展出。SPD是15个月学习时长,毕设由Volkswagen命题,有Volkswagen设计师参与指导、评审。&br&&br&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Coventry会排在最后,其实…你看一下毕设展应该就能明白。Coventry曾经还是辉煌过的,只是现在有点落寞了,也说不准会不会再度辉煌起来。我个人认为它的许多毕设水平一般可能因为许多去读研究生的都是工科背景的学生。不过Coventry的本科生水平还是挺高的。&br&&br&再说Umea与Strate College,Umea的教学质量确实较高,小班教学,仅10人左右,与Volvo的合作十分紧密,与Volkswagen、BMW也都有合作,从毕设展也确实能够看出其毕业生的实力是较强的。Strate College目前招生人数还较多,虽然已经是减少至20多人了。这意味着招收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看毕设展的话会发现有七八人的实力是相当强的,其他就一般了。这也是为什么Strate College在逐年缩招,计划最终稳定在15人左右。由于在巴黎,与Peugeot、Citroen、Renault的合作十分紧密,毕设评审便是由他们的设计师来主持,此外也与Volkswagen、BMW、Ford等有合作。Umea与Strate college学制都为两年,区别在于Strate College第四学期为校方安排的实习,为期六个月。两所学校实力其实在我看来悬殊并不大,各有优缺点。Strate College更是在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学生设计大赛——Car Design Awards Global中屡获殊荣的,目前累积排名在第三位,第一位是美国CCS,第二位是英国RCA,RCA今年摘得比赛主办方授予的最佳设计院校称号,去年是CCS摘得这个称号。&br&&br&所以,如果让我来列一份汽车设计院校名单的话,会是:&br&ACCD, RCA, Pforzheim, CCS, Umea, Strate College, IAAD, SPD, IED, Coventry.&br&这些便是欧美最受认可的汽车设计院校了,当然亚洲也有些,如韩国Hongik,日本一所,印度两所。(不过我估计题主应该并不会考虑亚洲这些院校的)&br&简单说下排在前四位的院校:ACCD, RCA, Pforzheim, CCS&br&ACCD, 建校很早,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汽车设计师,最出色的便是Chris Bangle了,还有奥山清行等。这所院校向来以课业繁重著称,然而其实出国留学课业普遍都要比国内繁重很多的,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br&RCA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要比ACCD更出色,原因很简单,现任捷豹设计总监Ian Callum与他弟弟,现任福特设计总监以及前任福特设计总监J Mays,现任奔驰设计总监Gordon Wagner,现任阿斯顿马丁设计总监,现代起亚设计总监彼得 希瑞尔大帝…前任Maclaren设计总监Peter Stevens…都是RCA毕业的…&br&Pforzheim建系晚些,八几年,所以可能尚没有成为知名设计总监的人。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所院校的实力很强,毕设水平数年来都甚至可以说是最高的。而且离Mercedes Benz Design Centre与Porshe Design Centre很近,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br&CCS也是很强的一所院校,奈何在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的城市…各大主机厂也逐渐将中心迁出底特律了,所以可能在资源方面有些不尽人意。一位学长申请成功却因为担心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拒绝了Offer…&br&&br&以上,码了半天字,累…
题主也是想要读汽车设计专业吗? 说一下我了解的信息吧。 估计题主提到pforzheim与strate college也是因为经济不很宽裕吧,一样…不然果断选择RCA、ACCD之流了。 前不久我曾咨询过一位汽车设计师关于择校的问题,Luciano Bove,毕业于ACCD,现任Renault R&D…
泻药!&br&任何设计方向,都不会和你未来想做UI有冲突。任何美术专业在基础审美和绘画功底的需求上是一致的,你无论朝什么方向发展,只要有一个不断巩固积累基础的过程,就随时可以修习别的技能,&b&大道至简&/b&。&br&不过现在谈这些过早,我们还是来说说学校吧。我觉得你可以不用太在意是美院还是普通大学,工业设计还是视觉传达,以后你会明白大学要学UI全凭自己和学校专业没太大关系的。你如果已经铁了心是要走IT路线,我只有一个忠告&br&&br&&b&一定要呆在一线城市……&/b&&br&&b&定要呆在一线城市……&/b&&br&&b&要呆在一线城市……&/b&&br&&b&呆在一线城市……&/b&&br&&b&在一线城市……&/b&&br&&b&一线城市……&/b&&br&&b&线城市……&/b&&br&&b&城市……&/b&&br&&b&市……&/b&&br&&b&……&/b&&br&&br&只要是IT行业,就不要迷信985 211的鬼话,如果你为了上本一,去云南、新疆、甘肃这些地方的念大学,那我只能说你以后想从事IT行业已经有了一个很糟糕的起点。并不是引战贴,下面和你说下所见所闻。&br&UI是依附IT行业的工种,你除了本身学习它的技能和技巧以外,对于这个行业的动态也必须有一定的接触和关注。如果你在一线城市,你才能体会,京东1号店下单速达的便利,支付宝钱包在手已经不用担心出门忘带钱包,订外卖打车投资人撒钱你随便感受下,新手机设备上市迅速成为街机……IT行业因为各方面因素在一线城市聚集和耕耘,群众对它也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包容度,你会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激动人心的变化,你的大学4年就将是用4年的时间体会这个过程,而不是跑到一个偏远的山旮旯里,修了4年禅,看着网上XXX是怎样的一番体验默默给人家点个赞……&br&还有就是这个行业的人才、公司都在这里聚集,所以你更容易结识行业的在职人员或大神,除了自己感受还有更多交流经验和见解的可能,只要你水准不会太差,就可以很轻松进入有良好氛围和团队的创业公司或上市企业实习,见识下互联网企业的风貌,这在二三线城市是没有那么容易的。&br&&br&好困~~~码这里~~有赞再接着写!睡去了~~~
泻药! 任何设计方向,都不会和你未来想做UI有冲突。任何美术专业在基础审美和绘画功底的需求上是一致的,你无论朝什么方向发展,只要有一个不断巩固积累基础的过程,就随时可以修习别的技能,大道至简。 不过现在谈这些过早,我们还是来说说学校吧。我觉得…
我是Binbin,是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产品设计系的在读生。学了这么多年的工业设计,觉得有一些想法还是可以跟楼主分享的。 &br&&br&首先,什么是工业设计。你知道在美国,工业设计师经常用的title里,除了Designer以外,最常用的是什么吗?是Problem Solver (解决问题的人)。因为工业设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如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相对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对工业设计师的最大要求。在此期间,你要分析你是在为谁设计(WHO),你在设计什么(WHAT),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WHY),以及你的设计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HOW)。因此,发现,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成就一个优秀工业设计师的关键。 &br&&br&这种能力的提升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根据我的经验,有两种方式可以让你逐渐积累这种能力。一是,多看书。看书的目的除了拓展你的知识面以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培养你思考的能力。尤其是通过一些哲学大师的名著,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得出观点的脉络,其实观点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思考过程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通过一步步的逻辑思考得到的这个观点。沿着别人走过的路,你慢慢就会掌握属于你自己的思考方式。二是,广泛的涉猎。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发现,当你发现并需要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案并不只有一条。你的涉猎越广泛,懂得越多,你得到的解决方案就会越多,进而才更有可能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不要限制自己的思路,当设计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更能拯救一间濒临破产的公司时,干嘛把精力都放在设计一个具体的产品上呢?工业设计师并不是只能设计产品而已。 &br&&br&其次,我想说一下硬技能方面的问题吧。通过这些年在Art Center的学习,我发现,其实所有的硬技能学起来都不是最难的。比如说手绘,建模,做模型测试等等这些。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并且肯花时间去做的话,都可以很快提高。在学习这些技能的时候,不要把学习技能本身最为你的目标,你的任务永远都是设计出好的东西出来。举个例子,我们有一门课是学习SolidWorks,在这堂课上,我们要拆一辆遥控汽车,并且把他的所有零件在SolidWorks里面建模建出来。之后再重新做自己的设计,建模出来并且做出实物的模型。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建模本身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如何重新设计这个车子,并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提高你的硬技能,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后来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关于技能方面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如何解决人们生活中,社会中,甚至这个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是值得你花费毕生精力去探索的事情。 &br&&br&以下为我在那堂Solidworks上做的遥控汽车,详细流程可以参考我的个人网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Xiaobin Li&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是原装的遥控车: &br&&br&&img src=&/5661afb478d773c8ff015d1e3bf46c78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5661afb478d773c8ff015d1e3bf46c78_r.png&&&br&&br&&br&这是在Solidworks里面建模建出来的遥控车:&br&&br&&img src=&/c06a361e2c0f90e45f98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c06a361e2c0f90e45f98_r.png&&&br&&br&&br&这是重新设计之后的遥控车,概念是设计一款适合沙漠地形作战的战车,所以加强了车后部的避震系统,并且加宽了前后的轮胎: &br&&br&&img src=&/73dea0126efd6fc12ae84d8f7824bf62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73dea0126efd6fc12ae84d8f7824bf62_r.png&&&br&&br&&br&遥控车的前后对比图: &br&&br&&img src=&/adbb9c262e6227577debb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adbb9c262e6227577debb_r.png&&&br&&br&重新设计的车的Solidworks模型: &br&&br&&img src=&/d02089febe43cffeca167da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d02089febe43cffeca167da_r.png&&&br&&br&&br&新设计的爆炸图: &br&&br&&img src=&/5fd17a50c1e106cb35c80d9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5fd17a50c1e106cb35c80d9_r.png&&&br&&br&&br&渲染和Photoshop之后的效果图: &br&&br&&img src=&/d7a2c1c14eac8b_b.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d7a2c1c14eac8b_r.png&&&br&&br&&br&最后的模型制作和成品图,最后的车子是可以工作的,但是相关视频在国内好像不好打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网站上看到更详细的设计流程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img src=&/3cd692fc21a8ad11fcbc4fc46a05896e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8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3cd692fc21a8ad11fcbc4fc46a05896e_r.jpg&&&br&&br&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设计师,你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之前有分享过我在Art Center学习工业设计的一些经验和收获,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学设计的学生有多刻苦?平时的作业量大到什么程度? - Binbin 的回答&/a&&br&&br&我和一些同样是在Art Center学设计的朋友们办了一个电台,叫做异能电台。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国外学设计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br&&br&微博公众号:异能电台 &br&微信公众号:yinengdiantai
我是Binbin,是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产品设计系的在读生。学了这么多年的工业设计,觉得有一些想法还是可以跟楼主分享的。 首先,什么是工业设计。你知道在美国,工业设计师经常用的title里,除了Designer以外,最常用的是什么…
&p&首先问一个问题: Android Design 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p&&p&&br&答案我想对 Android Design 有所关注的你瞬间就能答出: 2011 年. 从 2011 年到现在, Google 和广大设计师不断完善着 Android Design, 经过了近三年的改进, Android Design 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br&&br&而 Material Design 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今年六月. Material Design 发布至今才过了四个月, 官方 Guideline 甚至至今 () 还处于预览阶段 (Android Design 一发布就是正式版了), Google 自家几个应用最近四个月不断在更新的同时进行设计演进也体现了 Google 对于这一套全新设计语言仍然正在探索之中. &br&&br&更何况, 完备的 Material Design 需要大量的动画, 各种不同范围的软阴影, 和很多在现在的系统里尚未提供支持的东西, 所以在 Android 现在的正式版本里很难呈现出 Material Design 完整的样貌. &/p&&br&&p&另外,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Material Design 下官方应用的相貌与 Android Deisgn 下的: &a href=&///?target=http%3A///google-android-apps-look-bor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Google 应用看起来越来越平庸了 —— 不过这是件好事 锋客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很明显可以看出, Android Design 时代中后期 Google 自家应用的设计 (和 Android Design 主导的思路) 基本都是偏向保守, 不出错的方向, 而 Material Design 则建议采用更加大胆的配色等设计, 容易导致部分人的反感和不适. &/p&&p&&br&但是尽管上面说了这么多, 我还是不认为这能成为最近 Google 官方应用更新之后质量底下的借口. 回顾 Windows Phone 刚刚发布和 iOS 7 刚刚发布的时候, 同样是对一套全新设计规范的探索, 苹果和微软做得都比现在的 Google 要好 —— 甚至在 Android 4.0 刚刚发布的时候, 当时的 Google 应用也没有这么糟糕 (这里的糟糕并不是主观上的 “变丑了”, 而是 “根本没做恰当的平板适配” 这样的大问题, 尤其是体现在 Google+ 和 Hangouts 这两个应用的更新上). 现在只能希望等到 Android L 正式版发布的时候, Google 能挣脱这些迷惘.&/p&
首先问一个问题: Android Design 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答案我想对 Android Design 有所关注的你瞬间就能答出: 2011 年. 从 2011 年到现在, Google 和广大设计师不断完善着 Android Design, 经过了近三年的改进, Android Design 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 而 Materi…
我认为关于 Quantum Paper 的爆料真实度&b&极高&/b&。&br&&br&参考前几个月内的新闻:&br&&a href=&///?target=http%3A////chrome-web-store-gets-new-available-android-filter-label-apps-also-google-pla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rome Web Store Gets New 'Available For Android' Filter And Label For Apps That Are Also On Google Pla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rumor-google-exploring-home-screen-overhaul-with-revamped-notification-shade-recents-menu-and-mo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umor: Google Exploring Home Screen Overhaul With Revamped Notification Shade, Recents Menu, And Mo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google-app-gets-a-big-update-to-v4-4-with-a-new-ui-auto-awesome-stories-improved-support-for-large-photo-libraries-and-more-apk-downlo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App Gets A Big Update To v4.4 With A New UI, Auto Awesome Stories, And Mo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有最重要的:&br&&a href=&///?target=http%3A///apps/google-is-testing-new-web-based-gmail-features-159355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is testing new web-based Gmail featur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以及前几天出现在 Google+ 上的一则来自 secret 的爆料截图:&img src=&/8dce3bb9b7cfda43dd109e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8dce3bb9b7cfda43dd109e_r.jpg&&&br&再看看今年 Google I/O 的 &a href=&///?target=https%3A///events/io/schedu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会程安排&i class=&icon-external&&&/i&&/a& ,关于跨平台的设计内容非常多。&br&&br&结合以上信息看来,今年 Google I/O 的一大重头戏应该就在于应用跨平台性。桌面端 Chrome 已经实现将一些网页应用打包成 Packaged App 以便用户在不用打开浏览器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 Web App,Web App 对用户的好处在于轻和快,对于开发者也降低了开发 Android 应用的门槛(仅仅是做出一个 Android 应用的门槛降低,而非做出好的 Android 应用的门槛),网页应用应该是大势所趋。这次 Google应该也将把网页应用真正的带到了 Android 上来。&br&&br&上面说到 Web App 降低了开发者制作出一个 Android 应用的成本降低,不过想做出能在 Android 上能够良好运行、显示、交互的应用依然并非易事(淘宝触屏网页版至今只支持 iPhone 的分辨率,高分辨率屏幕上起码浪费了 1/4 的屏幕宽度),作为移动应用要考虑到触摸这种操作方式的独特性,这时 Quantum Paper 的出现就合情合理了。&br&&br&Quantum Paper 这样的规范或者说是框架,目的就是更进一步的降低开发者开发一个 Android 应用的门槛,我猜想这个框架的逻辑是:“对移动应用的 UI/UX 设计没有把握的开发者们,你们只要实现功能,再套上这层框架,就能正常的在 Android 上显示和工作,同时这个应用看上去也不会很丑或者交互体验很差。”&br&&br&再来细看一下目前 rumor 里的截图,抽屉式导航栏——Android / iOS 平台都有的部件,顶栏——Android 的 action bar / iOS 的 title bar。基本都是目前主流移动平台应用设计规范中共有的东西。这样的设计一来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二来简单直观,对开发者来说难度降低,三来结构简单,作为 Web App 即便在一两年前的 Android 机器上运行起来应该也不会太吃力。&br&&br&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 Quantum Paper 对之前 Android design 的冲击,我觉得大可不必。个人认为这套框架只是对 Web App 的一种规范甚至可以说是一套工具,目的在于普及 Web App 这种形式,同时让 Web App 的样式向 Android Design(和 iOS)设计规范靠拢(更偏向 Android Design)。&br&&br&至于怎么评价 Quantum Paper,个人认为还是挺不错的,只有抽屉标识实在不能接受。整体界面配色鲜亮,常用操作提取出成为小球,圆形成为主要形状,给人的感觉就如同 Web App 本身一样,轻、快、方便。&br&&br&以上一切推论仅为以 Quantum Paper 确实存在为基础,如果到了25号(北京时间26号0点)发现这根本就只是个 rumor 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br&&br&&b&UPDATE():新证据:&a href=&///?target=https%3A///web/fundamentals/tools/setup/setup_ki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b Starter Kit&i class=&icon-external&&&/i&&/a& 基本确认我以上所言。&/b&
我认为关于 Quantum Paper 的爆料真实度极高。 参考前几个月内的新闻: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费发型设计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