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和西敏。一次别离快播地址转换

一次别离 一次别离 - 电影 - 高清在线观看 - 腾讯视频
新片预告:
小黄人独立大电影
9月13日上映
阿汤哥徒手征服飞机
9月8日上映
小黄人独立大电影
9月13日上映
阿汤哥徒手征服飞机
9月8日上映
“小恶魔”携队大战“外星人”
9月15日上映
徐峥联手赵薇港囧启程
9月25日上映
邓超背负罪孽成亡命狂徒
8月27日上映
阿诺回归再演T-800
8月23日上映
王传君董维嘉生死别恋
9月11日上映
一个猜不透结局的故事
9月17日上映
热血喷涌“点燃复仇之火”
8月28日上映
青涩的年代 羞涩的爱情
9月11日上映
井柏然爆笑产子 白百何泼辣捉妖
7月16日上映
舒淇演绎女侠传奇
8月27日上映
杜琪峰周润发强强联合
9月12日上映
刘亦菲宋承宪演绎最纠结爱恋
9月25日上映
吴若甫绑架案改编
9月30日上映
任贤齐舒淇相约夏日玩囧恋
8月20日上映
白百何微笑面对癌症
8月13日上映
小猴子只身闯荡亚马逊
9月4日上映
亚洲十大鬼婴事件改编
7月17日上映
经典童话全新演绎
9月3日上映
鬼节系列校园恐怖电影
8月14日上映
为教育女儿扮穷竟成真
8月7日上映
全智贤开挂变女战神
9月17日上映
顾准Neil不演CP演情敌
9月2日上映
全明星阵容还原二战史诗
9月3日上映
张雨绮性感魅惑两型男
9月2日上映
战火岁月的爱恋情仇
8月28日上映
白雪公主找爸爸
8月14日上映
亡妻头七还魂怪事频出
9月25日上映
9月25日上映
9月25日上映
厉鬼敲门你怕了吗
9月25日上映
萌宠上演星际大战
9月26日上映
赵又廷姚晨秘境赴险前途未卜
9月30日上映
9月30日上映
老清新酷炫玩转褶子青春
9月30日上映
10月1日上映
巴啦啦小魔仙真人大电影
10月31日上映
蠢萌小企鹅勇闯冰雪世界
10月1日上映
黎明高圆圆上演中国版“教父”
10月1日上映
脑洞大开 皮克斯年度神片
10月8日上映
儿童文学“圣经”再登大银幕
10月16日上映
漫威宇宙第二阶段收官之作
10月16日上映
四兄弟阴差阳错的“逃亡”旅程
10月16日上映
周迅担任监制处女作
10月16日上映
“回家之旅”展现人性温暖
10月23日上映
柯南第19部剧场版
10月30日上映
孙艺珍陈柏霖“相爱相杀”
10月23日上映
重选十二生肖?
10月23日上映
张翰陈乔恩演绎怀旧青春
10月23日上映
校花开启前世诅咒
10月23日上映
张译王佳佳北漂路漫漫
10月29日上映
杨幂鹿晗陷追杀疑云
10月30日上映
纠缠了30年的爱恨情仇
10月30日上映
10月31日上映
灭门惨案轮回复仇
10月30日上映
10月30日上映
10月31日上映
10月31日上映
台湾纯爱电影
10月31日上映
好好的人怎么就成傻子了
10月31日上映
“男票争夺战”火热开战
11月6日上映
郑恺张艺兴爆笑爱恋郭采洁
11月9日上映
舒淇为彭于晏“剩”下自己
11月11日上映
黎明王珞丹人鬼情未了
11月11日上映
11月11日上映
11月11日上映
男人走肾女人走心
11月11日上映
中国灵异地图恐怖来袭
11月14日上映
11月30日上映
章子怡郭敬明联手打造
12月4日上映
韩寒《长安乱》改编电影
12月11日上映
徐皓峰廖凡高手过招
12月11日上映
12月18日上映
陈坤领衔盗墓小队冲出冥界
12月18日上映
12月24日上映
冯小刚、李易峰演父子
12月24日上映
12月31日上映
阿宝有女朋友了
1月29日上映
2月8日上映
冯绍峰恋上白骨精巩俐
2月8日上映
窦骁版“辛德勒名单”
4月30日上映
7月31日上映
12月29日上映
赵丽颖乔任梁鬼鬼上演三角虐恋
9月2日上映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您可以:
1 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2 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今日播放量:0
总播放量:0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纳德(佩曼.莫阿迪 Peyman Moadi 饰)与西敏(蕾拉.哈塔米 Leila Hatami 饰)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叫特梅(萨日娜.法哈蒂 Sarina Farhadi 饰)。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
纳德(佩曼.莫阿迪 Peyman Moadi 饰)与西敏(蕾拉.哈塔米 Leila Hatami 饰)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叫特梅(萨日娜.法哈蒂 Sarina Farhadi 饰)。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西敏走后,纳德分身乏术,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萨瑞.巴亚特 Sareh Bayat 饰)照顾父亲。但是,父亲如厕问题始终困扰瑞茨,依《古兰经》教义,她感到禁忌重重。瑞茨的女儿陪伴在她左右,也令她分神。几个回合下来,纳德某次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出离愤怒的他推倒了瑞茨。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各执一词,然而真相却出人意料……
好莱坞精品推荐
Oh my 思密达
电影一周热播榜
神犬小七手游【译】评《一次别离》
作者:GODFREY CHESHIRE
翻译:西拿费丽亚/校对:小双【CINEPHILIA『迷影网』翻译小组】
2011年2月,阿斯哈o法哈蒂(Asghar Farhadi)关于婚姻的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横扫柏林电影节,成为第一部夺得此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的伊朗电影,此外它还囊括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大奖和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在法国,它于夏季上映,到秋季为止就已累积了近一百万的入场人次,比之前任何一部伊朗电影的五倍还多。回到祖国,它获得了下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法哈蒂的这部电影已然是十数年来伊朗电影在国际上最重要的一部批判性作品,而且从商业性而言,看起来会是伊朗电影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出口。
不论从何种方面来说,《一次别离》都确立了自九十年代以来伊朗之首位重要“作者导演”。虑及伊朗电影自七十年代以来的底蕴,可以说,任何一位优秀杰出的新天才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尽管这个说法当然也适用于法哈蒂,但他的这部新片却与那些知名的前作有着鲜明的不同。它的匠心独具,在我看来,和一个词语有关,也是去年9月纽约电影节上我采访法哈蒂时他不断提到的词语:复杂性。
《一次别离》是法哈蒂的第五部剧情片,它以复印机发出的光开场,机器正在扫描包括护照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接着,从一个隐形的地方法官的主观视角,我们从正面凝视一对中上阶层的夫妻谈论着他们想要为何想要离婚。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张和愤怒,但没有明显的敌意。西敏(蕾拉o哈塔米Leila Hatami饰)想要移民,手上的签证的有限期只有40天。她要丈夫纳德(佩曼o莫阿迪Peyman Moadi饰)和她一起走。纳达也想这样做,但他觉得自己必须留下来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而他们十一岁女儿的存在则使得他们的窘境更加复杂。
法官问西敏为什么不认为孩子在伊朗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西敏回答说她宁愿女儿“不要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法官问“什么样的环境”,但没有得到回答,因为回答也是不必要的。任何人都知道让一个有文化的中产女人想要离开伊朗的社会限制会是些什么。在九十年代的伊朗电影里,这可能会是唯一的主题:压迫,连中产女人都会受到的压迫。但对于法哈蒂,这只是背景,而非主题。在开头的这场戏里,重要之处在于,两个主角以端庄得体的普通人的形象出现,都为自己的立场提供了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哪个女人会舍弃梦寐以求离开伊朗的机会?哪个儿子会为这样的机会而抛弃自己患病的父亲?电影的情感复杂性由此开始,而观影者们也将被引导着对这僵局中的双方都产生同情。
两人同意分居之后,回到原来的住处。西敏一边忙着整理行李——她离开伊朗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一边试着和她闷闷不乐的女儿特梅(Sarina Farhadi饰)谈话,却吃了闭门羹。特梅已经决定留下来和爸爸住在一起,她以为这样的话就能劝诱妈妈回来。西敏离开之后,纳德就得找个人来在他上班的时候照顾他的父亲(Ali-Asghar Shahbazi饰)。他请了一个虔诚信神的下层阶级的妇女拉兹(Sareh Bayat饰)。拉兹是和她年幼的女儿索玛耶(Kimia Hosseini饰)一起来的。拉兹马上就撞上了麻烦:纳达的父亲弄湿了自己的裤子却又不能自理。于是拉兹打给一个伊斯兰教的咨询电话,问说如果她帮他清理裤子的话会不会有罪。尽管咨询电话告诉她不会的,可纳达回家后,拉兹还是告诉他,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并建议他去请自己的丈夫霍贾(Shahab Hosseini饰)来接手。纳德去了,但看到那个坏脾气的霍贾由于欠钱被债主抓走之后,纳达郁郁不乐地回家了。
电影的关键此时出现:一天纳达早回家,发现父亲昏迷在地,他的一只手被绑在床上。当时怀了孕的拉兹已经丢下他,出门去办自己的事了。她回来之后,纳达火冒三丈,不仅呵斥她丢下父亲,还指责她偷了钱。当拉兹以“iman hossein”(字幕为“我们的烈士”)的名义称自己并没有偷钱。纳达揪住她的衣服把她狠狠推出了门去。(伊朗电影禁止出现男女间带有爱意的身体接触。尽管允许出现带有敌意的接触,然而出现男女扭打的一幕还是非常少见而足以令人吃惊)第二天,西敏和纳德听说拉兹流产的消息之后,奔向医院。拉兹让所有家里人,包括那个暴脾气的丈夫,相信正是纳德的那一推使得自己失去了孩子。很快纳达面临着法庭检察官对他的谋杀控告,而纳德自己,也准备控告拉兹谋害他的父亲。
在这之前,西敏和纳德在审讯之后回到家,法哈蒂展现了他充满预谋的精心设计的布景。这对夫妇在德黑兰的这套房子设备完善,房子的特点是有许多室内窗户和玻璃隔墙,这让摄影师Mahmoud Kalari 的移动摄像机能够在保持明显的与主角隔绝的同时,又能流畅地跟随他们,重新构图。这样的技巧,让人回想起诸如奥特曼(Robert Altman)的《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 1973)和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站长夫人》(The Stationmaster’s Wife, 1977)这样的电影,它建立了一种符合电影中情感和道德冲突的视觉动态:当我们的目光从这一人物转到另一人物,并试着理解他们的想法和目的从而产生我们对他们的看法的时候,我们的立场也在不停地变化。剧情愈发复杂。电影的第一幕场景设置了丈夫与妻子、男与女、留在伊朗与离开伊朗之间的矛盾,而剧情随后的发展带我们走入另一对夫妻之间的矛盾,两对不同阶级夫妻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有两个小女儿和他们长辈之间的矛盾。在描述这种关系和紧张情绪的过程中,导演始终使我们同情心保持着不过久地逗留于或彻底地偏向于某一方;而当电影步入它的结尾,情感的复杂性又随之增加了。
法哈蒂告诉我他起初是想拍电影的,不过他到德黑兰上大学时(他于1972年出生在伊斯法罕),被派去学戏剧。回顾往昔,他说,这看似阻碍,却是当时他能遇上最好的事儿了。他迷上了戏剧文学(他的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是论英国荒诞派剧作家哈罗德o品特Harold Pinter作品中“停顿”和“沉默”之作用),并开始自己写戏剧,然后为伊朗广播写,再后来为他开始导演的地方伊朗电视台写。他的前两部长片《尘中漫舞》(Dancing in the Dust, 2003)和《美丽城市》(Beautiful City, 2004)都牵涉了年轻男性遇到的问题,包括贫穷、法律和两性关系。两部影片都制作扎实,而主角均由非职业演员出演,这在伊朗司空见惯,不过后来法哈蒂弃之不用,因为他觉得只有职业演员才能演出他追求的那种复杂性。
被问及法哈蒂认同的导演,他回答的是巴赫拉姆o贝赛(Bahram Beyzai)和戴瑞奇o麦瑞(Dariush Mehrjui)。这二人都被认为是伊朗的最佳导演,法哈蒂认为这两人作品未能在国际上获得认可,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仍植根于伊朗的社会现实,而非“极力向世界阐明伊朗”。法哈蒂对贝赛的喜爱也是因为其伊朗戏剧巨擘的地位。麦瑞则是伊朗后革命时期第一位聚焦伊朗新兴的富裕阶级的导演,法哈蒂已在他之前的三部电影里讨论了这个主题了。《烟火星期三》(Fireworks Wednesday, 2006),一部有关婚姻背叛的电影,剧情巧妙,风格比以往的电影更加细致入微。而《关于伊丽》(About Elly, 2009)则宣告了这位作者导演在风格上的成功飞跃,它还获得了当年的柏林银熊奖。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多层次的无声剧,讲的是几对德黑兰夫妻在里海度假时,他们的朋友,一个单身女人突然消失之后,集体陷入了混乱的故事。
关注婚姻生活及其产生的不满、谎言、背叛,对正义的潜在渴望,重视真实可信的表演,精心制作的布景,仔细研究过的剧本:当法哈蒂提起一部他最爱的美国电影《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时,这些《关于伊丽》和《一次别离》的特点都会出现在你脑海。而对于《欲望号街车》,法哈蒂看重的是其中导演伊利亚o卡赞(Elia Kazan)对田纳西o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剧本的丰富诠释。作为拥有卓绝技巧的编剧和导演,法哈蒂似是伊朗重要导演们中最适合一跃而登上世界舞台的了。而实际上,他下一计划,和法国-伊朗剧作家雅丝米娜o雷札(Yasmina Reza)(《杀戮》(Carnage, 2011)编剧)的合作,也将在伊朗和法国开机。如今,以柏林金熊为营,法哈蒂将朝巴黎走去,走向他的第一部国际作品。
Like this Article? Share it!
Related Post
Copyright (C)
Cinephil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您的白银会员还有3天到期啦,续费继续免广告~
手机注册爱奇艺&,& 送5天黄金会员,畅享大片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预告片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30秒后自动关闭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预告片
播放量数据:
{{each data}}
抱歉,没有“{{feature}}”的其他视频了.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 each data as item index}}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一次别离影评
您当前位置: &
一次别离影评
发布:&|&分类:&|&
  一次别离影评(一)  一、译名的&分离&  把英文片名&ASeparation&直白地译成&一次别离&似乎是欠妥的,个人觉得译成&分离&或许更为贴切。一来,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采访时也说,&Separation&涵盖了诸多的层面,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留给观众自己。&ASeparationof&&这个语法结构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解读方式,但中文名&一次别离&却隐约有种一锤定音的意味,弱化了电影本身的多重寓意。二来,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觉所谓&别离&并没有太多向过去告别的意思,也并非是一个位于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而是将各种&分离&全都交织在一个故事中,且无论在哪一层面上,都显示出了一道鲜明的分野与裂痕。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正是试图通过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碰撞来揭示出这道分野与裂痕的存在。  二、精英与精英的分离  纳德和西敏所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显然是伊朗社会中精英的象征。他们有房有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负担得起护工和家庭教师的开销。但导演阿斯哈通过开篇那接近4分钟的长镜头,透露出这个中产家庭正遭遇到的解体危机。一反惯例的是,在离婚的当口上,西敏依然承认纳德是一个得体而正派的人。他们唯一的分歧在于,西敏拿到了出国的签证,因为她不愿女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至于是何种环境,阿斯哈狡猾地略过不表,点到为止&&而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老年痴呆的父亲是个明显的隐喻&&一个老迈而病入膏肓的祖国。西敏质问纳德,你父亲还认得出你这个儿子么?纳德回答,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得出他是我的父亲啊。国家失序的症状之一,便是中产阶级的逃离。离开还是留守,纳德和西敏无疑代表了这一群体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的观点。颇有意味的是,纳德在法院的长凳上对着女儿Termeh举手起誓时,却不想把身边和他拷在一起的士兵的也牵了起来&&选择离开的大可自由地离开,决心留下的却处处为僵硬而强大的体系所掣肘,还有比这更绝妙的讽刺么?  三、民众与精英的分离  比起精英内部的裂痕,民众与精英之间已然是一道鸿沟。而这也是整部电影着墨最多的部分。  护工Razieh和她的丈夫Hodjat无疑是底层民众的象征。他们在身处精英阶层的纳德和西敏面前,几乎毫无话语权。Razieh在和纳德的薪资谈判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后者的一句&下午之前给我个答复吧,这样我也好找别人&前烟消云散。而她的丈夫,背了一屁股债的Hodjat也只能祭出&如果我干得不错,能不能加点?不满意你可以不付钱。&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对此,隔着玻璃窗的纳德根本不置可否,他只顾提出自己的要求:你明天来吧,带上身份证。  在精英阶层的眼中,Razieh和Hodjat他们,无疑属于一个和自己全然不同的群体。如果我没有遗漏的话,在纳德和西敏的对白中,有意一次也没有出现过Razieh和Hodjat的姓名。对他们来说,民众只是一张张模糊的面孔。其中一场戏是这样的:纳德下班回家,目不直视地称呼Razieh为&女士&,边敷衍着她的问候,边直奔女儿的家庭教师而去,主动打招呼并称对方为&Ghahraii太太&。两相对照,区别立现。另一个更明显的桥段是:纳德的女儿Termeh在法院的走廊里背诵课文:&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被划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普通阶层(thenormalclass)。&她的外婆立马纠正说,是&普通民众(thenormalfolks)&。而此时占据镜头的,正是Razieh和Hodjat的女儿,她在一旁鹦鹉学舌地附和着Termeh的背诵。导演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分离的阶层观念,不仅是后天的自然演变,更是一种人为的假定和预设。  而在双方的直接交锋中,这种差距更是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法院里,面对纳德和Ghahraii太太条理清晰的反驳,Hodjat只能愤懑地对法官说,&我没什么可失去的了。&然后他指着纳德,&我的问题在于,我没法像他一样能说会道。&他情绪失控,他被判蔑视法庭,可他除了以头撞门之外再无他法。而他的保释担保人,还必须有公务员或企业主的身份才行。其后,Hodjat放弃了在法庭上的言辞争辩,转而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真相。他闯进学校逼迫Ghahraii太太对着《可兰经》起誓,而誓言完成的那一刻便意味着他最后的出路也被堵死。另一边的纳德完全不同,他只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他不可能如Razieh所说的那样,把她从门口推落至台阶,因为这根本不可行。此时,在民众与精英分离的背后,还隐含了另一种层面上的分离&&宗教信仰和世俗规则之间的分离。而无论从哪种层面上来看,高下立判,胜负已分。  事实如此,在精英阶层面前,普通民众彻底居于被动。平时,他们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而当他们试图抗争时,又完全力不从心。但吊诡之处在于,在纳德的父亲&&伊朗国家的象征&&患病之后,西敏选择离开;有工作有女儿的纳德无暇顾及,只好选择雇人帮忙;因此恰恰正是沉默而弱势的Razieh担负起了最脏最累那些活。阿斯哈以此完成了一幅无比精确的社会速写。  四、道德与现实的分离  在事故发生之后,尽管纳德、西敏与Razieh、Hodjat处于相互对立的立场,但他们都在各自道德的约束下被卷入了这场纷争。只不过,一方信守的是传统的宗教道德,另一方遵循的则是世俗世界的法律规则和个人道德。但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Razieh的看护工作受制于宗教道德,在为老人洗澡之前,还需要打电话向宗教权威请教是否可行。在这个一路狂飙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力,传统和现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渐彰显。而因为顾忌丈夫Hodjat的感受而不敢坦白车祸实情的Razieh,一边要将这出戏继续演下去,一边又暗暗地受到道德的谴责。这种挣扎一直持续到纳德和西敏愿意出钱赔偿,才触及到她的底线。讽刺的是,她道出实情的理由并不是担心会给自己的女儿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害怕会招来可怕的诅咒。她的丈夫Hodjat同样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也一个因无力养家而自责的男人。当Razieh袒露车祸实情后,他想收下赔偿金并独自承担说谎的罪过。此时,在与宗教道德的冲突中,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最终占据了上风,赢得了一场近乎自残的胜利。  纳德为女儿温习单词,告诉她写正确的答案,即便因此被扣分也无妨,则是一处用来勾勒人物性格的铺垫戏。在顺便嘲笑僵硬的学校教育之余,更是在表明纳德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不介意为坚持原则付出小小的代价。但面对法官的追问时,他却违心地说了假话。当恪守道德便意味着遭受法律的制裁,当的代价过于高昂时,向现实妥协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其后法官要求询问他的女儿Termeh,纳德既没有她说出真相,也不曾怂恿她为他圆谎。他没有勇气向上攀升,同时也拒绝继续坠落。他的不选择,却等同于将选择的重担转移到了Termeh的肩上。而这一转移,不想却成为了另一种分离的肇因。  五、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的分离  Termeh和Razieh的女儿一起玩桌上足球的那一场戏,是全片中为数不多的几处亮色之一。那个时候,她们还生活在一个用童话与课本堆砌出的世界里&&那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当她们的父母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谎言来应对时,灰色出现了。她们被迫承担起了不该由她们承担的重负,保守着一个昏暗浑浊的秘密,她们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谋。而后,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动声色地帮着父亲圆谎,转眼又在汽车后座上泪流满面。她的童年时代从此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临近结尾时,这两个孩子那阴沉对视的一幕,堪称全片最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这沉寂的四目相接中,两个小女孩一同在向她们的童年时代无言地告别。一个残酷的成年仪式完成了。  六、纳德与西敏的分离  纳德与西敏的分离,是整个故事的源头,同时也构成了诸多&分离&中最浅显可见的一个层面。事实上,分居起初只是种姿态,是一件纳德和西敏用来博弈的武器。纳德以为女儿和自己更亲,她不走,西敏也不会走;西敏知道女儿为了留住她会呆在父亲的身边,所以除非纳德弃子认输,她也走不了。两人之间,便维持着这样一种微妙的平衡。但西敏和纳德在是否该支付赔偿金的问题上相持不下,以至于所有本已被按捺下的矛盾瞬间井喷,情势的发展渐渐超出了两人的控制范围。当西敏朝堵在门口的女儿大喊:&鬼才答应过!&时,一切都变得无可挽回了。影片最后,阿斯哈又安排了一个纳德和西敏在法院长廊里等候判决的长镜头,所有的&分离&都在这里等待观众给出自己的答案。  七、伊朗电影与大陆电影的分离  好玩的是,对于大陆电影而言,最后还会多出这一层面上的分离。那些老是把怀才不遇归咎于投资匮乏的苦主们可以闭嘴了,人家这部基本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的《分离》才花了不过区区30万美元,这点钱都不够国内某些豪华烂片做宣传的,用来雇水军在网络上刷分可能还差不多吧。至于把所有症结都推诿到审查制度上的借口,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可靠了。继《三个傻瓜》和《芭萨提的颜色》令我们惊觉,原来印象中只会又跳又唱的印度电影已经远远甩开我们一大截之后,面对受到同样桎梏的伊朗电影,大陆电影还留有多少自辩的余地呢?整体水准低劣,审查制度当然难辞其咎。但个人拍不出好电影,恐怕只有怪自己内功不够。对此,借用卡尔维诺的一段话再合适不过了:&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一次别离影评(二)  这本来是伊朗的一部家庭伦理类电影,因为其间涉及到社会阶层、宗教信仰、道德与现实而备受关注。有的翻译叫《一次别离》,我看了英文名字叫《ASeparation》,其实应该叫《一次分离》更为精当,无论如何,片名是切合影片的,而且含义深刻,充满现实主义的意味。  电影的开始是纳德与西敏的婚姻问题,为了是否出国,纳德的理由是他的父亲在这,所以在他的观念里,他的家园就是这儿。而西敏是一个理性而知性的女人,她坚持出国是因为女儿可以有更好的环境。看起来很容易理解,和很多国家比如中国一样,出国的意味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品质和子女的未来。这是第一个分离,表面上看是一个中产阶层家庭的婚姻分离,而实际上,更大意义上是这个阶层的现实生活现状和其所期望的生活状态的分离。片中,西敏反复强调她要离开这个环境,而法官反复质问,环境,什么环境。可以看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所关注的环境无非是家人所在,社会所系。而西敏的概念中,环境,更是一个能提供更好生活质量的所在。家人不是不重要,而是,你得知道,你所追求的质量恰是为了家人。另一个有意思的争议是,纳德的父亲,西敏认为,那个老人由于老年痴呆无法认出纳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已经出了家人的范畴,而纳德的角度相反,他认为,只要他认得父亲,那么他就是家人。理论上来说,西敏更理性,所谓家人除了血缘,更为重要的是共同的记忆,而记忆不存在了,家还是那个家么?  故事的展开是保姆问题。保姆Razieh为了偿还丈夫的欠债,不得不带着身孕做家政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并不是其情愿。因为要为纳德的父亲擦洗身体,这有违其道德规范,所以,她在咨询了宗教事务所之后,勉强接受了这个行为。看到这里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显然,这是两个社会阶层的人,纳德和西敏与保姆,一个代表社会精英,一个代表底层为生活所迫的人。而两个阶层的人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完全可以从其行为方式的差异看出来。所幸,Razieh的孩子和纳德的孩子尚没有这种割裂。第二,信仰在这个穆斯林社会的作用,行为受他们的主约束,他们的主指示所有的生活规范。这在影片的最后会强化。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Razieh因为个人原因,偶然失职,纳德的父亲遭遇了意外,差点丧生。而纳德出于愤怒,认为Razieh偷了钱,并且失职,是不可原谅的,把她推出了家门。而Razieh在推搡的过程中受伤,然后到医院,发现流产。纳德和西敏得到消息后去医院看望,导致了Razieh的丈夫和他们发生争执。这其实是两个社会阶层的人发生冲突。矛盾很显然,两种社会阶层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未必相同,而只是信仰的一致维系着社会关系。这是很脆弱的,即使不是由这个事故,我相信还会有其他事情会引起。只是这个故事被选择了。一方是生活一团乱麻的中产家庭,一方是迫于生计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家庭。你不能说到底哪一个更值得同情,生活无关同情,只有苍白的现实。而故事就是如此,纳德虽然自知说了谎言,却坚持这是为了女儿,且认为他所犯的错误不足以导致犯罪,而Razieh的丈夫认为纳德罪恶深重,他的家庭的悲剧应该由纳德承担责任。这是两个割裂的极端。象征着社会上两个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而在此,无论是宗教还是道德,在维系这个社会时都显得纤细柔弱。而两个女人,西敏和Razieh却试图用他们的直觉道德和虔仰来缓冲这一矛盾。不幸的是,到头来,还是失败。最终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却是信仰和良知。Razieh被要求手按《古兰经》发誓,而她拒绝了。因为她怕给女儿带来主的惩罚。而西敏也未必良心静安,因为她得知的Razieh流产的真相,却依然未能阻止纳德用这种方式结束事件。纳德的内心恐怕也不能毫无歉意,因为,他知道Razieh怀孕而撒了谎。真相在事件中忽然变得无关紧要,因为面对良知和信仰,真相显得是那么无力。矛盾也许根本不是真相所能解决的。  孩子们总是无辜的,他们在这部影片中所承受的痛苦都是这个成人社会带来的。而哪怕是与生俱来的希望,也显得飘渺轻浮。也许在他们眼里,所谓的世界和现实中的成人世界是两样的,童真和理想在那里不值一提。在故事中,那次谈判中,他们本该在外面玩耍,也被叫了进来,加入现实的搅拌机中被冷酷摧残。两个女孩一直都低头不语,他们无法抬起头直面现实,这是无法承受之重。看到这里,忽觉残酷异常。  故事的结尾,是特梅的抚养权,她最终会选择谁,她说她想好了,法官问结果,她却不说,法官又问想好了吗,她坚持说,想好了。我想她想好的结果也许是任何一方,但内心却充满了失望,不是对父母的失望,而是对这个社会的苍白的深深失望。这个故事带给她的痛苦不安,她无法选择,无法逃离,因为,问题不是她选择父亲还是母亲,而是她希望父母不分开的企图最终还是落空了。  《ASeparation》表面上看,是纳德和西敏的分离,影片结束,你看到的或许是更多更大的分离,关于社会阶层,关于理想和现实,关于成人和孩子,关于道德信仰和世俗行为。在不同层面看到这些分离逐个击破,似乎都可以游刃有余,可事实上,生活是一个系统,无法割裂,就像影片的最后纳德和西敏的分离一样,当这一切都来的时候,分离就会直截了当,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一次别离影评(三)  任何人,当看完《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后,就会恍然明白:为什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它,而不是《金陵十三钗》。《一次别离》能够给人长久思考的关键就在于它对生命、生活和人性的困境所做的深刻透视,它几乎涉及到了人类所有的困惑。尽管它是从本民族的国情出发来叙事的,但其丰富的内涵已经面向了整个世界。  国家与个人:当国家抛弃了个人,没能为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之时,个人是否可以离开国家?个人追求自我的权利和忠于祖国的义务之间形成了矛盾,西敏想要移民,她就必须得面对这个困境。  富人与穷人:电影中,一个是上层阶级的家庭,一个是底层的家庭,但是它们都遇到了困境。相对之下,富人的困境更多的是来自情感和道德方面,穷人的困境更多的是与金钱有关。  尊严与金钱:如果瑞兹的丈夫接受了协议赔偿,他将失去男人的尊严;如果不接受,家里的债务就无法解决。要么坚持灵魂的纯净,要么向物质低头,两者只能取其一,或此或彼。  信仰与生命:为了生命的存活,西敏只能说谎,但同时她又惧怕上帝的惩罚,害怕遭受报应。上帝让人成为精神的虔诚者,却无法解决物质的贫乏。  法律与人情:法律的正义原则或许可以高效的处理某些复杂的问题,但同时它又会损害人性的温情。有意的罪恶和无意的罪恶都会受到法律惩罚,而关于有意与无意的判断往往让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法律由人制定,又常常损害人的美好。  真实与谎言:在一定的语境中,真话和假话不是绝对的善和恶的对比。真话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迫害力,假话也会挽救一个即将破碎的关系。女儿在说谎之后夺眶而出的泪水便是她遭遇如此困境的痛苦。  《一次别离》让每个人都陷入困境之中,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会让生活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人是可以进行理性思考的动物,但人的丰富的情感又决定了他的犹豫和彷徨。()这便是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困惑,如果一部电影能通过叙事和影像对这个命题进行审视,它就有了哲学的思辨味道,它的艺术性便是深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播地址转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