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怎么扩大内存内存??9925

他的最新文章
他的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0bd593e20af9cdadae8603bed01ae7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0bd593e20af9cdadae8603bed01ae76_r.jpg&&&/figure&&p&本文来自于&b&腾讯Bugly&/b&公众号(&b&weixinBugly&/b&),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原文地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OQRHEufCUXBA3d3DMZXMK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mp.weixin.qq.com/s/OQRH&/span&&span class=&invisible&&EufCUXBA3d3DMZXMK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h2&导语&/h2&&p&本文主要讲解了Android 权限管理方面几个点:&/p&&ol&&li&Android 权限背景知识;&/li&&li&权限检查及权限兼容;&/li&&li&跳转到app管理权限页面&/li&&/ol&&h2&一、Android 权限背景知识&/h2&&p&提到Android 权限管理,业内人士都知道Google 在Android 6.0时提出了运行时权限管理机制,在Android 6.0之前,所申请的权限只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列举就可以,从而容易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在Android 6.0 时,Google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提出了新的权限管理机制(官网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eveloper.android.com/training/permissions/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king with System Permissions&/a&),同时将其分为两大类:&/p&&p&&b&(1)Normal Permissions&/b&&/p&&p&Normal Permissions 一般不涉及用户隐私,是不需要用户进行授权的,比如手机震动、访问网络等;&/p&&p&&b&(2)Dangerous Permission&/b&&/p&&p&Dangerous Permission一般是涉及到用户隐私的,需要用户进行授权(动态申请),比如读取SIM卡状态、访问通讯录、SD卡读写等。&/p&&blockquote&通过 adb shell pm list permissions -d -g 可以查看 Dangerous Permission (以权限组形式)&/blockquot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9a5b90a9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f9a5b90a9_r.jpg&&&/figure&&p&&br&&/p&&p&Dangerous Permission group&/p&&p&如上图所示 :Dangerous Permission 一般以 Permission group 形式存在,只要 Permission group中某一个 permission 被Granted,则整个Permission group下的权限均被Granted (目前是这样,以后规则说不定会变)。&/p&&h2&二、权限检查及权限兼容&/h2&&p&本节主要介绍介绍如何进行权限检查及权限兼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p&&p&&b&(1)targetSdkVersion&=23,终端设备是6.0(api 23)以上系统;&/b&&/p&&p&安装的时候不会获得权限,在运行时向用户申请对应权限。这部分权限检查比较简单,不涉及权限兼容,使用官方方案就可以 ,使用 Context::checkSelfPermisson ,建议使用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on检查权限 即可 ,一般检查流程 如下:&/p&&ol&&li&判断是否有对应权限 (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on)&/li&&li&判断是否需要解释对应权限用途(ActivityCompat::shouldShowRequestPermissionRationale) 如果需要解释,则现实自定义权限界面即可&/li&&li&不需要解释的话,直接请求对应权限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li&&/ol&&p&上述情况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p&&p&&b&(2)targetSdkVersion&23,终端设备是6.0(api 23)以上系统;&/b&&/p&&p&使用的是老的权限机制,在app 安装时会询问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权限,但是用户可以在设置列表中关闭相关权限,这种情况可能会对app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p&&p&&b&(3) 终端设备系统小于6.0(api 23)&/b&&/p&&p&大家可能要问,终端设备系统小于6.0情况还需要考虑吗,肯定是用的老的权限管理机制,在app 安装时会询问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权限,用户关闭不了,真的是这样吗 ?&/p&&p&&b&答案是否定的&/b&,在实测中发现,目前有不少国产Rom 手机在6.0之前就有关闭权限的开关。这种情况也是我们兼容的对象。&/p&&p&下面将会以自己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展开 ,目前企鹅FM支持免流了,需要使用READ_PHONE_STATE权限 (读取SIM卡状态),由于之前未对改权限是否关闭没有进行相关判断,因此收到了很多例因为上述权限关闭,导致免流失败的情况。&/p&&p&适配过程如下 :&/p&&p&&b&(1)使用 try catch 来检查权限是否关闭&/b&&/p&&p&想法很简单,如果改权限被用户禁止了,那肯定会异常,因此可以在catch 中做文章,结果发现这一招根本没有用,为啥了 ?因为使用 READ_PHONE_STATE 权限的方法内部已经try catch ,外面无法捕获,因此该方法失效。&/p&&p&&b&(2)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on&/b&&/p&&p&既然在6.0 可以使用Context::checkSelfPermisson进行权限检查,那能否使用support v4 中的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on 方法了,试一下,发现在api 23 以下失效,为了探究原因,查看了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ons 内部实现,如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fadb68adbbfd35ecc2565f_b.jpg&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5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fadb68adbbfd35ecc2565f_r.jpg&&&/figure&&p&&br&&/p&&p&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ons&/p&&p&内部权限检查方法在api 23 以下,使用的是 PackageManager::checkPermission,再去查看PackageManager::checkPermission方法,如下:发现只要权限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过,均会认为该权限granted ,因此上述方法在api 23 以下也失效。&/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f205e4bb81cf8fecaf80933fe5acaeb_b.jp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f205e4bb81cf8fecaf80933fe5acaeb_r.jpg&&&/figure&&p&&br&&/p&&p&PackageManager::checkPermission&/p&&p&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组内同事,发现Support V4 下面有一个专门检查权限的工具类PermissionChecker。&/p&&p&&b&(3)PermissionChecker&/b&&/p&&p&查看PermissionChecker源码发现 ,PermissionChecker内部实际上使用的是AppOpsManagerCompt,而AppOpsManager是在api 19 加入进入的(&b&AppOpsManager后面介绍&/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5fc391086acb28c75b03c803e8aa07c_b.jp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5fc391086acb28c75b03c803e8aa07c_r.jpg&&&/figure&&p&&br&&/p&&p&PermissionChecker::checkPermission&/p&&p&进而查看AppOpsManagerCompat 内部实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93cc9e68642f72fbc586d9dcffbfee6_b.jp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93cc9e68642f72fbc586d9dcffbfee6_r.jpg&&&/figure&&p&&br&&/p&&p&AppOpsManagerCompat::permissionToOp&/p&&p&IMPL实现如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477d75dadfb5cfb6aeb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figure&&p&&br&&/p&&p&IMPL实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fecbca839415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fecbca839415_r.jpg&&&/figure&&p&&br&&/p&&p&从上图可以看出:在api 23以下, AppOpsManagerImpl::permissionToOp 直接返回为null ,这直接导致api 23以下权限检查将会返回 granted ,因此,该方法在api 23 下,权限检查方法也会失效。&/p&&p&&b&(4)AppOpsManager&/b&&/p&&p&API 19以上 ,Google 官方提供了 AppOpsManager 类来检查权限,看到这个api 时,脑海浮现出 “天无绝人之路啊”,里面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方法 :AppOpsManager::checkOp(int op ,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 (hide方法)和AppOpsManager::checkOp(String op,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public 方法 ,api 23 以上可用),不经思考,直接写出了如下两个方法&/p&&p&&b&1)AppOpsManager::checkOp(int op ,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b&&/p&&p&需要使用反射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7aee9f05de0a09d5a2170_b.jpg& data-rawwidth=&1054&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7aee9f05de0a09d5a2170_r.jpg&&&/figure&&p&&br&&/p&&p&AppOpsManager::checkOp(int op ,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p&&p&&b&2)AppOpsManager::checkOp(String op,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b&&/p&&p&API &= 23 才可以使用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af9681eab256d12b1c5dcf90089c98f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af9681eab256d12b1c5dcf90089c98f_r.jpg&&&/figure&&p&&br&&/p&&p&AppOpsManager::checkOp(String op,int uid ,String packageName)&/p&&p&在实测中发现,api 低于23时 ,OP_READ_PHONE_STATE =51 找不到,导致反射失败。&/p&&p&仔细察看了一下 6.0 (API 23 )_NUM_OP = 62,如下,为何找不到51 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8a2e47f8f48ec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8a2e47f8f48ec_r.jpg&&&/figure&&p&&br&&/p&&p&6.0 (API 23 )_NUM_OP = 62&/p&&p&难不成 每个版本还不一样,查看其他版本,验证了这个想法:&/p&&p&&b&5.1.1 (API 22 )_NUM_OP = 48&/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371bcdb959cbda44e95c328bd271c3d_b.jp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371bcdb959cbda44e95c328bd271c3d_r.jpg&&&/figure&&p&&br&&/p&&p&5.1.1&/p&&p&Op个数限制 (需要找到对应源码说明**)详情 参看 :&/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repcode.com/search%3Fquery%3Dandroid.app.AppOpsManager%26n%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查看Android 对应版本 _NUM_OP&/a& (目前最高支持5.1.1版本)&/p&&p&此时,OP_READ_PHONE_STATE = 51 在6.0(API 23)以下,通过反射是找不到的,因此对于READ_PHONE_STATE权限检查仅限于6.0及6.0以上。&/p&&p&同时也仔细看了一下AppOpsManager 类介绍,并不是为开发者设计的,不过其他权限兼容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前提是 要看OP_*是在什么版本才有的,需做兼容方案 。&/p&&blockquote&public class AppOpsManager&br&extends Object&br&API for interacting with &application operation& tracking.&br&This API is not generally intended for third party ap most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to system applications. Obtain an instance of it through Context.getSystemService with Context.APP_OPS_SERVICE.&/blockquote&&p&(5)最后查看了几个第三方权限库(暂未看完)&/p&&ol&&l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hotchemi/PermissionsDispatch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rmissionsDispatcher&/a&&/li&&l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yanzhenjie/AndPermis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Permission&/a&&/li&&/ol&&h2&三、跳转到app管理权限页面&/h2&&p&既然在这里讲解跳转到app 管理权限页面的方法,可想而之,事情绝对不太简单。Android 碎片化不仅在存在于ui适配 ,同样也存在于这里,导致我们无法使用同一种方式跳转到app管理权限页面(适配,Android 开发永远的痛)。&/p&&p&那有没有办法可以简化适配工作,减少开发量,方法当然有,不过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和探索的,目前已有方法:&/p&&p&&b&(1)直接跳转到系统设置页&/b&&/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Intent intent =newIntent();
intent.add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intent.setAction(Settings.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intent.setData(Uri.fromParts(&package&,getPackageName(), null));
startActivity(intent);
}catch(Exception exception) {
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code&&/pre&&/div&&p&记得要添加上 try catch ,不加可能会crash。这种方式就不需要适配各个厂商的不同版本rom,缺点是,用户只能跳转到系统设置页,然后去找对应app 的权限管理(&b&总会有一些用户找不到&/b&)&/p&&p&&b&(2)站在前人的肩上&/b&&/p&&p&引用前人经验:&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b5c494dba0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各大手机品牌手机跳转到权限管理界面&/a& (未一一验证,毕竟没那么多手机)&/p&&p&那是不是前人经验一定对了,那就不一定了,在当时可能是对的,在现在可能就行不通了,现在以MIUI跳转到app 权限管理页面为例进行说明。&/p&&p&&b&1)MIUI 6/7&/b&&/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Intent localIntent = new Intent(&miui.intent.action.APP_PERM_EDITOR&);
localIntent.setClassName(&com.miui.securitycenter&, &com.miui.permcenter.permissions.AppPermissionsEditorActivity&);
localIntent.putExtra(&extra_pkgname&, context.getPackageName());
startActivity(intent);
}catch(Exception exception) {
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code&&/pre&&/div&&p&&b&2)MIUI 8&/b&&/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Intent localIntent = new Intent(&miui.intent.action.APP_PERM_EDITOR&);
localIntent.setClassName(&com.miui.securitycenter&, &com.miui.permcenter.permissions.PermissionsEditorActivity&);
localIntent.putExtra(&extra_pkgname&, context.getPackageName());
startActivity(intent);
}catch(Exception exception) {
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code&&/pre&&/div&&p&对比1)和2)发现,在MIUI 6/7 和MIUI 8 上面,权限管理页面的activity名字不一样了,因此使用MIUI6/7的方法在MIUI8上就会失效,如果没有加上try catch ,就会直接crash。&/p&&p&对于上述变化,作为一个开发者一般都是不知道的,即便通过反馈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有可能不知道对应的activity是什么,此刻要么搜索网上有没有类似解决方案,要么求助于对应rom 开发厂商的开发者论坛 (&b&有时解决回应速度相当慢&/b&),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方法详见(3)部分。&/p&&p&&b&(3)查看某个ROM的某个版本的权限管理页面的activity&/b&&/p&&p&这里以华为p8为例简要说明,详细步骤如下:&/p&&p&1)通过设置找到对应app的权限管理页面,如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88c2a54ac20d83ffb8ab_b.jp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88c2a54ac20d83ffb8ab_r.jpg&&&/figure&&p&&br&&/p&&p&企鹅fm在华为p8上的权限管理页面&/p&&p&2)找到对应页面的activity&/p&&p&&b&方法一:通过add 工具查看栈顶Activity&/b&&/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 | grep &mFocusedActivity&
&/code&&/pre&&/div&&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c93b3cb01c49c5ca8ab2_b.jpg& data-rawwidth=&1031&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c93b3cb01c49c5ca8ab2_r.jpg&&&/figure&&p&&br&&/p&&p&企鹅fm在华为p8上的权限管理页面对应的activity&/p&&p&更为详细的堆栈信息&/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6b7eb1d6ef14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6b7eb1d6ef14_r.jpg&&&/figure&&p&&br&&/p&&p&详细的堆栈信息&/p&&p&&b&方法二:使用Activity Tracer工具&/b&&/p&&p&使用方法:可参见我之前的文章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672d64fdc4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开发—— 小工具,大效率&/a&&/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afa26a0d537ff4e4fa079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afa26a0d537ff4e4fa079_r.jpg&&&/figure&&p&&br&&/p&&p&使用Activity Tracer查看权限管理页面对应的activity&/p&&p&&br&&/p&&p&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ugly.qq.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gly&/a&的微信公众账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f2c1b1ff77fcedf3fb5461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ugly.qq.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腾讯 Bugly&/a&是一款专为移动开发者打造的质量监控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便捷的定位线上应用崩溃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案。智能合并功能帮助开发同学把每天上报的数千条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ugly.qq.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ash&/a& 根据根因合并分类,每日日报会列出影响用户数最多的崩溃,精准定位功能帮助开发同学定位到出问题的代码行,实时上报可以在发布后快速的了解应用的质量情况,适配最新的 iOS, Android 官方操作系统,鹅厂的工程师都在使用,快来加入我们吧!&/p&
本文来自于腾讯Bugly公众号(weixinBugly),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原文地址:导语本文主要讲解了Android 权限管理方面几个点:Android 权限背景知识;权限检查及权限兼容;跳转到app管理权限页面一、Android 权限背景知识提到Andro…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8c6566cce3b469d512cfdadacd39b83_b.jpg& data-rawwidth=&825&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8c6566cce3b469d512cfdadacd39b83_r.jpg&&&/figure&&h2&&b&特别提醒:数据无价!请务必在动手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b&&/h2&&h2&&b&一、为什么要使用 EFI 安装?&/b&&/h2&&p&1、Boot Camp 会模拟旧电脑的 BIOS 环境(即 Legacy 模式)来引导 Windows ,这或多或少会造成性能损失。而大多数 Mac 以及 Windows 10 都是支持 EFI 启动的。(难道 Apple 是为了防止用户装 Windows ?)&/p&&p&2、使用 macOS 自带的 Boot Camp 助理安装 Windows 10 时,系统会把磁盘的分区表类型转换为 GPT+MBR 混合型(仅限 2015 年之前推出的 Mac )。然而很多分区工具都无法识别这种 GPT+MBR 混合型分区表,在分区之后会导致分区表损坏,从而导致分区数据丢失。这是最致命的问题。使用 EFI 安装 Windows 10 之后,分区表类型不会被修改,因此可以在 Windows 10 下自由分区。&/p&&p&3、使用 EFI 安装 Windows 10 之后可以使用快速启动功能。&/p&&p&4、玩外接显卡的朋友应该知道,使用 Boot Camp 引导由于有 32 位寻址的限制从而使显卡出现 Error 12 错误而无法启动,通过 EFI 安装也可以完美解决。&/p&&p&&br&&/p&&h2&&b&二、我的安装环境&/b&&/h2&&ul&&li&机型:MacBook Pro 15& Mid 2015&/li&&li&系统:macOS 10.12.6&/li&&li&硬盘:500G SSD (只有 macOS 分区)&/li&&/ul&&p&&br&&/p&&h2&&b&三、安装步骤&/b&&/h2&&h2&3.1 下载 Boot Camp 驱动程序&/h2&&p&打开 &b&Boot Camp 助理&/b&,然后打开菜单栏中的 &b&操作 → 下载 Windows 支持软件&/b&,把驱动程序下载到安装盘中。&/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bd50e4ed93e36c0b99c4_b.jpg& data-rawwidth=&809&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bd50e4ed93e36c0b99c4_r.jpg&&&/figure&&p&&br&&/p&&h2&3.2 确定磁盘的大小和剩余空间&/h2&&p&点击左上角的 &b&?&/b& ,然后选择&b&关于本机&/b&,再点击&b&储存空间&/b&查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eb43616a3bbb70f514eb0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eb43616a3bbb70f514eb0_r.jpg&&&/figure&&p&&br&&/p&&h2&3.3 通过命令行压缩 macOS 分区&/h2&&blockquote&自从 OS X 10.11 开始,系统中的磁盘工具功能遭到了大阉割,很多功能都没了,其中就包括压缩分区。所以这里不得不使用命令行来压缩分区。&/blockquote&&p&以下通过调整 macOS 分区大小的方式来压缩 macOS 分区。&/p&&blockquote&例如,这里 macOS 分区大小是 &b&500G&/b& ,您想分 &b&100G&/b& 给 Windows ,那么 macOS 分区在压缩后的大小就是 500-100=&b&400G&/b& 。&br&请根据可用空间大小合理划分。&/blockquote&&h2&打开&b&终端&/b&,然后根据实际情况&b&选择其中一条命令执行&/b&。&/h2&&h2&1、如果开启了 FileVault 全盘加密&/h2&&p&输入diskutil resizevolume / 400G,回车执行。&/p&&h2&2、如果没有开启 FileVault 全盘加密&/h2&&p&输入diskutil cs resizevolume / 400G,回车执行。&/p&&p&上面的 400G 是 macOS 分区的最终大小,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p&&p&以下是我的执行结果(第一种)&/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zenandidi: ~]$ zenandidi$ diskutil resizevolume / 400G
Resizing to
Started partitioning on disk0s2 Macintosh HD
Verifying the disk
Verifying file system
Using live mode
Performing live verification
Checking Journaled HFS Plus volume
Detected a case-sensitive volume
Checking extents overflow file
Checking catalog file
Checking multi-linked files
Checking catalog hierarchy
Checking extended attributes file
Checking volume bitmap
Checking volume information
The volume Macintosh HD appears to be OK
File system check exit code is 0
Shrinking file system
Copying booter
Modifying partition map
Finished partitioning on disk0s2 Macintosh HD
/dev/disk0 (internal, physical):
IDENTIFIER
GUID_partition_scheme
Apple_HFS Macintosh HD
Apple_Boot Recovery HD
&/code&&/pre&&/div&&h2&注意&/h2&&p&执行完成后如果提示如下信息&/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Error: -69787: The partiti tr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change in the size of the partition
&/code&&/pre&&/div&&p&说明磁盘剩余空间不足,请增大分区后的大小。&/p&&h2&3.4 在 Windows 安装向导中创建分区并安装&/h2&&p&把安装盘插到 Mac 上,重启 Mac 并按住 &b&option&/b& 键,选择 &b&EFI Boot&/b& (黄色硬盘图标,如图所示)回车启动。&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cb04c285fe751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cb04c285fe751_r.jpg&&&/figure&&p&&br&&/p&&p&然后一直下一步,到选择安装位置这里(如图所示),选择“未分配的空间”,然后点击新建,再点应用,弹出的窗口点确定最后点下一步即可开始安装。&/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aef2d840bc616a3b2feb40f37c3abe5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aef2d840bc616a3b2feb40f37c3abe5_r.jpg&&&/figure&&p&选择安装位置&/p&&h2&3.5 安装驱动程序&/h2&&p&进入 Windows 系统后,安装上面步骤 3.1 下载的驱动程序,完工!&/p&&p&&br&&/p&&h2&&b&四、注意事项&/b&&/h2&&p&1、Windows 启动盘建议在 Windows 系统下使用 UltraISO 制作(可先安装 Windows 虚拟机)。&/p&&p&2、使用 Fusion Drive 混合硬盘未经过测试,请自行摸索。&/p&&p&3、我的 MacBook Pro 使用 EFI 安装之后,每次启动之后键盘灯都会调到最高亮度,目前找不到解决方法,不知道是不是个例。&/p&&p&4、在老机器上使用 EFI安装可能会存在设备驱动的问题(如声卡),有些机器可以通过 EFI Shell 映射设备的方法解决(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替换引导文件,每次开机会自动调节)。老机器使用 EFI 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神奇的问题,比如安装好显卡驱动的独显机器登录画面黑屏十秒钟左右才亮起来,但并不影响启动速度。(感谢知乎网友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luo-xiao-wu-17& class=&internal&&洛晓晓晓晓&/a& 反馈)&/p&
特别提醒:数据无价!请务必在动手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一、为什么要使用 EFI 安装?1、Boot Camp 会模拟旧电脑的 BIOS 环境(即 Legacy 模式)来引导 Windows ,这或多或少会造成性能损失。而大多数 Mac 以及 Windows 10 都是支持 EFI 启动的。(难道 Appl…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3e0591ffbaa43f9be00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3e0591ffbaa43f9be00b_r.jpg&&&/figure&&br&&br&&p&&b&Ⅰ、&/b&&/p&&br&&br&&p&两年前在济南工作的时候,发生过一件小事。&/p&&br&&p&但这件小事,却极大的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p&&br&&p&我那时刚休学,在一家很小的公司做电话销售。有一次因为公司整体气氛低迷,很多人都连续一周连一个意向客户都没出。&/p&&br&&p&周五的晚上老板发怒,开了三个小时的会狠狠的训话,要求下周每人至少出三个意向客户。&/p&&br&&p&下一周我疯狂的加班打电话,然而一周过去了,我还是一个意向客户都没有。更可怕的是,公司里除了我和另一个女生之外所有人都完成任务了。&/p&&br&&p&周五的时候老板把我和那个女生叫到了办公室里。&/p&&br&&p&走进办公室前短短的几步路我不由自主的脸红心跳,口干舌燥,无比的紧张。进去后老板果然面色不善,把我俩劈头盖脸骂了一通。&/p&&br&&p&说什么不求上进啊,废物啊,这个样子活该不成功之类的。话很难听。&/p&&br&&p&我低着头,面色凝重,不住的点头配合老板,做出很沮丧很后悔的样子。同时心里也不住的在怨恨自己,不由得感到自卑:为什么这么没用?为什么当初不更努力一些?我真是个废物啊!我对不起公司!&/p&&br&&p&老板训了我们好久之后终于发泄完了怒火,他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我俩:“走吧!以后别再出现这种情况了!”&/p&&br&&p&我感恩戴德点头哈腰的走了出去,同时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要好好努力工作才行啊。&/p&&br&&p&出了门后我随口对那个女生说:“以后一起加油哈!”&/p&&br&&p&却不想那女生回头瞥了老板的办公室一眼,很不屑的说了句:“他就是个傻逼。”&/p&&br&&p&我愣了。&/p&&br&&p&那一刹我无比的诧异,因为她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到要为自己工作的失误抱歉,甚至那表情看起来像是老板做错了一样。我很艰难的在心底问自己:“她为什么没有感到羞愧?她为什么不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呢?她难道不该在这个时候感到耻辱才对吗?”&/p&&br&&p&这在我过去的认知里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做错了事情后却完全不为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呢?&/p&&br&&p&望着那个女生没有任何负担很潇洒的走远的背影我感觉自己像是忽然之间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p&&br&&p&我甚至感到一丝狂喜,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一直以来压迫着我的束缚中逃脱了出来。我不停的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羞愧?我为什么要自卑?我错了吗?即便我错了那又怎样?我错了就需要为此自卑吗?为什么她就完全不在意这些?为什么她就能完全不感到自卑?对啊!她就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哎!那么我为什么要为此抱歉?我为什么要为此而羞愧?”&/p&&br&&p&走在回家的路上时这些想法不停的在我脑袋里盘旋着,而越想我便越觉得仿佛从无处不在的限制中跳脱出来,我被一种自由环绕着。&/p&&br&&p&一个想法逐渐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没有任何的必要为任何事情感到羞愧。&/p&&br&&p&我也不需要为我的任何错误感到自卑。&/p&&br&&br&&p&社会道德和思维习惯令我们在做错了什么事、在面对比我们更厉害的人的时候会感到羞愧,会觉得自卑。但是。这种羞愧与自卑只不过是一种「情绪」和「感受」,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和「感受」那都是取决于我们对于事物有着怎样的『理解』。&/p&&p&并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负面的情绪对于个人而言没有丝毫的意义,即便我不自卑、我不羞愧那也对我不会有任何的影响。&/p&&br&&p&没错。我的确是不需要为我的任何错误「感到」抱歉,因为我会不会为我的错误负责那和我是否「感到」羞愧与自卑没有丝毫的关系。&/p&&br&&p&从那天以后我才逐渐从惯性的思维和道德的束缚中「清醒」过来。&/p&&br&&p&我还会做错许多事,我也的确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p&&br&&p&但、那又怎样呢?&/p&&br&&p&这就是我啊。&/p&&br&&br&&p&&b&Ⅱ、&/b&&/p&&br&&br&&p&当你读完上面这个故事后,我想你也许能够隐隐约约的感觉出我要说什么。&/p&&br&&p&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和你既有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冲突。甚至会有许多人感觉我是在传递一种很邪恶、很自私的价值观。&/p&&br&&p&我尊重任何人对于我所写的内容的一切看法。但要不要继续读下去是你自己的事情,是继续善良的自卑着,还是“自私”的快乐着,it is all up to you。&/p&&br&&p&但是如果你愿意继续向下读,我所能向你保证的是: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会令你克服自卑那么简单,它能够给你带来心智的成熟与成长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fe16dbec7cf75bad955e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fe16dbec7cf75bad955e6_r.png&&&/figure&&br&&br&&p&&b& Ⅲ、&/b&&/p&&br&&br&&p&第一:&b&自卑在本质上其最深层次的来源是:对「负面自我」的不接纳。&/b&&/p&&br&&p&第二:&b&任何试图通过“努力填补令你自卑的缺陷”或“努力追求成功获得自信从而摆脱自卑”的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b&&/p&&br&&p&第三:&b&自信不是自卑的反面。有时候一个人的身上会同时存在自信和自卑两种状态,“提升自信”也许能够对你“克服自卑”有一定的帮助,但提升自信并不能作为克服自卑的方法。&/b&&/p&&br&&br&&p&&b& Ⅳ、&/b&&/p&&br&&br&&p&人类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大脑加工之后的结果,我们对于问题有着怎样的看法怎样的感受,那都是取决于我们对于问题有着怎样的「理解」。&/p&&br&&p&大多数人对于“自卑”这个概念都有着错误的「理解」。&/p&&br&&p&我们看到许多对自卑来源的论述如:缺爱、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不满、和别人的对比、连续的失败、太渴望变好等等,这些原因从逻辑层面上、或是从「归因」的角度来解释,看起来的确是合乎情理的。&/p&&br&&p&但这些原因终究只是浮于表面,它们只是和自卑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没有必然的「因果性」。&/p&&p&这些原因只不过是令你「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原因,所以就给你好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错觉,然后你就有了一种安全感」,或是用【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不满】和【太渴望变好】等这一类的原因来感动自己罢了。&br&&/p&&br&&p&【对「负面自我」的不接纳】是形成自卑的基石,其他的原因都是在有这个基石的前提下令自卑变得更明显、更强烈了而已。&/p&&br&&p&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有许多人以为找到了他们的自卑来源,比如是因为从小缺爱、总是把自己和别人对比、把别人理想化了等,但很多人即便解决了他们自以为是的造成他们自卑的这些原因,他们依旧还是会自卑。&/p&&br&&p&或者说他们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范围内不再自卑,而到了另一种情境下他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自卑。&/p&&p&比如一个男生解决了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自卑,但当他面对一个比他漂亮的女孩时他还是会无法控制的陷入自卑中。&/p&&br&&p&像那些认为:「自卑其实是我们的天性,也是驱使着个体和整个人类一直前进的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永远不会感到自卑,我们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和改变的动力。」并且将自卑视为无法彻底克服的观点很明显更是完全错误的。&/p&&br&&p&一个人是否会进步和改变同他是否自卑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并且在现实情况中对于绝大多数而言自卑不仅不是令他进步和改变的动力,反而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巨大阻碍。&/p&&br&&p&并且,如果你是出于“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或是“通过努力到达一种比现在更好的层次”的动机来试图克服自卑的话,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摆脱自卑。&/p&&br&&br&&p&因为在一开始你思考的方向就是错误的,你只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只是试图用“减少令自己自卑的情况的出现”“减少别人对自己的否定”等这些手段来降低你产生自卑的概率而已,这并不会改变你是自卑的本质。&/p&&br&&p&一旦再次进入会令你自卑的情境,一旦一个比你厉害很多的人对你表露出不屑那么你还是会不可抑止的自卑。&/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4e9e198adb52faf6c760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4e9e198adb52faf6c7603_r.jpg&&&/figure&&br&&br&&p&&b&Ⅴ、&/b&&/p&&br&&br&&p&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到许多和我们一样同样小时候缺爱,同样会拿自己和别人对比,同样会经常失败、甚至是一些在我们眼里非常挫、非常LOW的人,他们却并不会自卑。甚至有一些原生家庭非常不幸,成长环境极其恶劣的人依旧能够自尊自爱。&/p&&br&&p&或者是像我一开始所说的那个例子,有些人在明明自己做错了,在被别人强烈的批判和否定的时候依然不会为此自卑甚至会反过来认定是别人的错误,无论外界对于他们有多大的否定和打击他们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感觉。&/p&&br&&p&所以这反映出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去承认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自卑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对于自身的「&b&主观&/b&」认知,即他如何去看待自己。&/p&&br&&p&许多人觉得在他提升了社会地位,变美变帅了之后自信心的确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也只是因为他外在条件的提升令他改变了对自我的评价和认知,然后他的自信心才会有所提升。外在的变化只是他自信心有所提升的诱因,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他主观上自我认知的变化。&/p&&br&&p&如果你能够理解到这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一个人如果通过他拥有多少钱、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能和多少牛人谈笑风生等这些自身外在的表现来衡量自己的自尊水平该如何构建的话,那么他将很难真正的走出自卑。&/p&&br&&p&因为外界的一切都是在你的“心理边界”之外,你对此没有任何的控制权,试图从外界的评判标准和外在表现的提升来建立自我认知,这在一开始就将你置于了一种风险之上,你无法保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成功,你也不可能令所有人都认可你,一旦你失败了,那么你还是会感到自卑、羞愧、失落。&/p&&br&&br&&br&&p&&b&Ⅵ、&/b&&/p&&br&&br&&p&唯一能真正令你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b&完全的接纳自我。&/b&&/p&&br&&p&重点在于接纳,无论你身上正面的部分还是负面的部分你都完全的接纳,不再抗拒和否定真实的自己。&/p&&br&&p&并且【完全接纳自我】带给你的是一种整体的成长,克服自卑只不过是顺带着帮你解决了一个很小的问题而已。&/p&&br&&p&首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之所以想改变自卑的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他们会因为自卑而痛苦,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是自卑的这个事实,他们很在乎自己的「自卑」。但是你越是关注自己是不是自卑的,在你的头脑中自卑就会越来越清晰,你的潜意识会寻找各种现实中的证据来印证你是自卑的。&/p&&br&&p&但是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要在意自己是不是自卑的呢?&/p&&br&&p&即便你是自卑的那又怎样?&/p&&br&&p&你为什么要抗拒自卑?&/p&&br&&p&如果你不再抗拒自己的自卑,自卑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p&&br&&p&当你面对一个美女的时候你不再想自己是不是自卑的而只是和她调情,当你在繁华的摩天大楼前不再纠结于自己有没有自卑而只是走进去,当你在犯了错误的时候根本就不去在意自己应不应该自卑而只是改正那个错误的时候,那你还会有自卑吗?&/p&&br&&p&你之所以会自卑,就是因为你一直在“想着”自卑,如果你不去“想”自卑,自卑就根本不会存在!&/p&&br&&p&现在明白了吗?&/p&&br&&p&我再重复一遍:&b&如果你不去在意自卑,自卑根本就不会存在。&/b&&/p&&br&&p&那么你该怎样才能不去『在意』自己的自卑呢?&/p&&br&&p&你知道的,很多时候你越是试图令自己不去在意什么你反而越是会更加在意它。不过幸而在关乎自卑的这个问题上,如何才能【不在意】并非无路可解,你可以通过【接纳负面自我】的方式来达到「令自己不在意自己是否是自卑的」这个目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a55cf5c71da9c0eeb5ad83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a55cf5c71da9c0eeb5ad838_r.jpg&&&/figure&&br&&p&「接纳负面自我」是「完全接纳自我」的一个部分,当你完全的接纳了自我之后,你的状态就已经无所谓自卑或者自信了,而是完全的坦然与真实,你就是存在着的本身。&/p&&br&&p&在别人看来或许会觉得你很有自信,你很有魅力,觉得你很自大,你很谦逊等等,但那一切对你而言都无所谓。你很清楚你自己并不是个自信的人,你也不是个自卑的人,你并不谦逊,你也不自大,你就只是你自己而已,不需要给自己贴上任何标签,你只是全然的生活着,存在着。&/p&&br&&p&我知道你在读到以上这种描述的时候会对于「完全接纳自我」产生一种美好的幻想,会认为一旦你到达了那种状态你就完全不会有任何负面的情绪或感受了。&/p&&br&&p&并、不、是。&/p&&br&&p&你只不过是学会了用一种更加成熟的方式去生活和看待问题,你不再为事物都贴上好的和坏的标签,你不再总是想把事物一分为二,你只是学会了全然的接受而已。&/p&&br&&p&只不过是在你所接受的一切事物中,我们会人为的把这些事物划分为快乐的或痛苦的,美好的或丑陋的。&/p&&br&&p&但快乐或痛苦、美好或丑陋并不代表那些事物的本身,你只是不再被快乐痛苦美好丑陋这些标签所迷惑,而是用一种完全接纳事物的本质的方式去生活着罢了。&/p&&br&&p&同时,「完全的接纳自我」也并不代表你就会永远保持不变止步不前,也不是说你完全接纳了自己的缺点和负面自我之后你就不会再想着要改正缺点了,更不是说完全接纳了自我之后你就不会再进步了。&/p&&br&&p&你会不会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你有没有接纳自我是完全不相干的两回事。你还是会努力,你还是会有所追求,你还是会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缺点,只不过这种对自我的接纳会令你能够更好的面对痛苦,能令你以更加成熟的方式看待自己。&/p&&br&&br&&p&另一方面,你不妨现在抽出时间,找出一张纸,写下所有令你自卑的原因。&/p&&br&&p&可能在以前你只是习惯性的以为并且相信你是因为家里穷,长得丑,胸太小等等一些原因,但是你把这些所有的原因都写下来,然后思考:&/p&&br&&p&这些真的是令你自卑的原因么?你真的有必要因为这些原因而自卑吗?为什么有那么多和你一样家穷人丑胸小JJ歪的人却从不感到自卑呢?如果没有这些原因我还会自卑吗?我真的需要依靠外在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己吗?&/p&&br&&p&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想。&/p&&br&&p&最后你会发现,这些原因根本都站不住脚,没有任何一件外在的事物会和你的自卑有着必然的因果性。你之所以会自卑,真的只是因为自己“想”自卑而已,而自卑对于你而言,并没有任何的意义。&/p&&br&&br&&p&&b&Ⅶ、&/b&&/p&&br&&br&&br&&p&&b&如何完全的接纳自我?&/b&&/p&&br&&p&通常来讲,人的意识层面的转变是很难给出具体的、分步骤的方法的。&/p&&br&&p&因为每个人的意识和思维都完全不同,并且人的思想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是画画、跑步、强奸郭德纲等这些你能够在现实中可以量化和操控的。&/p&&br&&p&你理解了,你就到达了那个层次。&/p&&br&&p&而怎样才能够令你真正的“理解”?这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主观意志都不同,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做了同样的事情之后的体验也有着千差万别。我无法把我的理解直接复制到你的头脑中,即便我把我的理解向你讲出来,那么在你的大脑重新解读和诠释之后又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p&&br&&p&但是你现在已经了解到了【完全接纳自我】的这个概念,只要在你今后的生活中时常有意识的去“思考”和“印证”这个问题,那么你总会有一天凭借自己的能力达到这种状态的。&/p&&br&&p&不过接下来我仍旧会尽我所能的再给你多说一些,希望这能够从侧面帮助你更好的“理解”。&/p&&br&&br&&p&&b&Ⅷ、&/b&&/p&&br&&br&&p&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接纳自己,其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b&一是因为我们总想逃避痛苦。二是因为我们总是只想做“对”的事。&/b&&/p&&br&&p&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令我们的潜意识中对于“痛苦”和“错误”是完全的抗拒的,我们只想要好的部分,我们只想站在对的一面。&/p&&br&&p&因为不敢直接面对和接受痛苦又会因此衍生出更多的痛苦。&/p&&br&&p&比如因为不愿意承受失恋的痛苦,很多人会通过马上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能沉浸在新恋情的甜蜜中,从而不用面对失恋的创伤了。&/p&&br&&p&但是如果你不面对失恋的创伤和痛苦你就永远无法获得成长,并且过去的创伤不解决,就会一直留存在你的内心之中,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p&&br&&p&我们接纳那些负面的自我,就意味着要面对过去的创伤,并承受直面创伤和承认自己的确存在某种缺陷的痛苦。&/p&&br&&p&我们不能接纳自卑的自己,是因为我们如此的厌恶和看不起那个自卑的自己。&/p&&br&&p&如果接纳了这样的自己,就意味着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确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我们还想面对幻想出的更多别人的冷眼和嘲讽,甚至会因此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完全绝望,我们会感觉仿佛自己一辈子都要这样被别人看不起一样。&/p&&br&&p&而这样的痛苦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p&&br&&p&但是实际上这种痛苦更多的来自于&b&我们自己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恐慌&/b&,只有你去面对和承受这种痛苦,你才能打破以往的思维对自己的局限,你只有在这样的痛苦中“死一次”,你才会获得新生,你才会明白你对于那个自卑的自我的抗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一旦你开始接纳它,一旦你愿意去面对和承受这种痛苦,自卑也就不复存在了。&/p&&br&&p& -&/p&&br&&p&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习惯了用对和错来评价一切,并且在绝大多数人类的思维观念中他们都只想做对的事。大家都习惯性的会逃避和否定错误。&/p&&br&&p&但现实是,对和错永远都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有错的时候。&/p&&br&&p&只不过是因为当错误发生时意味着我们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我们害怕付出代价,所以才会害怕错误。&/p&&br&&p&但我们实际上没有任何必要因此就畏惧错误啊,错误永远都会存在,做错了,付出代价就是。&/p&&br&&p&我看到许多人即便在做着用客观的衡量标准来看是错的事,他们依旧会死咬着牙或者自欺欺人的宣称自己是对的。&/p&&br&&p&我只见过极少数的心智成熟的人才会很坦然的承认:嗯,我知道我做的这件事是错的。那又怎样?我愿意去做这件错事,我也愿意承担错误的代价。&/p&&br&&p&比如说我家里来了个小偷被我抓到了,法律和道德上讲我对这个小偷进行人身攻击的话是错的。&/p&&br&&p&但我就是要打他,我也承认我打他是错的,并且在打他之前我就准备好了给他的医药费,也做好了要接受因为打他我所要承担的惩罚和后果。&/p&&br&&p&但大多数人却是:&b&既没有承认自己做的事的确是错误的勇气,同时又在做着错事的时候不愿意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b&&/p&&br&&p&这种逃避错误的倾向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负面自我的态度,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的的确确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负面因素,无论是怎样的缺点那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无法改变。&/p&&br&&p&即便我们想改正自己的某些缺点,那也得是在我们接纳并且承认自己身上缺陷的前提下,改变才会发生。否则你怎么可能改变一个一直被你抗拒和不承认的东西呢?&/p&&br&&p&但是,你也要意识到,你并不是必须要改掉你所有的缺点,你也不能够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缺点不好”或“别人都说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是好的”等这种原因而试图去改变些什么。&/p&&br&&p&关于你自身的一切改变,那都得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清醒的觉知,是你自己非常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之后才能付出行动。&/p&&br&&p&比如,你一直有个缺点就是懒惰。但你完全可以不用去改变,只要你明确的知道自己愿意承担懒惰带给你的后果那就没有任何问题。&/p&&br&&p&但这种『不改变』完全不同于那些明知道自己懒惰是不好的,又不愿意付出行动改变,同时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要承担的后果,只是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在心底盼望着天上掉馅饼的「不改变」。&/p&&br&&p&前者是一个清醒的人有意识的选择,后者不过是还在昏睡的人的随波逐流罢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3b8b28f754d8bf4ec07c24e0be3f891_b.jpg& data-rawwidth=&796&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3b8b28f754d8bf4ec07c24e0be3f891_r.jpg&&&/figure&&br&&br&&p&&b&Ⅸ、&/b&&br&&/p&&br&&br&&p&当我对于人生的思考开始逐渐剥离了以往的思维和情感的局限性、越来越接近本质之后,我发现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一切分类和标签都是没有必要的。&/p&&br&&p&我也逐渐的不再想着非要到达一种怎样的层次,获得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也没有必要抗拒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无论那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p&&br&&p&我们没有必要去幻想未来,因为未来永远都不会到来,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是永恒的当下。&/p&&br&&p&生命的目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于我们所存在的每一秒,我们在每一个当下,对于我们眼前的一切是如何去感受。我们只要拥有当下这一刻,就拥有的足够多。&/p&&br&&p&活着,就是活着。&/p&&br&&br&&br&&br&&p&以上。&/p&&br&微信公众号:凤红邪的神经病世界 id:fenghongxie&br&&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4jlQSEbEYhsdrQIr92z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4jlQSEb&/span&&span class=&invisible&&EYhsdrQIr92z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Ⅰ、 两年前在济南工作的时候,发生过一件小事。 但这件小事,却极大的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我那时刚休学,在一家很小的公司做电话销售。有一次因为公司整体气氛低迷,很多人都连续一周连一个意向客户都没出。 周五的晚上老板发怒,开了三个小时的会狠狠的…
&p&【介绍】&/p&&p&《道德经》讨论的问题本身其实很简单,但已经有成见的人很难明白。所以,在讨论所有的问题前,让我们首先做一个简单的思维游戏。&br&&br&比如有个人,他出门走在路上,前面有个坑,他没有看见,一脚踩空,掉了下去,失足前,他说了一句:“我操”,然后他就摔死了。那么,现在我的问题是,他最后说“我操”是要操谁?&br&&br&你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我是严肃的。他有很多可能:&br&&br&他操修路的,把他坑了&br&他操天,让他运气这么不好&br&他操自己,怎么这都没有看见&/p&&p&他谁都没操,他只是发出了一个惊叹&br&&br&无论如何吧,他不是赞美上帝,他说“我操”。他已经死了,这句话已经final(终结)了,你不能把他从棺材中拉出来,问他什么意思。而且就算他没死,你把他叫回来,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他的意思就是赞美上帝,不是CNM,你也不信呐。&br&&br&我是什么意思呢?一句话说出来,其实可以有很多理解,文字并不具备精确传递信息的能力。除了程序员和律师等少数群体,很少人能保证自己说的东西能在一句话中被清晰传递的(程序员和律师看起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们严格限定了范围,说到底还是他们在其他讨论中和特定的人形成了共识),所以,单个句子的含义,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保证的。有智慧的人写东西,一般不会在一两个字行间,包含天地之秘,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他要通过多次从多个角度反复,才能把一个概念说明白,所以,单拿一句话,一个词出来反复寻章摘句弄学问的,大部分时候不是在寻找一篇论文的真义(虽然纯粹进行语言研究也有其意义),而在原始词句中硬“加”出意思来的(为了逼近意思换角度解读是另一个问题),那已经不是作者原来的意思了,而是解读者自己的意思而已。&/p&&p&&br&&/p&&p&所以读者首先要建立这个概念:我在这里给你解释《道德经》在说什么,是为你找一个能和他的意思前后贯通的“表述含义”,让你找到(也许只是其中一个),理解这个文章指向的那个被讨论的问题的“重心”在什么地方,而不是给你证明“这就是老子本来的意思”,“老子本来的意思”是不可证明的。&/p&&p&&br&&/p&&p&同时,我不是不知道,有人在这里又出土了什么东西,那里又发现什么通假,避讳,恶意修正等种种问题,那些不重要。在我理解的道德经的含义中,老子也不在乎,老子看的是大势,而我解释的也是这种大势,是在各种历史大潮变幻以后,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表述含义”。也就是说,这整个文章,得有点正常人说话的样子。不能说这句话谈这个问题,转眼之间,那句话就谈另一个问题,就算你要&别有深意&,你这个深意也得把表面上的意思说正常了才是说话啊。&br&&/p&&p&&br&&/p&&p&举个例子,有人会跟我掰,说“道可道,非常道”,“常”字应该是“恒”字。这对我来说,就是腐儒之见。在这个表达中,常和恒有多大区别?在这个抽象层次中,描述的高手怎么可能用精确语义嘛,他们用的是“架构含义”,也就是说,这个字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偏离,也不改变它要表达的意思的。如果你觉得改变这个意思会让整个上下文都发生变化,你抠一下这个还有点意思,否则不是在那里寻章摘句吗?我让你“早点回家吃饭”,你明明听明白了,但你非要说“这是让我回家吃饭,还是让‘早点’回家吃饭?”,老子一巴掌把你丫扇醒过来。&/p&&p&&br&&/p&&p&另外我也知道,把一个真诚直接的含义说出来,会踩到好多人的尾巴,因为很多人是靠着神神秘秘的曲解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或者人生观的,这和偶像的作用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人家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金融,就指着学这个“通四时之变”,你非要告诉他一个清楚的结果,清楚了他的梦就做不下去了,这叫“扰人清梦”。所以,“人家不接受清晰的,可以理解的解释”,那也是现实,这里不打算改变他们,我只是给真诚的,想确实通过阅读增长知识的人一个阅读的提示。大家不用尝试因为掌握了某个“真理”想去说服别人。我是一个程序员,我给大家说,写程序说到底是一种“说服”,只不过说服对象是“计算机”而已。而我们程序员去“说服”,那可都是要付钱的,那是一种成本,那要看你是不是要投资,好的程序员工资很高的哦。你掌握了真理不拿去用,天天免费给一台台旧计算机升级软件,你说你是不是闲得发慌?&/p&&p&&br&&/p&&p&&br&&/p&&p&【原文解读】&br&&br&现在我们回到道德经全文来看,这很明显是一篇讨论治国策略的论文,因为人家明明是先讲了一番世界万物的道理,然后说圣人是怎么做的、圣人是怎么做的。这你非要给他弄出其他意思来,明显就不对了。前面已经说过,文字这种东西,你可以别有深意,但他首先是表面的那个意思。“深意”得埋在这个意思后面。&br&&br&但为了论述这个策略,老子大量使用了世间常见的基础道理做铺垫,这又让它成了后世很多人进行哲学延伸的基础,并成为中国人很多哲学,策略的基础概念,所以它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基本哲学,通过我们的语言,故事,惯例等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中,所以这本书就值得每个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文化的中国人去读了。&br&&br&现在我来解读一下这个论文在说什么。老子那个时代,语言概念和哲学思想极其贫乏,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柏拉图、黑格尔的,所以,他首先得给自己的论述定概念。他说:&br&&br&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r&&br&道, 基本概念是一条路,引申出来就是事物延伸出去的那个轨迹,再引申就是“规律”,或者说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规律是可以被说清楚的,或者可以被跟随的,或者可以遵循的,Whatever,反正就那意思。我们在事情发生后,总是知道那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是那样发生的就是道,不是那样发生的就不道。反正表面意思就是“路”是可以“被路(那样用)”的,也就是说,规律还是有的,但不是你理解的那个规律。因为如果我告诉你“现在买房可以升值”,这(姑且认为)是个规律,但如果大家都知道了,人人都去抢着买,那就不一定了,规律这东西,不是没有,但都知道的时候就不是那个样,描述本身是会改变结果(不要急着给我摆乎薛定谔猫什么的,先回来我这个讨论上下文,你越加入自己的东西,你就越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所以,要理解别人说什么,先放弃掉你的高级概念空间,退化到和别人一致的概念空间,才有“理解”可言,否则说来说去都是你自己的意思。老子明显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你后面就会看到,老子讨论问题用的概念都是路,结,水,风箱这种人人都有认识的东西。只有如此,才有“共识”啊)。总的来说,“道”是可以“道”的,但不是那种你想象中的静态的“道”,它是演变的,depend(依赖)的,递归的。对道进行描述,是道下一个发展的其中一个输入,改变这个输入,会改变道的发展本身。&/p&&p&&br&&/p&&p&名,就是名称。这里很多人会莫名其妙,好端端说“道”,扯名字干什么。这个也涉及整个讨论的基础,我们前面定义了一个名字“道”,后面还有更多的名字,这些名字看起来是那个意思,其实要看你我的认知,我说漂亮的东西叫美,那也得你认才行,你也可以把那玩意儿叫“丑”,或者其他什么“婊特服”之类的。你觉得给穷人送钱是“善良”,但也有人说,让人不劳而获,才是最大的“恶”。所以,名字这东西呢,它实实在在存在(当我们都认那个意思的时候),但实在也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必然”的意思。所以,其实名这个东西在讨论规律的时候是挺不靠谱的。比如你可以跟我说,“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说怎么党员张三还贪腐呢?你可以跟我说,“张三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只是混入党内的敌对分子”,或者“他那是为了The Greater Good(“更大的好处”),不是你想象中那种贪腐”。甚至你还可以说,“难道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先贪腐吗?”。所以,如果你们没有相同的认知,这个问题没得讨论。你看知乎上那么多人在那里争得死去活来的,大部分不过在玩“名”这个游戏,懂得“道德”的道理,就会知道,如果双方不打算有相同的认知,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能指望交流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当然,很多人通过这种手段争取没有脑子的人,这是另一个问题)。&/p&&p&&br&&/p&&p&说到底,道表达出来就是名,有些名指向道(事实),有些名不是。有些名今天指向道,明天不是。有些名从角度A指向事实,从角度B看不是。所以,你要明白事实,预判事实,必须越过名,体会到背后那个道,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了。&/p&&p&&br&&/p&&p&然后我们往下看:&br&&br&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br&有, 名 万 物 之 母 。&br&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有 ,欲 以 观 其 徼 。&br&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br&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br&&br&定义道和名后,老子开始在定义了人认知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有和无。你不要纠缠什么是“始”,什么是“母”。这里用了互文,他们是一个概念,是构成天地一切的基础。如果你结合后面的内容回来对照,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天地”是精神概念,是你的认识中的一切。而出现在你的认知中的东西称为有,不出现在你认知中的东西称为无。非洲有一个猴子,你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机会见到,和你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人给你提起,这个猴子在你的认识中不存在,它就是无。不要跟我说这个是唯心,唯心是心想事成的,这里是从“效果”上来说的,不是跟你讨论世界的本源(你们应该注意到,老子就没兴趣讨论世界的本源,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本源,老子讨论的是你的“观感”,是怎样让你的命名系统和这种观感的现实和未来一致)。如果你懂编程序,可以类比一下,进程的信息是调度器提供的,系统给他的信息可能完全是假的,但他只能当作真的一样去处理。你把网卡从他的上下文中抽走,网卡虽然存在,但进程不知道,网卡对于进程,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实在不重要,也没有任何机会知道。但进程仍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改变操作系统,面对的仍是冷冰冰的现实,访问非法内存仍然会coredump。你说进程是唯物还是唯心,我不关心。如果你不懂程序,想想《黑客帝国》那个精神世界,或者《哈利波特》最后在国王十字车站和邓不列多的精神交流。说到底,当你说出“世界”这个词的时候,说的是你脑子里的东西,如果你“感受”不到这个东西,它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实在和你关系不大。如果还想不通,也不要紧,我们后面会反复拉这个概念的。&br&&br&老子说,有无本质上是讨论同一个东西,都称为玄,这又发明(“定义”)了一个概念。首先我们理解为什么有无是一个东西:我们说我们的概念中“无”了一只猴子,也可以说我们的概念中“有”了一个“无”猴子的空间。所以,有无实际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说这只猴子3级漂亮,也可以说,这只猴子-3级丑,这也没有区别,所以他们同出而异名。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玄(也就是中性地,不强调哪部分是有,那部分是无)。玄是什么?玄用的是“结”的概念,就是绳结的意思。绳结的特点是什么?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同一个东西,越拉越紧啊。向一个方向拉,其实是向另一方用力啊。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就就是这样的?你以为向一个方向用力,事情就会往那一个方向走,实际上它常常只会走向反面。而在绳结上再打结,情况就会越加的复杂(你最后都不知道你用力它会往什么方向走了),这就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道”如此难以理解,正是因为这些规律被组合在一起啊。用图来表示,可以参考这里:&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附录1:有无相生&/a&。&br&&/p&&p&所以,我们说什么东西“有”(存在),和说另一个东西“没有”(不存在),其实是一个意思。就如同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空的,我们关注的是这个东西里面没有放着其他我们关注的东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个“空”的东西里面填充了一种称为“空”的物质。我们讨论这种物质“空”的大小,同样在定义着外面那个我们称为“有”的那种物质的样子。有无,是我们把什么作为我们的考察对象,把什么作为非考察对象。&/p&&p&&br&&/p&&p&所以,&常“里面的”无“(也就是我们要把某个东西认为是没有,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是我们要考察某个事物的本身,而“常”里面的“有”,是我们在认识某个事物的边界。假如我们的世界里有10个人,你把三个人定义为“好人”,另外7个定义为“坏人”,这三个人的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就是我们研究的“好”这个概念的本身,这就称为“妙”(类似英语中的interesting,也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我们关注什么东西不属于这个对象,来定义这个对象。反过来,我们讨论什么东西不属于这个对象,我们是在考察整个考察的对象可以扩展到哪里。我们努力把所有人都要变好,那么这个问题的边界(尽头),就是这10个人,在一个10个人的世界中,你不能把11个人变成好人。玄就是这10个人,以及这10个人在好坏上的分类。&/p&&p&&br&&/p&&p&这段话,是老子的对整个问题根因的整体总结,很多你可以直接理解,很多你也可以不用理解,有了这个总论,后面的所有解释,你都可以回到总论这里来进行参照。&/p&&p&&br&&/p&&p&老子用非常直观的感受,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世界这个混沌系统难以追踪和预判的原因(虽然他不见懂“混沌系统”这个“名”),如果你觉得这个不够清晰,你想想你可以怎么描述这个问题。至少对我来说,他对世界的体会确实给人非常清晰的感受。但有了这些体会,你是不是就掌握天地之秘呢?不至于。如果你写过程序,你不妨想想,写调度器的就一定比写线程(实现)的高明吗?不至于,细节不同而已。但写线程实现的理解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了,这还用说?如果你不写程序,也不妨类比一下,定义法律的人比作家高明吗?也不至于,虽然定义法律的人在限制作家的生活,但定义法律的人能获得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定义自己世界规则”的快乐吗?也不行。双方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可以达至各自的高度,但作家生活有必要理解法律的要求吗?当然有必要了。&br&&br&理解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很好理解后面的东西了,比如:&br&&br&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br&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br&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br&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br&恒 也 。 &br&&br&你看,这些全部是前面的例证,大家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恶,你看见恶了,就知道,“哦,这是美”。没有恶,什么是美?大家都知道善(好)是善,是因为有不善。你&br&看见一个人给老婆煮面条,你说这个人真好,那是因为你看过有人打老婆之类的。如果人人都给老婆煮面条,你说这个人真好,你这不是神经病么?……就这么回事。所以,看问题,看到一面还要看另一面,因为两面互相支持的。如果其中一面不存在,另一面也不会存在。要消除一对互相依存的概念,要让这两个东西都不存在。否则你只是加强其中一面,另一面也会越来越强大,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p&&p&本质上,名称因为要解决问题而存在,如果问题不存在,就不需要名称。你说一个人善(好),本质上是要选择和他站在一起,说一个人恶(不好),本质上是要选择远离或者对抗他。你有了“和他站在一起还是对抗他”这个需求,所以你才发明了善恶这个概念——概念是问题本身。如果这个人的生活和你没有任何交集(包括他的故事也和你的生活没有交集),他对你就无所谓善恶。&/p&&p&有了这些基本概念,老子这孙子就开始卖盐了,所以他说:&br&&br&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br&&br&这是说,老大,你看,你要当好老大(就是“人家那些圣人”),就不要去追求美啊,善啊这些东西,因为他们是用丑啊,恶啊这些东西来铺垫的,你追越多的美,越多的善,就会制造更多的丑和恶。让这个世界自生自灭就好了。它要开始就让它开始,它要结束就让它结束。这是你最大的德,然后你才开始控制,实现你要实现的那个目标(这句话没有说出来,但肯定是要做点什么的,否则就不会有“为”和“功成”了,这个概念后面讲)。实现目标后也不要指望保持它(以这个作为自己的标签去得意),东西保持是保持不住的,因为你总是要“行动”,保持驱动不了行动,不断设置新的目标去行动,才会保持在那个生长的状态。(这个地方是个做事时经常用到的心法,如果有人有疑问,我可以单独拉主题来讨论)。&/p&&p&简单总结,就是你该干嘛干嘛,你只能决定你自己干嘛,而不是想靠定义来改变世界。定义本身是错误判断的开始。定义(名)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改变结果。但我们大部分人改变不了世界,就是想通过改变定义来让自己舒适,这是所有错误判断的开始。世界如何发展,不受你的喜爱和定义左右,它有自己的“道”,你定义越多,你对事实的判断就越偏离。&/p&&p&我们靠消灭问题来消灭定义,而不是靠消灭定义来消灭问题。&/p&&p&然后他就开始说了一句让“人民群众”觉得很不爽的话了:&/p&&p&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br&&br&所以说,好话不能给蠢人讲。那些满脑子大道理,“为人民服务”不倦的傻逼或者野心家看到这个就高潮,觉得就是“愚民思想”。其实老子根本就没有想你那么多。他说的是,一个好老大,不要追求贤能,如果你推出一个榜样,说这个是贤,就会有人来装相,会做事的人不多,会装B的人则很多。你喜欢小资有人去星巴克,你喜欢雷锋有人去扫大街&br&(还专门为此封路呢),你喜欢特立独行,有人为朋友的死掉砸掉一把琴。装,他么多么容易!所以让大家好好生活就好了,心里别那么多想法,别天天想征服世界,做点实在的东西,这样“智者”,也就是那些就指着通过做这些事来操控民意,拿点个人小资本的家伙,就无所施其技了。&br&&br&这纯是个管理战略,和对人民如何如何完全是两个东西,具体到具体的施政措施上,有不同的落实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就不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请回头去看看他的总纲),是整个论述的延伸而已。你们看不懂,是因为你们蠢(非要什么都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是考虑现实是如何发展的),。&br&&br&由此,老子就推出他的总体策略了,就是“无为”,他的说法是:&br&&br&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br&&br&他说,天地是不会有仁爱之心的,没有对谁特别好,因为你对兔子好,对不起狼,对狼好,对不起兔子,那还是让他们该咋滴咋滴。兔子跑得不够快,就该让狼吃掉,狼跑不过兔子,就活该饿死。从而推出,你当老大的,也别做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所有东西爱过头了,只会走向反面。你躲在后面别吭声就好了。这个世界就是个大风箱,你大力推拉,里面各种风乱飞,越搞越乱(好好体会一下那种虚,但不屈的感觉。风箱是那种你越用力它的反弹越大的东西,所有的空气都怕你,都在让你,但让你也得让它找个地方跑啊;反过来,你在退,风就跑回来了,但跑回来也得时间啊不是?你无规律地又推又拉的,里面就形成不了什么力量了,你得有规律地慢慢推拉,才能实现风箱的实际效果。所以为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因为急不来啊。)。你非要觉得你得努力点什么才能改变世界,这叫用战术的努力掩盖战略的懒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啊。&br&&br&后面的我就不解读那么多了,明白老子在讲什么,剩下的内容就是查查单字解释的问题。老子这个人,把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是看得比较清晰的,他意识到一个我们很多俗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而我们要做的是自己跑到运行规律的那个道路上,而不是试图让那个道路走到自己面前。&br&&br&世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天地有它内在的原理,你能改变,但要循它的那个规律来改变(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你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也自有他内在的原理,你也能改变,但同样要循那个规律来。大部分时候,就如同《哈利波特》里面说的,征服死亡的方法不是你躲开了死亡,复活亲人,而是你接受死亡是一个现实,并明白你最终会走向他。&br&&br&而所谓“大人物”(圣人),通常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巨大的力量改变世界,而是他们自己走到这个世界要走的那条道路上,他们其实更受约束啊。&br&&br&所以老子很推崇“水”,水至柔,简单说,你要拦住水是很容易的,你在河水中放下一只手,你就拦住一部分流水了,但这些水换个方向继续流。这就是中国人(集体)的境界(简单总结,就是“绕路走”),别他妈给老子说这说那的,老子不跟你争,换条路该干嘛干嘛。如果你敢堵住所有的路,老子看你怎么死!所以,你们不要想多了,拿着老子的观点来谈什么无私奉献,谦虚,忍让,为国为民什么的,这就是教没脑子的俗人的,老子高傲得很,在他心目中,连给你解释的必要都没有,人家是给聪明人讲道理,傻逼永远是傻逼,不是语言可以改变的,人家才没空理你。所以,他后面还说:&br&&br&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br&&br&他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傻逼,充满了“理想”,天天追着这个去,追着那个去,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说估计你们也不会听,你们就继续搞你的飞机去吧。反正看着你们就烦,但你们还他么是老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行,你们牛,你们都牛,老子才是傻逼,好了吧?高兴了吧?&br&&br&然后你说老子这个认知形成的战略好不好呢?我不知道,按老子的概念,这个认知反正是存在中国社会数千年,还深深刻在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民族的精神中,它还是一个“有”,你说它好不好?好不好老子根本不在乎,它只是“存在”。&br&&br&所以,你要是问,《道德经》是不是经典,该不该读,切,同样按老子的意思,你爱读不读,懒得理你。&br&&br&&br&【一个小实习】&br&基本上,写到这里,我就写完了。有人说,后面有那么多,为什么不也解读一下?你们问这个问题,说明你们还是没有读懂我前面说的,给你解读后面的部分也没有意义。在这个文档中,我们还是先来实习一下吧。&br&&br&我们周围应该都有不少练太极拳的,据我的认识,其实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练什么,我告诉你们一个看练太极拳练得好不好的简单方法:能以手带身(即手上的动作会引发身体的移动,而不是仅做手上的动作)的,就是懂的。以身带手的,就是装样子的。太极拳在练什么呢?太极拳践行的就是道德经里的基本道理,不是你去用力攻击对方,而是你走到适合攻击对方的位置上,所以步法大于手法。对方来打你,你举手去挡(反过来亦然),力量源于受力点和地面之间的杠杆力,如果你能移动身体,使杠杆的力臂缩短(改变角度即可),你就占便宜了。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本质是练习每个动作做出来的时候,能否同时把身体带过去(有人说,不对,是身体带动手的动作。这个请考虑一下内家拳经,什么叫打在中(根)节,顾在稍节。在讯息万变的战斗中,你的思路(“顾”),首先是考虑立即起作用的地方,所以,脑子其实在手上的,但身体不移过去,手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脑子控制的是手,“下意识”控制的才是身体跟上。练习,练习的不是脑子——脑子你听和理解就行了,不用练习——练习练的就是下意识和对应的肌肉神经群),形成身体对手上动作的敏感,这样在实际战斗中就会占据优势。这背后的道理,和道德经基本战略是一致的:不是你用力量改变现实,而是你自己走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其实不光太极拳如此了,你们受过相对正规的乒乓球,羽毛球,拳击等的训练的话,你就知道其实都是这样的:技术动作做出来,首先是要把自己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只有新手才傻傻的站在那里,只凭手来完成动作)&/p&&p&&br&&/p&&p&(插一句:其实任何集体,企业,社会何尝不是这样?你搞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大脑的思考),但这个道理要可以实施,还要你的领导能明白,你的下属能明白,你周边的其他部门能明白。为学是你个人的事,但要集体接受,变成集体的行为模式,就是为道的事了。理智和下意识是要匹配才能成为“结果”的。否则你学拳,学琴,学打球,为什么不是老师给你讲就行了?)&/p&&p&&br&&/p&&p&好了,现在我把这个道理说给你听了,然后假设这个观点被广为传播,大家都知道了。那么大家练习的时候可能就会都“以手带身”,这样是否就能练好太极拳呢?显然不是,因为还是那句话——装,那是多么容易呵。以手带身毕竟不是攻击力本身啊。&br&&br&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极拳引入了第二个观点——得躲起来练。自己练,求的是自己的提高,在外面练,有观众在,怎么都会求好看。据说形意拳还有打法、演法、和练法的区别,也是这个意思。求仁得仁,求装得装。每个事情都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你可以用傅立叶变换来看待声音,也可以用音高来看待声音,都是对的,但每个方向会走出不同的结果。我们人类思考,永远只能覆盖一个本体的一两个属性,不能完全覆盖它所有属性的。&br&&br&但躲起来练,别人看不到,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太极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基本道理,就是一个人练和两个人打是不同的,一个人练所能达成的平衡,和两个人能达成的平衡是不一样的。但两个过程中,目的都是让力量穿过自己的身体,落到地面上,这样你总有最短的力矩,所以一个人练和两个人打,动作是不同的。拿一个人的动作放到两个人的战斗中,也是胡扯的。所以,我们又引入了第三个修正,躲起来练基本功,两个人试手,打群架练心。&br&&br&太极还有更多的其他道理和细节,所以教拳得师傅带着徒弟,甚至一起生活,不断细化这个交流的过程,让双方的认知达到一致(包括本身物理能力的提升,那也是认知空间的一部分)。如果你对此没有感觉,不妨考虑一下教琴,教舞蹈等,其实都是一样的。&br&&br&你看,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开始谈道,然后修正这个道,然后再修正修正后的道,我们在不断逼近,但我们永远都无法贴近实际的道。这个过程就是拉风箱,搅流水的过程,多言数穷,机关算尽。&br&&br&但我真正想请大家注意的是,你看《道德经》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个循环,怎么努力都没有意义。这个世界是个循环没错,很多事情确实是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但这个世界从不简单循环,它是循弹簧一样的轨迹“循环上升”,我们是在通过这些循环中不断寻找Best Practice。也许这样的上升最终也是个循环,但你也看不到那天啊,你还是想“上升”的吧:)&br&&br&所以,懂道德经不是让你无欲无求,懂道德经是让你不要追求那种你追求不到的东西,用冷静的目光看到(个人的)“欲”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只能到哪里。它不能告诉你细节,但能告诉你战略,你不能只有战略没有细节,但同样,你也不能只有细节没有战略呐。&br&&br&道德经的后半部分,是在前面卖盐成功的基础上,谈具体的操作策略,如果你理解前面这一段,后面的其实不需要我来解读。而且,就如同我前面说太极,你和高个子打,与你和矮子打,整个打法就是不一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然则,老子说圣人个人修养如何如何,这和当时社会风气,经济技术发展,医疗水平之类的东西密切相关,你没得说这个是不是对的,除非你是专业的研究人员。那些用现在的情况给老子加解释的,或者根据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模型来给老子找理由的,用《扒马褂》的方式给老子圆说法的,恰恰是老子眼中没脑子的俗人,他们有些只有对错,有些只有利弊,但他们都没有“现实”,他们是永远不会懂老子的。&br&&br&所以,我无法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解释,根本就没有完整的解释。因为我们必须一起进入我们能有共识的概念空间(程序员叫Namespace),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对方。&br&&/p&&p&&br&&/p&&p&&br&&/p&&p&&br&&/p&&p&【扩展主题】&/p&&p&&br&&/p&&p&为此,根据现在讨论区中的讨论,我们最后再走一步。我来扩展三个主题。希望对最终的理解有所帮助:&/p&&p&&br&&/p&&p&1. 井中月&/p&&p&2. 无欲则刚&br&3. 德者,人之所欲&br&&br&&/p&&p&1. 井中月&/p&&p&讨论中,包括不少人私信我,问我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我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很惊讶。我觉得我说的就是老子表面上说的那个意思,我第一次读就知道了他在说这个啊(当然要查一些字词的解释)。你们可能没有注意,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本来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老子只是很自然地说了我本来就感觉到,但没有能够表达出来的意思而已啊(关键是我说的你也不信:))。而我完全相信,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人也能感受到这个意思,只是不一定有人有机会,或者和你有共同名称空间可以给你们解释清楚而已。&/p&&p&&br&&/p&&p&比如,我知道一个看懂这个意思的人,黄易。你们看过他的《大唐双龙传》吗?那是个YY小说,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是很深的,你们注意到书中两位主角武功的进步历程了吗?他们总的来说经过了三重境界,第一重:井中月/星变/棋弈/梵我如一;第二重:入微;第三重:当时此刻/旁观者。我们先不说其他两个,就说第一个境界,什么是“井中月”,井比喻你的心灵,月表示现实,当我们的心灵可以感受外界的一切状态,预期一切变化,我们就把这个世界(当时对你有影响的一切概念)掌握在自己手上了。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境界:你坐在月亮底下,流水自然在你眼前流过,月光洒在水面上,树影投射在你的眼前,几颗石头在流水的冲击下一点点移动,你看着它们一动一动,然后它就翻了个身,随流水去了……这些都在你的预期中,即使你闭上眼睛,它们仍能在你的脑海中复现。它们本来就是那样的,不会因为你“喜欢”这块石头,所以他们就不动了,不会因为你不喜欢阴影,阴影就不投射进来了,不会因为流水中有灰尘,月光就不照射在它上面了……你不改变任何东西,所以你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你不用纠结什么东西,能得到的自然就得到了,得不到的本来就得不到,那又什么好说的?现在你站起来,你就站起来了,你坐下去,你就坐下去了,你放声高歌,你就放声高歌了,你不用小心翼翼,担心你自己“破坏这个美好的意境”,你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叫梵我如一。&/p&&p&&br&&/p&&p&说到底,你接受了这个世界的全部“本来面目”,然后你的精神就自由了,你可以干你真的想干的一切,而不会被“这里怎么不是这样的呢?快快变成这样啊”这样的念头所束缚。&/p&&p&&br&&/p&&p&但我们身边,其实大部分人,即使受过很多教育,他们都无法把自己从自己加入的东西中解脱出来。我有个原来很尊重的中学老师,她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我工作后有一次找我去给她的学生交流一下。我就讲了些怎么学习之类的东西。结果大群学生更喜欢来问我“你觉得我们怎么避免被现在的政治教育洗脑”之类的问题,我也不好意思打击他们,所以简单给他们说“谁也无法避免被洗脑的”,其实以我这样的毒嘴,我更想说的是“就你们现在的水平,哪里有脑子给人洗啊”。后来我跟这个老师谈起这个问题,她说,对,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我就评价说,老师应该教导的是知识,不是人生观,人生观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不是教育出来的。结果一番讨论下来,这个老师从此就恨起我来了。其实无论怎么说,这个老师都是不错的人,我后悔死了,根本不应该跟她谈这么深入的问题。所以想想,我们身边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正如老子说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是啊,你们都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我是被洗脑的,我哪敢说我不是啊。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啊。你看现在出书谈老子的,老要纠结老子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还是站在残暴的统治者一边的。靠,旁边一堆虎视眈眈的“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代表”盯着呢。把这个“欲”加进去,你还想保持“井中月”的境界?&/p&&p&&br&&/p&&p&所以,说到底,我们这种讨论也就只能在我们这些小众中间交流交流,冷暖自知。&/p&&p&&br&&/p&&p&前面这个例子是针对强者的,其实弱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来这个主题下排第一的“不二公子”的答案,就是这种代表,看起来他从道德经找到了力量,但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内存怎么扩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