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前段时间 英文准备一个会议,工作时...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今天上班的状态。
一觉醒来已是10月9日
今天路上都是苦逼的上班狗
国庆8天长假已成为过去
国庆节过得怎么样?
钱花光了吧?
也玩够了吧?
人跑烦了吧?
肉吃腻了吧?
我们一起好好上班吧!
上班是什么东西?今天的我是这样的
1.睡眠絮乱,起不了床
2.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3.容易犯困,精神不振
4.还没玩够,心有不甘
5.心里只有一个念想:“什么时候到周末”
最可怕的是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的时候
领导跟你说一句:这个你今晚加班做一下
假期后综合征说来就来
说走却不容易走
怎么好好地面对这一周新的工作呢
一.调整精力和心态到工作上
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做几次大口深呼吸。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自己今年的工作计划,多给自己安排一些工作,适当给自己增加一些压力,用适度的紧张把自己带入工作状态之中。
工作中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着可以随着呼吸吐故纳新,让紧张感也离开了身体;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
三.适当运动
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自己喜好的活动,如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以慢慢调节好状态,更好地开展工作。但需注意的是,一开始健身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切忌酒足饭饱后马上运动。
四.充足的睡眠
有节制地应酬以及参与各种娱乐活动,每晚不要熬夜。补充睡眠,保持6-8个小时的睡眠/天,以尽快恢复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工作。
五.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多吃水果,多吃点清淡的东西,如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面条汤等,这些食物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有助于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得以休息调整。
还是好好上班吧
10月份上班17天
11月份上班22天
12月份上班21天
2017年就结束了!
重点是再过10天,我们又放“价”了
广州国美10月20日超级团购日
打起精神,准备到国美抢低价啦!
#低于双十一价 买贵赔双倍#
恐怖低价、即将来袭!
-更多优惠请到您附近的国美门店咨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和借鉴粤港两地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区有关部门于9月17日邀请香港、深圳、广州等地20多家知名NGO(非政府组织)、NPI(公益组织孵化机构)来我区考察交流。  考察团一行40多人首先参观考察了顺德展览馆、德胜创意产业园、伍威权庇护工场、星愿自闭症康复中心等地,全面地了解近年来顺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在下午举行的交流分享会上,参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本机构在组织建设、运作模式、经费来源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就社工机构如何落户顺德、落户顺德开展社会工作的政策和优惠等问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广泛充分的互动交流。  时间:日   地点:顺德华桂园   速录内容:  主持人(顺德区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 区健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粤港社会管理公益组织顺德考察交流分享会,目前顺德区正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和借鉴粤港两地的非政府组织(NGO)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区的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香港和省内部分拥有丰富经验的公益组织和NGO代表和顺德区属各个部门、各镇街的领导,以及顺德本土的社会组织代表,一起来交流、分享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引进和培育的经验和心得。下面首先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分享会的有关领导和嘉宾。   他们是:顺德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社建委常务副主任李允冠先生;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刘梦琴女士;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何允唐先生;顺德区编委办副主任曹毅女士;还有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牵线人深圳公众力全过程服务机构范军董事长。 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嘉宾请恕我在这里就不作一一介绍了。   在这里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按照议程安排,第一部分是请顺德区社建委常务副主任李允冠先生为大家介绍顺德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   李允冠:尊敬的各位领导、粤港社会工作界、社会组织方面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你们好!我们主办这次交流会,主要是想在顺德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很想听听粤港的社会组织代表的意见。   在听你们的意见之前,我也希望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为什么我们要推进社会管理和建设创新?有两个大的背景:
  第一是顺德这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而剧烈的变革。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务实,80年代就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因为我们靠近香港,并且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到90年代,我们率先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方面,我们向市场放权,那时候我们推行企业产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时常住人口还不够100万人,我们的GDP大概是80亿左右,工业产值也只有两三百亿。但是到今天,顺德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245万,户籍人口和外来务工者各占一半,我们的GDP已经达到1000多亿,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多亿,开发强度接近50%,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400平方公里已经是工商业和居住的区域。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创新,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参与,否则单靠公务员、事业单位,就没办法推进。1992年的时候,我们有1000多名公务员,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是这么多,那怎么适应人口的膨胀、服务内容的膨胀呢?这是第一个大的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大部制的改革,2009年,顺德进行的大部制的改革,我们将41个党政群团机构整合为16个大部门,我们的公务员还是那么多,但是部门减少了,而且顺德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我们是省直管县,现在我们的政府机构除了面对市一级以外,还要直接面对省,这种机制管理、架构管理,享受地级市待遇的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政务活动。市里面把900多个事项都下放给我们顺德,我们要面对省市各方面的工作检查、会议、接待。怎么让顺德履行这么全面的职能?7月14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来到顺德,专门就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进行调研,他提出一个观点:顺德必须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否则大部制的改革就不能够维持。这个观点是很对的,我们在90年代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就是因为当时我们把由政府指挥的经济活动,变成由市场自己去发展。通过对市场的放权,培育经济的资本,让企业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所以到现在,我们产生了美的、格兰仕、万家乐等等一大批企业。今天我们要讨论什么问题?我们必须把权力还给社会,还给老百姓,培育社会的资本,社会能够办的、办得比政府更好的,我们就让他们去办,激发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我们最近也派了&大部队&去香港考察他们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情况,我们深深地感到,香港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他们80%的社会福利都是由社会组织提供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政府放弃了这一块,政府只是在整个政策的制定、制度的设计,以及游戏规则的制定方面,还有监管和财政投入方面。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需要由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的。在这两个大背景下,我们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承担了为广东提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的重任,这本身也是我们顺德的需要。   我们接下来会跟其他部门一起,在社会管理(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拿出一批事项给有条件的组织去承担。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解放自己,不要把自己束缚起来,要让社会发挥它的能量,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这么多有名的、成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研究机构的同仁来顺德观摩指导,今天早上大家看了我们的几个项目,都会感觉到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正在起步的阶段。我们顺德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也会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制度供给,创造充分的条件,让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一起,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掌声&&)   主持人(区健彬):谢谢李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区委社会工作部的代表胡志实同志为大家介绍顺德社会组织运作的情况以及今后培育社会组织的思路和设想。   胡志实: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下午好!根据社会工作部的安排,由我代表部门就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制度的情况做一个汇报。我是顺德区社会工作部(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政策法规科的科长,我叫胡志实。   近年来,我部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任务,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推动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促进社会工作健康发展。   主要的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开拓创新,打造社会组织管理新格局。我区一直以来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工作,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区共登记社会组织629个,其中社会团体36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69个,涉及到经济、科技、建设、文体、社会福利等领域,在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社会组织多重管理体制机制。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上下合力,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一是成立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和研究社会组织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是建立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我局多次与业务主管指导单位协调,着力理顺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明晰工作职责,同时加强与编委、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共同规范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的前置管理,各镇街道管理机关负责前置审查、日常管理、信息收集和通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日常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   二,推动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一是推动行业协会政协分析,落实社会自愿发展、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理会务。二是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多元化发展,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社会资金,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社区福利等方面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不违反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准入门槛。采用更人性化的登记管理。三是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根据社区社会组织大部分规模不大,资金较少,人员流动性强,基本达不到登记条件和要求的情况,我们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适度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和登记程序。到目前为止,我区10个镇(街)都成立了慈善会,200个村、社区成立了128个福利会,慈善组织覆盖率达到91%。   三,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办法。一是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我区在去年提出要制定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和规范的政策文件,并列入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我们局和区委、区府办广泛调研,在这个基础上联合起草了《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文件在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实行社会组织直接归口登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构建透明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新的突破。这个文件计划在10月份左右配套社会管理创新的纲领文件推出。二是下放登记管理权限,去年我区在开展强镇改革的基础上,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职能下放到各镇街社会组织局,赋予下面更大的自主权。三是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今年9月,第一批评估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通过省评估中心专家进行评定,31个参评的社会团体中,30个达到AAA以上。   第二,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去年11月,我区出台了《关于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意见》,意见确定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项目服务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路。2011年1月,我们召开了&推动建设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动员大会。目前,我区共有5家社工机构,拥有专业社工60多人,提供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这段时间我们还做了下面的三项工作:一是成立区级社区工作者协会,通过企业家和社会人士的捐助,我们筹集了30万元的资金,7月5日举办了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大会,7月底,协会正式成立,聘请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将承接社工权益保护、培训交流、行业监管和服务评估等各项职能。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配套文件,我局在区委的相关文件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配套的6个文件,分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方案、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方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和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相关的文件已经于近期下发。三,培育和引入社工服务机构,社工服务机构是发展社会服务队伍的必要平台,也是政府购买服务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各职能部门、各镇街牵线搭桥。前段时间我们通过跟新加坡、香港一些社会机构联系,有一个镇街已经跟新加坡的家泰和(谐音)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系上,将在9月20日由该中心的总监和我区社会工作部进行交流,与我们的一个街道进行深入的讨论。   第三,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第一,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决定的精神,顺德开展以社会建设为总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汪洋书记在7月14日到我区调研,也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社会服务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建设小政府、大社会。我局根据综合改革的要求,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下一阶段社会组织管理提出培育扶持、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能力、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批综合能力强的社会组织,优化一批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提升一批具有顺德特色与国际做事规则接轨的社会组织,创建一个政策互动、交流畅通的合作平台。   1、协助政府建立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梳理和分解政府各部门承担的事项,逐步将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为社会组织发展拓展空间。   2,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我局将逐步尝试放宽社会组织登记准入条件。除民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需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前置审批以外,其他社会组织的申请人,可以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合理布局和有序准入。有必要可成立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组织,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探索建立以村(社区)为活动范围的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   3,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扶持措施,一是建立社会扶持组织的专项资金,动重点发展领域、贡献突出,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准备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创新以及孵化的中心。二是利用政府现有资产,筹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管理自选等公共服务。恩是建立社会组织激励机制,探索设立社会创新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创先,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我们这次去香港,参观过一个社会企业,他们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卫生和看护服务,这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第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现代社会工作制度。2015年,计划建成1000人左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和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4个大的工作:一是建立社会工作财政支持体系,统一申请经费、预算。建立政府资助社会工作制度,通过公共财政对社工机构的成立运作必要的扶持,对社工的待遇实行政府指导,对社会急切需要的服务给予优先扶持。我们最近出台的一个文件里,社会工作者的起薪点已经达到了3500元/月,这个标准是我们经过调研和根据顺德的实际而定的,接近了广州的水平。   二是搭建社会工作发展平台。我局准备在年底考虑举办社会工作供需见面洽谈会,我们准备在下一阶段就筹办这个活动,具体的做法还在研究之中。   三是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制播宣传短片,主办主题活动等形式,系统宣传社会工作的作用,特别是对社会工作的优秀事例和典型社工进行宣传,树立社工的良好形象,提升社工的社会地位,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区现有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强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合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社工专业培训,同时要贯彻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薪酬保障、职业晋升、年度考核、表彰奖励、选拔任用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发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掌声&&)   主持人(区健彬):谢谢胡科长的介绍。   按照议程,原计划是区里的几个业务部门介绍购买服务的思路和需要,但在中午的时候,我们跟与会者交流,发现大家都是抱着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来的,所以我们要留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互动,我想现场改一下会议游戏规则,由应邀参加的粤港社会组织代表用5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运作特点,之后用两句话结合今天的主题来点一下题。你们觉得社会管理、社会创新应该怎么做?社会培育需要地方政府做什么配套?每个人轮流点完题以后,我们还有互动机会。   政府部门的与会代表可以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现在开始,先请座在我旁边的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代表发言,然后大家挨个顺着说。   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代表:不好意思,我今天没有做准备,我只是带着耳朵来听,带着眼睛来看的。顺德确实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我们看到社会组织走出去的路子,不能老是在自己那个地区。   我介绍一下我们中心,我们是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我们中心是深圳市妇联下属的一个单位。因为机构改革,由事业单位变成了社会组织。我们探索了一条好的路子,我觉得做社会组织比事业单位更好,比企业更活。我们现在在深圳主要是在社区、企业做心理健康的普及工作。目前我们中心在全市57个街道的27个街道设立阳光心理工作室,专门做心理健康普及的工作。还在工厂、工业区设立了5个员工关爱中心。同时,我们专门找政府购买我们的公共服务。所以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中心打造成一个专门为政府公共服务设计的部门,让政府更多地购买我们的公共服务。   我觉得,不管是社会建设还是社会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社会组织在这里充当的角色,就是在政府缺位的时候,我们能补位。政府到位的时候,我们重新定位。   主持人(区健彬):下面请省社会工作学会的代表发言。   省社会工作学会代表: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顺德这么一个改革开放的实验区。从大部制改革到今天的粤港社会管理公益组织来顺德考察,顺德总是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举措,我感到很高兴。还有一个是,今天在这个现场见到这么多的从香港、深圳、广州过来的NGO、NPO的代表,我相信各位都跟我有同感,这两年总是有很多的新面孔、新机构出现,这是一个发展的初期现象。我目前在对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和广东社会工作试点的反思的研究,今年7月份我们省出台了加快社会建设的决定,今年上半年我在广州市就评估了十几家社工项目,也考察了一些大的社工机构,也接受下面市县的一些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评估,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两点体会:
  第一,政府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包括项目购买和岗位购买),这种可持续发展怎么样?目前主要是由政府的资金来支持的,那么我们是否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适用的地方?它是不是最有效的服务?因为我做绩效评估的时候最有感触。我们是不是把所有的慈善基金、社会资金都用到位了?是不是把义工的资源、志愿者的服务都纳入进来了?我们要通过公共参与的方式,把政府的压力慢慢缓解,这是我们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第二,这几年社工这一块发展得太快,几乎是拔苗助长,很多社工非常年轻,刚参加工作就是炙手可热的。这在执行工作时的评估和督导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整个过程中都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把握社会组织发展的方向。   我根本不知道我今天是代表社工协会过来的,我们这个社工协会设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挂在社会人口所,我也是长期做这方面研究的。我觉得这个社工协会的优势就是做培训、评估、督导,我也借这个机会希望社工机构都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代表: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干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机构,我们机构在香港,是1971年成立的,今年成立刚刚40年。我们这40年主要是服务香港的弱势群体,服务的方法跟一般的非政府机构不一样,我们主要服务弱势群体,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把他们组织起来,如果有什么政策需要改善的话,我们会鼓励一些市民出来,表达他们的想法,用内地的说法,就类似于是一个维权的组织。在香港的社会环境里,我们的客观条件是存在的,当然,在不同的年代也面对不同的挑战。我们服务的对象非常多,比如说有一些住在笼屋的小孩,或者是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或者是一些无家者,还有一些独居的长者。政府对我们的服务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觉得我们好像给政府添乱,另一方面又觉得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有好多社会上积累的问题,比如说刚才李主任说的,在社会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其实也面对着很多的挑战,社会上有很多的问题,假如说这些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社会管理就会比较完善,也能达到比较和谐。   早上参观了几个地方,看到很多很热心的人,不光是政府部门,还有民间的一些机构,也看到他们面对很大的经济上的困难,刚才主持人让我们简单说两点,我觉得第一点就是钱,没财不行。下一步怎么面对那么大的群体,那么大的社会需求,财政的投入是肯定需要的,这方面一定要加强。我上午看到一个主要是服务自闭症孩子的机构,他们也谈到财政上非常困难,服务的人数也飞机有限,也担心往后不能继续办下去,我觉得政府在财政上一定要加大投入,而且这个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香港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当然也有很多不好的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千万不要全盘地搬过来用,因为我们的政府有时候就是一次性地提供财政上的补助,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各地的政府都值得参考。第二,政府在提供财政资源的同时,政府的监管也不要太过了。怎么让民间的团体和非政府机构有更大的自由度发展自己的工作,这是非常关键的。非政府组织就像一个兔子,你太用力抓住他的话,他就活不下去。   深圳恩派代表:我是来自深圳市恩派非政府组织的人员。简单介绍一下恩派的情况,恩派是在2006年的时候从公益组织孵化器这个概念在上海浦东开始成立的,这几年发展的也比较迅速,在成都、北京、深圳陆续成立了4家分支机构,我们在2010年初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我们的核心业务主要有两块,第一是公益组织孵化器,我们的主要对象是培育初创期和中小型的社会组织,因为他们在初创期往往面临很多的困难,包括资金和注册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给他们关键性的支持服务,包括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能力建设、注册指导、财务托管等等,所以是一个支持型的公益组织。我们在去年孵化了6家,上门服务了4家。今年第二批6家孵化机构正在孵化过程中。整个恩派机构在全国出壳的已经有40家,还有22家在壳内孵化。我们另外的项目是公益深交,这有点广交会的概念。我们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因为企业、政府、基金会有很多的资源,而一些组织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窗口和交流,并且有后续的合作。我们根据三个月的回访记录,有30余家社会组织和企业、基金会达成了合作。展会三个月之后,还有61家正在洽谈和后续跟进中。   以上是我们目前核心的两个业务,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承接一些政府购买的服务,包括评估调研的课题,还有能力建设等等。比如说去年对深圳市的200家社会组织进行能力建设课程的培训。因为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深圳市和广州的代表,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到深圳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也很欢迎大家,因为我们这里有比较大的活动场地可以提供给大家。   今天上午进行了考察,这也是一个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到顺德来感受一下文化气息,也听了顺德的工作总结。我个人有三方面的感想。   第一,顺德区户籍人口100多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在社会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土的需求,可能也要考虑外来人口的需求。第二,顺德的经济发展非常不错,我们可以利用本土的资源,大力地激发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些组织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要让企业参与进来。第三,刚才谈到到引入一些社会组织,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管是机构还是项目,它的可持续性和复制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从外面引入进来之后,还要在本土发展,只有做到可持续和可复制,才能遍地开花。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代表:各位下午好!今天很荣幸来到顺德参加这个分享交流会。今天上午看了之后,感觉到顺德区在这方面的力度真的是非常大的。我来自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社联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它是深圳市最早成立的三家社工服务机构之一,也是深圳市最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两家机构之一。运作4年来,通过购买服务和福彩公益金的支持,共向深圳市的各区提供了100多个岗位,这些服务领域主要涉及社区,包括青少年、家庭服务中心、司法矫正、少数民族、医疗。我们的服务也获得了政府的好评。   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我想谈一下我们最近在运作的这个少数民族项目。因为珠三角的城市发展非常快,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最多的城市,深圳有7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我们就设置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服务项目,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深圳市委统战部和民促会的支持,我们运作一年多以来,这个项目的运作非常成功。我们做少数民族大型调研涉及到8000多人次,提供的个案达到20多个,小组调查有十几场,进社区七八场。通过这些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在社区的稳定。   顺德在这方面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个项目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我在反思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在想:
  第一,政府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时候,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也就是政府的引导很重要。因为当时我们在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包括市委统战部与民促会对社工组织是很不信任的,因为毕竟社工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在我们运作的这一年中,他们由不信任到认可、支持,到最后,我们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第二,有没有一支专业的社工团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提供少数民族服务时,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性(因为他们很多说的是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我们针对深圳市少数民族比较多的民族,从他们中招募社工。
  第三,有没有一个包容性的环境。政府、社会各界对社工事业的发展、项目的运作是什么样的态度。第四,社会组织者、民间团体、NGO、NPO,他们在运作的过程中,透明度有多少。我们在少数民族项目运作过程中,我们结余了20多万的经费。评估小组问我们的指标完成的怎么样,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指标超额完成,并且完成得很好。我们的账务明晰度非常公开,包括买一些办公用具都列上,使评估小组感觉到我们做得很好。民族工作是社会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工作引入民族工作,对我们的社会管理也是很有效的启发。   刚才主持人要求我们参加的粤港社会组织代表用两句话作点题发言,第一,1+1=100,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功能是互补的。第二,1+1&2。它们不是等于2,而是通过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吸纳社会的力量,绝对实现1+1&2。   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主任,启创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已经落户顺德,为什么今天会坐在这里呢?因为之前我们收到顺德区政府的通知,有同事问我,我们机构要不要派人来参加,那时候顺德启创还没有收到这份文件,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我看了行程安排之后,有三样东西吸引了我,我觉得要争取过来,我就用广州启创的名义参加了。是哪三项的内容呢?我觉得这也是与顺德以后的社会管理创新相关的。
  第一,今天会公布一些NGO管理创新的文件和政策,我觉得作为一个NGO,在当地发展的时候一定要熟悉政策,而且社会组织是要配合政府,或者是与政府共同管理的,所以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在社会管理中,中央政府的16字方针的最后8个字就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我们怎么发动公众参与,我们有没有做到协同,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我对广东德胜创意园这个社会管理创新基地非常感兴趣。去年8月份启创进驻顺德,到目前为止顺德已经有5家NGO组织,但我感觉我们仍然很孤单,我希望这个孵化中心可以给我们一些支持,而且可以让同行之间多一点交流。刚刚广东省社会学会的副主任也说到,现在的社会组织还是处于幼苗的阶段,政府就有很大的责任,要帮社会组织解决很多的问题。当我们这些社会组织单独行动的时候,力量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组合起来,或者是通过交流学习,或者是政府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些社会组织能够慢慢发展,能够起到帮政府解决问题的作用,所以我对德胜创意园非常感兴趣。
  第三,我知道今天会来很多NGO的同行,顺德未来如果要发展20家社会组织机构的话,那么这些机构如何在这里发挥作用,大家怎么认识各自的服务范围,然后进行一些服务转介?有社会服务的网络在里面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三点是吸引我过来的原因。   主持人(区健彬):启创的代表说得很具体,也超过两句话了,我觉得政府与NGO伙伴合作关系是顺德推进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   深圳市慈善会、重建明天爱心基金代表:非常感谢顺德区政府组织的这次活动,同时感谢各位同行的积极参与,我来自深圳市慈善会重建明天爱心基金,这个基金是慈善会名下的冠名基金,我们在2008年6月成立,我们成立的原因是汶川地震以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就是如何使慈善的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简单的捐钱。   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对很多东西的感受也越来越大,所以今年我们又与好人好事进行了两个平台的合作,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人的参与,让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做的工作方面,一会儿好人好事的代表会讲,我就不多讲。   我是慈善会的法律顾问,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慈善在中国刚刚发起,它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帮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他们关注,政府在这个中间有退出的部分,但是更多的应该有扶持的部分,因为我们的政府掌握了很多的资源。政府可以通过慈善组织,使得它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支持。我们在深圳与已经成立的20多家基金会有接触,我们也在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其中也碰到了很多法律冲突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一些刑事的问题。就像郭美美引起的社会反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协助大家建立起一些制度。   我今天很高兴地看到顺德区政府在这个文件中,在一些方面迈出了实际的步伐,有一些可操作的东西,包括对社工工资的界定,这是很需要的。现在很多社会组织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应该高薪,事实上他们付出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什么不能有高工资呢?就像社会上有一些人质疑慈善团体的薪金很高,并不是我们社会工作者一定是拿低工资的,政府制定出一个标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非常值得各地政府积极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可以借助政府力量的事情,比如说支付的费用上,基本的管理费用的支出。很多人不理解,慈善团体在运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管理费用的支出,尤其是一个项目在开发的时候,更多的是管理费用,它大于实际捐助的钱,因为他要建立这个机制。这些都希望通过一个制度、一个章程来推行。我也协助慈善会在积极做这个事情,也与国内的同行提起这一点,大家必须注意。我们如何避免制度上的风险,就我们的经验来讲,每一个组织、企业、慈善团体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章程,要让所有的成员确定这个部分的运行,包括你的财务制度。用这些公开、公平的方法,能够避免你的行为成为个体化的行为,这是第一步必须要做到的。第二步,你的慈善团体一定要在民政局、慈善会等机构备案。当然我更希望政府能够用一种方式确立这种行为,这样就避免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面临的法律上的风险。我们很多市民对慈善运行的不理解,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做慈善光有善心还是不够的,我们要懂得自我的保护、自我的管理,要让这个东西变成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公开的行为,而不是个人的行为,不是你仅仅发自内心的行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位于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同时你又要协助这些组织,让他们健康的发展。   另一方面,慈善行为也需要资金,各地的政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政府有很大的财政收入,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把这方面的钱与捐款配套使用,每年要进行更多的考核,选择优秀的项目、选择优秀的慈善组织,让它们获得更多的发展。个人的捐款是不稳定的,但是我的慈善行为是一个持续的行为,那时候怎么办?政府在这时候就应该积极伸出你的手,因为这个项目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都有很积极意义的,所以必须有更多的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句话:慈善行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更多有善心的人积极参与。   主持人(区健彬):请大家按既定的会议规则简单扼要发言,谢谢配合!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代表:大家好,非常感谢顺德区委区政府给我们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前面介绍的都是一些服务型的机构,我来自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我们具有研究性的倾向。   我们中心是2011年4月份正式挂牌成立的,在这样一个研究取向下,中心主要针对一些公益组织、公益文化等等进行研究为主导的机构,在这个取向下,我们有三项工作,第一是珠三角社会组织数据库框架的建设。今年我们主要想做一个全国的公益组织的数量调查的工作。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第二就是立足于学术平台的国际交流的机构。我们正在筹办《中国公益研究》杂志,我们与国外的包括印地安纳大学以及美国洛克菲勒公益基金会在研究推出相关的产品。第三是政策倡导性的东西。我们中心在政策倡导方面,今年主要做的工作是与广东省民政厅推动广东省慈善条例的出台,通过出台这个条例,为广东省的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今天上午我们主要走访了三个机构,一个是广东德胜创意园,还有一个是位伍威权庇护工场,还有星愿自闭症康复中心。我就走访的三个机构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大家认为,一个社会大致包括三个部门:政府部门、市场部门、社会的第三部门。通过今天上午的走访,我觉得三个机构代表不同的角度,或者是做事情的方式。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是创意园,通过创意园负责人的介绍,我感觉创意园更多的是市场化的运作,参与一些环保、社会创新方面的建设。我们参观的位威权庇护工场,机构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运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我觉得对这个机构来说,政府的色彩相对浓一些。我们到了星愿自闭症康复中心,李老师在介绍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经历,他说他的孩子是一个自闭症的儿童,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有很强烈的意愿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服务社会,得到了企业和相关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在社会建设中,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第三部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参与、协作的状态,我想顺德区已经走在了比较前列的位置。   我结合我的经历谈一下社会组织力量的源泉性的东西。我刚刚研究生毕业没有多久,我回忆大学的一些经历,就是我自己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的经历,我谈一下社会组织力量的源泉性的东西。我从大二开始就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我做了三年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最早的时候,我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是每周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到社区,为社区农民工子弟上课,因为社区居委会办了一个四点半学校,就是很多孩子下课之后,接到社区来,因为家长还在上班,没有时间管孩子,这时候就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帮助社区组织一些课程。然后还参与了一些社区老年人的服务,现在我从一名公益志愿者逐渐转变成公益的研究者。回过头来想我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热情,经济学说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但是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个体也有利他的一面。任何个体在进行社会行动的时候,他逐渐会发现他的力量是有限的。拿我在大学做社会服务的经历来看,我发现单凭个人的力量做不了多少事情,可能需要团队的力量,我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想法,将整个城市所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通过这样的组织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不仅是在社区开展活动,还可以到社区外开展活动。   从社会个体利他性的角度来看,社会服务的力量有这样源泉性的东西。从今天考察的情况来看,我发现顺德区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方面,已经是走在比较前面了。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模式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或者是政府部门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我通过自己的相关体会,我认为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放宽相关的空间,给很多社会组织更大的提供服务的自主性。很多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组织自己发起,并不是由政府开发所有的项目,而是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协助,达到协同管理的状态。很多社会组织有自己的创意、想法,他有自己想要服务的人群,或者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我们可以给他提供这样宽松的环境,最后达成三个部门共同建设的状态。   主持人(区健彬):今天发言的单位也比较多,请接下来发言的代表控制一下时间。谢谢!   深商研究会代表:我是深圳市深商研究会的南云楼,我们成立于2006年,是在民政局注册的一个纯粹的民间组织。深商研究会是一群热爱城市的人在一起讨论与深圳有关的问题、与商业有关的问题、与营商环境有关的问题,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建议。   结合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政府建设社会组织的问题,我们感觉最需要的就是&松绑&。我们深商研究会注册的时候,就有一个主管单位的要求,这就是一个限制条件,如果不是与政府机构有关的,你几乎是不可能找到一个主管单位的,因为没有人会负这个责任。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当时为我们冒了很大的风险,作为主管单位,所以才申请成立。   如果顺德要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在社会团体发展方面,如果步子迈大一点,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改进。   最后一句话:完善法治与制度建设,大胆松绑。   深圳因特虎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因特虎的呙中校,今天非常高兴来顺德参加社会建设,与大家进行交流,我现在有一个课题是关于广东的社会建设的,所以这次收到邀请我就积极报名。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因特虎,因特虎这个名字很网络化,的确,因特虎是从网络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智囊,是一个松散但是又比较有效率的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公共政策、意见,与政府保持理性、良好的建设性的互动,这是我们的基本宗旨。虽然大家在媒体上见到因特虎的口号,比如说&一切与深圳有关&、&深圳主义者&,的确,因特虎一开始都是一些与深圳有关的人聚集在一起,为深圳出谋划策。但是现在我们做的一些课题,已经超出深圳,比如说有珠三角的一些试点规划的研究问题。而且深圳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的眼光都是非常开放、非常自由的。从我刚才的介绍中,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因特虎为今天到场的一些社会组织有所不同,我们不是从事比较具体的社会建设的工作,而是一个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的观察者、研究者、分析者,因此就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多多交流。   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设的项目主管。我们成立于日,是深圳市第四家民间社工专业服务机构,我们机构是一个团队,两种模式,三支队伍,四个推进,五个领域以及六个特色。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下123456是什么。   一个团队,我们有105人的强大专业服务队伍。两个模式:岗位和项目一起共存。我们机构三年多一直立足于岗位做项目,岗位项目化,项目创新化,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实务经验。我们的三支队伍就是:我们有一支很稳定的社工队伍,还有强大的度督导队伍,还有就是发展一支培训的队伍。四个推进,我们机构的服务始终坚持不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机构和走进高校。目前我们已经在16个比较成熟的社区开展服务,还有一些工业园和企业也在开展相应的服务。走进机构方面,我们不但在深圳为一些机构开展服务,也在为东莞的机构开展培训,还在为高校开展培训。目前我们机构的专业督导被聘为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督导。五个领域:我们目前开展的服务主要是教育领域、社区领域、劳务工领域、信访和外来工领域。社区领域含有人口计生服务,我们是最早开展这一块服务的。   我们在督导、培训、人才、党员、服务量方面都非常有特色,目前深圳市有15名初级督导,我们就有4名,他们不但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探索,也在实务上尝试,目前有两人是在读研究生,还有人被评为深圳市5人之一的督导之星。我们机构很重视培训这一块的发展,要打造一支培训的队伍,我们的口号是&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老师&,目前机构开展的培训非常多,主要是针对一线的社工、督导助理、督导以及机构的管理人员,开展多层次的培训,目的就是要保证优质的服务。不但是针对自己的培训,还会走出去,针对同仁需要的服务和经验,把它推广出去。在服务方面,我们目前开展的项目还是比较多的。机构也成立了党支部,我们机构从成立开始就坚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始终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还有一些出版物,供其他同仁借鉴和交流。截止今年3月份,我们服务社共开展主题活动1450个,开展主题讲座培训349场,家访和咨询1万多个,协助个人成长计划685个,发展宣传页7万多份。   一个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力培育,当然也离不开机构本身敢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还有就是创新自己的服务模式。政府的支持不光是财政和人力上的,我们机构始终坚持目标和需求导向,也重视本土化的发展,我觉得顺德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不管引进什么样的模式,或者什么样的发展,都需要非常重视本土化的发展。我们机构这次来顺德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了解顺德,让顺德了解我们,看看有什么契合点,让我们共同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   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的协调主任,我叫于爽,今天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在广州从1985年成立,到现在20几年,服务的领域不止广州,佛山也有一些我们的服务。关于中心的介绍,在会务组的资料中,第28页已经有简单的介绍。刚刚主持人又强调了时间的问题,我就不再过多地介绍这一部分。   刚刚恩派的代表讲了本土化和可持续的问题,我想接着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再增加一点,也就是专业性。我想结合这三方面,分享一下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的服务经验。我们是广州最早引入香港社会服务理念的社会服务机构,我们很早就面临着如何将比较好的经验本土化的需求。我们分享一下在2007年与佛山南海区罗村街道探讨的服务,大家上网就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新闻,就是南海罗村模式,这也是中心第一次探索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方式。当时南海罗村街道在探讨新的服务模式,政府在转型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居民遇到的问题。2008年广州市主办了处级干部培训班,先后两次到南海罗村参观我们的服务,当时印象很深刻,有一位学员问:你们是广州的机构,怎么跑到佛山来做这个新的服务的尝试?当时我们说,一些创新的服务是需要机遇的。当时在罗村就有这样一个机会。2009年,我们就承接了广州市第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的试点项目,而且在2009天,我们也与禅城区团委和禅城与法院的少年法庭合作,开展了社区矫正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引入了香港的专业资源来开展这个服务。我们现在仍然与禅城区合作开展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专业提升的事情。   关于社会服务本土化的问题,香港的经验到广州需要本土化,如果有机会到顺德这边开展服务,我们也同样将一些经验本土化,重要的是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机遇可以提供给我们。   在可持续方面,政府开始的时候支持某一项服务,一定要有可持续的计划。我在这里想提的是社会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构的定期自我总结与整理。去年,我们机构没有承接新的项目,反而是停下来反思我们以往的服务,然后增加一些更加符合机构发展和团队发展的内容。我们在去年就开始尝试,针对我们的专业同工开展绩效评估,一方面是提升服务的效率,另外一方面也是提升专业人员的水平。第二部分是经费来源的可持续性。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现在所有服务的经费来源,有60%是政府购买,另外40%是机构自筹的。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服务对象的需求有很多,政府的支持也不可能完全是可以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所有需求,同时,作为社会服务机构,本身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与政府和居民共同面对他们的需求。第三方面是专业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社工的专业发展。其实仁爱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邀请香港以及内地比较经验的老师和社工来做一些培训,以提升社工或其他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   今天上午看了不同的服务,我最大的感受是没有看到太多社会服务专业性的部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政府比较强大的支持。前面也有同仁提到,就是政府的资源和资金强大的支持力度。在面对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我们作为社会服务机构,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这样的一些挑战呢?   广州参客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广州参客的,我们是脱胎于深圳公众力的,我们主要集中于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同时对民生热点进行民意调研,并发布一些民意报告。待会儿深圳公众力的同事会有更深入的解释,我就不多说了。   简单说一下我们的工作经验。在决策过程中,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信息公开,并鼓励推动公众参与,相信群众、服务群众,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是不可估量的,同时,维稳就是一个伪命题。   深圳希望社工代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希望社工中心的张绍山,今天有幸到顺德参加粤港社会管理公益组织的考察交流会,今天上午参观了一些地方,我感觉顺德的社工组织的春天到了,我们带着希望的种子来了。深圳市希望社工中心在2007年成立,我们的工作是以青少年教育为主,得到了政府相关的支持,包括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在教育局、团委、妇联和文化局,都有相关的硬件和资源的支持,这也便于我们开展很多的服务,受到了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有关资料,在交流册上也有一些介绍,另外在我们的网站上也有一些介绍,前几天我们才接受了中国社协的一个调研活动,把我们做了青少年部分的重点调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深圳好人好事代表:我是来自深圳好人好事的,我们成立于2007年,到今年已经有4年的历史,我们致力于在教育方面推动中国的公平和发展。具体的做法,我们一共有5个项目来保证工作的开展,第一是校长论坛,我们针对教育局、校长,发展校长和发展教育局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第二部分是针对老师的,有国学师资培训,我们针对老师在国学修养方面进行培训,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第三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我们叫家长学堂,把学校的资源和家长的资源有效的共融。第四是我们的心连心项目,这个项目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学校教师、家长们的工作。成立四年来,我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国铺开,从最早在山西、陕西、广东、四川、甘肃地区发展,做了两年以后,我们开始往回收,现在大部分的工作在广东地区,最近我们针对的是河源市和平县的教育协助和发展。我们的策略是通过解决老师的个人、家庭和职业发展来整体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我从三个角度把好人好事讲一下,第一是人,我们的人最少,最多的时候也不过10个人,最少的时候只有三四个人,这不是我们的业务少了,而是我们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让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在好人好事这个平台运作。所以我们从69岁的退休校长到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这样一个工作中。所以好人好事的模式是人的发展来提供平台的,当然它的目标是为社会服务。第二是钱。因为好人好事是一个纯粹独立的民间机构,所以它不依赖于任何一方的资金,我们对政府购买、企业赞助、个人捐赠、海外资金都保持开放的态度,但是不影响好人好事的独立发展。第三是事。刚才我介绍了一部分的事情,事情是由人来推动的,事情又反过来影响人,所以这两个事情是互制的,所以好人好事不制定过于长期的规划和发展纲要,而是因为什么样的人而制定什么样的事情!比如说今天与顺德发生了这样的关系,很有可能我们就要在顺德开展工作。   和顺德的关系,我讲两个部分的渊源,第一是10年前有一本书叫《可怕的顺德人》,这本书是房地产界的,主要是讲碧桂园的。碧桂园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顺德人关心教育,其实房子并不怎么样,或者是自然环境并不怎么样,或者是我们的资金水平并不是特别有优势,但是就是因为顺德人关心教育,所以才推动了碧桂园整体的发展,我相信顺德人自己都会有很深的体会,这在当时对中国的房地产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在过去半年,我一直能够在中国脑库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看到顺德的人。我跟顺德教育局的局长也沟通过,还有顺德的其他的一些伙伴沟通过,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顺德有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也有开明的政府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我相信民间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如果出发,或者是能够真正形成顺德的模式,或者顺德有自信的模式,我相信第三部门也应该从顺德诞生出来,无论是深圳的模式、新加坡的模式,香港的模式,还是其他的模式,都可以借鉴,但是要还原给顺德人。   另外,今天来的很多人都是所谓的发达地区的人,大家可以往所谓的不发达地区多投入一点,因为那里是智慧产生的地方,这些年,不发达的地区发展出了真正人的教育。顺德有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开发强度已经到了50%,这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地球,是一个生态平衡的地球,顺德人可以回望那些资源不发达地区的人创造出的智慧,所以我也希望大家看完先进地区的东西之后,再去看看不发达的地区。和平县的教育局长跟我说,教育要去功利化,要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真正发展当地的教育,这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在发达的地区,也有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思考这些问题,我觉得在顺德这个地方有可能诞生出这两种理念结合出来的思路。   因为我是做教育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片土地上产生出的东西。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价值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也邀请大家,在看外头的时候,也看看我们先人在过去创造出的灿烂的智慧,这些东西恰恰可以成为我们智慧的源泉。   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代表:我是来自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的张玉峰。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中心,我们中心成立于2010年年初,是经过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的。到目前为止是全国第二家,同时也是华南唯一的一家,专门建设和谐社区和业主大会建设理论研究与操作的NGO组织。这个组织的人员大多是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是原来参与各个社区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志愿工作者。成立这个中心的思路是怎么来的呢?在广州的商业物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近几年也发现,因为房子经过十几年的居住之后开始进入了管理阶段,大家都是业主,在社区房屋居住的时候,以前很多业主对社区管理都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对物业发生的问题,都是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维权的问题,或者是一些违法行为的问题。   广州物业的发展和业主委员会工作的发展大概有10年的历史,但是发展得非常好,很不平衡。我们觉得社区的管理并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开发商的问题,很多问题是发生在业主身上的。因为国家的物权法和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已经给业主很多的权利,政府把权利归还给社会、归还给人民的时候,但是由于一些不理解,造成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造成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目前的情况下,怎么样处理业主和物业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有第三方机构作为协调人出现。   我们中心的工作氛围,第一是组织社区志愿工作者的培训。这些志愿工作者必须是要热心和自愿参加社区公益事业的,尤其是对于组织和成立业委会的工作,他必须有一定的热心和工作能力,我们按照物权法和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在法律上、在业委会的工作实践上给他们提供支援和帮助。第二是组织社区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加深他们对政府要在社区所实施的一些活动的理解。比如说我们通过帮助萝岗区政府前段时间实行的垃圾分类的活动,我们通过业委会的渠道跟居民组织一些活动,把政府的要求和安排告诉社区的居民。第三是社区课题研究。中国的社区以前是一篇空白,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我们这个中心成立的时候,政府也给我们提出要求,能不能参考国外的经验,通过我们帮助社区业主大会的建设总结的经验,摸索出一套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和经验,供政府有关部门和研究部门进行讨论。同时我们也对国外的一些大学和相关的部门对社区的研究提供帮助。第四是提供社区的工作咨询和相关服务。我们会不定期地安排人员帮助要建设业委会和社区中与政府以及开发商产生矛盾的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为他们进行讲解和沟通。   这次我们来顺德,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华南和谐中心是立足广东,面向华南的,我们也到过深圳、珠海、河源,但是我们去的时候,都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请我们过去跟他们进行经验交流,这次顺德政府作为主管的行政部门能做这一点,这是非常好的。大家也明白,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是看着大良这个地方的楼不断建起的,现在可能社区管理的问题还没出现,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前段时间我们参加深圳市国土局举办的中国物业30年发展的回顾,其中我就听到,北京市国土局已经制定出一套非常完整的物业管理的体系。将来政府对物业的开发和发展,已经从初期阶段转入到长期的维护和管理的阶段。相对的法律法规就要跟得上,包括一些居民的意识,因为物权法已经规定了,个人的产权是受到保护的。顺德区能够防患于未然,想到这一步,这是非常好的,我们中心也可以为顺德区政府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香港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代表:我是来自香港的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昨天下午我们才知道今天要来交流,所以大家的资料中没有我们的介绍,如果会后大家想了解我们的机构的话,可以在会后与我们交流,也可以去我们的网站上看看。   我们做的服务对象从3岁到80岁,内容很多很广,从人力资源到老人中心,我们在香港有50个单位。香港有18个区,大部分区都有我们的服务单位,具体的内容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了解。   刚才听到很多朋友说了对今天主题的意见,我回应一下。刚才大家说到创新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创新不一定是从没有到有的,不一定是完全新的,可能是从以前有的东西里变出来的,做社会服务也是一样,不是明天醒来就有新的服务出来,每个地方都有它的背景,它需要不断地演变出来。我们做社会服务,要慢慢按照这个地方的背景来做,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创新的服务呢?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发展的很快,人的需要也很多,如果我们的服务走在需求的后面,问题就大了。你们提供的服务总是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做服务计划的时候,总是要想明天会发生什么。我知道明年可能会发生什么,我才可以去创新现在没有的服务。   我们机构的老板跟我说,今天来参加这个交流会,要看看顺德有什么可以发展的,我们机构有不同的资源,也想在这边跟你们多交流一下,今天非常高兴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看到香港、广州、深圳的朋友过来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我想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还有什么交流的需要,我们机构都会参加。   香港利民会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香港利民会的,我在国内不是经验非常丰富的社工,但是我背后支持我的机构是在1984年就成立的,我们机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我们本来是来自英国的一个机构,当时有很多服务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的理念,有很多实务方面的手法。当时他们就来香港帮助我们在香港建设香港利民会。今天来到顺德,也是承接他们服务的理念过来。因为很多服务是需要交流,并且要与社会一起进步的。   我简单介绍一下利民会在国内的一些服务的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利民会成立之后,英国的那些专家们跟我们香港社会服务的一些人与广洲民政局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合作关系,我们主要是提供人员的培训、业务的交流,尤其是精神病康复者和残疾人服务方面的事情。我们除了做了几次培训,更重要的是我们派了全职的主任和兼职的督导。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这种模式呢?因为我们重视的不是一个短暂的合作关系,而是希望在社会服务机构里,我们能够参与,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参与建设本土化的过程。在社会服务管理制度、方法、日常服务和培训方面,我们都提供不同交流的平台。到90年代,我们合作的关系又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利民会很重视与国内机构的合作,并且加大与国内机构的合作和人手的配备,当时有一个中国社工服务发展计划,我们很希望能够密切与中国机构发展的初期建设。当时我们无论是在理事会还是在社工的服务方面都有一些计划。我们服务的方向就是以一个督导的团队,在国内跟我们合作的对象发展长远的合作关系。   最近这几年我们在深圳市南山区、罗湖区分别成立了不同的合作单位,当然我们主要是针对精神病康复者和家属志愿服务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派出全职的主任和兼职的主任,或者是专职的督导,因为我们相信社会服务不是一次的过程,所以对顺德开展社会服务,我有一些想法。我觉得要加强督导的角色。我常常跟社工强调,我不是你们的领导,我是跟你们一起合作的,我的角色就是促进你们反思的。刚才有很多专家已经提到,我们服务的宗旨是服务到人群,按照他们的需求来服务。所以社工自己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着社会服务发展的方向。其实督导这个角色不光是一周过来与社工谈一次,而是非常长远而很密切的合作关系。   香港世界宣明会代表:我是来自香港世界宣明会的王超。大家在材料中可能看到了我们的介绍,其实那里面有一点没有介绍,它的发起机构与中国是非常有渊源的,它是在5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中国的厦门,他帮助了一个非常有需要的女孩,然后他回到美国以后,就成立了这个机构,帮助各地的儿童。世界宣明会从50年代中期成立到现在,发展到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超过4万员工的一个全球性机构。   宣明会在香港本地化的过程可能对我们有一点点的启示。在60年代的时候,宣明会进入香港帮助很多有需要的儿童,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可能就知道,他们用过宣明会发的奶粉。到了80年代的时候,宣明会在香港已经开始成为一个在本地进行公众筹款的机构。到现在,宣明会在香港是筹款规模最大的机构之一,他们筹来的资源已经可以帮助世界上超过40个国家的人,当然也包括中国大陆。所以它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转型的过程。顺德在引进一些外来机构的同时,可能可以去看看一些成功的机构被引进,然后本土化的成长过程。   我想介绍一下宣明会在中国的情况,宣明会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的,它主要是帮助弱势儿童的一个机构,现在在中国的18个省市有超过200个项目,我们有700多位员工在中国开展工作,这个机构也是一个操作型的机构,主要是从事以儿童为本的社区发展、救灾、重建,以及公共教育的机构,也是一个非常本土化的机构。   我想回应一下主持人刚才讲的点题的问题,刚才有一位香港的朋友也谈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深度改革的时代,特别是对政府来讲,改革最关键的还是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而这个创新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是不是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创新?在我看来,社会管理的创新是有三个层面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关于制度或者体制和政策的创新,我们都知道,深圳曾经得过一个地方创新奖,其实那是非常简单的,无非就是把准入的门槛放低了一点。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这个政策的创新,应该是控制准入的体制,变成追加惩罚的制度。你进来以后,如果你出了问题,我就来惩罚你,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社会组织的土壤能不能成长?现在热门的话题是讲政府购买服务,其实在过去的30多年中,真正可以来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它们一直是发育不良的,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面的创新,就是社会组织的创新。社会组织本身跟其他的组织是不同的形式,在现在的情况下,组织的创新变得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NGO是愿景驱使的组织形式,它的核心价值观会变得非常重要。另外,它的自律和问责的安排,还有组织的领导、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安排,在中国的环境下,这些组织安排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的社会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发育环境的问题,在组织创新上也需要有更多的探索,包括外来组织的引进,以及它引进以后的本土化的设计,政府在这方面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最后一个层面的创新是社会服务的产品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创新,这包括项目的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项目的开发包括怎么样选定更有意义的项目,更能增加价值的项目。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周期、设计、监控、评估、能力的提升和安排。这也是现在社会组织非常缺乏的,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进行这些产品和项目管理的实践,所以这涉及到能力建设的问题。刚才听到恩派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一个社会组织不仅仅是孵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发育的过程中,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再次感谢顺德区政府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今天有很多的收获,特别是看到那个创业园,我觉得顺德人不仅仅是是务实的,还是非常有品位的。   深圳公众力代表:大家把话都讲完了,我基本上没什么话说了。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听了大家讲的,我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讲讲我的感想。公众力是工商注册的一个企业,我们是营利性的社会企业,我们希望追求利润。包括今天这个活动,也是我们与顺德区政府一拍即合的,我们感谢顺德区政府以开放的心态来做这个事情。在做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到亦喜亦忧。喜的是我们注意到社会工作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政策。但是又有一种忧虑,我们中国最喜欢搞运动式、口号式的活动,去年讲低碳,今年讲社会建设,我不知道明年是怎么样,我们需要固化这些成果。   我想从5个方面讲讲我的思考。   第一,系统思维和政策到位的问题。顺德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很多的文件,但是社会工作不能简单地简化为&社工&,我发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针对社工的,其实不完全是的,社会是很复杂的,我们确实需要系统的思维,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和问题,我们在政策的设计方面,不能仅仅在一个点上,还需要有系统的思维。顺德想后来居上,我们必须走在别人前面,我们要出台别人没有的政策。这是考量顺德政府的时候,要出台一些具有示范性的政策体系,如果真正做起来之后,是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竖大拇指的,这是一盘好棋,就看我们会不会下。   第二,刚才香港宣明会的王先生讲了服务的项目问题,我认为项目要门类齐全、精准制导。我们不光是社会工作,还有环保、慈善等等方面的工作,我们能不能在服务项目方面有更多的门类,在服务上又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我们过去有很多的路径依赖,我们需要突破以往的做法。我们没有很多的钱,没有很多的人,在这种紧约束的条件下,怎么样把社会工作有效的做好,这也是社会动员能力的考验。社会组织除了能力建设以外,政府也要有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   第三,要打开大门。我们今天已经把门打开了,在打开大门的同时,我们也要做标准。顺德有没有可能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做出国家的标准来?如果说能够把它标准化,我们就不害怕运动式的发展,我们就可以把它固化,变成大家可以共守的规则。我们在做出一套政策的时候,做出这套标准,我们可以动员社会的力量在顺德做出一些国家的标准,这是为我们精细化的管理做很好的处理。   第四,社会建设绝对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一场梦,它包含很多方面的问题,各个组织在这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就需要制定很详细的规则。   第五,互信互助,放下才会自在。政府和NGO之间一定要互信,目前我们的互信机制没有建立,政府是不相信社会组织的,其实社会组织是很善的,我们不要害怕,它不是洪水猛兽。老百姓要相信社会组织和政府,这种机制要怎么样形成?政府要帮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要帮政府,社会组织也要帮社会组织,我们要互助。假如在顺德建立起这样的互助方式,这也是一个创新。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聊到能不能建立一个NGO的共享平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在NGO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通过某种载体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   放下才会自在。对政府来说要放下姿态,政府就是裁判员,再秩序的维护者,在执法的监督者,政府不要办官方的NGO,我们一贯的习惯是办很多官办的NGO组织和民办的NGO组织抢生意。我们就是做裁判员和规则的制定者。另外是要下放财力,下放资源。我们做到这些之后,可以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在顺德这片乐土上生存,我们不会活得那么约束,我们有很多的自在,可以自在的说话、自在的生活。   主持人(区健彬):各位代表都已经发言了。因为今天是周末,我们的活动计划在5点半结束,现在茶歇休息10分钟,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茶歇)   主持人(区健彬):刚才休息的过程中,有几个组织向我们了解究竟顺德的政府部门有什么需求,有哪些项目要向社会购买,我们马上推出这个环节。按照原计划,有好几个部门,包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团委和妇联都准备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几个代表,首先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代表跟我们分享。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表翁舒韵: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福利和救济科的。我们主要讲讲我们面对福利方面对社会管理向社会组织推出承接的工作。在福利工作方面,主要是养老服务和孤残儿童服务。顺德的养老这一块,市场还是蛮大的,顺德现在有15家养老院舍,其中有14家属于不同等级的政府办的,只有一家是民办的,另外我们顺德也有覆盖了10个镇街的居家养老服务,而且购买服务的人数在佛山来说,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我区由政府来资助的居家养老的老人达到了1800人左右,另外还有大概600人是属于自费的服务,这个数量占了我区老年户籍人口的1.4%,而我区的院舍的养老床位将近2400个,也是占了老年人口的1.4%,这个状况不是很理想,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发展的目标是院舍养老要达到老年人口的3%,居家养老要达到7%,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是比较远的。   现在我们只有一家民办的养老院舍,床位也只有100多个,但是我们所有的居家养老服务都是向社会的民办组织购买的。我们在开始做居家养老时,顺德的思维就已经跟内地很多地方不一样了,我们从第一步就是走民办的路线,我们不会自己去搞一个下属的单位,自己去养人,自己去提供服务,我们完全是采购的方式,谁的服务好就买谁的,先把机构培育起来,将来我们就逐步走向竞争淘汰阶段。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向社会组织采购的服务。但是这远远不是我们这个部门希望达到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希望能够由社会组织承接。除了直接的养老服务,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民办养老机构去承接以外,我们还希望社会管理方面有一些承接,比如说养老服务的管理。   前段时间,区政府做了一个关于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或者工作事项的调查,我们趁这个机会就做了一个梳理,重新去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社会福利方面,确实有很多东西不应该是由政府做的,在香港或者是上海等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们已经成立了一些类似于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福利指导中心的机构,政府把这些工作交给他们做。这些工作包括什么内容呢?比如说现在的养老机构里有很多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年都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指导他们考取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现在这些工作都是由政府做的,这个数量非常庞大,但是政策性又不高,经常要搞一些信息的发布、咨询、联络。我区大部制改革以后,社会福利和救济科总共只有五六个人,分管福利工作的只有一两个人,我们确实感觉压力很大。我们15家养老院舍,有14家都是公办的,还有居家养老机构,还有顺德的平安中服务,这是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没有建一个平台。这些院舍机构每年都要年审,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福利机构发证的机构,我们还要评审他们的机构是否达标。这些机构很多是政府办的,我们自己发证,自己运营,自己评审他们,这样是不合理的。在香港是由专业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看看这个院舍这一年的工作是否规范、合乎标准,我们也认为,这样的工作是应该由社会机构承接的。   又比如,我们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需要对他们进行评估,要从他的认知能力、身体能力等等方面进行评估,我作为公务员,也没有这样的专业能力去评估。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日常的政府的政策任务,我们即使经过学习,也不一定能成为评估方面的专家。当老人家和服务人员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政府怎么解释,他们都认为,政府是偏向机构这一边的,那么我们需要有一个中立的机构很客观、公正地解决这个纠纷。在养老工作方面,人大、政协每年都给我们提出很多的意见,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找不出专业的团体做调研、数据分析、统计,然后给政府提出很好的建议。我们不仅需要有人提问题,也需要有人给我们提供解决的方案。   有那么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其实他们是孤零零的,刚才有社会组织的同仁感觉到,他们做社会组织很孤独,其实我们的养老服务院舍也是很孤独的,他们真的是人微言轻,如果真的有联合的机构代表他们,收集他们的意见,收集这个行业的动态意向,他们说话就更有力,特别是在争取这个行业总体的福利方面,比如说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责任险等等,现在在顺德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承接这种保险任务。我们很需要有一个机构去谈,我们自己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也曾经谈过多家保险公司,但是我们的角色不对,如果有行业性的组织,他们就可以代表这些机构,给他们一个总体的保险。香港有一个私营院舍的协会,他们就可以代表几百家的私营院舍,一起去跟一个保险公司洽谈,还有总体的采购他们也可以洽谈,比如说康复器械、老年用品等等,他们都可以谈下来,这是社会组织在这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   还有行业标准的问题,刚才也有参会的嘉宾提到这个问题。养老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在全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国标,只有地方标准,北京已经试行了一两年时间,全国都在努力地建设这种标准,广东省也在建省级的地方标准,特别是居家养老的服务标准,今年广东省标准化委员会就把居家养老标准化制修订的工作放在顺德,这对顺德的居家养老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好,想到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然后给他们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像这种标准化的工作,顺德制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来到我们科室采集信息,要我们给他们提供意见,其实专业化的技术,也应该由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组织去实施。   我感觉,顺德确实是非常急迫的需要建设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另外一个是孤残儿童方面的工作。我们到现在为止,孤残儿童的服务机构仍然非常少,区里有一家区属的儿童福利院,有100多个正在供养的弃婴。另外我们区作为福利机构登记的只有两家机构,总共只有三家。但是还有像伍威权庇护工场这样的机构,他们也想成为福利机构,但是作为国家的福利机构规定方面,对老人方面还相对详细一点,对孤残儿童的照顾方面,我们找不到很好的条例去审查他。他们希望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他的业务主管单位,但是我怎样主管呢?我对这方面的业务根本不熟悉。我们每个公务员加入到这个队伍的时候,我们只是有一个基础的理论,但是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行业专家,而且我们还会轮岗,我们需要有专业的队伍、社会机构给我们政府提供社会管理方面的支持。我们可以采用授权的方式,或者是移交,或者是购买服务,把这些交给他们做,这样做起来,比政府直接做更好,对社会来说也更有公信力。   我们现在做下来,有些什么困难呢?借用一下刚才一位参会嘉宾说的,就是在人财事方面有很多的困难。人的方面,顺德确实是不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供职,怎么吸引他们去投身到这个工作中呢。这些人要进入一个社会组织,才能承接这样的事,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人,这样队伍,这样的组织。不是政府不愿意把这个任务交出来,而是找不到人接,这是第一个困难。第二方面就是财的方面。很多部门都有很多事情要购买服务,这样的话就有很多的资金需要,这么多资金从哪里来,怎么保证资金的运作效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机构,他们也不能光接政府的任务,他也要自己想办法发展,要扩大自己的市场。像政府购买的聚焦养老服务,经过6年的时间,我们政府资助服务的有1800人,但是自费服务的只有600人,这些组织的自主能力很差,他们还是等着政府派活下来,而没有想到,如果政府没有活下来,其他的活还能不能接,没有想到创新自己的服务内容,让自己以更多的形式服务于公众,我觉得这些机构还没有想过这些事,所以他们的财源非常窄,除了政府就没有其他的途径了。最后一个是事的问题,这么多的活推出来,社会组织怎么才能做好呢?怎么衡量他的数量和质量呢?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现场有这么多的机构,也可以给我们一点建议。我们推出来这些工作以后,可能不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些量,可能它还会增长,这些工作怎么能达到它的绩效?我们推出一些项目,我们要考察他的绩效,我们必须把这些事情的数量、质量指标全部定得非常详细,我们才敢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怎么形成这样的社会组织,让他有能力承接政府的职能,这是我们现在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待会各位专家多提你们的建议,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   主持人(区健彬):深圳公众力咨询机构前段时间到顺德和国内一些城市调研,专门研究社会创新园的建设方案,究竟这个方案怎么样,现在请他们用10分钟的时间为大家做一个分享。有请公众力的代表。   深圳公众力代表(曾波):感谢主持人给我一个分享交流的机会!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发展中国家1000个人里一个社会组织,按这个数据来算的话,顺德区应该有2000多个社会组织,但我们只有几百个,如何快速地把我们的社会组织、社会改良、社会创新发展起来,我们做了一些思考。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把社会交给社会的主人,把社会管理交给社会组织管理。在这方面,社会组织孵化器做了很好的探索,它是很好的发展模式,同时又是非常可控的,在法律、政治制度可控的范围内,所以发展空间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觉得在这个很不错的模式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它是1.0版本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创新园应该是2.0版本。   孵化器一般是1000平米左右,五六个到10个左右不等,它属于产品研发里的小试,小试非常成功,我们要进入中试,把一间厂房、一条生产线变成一个大的厂区。园区不一定是完全针对顺德,有部分是针对顺德的,我们想在全国进行这种改革,所以是针对全国的。和开发区有点相似,它应该选一个比较发达的地级市以上的地方,园区应该是小型、废旧的工业区、小型学校、村落,以及大型机构留下的办公室。我过来的时候,看见顺德在这方面合适的地方非常多。还要求离城市不太远,规模大概是1万平米的建筑,再加上1万平米的发展空间。   入园主体:他不仅仅是草根组织,还包括注册的社会组织、草根组织、个人工作室、NGO总部、公益人才学校、培训机构、社会问题研究机构、公益产品研发机构、公益项目研发机构、特殊学校企业、爱心名人、爱心企业。   园区定位:中保机构。刚才很多专家讨论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内,我们到底怎么样,宣明会的代表说,第一是制度创新,第二是组织创新,第三是项目创新、服务创新,我觉得讲得非常好,而且正好和我们这个不谋而合。如何在现有的法律制度环境里有所突破,真正彻底改变,这个规模化的园区就处于非常策略的地位。所谓中保机构就是对中央、对省里,我能担保经过孵化的机构是可靠的,对下面,我能保障你很快注册,只要符合标准,就能拿到本,然后做活动。这有点像社会工作或者建设的&二民政&,我能够改革,但是又不突破法律的限制。   管理机制,这和孵化器就不一样了,我们希望用现代的治理结构,由理事会、监事会、执行团队组成。区委书记或者区长担任监事会主席,区社会建设委(或社会工作部)党组书记担任副主席,一名民意代表担任监事会副主席。社工委与专业管理团队负责人、园区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想投入这个园区的企业法人组成理事会,由前期投资的社会局局长担任理事会理事长,然后再聘请一个管理团队,由团队担任干事长。   组织架构(大家要解决的问题,就通过这么一种功能和机构来解决)。有理事会、监事会、干事长组成之后,第二个下面有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还有公益项目研发中心。有了项目,人就好找了,事也好找了。还要有善品博览中心,或者是采购平台。然后是社会问题研究所、特殊产品研发中心、实训基地、公益学院、园区发展基金、园区募捐办公室、园区基建中心等等。   园区和开发区的任务一样,是三大任务:第一,园区规划改造,第二是招善募资,招的是善人、善事、善品。第三是向所有入院的机构提供服务。三大然物中的工作重点是招善、募资。   资金来源,一个是政府的划拨,另一个是我们自筹资金。   我们初步构想,前期启动资金,在发达的城市启动资金是1万,然后通过我们自筹资金,自我发展、自我滚动能够达到1:2、1:3,最好是能够达到1:5。   今天上午参观了几个机构,感觉气势比较好,大家的决心比较大,我看了之后感到很激动。我有一点体会,感觉是零打碎敲的,不成体系。所以我们要创造系统,不能再搞别人搞过很长时间的,孵化器一定要升级,第二是要整体性,第三是要系统性。一定要成为操作性非常强的一个系统。   愿景:顺德人要么就好好干一把,要么就跟着别人学。我认为应该把社会创新园做成全国第一园、全球第一园。   主持人(区健彬):感谢公众力精彩的分享。   下面请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何允唐先生讲话。   何允唐: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社会的创新,怎么样去创新,我自己感觉就是三点:   1、要创新的一点,我觉得我们要精通一两个领域,用一两个领域,自己的知识打通另外新的领域,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境界。   2、要创新就要有激情。   3、创新要有文明的对话。   我们在整个社会创新里面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顺德小政府,大政府很缺。这个小政府,大社会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将政府分离出去的改革。这个小政府的内核是什么?我们要深入它的内核。我自己觉得小政府,小政府的内核,就是大部制度。小政府目前的创新,将政府的职能,可以列出的公共服务,购买服务、文化服务,可以列的列出来,也都是小政府。   还有就是小政府要出大政策,因为整个社会的调整,需要一个政策的调整。其实在基层的协同控制下,这个模式提出来好不好?小政府,强政策,大社会,是我们这次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的思考。小政府,大社会,中间的过程,社会文明。   第三个社会组织的发展。现在的法规要如何突破?我想这个仍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目前的道德的水平里面,这种公共服务,怎么样去达到规范,遵守这个道德?这个政府和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合作关系,到底这个治理架构是怎么样的?怎么样管理好,我觉得要共同的参与,制定一个比较好的规则。   主持人(区健彬):谢谢何部长。现在有请李允冠主任做总结讲话。   李允冠:很感谢今天各个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参与我们这个交流会,大家虽然只有简短的发言,但是我们的收获很大。感受很深的是,怎么样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职能,刚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代表说的这个问题在顺德是非常突出的。政府的一两个公务员既要组织机构,还要管理指导这个机构,最后还要判定这个机构,出现纠纷还要裁判这个事情,你是身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这个冲突就会非常大,他做不好这个事。不光是养老,在其他的方面也是很典型的,包括我们的医院、学校的管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的话,顺德区政府就会疲于奔命,做这些具体的工作,政府就缺乏引领性,没办法带领社会走出新的天地,这是顺德大部制改革之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刚才说到要给政府管理松绑,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也需要在座的各位仁人志士的支持,需要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组织、社会研究机构、社会工作者为顺德做点事,当然我们也会创造更宽松的条件吸引大家过来。   主持人(区健彬):今天在会上为大家发了一份《社会公益组织落户顺德意愿及需求》的调查表,请大家配合填写。   然后大家做一个举手示意,如果有意向进一步与顺德合作,或者是落户到顺德的,请举手。   (众多嘉宾举手)   主持人(区健彬):从代表们自觉举手的情况来看,今天顺德举办这场活动很有收效,感谢您们的支持!因为时间关系,区里的相关部门和顺德区的一些社会组织代表,他们其实也有很多东西想分享的,在此都没法发言了,以后我们设想搞一个常态的平台,我们也有你们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以书面、电邮的方式与你们密切沟通。同时我们政府相关部门正在梳理政府购买服务的清单,我们也会向你们以及社会上适时发布。   主持人(区健彬):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粤港的一些代表,主办单位为来自顺德区外的粤港社会管理公益组织代表分别准备了一份纪念品,请每个应邀出席的组织派一位代表上台领取。   (主办单位负责人向代表们赠送礼品)   主持人(区健彬):今天的粤港社会管理公益组织顺德考察交流分享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段时间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