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江西上犹天气有民生银行吗?

如把钱放在民生银行,请问有保证吗?_百度知道江西省抚州市有民生银行吗?_百度知道民生银行十年
民生银行十年
The Decade of Minsheng Bank
中国银行业改革已进行了多年,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银行业所有制改革的试验,这就是在1995年批准成立中国——中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参股的股份制银行。
10年来,民生银行这一试验田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快速、健康的发展,民生银行已经由股份制银行的“小老弟”发展成为赢利水平仅次于银行和的第三大股份制银行,并且在公司治理、资产质量、资本回报等方面位居国内银行前列。
成立与初期发展篇
民生银行的十年,以日为分界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民生银行筹建和初步发展时期。
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是中国民生银行的创办人。
1993年11月,在第七届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上,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代表及各地工商联的负责人都反映,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贷款难。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以工商联的名义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正式提出申办银行。经老建议,成立一家主要股东由民营企业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试验田。此前,已经组建的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控股股东,或者是国家财政部门,或者是地方政府,或者是国有大型企业。1995年,经叔平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经国务院批复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全国工商联负责组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家主要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5年6月,中国民生银行筹备处正式批准成立,经老担任筹备处主任。对于这样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当时要求,参股资金必须是企业自有资金,不能用借款和贷款充当。
日,中国民生银行以发起人的方式募集股本,59家单位作为发起人,募集股本金13.80248亿元,其中85%的股本来源于非国有企业。这种以发起人方式募集股本组建银行的做法在中国还是首次。
日,作为第一家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登记成立。经叔平担任董事长。
国务院对于中国民生银行这块银行业改革试验田寄予厚望。日,经叔平向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汇报民生银行的有关情况,在谈到董事会的作用时,朱镕基意味深长地叮嘱:“中国民生银行要不断总结、探索,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试验中做出成绩。”经叔平当即表示:民生银行要按《公司法》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和行长、经营机构的独立经营权。
发展与调整
从日成立到日的四年多时间,是民生银行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民生银行开始按照规范的股份制银行运作,并且进行了一些机制和业务创新工作。但是发展速度较慢、不良贷款比率较高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这一阶段,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武汉分行、太原支行、大连分行、杭州分行等分支机构相继成立;国际业务、全国联行往来业务、活期储蓄通存通兑业务、银团贷款业务、借记卡业务、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等各项业务相继开办,在国内银行业开始崭露头角。到1999年末,总资产达到356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89亿元。四年来,年年都有利润和分红。
在这一阶段,民生银行进行了两项有意义的制度创新,一个是对报表进行国际审计,一个是实行“两率挂钩”。
日,民生银行与普华国际会计公司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聘请普华国际会计公司为其进行199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这是我国第一家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审计年表的银行。
1999年,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了以利润为中心的激励办法,并试行员工收入与利润增长挂钩。具体措施是:实行利润工资率与利润费用率,“两率挂钩”,以利润推动创利,以利润控制成本;同时实行等级制行制度;另外还制定了以资产质量为中心内容的考核办法,防止出现短期行为和弄虚作假。“两率挂钩”颁发的实施,将银行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员工创利的积极性。
但是在1999年末,民生银行面临着比较重大的考验::成立不到四年的民生银行调整后的不良贷款比率高达到8.72%,股东权益从成立之初的13.8亿元下降到8亿元。新兴的民生银行需要调整经理思路,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股东的机制优势。
2000年4月,民生银行召开2000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董事会;同日,以董文标为行长的新一任领导班子产生。
在日召开的行长工作会议上,经叔平董事长对民生银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培养人才,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敬业守法,讲究质量,提高效益,健康发展”的三十六字工作方针。
此后,中国民生银行开始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
资本扩张篇
在董文标就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之后,民生银行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2000年当年,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就从1999年末的356亿元增加到697亿元;贷款余额从1999年末的189亿元增加到376亿元。此后几年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到2005年9月末,民生银行的总资产达到518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552亿元。资产总额已经跃居股份制银行第四位。
民生银行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缘于该行自2000年以来通过A股上市、发行可转债、发行次级债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使得资本金从1996年初的13多亿元增加到2005年9月末的200多亿元,资本扩张为民生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实力支持。
早在1999年初,中国民生银行就在酝酿上市计划,并提交了《关于中国民生银行增发社会公众股并上市的请示》。日,该《请示》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审定、证监会会签以及国务院审批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文批复,同意民生银行申报发行35000万股普通股A股并上市。
日,民生银行新一届高级管理层组建后,上市成为首要大事。
日,民生银行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5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1.80元,扣除发行费用,共募集资金40.89亿元;12月4日,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12月19日,民生银行股票(600016)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交易。
这次股票发行后,民生银行的注册资本变更为万元。其中法人股的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9.77%; 社会公众股的持股数350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23%。民生银行上市所募集资金用于充实资本金,使得民生银行2000年末的股东权益增加到51.27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21.5%。
可转债发行
民生银行高层意识到:快速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本金来维持。因此,民生银行2000年12月上市之后,2001年就把重新募集资本提上议事日程。
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可转债发行并没有间隔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透露出监管层鼓励可转债市场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民生银行就把募集资本的目光放在了可转债上。
日,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关于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决议》,决定发行可转债23亿元以增加资本。日,民生银行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发行可转债的决议。
2002年初,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按照这个通知的规定,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的规模可以扩大到43.2亿元。为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资金一次募集到位,2002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决定把可转债发行规模调整为40亿,并且修改了相关条款。在5月27日召开的民生银行2001年度股东大会上,与可转债发行有关的三个决议获得通过。
到日,证监会最终核准了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的申请。
日,民生银行发行了40亿元可转债——民生转债(100016),并于4月18日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交易。自日起,40亿元民生转债开始进入转股期。截至2003年末,累计转股2.625亿股,转股金额20.293亿元;截至2004年末,累计转股6.448亿股,转股金额36.912亿元;截止日,已经有39.84234亿元民生转债转股。到2005年11月民生银行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40亿元可转债已经全部完成了转股。
可转债的发行和转股为民生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基础,使得民生银行在2003年总资产增长50%的基础上,2003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62%的水平,而2002年末是8.22%。
2003年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之后,由于一些监管条款的限制,40亿元可转债不能马上记入附属资本,只能依据转股的情况来增加核心资本,但是在2003年上半年,由于股市不景气,民生可转债的转股情况并不理想,到2003年7月份公布的民生银行2003年中报中,资本充足率已经下降到7.11%,因此民生银行依然面临着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在这个时候,民生银行的目光开始伸向海外。
日,民生银行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作出了民生银行发行H股的决定。
日,民生银行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H股的多项决议。日,民生银行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
经过了一系列波折之后,日,民生银行得到证监会的批复,同意其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随后,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6月2日通过了对民生银行发行H股的聆讯。
不巧的是,2005年6月,多家大型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香港证券市场明显感到了资金的压力,而资金紧张对拟上市公司的IPO定价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时,民生银行如果选择上市,IPO价格会很低。而过低的发行价格将令民生银行的现有股东很难接受。
日,民生银行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了发行H股及补充资本金的问题,通过了《关于择机发行H股的决议》。该决议指出:“本公司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发行H股并上市的事项已于6月2日举行了聆讯,鉴于目前市场情况,董事会决定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H股发行工作。”
次级债发行
在H股发行短期难以成行的情况下,民生银行也开始考虑其他方式补充资本。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共同颁布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次级债券,民生银行开始寻求发行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
经过批准之后,日,民生银行58亿元次级债券发行成功,全部计入附属资本。依靠发行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民生银行2004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59%的水平。
2005年12月,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批准,民生银行继续发行14亿元次级债券以补充附属资本,使得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
集权化管理篇
有的股份制银行在成立之初实行的是二级法人体制,分行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明显违背银行经营原则的做法为日后巨额的不良贷款埋下的隐患。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各分支机构均非独立核算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对总行负责,这使得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是“One Bank”,这也为民生银行日后在授信评审、资产管理、会计处理、稽核等方面的集权化努力提供了便利。
民生银行上市之后,所募集资金的很大部分都用于科技平台建设上,并且民生银行董事会已经同意,把每年税后利润的10%用于科技开发和建设上。
从2001年1月开始,经过10个月时间的努力,到日,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标志着民生银行所有分支机构全部使用新一代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在国内银行业首家实现了“数据大集中”。
数据大集中为民生银行的业务快速发展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民生集团网、移动住房按揭都是建立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展开的;“会计业务集中处理系统”、“授信风险管理系统”的支持平台都是数据大集中。
2001年,董文标又提出了“八大系统”的建设,为民生银行的全面转型奠定基础。
“八大系统”着眼于建设银行内部管理的基本要素,围绕业务计划和业绩监控、信贷评估与监控、客户关系与、全行人员管理和开发等对银行的专业化管理及五年发展战略实施等至关重要的因素展开。新的业务模式和规则的引入同时也将给民生银行带来更有效的治理和监控模式,以及利用先进的IT系统来提高决策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机会。
民生银行邀请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担任“八大系统”项目和整体转型工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八大系统的规划工作于2002年第四季度正式展开,由科尔尼公司和民生银行的管理层共同组成联合项目组,根据民生的发展远景和新的五年业务战略的具体要求设计了所需的业务和IT能力,重点包括业务定价,绩效考评,信贷风险管理, 客户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以及IT管理。
到了2005年6月,八大系统中的“会计业务集中处理系统”、“授信风险管理系统”先后成功上线。其他的系统也将陆续上线。用董文标的话讲:“搞了八大系统之后,科技平台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装配和外国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了。”
日,中国民生银行就引进先进的核心业务系统,与埃森哲公司及SAP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民生银行新一代的核心业务系统,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可以通过一个综合平台对全部交易进行管理,系统包括存款、贷款、资金管理和总账管理等业务功能以及一套供银行网点柜员使用的前端系统。该项目的实施,将帮助民生银行建立一套全新的以服务为导向的银行系统架构,帮助其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及推出,并为快速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该系统还可精简业务操作、加强成本控制、增加利润及降低操作风险。
民生银行希望借助标准化的核心银行系统推动业务转型,并能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同时,也为将来迈向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集权化管理
2001年之后,借助于数据大集中的科技平台,民生银行开始通过集权化的努力来控制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从而实现了低风险的快速扩张。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民生银行率先进行了授信评审体制的改革,分行行长退出审贷委员会,把放贷的权力集中在总行的授信管理体系中。总行设立授信评审中心,高风险贷款项目的授信评审权集中在这个层面上。这样就从源头上保证了民生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民生银行也采用了集权化的处置方式,由总行资产管理部对于各分行出现的不良贷款进行集中的专业化处置,从而实现了回收的最大化。通过集权化的措施防范信用风险,2003年以来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一直低于2%,资产质量高居国内银行之首(详细内容参见本专栏《1.35%不良率的奥秘》一文)。
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民生银行的会计处理集权和稽核体制的垂直化管理也有效的防范了操作风险。这就使得民生银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少有案件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没有一起案件发生(详细内容参见本专栏《打造科学的内控体系》一文)。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请问人民银行是不是民生银行啊?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上犹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