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下一代28nm显卡和英特尔ivy bridge 上市22nmCPU,明…

需求量过于旺盛?22nm/28nm产能均不足
 作者: 李伟能 编辑:
  【IT168 资讯】Intel 刚刚发布的Ivy Bridge将CPU工艺带到了22nm时代。不过据Digitimes报道,22nm晶圆的产量可能将会是个大问题。虽然目前Ivy Bridge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但等到五六月份,桌面版、移动版CPU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到那时,Intel可能会满足不了广大PC用户的需求。▲和CPU即将面临的局面一样,28nm GPU晶圆的产能也有些不足。  在今年年初,AMD开了个好头,将GPU工艺带到了28nm时代,但实际发送到全球零售商的货量却有些短缺。随后,NVIDIA也发布了28nm的GTX680,同样也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问题。  等到五月份,NVIDIA将再次发布多款中端Kepler产品,到时市场需求量将会更加 旺盛 ,挑战也会随之而来。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已有条评论英特尔CPU: Intel将无视28nm工艺 而是直接迈向22nm_第三媒体CPU(CPU)频道
→ 英特尔CPU: Intel将无视28nm工艺 而是直接迈向22nm
英特尔CPU: Intel将无视28nm工艺 而是直接迈向22nm
作者:第三媒体&&&&
来源:&&&&
&& 据有关消息报道,在IBM技术联盟发布了28nm工艺时,英特尔认为这种半代工艺(half-node)相应的设计和生产流程与全代工艺(full-node)不同,大规模来回转换的成本相当高。处理器设计受限于大容量缓存,在半代工艺上很难达到足够高的良品率,频率提升或功耗降低也都不会很理想。所以Intel将无视28nm工艺,而是直接迈向22nm
[正文] & &
&& 据有关消息报道,在IBM技术联盟发布了28nm工艺时,英特尔认为这种半代工艺(half-node)相应的设计和生产流程与全代工艺(full-node)不同,大规模来回转换的成本相当高。处理器设计受限于大容量缓存,在半代工艺上很难达到足够高的良品率,频率提升或功耗降低也都不会很理想。所以Intel将无视28nm工艺,而是直接迈向22nm。
&& Intel的32nm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按照规划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对应的Westmere处理器家族,明年开始普及,明年晚些时候的新架构Sandy Bridge也会使用32nm。再往后,2011年的Ivy Bridge就会引入22nm,同时在架构方面和Sandy Bridge保持一致;大约一年后,第二代22nm工艺登场,新家族代号Haswell,预计将第一次出现原生八核心处理器。
&& (第三媒体 )
】 【 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
CPU(CPU)导航: |
&Advertisement
&十大最受关注的CPU(CPU)新闻
&十大最受关注的CPU产品
&十大热门CPU(CPU)驱动/软件下载
&十大最受关注的CPU品牌
&十大热门常用软件下载
&&&&&&&&&&&& 字数: 0
英特尔系列
(04-20) (04-20) (04-20) (04-17) (04-17) (04-17) (04-17) (04-16) (04-16) (04-17) (04-16)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你该知道的英特尔下一代处理器Broadwell
来源:作者:Mangofish责编:悠悠
摘要:英特尔将于2015年初开始向OEM厂商提供Broadwell系列处理器。Broadwell是继Haswell之后的下一代英特尔处理器,根据英特尔的计划,我们将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看到Broadwell系列处理器陆续登录移动与桌面平台。虽然现在Haswell还未完全普及开来,但是是时候来了解一下作为第五代产品的Broadwell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Broadwell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升级呢?Tick-Tock英特尔处理器产品的升级周期一般为18个月,不过每次升级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产品换代。从2007年起,英特尔就开始采用Tick-Tock作为其芯片技术发展战略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艺年-架构年”。工艺年指的是英特尔会在该年推出核心面积更小、制程更先进的处理器,而架构年则指的是推出采用新架构的处理器。一般来说,制程升级会让处理器拥有更加出色的功耗表现,但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比如Broadwell。Broadwell的出现代表了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上的进步,具体一点说就是给前辈Haswell来了个瘦身。制程升级说到“瘦身”,那么到底Broadwell有多小呢?其实这里所说的“小”并不是指的芯片体积,而是晶体管的大小。Haswell采用了22nm晶体管,而在Broadwell上晶体管的大小缩小至14nm,要知道第一代酷睿处理器的晶体管大小为65nm,英特尔在这8年间的技术进步可见一斑。如果你想感觉一下晶体管到底有多大,拔下一根头发摸摸粗细,那是9万个晶体管的厚度。正是通过上亿的晶体管通力合作,处理器才实现了终端设备如此复杂的功能。功耗根据英特尔的说法,Broadwell相比于Haswell在功耗上降低30%左右,同时性能还有小幅提升,这些改进即使是普通消费者也很容易理解。其实,Haswell相比于第三代处理器Ivy Bridge已经在功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使得Windows笔记本和Macbook在续航上有了大幅提升,也让超极本成为了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搭载Ivy Bridge系列处理器的2013年款13英寸MacBook Air的网页浏览续航时间为7小时,而2013款13英寸Macbook Air将成绩提高到了惊人的12小时,这与Haswell的优秀能耗表现是分不开的。如果Broadwell真的能在Haswell的基础上降低30%的功耗,那么今年新款Macbook Air的续航时间很可能将为15个小时,甚至超过了市面上大部分平板电脑。为什么Broadwell是革命性的?极低的功耗不仅带来了超长的续航时间,而且节省出来的电量可以分配给其他部分,比如高分辨率显示屏。虽然在近几年与屏幕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屏幕不管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落后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高分辨率屏幕功耗较大,进而会对设备整体功耗产生较大影响,不过Broadwell的出现或许会改变这一现状。之前有报道称苹果将会于下半年推出配备Retina屏幕的Macbook Air,而Broadwell将会是这类超薄本升级高分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成显卡性能除了运算核心升级以外,Broadwell系列的集成显卡性能也会提升,英特尔表示Broadwell的集成显卡核心性能基本能与目前主流独立显卡匹敌。与Haswell一样,不同版本的Broadwell处理器集成显卡性能有着较大差距,有来自CPU World的消息称,Broadwell的集成显卡共有HD 5500、HD 6000和iris HD 6100三种型号以拉开差距。值得一提的是,Broadwell集成显卡仍采用Haswell架构,但是处理单元数量却增加了20%。另外,考虑到集成显卡性能越来越强,中低端独立显卡市场将被进一步压缩,或许整个显卡市场格局也会因此改变。Broadwell何时到来?据悉,英特尔将于2015年初开始向OEM厂商提供Broadwell系列处理器,其中还包括了专为无风扇二合一设备推出的酷睿M系列。虽然所有Broadwell处理器不会同时推出,但是在量产初期一定会有三款主打版本,它们应该分别隶属于Y、U以及H系列。Y系列专为超低电压设备设计,由于发热量极低,所以设备甚至可以无需风扇而采用被动散热设计,不过在性能方面Y系列却仅能满足轻度用户的需求。接下来是使用最广泛的低电压U系列,该系列处理器将主要被用于新款超极本与下一代Macbook中,功耗和性能比较平衡,能够应对一般的照片及视频编辑。最后则是主要针对桌面级设备推出H系列。由于无需考虑功耗,因此H系列的性能非常强大,对于发烧级玩家再合适不过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产能以及成本原因,Broadwell在推出初期并不会很快普及而且售价较高,建议大家多等一阵再进行升级。后Broadwell时代毫无疑问,在Broadwell之后还会有新的继任者出现,而它就是Skylake。根据之前所提到过的“工艺年-架构年”技术路线图,Skylake的架构将被重新设计,但会继续沿用14nm制程。据悉,Skylake的集成显卡性能将是Broadwell的150%以上,这令人相当兴奋,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耐心等待Broadwell与Retina版Macbook Air的到来吧!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继gm204后下一代显卡芯片什么时候发布-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继gm204后下一代显卡芯片什么时候发布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9:05:03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继gm204后下一代显卡芯片什么时候发布”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继gm204后下一代显卡芯片什么时候发布”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继gm204后下一代显卡芯片什么时候发布,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至少还有大半年,9系桌面还没出完暂时不会发布新芯片,除非N卡被新出的A卡压得体无完肤被迫提前发布(几乎没可能)
解决方案2:
2016年q1季度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vy bridg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