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天子的时候 点NPC上面都显示“和msn怎么加外国人人无法沟通…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无法和亲密关系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地口是心非,增加两人沟通的难度……为什么会这样?本题已收录圆桌「」,欢迎前往关注!
按投票排序
188 个回答
人与人之间总是需要距离的。(这大概是句废话吧)对于所有的关系,为了增加彼此的亲密程度,我们会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一些情绪,态度,观念,感受,站台上的人们会聊天气,可饭桌上的人还是要聊聊人生。在心理学上,我们又把这个过程叫做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社会心理学上又可以包含于社会渗透(social penetration)。因为通过这种与别人分享信息的方式,我们就有机会获得对方的反应,当彼此感到对方的理解,相信,认同,关心时,关系才会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自我暴露的程度往往和喜爱、依赖的情感密切相关,自我暴露是喜爱和依赖的关键因素,而越喜爱越依赖也会增加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但这种信息的自我表达也会带来风险,因为这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这种表达。如果别人对此的反应不是关心而是冷漠,不是理解而是误解,不是认同而是贬低,这种自我表达就会受挫。心理学家Derlega曾经总结出一些自我暴露可能带来的风险:1.冷淡:我们发现对方对我们的自我暴露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我们;2.排斥:自我信息的表达招来对方的厌恶;3.控制感的丧失:有人会利用我们的信息去控制我们。比如,我害怕蟑螂,有的人可能就会利用这一点来控制我;不相信对方可以接受自己,也不觉得自己可以被接受,而伤害最大的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认为的亲密对象,所以有些人宁可对陌生人吐露心声,也不愿意对身边的人言说半句,恰恰就是因为陌生人既可以提供一个宣泄的出口,又不用小心提防暴露带来的风险。希望倾诉和保护自己总有一个平衡存在,我们经常做的是,控制自己暴露的信息,控制别人对我们的了解程度,只有在我们觉得安全的时候才会分享我们愿意展露的那个自己。
我从反面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60多年前,卡尔·罗杰斯给了我们答案:面对这样一个人我们能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感理解因为对方真诚的表达了自己,我们愿意给予回应;因为对方对自己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因而不担心失去关注,所以敢于直白表达;因为对方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共感理解,因而直白表达之后能够得到期望的关怀的理解的回应,所以愿意表达。做过心理咨询和正在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朋友们应该有切身体会,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一定在这三点基本功上是合格的,这样一个陌生的来访者走进来之后,你们才能打开话题,来访者才能打开心扉去直白的表达他的情绪和困扰。但是这三点,对于一个非心理咨询专业的人士很难做到。真诚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表里如一,放下自己的防御面具,容许自己去感受当前面对的这个人或物。人在生活中是很难放下自己的防御面具的,甚至说,我们不带着面具,是很难在社会规则下生存下去的。人格这个词源自拉丁语「persona」,本义为「面具」,暗指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带着面具去生活才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功能。在学校,我们就要遵守学校的规范,像这样的行为,就或多或少会影响其社会功能。其他例子不举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我们在不同人的面前,就有着不同的角色和面具。久而久之我们就渐渐忘记本来的自我是怎样的了。所以放空自己,去体验当下与对面此人相处的感受,然后去真诚表达,无论对谁,这都是十分困难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含义是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而且这种感受是自然发生而非强迫出来的。积极关注不难,但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很难。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欣赏其优点,分享其快乐;我们也愿意接纳他的缺点、阴暗,接纳并且分担其痛苦、忧伤、恐惧。无论是多么亲密的关系,要么建立在血缘上,要么一开始是建立在欣赏优点和分享快乐之上;因而我们习惯了亲密的关系,就是让人愉快和享受的,而相对不那么看重承担和接纳的那一面。而往往后者,是亲密关系让人满意和能够持续的重点。共感理解:放下自己个人的参照标准和价值观,进入别人的世界,去看到他所看到的“真理”,并且将这种看法让对方知道。罗杰斯曾说「同理心要让来访者觉得“你”与“他”是站在一起的(being with),你可以思考他所想的(thinking with),陪伴与支持他所感受的(feeling with)」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加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参照标准和价值观去「对别人好」,越是亲密的关系,我们越会这样做。记得以前新闻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儿子孝顺给老人洗脚,自己用手试过了水不烫,就让老人去洗,而老人感觉也退化了,感觉不到烫,但实际上对于老人太烫了,长久这么下来,老人的脚被烫伤了,去医院就诊才明白过来。反过来,现在我们每一个父母,对孩子何尝又不是这样。能在亲密关系中和对方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是不容易的。想要做到,从自己做起,对对方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感理解。当对方对彼此的关系有了这份信任和安全感,积极的互动就会建立起来,那么你也就敢于并且愿意直白地去向对方表达情绪了。谢邀
是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清晰的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来自于我们自己内部非常复杂的运作:首先,我们需要有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有能力对感受到的情感命名;第三,我们会在自己的内部评估与对方关系的安全度,评估表达的风险;第四,选择表达的方式。当然,真正的运作可能比这个复杂得多,远不是这样的一二三四就可以完成的。首先,感受情感的能力: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谈他曾经历的一些事情,在听他谈的过程中,咨询师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情绪,但是这个人自己却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好象一切都与他无关。当咨询师去与他讨论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的时候,他往往会非常理性的回答“没什么啊,反正已经过去了”,而这样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曾经历过一些重大创伤的人身上。这个重大并不完全是事件的重大,而是对于当事人来讲,在感受层面可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是因为,当一个重大创伤事件发生时,当事人为了帮助自己顺利度过此时的危机,于是在自己身体内部启动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精神分析的词汇叫作“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启动一些措施让当事人远离伤害性体验,比如将那些无法承受的情感压抑进潜意识,这样,在意识层面就不会感受到痛苦,在感觉上,就会轻松很多。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为了应对痛苦体验,会有非常多的情感被压抑的,只有在感觉安全或是成长到足够有能力面对时,这些体验才会重新回到意识层面来,只有回到意识层面的情感,才有被重新体验,重新面对,并被修复的可能。这也是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中,有时会非常痛苦的原因。当然,那些被压抑进潜意识的内容并不是真的不存在了,而是会在某些时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从小经历过很多分离创伤的人,因为害怕对自己重要的人再度将自己抛弃,于是他可能就将那个重要的人感知为对自己可有可无,越重要,越要拒绝关系的亲密,无意识中就会做出许多破坏关系的事情来。他此时的无法表达“我爱你”,是的确还没有感受到强烈的爱的存在,或者说,爱得越强烈,就越不允许自己感受到爱。另外一个无法感受情感的可能来自成长的环境,比如在成长中周围的人都是拒绝情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因为与环境的不一致可能会让他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当他长大成年后,可能成为拒绝情感体验的状态。其次,对感受到地情绪命名的能力。情绪被表达出来的前提,是需要对那些情绪正确的命名,否则言说出来的情绪是很难被别人理解的。命名情绪的能力,来自成长中被养育者的镜映。比如当一个孩子吃饱了,躺在妈妈怀里笑,妈妈会说“哦,宝宝吃饱了,现在好开心啊”,于是孩子就在母亲的镜映中学会了那样的感觉是饱还有开心。但是,如果母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个抑郁症的母亲,她没有力气去与自己的孩子互动,孩子每天只是不得不独自躺在那里,他每天所感受到一切,他自己无法区分,他虽然感受到了许多许多,但是无法表达出来,无法被他的养育者接收到,也就无从学习去清晰的区分这些情绪,日后他的表达也会变得困难。第三,对安全表达的信心。这往往也来自成长中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很幸运,生活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父母都持开放的态度允许他表达,也允许他探索,对他的话感兴趣,而不是忙着纠正或责备,他就会将表达情绪感受为一件安全的事情,他也就会更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一个孩子如果很不幸,他所成长的环境是限制性的,充满评判的,当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不知道哪句话就会招来指责。为了避免不舒服的体验,慢慢他可能就学会了收起自己真实想法,只说可能安全的话,甚至是不表达。语言功能的不自由,实际上代表的是内在自我功能的受限。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关系的感受不够安全时,就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对爱的情感不能表达或能代表了害怕失去爱的关系;对愤怒等情感的不能表达代表了害怕破坏掉关系,或是被惩罚等。这些都与早年成长经验有关。(请参见附文:无法说出的“我爱你”)第四,选择表达的方式。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人用语言,有人用行动,有人用物品,有人用艺术等等。对很多人来说,直接表达爱的情感或是恨的情感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当我们表达爱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方,这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虚弱,这是很多人都想回避的情感。而且,当我们表达爱时,也在冒险,冒被拒绝的风险。所以,表达爱也成了一件有困难难的事。而表达恨的情感,在我们的幻想中是有巨大风险的,比如被惩罚,比如被抛弃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选择了不表达,或是迂回表达,这就会阻碍沟通的顺畅。而有时候,我们感觉害怕伤害对方,所以,有些具有攻击性的话不敢直接说出来。其实,这个害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法承受攻击性的语言,所以将这个恐惧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我们以为是在保护对方的感受,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远离伤害性体验。只有当我们自己有足够多的安全体验,我们自己对关系有足够强的安全信任时,我们自己就会确信,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安全的,是可以促进关系的建设性发展的,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自由 的表达自己,同时也会带领周围的人更自由的表达。附旧文一篇:无无法说出的“我爱你” 文:王雪岩 爱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因为爱是一件让我们感觉身心愉悦与通泰的事,但爱的表达,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因为在我们的感受中,表达爱,常常是充满危险的。
前些天在电台做节目时,接到一位阿姨的电话,她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早已进入了平静的婚姻生活。在生活中,她对丈夫充满了期待,比如希望丈夫能早一点回家陪一陪她,或是期待丈夫能跟她讲一些体己话。但丈夫每每给她的回应都是让她失望的,比如丈夫会说“我早点回来干嘛呀,我回来你不是嫌我玩手机,就是跟我吵架”,再与这位阿姨更多的沟通下去,她自己也明白了自己在与丈夫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共同营造了这样一个交流模式,就是用责备对方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期待,而这种方式本身,因为缺乏必要的建设性,会让听到这话的对方感觉很不舒服,这个不舒服又会激起对方的防御:你对我抱怨,我就回击给你不满。长此以往,双方就都陷进了对对方的失望与回避之中。在与那位阿姨的沟通中,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在与丈夫的互动里,他们双方都在竞争婚姻中的控制权,在竞争中,他们可以让自己感觉自己在婚姻中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对有力量的需要,恰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中,对自己对对方的不确定。比如在他们的感受中,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对方来爱自己,从而就会有对失去对方的害怕,这个害怕会让他们努力营造出一些有力量的感觉来,从而抵御内心中这个害怕的侵扰,获得一些控制感。这个竞争的背后,是未表达出的对对方的需要,而这一部分,他们是没有让自己直接表达过的,他们习惯的方式是抱怨对方没有满足自己,而这个抱怨本身,便掩盖了彼此对对方最真实的需要。
其实,这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看起来是让人非常迷惑的,我们明明爱他,需要他,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折磨他回避他呢?
承认爱一个人,是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的。因为,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那个人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他。而这种需要另一个人的感觉,会唤起我们内心中的弱小感以及很多关于丧失的恐惧。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婴儿曾经怎样期待来自母亲的爱,但是一个再好的母亲,也不可能满足孩子的全部期待。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当母亲没有给予他及时的回应时,也许,在他的感受里,那就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承受这种灭顶的感觉,这个婴儿就可能发展出一种能力:不让自己感觉母亲对自己那么重要,这样,当母亲不能及时给予自己所需要的满足时,也不至于让自己过于痛苦。
我们带着这种对强烈需要所爱客体的恐惧长大,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来避免体验我们内心对他人的需要,从而避免面对他不能给予我们所期待的回应的痛苦。比如像那位阿姨和他的丈夫一样,相互抱怨对方不够好,原本期待用抱怨换来对方对自己多一点关注,却没有想到,对方不一定有能力解读到抱怨背后的期待,于是就将双方陷入彼此无法接纳的境况中去。
另有一些人,当他们期待与对方建立起爱的关系时,他们会选择一些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如让自己生病,或是努力的照顾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些需要,来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在他们的想象中,我努力为你付出,你就会对我好一些。却没有想到,这个付出的背后,也在制造着对方的内疚,当对方感觉“我欠你的”太多时,他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之下,反而会逃离这段关系。
还有一些人,当他们体验到自己对另一个人的爱与需要时,他们会选择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错觉,他们无法相信对方会对自己产生爱的情感,因为在他成长过程中,他缺少被爱的体验。即便是他已经清晰的体验到了对对方的需要,但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促使自己放弃向对方表达爱的情感,因为他无力确定自己有能力获得对方的爱。或者是,当他得到他所期待的情感时,他没办法让自己在那段关系中稳定下来,一旦他感受到一点点对方可能离开他的危险,也许这个危险只是存在他的想象层面的,他也会先一步离开对方,以此来避免被对方抛弃的结果,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把关系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还有另外一些人,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太多了,多到了他无法承受那么大的爱的压力,于是,每当他体验到爱的时候,也就与压力直接划了等号。所以,在他的生活中,可能就会出现非常矛盾的体验,一方面,他期待感受对方的爱,另一方面,当他真正感受到爱的时候,又会害怕对方爱的情感把自己湮没,从而丧失掉自我,所以他可能会下意识的逃离。
当然,回避爱的情感,方式远不只上面这些,这些方式,就像是我们在感受爱时,先要把爱画了妆才敢去面对,否则,当我们直面它时,我们自己就先变得很焦虑。这一方面与我们的文化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爱字是不可以轻易说出口的,爱的表达,常常与轻浮与色情挂上钩,所以,即便是在亲人之间,表达爱的情感时,也更多的会被采用一些比较间接的方式,比如给所爱的人买礼物,或是做美食,但很难郑重的告诉对方“我爱你”。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我们对爱的渴望所带给我们的压力。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期待能与对方有更多的联结甚至融合,这个期待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压力源。比如对异性的爱,可能会唤醒我们很早年渴望异性父母的挫败感。当我们长到三五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妈妈和爸爸有着很特殊的亲密关系,而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那样的亲密,于是,我们便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渴望。这个渴望是让我们害怕的,因为那也意味着我们要与同性父母竞争,那个竞争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我们注定都要承受痛苦:赢了,要被同性父母惩罚;输了,要承受挫败。所以,当我们对异性表达爱时,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同时会被唤醒,成功与失败都会让我们感觉焦虑,为了避免这个焦虑的浮现,于是我们往往会选择不那么直接的表达方式。
对同性表达爱的情感同样也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因为那也会唤醒我们恐惧同性恋的焦虑,虽然友谊便是同性恋焦虑的升华,而之所以要把它升华之后我们才能接受,那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恐惧。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要表达“我爱你”,还真是困难重重。若要能发展出自由表达的能力,恐怕只有理解理解再理解,理解人性的多样性与隐密性这一条路好走了。
谢谢邀请!简单地讲,是因为害怕,害怕彼此关系的恶化,害怕自我镜像的坍塌。和亲密关系的人在一起,我们之间其实形成了共生关系,彼此的自我相互嵌入。构建亲密关系的动机之一,就是害怕和摆脱孤独。为此,我们试图消解自我的边界和限制,将自己与亲密对象融为一体。这种融合的感觉,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儿和母亲的共生关系,可以让我们满足情感的需要和慰藉。在这种共生关系中,我们之间已经你中有我,我总有你,甚至把对方看成自己不可或缺的镜子。我们可以在对方的眼中看到自己,也更加在意对方心中的自己。只是过度地寻求融合,也会导致对自我的迷失。有时候我们不愿直接表达情绪,就是害怕情绪会影响彼此的关系。这种担忧会压抑我们的真实情绪,甚至让我们把初始情绪转化为其他情绪。比如,有人害怕自己在情人眼里显得软弱,会用愤怒和攻击来表现强势;有人在亲密关系中焦虑和不安,是害怕自己对对方的愤怒会冲垮关系。于是,前者的愤怒,后者的焦虑,都成了伪装。不愿直白表达情绪的同时,也是不愿直接地面对自己。我们迷失在自己的情绪中,也迷失了对真实自己的感知。如果有人的情绪充满了伪装和压抑,以致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师会协助他探索自己的初始情绪。这其中包含对情绪的觉察、命名和反映。我们会让他们放慢自己,放松心灵,去聚焦和探索自己的情绪,去发现情绪背后的防御机制和不合理思维。一般来说,伪装后的情绪是空洞的,模糊的,而真实的情绪是鲜明、生动的。在原始情绪的探索中,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促成对自己真实有效的对话。这样,我们才能重新找到关系中淹没的自我。其实,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其他人际关系中,我们都要设立自我的界限。我们首先是成熟、自主、完整的个体,才能获得真正合适完美的亲密关系。比如,我们需要独立具备的能力有:与别人建立情感关系,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接受不完美的同时学会包容,能够独立思考并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不必直接激烈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但我们可以在信任的关系中让对方了解自己想法和态度。这种真实、信赖和接纳的感觉,才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最需要珍视的。
谢邀。我想,题主所说的情绪,更多的指的是脆弱的情绪吧。作为人而言,真实的脆弱的部分,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才能呈现的。因为当它们被呈现时,会面临一个风险,正如
所说的:冷淡、排斥、控制感的丧夫。一旦这些回应来临,我们会感觉到强烈的羞耻。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丢脸的经历,当你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胆小的、自私的、丑陋的这些真实的部分时,别人排斥或冷淡的目光会令你无地自容。这是每一位在公众面前展示者的深层恐惧,除非ta已经完全脱敏。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这是因为人们需要保护自己,把阳光播洒给别人看,把丑陋留给自己品尝,便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护策略。每个人都曾经能够真实地暴露脆弱,这具有生存的意义,一个不会哭的婴儿是无法存活下来的。但慢慢地,脆弱不太被允许了,坚强的品质被要求强行建立起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些人矫枉过正了,过度坚强而不能脆弱,这些人往往成长于一个情感贫瘠的家庭中。这些人的超我很苛刻,缺乏弹性,对脆弱的自我总是打压。即使在亲密关系对象面前也无法表露脆弱,因为他们无法去靠近这部分真实的自己。随着真实脆弱部分的压抑,在每一次暴露脆弱的情景下,人们都有可能以愤怒来防御,这对于几岁大的孩子也不例外。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其中有一个孩子显得很调皮,经常去破坏同伴的玩具作品,让周围的大人很烦恼,责备他的不合作。但我发现,这个小孩其实很受伤,因为其他小朋友不想跟他一起玩。是他被同伴排斥在先,而攻击的行为在后。也许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被同伴排斥时的脆弱感,便以攻击来保护自己,毕竟,攻击别人时,他看上去是强大的。人的成长过程,需要从苛刻走向柔和,从僵硬走向弹性,让儿童期形成的苛刻超我见鬼去吧,允许真实的部分自然的呈现。看一看,每一次你表达了脆弱,会不会并没有想象地那么糟糕?当你允许真实的脆弱的部分出现时,也许,你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因为,你已无需花费过多的心理资源去压抑它们了。对于一个超我苛刻的人来说,每一次脆弱部分的呈现和被理解,都是一次负性心理能量的释放和转化,慢慢地,那些积极的、创造性、灵活的心理成分便能多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应一下 的评论:“也不一定就是脆弱的情绪呢,「越是亲近越无法将情绪表达出来」的情况似乎在各种情境下都会出现,像是表达感谢、爱意、委屈、愤怒,在亲密关系里的表达似乎都很容易变得纠结…” 我同意她的评论,有些情感难以被表达,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今天看到精神分析家比昂的一段话,也许能更到位的解释背后的原因。他说:“精神病人精心地进行着分裂性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使心理现实隐去,因为他对于心理现实中那些迫害性的感觉感到憎恨和恐惧。他们对于任何可能把这些分裂了的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包括精神分析,都有极大的阻抗,因为精神病人害怕在这样的整合进程中,会面对一个完整、但恐怖残忍的超我。” 这段话有些深奥,但比昂所表达的意思是:当真实的部分(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被呈现出来时,会唤起残酷超我的责难。通过不表达回避了内心的紧张,但失去了一些转化与整合的机会,和修正残酷超我的机会。
谢邀。三个可以解释的角度:心理动力学角度受家庭关系和成长经历影响,情绪的体验和表达被扭曲或者放大,因此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本身就不是特别稳定,过度敏感脆弱或者难以预测,甚至有可能自己对情绪的觉知能力也很差,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高焦虑高冲突的家庭关系里,形成了自我麻痹,投射,或者躯体化等等防御机制之后,已经无法正常、准确地表达情绪。例:女孩小时候父母吵架,自己总被夹在中间,因此对冲突和紧张关系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成年后和自己伴侣出现矛盾时,内心情绪起伏强烈,愤怒和恐惧情绪和实际的矛盾不成比例,如果直白表达将会伤害伴侣,让对方莫名其妙,因此选择压抑。行为主义角度曾经有过的直白表达情绪的经验告诉我们,直白表达之后会带来关系的紧张,双方的矛盾,或者是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每次希望通过直白表达行情绪来处理一些关系上的问题的结果都不好,所以逐渐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例:男友和其他女生聊天,女方因此感到不满。尝试直白表达情绪后,引发对方抵触并且被指责想太多,不信任。反复几次这样的经验,女方不再敢轻易表达不满。认知行为角度情绪表达的方法和能力需要学习培养。适时地觉察情绪,准确地描述情绪,合理地通过表达情绪来影响关系,包括具体的用词话术,以及表达完情绪后如何应对对方的回馈,如何将情绪表达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这些都是需要培养的能力。如果从小缺乏模仿对象,甚至长期被错误的行为和认知所影响,那么在能力意识上很可能就一直处于“表达无能”的状态。结果就是并非不愿意直白表达,只是想表达但是表达不出来,表达不清楚。例:父亲强势,母亲长期受压抑不敢表达情绪,并且教育男孩情绪表达是很女人的表现。男孩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情绪表达的教育培养,于是成年后缺乏相关能力技巧。情绪描述词汇仅限于“不爽”等模糊语言,在冲突情况下本能回应是沉默逃避等。我的经验第一,我的咨询和培训经验里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可以从上面认知行为角度来解释。很多人不直白表达,是真的不知道在特定情况下要怎么说出来。比如家长强势要求子女听从,虽然家长在理,但让孩子很不开心。这样的情况下要怎么回应?很多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更多选择沉默就范。所以我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需要细化到具体的话术,例如:“爸,你说的话的确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但是你说话的方式真的让我感到不被尊重。”很多人的反应是我真的可以这样和父母说话吗?这种反应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这说明很多人对于具体的表达方式非常生疏。我很推荐大家看《摩登家庭》,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学习剧中人物们在家庭关系里如何用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语言沟通彼此的感受。第二,情侣夫妻之间很难直白表达情绪,很多时候是因为双方关系质量不高,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有限,所以还没有达到能够推心置腹的境界。而很多人对情感关系缺少维护、建设和滋养的意识,往往停留在了表面的语言和肢体亲密上,不把了解彼此情感模式,内心状态和成长经历等问题作为增进关系的必经之路。所以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就算是在一起时间挺久的两个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心理上情感上并不那么了解对方,不确定对方会如何理解和回应自己的表达,从而不敢正面表达。第三,情绪被大环境忽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讲道理,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这种观念在我看来是反人类的,因为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部分,一味地忽略和压抑,其实是阻挠了我们去发展成熟理性的情绪表达能力,同时也让我们低估了情绪表达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好处。遇到关系中的问题,我们习惯的方式是说服,做思想工作,讲道理,而对感受心情的关注往往是可有可无。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认为情绪表达会有多么大的价值。怎么调整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寻找学习对象,多观察和模仿那些善于表达情绪并且因此很好地解决关系中问题的人。另外思想意识上需要知道,亲密关系之所以亲密,在于它理应当比一般社会关系对情绪表达更加接纳和宽容,而双方应该为构建这种宽容的氛围而共同努力。
我把我最脆弱的心给你看,谁知道你会小心呵护,还是会嫌弃它进而丢掉它,也许某一天你生气了会狠狠的用针扎我的心也说不定。我的心太丑了,我怕你看到会抛弃它。我以前把心给别人看过,他没有好好对待,弄得满是伤口,我太怕了,不敢给别人看了。我身边的我所爱的人把心给别人看过,还回来的时候面目全非,我怕别人也会这么对我。===3.14update:我这里只是感性的回答,具体分析可看楼上很多心理专业人士的回答。
的邀请。首先阐明我在回应这个问题的时候的两个基本假设:假设一: 人类无时无刻都在表达自己。说和不说,直白和拐弯抹角都有其要表达的东西。例如,我们常常说的“笑而不语”“欲说还休”“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还有哈姆雷特在质问“to be,or not to be?”之后环视台下观众的那一段沉默,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假设二:表达有两个层面,一为内容,二为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说什么”(what)和“怎么说”(how)。同一个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显然有着很不一样的含义。更有研究表明,文字层面的内容表达其实只能传达20%左右的信息,更多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细节来表示出来的。所以,非直白的表达方式本身包含着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回到题主的问题,结合补充说明,我做这么一个理解:在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有时用口是心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内容)。就是说,其实真实的感情是表达了,而且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附加了一些更丰富的信息。所以我觉得题主可以想想,当事人通过“口是心非,增加难度”这个方式到底想表达什么?例如我们会经常调侃这么一段对话:男友:亲爱的,我们今天吃什么 女友:随便 男友:我们吃火锅吧 女友:不行,吃火锅脸上要长痘痘的 男友:那吃四川菜 女友:昨天刚吃了四川菜今天又吃 男友:那我们吃海鲜吧 女友:海鲜不好,要拉肚子的 男友:那你说吃什么 女友:随便从内容上看,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但是这个扭捏的过程进行得下去和进行不下去分别代表了什么?又例如,有一次我带了一个大西瓜去探望朋友,她儿子3岁,可能未见过一个完整的差不多10kg的西瓜。相当兴奋,问我:“叔叔,这是什么?”我一边用双臂画了一个很夸张的圆,一边拖着嗓音说:“大~~西~~瓜~~!”孩子立刻就笑了,并且开始乐此不疲地不断问我同一个问题:“叔叔,这是什么?”我也会用同样夸张的凡是来回答他。虽然是再熟悉不过的对话,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哈哈大笑,还约笑约厉害,最后几乎要笑倒在地上。我看着他那么开心,也约演约起劲。如果光从对话的内容来看,其实毫无意义,但是在这个“麻烦”的过程中,我知道孩子喜欢和我玩,他也知道我喜欢和他玩,以至于之后的见面,那个夸张的大西瓜动作,成了我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显然那个麻烦的沟通过程,让我和他之间建立了某种独特的情感。我建议题主可以看看一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作者是 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里面提出的进行非暴力沟通的基本信念:人们都有共同的基本需求,行为都是满足需求的尝试。直白的表达,非直白的表达,增加难度需要对方猜测的表达,这些表达行为的本身就反映了某种需求。我觉得面对这个难题的其中一个出路,就是将着眼点放在表达方式本身所传达的需求,而非这个表达本身。就像花式滑冰,花式跳水这些运动的意义并非在于滑冰和跳水,而是在于花式。祝好!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以为,即使我不说,对方也应该是知道的。这样带来的多数情况下是一次一次的失望,是一个恶性循环。“应该”二字带有我们巨大的主观臆想在里面。这一次你让我猜,下一次你让我猜,每一次你都让我去猜测,去揣摩你的情绪,我会累的。不然,我让你每次都来猜猜试试?偶尔的一两次猜测,也许能够带来一些神秘感,或者说满足某一方在某些时候“扭曲”的自尊心,甚至增强双方的感情纽带,但是每一次你都让我来猜,却会渐渐地使一份感情变质。这也许是因为你打开这份感情的方式不对。“口是心非”、“不直白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违背了一份感情最初开始的方式,两个人最初能够走到一起,必是因为在相互的坦诚交流之中看到了对方行为中的闪光点。但是一份亲密关系想要长久,最需要的是什么?看到对方灵魂中的闪光点。当初对彼此毫无保留的分享与交流,使得彼此的关系更加亲近,成为拥有亲密关系的恋人。却在更为深入的交流中,变得“口是心非”,不够直白,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倒退,是对双方感情发展认识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验对方是不是真正的在乎自己,这样的方式实际上阻塞了两个人进一步深入的“灵魂交流”,是一种伤害感情基础的做法。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个人从未真正的敞开心扉。
听说重要的话要写在前面,并且要加粗,然后最好说三遍呢:请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请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请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首先,不是所有人都会口是心非,而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往往更容易收获健康快乐的人际关系。其次,口是心非同时也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恋爱关系中。但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对感情不自信,不敢于表达自己真实需求的表现,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别扭”。从恋爱方面来看,拥有这样心理的恋人,常常会担心如果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会使自己处于感情中的劣势地位。一来是害怕伴侣不能满足自己的想法,自己说出口之后会显难堪;二来是即使被满足也会担心这一切是“我要来的”而不是伴侣“心甘情愿地付出”;还有一种则是不确定自己感情需要是否合理,担心自己的需求会给对方造成压力,影响感情的发展。除了“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之外,“离开是为了被挽留”、 “爱我就不用我说出口”等等也是这类恋人常见表现。是不是听上去挺矫情的?但这种现象很普遍,古今中外情侣中都能抓出一大堆这样的例子。在依恋心理学上,他们被归类为焦虑型依恋者。他们在感情中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常常焦虑不安。虽然和其他型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和回避型)来说,没有所谓的绝对好坏之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心理是不利于感情健康成长的。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这种心理的形成啦。值得一提的是,在感情中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心口不一”,而且学会了有效沟通之后,很多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是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自己的感情需求是正常的。然后才是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与另一半进行沟通,两个人一起解决问题。这就好像,一个真正自信的人,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敢于直接向别人求教,因为他知道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呀,不懂就问没什么好丢脸的。当他主动去问了之后,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而不那么自信的人,会害怕被人说笨,不愿开口问或者不懂装懂,问题也就累积下来了。那要是开口了之后还是失望怎么办呢?没有人说过有效沟通代表着问题一定能解决啊,它的目的是让双方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一起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当然也会存在没法解决问题的情况,这个时候你要思考的不是“我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问?”,而要庆幸自己因为早开口而发现真正的问题。毕竟对于真的不合适的两个人,感情就像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早切除,何必拖到晚期呢?------------------------------------------------------------------------------------------------------------------------------3.14更新题目问的是这种表现的产生原因,楼里已经有不少大大专业而详细地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成因了。可是最近有不少姑娘问我,在恋情里面深受这样的情绪而困扰该怎么办?我来偏个题,讲讲我的应对措施吧。首先来谈谈有效沟通。什么是有效沟通?是揪着心肝追问你为什么半个小时不回我短信,为什么一个上午不回我电话吗?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我感觉你都不爱我了吗?是把心里面各种焦虑/愤怒/怀疑/质问等负面情绪通通毫无遮拦地说出来吗?这哪里是有效沟通,这是一种近似攻击的情绪发泄呀。这样的攻击一般都不会有好结果,一次两次之后,只怕再深的感情最终都会被消磨干净。但请注意,这不是说要我们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委屈了难过了都自己咽下去。你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每次焦虑乱想得不行了,在收到他的回复的一瞬间,又能安心地投入生活工作中去了?好久没有见到对方,心里各种糟糕难受怀疑,在见到他的一瞬间,一切不安都烟消云散了?焦虑型本身没有错,也不是完全依赖别人而生存,只是需要在保证安全感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做自己的事。
所以恰恰相反,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感情需要是合理的。对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渴望,是人的本能需求。只不过有的人需要得少,有的人需要得多,但这本身没有任何错,往往是表达方式容易出错。常见的错误回应典型案例有:step 1、他一个上午不回我电话,那么即便他打过来了,我也故意不接好了,让他尝尝找不到人的滋味。或者即便接了也冷淡回应。step 2、他察觉你不对劲,问你怎么了。你装作若无其事,表示没有啊,我挺好的啊。沟通陷入僵局。step 3、几番询问沟通失败,双方上火。他觉得你无理取闹,你觉得他有错在先,各执一词,战争爆发。经典战斗对白出现。“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后面的剧情就不说 了,大家都懂的。那怎么样才叫有效沟通呢?有效沟通先要明确自己要什么。就拿一个上午没有回你电话举例,你担心你焦虑都很正常,但有别于上面的回应,更有效和得体的办法是直接表达自己需要:“我今天上午找不到你,很担心你,感觉很不好受。你在做什么呢?下次如果长时间不能回复我的时候,能不能先给我发条信息?这样我就不会想那么多了。”(ps, 配上撒娇什么的效果更佳。)这样做既明确了你的需要,也不会伤害到对方,两个人能在一个和谐的语境里面协商讨论以后的应对措施。再举一例大家感受一下:当发现恋人和其他人举止暧昧A:你和她什么关系?这么关心她就跟她在一起好了啊。你到底心里面有没有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B:我看到你们走得很近会很不开心,我需要确认你是我一个人的,我不接受这样的关系。现在生气了要哭了,快哄我。A不断地在强调和谴责是对方的行为,B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其实两个人渴望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显而易见会带来的不同结果。什么是有效沟通,它需要清晰而明确地表达感受,并给出友好的协商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不会浪费时间在你猜我为什么生气上面,二、不会破坏掉解决问题的沟通平台。然后再是回到前面所说的,有效沟通失败怎么办。我说过,请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你的感情需要是合理的,这样才能有底气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恋人的需要也许是不一样的。伴侣能不能配合的问题,真的就因人而异了。有的人就是需要空间,排斥与人过于亲密;有的人会和我们一样渴望亲密感,分享生活。
所以不要因为害怕拒绝就压抑自己的感受,要知道不开口往往会有无穷的痛苦,开口后无外乎两种结局:一、成功协商解决问题,感情更进一步。二、沟通失败,没办法达成一致。但那就说明两个人不合适啊。早一点发现不合适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这是一种示弱,我向你展示了软肋,即便是我最爱的人,我也不清楚你是否怀着同等的爱意,亦或在拿爱作为伤害我的利器。我对你那么好,我那么爱你,关心你。你怎么能感觉不到呢?或者你感觉到了,怎么会不被打动呢?或者你很感动,怎么能不同样地爱我呢?或者你爱我,但是没我爱的那么多,也没有关系啊!我这样想着,被自己感动着,觉得崇高如散发圣母的光辉。结果是你并不在意。可能是我年少不懂如何去爱,除了勇气一无所长。可能是你年少傲娇,除了装逼别无所愿。善意的人们,用年少来逃避罪责,掩饰任何过错。我们没有地方学习爱。说白了你也许会因此轻视我,觉得我廉价,好对付,以为我惯着你,离不开你,你有了掌控权,你不再珍惜。你知不知道,你不屑的我的心,只在你这里卑微而已?你怎能随意践踏,戏弄?于是,我太伤心了。不敢如从前一般捧出真心,因为连我自己也无法预料,那是怎样的一场大无畏的冒险。我变成高冷得样子,因为所有牺牲迎合,换来得不是珍惜,而是看低。一个你可以看低的人,会有一天让你惊诧愧疚后悔。
人本身就是矛盾体,心里想的不说,说的又不愿去做。纠结,彷徨,不安,把自己困在怪圈里,。我们本来可以靠的很近,却越来越疏离。
当我在犹豫是否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会考虑以下的问题:我表达了自己隐秘的感情,将之暴露出来,这样不就给了别人攻击的靶子吗?这说明我对对方的立场很有疑问。我对对方的行为的看法,将会影响我对对方的表达程度。尖酸刻薄的人很多,人们大多不会对这种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就是说,不愿意对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对方的行为让你不满。一般我还会考虑这个问题:他会不会觉得我原来这么软弱/善变/多疑等等。看到问题所在了吗?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一些软弱(一般来说积极情绪是比较容易表达的,但像伤心难过沮丧这种情绪很少有人会表达出来),破坏自己的认知和形象。这是一个内心的影响因素。说到这里,我认为将认识自己这种行为贯彻落实比较好。一般来说,我认为别人应该怎么看待我,大多都是我自己对我自己的一个认知和期望。我认为女朋友觉得我坚强,其实是我认为我应该坚强,我坚强。但现实很复杂,在很多事我确实很坚强,但在某些事上我确实也有些软弱。我大多时无法感受到这个现实,即使感受到也不敢表达出来,担心别人因此产生我并不希望产生的看法。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会对我的很多感情感到羞愧,所以并不会表达出来。我离开我女朋友就会十分想她,但我又认为男人有这样的想法很不男人,所以不会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但情绪的产生就是这样,无所谓对错。还有一点影响来自环境,我们历来并不鼓励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大多时都比较含蓄。这个影响和我上面所说的观念对我的影响是一个道理。在沟通中,自己的情绪不能充分的表达,会对沟通产生非常强烈的破坏。以上只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看法,希望有所帮助。最后,上面的女朋友是小明一样的角色,其实并不存在。可以指代很多人与事。
人们常常将自己的那位“另一半”称之为Soul mate,好似两人之间已经亲密无间,彼此交心已久,熟悉万分。但为何有时候,我们却不愿意和那位“亲爱的”直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是因为,我们希望在他面前表现出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现实中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善良友好,不会轻易发脾气。聪明幽默,能轻易化解矛盾。机智可爱,笑得腼腆令人欢心。但实际上,人无完人。我们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总是有些差距。我们希望Soul mate眼中的自己是那个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所以我们往往要克制自己。笑不可太放肆,不可以皱眉头,不可以生气。我们担心暴露自己,所以拘束着自己。而在关系更为疏远甚至陌生的人那里,我们并不那么在意自己的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我们更愿意随心所欲,展现出现实自我,而不必费心营造那个理想自我的形象。太在意,所以不能太随意。
先说总结论:中国的社会与个人发展,才刚一只脚跨入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阶段。(很有可能还在门外徘徊呢)本着文人那股子穷酸劲儿,爱情圆桌并没有邀请我,所以即使有一些私下邀请都没有回答,但是我还是持续关注着这个话题,看完几个高票答案,我很怀疑我们是不是属于同一个国度。亲们,你们有想过吗?西方的那些概念直接植入我们的文化背景是否适用?就比如本题中的亲密关系一词,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亲密关系在中国有多少人拥有?很多答主套用了《亲密关系》一书中对亲密关系的解读了解、关心、彼此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了解与信任,我们多少人能在自己的家庭中亲身感受到?所以,要讨论如此宏观的一个话题,必须要确定背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和我国从集体向个人过度的文化是不同的。建国之后,我们是高度的集体化社会,个人的价值在于为集体的奉献,那时候,我们并不会过多的追求自我的释放,因为我本人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并且那个时代所留下来的参考文献没有搜索到相关内容,所以,我现在集中讨论改革开放之后家庭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家庭成为了经济个体最小的单位,我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衡量财富。改革开放之后,个人的能动性迅速提高,这时候家庭对孩子的抚养,主要思路是希望孩子今后成功。培养孩子成才是一个家庭主要的抚养责任。我们现在25岁-35岁的人,大多数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被培养出来的。在家庭中,孩子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是获得更高的提升,父母主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父母更多的是家长的模式,督促教育为主,所以,孩子的情绪是被忽视的,获得的成就才是家长首要关心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并没有任何的情绪表达的意识,情绪被积压,大多以冲突的形式发泄出来,如此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与家人的情绪表达伴随着冲突。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之所以不对亲密关系进行情绪表达,1.没有表达的意识,认为情绪表达是没有意义的2.情绪的表达在潜意识里面有对冲突的连接,避免表达的本质是避免冲突那时候,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家庭的期望,而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亲属之间更多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而非一种陪伴。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之间的情感表达是阻塞的,无论亲密关系还是社会关系。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很快,快到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开始追求个人的价值意识的觉醒,才是短短几年的事情,这种情感表达的必要性,本质上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的象征,我们不再只执着与追求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开始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自我的开心,自我的人格独立,自我的社会性支持,自我的亲密感满足。我们对待亲密伴侣的能力,都是习得的,来自与与父母的关系,当然,随着我们的成长,新的关系经验会慢慢代替过去的经验,但是之后的习得很多时候会有最初的影子,先天畸形的更加容易后天不足。在对原生家庭的研究中,有过一个很不人道的小规模实验。这个实验是对初中的女孩子进行观察,我们会选择几个较为帅气的大学生,和班级为单位的女孩子形成小组,做一些小组活动,之后会互相留下号码。然后记录这些女孩子当中,有多少会主动联系这些大学生,在被动联系之后,这些女生大多数是在讲什么内容,有多少女孩子会发展到喜欢上参与小组的大学生。(现在想想这个实验确实不人道,设计实验的就是个人渣,对,那个人渣就是我。)实验结论:1.家庭氛围较好的女孩子更愿意主动联系2.家庭氛围较差的女孩子更容易形成依恋3.家庭氛围较好的女孩子的聊天更多的反应为一种了解对方的需求,家庭氛围较差的女孩子大多是以自我倾诉的方式进行表达(这里选用女孩子为实验对象是因为女孩子更愿意情感表达,是为了实验结果更加易于观测)之后对参与实验的大学生进行了解,他们表示:家庭氛围较好的孩子让他们更乐于交流,与家庭氛围不好的孩子进行交流他们更容易厌烦。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一点,原生家庭中的交流通畅度,直接影响之后的交流,也就是证明了我上面说的:我们对待亲密伴侣的能力,都是习得的,来自与与父母的关系,当然,随着我们的成长,新的关系经验会慢慢代替过去的经验,但是之后的习得很多时候会有最初的影子,先天畸形的更加容易后天不足。这样,我们的问题就可以简化了,可以直接研究原生家庭中,我们为什么更不愿意情感表达,可以把亲密关系换一个更加针对性的对象。先把结论写上吧:1.我们对亲密的对象,有更高的期望,所以真实的表达情感就会带有更大的压力,我们宁可对陌生人倾诉,因为我们对陌生人没有期望,我们不会因为糟糕的反馈而苦恼2.我们的情感表达是习得的,在指责度较高的家庭中,我们倾向于表达美好的情感,之后与恋人相处,我们会尽量压抑不好的情感表达,但是压抑带来的是一次性爆发。
这个问题其实要分情况回答,首先要看口是心非的动机,举个栗子,口是心非是为了圆白色的谎言让父母不要担心自己当前状况的困窘呢,还是情侣之间女盆友总是喜欢让人猜测她的心思?我觉得题主问的是后面那种情况吧?说到底,人总是喜欢做贱自己,在感情路上,谁没不自觉地考验过对方,谁不曾犯过贱?
梁文道曾经写过一篇《《自虐——我们总是喜欢作贱自己》,里面说道: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幼童的一种奇行,他们有时会把自己藏起来,好让大人找不着,这时他们会感到格外紧张,深怕大人会自此忘却他们,甚至乘机抛弃他们。可是在这个躲藏的过程里,他们却又享受着刺激的快感,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然后,他们或者被发现,或者干脆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来,与父母相拥团圆。这就是有名的“去/来”(fort/da)游戏,后来成了精神分析史上的著名模式,引起无数诠释和争论。
有学者认为这是自虐的基本形式之一:先是自我制造一个被舍弃被厌恶的状态,同时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于是可以期待破镜重圆的圆满幸福。好比一个人偏执地怀疑伴侣的不忠,把任何小事理解为对方变心的蛛丝马迹,甚或幻想出丰富的情节。表面上他很痛苦,实际上他很享受。
问题是这个结局并不是真的结局,对爱侣的忠诚奉献,对父母的全心爱护,以及对他人给予的认同和肯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寻。所以小孩会一遍又一遍玩着这种游戏,情侣会一遍又一遍期待誓言与许诺。直至我们真正长大真正自立。
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和某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恋人关系等是超乎于寻常世俗关系的存在,有一种这样的关系牢固到不需要呵护的错觉。愚蠢至极。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即便你有,也请当作没有。所有关系都要呵护、都要付出、都要拼命思考和寻求最好的交流方式。你觉得你了解这个人。鬼扯。你连你自己都根本不了解。
说不得,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于这段亲密关系。你只能另辟蹊径
恋爱关系也是一种博弈,我想没有人能做到完全无私,处处为对方着想,大家都不愿放弃自己的利益。既是博弈,又怎能不留底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n怎么加外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